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更换桌面主题: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纪实—— 小狗也汪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10:18

云南省曲靖一中  任玲 2010.6.24

 议论文,是为表达见解而写,为记录思想而写,为解决问题而写。可是,有那么多的思想家,有那么多的大部头作品,我,一个微小的个体,卑之无甚高见,我的文字,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这是写作教育中必然对学生形成困扰的问题,早早迟迟都要遭遇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不会有表达的欲望和热情。要知道,写作这个事儿,缺少了主体欲求,表达便只能是应付差事。敷衍的文字,写起来痛苦,写出来也必然面目可憎。所以,确立写者的主体意识,唤醒主体表达的自觉和冲动,成了写作教育必须跨越的心理之坎。

 

我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第三次任务,便试图完成这道坎的跨越,而且,我把要解决的问题,直接以论题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充分思考、表达,并在观点的共享中互相激发,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存在,“发现”思想的可贵。

 我以生活中的例子作引子,让学生体会每一个微小个体思考、思想、表达的意义,我说到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说道鲁迅关于“沉默”的名句,说到现实中人们事不关己的漠然,说到老百姓的超强忍耐,甚至以我自己因表达主张投弃权票遭遇打击的真实事件为例,以同学们课堂里怯于发表意见的真实心理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现实,了解生活中“思想”的稀缺,懂得微小个体思想的可贵和价值。

这次作文题我这样来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

小狗无须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所有的狗都应该大声叫——就按上帝给它的声音叫好了!([]契诃夫)

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远方……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我很重要。(毕淑敏)

上面几段名言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性文章。

 三则材料相互牵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讲,虽然稍微有难度,但我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他们能想一想自我思考的历程,问以问自我思维的状况,看一看身边现实中懒于发出自己声音的可悲,想一想个体大胆表达的意义,就够了。

 

在我看来,写作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我力求每一次训练,都让他们意识到一个问题,也尽可能解决一个问题,那么,把每一次训练累加起来,生命和思想便历练出来了。我知道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所以,哪怕在学生作文中看不到自己期待的思想高度,也不会沮丧,越是这样,越让我感觉到历练思想的重要。

写作,相比阅读而言,它更是一种唤醒,这一次训练,目的在于主体意识的唤醒,主体价值的唤醒。

同学们的思想挺活跃,我很高兴他们大多数不说空话假话,他们从身边现实出发,表达属于自己的见解,他们说到课堂,班级,老师,学校;说到富士康,农民工;说到鲁迅,胡适;说到周立波,说到时代周刊与韩寒……无论才只是高一年级的孩子们写出的文字如何稚嫩,只要他们敢于小狗汪汪,只要他们懂得“我很重要”,只要他们开始珍视来自小小心灵的一份思想,一切就有意义。未来宏大的思想,也可能正从这里蹒跚起步。

 1:部分学生作文题目

苏梦佳《说“忍”》

凡雨晗《我在故我思》

吴叶娇《思想,从我班说起》

柯翠梅《发出自己的声音》

朱文滔《我的思想我坚持》

蒋荣《思考吧,为了尊严》

卢梦霞《我看农民工“造反”》

满妍颖《绝不“抛弃自己、讨好世界”》

解秋仙《你的思想哪儿去了?》

温鋐传《用自己的声音说话》

巴雪艳《思想,成就别样的你》

杨海倬《我很重要!》

孔苑瑾《勇敢做自己》

杨波《放弃沉默》

彭滢《你,独一无二》

张勇乾《小狗汪汪》

耿祎《我在故我思,我思故我在》

付世锦《思想的力量》

谭石艳《是什么让你沉默寡言?》

王伟承《喊出源自内心的最强音》

赏雨《做有思想的苇草》

刘俊君《我庆幸我有思想》

田鑫《躯壳下的灵魂》

董星《我的思想我做主》

陈雪《做我自己》

罗维刚《每个人都是一幅风景》

何林艳《沉默是金吗?》

付衡《人的“开发区”在大脑》

欧阳子奇《我是我自己,也只能是我自己》

张梓航《我们心上有把锁》

傅尔加周《我是我的神》

陈熙绩《我要说,因为我想说》

聂瑞敏《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

陈化一《思想“相对论”》

王晓溪《小议“小人物”》

 2.:作文

我庆幸我有思想    云南省曲靖一中 高一11 刘俊

 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我庆幸我有思想。

上帝赋予了我这种神奇的禀赋,让我对我所面对的每一个事物都可以保留自己独特的认识,独特的思考,然后让我用我的方式去定义它们,去理解它们,从而体现出我的思想。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的想法不尽相同。他认为是这样,可我认为是那样。不管是智慧或是愚蠢,高傲或是谦卑,都是我的思想,我引以为傲的思想,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思想。我的思想即是我的独特。

