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怎么换桌面壁纸:棋逢对手,乐逢知音(相识相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02:56
前位置:首页 >>>美图音画 >>>山水风情>>>棋逢对手,乐逢知音(相识相知) 全部内容 按文章标题 按发布人 按文章内容 按文章作者

棋逢对手,乐逢知音(相识相知)
发表日期:2010-1-10 23:30:00 出处:http://www.zqp168.cn/ 作者:优秀真诚 发布人:zqp168 已被访问 252 次


棋逢对手,乐逢知音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知音和对手



在这个多姿多采的世界里,人生最大的乐事莫过于
棋逢对手,乐逢知音。然世间最难得的也是对手与知音。

关于知音最早的记载出自《列子?汤问》里“高山流水”之
典故: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
河!”伯牙遂把钟子期引为知己,后来钟子期早亡,伯牙悉知后,在钟
子期的坟前抚了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生不复鼓琴。

今《高山流水》之曲由此而来,然其本音已不复可闻,后世
鼓之,终失原味,盖没有像伯牙与钟子期这样的对手。一般而言,
知音之情较多地产生于两个高逸之士之间。阳春白雪,和者必寡,
一个人站得越高,知音就越难寻觅。

像伯牙与钟子期这样的知音,在武侠小说里倒能窥点踪影。金庸
小说里,以琴箫合奏《笑傲江湖》曲的刘正风与曲洋便是。从世俗
眼光看,刘正风与曲洋分属正邪两派,本应势不两立,然二人均有着
对乐理和人生的高度理解,在琴箫相和中进行着灵魂的对话。这样两
颗灵魂早已超越了小我与世俗,与自然合为一体。

然这种情感却为世俗所不容。在所谓正教的淫威逼迫下,刘正风
为了友谊,而不惜以全家人之性命相陪,曲洋不愿累及好友,挺身而
出,两人面对滔滔俗流,最后一次合奏《笑傲江湖》,曲罢相视一笑
自殁而亡,真正应了一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

这里我又想起了《三国志》与《晋书》上记载的两个人物:
陆抗和羊祜。陆抗和羊祜分别是魏、吴两国的将领,羊祜在襄阳为
官,陆抗镇守荆州,两个人虽是死对头,但同时又是知音。陆抗病
了,羊祜赶忙送药来,陆抗手下东吴将领齐劝陆抗勿吃。

陆抗答道:“岂有鸩人羊叔子哉,汝众人勿疑”。遂服之。陆抗
知羊祜爱饮酒,送自己亲酿佳酿给羊祜,羊祜部将陈元劝勿饮以防有
诈,羊祜说:“抗非毒人者也,不必疑虑。”竟倾壶饮之。知音
之情,辉同日月,遂成千古佳话。

向秀与嵇康亦是如此。他们都是竹林七贤中的达士俊杰,然二人
在学术观点上却大相径庭。嵇康主张“无”的哲学,以“清虚静泰,
少私寡欲”为养生之法,崇尚“越名教而任自然。”

而向秀则认为“人含五行而生,口思五味,目思五色,感而思室,
饥而求食,自然之理也,但当节之以礼耳。”他主张满足口腹之欲,提
倡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生活相协调。两人经常展开辩论,不分轩轾,他
们辩论的内容,有明确标题的就有《黄门郎向子期难养生论》与《康答
难养生论》(《嵇康集》卷四)。但学术观点的分歧并不影响他们的友
谊,反而使他们惺惺相惜。

有人说嵇康与向秀的关系就像庄周与惠施一样。庄子与惠子
是论敌辩友,两人游于濠梁时有一段著名的对话,庄子曰:“鯈鱼出
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
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
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
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惠子是名家,对于事物更多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而庄子
是道家,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故认为鱼“乐”,其实这是他愉
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不幸的是惠施早死。

庄子经过他的墓时,对跟随的人说了一个故事:楚国郢都(在今
湖北江陵)有一个人,拌垩土时,一点儿垩土溅到鼻子尖上,有蝇翼
那么薄,于是他请匠石给他斫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郢人纹丝
不动任他去斫,一会儿把鼻子上的垩土斫得干干净净,而鼻子一点未
伤,郢人也毫无惧色。宋元君听说后,叫人把匠石召来,对匠石说:
“你在寡人的鼻子上试试。”匠石说:“我以前是能斫的,但我的对
手早死了,没有对手我是无能为力的。”庄子说:“我也和匠石一样,
自从惠子死后,我就找不到辩论对手了,我还能和谁辩论呢!”

