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ouse的意思:神秘的山海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56:08
  

第四章  神秘的《山海经》(一)

  

谁如果仅仅念上几句这样的“神话”,就会清楚地感到写这些话的人是诚恳的,……,一里又一里,里程分明的记录绝不是心血来潮的梦想,也不是捕风捉影的幻境。扎扎实实的、客观的事实是:“过流沙往南100英里,曰秃山,大河东流。”


  

——Henrietta Mertz《PALE INK》(美国)

  

在上一章,我们说过,中国有一本古书叫《山海经》,其中的“山经”部分又称为“五藏山经”,当时笔者说,这个“藏”并非是“宝藏”的“藏”,而是“脏腑”的“脏”的同音通假字。现在,且跟着笔者一起来分析和判断。

 

一直以来,人们都想从《山海经》里按图索骥地找出对应的山水来,可是,结果总是被这些云里雾里的山水搞得稀里糊涂,根本无法对上号,恰好,这些山上又生长或居住着人们根本无法理解的奇形怪状的动植物或神灵。于是,很大一部分人,都把《山海经》斥之为荒诞之作,到了大明朝的时候,就沦落为儿童读物了,可儿童是无法读懂那里边诘奥难懂的文字的,所以,这些文字就仅仅成了看图说话的陪衬。

到了大清朝,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低下,出于对知识分子的本能自卑心态,粗野心虚的统治阶层过分地夸大文字的功效,兴起了文字狱。知识分子过分充沛的精力虽然无法在社会管理中发泄,却正好有了整理国故的闲心,训诂考据之学大盛,古老的华夏文化得以完整的绵延。《山海经》的命运也在这时得到了重生的机会。


一些认真的人们相信,这本古书绝不是古代的“三字经”(用于儿童启蒙的简单读物),认为只要努力,一定能考证出与古书实际对应的山水来。但和汉、晋朝的前辈一样,他们依然钻到《淮南子》、《河图》、《尔雅》、《水经注》等故纸堆里寻求解答,于是,也依然落得和前辈一样的下场——云里雾里、稀里糊涂。

其中,有一条非常令人恼火的“河水”,就是中国人的母亲河——“黄河”,“西山经”“昆仑之丘”条目明明说“河水出焉”,并“南流东注于无达”,可在昆仑之丘西边的西边的西边的“积石之山”,又出现“河水冒以西流”的句子,然后“西次四经”中发源于“号山”的端水,也是“东流注于河”,简直是拿考据学家的神经开玩笑。

  

这条让无数考据学家头痛的“黄河”,还造成了中国地理学史上的一场混乱,那就是“黄河”的源头——“昆仑之丘”的无法认定。

由于“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那是一个神仙的境地,所以从汉武帝时,就开始了对“昆仑之丘”的确认,随着不同朝代对黄河源头探索的不断深入,“昆仑之丘”也随着改变了许多位置,于是就有了汉武帝时位于新藏边界的“昆仑山”,唐朝时位于青海的“阿尼马卿山”(《新唐书》卷二百十六《吐蕃传下》:“……古所谓昆仑者也,虏曰闷摩黎山,东距长安五千里,河源其间,流澄缓下,稍合众流,色赤。……”闷摩黎山,即今阿尼马卿山,在今青海东南。)元朝忽必烈时的“耳麻不莫刺大雪山”(元潘昂霄《河源志》:“按河源在土蕃朵甘斯西鄙,……以故名火敦脑儿,译言星宿海。……朵甘斯东北,有大雪山,名亦耳麻不莫刺,其山最高,译言腾乞里塔,即昆仑也。自八九股水至昆仑,行二十日。”清朝高宗乾隆《钦定河源纪略》则为星宿海西进三百里的阿勒坦噶达素齐老(蒙古语,“阿勒坦”为黄金,“噶达素”为北极星,“齐老”为石)。后人为了统一昆仑山的概念,遂把从新藏边界汉武帝时的昆仑山直到青海东南清朝时的昆仑山这一长串山统称为“昆仑山脉”。

 

 “昆仑之丘”最大的一个地理特点,就是非常的高,方圆也特别的大,并且有白、赤、青、黑四条不同颜色的河流从这里发源:“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于大杅。是多怪鸟兽。”可是,无论从上述哪一个“昆仑山”作为立足点来考证“五藏山经”,都无法找到对应良好的山水体系。

  

无奈之下,人们只好到别的地方寻找,20世纪40年代,中国学者苏雪林先生就特意写了一本专门考证昆仑山的专著——《昆仑之迷》,认为中国的“昆仑系列”神话来源于印度的阿耨达山(即佛教中须弥山)系列神话,而印度的须弥山神话又来源于西亚“阿美尼亚高原”的“阿拉拉特山”神话,昆仑山实际上就是传说中《圣经》里的伊甸园“阿拉拉特山”,那四条河水,分别是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以及别的两条流往里海和渤海的河。所以,《山海经》是西亚流传过来的地理书,是古代中国学者将它附会上本土山水名称的。这个说法,实在由来已久,早在汉武帝时,就有张骞说汉武帝找到的是“大昆仑”,“小昆仑”其实在大秦国(即古罗马帝国)的说法。

  

虽然苏先生已经作古,其学说亦并非毫无由自,考证不可谓认真,思维也不可谓活跃,但笔者仍然禁不住地要出口冒犯这位尊者——完全是扯蛋!别说学者们已经从考古物产、古地理气候等方面考证出《山海经》的地域范围就是中国中原地区及其附近,就是按常理,你会把美国地图注上中国城市的名字,然后就把它当作中国地图来使用吗?中国古人再差再笨,也不至于糊涂到如此的地步吧?除非他疯了,可疯子的叙述不可能这样条理清晰。

  

那黄河怎么回事了?昆仑山又到底在哪里?


且看笔者一步一步来考证《山海经》的各个部分。

  

要考证《山海经》的真实还是虚假,最简单有效且最实在的办法,就是先一五一十地按照“五藏山经”的说法画下来,然后再对应地图,看它成个什么形状,到底和哪里的地理情况相符合。当代学者王红旗先生就是这样做的,并且惊异地发现,“五藏山经”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的地图,在他的创意下,孙晓红女士画了一幅《帝禹山河图》,据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可惜的是,这鸟人太狡猾了,为了赚钱从不放在网上让人下载,可他的书现在早买不着了,图书馆又没收藏,笔者怎么也无法找到,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审阅”。无奈,只好自己按一“里”为一厘米的比例来画了。

  

每一列山脉画出来后,从这些山发源的河流的流向推断出山脉分水岭的走向,并通过这些河流流注的大河来辨别其主要位置,从而找到罗列山脉的规律,笔者临摹出一幅简易地图,当将之和中国的地形图、卫星图进行对照,结果大吃一惊,除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山东半岛被说成是海还有一些湖泽现在找不到了外,其他山脉和河流的发源走向都出奇地准确。

  

下面就是“五藏山经”的文字和与其相对应的地图,有信不过笔者的朋友,可以自己拿纸笔尺子去画,原文就附录在后面。


  

1、中山经

 

中山经


  


  

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又东二十里,曰历兒之山,…… //又东十五里,曰渠猪之山,其上多竹,渠猪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又东三十五里,曰葱聋之山,…… //又东十五里,曰涹山,…… //又东七十里,曰脱扈之山。……//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又东七十里,曰泰威之山。……//又东十五里,曰樯谷之山。……//又东百二十里,曰吴林之山,……//又北三十里,曰牛首之山,……劳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潏水,…… //又北四十里,曰霍山,…… //又北五十二里,曰合谷之山,…… //又北三十五里,曰阴山,……,少水出焉,…… //又东北四百里,曰鼓镫之山,…… //凡薄山之首,白甘枣之山至于鼓镫之山,凡十五山,六千六百七十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九百三十七里。)

  

从这里发源的河流,有的西流注于“河”,也有的南流注于“河”,要同时满足这一条件,这“河”就必须是南流东折的,在世界大河中,只有“几”字型的黄河符合条件,这里的“薄山”,也只能是在“竖弯勾”的转折处,即今天三门峡河段北岸的河北省中条山脉。

  

中次二经


  


  

中次二经济山之首,曰煇诸之山,……//又西南二百里,曰发视之山,……,即鱼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伊水。……//又西三百里,曰豪山,…… //又西三百里,曰鲜山,……,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又西三百里,曰阳山,……。阳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 //又西百二十里,曰荔山。荔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 //又西一百五十里,曰独苏之山,……//又西二百里,曰蔓渠之山,……。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凡济山之首,自煇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一千七百七十里。)

  

伊水确实是东流注入洛河(不是陕西省的洛河,是河南省的那条)的,它发源于河南省栾川市西北,为伏牛山脉和熊耳山脉相交的地点,因此,这里就是所谓的蔓渠之山,再由此往东划一条线,则可发现,这些山的河水,也确实是往北流注入伊水的。可参考地图,也可实地考察。

  

中次三经


  


  

中次三经以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北望河林,…… //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北望河曲,……,南望墠渚,……。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又东十里,曰騩山,……。正回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又东四十里,曰宜苏之山,……。滽滽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又东二十里,曰和山,……,实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 //凡萯山之首,自敖岸之山至于和山,凡五山,四百四十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八十里。)

  

从几座山发源的河流都“北流注于河”,则可知中次三经里的山肯定是在黄河南岸,又古黄河故道在郑州附近即又折为东北流向,且郑州以东都是平原地带,所以,这些山必在潼关至郑州之间无疑。再从对“和山”的描述来看,这里就符合三门峡一带的山形,远古时期,三门峡有山将黄河横向堵住,黄河水在这里壅积成渊,并四向环绕这座山后,汇合起来继续东流,现在这里的河道是人工挖掘疏浚而成的,据说,是大禹疏浚而成的,这在地质考古上早已证明,三门峡中那根著名的“中流砥柱”就是证据之一。因此,所谓“和山”,现在只剩下了那根孤零零的“中流砥柱”。又这里只有短短的八十多古华里,因此,中次山经之山,即在三门峡附近区域。

  

中次四经


  


  

中次四经山之首,曰鹿蹄之山,……,甘水出下,而北流注于洛,…… //西五十里,曰扶猪之山,……,虢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 //又西一百二十里,曰釐山,……。滽滽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伊水……//又西二百里,曰箕尾之山,……//又西二百五十里。说柄山,……,滔雕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又西二百里,曰白边之山,…… //又西二百里,曰熊耳之山,……,浮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又西三百里,曰牡山,……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获举之山,雒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此二山者,洛间也。……//凡釐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于玄扈之山,凡九山,千六百里七十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一千五百七十里。)

  

洛河(河南省洛河)东流注入黄河,发源于与河南省交界的陕西省洛南县西北,即熊耳山脉与秦岭北部余脉相交的地点,熊耳山脉约成东西走向,分水岭北坡的河流往北都注入洛河,分水岭南坡的河流则主要往南流入伊河,“山经”中大部分河水都北流注入“洛”,而“滽滽之水”则“南流注于伊水”,因而这是能够与“山经”相互对应的。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所谓的“玄扈之水”实际上就是发源于华山以南的秦岭南坡之洛河的另一条水源。

  

中次五经

  


  

中次五经薄山之首,曰苟床之山,…… //东三百里,曰首山,…… //又东三百里,曰县劚之山,…… //又东三百里,曰葱聋之山,……。//东北五百里,曰条谷之山,…… //又北十里,曰超山,…… //又东十里,曰成侯之山,…… //又东五百里,曰朝歌之山,…… //又东五百里,曰隗山,…… //又东十里,曰历山,…… //又东十里,曰尸山,……,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水,…… //又东十里,曰良余之山,……,余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河;乳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洛。……//又东南十里,曰蛊尾之山,多砺石、赤铜。龙余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又东北二十里,曰升山,……,黄酸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又东二十里,曰阳虚之山,多金,临于玄扈之水。……//凡薄山之首,自苟林之山至于阳虚之山,凡十六山,二千九百八十二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二千五百里。)

  

这里的河流,既有“南流注于洛”,又有“北流注于河”, 分水岭则必须大致呈东西走向,这相对比较容易辨认,因为既能发源往南流注于“洛”又能发源往北流注于“河”的山脉,只有两条,就是河南省东北端的的淆山山脉和华山山脉余脉。从“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可以判断,中次五经之山指的是华山山脉余脉。

  

中次六经

  


  

中次六经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 //西十里,曰缟羝之山,…… //又西十里,曰瘣山,……。交觞之水出于阳,而南流于洛;俞随之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谷水。……//又西三十里,曰瞻诸之山,……。谢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少水出其阴,而北流注于谷水。……//又西三十里,曰娄豕之山,……。瞻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洛;陂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谷水……//又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惠水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涧水出于其阴西北流注于谷水,……//又西五十里,曰谷山,……,爽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谷水,……//又西七十二里,曰密山,……,豪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洛,…… //又西百里,曰长石之山,……,其西有谷焉,名曰共谷,多竹,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洛,……//又西一百四十里,曰傅山,……,厌染之水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其西有林焉,名曰番冢,谷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又西五十里,曰橐山,……,橐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又西九十里,日常烝之山,……,潐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河,……,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又西九十里,曰阳华之山,……,杨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洛,……;门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河,……;昔姑之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门水,……;门水出于河,七百九十里入洛水。……//凡缟羝山之首,自平逢之山至于阳华之山,凡十四山,七百九十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一千六百零四里,加上桃林的三百里的方圆则为一千九百零四里。)

  

和中次五经的判断一样,中次六经之山必然是淆山山脉或华山余脉中的一个,由“南望伊洛”一句可知,这里指淆山山脉。其中又有一条洛河的大支流——谷水,许多河流都是北流注于谷水的,可见这条谷水就是西北——东南流向的“涧河”。以涧河的发源地为数轴原点,则可知中次六经之山是指淆山山脉的中段。这里最难理解的是“门水”,“门水”流注于黄河后,怎么又从黄河倒回来流到洛河呢?我们在解释中次五经时曾说过,三门峡中的“和山”曾横向拦住了黄河的去路,造成黄河壅积成渊并四向散流,我们可猜测“门水”的称呼就是由它流注于三门峡而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它流到黄河后又到回来注入洛河,至于是如何“七百九十里入洛水”的,现在也弄不太明白。

  

中次七经


  

  

中次七经苦山之首,曰休舆之山,……//东三百里,曰鼓钟之山,……//又东二百里,曰姑姚之山,……//又东二十里,曰苦山,…… //又东二十七里,曰堵山,…… //又东五十二里,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于伊水,…… //又东五十七里,曰大苦之山,……,其阳狂水出焉,西南流注于伊水,…… //又东七十里,曰半石之山。……。米需之水出于其阳,西流注于伊水,……,合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洛,…… //又东五十里,曰少室之山,……,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 //又东三十里,曰泰室之山。……//又北三十里,曰讲山,…… //又北三十里,曰婴梁之山,上多苍玉,錞于玄石。……//又东三十里,曰浮戏之山,……,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又东四十里,曰少陉之山,……,器难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役水。……//又东四十里,曰太山。有草焉,……太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役水。……//又东二十里,曰沫山,……,沫水出焉,北流注于役。……//又东二十五里,曰役山,……,役水出焉,北流注于河。……//又东三十五里,曰敏山。……//又东三十里,曰大騩之山,…… //凡苦山这首,自休舆之山至于大騩之山,凡十有九山,千一百八十四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一千零八十六里。)

