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门通新八: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当代困境与时代坚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02:41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781 更新时间:2011/7/6 11:53:29    热     ★★★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跻身世界强国行列,国际上已有人把中国与美国相提并论,创造出了“Chinamerica”(中美国)(尼尔·弗格森)和“G2”(伯格斯滕)两词,G20峰会更把中国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的强大是经济的强大,2010年GDP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中国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各个领域也在不断地展示大国风范,特别是金融危机期间的中流砥柱作用和最近在利比亚撤侨等国家的行动,获得世界交口称赞,海内外华人无不引以为豪,深深地体会到了做中国人的幸福感。那么,中国现在还缺少什么——什么是中国发展的短板、崛起的软肋?是文化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涵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的行为的基本态度和准则。信仰是人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和执著追求。一句话,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没有信仰是不可想象的,一个人或社会没有信仰,就像黑格尔说的“一座富丽堂皇的庙宇没有神”一样十分荒凉。
人的需要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人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如果精神需要、心灵家园被荒废,那么人就会变得空虚。只有二者协调发展,人和社会才能和谐稳定。近年来,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生活的某些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备受社会关注的山西黑砖窑案、河北三鹿奶粉案、湖南罗彩霞被人顶替上大学案等等,一件件一桩桩,触目惊心。看似孤立的个案,但在某种程度上折射的是社会现实。我们总在说,是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出了问题,其实根本原因是价值观出现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精神支柱出现了问题。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不是信仰,对这种理论的信仰才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次,它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信仰对象,前者是一种思想体系,后者是一种理想信念。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折服和信奉,也就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的终极追求。再次,它是指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即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使之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科学体系,不是一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而是一种哲学社会科学,它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所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一种科学信仰,是一种真理信仰。[1]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的挑战
多元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多元文化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即文化形态和文化理念丰富多彩。从形态上讲,有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有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有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等等;从理念上讲,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多元文化实质上是价值观的多样化。中国自古是多元文化的国家,儒释道文化彼此融合,彼此促进,共同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文化的多样性更加丰富,各种文化既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又相互激荡、互相冲突,对主流文化构成挑战。多元文化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始终没有停止。它们渲染、鼓吹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文化平等,主张文化价值的普世性,实质上是试图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西方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对我国输出文化的同时,也输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抗和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呈现出不稳定性、无中心和多样化的特征,社会出现价值观混乱、意识形态淡漠和缺乏政治热情等现象。有些人甚至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对西方自由主义却极其崇尚。他们张扬自我,个人快乐至上,沉湎于娱乐消费;有些人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是非不分、美丑不辨,为出名博出位丑态百出,没有任何羞耻感;有些人表现出极端个人主义功利倾向,罔顾国家和民族大义,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淡薄;有些人经受不住腐朽思想的诱惑,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及社会责任抛置脑后,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当作生活信条。马克思曾经警告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毁灭”。[2]面对纷繁多样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思想文化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受到消解。
2.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认同受到冲击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认同,面临三方面的挑战:一是市场功利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原则,是经济利益最大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往往成为有些人唯利是图,无视社会主义道德和信念的挡箭牌。二是西方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制度文化的冲击。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为民,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概括起来有两股性质不同的思潮:一股是复辟封建主义的思潮,主要是文化保守主义、新儒学等。一股是复辟资本主义的思潮,邓小平称之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有多种形式,如经济领域的新自由主义;政治领域的民主社会主义,价值观领域的“普世价值”和历史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新自由主义泛滥;在政治体制改革时,民主社会主义蔓延;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普世价值”盛行;历史虚无主义则是贯穿始终。[3]这些文化思潮尽管面目不一样,但本质都相同,目的都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三是网络文化对马克思主义渗透力的冲击。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信息传播的自由快捷性,以及娱乐方式的虚拟性,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召力、渗透力和战斗力产生冲击。
3.马克思主义信仰普及难度在加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从思想上说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普及,从内容上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目前,马克思主义理想和理论普及的工作还有待加强,干部特别是某些中下层基层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多;群众特别是工人农民,马克思主义理论懂得更少,不关心国家大事;学生对脱离实际的教材敬而远之;专家学者研究问题跟风多,独创少。
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工作,是不是在传播渠道上出问题了呢?当然不是。传播渠道十分发达顺畅,除主流媒体外,网络传播和社区传播也井然有序。关键的问题是,多元文化的冲击,社会各阶层的思想愈来愈复杂,价值观愈来愈多样化,利益格局更是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我们的宣传形式主义多,深入细致少;官方话语多,民间话语少;焦点集中少,一阵风过多。所以,媒体与受众各说各话,宣传吸引不了受众的注意力。一句话,多元文化给普及工作增加了困难。
普及马克思主义,首先要过语言关。什么语言贴近老百姓,什么语言能说到老百姓心窝里,十分关键。贴近百姓的语言,事半功倍。毛泽东同志一句“为人民服务”就胜过千言万语。20世纪30年代艾思奇写的《大众哲学》为什么那么受人喜欢?就是通俗易懂。反观现在的图书市场,马克思主义大众读物寥寥无几,通俗读物更寥若晨星。
4.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形象受到冲击
在革命时期,共产党员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同生死、共患难,清正廉洁、浩然正气,用真正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人格力量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天下。人民真正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共产党员和自己心连心。现如今,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变质了,对老百姓的疾苦漠不关心。共产党员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者,本应为人民谋福利,一些共产党员干部却不顾党纪国法,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叫人们怎么去相信这些“马克思主义信仰者”?[4]相应地一些领导干部的作风也变味了,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暗潮汹涌,社会风气遭到破坏,社会公平正义被扭曲。共产党员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形成了落差,人民群众不信任党的干部。人民群众不信任共产党的干部,又怎能信仰马克思主义呢?
