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c盘没有权限保存:盘点俄罗斯近期与美国的三大交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44:41

2012年02月19日07:07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网摘 分享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热点问题众多,其中不乏美俄争锋魅影,尤以叙利亚、俄国内选举以及欧洲反导等议题为甚。

  叙利亚危机举世瞩目,美国等西方国家图谋推行叙政权更迭。为维护本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俄罗斯采取了与西方迥异的立场,高调反对外部势力干预叙局势,明确反对对叙动武。

  在俄国内选举方面,美国或明或暗介入,在提供资金“煽风点火”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给予“反普”派支持。

  在反导问题上,美将无视俄反对建立反导系统。按俄官员的话说,美国和北约其他成员国“听不到或不愿听到”俄方的声音。双方在整体上缺乏战略互信,戒备和防范心态严重。

  但作为复杂的大国关系之一,美俄之间利益交错并非仅限以上议题,且受其他全球主要力量中心影响。在进行“外交战”的同时,双方仍会保持政策灵活性,从而形成一种对抗与合作交替演变的复杂局面。

  【角逐叙利亚】

  1月31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在安理会会议上发言。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俄罗斯力挺传统盟友

  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强制推行叙利亚政权更迭,利用核问题打压伊朗,逐渐压缩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战略空间,俄罗斯不会容许西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损害本国利益,因此,在叙利亚问题上坚持强硬立场也是俄罗斯在国际政治层面与西方力量制衡的重要砝码。

  而在军事方面,叙俄两国的关系更为密切。叙利亚在武器装备上一直依赖俄罗斯。叙利亚是俄罗斯的第三大武器出口国,同时也是维护俄在中东利益的重要战略支撑。叙利亚塔尔图斯港是俄海军在除独联体国家以外唯一的军事基地,也是其在地中海的唯一立足点。该军事基地于1971年建立,为在地中海执行任务的苏联军舰提供维修和加油服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舰很少使用这个港口,但随着俄罗斯的国力与军力得到恢复和增强,两任总统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也都以恢复俄大国雄风为己任,该军事基地重大战略意义将会显现。也正是因为如此,去年11月下旬,俄罗斯三艘军舰进入东地中海,靠近叙利亚塔尔图斯港附近水域。如果叙利亚现政权垮台,俄罗斯在地中海的这个立足点可能难以保留。

  俄罗斯官员曾多次表态,称对叙武器禁运是俄方的“红线”,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也不能触及这一点。因此,不论从地缘政治角度还是从地区安全角度看,叙利亚对俄罗斯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俄罗斯不会轻易放弃叙利亚,并且会尽最大努力避免西方国家对叙利亚进行干预。这也在最大程度上维护了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 普京警告外国勿干涉叙利亚

  俄罗斯总理普京8日警告外国不要干涉叙利亚,称这种行为“就像在瓷器店的公牛”。欧盟方面的消息称,欧盟将对叙利亚实施新一轮制裁。

  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高调维持强硬立场

  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丘尔金2月1日重申,俄罗斯主张以政治手段解决叙利亚问题,不会在联合国安理会就这一问题做出任何让步。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一再反对西方干预叙利亚国内局势,是因为俄罗斯担心“利比亚模式”在中东、北非地区被扩大,这将严重威胁到俄罗斯在中东的战略空间。

  2月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出席活动时讲话。梅德韦杰夫8日晚间与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通电话,讨论叙利亚局势。他表示,不排除在联合国安理会框架内解决叙利亚危机,但要完全尊重叙利亚主权,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干涉。新华社/美联

  俄报:六大原因促俄力保叙利亚

  为何俄罗斯去年同意不阻挠安理会利比亚问题决议,这次却表现得如此顽固,甚至不惜为巴沙尔而与西方冲突?专家认为这里至少有6个原因。

  首先,叙利亚是俄在阿拉伯世界的主要盟友之一。倘若莫斯科在紧要关头背弃大马士革,那将是对所有其他伙伴发出的信号:不能指望克里姆林宫。

  其次,叙利亚是俄重要的贸易伙伴。近年来签订的军事合同估计价值40亿美元。仅2010年,叙方就购买了7亿美元俄军火。莫斯科刚刚同意向大马土革出售36架雅克-130教练机,总价5.5亿美元。俄对叙经济总投资额接近200亿美元。