在嵇康死后,向秀想必也有和庄周同样的悲哀。“叹《黍离》
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惟古昔以怀人兮,心徘徊以踌躇。栋
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悼
嵇山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听
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咸熙元年向秀迫于形势,赴洛阳受
官,路过山阳嵇康旧居,听见其邻家传出悲凉慷慨的笛声,引发对嵇
康的思念之情,便写下此赋以表情思。

知音自古罕见。孟浩然曾叹曰:“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岳飞
也歌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即使象苏轼那样的
天纵奇才,也感叹“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州冷”。鲁迅先生更为瞿秋
白先生写下那句名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是啊,人生若能得一知己,夫复何求哉!以上所举皆是友情
上的知音之情,在爱情的领域也同样存在着这样至高的境界。

蔡锷与小凤仙的一段风尘奇缘至今仍让人感怀。当年风尘中的
小凤仙异常苦闷彷徨,直到遇到蔡锷她才感到自己生命的意义。而
蔡锷也从这位风尘奇女子身上找到了精神的慰藉。后来护法战争结
束,企图复辟帝制的袁世凯遭到彻底的失败。

然而不久蔡锷却英年早逝,时代依旧昏暗一片,小凤仙早已看透
了风月场合中的政治阴谋,又无比伤感地意识到此生再也遇不到像蔡
锷这样的知已了。于是她平静地退出了那一角绚丽畸形的舞台,归隐
民间。他们的故事后来被改编成了电影,题目就叫《知音》,这部电
影在当时曾轰动遐迩,也深深震憾了一代人的灵魂。

真正的爱情是需要对手的,没有对手,爱情只能是一个理想
罢了。一代文豪鲁迅先生与许广平女士的爱情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
也正是因为鲁迅遇到了许广平这样的对手。

当年鲁迅不幸成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但他不向命运屈服,
不向世俗低头,勇敢地追求真爱,不屈不饶地与旧势力展开了斗争,
而许广平也与他比肩作战,在讥笑和压力面前表现了一个女性超凡脱
俗的远见与坚韧不屈的精神。

1925年10月,许广平在鲁迅主编的《国民新报》副刊发表了
《同行者》一文,象烈火一样炽热,公开表达了对鲁迅的爱,她说,
她不畏惧“人间的冷漠,压迫”,“一心一意的向着爱的方向奔驰。”
这样的爱情至今依然使人为之动容。

真爱跨越时空,超越世俗,像薪火相传,永恒不朽。1971年的秋天,
一对年轻英俊的加拿大人来到哥伦比亚,打算攀登巴鲁?帕斯山。男的叫
马尔克姆,女的叫拜波。他们一路顺利爬上顶峰,谁知却意外地遭遇一头
狗熊的攻击,马尔克姆为保护拜波与那只狗熊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那真是一场残酷的斗争,马尔克姆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生命,赢取战斗
的代价是整个头皮被撕下,露出白生生的头髅,前排的牙齿全部脱落,手
脚也多处骨折。最后在医生的抢救下,缝了1000多针的他奇迹般活了下
来。可马尔克姆不敢面对这个面目全非的自己,他拒绝见拜波。然拜波并
不灰心,她一直坚持给马尔克姆写信,并向马尔克姆催婚。

拜波的真诚与爱心终于使马尔克姆克服了心理障碍,两人举行了
隆重的婚礼。婚后,他们相敬如宾,美满和睦。有人经常问拜波,她嫁
给马尔克姆是否迫于道义的压力,她说:“过去我爱马尔克姆,现在我
仍然爱他。生活绝不会一帆风顺,伤痕不能改变人的品德。”

两个至情至性的人成就了这段可歌可泣的爱情佳话,试想
如果一方的爱不够强烈,或者一方的品德不够完善,这个故事
就会是另一种过程和结果。

真爱一个人,是可以超越外表、金钱、欲望,乃至一切的一切。而这
种情感实质上已远远超越了狭义上的爱情。两个异性知音不一定要有爱
情,但如果一旦相爱,便是生死相随,任何力量都无法将他们拆散了。



',1)">

双击自动滚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