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讲义:班级舆论有效引导的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55:00

班级舆论有效引导的策略

字数:3553    字号:大 中 小

  在班主任专业化的视野中,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但在现实的学校工作中,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现状却不容乐观。不少教师不愿从事班主任工作,或者勉为其难地接受了“班主任”头衔,被平常繁杂琐碎的班级小事弄得身心超负荷运转。其实,班主任工作有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那就是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一定要对班级舆论进行有效引导。一个班级有了正确的舆论,就能明辨是非,提倡和支持正确的东西,批评和抵制不正确的东西,使班集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正确的标准。所以说,要想带出一个优秀的班级,必须首先在班内树立正确的舆论,使学生利用群体意识进行自律管理,让班主任从班务琐事中解脱出来,用群体的氛围陶冶学生,让班级舆论驱使学生自觉自愿、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染、熏陶、教育和鞭策,帮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产生积极向上、要求进步的无形力量,从而产生自主、自求、自得、自乐的强烈愿望和具体行动。
  马卡连柯说:“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能够做到的一切。”班级舆论是为集体期望认同的潜在规则,是班级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正确引导舆论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前提。班级的正确舆论给个人提出了班级规范和行为要求,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帮助班主任工作,起到约束或管理学生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班级的正确舆论呢?
  
  一、明观念,夯实正确舆论形成的基础
  
  班级舆论作为班级意识现象和无形的班级力量,几乎存在于班集体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了班级群体的综合素质。作为班主任,不但要关注班内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更要着力于班集体的组织建设,要在班上创设出一种健康、良好的集体生活情景。当班主任接手班级的时候,就要在教育过程中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道德品质,进行有效的班级舆论导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大量优秀的事例鼓舞学生,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差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让集体主义观点深入学生心灵,使学生知道班荣我荣,班耻我辱。有了这种集体主义思想作为基础,那些不良行为和言论自然就会受到遏制,班级舆论就会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前进。舆论的监督作用自然就会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发挥。
  马卡连柯认为“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受到的教育因素”。这句话告诉我们,舆论的力量并非不可捉摸、无机无序,它的发展总是和班集体成员的自在与自为状况联系在一起的。班集体的建设者既要认真贯彻学校明文规定的形式规范,按照这些规矩办事,又要重视为集体期望认同的潜在规范;虽然它既无明文规定又非外力强制,但舆论和风气常常能左右班集体的方向,具有无形的同化力和约束力,对班级成员的思想、情感、态度和社会行为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上,无论成文的或是不成文的社会行为都会影响班集体的行为建设。
  例如: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小学近两年来推行的“好习惯养成教育”,提出了“好习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的口号,每个班级都设立了“好习惯银行”,让每个学生在每个不同阶段都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审视与总结,并用“银行存款”的方式记录下来,获得分值,使不同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从而让学生从一个个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中,明白了好坏、善恶的观念,极大地规范了班级舆论的方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树榜样,确立正确舆论形成的标杆
  
  班集体的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深层次的精神文化。舆论是班集体不成文的言行规范,也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巨大力量的主要途径。我们都知道,健康的班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比班主任个人的力量大得多、有效得多。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一个班级集体中,中心人物或榜样,以及有吸引力的“小团体”,常常能产生教师无法发挥的作用,能产生“从众效应”,起到“类化作用”,从而左右或影响全班成员以至形成一种风气。因此,班级舆论点的建设首先要从班级干部开始。这是一群品学兼优的孩子,他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学生心中的模仿对象。班主任首先要紧紧地抓住班级中这些优秀的个体,让他们能够在问题的认识上和班主任达成一致,在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中始终站在正确的一边,用他们的言行影响其他同学。一旦正确舆论在班级占了上风,那么错误的言行自然就没有了市场。优良的班级舆论形成以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正气上升,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赞扬和保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弘扬,班级成员情绪高昂,自信心和成就感较强,呈现出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欢乐气氛,为班级成员提供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栖居家园。
  此外,班级舆论的建设决不能忽视班级中自然形成的“小团伙”和“小帮派”。这些孩子身上有着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集中体现:好奇、爱表现、好逞强……为了班级舆论点的建设,班主任要善于“拉拢”这批人,特别是那些性格独特,个性鲜明的“独行侠”,从感情上让他们向老师多靠近,使他们明白自己行为的方向。这样,班级自然就会好事多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彼岸。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只有班级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班级舆论才能迎着朝阳扬帆起航。
  
  三、创环境,营造正确舆论形成的氛围
  
  班级舆论与班级群体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健康的班级舆论能提高班级的群体素质。在班集体中,营造舆论氛围是必要的手段,提高班级群体素质是最终的目的。班主任要重视健康的班级舆论的引导,教育学生多看社会前进的主流,正确对待社会阴暗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锻炼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勤奋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最终以提高班级个体的素质引导健康的舆论,以引导健康的舆论提高班级群体素质。
  提高班级群体素质,引导班级健康舆论,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班级物质文明,二是班级精神文明。班级物质文明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班级舆论的建设,是班级精神文明的基础,是班级管理的“软件”,是管理机制运行所必需的“润滑剂”,具有“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隐性教育效果。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尊重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在学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中度过的,所以,教室应该作为我们开发的首要资源。班主任应带领全班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使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在班级物质文明建设中,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墙面都能说话,都能微笑,都能育人,从而达到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班主任应给学生一个机会,蹲下身子倾听学生的意见,体会学生的感受,让学生给自己提提意见,指出自己工作中的失误,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作为学生的尊严和班主任作为老师的大度,此举无疑为班级的舆论监督增加了大度。要充分利用舆论阵地,诸如班队活动、黑板报等形式,扶持先进,维护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不断提高学生判断是 非的能力;利用干部会、家长会、日记、周记、思想汇报等形式多渠道地进行了解,甚至从学生涂鸦的文字或草稿中寻觅蛛丝马迹,一旦发现非健康的舆论倾向,可组织辩论会,在辩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其效果显然要比班主任简单地训斥或批评好得多。
  除了在学校创设育人环境,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供给学生优秀的精神食粮。如让著名的儿童轻喜剧《一二三,起步走》剧团送戏到学校、社区,与学生、家长面对面地互动,心贴心地交流。又如让学生参与到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社区等活动中,用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净涤学生的心灵;通过开展朗读优秀的新童谣、创作新童谣等活动,塑造学生开朗乐观的性格,消除学生私下传唱的“灰色”童谣的影响,修复班级的集体舆论氛围。
  良好班风的形成要求班主任做大量的工作,班级舆论建设更需要班主任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班主任的工作是辛苦的,但又是幸福的,因为他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塑造了人的灵魂。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了学生的健康个性,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人格,最终使我们的国家拥有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江苏启东长江小学 丁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