  第三,莫斯科担忧海军在塔尔图斯港保障基地的命运。这是目前俄在独联体以外唯一的军事基地。叙反对派迄今没有给出推翻巴沙尔后为莫斯科继续保留该基地的任何保证。

  第四,俄惧怕毫不妥协的叙反对派。其领导人面向海湾君主制国家、土耳其和西方,但唯独不面向莫斯科。

  第五,俄领导层显然不相信西方的承诺,即叙利亚决议不应被视为通往军事干预的步骤。莫斯科认为,美欧在耍滑头,利比亚就是前车之鉴:在安理会去年3月通过第1973号决议后,北约就开始了对利轰炸。

  第六,俄是为内政形势所迫。在总统大选前一个月,普京未必想以屈服于西方压力和背叛传统盟友的软弱政治家形象出现在选民和政敌面前。克宫显然不希望巴沙尔重蹈利比亚独裁者卡扎菲的覆辙——至少在3月4日选举前。 叙利亚危机进入关键阶段

  俄中对涉叙提案的否决,打乱了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战略算盘。它们在继续指责俄中行使否决权、表白自己不会“复制利比亚模式”的同时,肯定还会不遗余力地去实现其战略意图。

  有报道说,美欧已铁心要逼巴沙尔下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1月5日已着手推销美国版“叙利亚解决方案”,具体内容是“绕开联合国,拉拢'反巴沙尔国际阵线’,全方位支持叙利亚国内外反对派,以最终推翻叙利亚现政权”。

  叙利亚危机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政权更迭。叙国内反对派的终极目标在于此,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战略意图也在于此。叙利亚危机已进入关键阶段。 
       

  2011年12月4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俄总理普京在投票点投票后接受采访。 当日,俄第六届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投票开始。新华社发(巴维尔摄)

  美民主基金会渗入俄全境 普京回归是美最大障碍

  毫无疑问,普京将在总统大选后重新回到克里姆林宫。对此,美欧表现出了时明时暗的种种不安。按美国学者恩达尔的话说,“华盛顿不需要在莫斯科出现强人。普京的回归将成为美国和西方推行自己计划的最大障碍。”

  2月1日出版的《共青团真理报》在“秘密政治”专栏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刊载了被称为苏联空间“颜色革命专家”的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威廉·恩达尔的文章,用来解读“为什么华盛顿想急于结束普京时代”。

  据恩达尔披露,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2011年8月公布的年报显示,该基金会已渗入俄罗斯全境。该基金会一直资助位于莫斯科的“国际新闻中心”,而80多个跨国非政府组织可以利用该“新闻中心”举行各种专题的新闻发布会。该基金会还在俄罗斯资助了许多青年组织和各种形式的研讨会,用以“培养俄罗斯的青年一代领导人”、“帮助青年人提供参政的积极性”,仅2010年一年就花费278.3万美元在全俄境内资助数十个此类项目。 普京斥希拉里向俄抗议者释放信号 宣称不可容忍

  就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近日指责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不真实、不公正”的表述,俄总理普京回应说,希拉里的言论是在向俄国内抗议者释放信号,他强硬宣称,国外资金试图对俄选举程序施加影响是“不可容忍”的,对违法行为,俄权力机关将履行法律手段。

  普京说,美国务卿在尚未见到欧安组织民主制度与人权办公室观察员的报告前,就对俄杜马选举给出定性与评价,指责选举“不真实,不公正”,她是在向国内部分抗议者释放信号,于是这些人开始在美国务院的支持下“积极作为”。         

  2011年12月4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俄总理普京(中)进入投票点参加投票。 当日,俄第六届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投票开始。新华社记者李勇摄

  美国人大讲“俄罗斯之冬” 美俄重启对抗时代

  因俄罗斯杜马选举之后俄民众示威活动而引发的美俄两国的针锋相对仍在继续发酵。美国政界、学界大喊“俄罗斯之冬”正在到来。俄罗斯则连声警告美国不要干预其国内事务。

  一年多前,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的“汉堡外交”曾为两国上下津津乐道,两人在街边汉堡店吃着“小汉堡”共商美俄关系“重启”的“大外交”情景恍如昨日。如今,在俄罗斯议会、总统大选的敏感时刻,美国一干政客却大讲杜马选举不公、普京参选非民主,甚至公开表态支持非政府组织促进俄罗斯的民主自由。

  这一轮“嘴战”预示着美俄关系“重启”已然终结了吗?