总之,多元文化格局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工作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形象都受到巨大冲击。如何凝聚广大群众的注意力,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三、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多元化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形态,世界是多元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点,文化亦然。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也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必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唯物史观看,文化多元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因为“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从现代化的视角来看,传统社会同质单一,思想观念守旧,而现代社会异质、开放、包容,信息手段越来越先进,文化多元是大势所趋,是历史潮流。如何在历史潮流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1.意识形态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尽管多元文化具有积极的价值意义,但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个主流的、共同的基本价值作为主导,否则会引起价值观的混乱,引起社会动荡,甚至解体,这一点是有前车之鉴的。1991年7月,苏共召开中央全会,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指导思想的多元化,1991年12月苏联就土崩瓦解了。其实,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化。中国具有儒释道多元文化的漫长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之所以如此强大而稳固,就是因为作为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从来没有动摇过。主流文化是维护社会制度合法性的主要依据,有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的基本价值。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价值理念,就是马克思主义,这是不容怀疑和动摇的,要旗帜鲜明地维护。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不停留在高高在上的“官方话语”,而能成为“民间话语”,深入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伦理日常。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是由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马克思说过“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意思是一个社会处于支配地位的文化,并不取决于经济或文化的多种构成,而取决于其经济性质占不占统治地位。在我国现阶段,所有制关系的多样性,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因此,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相适应的指导思想也必然是一元的。
2.社会思潮要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来引领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观,其核心是“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马克思所说的“自由”是社会自由和哲学层面上的自由。“社会自由”是人类不断地摆脱各种枷锁,使人在体力和智力方面获得自由发展。哲学层次上的“自由”是指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认识,认识得越透彻,自由度就越高。马克思所说的“解放”是指人类摆脱束缚,不断地走向自由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则是指全人类在社会(物质)发展的基础上,获得各个方面的自由而整体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动态的过程。
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领多元文化?首先要有感染力。现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与实践有严重脱节现象,文化教育“重知轻行”,学马列多为应付考试,社会实践多是形式主义,并没有真正联系实际,所以教材多是闭门造车。而教育是开放的,青年接受新事物很快,当他们发现教材滞后于社会发展时,就会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遑论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因此,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染力,解决实际问题,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与号召力,才能引导人们从不同的价值层面,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想。其次,要有针对性。人其实是个文化综合体和价值观矛盾体,人的发展主要靠主流文化的引导,因为文化具有环境引导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用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批判、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就会得到加强。再次,要讲求实效。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但如何增强它引导多元文化的实效性,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认同,并转化为内心的品质,才能成为人民的是非判断依据,才能对多元文化进行引导。所以如何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民群众认同,成为一种普遍的德性,是非要做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行。
3.社会教育要倡导读马克思主义书籍
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只有认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或普及读物,完整、准确、全面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才能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或者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就不会被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所吸引、所折服,也就不可能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我们现在潜心读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人恐怕不多,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读马列著作是不可想象的。现在遭遇的信仰危机,原因虽然复杂,但与不读马列著作有莫大关系。现在社会人心浮躁,对待读书,有些人沉湎于交际应酬、追名逐利,不爱读;有些人爱炒股、“偷菜”、QQ聊天,不想读;有些人甚至讽刺别人“书呆子”,看不起读书。这些现象由来已久,是该倡导一种良好的社会学习风气的时候了。
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加强学习,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这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建设学习型社会,首先就是要加强马列学习,尤其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涵盖面非常广泛,博大精深,需要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深入钻研,需要原原本本地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才能领会得更加透彻。前不久,《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专题文集》正式出版发行,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文化管理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
胡锦涛同志日前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文化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在文化管理上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精神,切切实实走群众路线,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精神是由理论品格反映出来的精髓、灵魂和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列宁有个著名论断:“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毛泽东则用中国化的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二是解放思想的精神。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明确告诉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能奉为教义或教条,要解放思想,把它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邓小平对“解放思想”作了精辟阐释:“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约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三是求真务实的精神。毛泽东强调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邓小平强调“要鼓足干劲,要切实解决问题,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5]胡锦涛在2004年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
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精神,对创新社会管理,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面临一些重大变化的挑战。一是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前由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单纯的社会结构,已转化为由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复杂阶层结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共同价值理念,实事求是地引导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社会阶层,协调不同利益,创造和谐的社会秩序,是文化管理的重要任务。二是城乡结构的变化。随着国家城镇化的推进,以及2亿多农民工进城务工潮的涌动,城乡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解放思想,用先进文化丰富广大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为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创造条件。三是分配结构的变化。随着基尼系数的攀升,贫富差距在扩大,分配不公现象引起群众不满。[6]我们要求真务实地调整好收入分配结构,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引导群众辩证地看待分配结构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