 

这里发源的河水,既有南或西流往伊水河的,也有北流入洛河的,还有一条比较大的河流注于黄河,能够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山脉,只有河南省伊川市到郑州市的嵩山山脉。这里有一座山,叫少室山,也可进一步确认,因为著名的少林寺就在少室山上。但有一个问题是,这里并没有流到黄河的河流,这是很容易回答的,因为今天的黄河下游河道由于泥沙的沉积导致不断的加高河堤,从孟津开始,河床就高出两边地面成为“地上河”,因此在古代本来流入黄河的支流,就只好拐个弯,流到别的地方去了。事实也正是如此,我们看地图,就能见到郑州北边恰有一条河流从黄河河道旁拐了个弯。

  

中次八经

  

  

中次八经荆山之首,曰景山,……,睢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 //东北百里,曰荆山,……,漳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睢,…… //又东北百五十里,曰骄山,…… //又东北百二十里,曰女几之山,…… //又东北二百里,曰宜诸之山,……,洈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漳,……//又东北三百五十里,曰纶山,…… //又东北二百里,曰陆危之山,…… //又东百三十里,曰光山,…… //又东百五十里,曰岐山,…… //又东百三十里,曰铜山,…… //又东北一百里,曰美山,…… //又东北百里,曰大尧之山,…… //又东北三百里,曰灵山,…… //又东北七十里,曰龙山,…… //又东南五十里,曰衡山,…… //又东南七十里,曰石山,…… //又南百二十里,曰若山,…… //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彘山,…… //又东南一百五十里,曰玉山,…… //又东南七十里,曰灌山,……,郁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 //又东北百五十里,曰仁举之山,…… //又东五十里,曰师每之山,…… //又东南二百里,曰琴鼓之山,…… //凡荆山之首,自景山至琴鼓之山,凡二十三山,二千八百九十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二千二百八十里。)

  

从所发源的河流为长江支流,以及漳渊与鸭河口相对应外,从山脉的走向也可进一步判断中次八经之山即为伏牛山脉。

  

中次九经

  

  

中次九经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洛水出焉,东注于江,…… //又东北三百里,曰岷山,江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海,…… //又东北一百四十里,曰崃山,江水出焉,东流注于江。……//又东一百五十里,曰崌山。江水出焉,东流注于大江,…… //又东三百里,曰高梁之山,…… //又东四百里,曰蛇山,…… //又东五百里,曰鬲山,……,蒲薨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江,…… //又东北三百里,曰隅阳之山,……,徐水出焉,东流注于江,…… //又东二百五十里,曰岐山,……。咸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又东三百里,曰勾檷之山,…… //又东一百五十里,曰风雨之山,……,宣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江,…… //又东北二百里,曰玉山,…… //又东一百五十里,曰熊山。……//又东一百四十里,曰騩山,…… //又东二百里,曰葛山,…… //又东一百七十里,曰贾超之山,…… //凡岷山之首,自女几山至于贾超之山,凡十六山,三千五百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三千六百五十里。)

  

中次九经的山脉,跨度比较大一些,即从四川省阿坝州的大雪山经过邛崃山、岷山到龙门山一线,这里有着最丰富的旅游资源,著名的九寨沟、黄龙山都在这里。从这一线发源的河流几乎都东南流向注入长江,这都符合山经的描述,但突兀的是“岷山,江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海”,这海从何而来?经查,这一带往北流的河流,只有一条流经今天中国最大沼泽地(则红军长征途中的草地)的白水河,但它最后注入了黄河,这该怎么解释呢?现在请各位把问题先记起来,我们会在后面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因为这是揭开《山海经》之迷很关键的依据之一。

  

中次十经

  

  

中次经十经之首,曰首阳之山,…… //又西五十里,曰虎尾之山,…… //又西南五十里,曰繁缋之山,…… //又西南二十里,曰勇石之山,…… //又西二十里,曰复州之山,…… //又西三十里,曰楮山,…… //又西二十里,曰又原之山,…… //又西五十里,曰涿山,…… //又西七十里,曰丙山,…… //凡首阳山之首,自首山至于丙山,凡九山,二百六十七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三百一十里。)

  

由于中次十经的山脉确实太短了,故而只有结合九经和十一经后才能合理的查找出来,查找的结果,就是大巴山与秦岭和龙门山交接的过渡山脉——米仓山。

  

中次十一经

  

  

中次一十一山经荆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湍水出焉,东流注于济;见兄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汉,…… //又东北一百五十里,曰朝歌之山,潕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荥,…… //又东南二百里,曰帝囷之山,……,帝囷之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又东南五十里,曰视山,…… //又东南二百里,曰前山,…… //又东南三百里,曰丰山。……//又东北八百里,曰兔床之山,…… //又东六十里,曰皮山,…… //又东六十里,曰瑶碧之山,…… //又东四十里,曰支离之山。济水出焉,南流注于汉。……//又东北五十里,曰帙箒之山, ……//又西北一百里,曰堇理之山, ……//又东南三十里,曰依轱之山, ……//又东南三十五里,曰即谷之山,…… //又东南四十里,曰鸡山,…… //又东南五十里,曰高前之山,…… //又东南三十里,曰游戏之山,…… //又东南三十五里,曰从山,……,从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 //又东南三十里,曰婴石垔之山,…… //又东南三十里,曰毕山。帝苑之水出焉,东北流注于视,…… //又东南二十里,曰乐马之山。……//又东南二十五里,曰葴山,视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汝水,…… //又东四十里,曰婴山,…… //又东三十里,曰虎首之山,…… //又东二十里,曰婴侯之山,…… //又东五十里,曰大孰之山。杀水出焉,东北流注于视水,…… //又东四十里,曰卑山,…… //又东三十里,曰倚帝之山,…… //又东三十里,曰鲵山,鲵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 //又东三十里,曰雅山,澧水出焉,东流注于视水,…… //又东五十五里,曰宣山。沦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视水,……//又东四十五里,曰衡山,…… //又东四十里,曰丰山,…… //又东七十里,曰妪山,…… //又东三十里,曰鲜山,…… //又东三十里,曰皋山,……。水出焉,东流注于澧水,…… //又东二十五里,曰大支之山,…… //又东五十里,曰区吴之山,…… //又东五十里,曰声匈之山,…… //又东五十里,曰大騩之山,…… //又东十里,曰踵臼之山,…… //又东北七十里,曰历石之山,…… //又东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 //又东二百里,曰丑阳之山,…… //又东三百里,曰奥山,……,奥水出焉,东流注于视水。//又东三十五里,曰服山,…… //又东三百里,曰杳山,……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几山,…… //凡荆山之首,自翼望之山至于几山,凡四十八山,三千七百三十二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四千三百七十里。)

  

从山中发源的河流流向都为东流或东南流向可以判断,中次十一经之山应为分水岭的南坡,依据有不少注入汉水的河流又来看,则又不难推出这山脉就是秦岭。根据中九经——中十经的排列趋向,则西起点为米仓山北对面;通过计算和所发源的河流,则又可推出东起点则为伏牛山首。这里拥有的众多河流,则是今天汉江和丹江及它们的支流。

 

中次十二经

  

  

中次十二经洞庭山首,曰篇遇之山,……//又东南五十里,曰云山,…… //又东南一百三十里,曰龟山,…… //又东七十里,曰丙山,…… //又东南五十里,曰凤伯之山,…… //又东一百五十里,曰夫夫之山,…… //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 //又东南一百八十里,曰暴山,…… //又东南二百里,曰即公之山,…… //又东南一百五十九里,曰尧山,…… //又东南一百里,曰江浮之山,…… //又东南二百里,曰真陵之山,…… //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阳帝之山,…… //又南九十里,曰柴桑之山,…… //又东二百三十里,曰荣余之山。……//凡洞庭山之首,自篇遇之山至于荣余之山,凡十五山,二千八百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一千八百四十九里。)

  

从文字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中次十二经的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又称其为洞庭山之首。我们知道,古人说起洞庭湖时,经常说“八百里洞庭”,屈原也曾称洞庭湖为云梦泽,而云梦泽今天的位置在南阳一带,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古老的洞庭湖几乎包括整个两湖平原平原。大巴山脉东翼的武当山——荆山山系既是西北——东南走向山脉,又临于两湖平原,并且,它西北与中次十经的米仓山相接,北与中次十一经的秦岭山脉分水岭南坡相互遥望,从这多方面印证,我们可以推断,中次十二经之山,即为武当山——荆山山系。

  

接下来对其他四经的考证,为篇幅起见,也为大家不那么枯燥,笔者就不再一条山脉一条山脉的罗列,只是将这些山脉的走向在水系图里画出来。之所以选择以水系图而非地形图作为参考,是因为“横看成岭侧成蜂,左右高低各不同”,对山脉走向及位置难以依靠地形图来确认,再加上众多古老而又陌生的山名,且这些山名往往又有重复,更常常使人陷入迷雾当中,不知从何而起。而通过发源于此的河流的共同流向,则不难推出山脉分水岭的大致走向,并且水往低处流,百溪汇成川,最后,发源于众多山头的河流都终将汇入有限的大江大河或海洋湖泊,所以,通过这些有限的的大江大河来辨认山脉的位置,则如提纲契领,纷繁复杂的问题遽然变得简单起来。

  

至于有象笔者一般谁也不信的强烈怀疑论者,则可以找到地图详细地对照,甚至徒步一个地方一个地勘察。你绝对会有收获,因为在山经里,记载着许多帝王的坟墓,里面都有丰富的殉葬品,根据史书的记载,几乎一座都没被挖出来过。有兴趣者大可从事盗墓一活,如果发了财,一定不了忘了请老哥喝杯小酒。呵呵,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北山经

  

 

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逢漨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毗之水。……//又北三百里,曰带山,……,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又北四百里,曰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之山,嚣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又北四百里,至于虢山之尾,……,鱼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又北二百里,曰丹熏之山,……,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棠水。……//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又北百一十里,曰边春之山,……,杠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又北二百里,曰蔓联之山。……//又北百八十里,曰单张之山,……,栎水出焉,在而南流注于杠水。……//又北三百二十里,曰灌题之山,……,匠韩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又北二百里,曰潘侯之山,……,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栎泽。……//又北二百三十里,曰小咸之山。……//北二百八十里,曰大咸之山。……//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原。……//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又北二百里,曰狱法之山。襄泽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泰泽。……//又北二百里,曰北岳之山,……,诸怀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嚣水。……//又北百八十里,曰浑夕之山,……,嚣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又北五十里,曰北单之山。……//又北百里,曰罴差之山。……//又北百八十里,曰北鲜之山,是多马,鲜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涂吾之水。……//又北百七十里,曰隄山,……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泰泽,……//凡北山经之首,自单狐之山至于隄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五千五百八十里。)

 

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又西二百五十里,曰少阳之山,……。酸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汾水,……//又北五十里,曰县雍之山,……,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汾水。……//又北二百里,曰狐岐之山,……。胜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汾水,……//又北三百五十里,曰白沙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鲔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又北四百里,曰尔是之山,……//又北三百八十里,曰狂山,……,狂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浮水,……。//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诸余之山,……。诸余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旄水。……//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敦头之山,……。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印泽。……//又北三百五十里,曰句吾之山,……//又北三百里,曰北嚣之山,……,涔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邛泽。……//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梁渠之山,……,修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雁门,……//又北四百里,曰姑灌之山,……//又北三百八十里,曰湖灌之山,……,湖灌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又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洹山,……//又北三百里,曰敦题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是錞于北海。……//凡北次二经之首,自管涔之山至于敦题之山,凡十七山,五千六百九十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五千二百四十里。)

  

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归山,……//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又东北二百里,曰马成之山,……//又东北七十里,曰咸山,……。条菅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长泽。……//又东北二百里,曰天池之山,……,渑水出焉,潜于其下,……//又东三百里,曰阳山,……,留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又东三百五十里,曰贲闻之山,……//又北百里,曰王屋之山,是多石。联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泰泽。……//又东北三百里,曰教山,……。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干而夏流,实惟干河。其中有两山。是山也,广员三百步,其名曰发丸之山,……//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门之山,……//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美玉。……//又东二百里,曰京山,……。高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又东二百里,曰虫尾之山,……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薄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黄泽。……//又东三百里,曰彭毗之山,……。蚤林之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河。肥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床水,……//又东百八十里,曰小侯之山。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于黄泽。……//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泰头之山。共水出焉,南流注于池。……//又东北二百里,曰轩辕之山,……//又北二百里,曰谒戾之山,……,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婴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汜水。……//东三百里,曰沮洳之山,无草木,有金玉。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又北三百里,曰神囷之山……,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洹;滏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欧水。……//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水,……,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又东北百二十里,曰少山,……,清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浊漳之水。……//又东北二百里,曰锡山,……,牛首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滏水。……//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景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海泽。……//又北百里,曰题首之山,有玉焉,多石,无水。……//又北百里,曰绣山,……,洧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又北百二十里,曰松山。阳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河。……//又北百二十里,曰敦与之山,……,溹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泰陆之水;泜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彭水;槐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泜泽。……//又北百七十里,曰柘山,……,历聚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洧水。……//又北三百里,曰维龙之山,……,肥水出焉,而东流注于皋泽,……。敞铁之水出焉,而北于大泽。……//又北百八十里,曰白马之山,……,木马之水了出焉,而东北流注于虖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虖沱。……//又北三百里,曰泰戏之山,……,虖沱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水。液女之水出于其阳,南流注于沁水。……//又北三百里,曰石山,多藏金玉。濩濩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虖沱;鲜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皋涂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液水。……//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滱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又北三百里,曰陆山,多美玉。姜阝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又北二百里,曰沂山,般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燕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饶山,……,历虢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又北四百里,曰乾山,……//又北五百里,曰伦山。伦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无草木。……//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又北五百里,曰錞于无达之山,北望鸡号之山,……。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达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一万二千四百四十里。)


  

在进行辩识之前,需要指出的是,自古以来,黄河河道经常更改,就象钟摆一样,并且这钟摆的摆幅还很大,从沿太行山脉山麓到今天的淮河河道这一大片扇形区域,都曾经成为黄河的河道。


  

通常认为,《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河道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黄河河道。这条河道在孟津以上被夹束于山谷之间,几无大的变化。在孟津以下,汇合洛水等支流,改向东北流,经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汇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台,巨鹿以北的古大陆泽中。然后分为几支,顺地势高下向东北方向流入大海。人们称这条黄河河道为“禹河”,根据《河图》记载:“黄河出昆仑山东北角刚山东,以北流千里,折西而行至于南山,南流千里至于华山之阴,东流千里至于雍,被流千里至于下津,河水九曲,长者入于渤海。”


  