  美国试图颠覆梅普政权的企图为何难以得逞

  近来,随着俄罗斯议会选举结果的出炉,俄反对派在美国等西方支持下连续举行反普京示威,试图推翻梅普政权。美国务卿希拉里公开宣称俄议会选举“既不公平,也不公正”,并要求俄彻查选举“舞弊”。西方媒体更是大肆推波助澜,连篇累牍报道俄反对派活动,并尖刻嘲讽这是“普京末日的开始”,似乎终于抓住了煽动“俄罗斯之春”的难得机遇。然而,俄罗斯不是利比亚,普京更不是卡扎菲,西方所期待并试图在俄推动“革命”的企图不可能得逞。

  首先,俄当局不会任西方势力为所欲为。梅德韦杰夫总统强调:“政治体系是俄内政”,不容外国势力干涉,并强调议会选举“结果清楚”,“完全符合俄选举法”。 分析:俄罗斯大选 俄与西方关系将面临严重挑战

  普京上演“王者归来”,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将面临严重挑战,重启俄美关系的行动将有被搁置的危险。对此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

  普京为自己确定的历史使命是将俄罗斯重新推到世界政治中心,绝不甘于二三流国家和地区中心的地位。为此,当务之急是重新整合后苏联空间,在俄白哈统一经济空间的基础上建立欧亚联盟,使之成为一个像欧盟、甚至超过欧盟那样的政治经济体,同时进一步扩大和加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影响力,全面恢复往昔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而这恰恰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苏联解体后独霸世界多年的美国,绝对不允许世界上再出现一个强大的、类似苏联那样的对手。因此,俄美之间的较量和比拼是不可避免的。

         

  2011年11月29日,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右三)参观导弹预警雷达系统。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9日在俄加里宁格勒州说,俄方已经做好准备应对因美国和其他北约成员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而给俄带来的威胁。新华社/法新

  美俄之间敌意到底有多深

  “俄美关系就像骑自行车,速度越慢,倒下的可能性就越大。”美国《洛杉矶时报》12月9日在谈论由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引发的美俄关系不睦时,做了这样的比喻。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上台后,向俄罗斯伸出过“重启”关系的橄榄枝,但这些年影响俄美关系的因素实在太多,陷入僵局的北约欧洲导弹防御系统、伊朗核问题、巴以关系、制裁利比亚、叙利亚等。难怪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学者强调,“俄是目前唯一能对美国构成震慑的国家”。苏联解体20年后,俄罗斯的确一直都没有忘记心中的“大国梦”,也始终无法消除与美国之间的相互敌意。中国俄罗斯问题专家杨成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俄罗斯更多的时候是不惜用越来越激烈的方式体现自身的存在,这反过来又刺激了西方内心对俄的隐性恐惧。”正是美俄双方在利益和战略上有难以调和的矛盾,让双方骑的这辆自行车沿着惯性外交的思维,继续滑行在敌意难消的老路上。

  “俄是目前唯一能对美国构成震慑的国家。”这是希夫科夫的观点。也有学者认为,俄已不是美国的“最大敌人”。对于俄美关系的复杂性,杨成认为,还不能说,奥巴马上台后“重启”美俄关系的做法似乎就此成了空头支票。这一关系调整的最基本逻辑在于全球权力转移的新格局。随着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发展,美国会继续拉拢俄罗斯,借助俄谋求新的力量平衡。而俄也希望能充当不可避免地日趋冲突的中美之间的“平衡器”,从而谋求利益最大化。
推荐阅读更多
  • 中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终结西方霸权
  • 伊朗为何频频释放“脆弱的强硬”?
  • 美国维持全球霸权地位怎能离开中国?
  • 欧洲中东危机呼唤中国 中国如何打…
(来源:新华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