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法师 东林寺:深度分析:多晶硅备战 强者愈强弱者出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40:00

深度分析:多晶硅备战 强者愈强弱者出局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几乎可以描述为全线进入“寒冬”期,工业硅、多晶硅、电池片及组件等领域一片低迷。以多晶硅为例,自2011年5月下旬开始,继组件的价格遭遇波动开始下降后,国内多晶硅价格也开始震荡,2011年10月份价格下降了27%,10月底降至32美元/千克,11月第二周降到30.19美元/千克,再到第三周已经跌至28.2美元/千克,12月又回升到32美元/千克,上述销售价格已经接近国外改良西门子法的成本价(即2000年左右多晶硅的起飞价)22美元/千克。

  此次降价现象不仅出现在中国,欧美各多晶硅巨头也在纷纷跟进。他们认为,光伏“严冬”正是淘汰一批没有竞争力的劣质企业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冶金法多晶硅产业优化工艺,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好时期。通过这一轮“寒冬”的洗礼,多晶硅资源将愈来愈集中,加上准入门槛的颁布将整合与规范这个产业,新的洗牌也就在所难免。

  寡头垄断现象加剧,资源逐渐集中

  2011年,全球多晶硅产量预计达到24万吨,其中Hemlock、Wacker、OCI和保利协鑫四家企业年产能分别超过4万吨,产量也分别达到或接近3万吨,在瓜分市场方面势均力敌。紧随其后的还有挪威REC、美国MEMC、日本ToKuyama、中国赛维LDK、中国洛阳中硅以及中国大全新能源(如表1),这些企业也在不甘示弱地寻找属于自己的市场。

  表1 全球主要多晶硅生产企业产能与产量列表

 

  不仅在产能方面,在价格上各大企业也相互较劲。自2011年5月下旬开始,继组件的价格遭遇波动开始下降后,国内多晶硅价格也开始震荡,国内多晶硅报价从4月份的66~72万元人民币/吨降至21~25万元,跌幅超过60%。

  连续的降价一直持续到了2011年年底,其中的一些竞争者逐渐调整公司战略,好几家企业甚至停业休整。2011年年底,为了降低亏损,美国MEMC公司决定消减全球20%的劳动力,并无限期地停顿其在意大利Merano的6000吨化工项目,至此该公司在光伏原材料方面的员工削减幅度达到约47%。与MEMC公司相反的是,德国Waker公司与中国保利协鑫继续保持原有的产能计划,Waker公司在2011年下半年时开始扩建其在德国的新工厂,保利协鑫则是将成本持续降低,其生产成本有望从2010年的22美元/千克下降到20美元/千克。

  在这轮争战中,一支强劲的新锐势力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他们来自韩国。2011年韩国多晶硅企业发展速度迅猛。据中国硅业分会的数据显示,自2011年4月份开始,韩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我国最大的多晶硅进口国(如图1)。而接下来韩国企业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预计2013年韩国多晶硅产量将达到9.85万吨。在韩国多晶硅企业中,OCI无疑是佼佼者。韩国OCI公司金泰显表示:“其实我们的多晶硅事业是从1990年开始的,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延滞了OCI的规模,多晶硅生产线在2006年又开始启动。2008年OCI对产品进行了一些调整,根据我们的环境和市场来决定生产规模,防止产能过剩。”

  查看几大多晶硅巨头的产能计划,到2013年,德国Wacker、美国Hemlock、中国GCL及韩国OCI这四大家多晶硅的产能均将达到5万吨以上,产量愈趋集中化,强者愈强。可以预言,在未来几年的多晶硅市场几大巨头仍将领先,只是以前的7大家未必还能榜上有名。
竞争的另一端是停产,小企业备受煎熬