据文献记载,黄河下游有以下几次重大的改道。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生了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从宿胥口(今淇河、卫河合流处)夺河而走,东行漯川,至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又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这条新河在禹河之南。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今河南濮阳西南瓠子决口,再次向南摆动,决水东南经巨野泽,由泗水入淮河。23年后虽经堵塞,但不久复决向南分流为屯氏河,六七十年后才归故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决口,东南冲进漯川故道,经今河南南乐、山东朝城、阳谷、聊城,至禹城别漯川北行,又经山东临、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带入海。


  

此后几百年中,黄河情况不甚为频繁,直到北宋初期以后,才开始了频繁的改道。


  

北山经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除了北次二经,基本上所有从北山经首经和北次三经发源的河流最后都汇入了“河”,也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而在每一“次山经”里,河流注入黄河的方向几乎都是统一的,北山经首经里的水都是往西(或西北、或西、或西南)流入黄河的,北次三经的前1/3段则朝南流入黄河,后2/3段则基本上东流注于黄河。北山经首经的走向是南北走向,北次三经的走向则是西南——东北走向,其实还不用看河流,只要将它们两个连接起来,基本上就成了黄河中下游的形状,也就是“竖弯勾”形状。


  

北山经里文字描述的黄河走向,其河道就是汉武帝年间黄河改道前的旧河道,则从河南省孟津市开始,就严重地往东北转折,与北部的天津市基本上成一条直线,但具体是禹河还是周定王时改道的新河,则无法确定。相对应的“河”的流向,则更进一步证明,北山经其实就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记述,且主要就是山西全省和河北西部地区。


  

至于北次二经,它从汾河的源头往西折两百里五十里作为起点,然后几乎成直线地一路望北,由此可以知道,它所描述的山脉夹在北山经首经与北次三经的太行山脉之间,从黄土高原到蒙古高原,所跨地域有山西、内蒙和现在的蒙古国。


  

西山经


  


  

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灌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又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又西七十里,曰英山,……,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水,……//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又西百二十里,曰浮山,…… //又西七十里,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又西百五十里,曰时山,无草木,逐水出焉,北海注于渭,…… //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又西四百八里,曰大时之山,……,涔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 //西南三百八十里,曰皋途之山,蔷水出焉,西流注于诸资之水;涂水出焉,南流注于集获之水。……//又西百八十里,曰黄山,……,盼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 //又西二百里,曰翠山,……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騩山,是錞于西海,……。妻水出焉,西流注于海,…… //凡西经之首,自钱来之山至于騩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二千九百三十七里。)


  


  

西次二经之首,曰钤山,…… //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浴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又西一百七十里,曰数历之山,……。楚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渭,……//又西百五十里,曰高山,……,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又西二百里,曰龙首之山,……,苕水出焉,东流注于泾水,……//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 //西南二百里,曰鸟危之山,……。鸟危之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 //又西三百里,曰大次之山,…… //又西四百里,曰薰吴之山,…… //又西四百里,曰底阳之山,……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众兽之山,…… //又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皇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又西三百里,曰中皇之山,……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西皇之山,…… //又西三百里五十里,曰莱山,…… //凡西次二经之首,自钤山至于莱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四千六百七十里。)


  

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滛之泽,西望帝之捕兽之丘,东望虫焉渊。……//西北三百里,曰长沙之山。泚水出焉,北流注于泑水,……//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密山,……。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原沸沸汤汤,……。自密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南望昆仑,……西望大泽,……。北望诸毗,……。东望恆山四成,……。爰有淫水,其清洛洛。……//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大杅。……//又西三百七十里,曰乐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 //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二百里,至于嬴母之山,…… //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 //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 //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 //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 //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番泽,…… //又西二百里,曰符惕之山,……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 //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又西二百九十里,曰泑山,…… //西水行百里,至于翼望之山,…… //凡西次三经之首,崇吾之山至于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六千六百四十里。)


  

西次四经之首,曰阴山,……,阴水出焉,西流注于洛。……//北五十里,曰劳山,多茈草。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西五十里,曰龙父之山,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北七十里,曰申山,……。区水出焉,而流注于河。……//北二百里,曰鸟山,……,辱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又北百二里,曰上申之山,……。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又北百八十里,曰诸次之山,诸次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又北百八十里,曰号山,……,而东流注于河。……//又北二百二十里,曰盂山,……。生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西二百五十里,曰白於之山,……,洛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渭;夹水出于其阴,东流注于生水。……//西北三百里,曰申首之山,……。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 //又西五十五里,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 //又西百二十里,曰刚山,……,刚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又西二百里,至刚山之尾。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又西三百里,曰中曲之山,…… //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滥水出于其西,西流注于汉水,…… //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 //凡西次四经自阴山以下,至于崦嵫之山,凡十九山,三千六百八十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三千二百一十五里)


  

我们继续沿用前面破解中山经和北山经的密码——河流走向及其汇入河流的走向。


  

西山经首经从钱来之山到竹山,虽然记述了许多山头,实际上只有四百四十七古华里,只相当于普通的一座山到另一座山的距离,这里发源的河流基本上都是北流注于渭河,却有一条河流“东南流注于洛”,根据分析中山经时的经验,我们则已知道,这个地方,分水岭呈东西走向,故而北坡的河流为往北流向,南坡的河流则往南流向,北流注于渭河的山脉,只有秦岭山脉北坡,但秦岭山脉很长,要确定这里的具体位置,就必须看它所注入的大河,一句“东南流注于洛”刚好解答了我们的问题,这个“洛”,就是在中山经里的那条河南省境内的洛河,洛河为东西流向的河流,它发源于陕西省洛南县西北的华山山脉,华山山脉属于秦岭山脉的一部分,正是东西走向的山脉,刚好,从它北坡发源的河流,基本上都流入了渭河。因此,这里所说的“华山”,在今天依然是叫做“华山”。西山经首经的其他山,则可顺着华山一路往西按着里程数过去,即秦岭山脉,“涔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一句也进一步确定此为秦岭山脉无疑。可是“騩山,是錞于西海,……。妻水出焉,西流注于海”这一句,又足以将人推到迷雾里去,这里哪里来的“海”?有心的读者应该还记得,在破解中次九经之山也就岷山——龙门山山系时,也有一条河流“东北流注于海”,笔者让大家先将问题记起来待后回答,因为这是揭开《山海经》之迷的关键依据之一,熟悉中国地形的朋友,都应该知道秦岭山脉西端与龙门山脉相离不远,由此可知,它们所指的海,是同一个海,即《山海经》里的“西海”,但为什么会出现一个“西海”,请大家还是暂且按奈住好奇心,因为还不到回答的时候。


  

接下来,我们先来分解西次四经。


  

西次四经有不少河流都“东流”注于“河”即黄河,“南流”注于“渭”即渭河,并且有“泾水”,还有“洛水”,则我们可知,这里的地域范围主要就是号称八百里秦川的陕西省渭河平原以北的黄土高原。这里的“洛水”则“洛河”并不是我们在中山经和西山经首经里的那条“洛河”。称为“洛河”的河流共有三条,一条是山西省境内的洛河,一条是主要流于河南省境内的洛河,还有一条是中次九经里的洛河,现在已不叫洛河,具体何指已经亡失。中山经和西山经首经的“洛河”是指主要流于河南省境内的那条洛河,而西次四经的“洛河”是指全境流于陕西省的这条洛河。


  

辨识出大致的范围后,再来确定它的具体位置,我们可以将“泾水出焉”的“泾谷之山”作为数轴原点,“渭水出焉”的“鸟鼠同穴之山”为参考点,然后按照所记述的里程走向连一条线,则西次山经之山基本上都在这条线内。根据考证,渭河的主源头在甘肃渭源县西二十里,但同一座山发源的“滥水”,经考证,是往西流入了兆河,而并非是经书里说的“汉水”,从文字上分辨,这个“汉”应该是兆字的错别字,我们知道,造纸术和印刷术出现以前,古人的书都是抄来刻写在竹简上的,可能是第一个抄书的人抄错了,后面的人不知所以,也就跟着错了。然而在鸟鼠同穴之山的“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又出现一个“海”,而且这个“海”显然也是“西海”,但我们还是暂时将问题记起来,先放在一边。


  

我们再回过头来辨识西次二经。


  

西次二经首山发源的河流“浴水”“东流注于河”,接着的几座山,是“注于渭”的楚水和泾水还有泾水的支流苕水,可见,基本上和西次四经一样,这里的区域也应该是黄土高原。从“泾水出焉”一句可以推断,其中的“高山”也是泾河的源头之一,我们以此为突破点,按照经书的里程指示往东和往西标设山头,西次二经之山大概可以画为从青海省首府西宁到红色首都延安南边的铜川市之间的一条线。


  

西次二经之山的西端为三皇之山,即皇人、中皇及西皇三山,从西次二经上的描述加以里程推理后,“皇水”发源的“皇人之山”在“泾水”源头之一“高山”的西边共三千一百六十古华里,无论如何都在黄河以西的甘肃或青海交界一带,恰好,在西宁的西边有湟中县和湟源县,一条叫“湟河”的河流从这里出发,这在名字和里程方位上都能与经书里的“皇水”相对应。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湟河”是往东流入黄河的,是黄河上游的最大支流,但经书里的“皇水”却是往西流的,并且流入了“赤水”,这就契合不上了,既然“五藏山经”的作者在其他的支流流向和汇入所在上都能准确反映,难道一条大河的流向和汇入河都会搞错?或者是我们的方法有问题,分析错了?可为什么这方法在破解别的山经时却那么有效?这又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和前面的“西海”一样,正是笔者破译“五藏山经”乃至整部《山海经》的关键所在,所以,后面我们将一并回答。


  

最后,我们重点来解决西次三经。


  

西山经中的西次三经是研究者困惑最多故而也是争议最多的部分,这不单是因为西山经所包含的地域最广、内容最多,也不只是因为它记载着共工所触之不周山、后稷所潜之大泽、黄河之源头、帝之下都之昆仑山、西王母所居之玉山、黄帝所建之轩辕之丘、大禹所导之积石山等一系列衍生中华文化的根源重地,更主要的是,它对黄河的描述太出乎常人的意料、它所描述的环境也很难在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中找到对应,而又正因为此才导致了地理学和神话学历史上的“昆仑山千古悬案”,也正因为此,一部《山海经》才被无能解决问题的“文学大儒皆读学以为奇”(引刘秀语),并被这些所谓的正统权威斥之为“荒诞之作”,并进而沦落为儿童读物。


  

所以,解决了西次三经,也就解决了五藏三经的困惑,解决了五藏三经的困惑,我们才有可能去发掘出《山海经》其他部分的真相。


  

西次三经中特点最鲜明且最为显目的,当然就是神话中的核心——昆仑山了。昆仑山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四条河流从这里发源,分别是“南流东注于无达”(即北次三经中最末端的无达山)的“河水”,“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的“赤水”,“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的“黑水”,以及“西流注于大杅”的“黑水”。我们已经知道,“五藏山经”里的“河水”就是我们今天的黄河,这一点,我们已经在前面的北山经、东山经和西山经的其他部分都准确地应征过了,所以无须再有任何怀疑。然而正如我们在本章开头所指出的一样,上溯黄河的源头,却根本找不到有发源出四条大河流的山。这就需要留意“山经”作者的叙述习惯了,他在说到泾河源头时,分别有两次“泾水出焉”,一次是在西次四经里:“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另一次是西次二经里:“曰高山,……,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可见,他并没有区分干流和支流的源头,只要是源头,都可以说是“某某水出焉”,这就解放了我们禁锢了几千年的脑袋,我们就可以到黄河的支流里去找了。通过排查,我们不难发现,黄河支流中的源头山脉同时发源有四条不同流向的河流的,只有湟水支流大通河的源头,实际上,如果从流量和流程上来比较,倒不如说湟水是大通河的支流还更加妥当,所以,可以说,大通河实际上就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按照山经作者的习惯,称它为“河水”,是情理之中的。


  

大通河的源头为祁连山脉中的托来山,托来山的东南角,发源出黄河支流大通河;西南角,发源出流往青海湖的布哈河和向西流出消失在沙漠中的疏勒河;西北角,则发源出先东南流向,然后几乎一百八十度大拐弯向西,最后弯弯曲曲往北流注于沙漠中的内流湖。可是,大通河和黑河的流向却似乎与山经所说的并不完全一致。其实,山经说河水“南流东注于无达”,是指黄河中下游的流向来说的,这一点并不难于理解,同样的道理,黑河东南流向的河段都还在山上,在山下即来个大拐弯,此后和山经所说的一样是向西流的,至于再次拐弯往北流的河段,已经不叫做黑河,而称为“弱水”,因而也是说得过去的。


  


  


  

好的,如果说托来山就是昆仑山,那么周边环境是否能与此对应起来呢?我们就以托来山为原点,按照山经所说的里程来标设山头,西山经主要山头的位置就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幅卫星图片,从上图可以看出,河西走廊的东部基本上是一个密封的盆地,但在狼山山脉与贺兰山脉之间,却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缺口,这个缺口使河西走廊与河套平原之间有了一个相互连通的通道,如果以托来山为昆仑山,缺口的位置,正好是山经描述的不周山的位置,再看对不周山的描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这里边所北望的诸毗之山,正是阴山山脉,而其分支岳崇之山,就是今天的狼山山脉,它与不周山这个缺口相临。而河套平原,则是所谓的“泑泽”,北山经首经中说“泑泽”“实惟河原”,也进一步说明河套平原就是所谓的“泑泽”,这也是为什么说河水“南流东注”的原因,因为从河套平原以下,直到潼关,黄河几乎是一条笔直的南流线路,潼关转折后,则又往东流。且正因为河套平原当时是一个大湖,所以才有“河水所潜”这样的说法,即河水流到这里就钻到水里去了,而到了河曲地区,湖水又开了一个缺口,水继续往前流走,所以,也可以说“泑泽”就是河的源头。


  

今天内蒙古的阿拉善高原,东部已成了腾格里沙漠、西部成为巴丹吉林沙漠,但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出,它们原来是两个相邻的盆地,在五藏山经的时代,都是湖泽,将两个盆地隔开的雅布赖山脉,就是山经里的钟山,钟山之子曰“鼓”,被“帝”戮之钟山之东曰瑶崖”,“瑶崖”,今天称为“红崖”,修建了一个大水库;“巴丹吉林沙漠西岸的合黎山,则为槐江之山,它所西望的“后稷所潜”的“大泽”,又叫“稷泽”,从昆仑山“西三百七十里”的“乐游之山”,也有一条河往西流注于稷泽,按推算,这条河就是从党河山流出的党河,如果这里要有一个大泽,这个大泽必然就是萎缩前的罗布泊。而西王母所居住的玉山,也相当于今天的敦煌地区,那日益萎缩的月牙泉,就是传说中美妙的瑶池,当年可都是琼浆玉液来的。而黄帝所升的轩辕之台,则在今天的达板城一带。而“天山”就是今天的天山,只是“汤谷”已经改称“天池”而已。


  

至于“积石之山”,则在天山山脉东部余脉之中,冒出的“河水”,实际上就是塔里木河,很多人的困惑就在这里,认为这“河水”是古代对黄河的专称,因此把今天刘家峡水库旁边的积石山当成“积石之山”,但这一段黄河又明明是往东流的,又从哪里来冒以西流?更重要的是,这个积石山是在昆仑山即托来山的东南方向,无论是按以道里还是考以方向和河流流向,都不可能是“积石之山”,根据以往记录中山脉和水路的准确性,山经作者也绝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而天山山脉东部余脉的塔里木河,则在道里、方位及河流流向上都非常符合山经作者的叙述,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塔里木河就是所谓“冒以西流”的“河水”,至于为什么要称塔里木河为“河水”,一可能是“河水”象“洛水”一样,并不止一条;另一个可能是作者有一个我们现在无法得知的根据,塔里木河与黄河之间确实有一条地下河相连着;根据现在的探测情况来看,似乎前者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到现在为止,西山经里的描述基本上都找到了对应的地理位置,然而,我们却留下了几个问题,就是西海到底是什么?明明往东流入黄河的湟水怎么变成了向西流到赤水?如果我们分析是错的,就不可能除此之外的山脉都能找到准确的对应;那么只有是山经的作者搞错了,但这更不可能,因为他既然能对那么多千头万绪的山水河流都梳理的一清二楚,怎么可能会犯如此明显的低级错误?这可是不是一般的湖泽,而是一个“海”呀!