我庆幸我拥有思想,思想给了我自由。思想就像一只蚕蛹,不停地挣扎着,痛苦地孕育着美丽,直到冲破那被束缚的黑夜,飞上云霄,自由翱翔。可思想又是一根铁索,当我的情感如困兽般咆哮的时候,如洪水板决堤泛滥的时候,他又紧紧地拉住我,抑制住我的冲动,不让我的鲁莽酿成我的后悔。我的感情丰富了我的思想,我的思想又给我的感情带来理性。

我庆幸我有思想,思想让我空虚的躯壳泛上灵魂之光。假如我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我的眼神将会是空洞的,是望不到尽头的黑夜。我将看不见山青,摸不到水秀,听不见鸟语,闻不到花香。我将成为一个傀儡,一个任由欲望摆布的傀儡。可是,我很幸运,我有我的思想。我的眼神是明亮的,我的整个人泛着灵光,我爱山,爱水,爱花,爱鸟,我是独立的,我是自主的。因为我有思想,所以我的爱由自己的心灵掌控。

我庆幸我有思想。人的一生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微小部分,弱水三千,仅此一瓢。生命是有限的,可思想却是永恒的。古往今来,那些智慧的哲人们,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生命又何异于我们的生命呢?他们不都是逃不开生老病死的平凡生命吗?孔子的生命是平凡的,黑格尔的生命是平凡的,蒙田的生命是平凡的,马克思的生命是平凡的……他们生命的伟大皆源自他们思想的光辉。平凡的生命因思想散发光芒,短暂的生命因思想而永恒长存。

我庆幸我有思想,就如同我拥有感情一样;我珍惜我的思想,如同我爱护生命一样;我追寻闪光的思想,就如同我向往美德一样!

               我们心上有把“锁”

年幼时,怀着一颗懵懂好奇的心,我们总有数不尽的问题要问,想得到一个答案,一个令我们满意的答案。虽然那问题很简单,诸如月亮为什么有时弯有时圆之类,但其中却包含着年幼的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思考。

现在,我们长大了,不会再问那么幼稚不成熟的问题了。一个又一个象征权威的公式、定理告诉我们,为什么月亮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我们不需要思考,我们不再想象,不会再错误地认为月亮是被天狗给吃了的。因为,事实告诉我们,那些想象是荒诞的。

年幼时,我们总是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不必顾忌说一句话的后果,不必担心要负什么责任,率性而为,率性而言,就算遭遇到来自他人的不悦,但童言无忌,大家也多几分宽容与理解。

而今,我们长大了,在所有人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我们学会了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要说;我们学会了客套,学会了奉承,却忘了怎么指出对方的错误;我们还学会了明哲保身、沉默是金的高明处世绝招。不错,真的不错,这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整体进步,他较好地营造了一个和谐又不失生气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这是里程碑式的进步。

因为公式和定理的存在,我门锁上了思想和自己的大脑,没人再会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梦。因为和谐和虚伪的需要,我们不得不闭上那本可以指摘不平的嘴巴,没人愿意再说一句世界的不公。呵!不止是闭上嘴巴,还应该为生存需要把自己的心也锁上。

窗外风花雪月,儿女情长,我自一心只读考试书;国破山河不再,满目疮痍,我只管自身性命哪难管其他;路上行乞声声,露宿风雪,我不需要给予哪怕一点同情和感伤。这就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一个逆来顺受、利益之上、欺善怕恶、毫无良知的人么?人之初,性本善,我看再这样下去,这人还不如活回“人之初”去呢,长大干什么?!

