树莓派3安装kali img:管理中的“变”与“不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1:50:48

管理中的不变

 

斗转星移、刮风下雨、海陆变迁是宇宙和自然的“变”,原子扩散、分子运动是物质内部的“变”,小草发芽、生长、开花、衰败、死亡以及人类的出生、成长、衰老、死亡是生命的“变”。由此看来事物总是处于变化之中,管理也不例外。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根据市场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员工通过学习和实践达到熟练工作;这都是企业管理中的“变”。在行政、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中的管理也是如此。

  管理的对象总是处于变化之中,这些变化有时明显有时微弱,有时容易发现有时难以发现。毛主席在《送瘟神》中说:“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你以为自己坐了一天没动,但地球已经带你转满一周了。在管理中常常出现这样的事情,组织内部什么都没有改变,为什么效益降低了?原来外部环境变化了,这就是管理中的“变”。《刻舟求剑》的故事在本博也专门讲过,那个楚国人不可能找到丢失的剑是因为他不懂得船在行驶、水在流淌。有句古话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指遇到问题就要试图改变,改变就可以解决,解决就可以长久保持下去。所以,做好管理者,就要善于把握相关因素的“变”,从而根据变化调整管理策略与方法。

  有人问,如果事物总是在变化,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又如何把握变化?滞后于变化的调整有效果吗?张三这个人渐渐长大变老,但他始终是张三而没有变成李四;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朝代更迭、社会发展、制度变迁,但始终还是中国,这都是“不变”。这些“不变”是指事物在空间位置上或某一方面上性质的稳定。所以,管理在变化之中必有不变的地方。例如,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企业,行政管理的对象是国家行政,家庭管理的对象是家人,这些是不变;企业管理中机器的性能、人的心理规律、操作的基本流程,这也是不变。做好管理者,在把握变化的同时,也要懂得哪些内容属于“不变”,从而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一稳定性质。

  管理是一门科学学科,在于管理原理的“不变”,管理又是一种艺术,在于管理方法的“变”。无论是“病万变药亦万变”,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做好管理都要了解“变”的绝对性和“不变”的相对性,在这个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持续的策略和措施时,就要坚持不变;需要摒弃不合理的东西时,就要勇于改革。这正是中国五行管理学中克生平衡的具体应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具体应用。

遵循客观规律,使管理更有执行力

 相同类别的事情,经过几次成功、失败的反复,人们就会发现其中的窍门,这就是人们所讲的“熟能生巧”。这是正面的叫法,还有另一种反面的说法“一生、二熟、三油”。无论如何,“老油条”是管理者们最头疼的事情了。

  于是,管理者们就让下属们频繁地调动,期望他们不要变成“老油条”。这种方法能解决根本吗?事实上,它让企业很多好的技术、经验、文化,在频繁的人事调动中,逐渐遗失了。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刚刚可以熟练解决问题,就被调离了,后来者还得从头再来。一次次打破重来,必将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

  这种作法显然是有问题的。“一生、二熟、三油”的问题解决了,管理成本却增加了;不做频繁的人事调动,就会造就一批“老油条”,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就风行于企业之中。这是果真是一对矛盾吗?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矛盾,这是我们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一种负面效应而已,是一种人为的“矛盾”。所以,从根源上讲,我们更应该去探讨一下“一生、二熟、三油”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图1“生、熟、油”形成示意图

  图1中,“一年”是代表“一段时间”的意思,可能是一个月,也可能一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这里只是代表一种趋势,或者是大概的走向,而不代表某种具体意思。

  一生。由于过高地估计了下属的客观能力,管理者的管理手段表现得比较激进。如果管理手段与下属的客观能力相差悬殊,即使下属跳起来也够不着的话,这种管理手段就没有执行力了,甚至引起公愤。管理者往往迫于压力,容易放弃这一政策,走向另一个极端,去制定一种比较低层次的管理手段,但他会慢慢寻找感觉。

  二熟。有了前期的教训,管理者逐渐找到了感觉,第二年他终于找了最佳切入点。使自己的管理措施与下属的客观能力完美地重合了,表现出工作高度和谐的一面。然而,事物始终是在发展变化着的,下属的能力在不断地提升,管理者的政策却停滞不前,这种和谐会长久吗?

  三油。下属们在不断地成长、成熟,他们的个人能力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管理者的政令却没有做到“水涨船高”。到了第三年,管理者仍然留恋于第二年的成功,继续执行前期的管理政策,其结果就是下属找到了“窍门”,于是,之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被“老油条”们变成了形式主义的东西了。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导致下属“一生、二熟、三油”的根本性原因,并不是员工生性就坏,而是管理者没有掌握下属的客观能力,施以恰当的管理手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呢?

首先,我们应该通过一切良性渠道,了解下属的基本思想与根本利益需求。

  我们必须了解下属的客观能力是什么,必须得知道员工的根本利益是什么,这是制定管理手段的关键所在。了解这些信息,不能靠偷鸡摸狗,必须是正规、良性的渠道,哪怕只有一次为了得到信息而伤了下属的自尊、自信,也会后患无穷。我们可以通过与下属进行正式与非正式的沟通,可以通过侧面、正面的角度来了解这些信息。当然,有些人可能不太愿意暴露自己的能力与根本利益,这就需要管理者进行善意地分析。

  其次,本着双赢的原则(既能实现下属的根本利益,又能做好工作),来确立管理手段。

  不能做损坏下属根本利益的事情,即使是局部必须服从大局这样“大是大非”也不行,如果一定要这样,也必须得到员工的认可,否则断然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了,就是饮鸩止渴。

  

  图2切合实际地提出管理手段示意图

  如图2所示,管理者的管理手段在不断调整,他的调整基准就是下属的客观能力,当然,没有人能够非常准确地判断出下属能力提升的精确状况,所以,完全重合是不可能的,只要围绕其左右就可以了。

  由于政策、方针之类的东西,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首度的管理措施,应该略微高于下属的能力,让下属稍一努力就可以实现是最好的。稍过一段时间,下属们就慢慢熟悉了,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一段时间后,就又“油”了,如果我们及时发现,就应该立即采取新的措施,再让下属们再“生”起来。

  如此,就形成了“生”(稍生)→“熟”→“油”(稍油)→“生”(稍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不会再出现“老油条”与技术、经验遗失之间的矛盾了。也就是说,这种作法既可以避免“老油条”的出现,又可以保证经验、技术、文化的继承问题了。

  其实,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有许多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甚至难以用语言来叙述,但却可以感觉、分析得到,它们往往是不容忽视,谁违背了它就会失败,谁遵循了它就会成功,我们把这类东西叫作企业管理的客观规律。

  本文所探讨的“老油条”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是诸多管理规律中一条而已。在管理实务中,客观规律不计其数,遵循这些规律,是企业管理成功的关键。经常去探寻、更多地积累这些规律,就会减少管理工作中的迷惑,极大地拓宽解决管理问题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