  

因此,答案只能是一个,它所说的海,当初肯定是海。那么,这个海的位置,到底在哪里?我们且将跟海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中次九经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洛水出焉,东注于江,…… //又东北三百里,曰岷山,江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海。”


  

“西山经华山之首,………又西百八十里,曰黄山,……,盼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 //又西二百里,曰翠山,……//又西二百五十里,曰騩山,是錞于西海,……。妻水出焉,西流注于海。”


  

“西次四经之首,曰阴山。……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


  

我们已经知道,中次九经的岷山在四川西北部的阿坝州,西山经首经为秦岭山脉北坡,騩山则在甘肃的陇西地区,崦嵫山为渭水源头之西的临洮地区。由这些地点我们基本可以推断,这个“西海”的位置在甘肃省西边的青海省。如此一来,问题就明亮了,因为,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就是从海底隆升起来的,青海有一座叫宗务隆的海虾化石山,那些海虾好比是活生生的成堆地露于地表,扎素湖南三百公里,有一个叫“贝壳梁”的,长达好几公里,全是贝壳和沙砾堆积成的山,说明这一带原来属于大海。


  

这个时候,我们才明白,为什么老祖宗要把那么高的青藏高原西北部分称之为“青海”,原来它本来就曾经是海。


  

既然青海省原来是海,当然也就解决了徨水由东流变成西流的问题,原来,当初的地理形势是西边更低而东边更高,水往低处流,当然不可能向东流注于黄河了,实际上不但湟水不能流注于黄河,就是今天刘家峡水库以上的黄河上游,在青海还是一片海洋时,它的地理位置也不可能比以下地段的海拔高,也一样不可能流到黄河成为黄河的上游。因此,在那个年代,只有大通河才是唯一的一条黄河的发源地,“山经”中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即今天的托来山,那可是准确而又准确之极的。只是沧海桑田,河水倒流,如果没有今天的科学学说和卫星图片之类的先进工具,后世的人们又如何知道这一层?这也就难怪从汉武帝到王红旗先生(虽然无缘目睹他的《帝禹山河图》,但他说昆仑山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笔者因而也就知道他的图是错的了)都无法找到真正的昆仑山了。


  

所以说,“五藏山经”的作者完全是记实的。


  

写到这里,笔者突然想起一个电视节目,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的《探索·发现》,当时正放着什么《草原帝国》之类的题目,具体题目想不起来了,内容是说新疆考古学家王博先生研究新疆石人的事,其中一句话令我丧气,他说:“目前学界公认祁连山脉就是《山海经》里面的昆仑山。”笔者刚才自以为独见的得意刹那被冷水浇了个透心凉,只恨自己不属于那个“学界”,人家公认了的事实你还在傻乎乎地论证。然而欣慰的是,且不管那位比笔者抢前出生几步的学者用得是哪一套工具来剖解“五藏山经”的,最起码证明笔者的推论是行之有效且不是孤证。但是,笔者又想起N年前,一个讲述考察青海湖鸟类的专家的电视专题片,呵呵,又是电视,没办法,出生在这个电视时代,所以书就少读了点,专家名字已经忘了,只记得他说,原来的青海湖远不是现在的规模,《山海经》把青海湖称为“泛天之水”,西边的那条布哈河就是《山海经》里发源于昆仑山的“赤水”,青海湖南岸的“青海南山”,是后来的造山运动耸立起来的,原来山的背后,是一片汪洋大海。


  

想来鸟类专家的依据,也来自于论证昆仑山就是祁连山的那篇论文,笔者对此基本无疑义,但却对青海湖就是泛天之水的说法难以认同。山经中有许多条流注于“赤水”的河流,其中一条就是发源于秦岭山脉西端的“黄山”之“盼水”(西山经华山之首,………又西百八十里,曰黄山,……,盼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它也流入了“赤水”,秦岭山脉西端以陇西地区为界,则此“黄山”发源出的“盼水”也应该在甘肃陇西县东边开始流出,无论怎么说,它都不可能跑那么大老远的距离从青海湖旁边拐过流入湖西的布哈河;还有就是“湟水”,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湟水发源于青海湖的东北岸的山脉,由此推断,当初,湟水注入的地点就是青海湖,但山经已经明确地说,湟水流入的是“赤水”,而不是“泛天之水”,从山经作者的认真劲儿来看,他决不会在此问题上犯错误,因此,青海湖就是泛天之水的说法完全可以排除。结合这两条信息,再考虑到地质运动,不难推断,现在的青海湖原来并不是湖,只不过是“赤水”的河道,“赤水”流经这里接纳了湟水后继续前进,一直往前流到了甘肃陇西地区西边后仍然继续前进,青海湖的形成,只不过是后来的造山运动堵塞了“赤水”的去路,旧的河道长年累月地接纳源源不断的赤水,最后聚集成为了湖泊。


  

因此,这个“泛天之水”的“水”,实际上就是“西海”的“海水”,只有“海水”从高处倾倒下来,才可能称得上是“泛天”,“赤水”注入的地点,就是这个“西海”后来的缺口,故而称这里为“泛天之水”。既然“泛天之水”就是“西海”海底地壳抬升而导致“破堤”的缺口所在地,那么它现在的具体位置到底又在哪里呢?


  

山经的作者告诉我们,“赤水”是与“河水”、“洋水”、“黑水”相提并论同等地位的,我们知道,“河水”对应的黄河、“洋水”对应的疏勒河、“黑水”对应的黑河,流程都很长,但“赤水”对应的布哈河,却在祁连山脚下的青海湖就打住了,短得不成比例,这除了从另一个侧面证明鸟类专家说法有误之外,还告诉我们,只要顺着“赤水”的流向,寻找到“泛天之水”的机会就非常大。“赤水”是东南注入“泛天之水”的,那么,我们就顺着布哈河的流向一直往东南方向走,看我们会发现什么。


  

下面的图片是来自长江水利网的电子遥感卫星地图。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青海湖的标识,在青海湖的东南方向,我们看到有一个干涸的“大水库”,相信熟悉中国地图的人们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干涸的“大水库”,就是大名鼎鼎的天府之国——四川盆地。


  


  


  

那么,四川盆地会不会就是传说中所谓的“泛天之水”所在地呢?“浊浪滔天”的成语告诉我们,这是有可能的。四川盆地,古代称为“蜀”地,而“浊”字的繁体字写作“濁”,从山经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习惯上喜欢把某某河流流经的地方称之为“某”,其实今天我们也还有这个习惯,比如湘江流经湖南,则称湖南为“湘”,赣江流经江西,则称江西为“赣”,说明这个“浊”就是“蜀地之水”的意思,“浊浪滔天”就是说,蜀地之水的波浪直浸漫上了天,其实,就是“泛天之水”的另一种说法。


  

如果仔细钻研四川盆地东边的地形,也可推出它就是“泛天之水”所在地,下图是四川盆地与江汉两湖平原之间的电子遥感卫星地图,我们可以看到,从西安到贵阳一带的地质外貌,都有着浓重的水流冲刷痕迹,从湖北神农架到湖南雪峰山一线,则犹如拦河坝的边缘,如果四川盆地就是泛天之水的话,大水就是从这里落下,在此形成一幅巨大的瀑布,江汉两湖平原则是瀑布潭。


  


  


  

另外,大巴山脉和它北边的米仓山脉、秦岭及其侧翼的武当——荆山山系的“电子遥感外貌”也完全不同,大巴山是皱巴巴的,其他山脉山系却是非常光滑,这说明他们之间一定有什么不同,恰好,“中山经”连短小的米仓山和武当——荆山山系都有记述,却没有这大巴山脉,就是说山经作者并没有将他们当成同一种类的山脉。


 

下面的图片是来自Google Earth的长江三峡特写图片,长江三峡两边有着明显的水流冲刷的条纹痕迹,这些条纹整体的图案犹如一朵开放的百合花,一条条两两相对的条纹犹如抛物线,而抛物线的原点就是百合花的花蒂,原点的位置,就是今天三峡电站水库大坝坝址——三斗坪西边的庙南宽谷:


  


  


  

下面这段文字是长江水利局的资料:


  

“庙南宽谷,把西陵峡分隔为东西两段,为秭归县庙河至宜昌县南陀约31公里的江段,是三峡中的一个大宽谷。长江在此切过黄陵背斜核心轴部,由于上层石灰岩已被剥蚀,反成宽谷。庙南宽谷是典型的被称为'地形倒置’现象的地方:这里在燕山运动之后,曾经是三峡中最高的山峰,是东西两段古长江的分水岭。(笔者注:也就是说,古长江原本并非完整相连的,而是后来打通的。)但千万年来的风吹雨打,把覆盖在黄陵庙背斜上的石灰岩层冲刷殆尽,从而使埋在下面的、坚硬但易于碎裂崩解的片岩、片麻岩和花岗岩纷纷露出。这些岩石经不起日晒雨淋、热胀冷缩所产生的物理破坏,崩解的岩石不断从山顶滚到山下,被雨水冲到江里,再被江水带走。而今,这座三峡历史上的最高峰,比周围的山峰低得多。这种地形起伏,同构造所成的原有起伏相反的现象,称为'地形倒置’。”


  

长江水利局的资料说明,庙南宽谷曾经是三峡最高峰,并且山体相当庞大,是古代长江的分水岭,也就是说,在黄陵庙背斜还是三峡最高峰的年代,长江的水是不与下游江水串通的。但是我们知道,长江三峡又是四川盆地所有河流的唯一排泄通道,如果庙南宽谷是座封闭的高山,那么,即使四川盆地不是我们在前面所预设的西海的一部分,从盆地高山上发源并流向盆地的河水也无法排泄,也就必然成为积水潭,长年累月之后,这个积水潭就成为一个覆盖整个四川盆地的大水湖。随着岩石的日益崩解,“庙南宽谷大山”也变得越来越矮和越来越脆弱,直到某一天,这里变得比水面还低,这就给封闭的“水库”打开了一个缺口,所有的水流都蜂拥地挤在这里“夺门而出”,刚开始是小溪,后来蚀流成大河,最后,变得脆弱的山体承受水流冲击的承受力终于达到极限,于是,一个可怕的事件发生了——整个山体在水流的冲击之下彻底洞穿崩炸,积储的满满的一四川盆地的湖水,犹如无数挣脱缰绳的野马,就在这一刻冲破阻拦的栅栏疯狂地爆发喷涌,洪水造成了飓风,在洪水到来之前,强劲的飓风就已经粉碎了一切,浊浪滔天,这对于下游的人们来说,确确实实是一场来自“天上”的“泛天之水”。


  


  


  

上图是今天的黄陵庙背斜,江水平静地流淌,早已看不出当年的恐怖场景,但它却给人们带来无法磨灭的深刻印象,以至过了很久很久以后,在神话传说和语言文字里还残留着有关这场远古时代的洪水的大量信息,成为事件发生的“人证”,而它的“物证”,也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磨灭,依然“刻写”在地质上。


  

可是,这场洪水却似乎并非是自然的灾祸,我们发现,这个花蒂上,隐约间有一条横着的东西,请看一张特写的庙南宽谷电子遥感图片:


  


  


  

看清楚看了吗?原来是一条沟槽。沟槽东、西两边的地质外貌完全不同,西边所有皱巴巴的水流冲刷条纹都在这里集结并打住,东边是光滑的山头。如果三峡是四川盆地这个“大水库”的甬道的话,这沟槽是不是个落大闸门留下的痕迹?


  

会不会是在古代,也有一个“三峡大坝”拦在这里,后来,这个水闸被炸开,结果造成一场导致下游地区灭顶之灾的“泛天之水”?神话中,“泛天之水”的原因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结果导致天柱折断,地维决裂,引发一场滔天之水,长江古名之为“江”,则“工之水”,是否是“与共工有关的水”?


  

黄陵庙,原是黄牛庙,传说是大禹在这里治水,神女送给他一头黄牛,这头黄牛用角将堵塞长江的大山撞开,使长江顺利地往南奔流。于是这里的百姓就将这条黄牛当作神来看待,并建了个黄牛庙来祭祀。后来,文学大家欧阳修在这里做县官,认为山民真是愚昧,一头黄牛怎么能挖开大山呢?于是就把庙里的黄牛塑像毁了,换铸了一尊黄帝像,将黄牛庙改成了祭祀祖宗的黄陵庙。除此之外,大禹治水的神话在长江流域非常丰富,一点都不逊色于黄河流域,传说中大禹的故乡,一是在安徽涂山,一是在四川汶川,都属于长江流域,这就说明大禹治理长江之水比治理黄河之水更合理一些,最起码也说明大禹曾经在长江治理过洪水。而大禹治水,也是与共工有关,山海经里就有大禹将共工的大臣相柳杀掉的记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


  

难道,那一场灾难,果真是“神”——共工造成的结果?