言多无味,一时兴起,提笔而成,言辞过激,实乃罪过。有负于当代和谐的良好风气,仅当笑料,供大家玩赏一二。作为一个愤青,我深感压力。还是当回我一直以来的角色吧——庸众,这会让你活得更轻松愉快一些,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心甘情愿沦为庸众的吧?

让我替你们向这个世界欢呼吧!锁上我们的嘴,锁上我们的思想,再把我们的心也锁上!我们心上有把锁,这世界就太平安定了。

 

小议“小人物”

我们都是小人物,却是不可少的小人物。

                                                   ——题记

 小孩们总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遇到所有不公的事情都会无所顾忌的指出来,并加以真诚的同情,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装着神圣而不容侵犯的正义。

可是,当人们长大之后,懂事了,思虑也多了,在不公面前开始选择怯怯的沉默。原因很简单,人们在多年的成长中明白了,自己浅薄的知识、渺小的身份和微弱的力量是改变不了世界的,最终只能等待世界改变自己。既然如此,就索性抛开自己愤青的思想,抛开对公平正义、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而且不断暗示自己,社会就是这样,不如把自己打磨圆滑,扎进污浊的社会吧。于是忘记曾经承诺的正义,忘记曾经美好的梦想了。

人们学会了人云亦云,学会了躲躲藏藏,学会了像大多数人那样追名逐利。人们害怕“枪打出头鸟”,人们害怕周围那些“大多数”的指指点点,人们害怕遭受更大的挫折与严峻考验。人们选择了逃避,逃避心中从未屈服的正义,逃避孩童纯真的目光,逃避思考,安于现状,逃离一切可以付出的努力。

记得中考前夕,一位老师就对全班同学说:“考试的时候,可以瞟一瞟别人的答案,有条件作弊就尽量做。”他还头头是道的说:“大背景就是这样,我们没有力量去改变,就应该学会接受现实。你们将来还会遇到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光凭你这一点微小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去改变。”我们听得很难受,虽然知道他是为我们好,心里却冰凉冰凉的。他接着说:“我们都只不过是小人物,待人处世也要学着圆滑一点,你们也不要耍清高,社会容不下这种人。别成天指望改变这个世界,不可能!”就是这样一番话,让学生心中燃烧的正义遭受重创,我们心中简单美好的梦想,遭到如此残酷地嘲笑。这样的老师,就是助长恶劣社会风气的人,是一步一步将学生身上可贵的思想棱角磨光的人,是一遍一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为自己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人,是一步一步将社会推向沉默的深渊的人。试问,我们的正义感,我们的思想,是谁扼杀的?又是谁,造就了社会麻木的人群?

那些自己以为把社会看得很透彻的人,那些自以为应该顺应大流、不该保持自己思想的人,那些甘愿与丑恶现象同流合污的人,醒醒吧!我们每一个小人物,哪怕再微弱,无数个微小的人,可以汇成了巨大的能量,这就是小人物的力量。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眼光,我们应该有独属于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我们应该在种种不公面前勇敢维护我们心中的正义,不要做默无声息的大多数!

 

 

议论文的结构虽然经常讲,但一直以来,学生对这些“并列式”“对比式”“层进式”等概念和术语无法透彻理解,因而在平时作文中,或害怕写议论文,或写成的文章就是文体不清的“四不像”,老师们也苦恼不已:自己的作文课反复在讲,在练,为何学生的作文质量却总也提不高,甚至还不能入门?能否找到一种通俗易懂的结构作文的方式来使学生们写出像样的议论文呢?笔者在研究了一些优秀作文和高考满分作文后,尝试着教学生用一些典型事例结构出一篇议论文,经过反复实验,效果显著。

 

作为一直在教学前线的语文教师,经常会和所有的老师一样感慨,议论文的章法、要素都教给学生了,但他们却连议论文的基本模式都不知道,写出来的文章让人分不清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于是我静下来仔细反思,人们说话、走路等各项能力的形成总是从最简单的模仿开始的,为什么不从可操作性层面来教学生习作呢,让他们有一个可模仿的样板开始,只要文章有了“格”,有了“体”,其它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有了这样一种想法后,我就找来一些优秀作文和高考满分作文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发现这些优秀的议论文大多数都是利用事例来结构全文的,这样既让自己行文时脉络清楚,而且也让全文有了丰富而充实的内容,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比如以“必须是一棵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有一名学生是这样写的:

必须是一棵树

当春日的微风拂过你的脸旁,不知你是否思量,何来“沙沙”作响?是树!遒劲的树枝撑起的阴凉,给我们送来春日的奏鸣曲,带来自然淳朴的清凉……

    古往今来,在历史书页中,不少圣人撑起了他们时代阴凉,给予人们心灵的慰藉。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唐代的神话,是一棵实实在在的大树。政治的失意与折磨。“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七分豪情寄托给月光,三分酒气进入豪肠,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而他却只得意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位古往今来被赞不绝口的“诗圣”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的前辈,前提就是:李白,是一棵不折不扣的苍天大树!

当你沉浸在《史记》的巨大文学魅力中时,你是否可以领略到这博大精深身后的巨匠——司马迁。他是一棵在逆境中苦苦挣扎的大树!编篡史书,使他步入人生之巅,李陵之祸,使他遭遇人间极刑。得意过,失意过,就是不曾放弃过!忍辱负重,隐忍苟活,为了什么?为的只是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可以明了辉煌灿烂的史学文化————“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悠悠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史记》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见证。这位绝无仅有的血气男儿,成为史学上不朽的丰碑!前提是:司马迁,是一棵坚忍不拔的大树!

当战争的炮火弥漫于中华大地。意志消沉的中国人在战火中沉沦。他用一枝笔杆唤醒了中华的斗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就是鲁迅,战火硝烟时代独放新绿的大树!鸦片的侵蚀,使面黄肌瘦的中国人更加萎靡。何来中国脊梁?“翻开中国的历史,满页都写满了吃人……”是鲁迅,奋力用笔杆撑出的新绿,揭示狂妄吃人的本质!猛烈地抨击,猛烈的战斗,成为血色战火中绚烂的一抹生机!给黑暗的社会带来了黎明的祈盼,给暴风雨的夜晚燃起了希望的火焰。这位战乱年代冲锋的伟人,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前提就是:鲁迅,是一棵傲然挺立的大树!

是花就要努力绽放,是树就要撑出绿荫。想要傲立于世,就必须学会做一棵树,而不是一棵草!

 

这篇议论文除了开头引入话题,结尾卒章显志外,中间每个段落一个事例,分别列举了狂傲洒脱的李白、遭受李陵之祸却能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和文化巨匠、中国脊梁的鲁迅的例子,并且在每个事例叙述完后用原因分析法加以分析,最后用同一个句式将事例的意义加以归纳总结,这样“人要傲立于世,就必须学会做一棵树”这一观点就凸显出来了,结构非常明晰,一篇精彩的议论文也写就了。

又如今年湖北卷高考满分作文《站在精神家园的门口》中,作者也是在主体部分列举孔子的学生颜回、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屈原、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以及钟南山院士等一大批感动中国人物,几乎也是一段一例,每段叙述完人物事迹后,分别从“拥有了精神家园就拥有一份淡定与富足”“拥有了精神家园就拥有了信念与执著”“拥有了精神家园就拥有了人格和良知”三个方面加以分析,这样凭借这些事例就支撑起了整篇文章,告诉了读者“站在精神家园的门口,应该进去享受精神家园带来的幸福”。

类似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因此我把这些例文印发给学生,并告诉他们在文章主体部分运用自己占有的事例来结构全文。可以一段一例,每个事例概括叙述后围绕中心用假设分析法,或原因分析法等方法具体分析一下,再在每段结尾处点一下题。根据这些例文,我建议学生至少详细列举三个事例,像例文《必须是一棵树》一样,这样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充实,富有说服力。如果自己占有的事例比较多的话,可以在详例后一段用简例排比罗列的方式,如《站在精神家园的门口》一样。当然,无论用哪种方式来结构全文,这些事例在罗列时都应注意条理性和层次感,一般而言,或从古至今,或横跨中外,或正反对举等等,这样经过多篇文章的解读,也围绕这种方式强化训练,使学生们终于明白了议论文该怎样行文,也增强了他们积累论据的积极性。在前不久的一次考试中,我班一位曾害怕写议论文的同学居然也写出了一篇优秀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