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过程实例 mysql:科学巨匠!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一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15:38

 

科学巨匠!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一览 2012年02月15日 责任编辑: 翟子赫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2-02/15/c_122705432.htm  

    图表: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新华社记者 冯琦 编制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至2010年,共有18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上排从左至右:吴文俊(2000年)、袁隆平(2000年)、王选(2001年)、黄昆(2001年); 下排从左至右:金怡濂(2002年)、刘东生(2003年)、王永志(2003年)、叶笃正(2005年)。 新华社发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至2010年,共有18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上排从左至右:吴孟超(2005年)、李振声(2006年)、闵恩泽(2007年)、吴征镒(2007年)、王忠诚(2008年);下排从左至右:徐光宪(2008年)、孙家栋(2009年)、谷超豪(2009年)、师昌绪(2010年)、王振义(2010年)。 新华社发
 

    2011年11月10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吴良镛院士接受媒体联合采访。

    他是一位温和敦厚的建筑界泰斗,曾手书“匠人营国”。他一生都在践行“谋万人居”的理想,至今仍不离讲台。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教育家吴良镛。90岁的他获得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荣誉:2012年2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中央,胡锦涛总书记把大红的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奖证书交到了吴良镛的手中。

 吴良镛,1922年5月生,江苏南京人,1944年重庆中央大学毕业,1949年在美国获硕士学位。历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所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建协(UIA)副主席等。曾主持、参与了天安门广场改建、北京图书馆、北京市总体规划研究、长安街规划。编写有《城乡规划》《建筑画构图与技法》及《中国史纲城市古代》等。是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教育家。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中科院院士谢家麟(2012年2月摄)。

    他身上有一种文人的儒雅风度,他的名字却和一系列加速器的顶尖技术连在一起:世界上第一台医用电子加速器、中国第一台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 他就是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先生。

    近一个世纪的科技人生,谢家麟以2项世界原创、3项填补国内空白的科研成果,为我国高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科技前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月14日,92岁高龄的他登上了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谢家麟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原籍河北武清。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1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美期间,曾领导研制成功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955年回国后,于上世纪60年代初领导完成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大功率速调管和电子回旋加速器等科研目。上世纪80年代领导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设计、研制和建造,90年代初领导建成北京自由电子激光。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新华社发 (刘捷 摄)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师昌绪(资料照片)
    师昌绪,1920年11月出生于河北徐水,曾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多年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率先开展了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材料高温合金材料研发;率队研制出普遍用于战机发动机上的铸造九孔高温合金涡轮叶片,让中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材料技术的国家;开发出多种节约镍铬的合金钢。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振义(资料照片)
 
王振义1924年11月出生,江苏省兴化人。内科血液学专家。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终身教授。自1954年起,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而获得国际肿瘤研究奖五项,国内国家级奖七项(一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14篇,主编专著5本。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谷超豪(资料照片)     谷超豪,1926年5月出生于浙江温州,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9年获前苏联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谷超豪院士从事数学研究活动已60余年,从微分几何到偏微分方程,再从偏微分方程到数学物理,谷超豪的一生尝尽了数学的深奥和抽象。。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孙家栋(资料照片)     孙家栋,1929年4月出生,辽宁省瓦房店市人。195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毕业于苏联儒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三巨头之一,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忠诚(资料照片)

    王忠诚,1925年12月生于山东烟台,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为建立发展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做出了许多创新性贡献。他率先提出了“脑干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对打开医学界的“禁区”——脑干肿瘤手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徐光宪(资料照片)

    徐光宪1920年11月生于浙江绍兴,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先后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1980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创建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和稀土科学等领域。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资料照片)
 
    闵恩泽,1924年2月出生,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闵恩泽院士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征镒(资料照片)
 
吴征镒,1916年6月出生于江西九江。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55年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征镒院士是著名植物学家,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七十年,是我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
 
 
 
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李振声(资料照片)
 
    李振声生于1931年,山东淄博人。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奖励。在55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他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资料照片)

    吴孟超,1922年出生于福建闽清。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7年侨居马来西亚,1940年回国求学, 194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吴孟超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吴孟超在60年代首创简便安全的肝脏外科手术新疗法——间歇肛门阻断切肝法,并突破肝脏禁区,施行中肝叶切除术成功。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叶笃正(资料照片)

    叶笃正,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市,1940年获清华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43年获浙江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度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开创性重大创新贡献,在全球变化领域提出了新的系统创见。

 
200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永志(资料照片)

    王永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是我国再人航天工程开创者之一。40多年来,在我国战略导弹、地地战术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92年起任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在总体方案制定、明确总体技术要求、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问题处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资料照片)

    刘东生是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对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金怡濂(资料照片)

    金怡濂是我国大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主持完成了我国多台大型、巨型计算机的研制,系统和创造性地提出了举行机体系结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特别是巨型计算机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资料照片1986年摄)
 
    黄昆,中科院院士,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浙江嘉兴人,1919年9月生于北京。1941年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5年获西南联合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留学英国,为固体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莫特教授的研究生。1947年获英国不列斯托大学物理博士学位。1948年任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系、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研究员。1951年回国。黄昆院士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对固体物理学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选(资料照片1994年摄)

    王选,1937年2月出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一直从事计算机领域的教育和研究工作。自1975年开始,他组织并进行了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1992、1994年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院士主持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汉字印刷术“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他被称为“当代毕昇”。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资料照片)
     吴文俊院士是著名的数学家,他的研究工作涉及数学的诸多领域。在多年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资料照片)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