  

这一问题,我们暂时不予回答,但我们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四川盆地,原来就是积储“泛天之水”的所在,也就是发源于古昆仑山的“赤水”——今天的布哈河前身的最终归宿地,有关“赤水”流程远近及其支流流向的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然而,这“赤水”注于“泛天之水”,并且还有西海,如此一来,“五藏山经”的成书年代,就变得令人恐怖了。这就是说,“五藏山经”所描述的地理环境的年代,最晚最晚,也必须是青藏高原还低于周边地区即海拔在2000米以下的年代,这时它虽然不再是海,而是个高原内陆湖,但它是如此的浩瀚和辽阔,茫茫然看不到尽头,看起来就和大海没什么两样。


  

那么,这一海拔高度的年限大约是什么时候呢?下面是李春雷等在其论文《青藏高原的隆起与海洋锶同位素组成的演化》的相关介绍:


  

青藏高原的隆起是一个多阶段、不等速和非均变的复杂过程。我国学者认为青藏高原的地壳增厚到几乎双倍于正常地壳的厚度是在始新世中期到中新世早期亚洲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后开始产生的,但此时只有冈底斯山和喜玛拉雅山呈现显著隆升,广大高原本部仅做被动的、相应的应力调整和变形,但经过长期剥蚀曾两度达到夷平状态,而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是从上新世晚期和/或第四纪早期才开始的


  

李吉均等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青藏高原的整体快速隆升始于3.6 Ma BP的青藏运动,而始于1.10.6 Ma BP0.15 Ma BP的昆仑黄河运动及共和运动则使高原最终达到现今的高度。其中青藏运动又分为ABC三期(3.62.51.7 Ma BP),而到了约2.5 Ma BPB期时青藏高原已隆升到现今高度的一半(约2000 m),这一高度被认为是高原隆起黄土堆积的临界高度。在共和运动时期,喜玛拉雅山由于普遍超过了6000 m而成为阻塞印度洋季风的重大障碍。


  

9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并把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的时间提前了很多。


  

Coleman认为早在14 Ma BP以前青藏高原就已达到最大高度并呈东西向拉伸塌陷,其后高度又有所降低。其证据是在喜马拉雅山南北向的正断层上找到了年代为14 Ma BP的新生矿物。


  

Kroon等认为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在8 Ma BP以前已达到现今的高度,其主要的根据是发现阿拉伯海的上涌流在8 Ma BP时大大增强,指示了印度洋季风的出现。


  

Quade等通过对巴基斯坦北部土壤碳酸盐碳同位素的研究揭示出在约7.47.0 Ma BPC3植物向C4植物发生剧烈转变,这种剧烈的生态演变标志着当时亚洲季风的形成或显著加强。


  

Harrison 等通过地层年代学、沉积岩石学、海洋学和古气候学的研究表明南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和去顶事件开始于约20 Ma BP以前,而现代青藏高原的高度则得益于约8 Ma BP前高原的再次隆升。


  

王彦斌等根据喜玛拉雅山聂拉木地区花岗岩样品的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分析结果提出整个南喜玛拉雅造山带在上新世第四纪为快速抬升期。


  

钟大赉等通过较系统的矿物裂变径迹研究表明:4538 Ma BP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青藏高原经历过3次抬升事件(2517 Ma BP138 Ma BP3 Ma BP至今)。


  

施雅风等也支持这一观点,并且认为在40 Ma BP左右,发生了青藏高原的第一期隆起,但当时所成的高山已被完全蚀去,其高度难以估计,范围也较小。青藏高原的二期隆起发生在2517 Ma BP。其证据是孟加拉湾浊流扇沉积87Sr/86Sr变化指示喜马拉雅的变质岩在2018 Ma BP处于强烈上升时期(Harris1995)。


  

崔之久等利用夷平面与古岩溶研究证明了青藏高原经过三次隆起和两次夷平的观点的正确性。


  

王富葆等根据沉积学、磁性地层学、古生物学和氧、碳同位素等研究资料,恢复了中新世晚期以来的构造和气候事件,指出喜马拉雅山上升始于7.0 Ma BP前,但强烈的上升发生在2.01.7 Ma BP间和0.8 Ma BP以来,另外,在4.33.4 Ma BP间亦有一次显著隆升,但以后两次上升最为强烈,并且山地与盆地之间的差异隆升运动明显。


  

时至今日,青藏高原隆起的时间、过程、幅度和速率等问题仍然未有定论。但是,有关北部青藏高原在2000m海拔高度以下的年限,最晚的也在二百五十万年前。按照当前的科学解释体系,就是1万年前,人类还不会写字呢,连金属都不会制造,还在那里使用磨制石器,怎么可能在一百万年前写出这么准确的地理书来?


  

实际上,“泛天之水”的说法必然远远地晚于造成“庙南宽谷大山”的燕山运动,而且是“庙南宽谷大山”崩穿而导致海水倾天而泻的事件发生之后。


  

那么就是板快构造学说错了,青藏高原的隆起,其实根本不是三千万年前地壳运动的结果,而是人类有了文字以后的四千年以内才快速窜起的。就算是不相信板快构造学说,这样的解释打死你也不肯相信,因为青藏高原还发现了一万多年前的人类遗址呢。


  

解释只能有一个:“山经”成书于“泛天之水”事件发生之后,但其内容却又是对事件发生前的一百万~三千万年前的地理环境的追述。


  

可是,如果没有《山海经》的提醒,没有60年代才兴起的板快构造学说,没有飞到天上的卫星拍下来的电子图片,我们根本就无法推理出二百五十万年前中国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看一看人们为寻找一个昆仑山就花了两千多年,还是最高统治者调用当时最好的国家资源进行的,却都没有找到真正的昆仑山,就知道这一事件之难,绝非是以前的科技水平及科学理论水平所能知道的。


  

可“五藏山经”的这个作者,却单凭他一个人的智力,是怎么知道那一遥远时期的地理环境的?更恐怖的是,还知道得这么仔细和准确!难道他能远远地远远地超越出当时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的限制,和今天的我们一样揭开了地壳运动的迷团?或者是他也和我们一样,掌握了板快构造及运动学说,手里也拿着卫星拍摄的电子地图?这样的说法,和说它成书于一百万年前,同样使人抓狂。


  

无论是那一种说法,都似乎令人匪夷所思,都无法让人接受。


  

可这总得有一个说法啊!


  

如果就现在抓住问题不放,你就是到死也无法想明白,还是等我们将所有的《山海经》内容剖析之后再说吧,就象庖丁解牛一样,只要我们将顺着牛的经络将牛肉脏腑之类的东西解开之后,自然就能看清整个牛的骨架是个怎么个样子的。


  

“东山经”和“南山经”的考证对我们论证“五藏山经”的准确性帮助已经不是很大,但也不是不必要的,为了协调一般读者的读书习惯,就将这一部分内容作为本章的附录放在后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研读,没有耐性的读者则可直接跳过。


  

从“五藏山经”的内容来看,除了按照一定顺序交代清楚各系列的山脉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这些“山”中的物产作简明的介绍,指明此处特产的动物、植物和矿物,如“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南山经》)另外,在某些有神明居住的山,也指出该神为谁,模样如何等等,故考查可以得知,它的目的并不是复述地形图,而是告诉大家各地的资源。


  

可以说,“五藏山经”是一部“国土资源报告书”中“山地自然资源”部分的章节,但内容却并非是作者所处时代的记述,而是对二百五十万年前的山地自然资源的追述。至于为什么要吃饱了撑的去作那么遥远的过去的追述?他又是从哪里获知这些内容的?如此准确详细的地图,连我们今天也要借助卫星电子遥感才能达到这个水平,测量这些地形的人运用的是什么工具?等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将在随后对《山海经》的进一步破译中解答。


  

附录:东山经、南山经考


  


  


  

东山经


  

东山经之首,曰樕蛛之山,北临乾昧。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又南三百里,曰蕾山,……,湖水出焉,东流注于食水,……//又南三百里,曰栒状之山,……。只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湖水。……//又南三百里,曰勃垒之山,…… //又南三百里,曰番条之山,……,咸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又南四百里,曰姑兒之山,……,姑兒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海,…… //又南四百里,曰高氏之山,……,诸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泽,…… //又南三百里,曰岳山,……,泺水出焉,东流注于泽,…… //又南三百里,曰犲山,…… //又南三百里,曰独山,……,末涂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沔,…… //又南三百里,曰泰山,其上多玉,……,环水出焉,东流注于江,…… //又南三百里,曰竹山,錞于江,……,激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娶檀之水,…… //凡东山经之首,自樕蛛之山以至于竹山,凡十二山,三千六百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四千一百里)。


  

东次二经之首,曰空桑之山,北临食水,东望沮吴,南望沙陵,西望涮湣泽。……//又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 //又西南四百里,曰峄皋之山,……,峄皋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激女之水,……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葛山之尾,……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无草木,澧水出焉,东流注于余泽,……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余峨之山,……,杂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黄水。……//又南三百里,曰杜父之山,无草木,多水。//又南三百里,曰耿山,…… //又南三百里,曰卢其之山,……,沙水出焉,南流注于涔水,……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又南三百里,曰碧山,……//又南五百里,曰缑氏之山,……,原水出焉,东流注于沙泽。//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 //又南五百里,曰凫丽之山,…… //又南五百里,曰垔山,南临垔水,东望湖泽,…… //凡东次二经之首,自空桑之山至于石垔山,凡十七山,六千六百四十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五千六百七十里)。


  

又东次三经之首,曰尸胡之山,北望羊山,……//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诸句之山,……,是山也,广员百里,……//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又东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水出焉,……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流沙,行五百里,有山焉,曰跂踵之山,广员二百里,……,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其名曰深泽,…… //又南水行九百里,曰踇隅之山,……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是山也,广员百里。……//凡东次三经之首,自尸胡之山至于无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六千四百里,加上方圆的距离则刚好六千九百里。)


  

又东次四经之首,曰北号之山,临于北海,……,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又南三百里,曰旄山,无草木,苍体之水出焉,而西浪注于展水,…… //又南三百二十里,曰东始之山,……,泚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 //又东南三百里,曰女烝之山,其上无草木,石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鬲水,……//又东南二百里,曰钦山,……。师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皋泽,…… //又东南二百里,曰子桐之山。子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余如之泽。……//又东北二百里,曰剡山,多金玉。……//又东二百里,曰太山,……,见则天下大疫,句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劳水,…… //凡东次四经之首,自北号之山至于太山,凡八山,一千七百二十三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一千七百二十里。)


  

中山经、北山经、西山经的山水虽然争议很大,但起码还有迹可循,到了东山经和南山经,前人则根本无法进行讨论,因为根本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山脉和水路。比如东山经,前人一般认为是对山东半岛的描述,因为山东半岛在东边,并且有一个古代叫“空桑”的地名,这和东次二经之首的“空桑之山”能相互对应,但糟糕的是,其他描述则完全对不上号,首先在里程上来说,山东半岛就根本找不到这么长的山脉和这么多的山。


  

既然中国人找不到,于是,只好别人代劳了,美国的女学者Henrietta Mertz认为,中国东部乃冲积平原,何来四列山脉?中国人只把眼睛盯在中国,当然无法找到了,她认为,只有到更东的地方——北美洲去寻找,她不单查看地图,还按照里程指示徒步实地考量,只是将山经的“里”换成“英里”, Mertz历经艰难险阻,踏勘的结果是:


  

第一列山脉,起自今美国怀俄明州,至得克萨斯的格兰德河止,共12座山。将古华里换算为英里,与《东山经》中第一列山的距离完全相符。


  

第二列山脉,起于加拿大的曼尼托巴的温尼泊,止于墨西哥的马萨特兰,共17座山。距离与《东山经》第二列山脉相合。


  

第三列山脉是沿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完全走太平洋海岸航行,起于阿拉斯加的怀尔沃德山,至加州的圣巴巴拉,共9座山。距离也与《东山经》所列第三条山脉相符。


  

第四列山脉,起于华盛顿州的雷尼尔火山,经俄勒冈州到内华达州北部,共8座山,距离与《东山经》第四列山相合。


  

于是默茨宣告:“过去2000多年一向被中国人认为是神话的《山海经》,不是神话,而是真实的文字记录。珍藏在中国书库中的这部文献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表明,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中国人便已到达美洲探险,而这些材料迄今为止一向是很缺乏的。”


  

这个美国女人实地勘察的精神是令人佩服的,但她没有完全读通《山海经》就下结论却又是可笑的。首先,“五藏山经”完成于中国古代,古代的中国人何以得知“英里”为何物并用它来作为度量单位?再者,就算“五藏山经”是以“英里”为度量单位的,但这个“英里”放在其他三个我们已经明确验证的山脉山系中根本不实用,山经的作者何以在其他三山经中运用古华里,而在东山经中却运用“英里”?还有,我们已经知道,山经中不但山的方位描述非常准确,更可贵的是,它对其所发源的水及水的流向也非常准确,我们正是通过它的水系来梳理出前面三经的,笔者认真地查看过Mertz所说的山脉,发现它的水系根本无法与东山经里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我们可以非常自信地宣布,Mertz是错的。


  

还是让我们操起庖丁解牛的屠刀——以水系定山系。


  

东山经首经的最后两座山里,出现了在中山经出现过的“江”:“泰山,……,环水出焉,东流注于江,…… //又南三百里,曰竹山,錞于江”,就是说,从“泰山”发源的“环水”向东流入了“江”,而再过三百里的“竹山”则差不多到了“江”边。从前面的考证中我们已知,这个江就是“长江”,如今的山东泰安县的泰山不可能有向东流入长江的河流,因此,可以完全排除,也可以推断,这两座山,必然属于长江流域。又首经之山为南北走向的山系,首山“樕蛛之山,北临乾昧。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又南三百里,曰蕾山,……,湖水出焉,东流注于食水,……//又南三百里,曰栒状之山,……。只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湖水。”这里的“食水” 汇聚了几条河流,是一条比较大的河流,并且是东北流向流入大海,故而它的方位就应该是由海往东算起的第一列山脉,又“西山经”和“北山经”的首经山系都与中山经的山系相接,在这几个参照点的指引下,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山系就是伏牛山与桐柏山之间的过渡山脉以及桐柏山北端以南的大洪山脉,它们可以连接成一条南北走向相对成直线的整体山系,大概就是在今天河南省的平顶山市与湖北省的天门市之间连一条直线。很显然,这里的“食水”就是今天的淮河,大洪山东边有“云梦”,则屈原诗歌里经常出现的“云梦泽”。所以,从这一系列山系发源的河流,有的流入“食水”即淮河,有的流入大海,有的流入“泽”即云梦泽,有的流入“江”即长江。


  

“东次二经”,其首山“空桑之山,北临食水,东望沮吴,南望沙陵,西望湣泽。”在前面的考证中,“槐江之山”离“恒山”距离很远,与“昆仑山”的距离也不是很短,都不可能用肉眼能看到,因此已经知道山经作者的习惯(他这样叙述也是有他的原因的,我们会在后面解释),所以千万不要为这里的“临”和“望”所误导,以为“临”就是“临于某某之山”,“望”即“肉眼所能看到”。实际上,它的意思就是“食水”在它北边不远的地方,“沮吴”在它的东边,沙陵在它的南边,“湣泽”在它的西边。食水我们已经知道是淮河,“沮吴”当然也就是江浙一带了,那么“沙陵”也就肯定在淮河的南边,江浙的东南边,会不会就是长沙呢?“湣泽”到底又是哪一个湖呢?我们查阅地图,在江浙以西,呈南北走向的山脉共有三条,一是江西福建边界的武夷山脉,二是江西湖南边界的罗霄山脉,三是将四川盆地和江汉两湖平原隔开的山系。那么,到底是其中的那一条呢?我们从这里发源的河流都是向东或东南流向,再结合“澧水、余峨之山、沙水、沙泽”等几个词来看,应该是第三系列的山系,即将四川盆地和江汉两湖平原隔开的山系,大概的位置就是从湖北的神农架到湖南的雪峰山之间连一条直线。“澧水”就是今天的澧江,沙陵也就是长沙,余峨,即为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妻子。“湣泽”也许就是对四川盆地的一种称呼。这里之所以有这么的“流沙”或“水行”,是因为我们前面指出过的,“五藏山经”所描述的是青藏高原看起来还是一片大海的时代的地理环境,从电子遥感图片来看,这一带还是后来“泛天之水”漫溢的地带,因为有明显的水流冲刷腐蚀的痕迹。