  世界级多晶硅企业的竞争使价格直线下降,海外多晶硅巨头们在此次竞争中卯足了劲,不惜血拼以留住客户,同时让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出局,以便能让出更多的市场。在此形势下,国内多数多晶硅企业处于煎熬的状态。到2011年年底,天威保变、乐山电力及川投能源等公司相继发布公告,这些公司下属参股或控股的硅业公司纷纷进行调整并宣布停产技改,停产期限不详。上市企业情况尚且如此,一些小型多晶硅生产企业所面临的局面就更加可想而知了。截至目前,国内多晶硅市场的停产传闻不断,上市公司亦不能幸免。

  记得2011年1月笔者前往四川探底多晶硅市场时,当时的多晶硅企业处于满负荷开工的状态,甚至不少企业还担心因年底拉闸限电,市场会出现“多晶硅荒”的局面。而转眼间,2011年市面上到处是低价的多晶硅在出售。这种转变想必是所有企业所不曾预料到的。

 

  现在市面上的多晶硅均价约为25美元/千克,业内企业人士预计2012年上半年多晶硅的价格难以达到30美元/千克,下半年或许能回到30美元,但40美元/千克的情况很难再现。在供给压力下,价格的回升幅度将会非常小,不会有跨度较大的升降。

  在市场普遍的低价格面前,企业需要承受住这种压力,需要将自身产品做到低成本。而要做到低成本,第一要素就是要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规模制胜已是业内多家大型企业的竞争策略。但是中国40多家多晶硅企业中,上万吨规模的企业只有两家,其中多数年产量小于1000吨,上3000吨规模的企业也不多(如表2),这些产量与一流多晶硅企业无法相比。

  表2 中国多晶硅企业产量分布状况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产业联盟

  除了规模效应外,企业还需要有技术实力。我国多晶硅企业与一流多晶硅巨头的差距除了产能还有技术,国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了吗?这个答案企业心里很清楚。缩短这种差距需要企业自身的提高,必须不断加大技术开发力度,降低生产成本(如降低还原炉的能耗、升级尾气回收等),与此同时还需要推动产品质量提升。在多晶硅领域,具有长远眼光并做长远考虑的领先生产商会持续在先进工艺技术方面进行投资。2012年全球光伏市场将继续承受价格压力,如果不能做到低成本就失去了竞争力,其结果是被市场淘汰。

  当然,政府的支持对多晶硅行业的整合也是必不可少的。日前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意见稿显示,中国将在2015年之前形成1~2家5万吨级多晶硅企业,2~4家万吨级多晶硅企业。国家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思路,对于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而言显然是机会。

  政策大棒挥动,多晶硅行业进入整合

  目前国内光伏电池、组件企业达上千家,其中不乏很多中小型企业。因为准入门槛低,规模可控性差,以至于这个制造环节竞争日益激烈,面临一哄而上、趋之若驽的纷乱局面。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显然这一局面给其他环节的制造企业提出了警示。处于光伏产业链上游环节的多晶硅冶炼行业也受到不少企业及投资者的青睐,虽然有高技术与高资金两项门槛,但并未阻挡住进入企业的热情。一些没有技术的企业也在制造多晶硅,使得国内舆论纷纷质疑多晶硅是“三高”产业,其健康发展受到了威胁。那些对环境污染大、能耗高、排放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下及产品质量性能低劣的企业或许会退出这个市场。

  为了应对产业的不景气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更为了避免重蹈组件企业的覆辙,规范这个产业,2011年12月,国家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公布了第一批符合《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20家企业名单(如表3)。准入标准的颁布让这个行业的后进者感到了压力,变得更加理性。

表3 符合《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20家企业名单

  准入条件的颁布对一些后进入者将是一次筛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厂商特别是一些中低端厂商一窝蜂抢产,毕竟在市场环境好的情况下,企业大量投资扩张规模的现象并不少见。

  另一方面政策也向行业发出了加强整合的信号,国内多晶硅企业将在市场与政府两方面的双重调节下,进入新一轮整合期,即通过兼并重组的形式进行优劣互补,淘汰弱者。从长远来看,这对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