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选择office安装路径:致湘生信(1915年6月25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34:02
 致湘生信〔1〕(一九一五年六月二十五日)湘生足下:

  初一日接君书,今二十五日矣,未作复者,吾夏假住处未定也。前友人招往浏阳,继吾不欲往,寓省城又无钱,故止有回家一法。学校试验今日完,吾于课程荒甚。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序,而于学堂科学,尤厌其繁碎。今闻于师友,且齿已长,而识稍进。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质之吾兄,以为何如?前者已矣,今日为始。昔吾好独立蹊径,今乃知其非。学校分数奖励之虚荣,尤所鄙弃,今乃知其不是。尝见曾文正〔2〕家书有云:吾阅性理书时,又好作文章;作文章时,又参以他务,以致百不一成〔3〕。此言岂非金玉!吾今日舍治科学,求分数,尚有何事?别人或谓退化,吾自谓进化也。阅足下所定课程及为学之功,使愧慑无地。不知足下之意,学校与自修果已定否?看君欲学英文、数学,又似预备进学校。如言自修,吾举两人闻君。其一康有为〔4〕。康尝言:吾四十岁以前,学遍中国学问;四十年以后,又吸收西国学问之精华。其一梁启超〔5〕。梁固早慧,观其自述,亦是先业词章,后治各科。盖文学为百学之原,吾前言诗赋无用,实失言也。足下有志于此乎?来日之中国,艰难百倍于昔,非有奇杰不足言救济,足下幸无暴弃。同学陈子〔6〕,有志之士,馀不多见。屠沽贾之中,必有非常之人,盍留意焉!人非圣贤,不能孑然有所成就,亲师而外,取友为急,以为然乎?读君诗,调高意厚,非我所能。同学易昌陶〔7〕君病死,君工书善文,与弟甚厚,死殊可惜。校中追悼,吾挽以诗,乞为斧正。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感物念所欢,踯躅南城隈。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题;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方期沆游,零落匪所思;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关山蹇骥足,飞飚拂灵帐;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列嶂青且蒨,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8〕。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9〕。郑某处书三本,信一函,今寄来。油纸三十张,钱三百,款小路远,不必汇寄。训学生词一纸,保命丸一纸,可阅也。足下读书有得,望函以见告。余容后呈,敬请课安!

  又《明耻篇》〔10〕一本,本校辑发,于中日交涉,颇得其概,阅之终篇,亦可得新知于万一也。

  泽东顿首

  六月廿五日

  复启者,适得高等师范信,下期设招文史两科,皆为矫近时学绝道丧之弊。其制大要与书院相似,重自习,不数上讲堂,真研古好处也。吴校长,即作训学生辞者,教习闻皆一时名宿。阅其招学通告,固自与他〔校〕不同,吾意与足下宗旨相合,可来考乎?寄上通告一纸,伏乞详〈察〉。

  泽东又及

  根据手稿刊印。

  注释

  〔1〕湘生,情况不详。此信无写作年份。信中所提《明耻篇》,系1915年夏刊印,而易昌陶的追悼会亦系1915年5月23日举行的。据此,此信当写于1915年。

  〔2〕曾文正,即曾国藩(1811—1872),字涤生,湖南湘乡人。清末湘军首领。道光进士。1853年初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以吏部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后扩编为湘军。1865年调任钦差大臣,对捻军作战,战败去职。与李鸿章、左宗棠创办江南制造局等军事工业。有《曾文正公全集》,文中提到的“曾文正家书”,俱收录其中。

  〔3〕语见曾国藩咸丰七年(1857年)十二月十四日《致沅弟》信。原文为:“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在六部时,又不甚实力讲求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

  〔4〕 康有为(1858—1927),一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故人称康南海。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后,他联合1300多名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向光绪皇帝上“万言书”,要求“变法维新”,主张改君主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维新运动失败后,逃亡海外,组织保皇会,和孙中山所代表的革命派相对立。他的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康南海先生诗集》等。

  〔5〕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戊戌维新运动的重要活动家。后逃亡日本。曾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鼓吹立宪保皇,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相对立。但他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五四运动后批判封建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为文流利畅达,为学界推重。他的著作内容宏富,涉及极广,后人编为《饮冰室合集》。

  〔6〕陈子,指陈昌(1894—1930),字章甫,湖南浏阳人。新民学会会员。中共党员。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与毛泽东同学。1915年毕业后,任长沙县五美小学教师。1917年在一师附小任教。后从事工人运动,1926年任水口山铅锌矿工会主任。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斗争。1929年去上海,被派往湘西贺龙部工作,途径澧县时被捕,1930年在长沙就义。

  〔7〕易昌陶,见本书第6页注〔1〕。

  〔8〕岛夷,原指我国古代东南沿海一带居民,此处借指日本。北山,古指今甘肃省西部边境,或指吉林一带,此处泛指东北一带。当时日本和沙俄互相勾结,侵略满蒙;袁世凯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怒。

  〔9〕1915年《易君咏畦追悼录》中收入的这首诗,与这封信中的诗有四字不同,一是“方期沆游”的“沆”字为“沅”字,一是“子期竟早亡”的“期”字为“渊”字,一是“后来有千日”的“日”字为“里”字。一是“飞飚拂灵帐”的“灵”字为“云”字。

  〔10〕《明耻篇》,见本书第12页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