  

东次四经之山从“北号之山,临于北海,食水出焉”、“子桐之山”以及山形为东南走向和只有“一千七百二十里”的里程可以判断,其则为今天的桐柏山山脉。这个北号之山,就是淮河干流的发源地——桐柏山的主峰太白顶,那么这个“北海”,应该就是“北山经”东边的低洼地带——今天的华北平原了。


  

至于东次三经之山,从描述上看都是海岛,民间的古老传说中,今天的江西、福建都是大海,《山海经·海内南经》也说“瓯居海中,闽在海中,……,郁水出湘陵南海”,甚至湖南也有一大片地区是海。但对那时的地质地形笔者并不太了解,所以无法判断,它究竟是罗霄山脉呢,还是武夷山脉,或者是东海上的海岛链。这里的“海”,则是山经作者地理体系中的“东海”了。


  

南山经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丽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阳之山,……,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又东四百里,曰擅爰之山,…… //又东三百里,曰基山,……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汸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 //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出,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二千七百里。)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毗,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 //又东三百五百里,曰羽山,……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毗,……,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又东五百里,曰成山,……。豕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 //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溴。……//又东五百里,曰夷山,……,溴水出焉,而南注于列涂。……//又东五百里,曰仆勾之山,……//又东五百里,曰咸阴之山,…… //又东五百里,曰洵山,……,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之泽,…… //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滂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处于东海,望丘山,…… //凡南次二经之首,自柜山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六千九百里。)


  

南次三经之首,曰天虞之山,…… //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浪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又东五百里,曰发爽之山,……,汎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又东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 //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又东五百里,曰阳夹之山,…… //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 //又东五百里,曰鸡山,……,黑水山焉,而南流注于海。……//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禺橐之山,……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凡南次三经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笔者注:里数累计相加结果为五千七百三十里。)


  

南山经首经,有一条河流称为“英水”:“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在南次二经,也有一条“英水”:“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赤水”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它从昆仑山即祁连山山脉的托来山发源,基本上一直往东南流走,注入了四川盆地的“泛天之水”,因此,首经之山的山系必须在四川盆地的北边,再从“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丽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和“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两个句子推测,它应该是大巴山脉。看来,山经作者不但把华北地区称为“北海”,而且将湖南、江西、福建都称之为“东海”了。


  

南次二经之山的首山“柜山”发源出“英水”,而“英水”西南流注于“赤水”,所以,它的起始点也应该在大巴山脉中,又有“会稽之山”、“鹿吴之山”、“区吴之山”、“漆吴之山”,则其结束点应该在浙江,在大巴山与浙江之间划一条线,则将这些山脉包含在了里头。


  

南次三经,其中发源的河流基本上都往南流入被称为“渤海”的大海,东西相距近六千里之遥,又其最东端为“南禺”,秦末汉初,赵陀为“番禺”令,最初的县址设立在今天广东省东北部的河源市龙川县,所以它应该就是云贵高原及南岭诸山。


  

整部山经图例


  


第五章 神秘的《山海经》(二)


 

世之览《山海经》者,皆以其闳诞迂夸,多奇怪俶傥之言,莫不疑焉。……,物不自异,待我而后异。异果在我,非物异也。故胡人见布而疑窦,越人见扇而骇毛。盖信其习见而奇所希闻,此人情之常蔽也。


  

——郭璞《注山海经序》


  

 


  

在上一章,我们以水系作为参照体系来确定山系方位,并运用当代的智力工具——板快构造学说和技术工具——地形图加电子遥感卫星图片来解释其中的某些疑惑,梳理清楚了《山海经》中的基础内容——《五藏山经》,并指出其实质上相当于今天的《国土资源报告书·山地自然资源报告》。


  

有了这一思路,我们再来整体审视《山海经》,就会发现,它其实就是一部由不同专家执笔的完整的《国土资源报告书》。


  

《海外诸经》的内容主要是对国家和人物的介绍,地域的范围基本上在“五藏山经”之内。可以说,这是《山地人文资源报告》。


  

《海内诸经》的内容是根据“水”的顺序来安排的,主要是对物产和神明(神明主要是管理物产的)的介绍,因此可以说是《水路自然资源报告》。尤其是《海内东经》结尾,则集中地对《五藏山经》地域范围内的各条河流进行了集中的汇编。


  

《大荒诸经》及《海内经》的内容也是根据“水”来安排的,主要是“水路”的国家和人物的介绍,可以说是《水路人文资源报告》。其中《大荒诸经》是以海洋为背景的,介绍了包括《五藏山经》地域之内的世界整体人文情况,《海内经》则比较详细地单单介绍《五藏山经》地域之内的人文情况,它们之间的内容既有重叠又有冲突,应该是出自不同之手。


  

但正是这些所谓的“资源”,尤其是其中的神或动物或人,要么三头,要么六臂,要么人面蛇身,要么牛头虎身,其怪诞程度,几乎没有一个是人们的经验所能接受的,《山海经》真正沦落为启发儿童想象力的图书,其原因并不是因为它所记述的山系方位无法考证,而正是因为这些怪诞的“资源”。


  

这就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它对地理的描述是如此的精准,但对资源的描述却又显得无比荒唐?然而,对这些怪诞资源的描述用词和描述地理的用词一样严谨,其语言叙述表现出来的逻辑也一样清晰,其语言的叙事色彩也一样的冷静,几乎不带一点情绪或情感偏向,更没有所谓的春秋笔法,就是老老实实地对描写对象用语言临摹下来,甚至连形容词都没有,大部分是与我们日常习见的经验所能接受的物件进行比较。也就是说,那些形象怪诞的资源在作者的眼中,和精准的地理方位是一样存在着的客体,而且,它就是描写对象的本来模样。那么这些资源,到底是些什么东西?难道世界上,果真会有这样的东西存在?


  

众所周知,《山海经》原来并不是一部独立的书,而是对《山海图》的文字解释,在解释的时候,可能是图像模糊不清,也可能是位置无法确定,等等,产生了对图像的不同理解,人们还有所争执,因此经常会出现“一曰”、“或曰”的字样。无论是其中的山系或水系,还是其中的神、怪物、怪人,都是《山海图》里的画像,《山海经》的各个作者们,只不过是看图说话而已,他们只是忠实地将在《山海图》上看到的东西一五一十地用文字记录下来,所以,这些怪诞的东西,原来都存在于《山海图》上。


  

在《山海经》中,很多神都是“蛇身”,或者耳朵长“蛇”,或者手里拿着“蛇”,甚至头上披着“蛇”,这种情况,并非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古希腊和埃及等的神话中,也有不少神长着这样的模样。


  

以前,我们总将先民产生神鬼意识的原因归之于他们对未知的自然所产生的恐惧,于是将这些抽象的恐惧加诸于可感觉的具体物体之上,这恰恰将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颠倒了过来。我们知道,人们要产生一个抽象的概念,必然要从以往经验所获得的信息中归纳总结,然后才能推演出普遍的规律——概念,接着才可以由概念演绎出各种具体的意象来;而决不可能是无中生有地先具有了这个概念,然后才将之敷衍于各种具体的事物之上。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神”字和“电”字原是同一个字,为象形字,郭沫若认为“象一线联结二物之形”,今天的古文字学家大部分认为是象闪电激荡屈伸之形:


  


  

随着对环境认识的深入,人类所掌握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复杂,概念也越来越脱离开实体逐渐获得独立地位,原来混沌一体的概念就有了剥离的必要。因为闪电与下雨有关,所以后来,在“电”字上加了一个“雨”字组合成会意字—— “電”字,将“神”和“电”这两种意思分开表达。


  


  

“电”字:西周中期金文


  

再后来,有了“申”字,这个字型是汉代的后起字,“ ,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从 自持,吏以餔时听事,申旦政也。”(《说文解字》)。我们今天的“神”字是从篆体的“申”字加形旁“示”字而来,变成了形声字,“示”是会意字,是天上的天象对人类的指示或暗示。文字字型的变化,反映了汉代以后人们神明观念的变化,不再以本初的有形的意象作为崇拜,而是代之以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玄学谶讳观念。然而,也正因为此,我们逐步失去了对先民意识的把握,从而离神更远了。


  


  

 “申”字:  篆体         隶体


  

从甲骨文和金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神”或“电”字的外形和“蛇”都非常相象,在笔者所属的方言客家话中,也把“闪电”称做“火蛇子”,笔者记得,小时候从未有把“火蛇子”跟照明用的电灯联系起来的意识。依此类推,在先民的意识中,把“神”或“电”等同于“蛇”,也就没有什么难以理会的了。


  

可以肯定的是,《山海经》里所谓的“蛇”,实质并非是作为动物种类的“蛇”,而是拥有“蛇”的外形特征:比如修长、弯曲自如、外表光滑等。据此,除“电”之外,“电线”或“软管”之类也具有“蛇”的这一外形特征。


  

因此,笔者认为,神话中与“蛇”或“闪电”有关的“神”,与其说是人格化了的抽象概念,毋宁说是人格化了电气化机器,神话传说中一些威力巨大、全身是“蛇”的一些神,其实就是有着各种线路的机器。这样才符合大脑的认识规律。


  

由于《山海图》已经亡佚,我们只有通过《山海经》中简单的介绍来推测,这些怪物到底会是些什么。笔者在对其中的神、动物或“怪人”进行认真的剖析之后,惊讶而又欣喜地发现,它们当中的大部分,并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怪物,而正是现代化的机器!并且这些机器的先进程度,刚刚比我们要先进那么一点,但并非先进很多。


  

以下便是笔者所辨认出的内容: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竝,节竝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顚(注:头顶平也),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姬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名曰嘘。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卬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柔利国在一目东,为人一手一足,反膝,曲足居上。一云留利之国,人足反折。”


  

“有牛黎之国。有人无骨,儋耳之子。”


  

笔者注:共工的后代长得很怪,比如术器是从事计算工作的,头居然是方的,头顶也是平的,长得就象现在的电脑,主要负责管理江水;噎鸣主要负责历法,它只有一张圆脸,没有手,脚却反长在头上,就象个浑天仪,可他还会鸣叫,可能还有报时的功能。“柔利国”、“牛黎国”都是指祝融“黎”的掌管的“国度”。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共工生后土。”


  

笔者注:相柳即相繇,“柳”与“繇”读音相近。则长臂多斗的挖土机,看起来象九头蛇,所以专门“吃”山或土,它所到达的地方,不是变成湖就是变成溪,工作的时候排出大量的废气,使动物不敢靠近它,“自环”即机身能够通过旋转来调整挖斗,所谓的“血”,就是类似汽油之类的液体燃料,当然不能让植物生长。至于“后土”就是“九土”,“后”与“九”读音字型都相近,是从工作性质上对挖土机的命名。


  

“有鸟焉,其状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笔者注:从有象夸父一样的鸟的外貌反推,夸父的外貌也与这个鸟差不多,则“四翼、一目、犬尾。”与今日的直升飞机相似,“珥两黄蛇”是舱门一侧的扶手,“把两黄蛇”是两个脚架,“与日逐走”是指以高空的太阳为背景飞行。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臀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


  

笔者注:“蛇身”,“身长千里”,类似于输油管道或电线;“吹为冬”,“呼为夏”,“息(气息之意)为风”,类似于空调或鼓风机;“直目正乘”,“视为昼,瞑为夜”,类似于瓦数很高的电灯。说的好象是一家风力发电站。有人认为,这是对极光现象的动物化描述,按,极光只是光,是笔直的光柱外形,即整个“身体”都散发出光芒,并且,极光只有在天空中才出现,所有这些,都与经书的描述不同,一,它不是全身都发光的光柱,而是“直目正乘”,只有眼睛才发出使黑夜变为光明的光亮;二,经书明确指出,它的“蛇身”居住在钟山的下面,千里之长的“身体”只有象“蛇”一样委蛇才能居住在一座山的下面,故而决不是在天空中发光的笔直的光柱——极光。


  

“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人小颊赤肩。尽十六人。”


  

笔者注:“司夜”,则“负责晚上”,十六人的手臂都是连起来的,应该是十六台相互连接的机器,猜测是一组皮带相连的发电机。


  

“厌火国在其国南,兽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


  

笔者注:“厌火”即“焰火”,这是放烟花的礼炮,一颗焰火正在射出。


  

“三珠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一曰其为树若彗。”


  

笔者注:有三个圆球形灯罩的路灯。


  

 “一臂国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有黄马虎文,一目而一手。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深目国在其东,为人举一手一目,在共工台东。”“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


  

笔者注:为各种探照灯。


  

 “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


  

笔者注:则两个机舱并列,中间有走廊相连的联体飞机。


  

“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笔者注:一种能接近光速的飞行器,根据相对论,相对普通人等于多了二千岁。


  

“讙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各操一鱼。一曰在周饶东,捕鱼海中。”


  

笔者注:前者为一种带标枪的捕鱼机器。后者为有长拐臂的叉鱼机器。


  

“欧丝之野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


  

笔者注:“欧”则“呕吐”之意,是纺织女工在防线。


  

长着九个头,每个头都以山或泥土为食物,呕吐出来的也是泥土,凡是它经过的地方,不是成为水湖就是溪流;身长千里,象蛇一样盘缠委蛇在山脚下,直直的眼睛,睁开就象白天一样,闭上又回到黑暗,不吃不喝不休息,呼吸的气流如同风一样厉害;有这样的野兽,黑乎乎的,嘴里边能吐出火焰来;还有这样的树,树叶都是一些圆滚滚的珠子,整棵树看起来就象一颗彗星;更有这样的神,只有一张脸盘,没有手,两条腿却长在头上,通过他,能知道日月星辰的运行秩序……


  

没有什么玄虚的变幻,它们就是如此的真实和实在。再奇特的想象,都必须以经验过的事物为基础,从经验中总结出概念,是一次质的飞跃,是智慧的升华,但它仍然没有脱离开旧有的经验世界;从概念再演绎出一种新的实物,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质的飞跃和智慧的升华,它比前一种行为要困难的多,也高级的多,因为,这是一种创造。


  

因此,就算《山海图》里面的“神”是一种艺术的创造,也必然有着一些与此类似的原型,如果根本没有出现过“千里蛇身”、“人面无臂”之类的实物原型,我们的祖先是根本不可能凭空想象出如此实在的图象来的,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东西的启发,才有了呈现于人们后来的各类艺术中那些“千里目”、“顺风耳”、“三头六臂”、“呼风唤雨”、“变幻万千”的丰富形象。但是,从前面所罗列的这些实实在在的“神”来看,就《山海经》成书年代的科技水平,是根本不可能出现这些东西的,也就是说,《山海经》的描述,绝对是《山海图》的忠实反映,而不可能是作者的杜撰。


  

可是,《山海图》的作者又怎么能够“制造”出这样的图像来?这些图像的原型从何而来?很简单,它们和《五藏三经》所反映的年代一样,来自一百万至三千万年间的某一段时期,地球上当时的景象。


  

然而,按照科学家们的解释,当时还没有真正的人类,地球上还是一片蛮荒的景象呀?


  

别理他们,他们研究了这么多年,连地球上的大陆到底长得是什么个样子都不知道呢!


  

我们只是按照《山海经》提供给我们的思路来继续揭开《山海经》里暗藏着的迷团。


  

让我们回到《五藏山经》,在“积石之山”以西的“一千三百九十里”(山海经单位),“曰隗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老童居之。其音常如钟声,其下多积蛇。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混沌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


  

我们已经知道这隗山与天山,就是位于新疆西北部的天山山脉主峰——天山,汤谷即天山天池,传说中,汤谷是太阳和月亮洗澡的地方,它真实的含义是什么?从我们在辨认神原身的引文中,“戏器”是“祝融”的老爹,而下面的引文中,“老童”也是“祝融”的“老爹”,因此“老童”就是“戏器”,则游戏的机器,那么,他和“是识歌舞”的帝江是什么关系?他们跑到“汤谷”旁边来居住,是想干什么呢?请看《山海经·大荒西经》的解释: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山海经·大荒西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姬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名曰嘘。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卬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山海经·大荒西经》)


  

以下是对前两条的补充:


  

郭璞注:古者人神杂扰无别,颛顼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重实上天,黎实下地。献卬义未详也。


  

毕沅注:献,读与宪同。史记云,颛顼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重实上天,黎实下地。索隐曰,案左传重为句芒木正,黎为祝融火正,盖重黎二人元是木火之官,兼司天地职。


  

原来,老童(即戏器)就是我们熟悉的火神祝融的老爹,显而易见的是,“是识歌舞”的“帝江”就是“始作乐风”的“太子长琴”,则祝融的儿子亦即老童的孙子,是音乐的创始人。老童的老爹叫颛顼,就是共工与之争帝,怒触不周山的那个。按司马迁的说法,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又号高阳。诗人屈原在他著名的《离骚》中宣称他有高贵的血统,是帝高阳的后代,看来,老童或许也是屈原的祖宗,但从有关记载来看,这个颛顼同时拥有很多的老婆,并生了很多的子女,所以也不敢完全肯定,可以指出的是,老童的子孙主要从事观测天象和歌舞音乐方面的工作,也就是后来的“巫”所从事的工作,而屈原的身份,正是楚王的巫师,用一句鲁迅的常用句式来说,屈原乃老童的子孙,似乎又确实是真的了。


  

老童共有两个儿子,一个是负责句芒木正的“重”,一个是负责祝融火正的“黎”,“祝融”和“句芒”一样,并不是人名,而是指职务。有人说这是他们的“号”,也就是李白自号清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的那个“号”,从上下文来看,是完全不对的,我们古老的神祗还没有那么时髦。前者即观察木星的轨道,后者即观察火星的轨道,这里的“正”,含有“纠正、使之正确”的意思,也就是说,不单要观察木星和火星的轨道,还必须随时纠正它们的轨道,这又印证了我们在第四章《不可思议的大陆地壳》里说的,“躺着”的天王星依靠着它强大的磁力稳定着太阳系各行星的运行轨道,这里受着理智生命的控制。“重”负责的木星,我们在上一章探讨过,正是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的最后一代神系——宙斯神系的发源地,当然也就是“司天以属神”即为神服务了。“黎”负责的火星,因为离地球最近,当然和地球生物的命运息息相关了,所以,他是“司地以属民”即为老百姓服务了,中国人常说自己是黎民百姓黎民百姓,却不知道这个说法是从哪里来的,现在应该明白了。可是这个“令黎卬下地”的“卬”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从前后文来看,这绝不是“生”的意思,而应该是“扶助、支持”的意思,从而也可以推出,“令重献上天”的“献”,就是“服务”的意思,“卬”和“献”是一种意思的不同色彩表达。


  

“黎”到了“下地”即地球后,生下了“噎”(又叫“嘘”),在日月山上负责“日月星辰的行次”,注意,这里就没有了“纠正”的意思,而只是观测就是了,从“噎”的称呼和“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的外表和“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的工作性质来看,它不是一个生物,而是一个经常发出响声的浑天仪,也就是说,“黎”在这里建立了“天文台”。史料记载,汉代的张衡制造了一台浑天仪和地动仪,浑天仪已无法了解,其中地动仪可以测量到千里之外的地震,先进程度,几乎可以和现在的地震监测仪相比,在此之前,一直没有人能超越。超越时代的思想还可以理解,可是凭空而来超越时代的仪器,却实在是匪夷所思,在张衡时代,根本不知道地震的力学原理和动力机制,更无相关数据,张衡从哪里来的智慧,能对症下药地制造出如此敏感的地动仪?突然制造出一个超越时代近两千年的东西,答案只能有一个,张衡得到了一份浑天仪和地动仪的设计图纸,然后按部就班地用当时所能找到的材料将它复制了出来。而这份设计图纸,很可能就来自于“黎”的天文台。


  

还有一个记载则更进一步地表明,“黎”不单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天文台”,更创立了一个机械化的世界: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竝,节竝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顚(注:头顶平也),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山海经·海内经》)


  

“祝融降处于江水”,注意,这里为什么要用“降”字而不直接说“处于江水”?这种用法,还出现在下列句子中:“少昊生倍伐,降处缗渊。有水四方,名曰俊坛。”“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降”是象形字,左边是山的形状,右边是两个脚,意思是从高山上走下来,后来引申为从高处往低处运动。从上述句子来看,这里的“降”是“降落”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山海图》的画面里,祝融降落并处于长江的水面上,倍伐降落并处于缗渊的水面上,昌意降落并处于若水的水面上。这也说明,他们都是一些降落在地球上的天外来客。


  

回到正题,祝融北正“黎”先生来到地球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生共工”,而“共工”的子孙都是一些一些方头土脑的机器,比如挖土机“后土”(即相柳氏),电子计算机“术器”,浑天仪“噎鸣”(即信),直升飞机“夸父”。就是说,共工实际上就是一个工厂或工厂的车床,所有的机器都从这里生产出来,所以“共工”就成了所有机器的祖宗或君王。而建立这所工厂或这台“万能车床”的,就是咱们的“黎”先生,所以,他又成了“共工”的父亲。


  

由此可以推理,《山海图》其实就是以“黎”先生为代表的外星高级智慧生命所测绘的,测绘的年代,在一百万年至于三千万年之间。我们前面已经指出,从《山海经》的内容推断,它的目的并不是画一幅当时的世界地形图,而是反映分布在当时的地球上的各项资源。因此,《山海图》也就不仅仅是一幅当时的世界地形图,而是一幅地球资源配置图。从《山海经》的描绘来看,他们并不单单用文字来注释,更多的是用标志性的图案来反映,就象我们今天的某些地图一样,比如四川卧龙山产有熊猫,就标上一个熊猫的图案;酒泉是卫星发射基地,就标一个火箭的图案;宝山有个钢铁厂,就标上一个炼钢炉的图案;南海是深海渔场,就标上一个捕鱼机的图案;广州有个飞机场,就标上一个飞机的图案;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山海图》里所描绘的奇形怪状的“神”,原来是这些高级智慧生命所创造的机器。


  

正是因为其内容反映的时代却与成书的时代存在着一个一百万甚至三千万年的巨大的时间落差,不知从何种渠道获得《山海图》的古代中国人,除了自然界的动植物之外,根本无法理解那些人文标志图案,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知识来解说,并以自己经验世界中的事物来进行类比,如:


  

“其神状皆彘身人首。”


  

“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


  

“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


  

“南海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


  

“西海淆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


  

“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


  

“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


  

“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又有神衔蛇衔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蹄长肘,名曰强良。”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当涉及到“神”的外貌描写时,这里的大部分动物的名词,都不应该作名词解,而应该作形容词解,则“象某某一样的”,如“鸟身而龙首”的意思就是“象鸟一样的身子,象龙一样的头”,“珥两青蛇,践两赤蛇”的意思就是“耳朵上穿着两条青色的象蛇一样的东西,脚下踩着两条红色的象蛇一样的东西”。这种用法在古汉语里边,是经常性的。只是由于古汉语的模糊性,后人便将之作为名词解了,于是将《山海经》更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从而被看作荒诞小说。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山海经》实在是最为严肃的照片式记录。《山海经》中正常形态的动植物,由于有化石的标本,基本上都已经被古生物学家辨认出来了,这也可进一步证实其严肃写实性;而所有不符合生命常态存在形式的动植物或神,其实都属于人文标志的图案,有的部分,我们大约可以猜出它所代表的东西及其功用,但很多东西,基本上都不知道它们的功用了。


  

那么,《山海经》的作者,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人物?


  

清代乾嘉学者毕沅根据考证认为:


  

“五藏山经三十四篇实是禹书。禹与伯益主名山川,定其秩祀,量其道里,类别草木鸟兽。今其事见于《夏书·禹贡》、《尔雅·释地》。……《列子》引'夏革云’、吕不韦引'《伊尹书》云’,多出此经,二书皆先秦人著,夏革、伊尹又皆商人,是故知此三十四篇为禹书无疑也。”(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序》


  

关于《山海经》的其余部分,毕沅认为是后来的人对“五藏山经”的解释:


  

“《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周秦所述也。禹铸鼎象物,使民知神奸。按其问有国名,有山川,有神灵奇怪之所际,是鼎所图也。鼎亡于秦,故其先时,人犹能说其图,以著于册。”“刘秀又释而增其文,是《大荒经》以下五篇也,《大荒经》四篇释《海外经》,《海内经》一篇释《海内经》。当是汉时所传,亦有《山海经图》,颇与古异,秀又依之为说,即郭璞、张骏见而作赞者也。”(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序》)


  

这里的说法是,《五藏山经》是传说中大禹时代的作品,历史学家认为,大禹时代大约在4000年前,是商王朝上一个朝代——夏朝的开国君主启的父亲。


  

但笔者认为,《五藏山经》的成书年代,最早不会超过商鞅变法之前,最有可能的成书年代为汉武帝时期,理由如下:


  

第一,《五藏山经》的语言成熟程度表明,它不可能是春秋以前的作品。《山经》的句式相当灵活,长句和短句之间的转换非常频繁自如,而春秋末期的《老子》、《论语》,仍有明显的诗歌文体的骈体痕迹,讲究上下句子的对称,如“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谷。”(《老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再往前的作品,其句式则大多为二字句或四字句,长短句之间的转换几乎都是成对地进行的。


  

第二,在《南山经》中,屡次出现“县”、“郡县”的字样,如: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有兽焉,……,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名曰鴸鸟,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有兽焉,……,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有兽焉……,其名曰猾囗,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按:“郡县制”是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的产物,变法前为“分封制”,地方行政单位只有为王所“封”的“邦”,“邦”和“封”的古字相同,因为古诸侯接受分封的土地,必种树作为标记,所以“封”或“邦”的甲骨文从“田”从“树”,金文则从“树”从“邑”,是会意字,甲骨文中“邑”从“口”从“人”,是人所聚居的范围或圈子,也是会意字,表明所分封的地方是有田地且人群聚居的。而“郡”则从“君”从“邑”,这个“邑”是直接属于“君王”的,“县”从“且”从“玄”,为空中悬挂着祭祀工具的形象,后引申为悬挂,用在行政级别上,即悬挂在民众与“君王之邑”——郡之间的地方单位。所以,在春秋末年孔子所编定的《诗经》中,对地方行政单位的称呼,经常有“邦”或“邑”的字样,却并无“郡”或“县”的字样。故早已有人指出《五藏山经》实非大禹时代产品。


  

另,清代毕沅根据《淮南子》有“夏迹所至,舟车所通,莫不为郡县”的句子认为,“郡县”的说法是从夏朝就有的。这个依据是很牵强的,《淮南子》是汉代刘向编注的作品,在这个句子中的“郡县”并非是行政单位的专有名词,而是刘向将“郡县”这个词等同于“地方行政单位”的意思来使用,意思是说凡是舟车所通的地方,都属于“夏”的治理范围。而这样使用的因由,就是“郡县制”实行已久,“郡县”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已经深入人心,故而刘向以“郡县”代替“地方行政单位”。《南山经》里的“县”或“郡县”意思是说,如果你们那个郡或县出现了这种东西,一定就会发生某种灾祸或好事,显而易见,指的就是郡或县一级的地方行政单位。


  

《五藏山经》成书于商鞅变法之后已经确定,可笔者为什么又进一步推论最有可能的年代是汉武帝时期呢?


  

首先,从我们考证出的《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来看,北到蒙古高原,西到天山山脉,东到浙江舟山群岛,南到广东南岭山脉,这样一个地域,正好是汉武帝以后的行政领域。在此之前的人,由于政治条件的限制无法自由考查那么广的地域,也就不可能叫出这些河流山川的名字,即使可以自由考查以求对应《山海图》,在那个年代依靠个人的能力也很难做到如此周密和细致,必然应该等到政治条件成熟之后,通过国家行政力量调用国家资源才能胜任,只是最后的执笔者,才由一个人负责而已。


  

其次,《山海经》是对《山海图》的描摹,《山海图》则是铸刻在“九鼎”之上的。“九鼎”铸于何时?是不是传说中的大禹时代?已经无法知道,但它是周王朝的国宝,且一直被当作最高政权的象征,则是毫无疑义的,楚王有一次向周王问鼎,则被全国上下看作有夺权的野心。由此,则九鼎上的图也肯定是属于国家最高级的机密之一,没有最高统治者——周王的允许,除了看护者之外,任何人都不可能偷看。周王室何以如此看重?这绝对不会是佩服《山海图》的想象力,画出他们当时难以理解的“神”或“动植物”,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份几乎来说是非常精确的军事战略地图,之所以加上“几乎来说”,是因为它是起码一百万年以前的地图,沧海桑田的变化,使它改变了些许模样。但即便如此,这对于科技落后的周代,也是当时最好且最精确的地图了,有了它,就等于有了一个无所不知的向导,将诸侯国的地形地势一览无遗,这在军事战术上的实用性和军事战略上的威慑性,绝对不会比当今的核武器地位低。所以,就象俄罗斯总统手里的核按钮一样,必须随时掌握在周王的控制之中,因此才有了一言九鼎的说法,楚王问鼎的举动才会牵动人心。既然是机密,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山海经》之类的地图解说书籍流行于世了。


  

但有人也许会反驳,既然是国家机密,为什么战国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时不时有与《山海经》内容相同的东西,比如《庄子》里的穷发国、鲲鹏和《列子》的共工、女娲等意象。这非常简单,因为周王室看重的是地形图而不是图中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所以,这些图中的动植物和神的形象也就会被允许流传到外,学者们结合流行于当地民间的一些古老传说,便敷衍出许许多多的神话,这正是中国古老神话谱系混乱的原因之一;又由于时间的流逝,口头的传说逐渐变形或消亡,而学者们著作中零星引用的神话,却依赖于著作的文字记载而流传了下来,这又造成了中国神话支离破碎的不完整性。正是因为于此,所以在战国时候的著作中经常出现《山海经》里的神话意象,却没有出现一星半点以佐证地理学方面的引用,如果《五藏山经》是春秋以前的作品,这种奇怪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即便如此,笔者又凭什么说《山海经》是汉武帝(前156年-前87年)时期的作品呢?


  

由于《五藏山经·西山经·西次三经》的地域范围包括今天的新疆在内的西域,而对西域的了解则最早开始于汉武帝派张骞的出使之后,公元前139年到公元前126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4年,张骞去世。因此,《山海经》的著述至早应该在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回来之后,也就是公元前126年之后。


  


  


  

另外,对《山海经》这一书名的最早记录,就是司马迁(公元前145年或135年~约前87年)的《史记》,在司马迁之前,先秦诸子百家都没有明确提到《山海经》。在孔子编订的《尚书》里收集的地理文章有《禹贡》,而没有《山海经》。《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山海经》则按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记述山川、地貌、风土人情,显然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司马迁还说:“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名昆仑云。”“太史公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自张骞使大夏之后,穷河源,恶睹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史记·大宛传》)


  

这里司马迁通过张骞出使西域的经历所见来驳斥《禹本纪》关于昆仑山的说法,并顺带指谪《山海经》的荒谬。由于司马迁过于浓重的史学世界观,连黄帝都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来写,所以他对《山海经》非常的不感冒,对汉武帝确认昆仑山的举动,也很不认可。


  

这就说明《山海经》的成书,必然是在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回来的之后、司马迁的《史记》完成之前这一并不太长的时间内,司马迁完成《史记》的具体时间不可考,但最起码在他死的前87年之前,所以我们可以确切地判人,《山海经》的成书年代在公元前87年之前。


  

再有,我们已经在前一章考证,《五藏山经·北山经》里的黄河是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改道以前的河道。说明《北山经》的著述在前132年应该已经开始动笔。


  

短短的《五藏山经》跨越十多年的写作历程,说明作者的写作态度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从司马迁溢于言表的反感情绪表明,《山海经》的编纂还是个不小的工程,但司马迁却没有参与这一工程,并无缘面见《山海图》,只看到文字解说的《山海经》。


  

但困惑的是,屈原的著作却大量引用《山海经》内容,吕不伟的《吕氏春秋》里也有与《山海经》相同的内容。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和《史记》记载,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后,庶长子王子朝篡位占据王城洛阳数年,周敬王(王子丐,嫡次子)避居泽邑;公元前516年秋冬之际,晋顷公出兵支持王子丐复位,王子朝遂携周室典籍投奔楚国。据《左传·定公五年》记载:“五年(公元前505年)春,王人杀子朝于楚。”可以肯定的是,即便周室典籍没有全部落到楚王手里,作为见面礼,王子朝或其手下也会将《山海图》的相关内容禀告楚王,并被楚王当作国家机密收藏起来,作为后来楚王国师的大学问家屈原当然有机会看到。此后,秦灭楚,楚国档案图书被运到秦国的咸阳,同样是大学问家的丞相吕不伟也就同样有机会看到屈原见过的文书。


  

那么,汉武帝为什么要编撰《山海经》呢?


  

《水经注》记载,周显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45年),九鼎沉没于泗水之渊(今日徐州、宿州附近)。一百多年后的秦朝,九鼎又从水中出现,正在东巡途中的秦始皇闻讯大喜,立即组织打捞,可惜缆绳断绝,九鼎重新沉入水中,从此再无消息。


  

笔者认为,秦始皇组织打捞缆绳断绝,九鼎重新沉入水中就再也没有消息了的这条信息,肯定是秦始皇掩人耳目的烟雾弹。为什么说呢?大家都知道,秦始皇这个人是个雄心勃勃的野心家,是个想了做什么事就不惜一切代价去完成它的人,绝对不可能允许打捞“九鼎”这么重大的事半途而废,如果他是这么容易言败,就不可能有灭亡六国统一天下修筑万里长城的壮举,按照他的个性和脾气,即使是截断黄河让水绕流也要找出来的,何况泗水之渊还远没有黄河的流量大和水位深呢?再者,统一之后,从雄才大略的铁血君王,几乎一夜之间地转化为一个追求羽化成仙的狂热分子,秦始皇一如再,再如三,如此坚决地派人往东方寻求不死之药,并且修建规模庞大甚至可能是空前绝后的地下王国——兵马俑和始皇陵,一定是有他认为值得为此付出的确定的根据,否则,再怎么意气用事,也不可能拿花费了数辈人心血、自己亲手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草率地作赌注和陪葬,如此一个有作为的帝王,他不可能不知道他这样大兴土木会给他脆弱的新帝国带来什么灾难。能使秦始皇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九鼎里的《山海图》证实了楚国图书档案中传说的“不死之药”的存在,扫灭六国的秦始皇,当然对先秦各国的地形地势了然以胸,当他看到《山海图》的地形描述几乎完全精准但总体环境却又大为不同时,他当时的震撼绝对不是现在的我们所能想象出来的,几乎每一条河流和山系的暗合都将增加秦始皇对《山海图》的确信,而图中那些怪异的物象又完全地与千古流传的神话意象相互契合,这就不由得秦始皇如此坚定地肯定,《山海图》和流传的神话,绝对是真实的。


  

于是,秦始皇动用一切现世的资源,一丝不苟地建造他永远的“不死帝国”,也不知道秦始皇究竟有没有找到所谓的不死之药,也无法确定他现在究竟是活着还是死了。但是,我们可以完全确定的是,“不死帝国”的工程尚未完全完工,现世帝国的子民就造了反,迫使工程还没达到宏伟目标的1/3就草草收场。


  

既然帝国是不死的,秦始皇自然也就是永生永世的永远的皇帝,最高政权的象征——“九鼎”,当然也就必须放在自己的身边,以便掌握不死帝国的永远控制权。如果不是陈胜、吴广的起义,我们将永远也无法看到《山海经》。这一场战争,不但摧毁着现世的帝国,也打乱了整个“不死帝国”的建造计划,工地混乱了起来。


  

据此笔者猜想,在秦始皇“不死帝国”工地混乱时,必然会有人浑水摸鱼,笨重的九鼎可能无法偷运出来,但一位有心的人,却想尽了办法,偷偷地将九鼎上的《山海图》拓印或临摹了下来。这份《山海图》,秘密地在民间传了近百年后,被汉武帝意外地获得,恰好,跟秦始皇一样,汉武帝也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但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追求成仙成道永生不死的狂热分子,个中的原因,也应该就是九鼎上《山海图》所至。兴奋的汉武帝召集相关专家展开对《山海图》的辨认解释工作,分山地和水路两个方面分别记录各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大荒诸经》据说就是东方朔写的)。和《山海经》各部分成书年代先后不同的普遍说法相反,实际上,所有的《山海经》都成书于汉武帝时期,只不过是执笔的专家个不相同而已。


  

笔者还认为,汉武帝他们见到的《山海图》断不只是中国地形图,而是整个地球的世界地图。


  

首先,来自考古学的证据。陕西省西北大学的文物陈列室里陈列着五千年前的古人制的南部非洲拟人化地图,即那个被称为“陶祖”,又称为“且形器”的著名小陶器。该陶器高五点九厘米,陶器的轮廓与现代绘制的南非地图轮廓完全吻合。(注:中国从史前一直到清代所绘的地图都十是上南下北方向,而现代地图都绘成上北下南方向,所以要把现代地图颠倒过来,也成为上南下北方向,才能看出史前南非地图轮廓与现代地图的南非部份完全相合。)该地图《山海经》称非洲为“离耳国”,“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海。一曰相虑。”(《山海经·海内南经》)另外,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收藏着七千年前的古人制的澳大利亚拟人化陶头像,该头像象一个正在思考的老伯,故《山海经》中称澳大利亚为“伯虑国”。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着五千年前的刻着拟人化南美洲地图头像的陶瓶,瓶头刻着一个披着长发的人头像,故《山海经》中称南美洲为“披发人”。


  

第二,《大荒东经》中的记述,暗合北美洲的神话传说和地质外貌:


  

   “笔者童年在海外,与殷地安人家庭同吃同住同学同游六年,1926年6月15日,与欧阳可宏三哥、可祥五弟,受殷福布族招待,派二十名殷福布族青年水手划船,从墨西哥支华华(CHIHUAHUA)州的支华华市支华华村的甘渊(即汤谷)23人上船,一路上有800公里地下钟乳古水道,实入《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南经》之大壑、甘渊、归墟、咸池,而不自知。由黑(墨)齿国(即墨池国)之尤卡坦半岛科潘河上岸,出墨池(归墟),到拉文塔太阳神庙遗址。见日出杲杲,朝阳东升于穹桑树上,殷地安群众已集数百,礼拜太阳。20名水手也站立挺身,仰面朝天祈祷。回去时,仍由大壑、咸池,进入地下钟乳水道,在墨池归墟饮合虚山长寿甘泉的甘露水,见有地下水道岔口,钟乳下垂滴水,蔚为壮观。一水手说:这岔道是天元(TIENYUEN)日月山,常羲(CHANGSI)妈妈正在浴月,一月方至,一月方出。三哥问:怎么墨国也有轩辕呢?答:这是海外天元。指又一钟乳大岔水道说:这是羲和(SIHO)妈妈浴日的地方,共有22个地下岔道,一进去,迷了路就出不来了……我们兄弟3人1927年才回中国学汉语,当时只会说西班牙和殷地安语,23人谁也没读过《山海经》,后来才知道水手讲的同《山海经》记的多有暗合,很是惊讶……”(《中华祖先拓荒美洲》198页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东海之外大壑”(《山海经·大荒东经》)“十日所浴,在墨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海外东经》)。徐松石教授经搜集考证,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附近的印第安部落中,也流传着十日神话:“美洲也有墨西哥境十日浴于扶桑汤谷的故事。又有加利福尼亚沙士太印第安族的十日传说。据谓狗酋达(犬形神人)创造天地日月,造成十个太阳和十个月亮。他们本来是轮流出现的。后来有一个时候,十个太阳白天并出,十个月亮夜里并悬。弄到日间则热似焦火,夜里则冻似寒冰……人民十分痛苦。狗酋达就出来毁灭了九个太阳和九个月亮。然后人类生活得以恢复常态。”


  

第三,与《五藏山经》所记大量山名有所不同,《大荒东经》记载的许多山名都不象中国的山名,比如:“大荒东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高瞀,日月所出”。“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页羝。”“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门”。“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日凶犁士丘。”上述这些中国人听来很怪的山名,无疑是外域山名的音译,是对当地土人所称山名的直译音录。


  

第四,《海外东经》记载道:“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万)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据说旧时丈量土地时左右两脚各向前迈一步为一测量步),仅以普通行走两步为一公尺计,五亿步当有2.5亿公尺——已有20万公里以上了,而地球赤道周长才8万公里,其行走距离,早已远远超出中国本土,可以环绕地球几圈了!如果考虑翻山越岭、涉水渡海,不可能以直线行走,“自东极至于西极”距离的记载是可信的。(笔者注:前面三点依据,是对一篇网上文章的转述。)


  

第五,汉武帝派张骞探访西域,张骞的部下一直走到大秦国即罗马帝国的国境小亚细亚半岛,从而开通了丝绸之路,当时中国人相信天圆地方,支持他一直走下去都还会有陆地的地理观念,依据的应该就是《山海图》。西次三经的路线,基本上就是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


  

第六,汉武帝时期对昆仑山的不确定,以及海外也有小昆仑的说法,正是因为标设在祁连山脉托来山上的图案并不是唯一的图案,但《五藏山经》里却再无如同昆仑之丘的叙述,那么其他图案出现的位置只有在中国的行政领域之外。


  

正因为汉武帝他们见到的《山海图》是一张世界性的地图,且由于他们从来没有怀疑过人是由神创造的,也相信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所以,他们并不象有了科学思想的我们后来人那样受到科学的思维禁锢,而是几乎毫无困难地一眼就认出,大陆地壳就是动物的“五脏”。当然这,在他们眼中是属于常理的事,所以根本就没有像笔者一样,因为发现“世界地图”居然是生命物质的遗体而大惊小怪、激动万分,也就一笔带过了。另一方面,可能是南极洲处于南极,在平面图上已经被一分为二严重变形,他们没有留意到它的外形和人类的大脑一样,也可能是他们当时对人体大脑的结构并不是很清楚,总之,他们没有辨认出南极洲的形状和大脑的外形也相互对应。于是,他们只将《山海图》中的大陆地壳称做“五藏”,也就是笔者在第四章《不可思议的大陆地壳》中提到的,“五藏山经”的“藏”,并不是宝藏的意思,而是“脏腑”的“脏”的通假字。我们的古人——《山海经》的作者们,早就知道地球的大陆地壳是五脏的化石了,但我们却依旧花了几百年的时间。


  

《五藏山经》的内容之所以只记录了汉武帝时期的行政领域范围,是因为他们无法给没有到过的地方注上山川或河流的名字,因此也就没有对陌生区域的介绍。但是,在介绍人文资源的时候,因为是对着形象图案看图说话,所以就有可能超越行政领域,对世界各地的情况都有所涉略,这就出现了诸如《大荒东经》、《大荒南经》等的介绍,对于图案形象的身份,则是结合本国或本地的神话传说进行解释。


  

以当时已知的山川河流系统作为参照体系来解说《山海图》,既是唯一的办法,也是最为科学的办法,当时的人只要拿经书和《山海图》一对照,马上就能知道那座山在哪里,就象我们前面考证山经时,也必须指出某某山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的某一座山。


  

到这时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五藏山经》和《海外诸经》中许多河流的名字到现在还沿用了下来,实是因为离我们并不算太久远;还有这些河流汇入的地方经常出现冲突,比如中山经中岷三山的河流都汇入长江,这必须是在四川盆地汇入,然而提到与四川盆地对应的方位时,有时又说这里是西海,或者说泛天之水,中山经还有些河流则在江汉两湖平原注入长江,但这一区域有时又说是东海,这也是因为,《山海经》的作者们,是以西汉时期的水流系统和山地系统作为参照体系来给《山海图》上的河流或山脉来命名的,在《山海图》上,那些地方还是海,但在汉武帝时,都已露出水面,原来的海底沟地,也已经成了汇集河流的大江或大河。


  

但是,由于《山海图》的失传,只剩下了作为解说文字的《山海经》,后来的人们不明白地图山水系统和为解说地图的参照山水系统并存其中的个中缘由,误以为《五藏山经》就是对当时山水的实时记录,结果为其中不断冒出如上面所举的叙述矛盾弄得头晕脑涨,并且使整篇《五藏山经》也显得似是而非起来,考其水流及山形应该是某一座山无疑,但整体的地理环境却又不可能是我们熟悉的中国的地理环境,这也是人们对《山海经》的困惑之一,你说它荒诞,很多地方却又精准得让你吃惊;可你要说它精准,它又连一些基本的环境常识都对不上号。正是这一诡异的特性,吸引了千百年来如同笔者一般好奇心浓重的人们为之痴迷,绞尽脑汁想弄个明白,使《山海经》在所谓正统的大儒学者的棒杀下倔强地流传下来。


  

至此,《山海经》的神秘面纱,基本上已经褪去,原来,它一点也不诡异,更没有什么荒诞,它只是对一幅二百五十万年前的“地球资源配置地图”的忠实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