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的后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学习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30:13


第一章              概念、范畴、方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

一、研究内容:

1、概念。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时代化、大众化。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五四时期以前的“早期”传播,五四时期李大钊等人的传播,以及其后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介绍,不同时期党的领导人和理论工作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所作的贡献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的问题和理论贡献,中共早期中国化的贡献。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理论体系创建、内容及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联系等。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历史条件、实践条件、困难、途径和方法,意义、规律、经验教训;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创新;如何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是什么?P132 思考题2

1、这一概念是毛泽东1938年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毛泽东说:“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2、中国的特性,是指中国历史和国情,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需要,中国文化传统,中国人的心理特点、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中国人的需要,中国人熟悉和听得懂的语言。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按照中国的需要和特点理解、接受、运用马克思主义,并使马克思主义最终具有在中国的表现形式、内容范畴、话语系统、逻辑体系。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概念:P132 思考题3+思考题4

1、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即在不同民族具体情况下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本土化。“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2、“具体化”强调在了解“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具体问题;“民族化”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不能脱离中国的历史。

3、根据这些特征和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回答时代问题、解决时代问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当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体体现就是科学发展观。

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要为人民群众充分理解,自觉运用的问题。(背景: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文化全球化,国内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形成文化多样化;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普及全民文化水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理性文明教育有待加强)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畴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是与a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中国问题提出改造中国方案;b中国共产党成立确定共产主义目标制定革命纲领,讨论中国革命中的若干实践和理论;c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亦即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理论发展史,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a毛泽东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三个子系统组成。

3、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可以为社会实践提供直接有效指导的意识形态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的要求:从而使生活在当下的我们能够吸收历史经验和教训,更为理性明智的认识我们时代的生活环境、当代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认识执政党、国家、社会、人民之间合理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方法:P132 思考题6

1、历史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思想来源,分析其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过程。

2、逻辑的方法。

3、文化研究的方法。

4、“未来学”结合当代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法。

 

六、中国人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P132 思考题10

1、19世纪末马克思的名字和学说传入中国,a梁启超、章太炎等赞成“国家社会主义”,反对暴力剥夺资本家和土地归公的“极端”社会主义;b刘师培人为共产主义可以破除束缚,实现独立、自由、平等,实质上主张无政府主义;c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民生主义;d朱执信介绍过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思想,但拥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新文化运动及其三个政策:

   a陈独秀提出现代国民应具有现代的文化意识,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思想素质和价值取向。儒释道三种观念引导人人做君子、神仙、看破红尘的智者,于是没有人以独立人格为争取民主的权利而斗争。陈独秀说这是中国无法实现民主的根因。

   b新文化运动发生了三个效果:

第一,      彻底反封建或全盘反传统,强化了文化更新的意识。

第二,      激烈反传统呼唤思想革命、观念更新,以更开放的态度接受西方文明。

第三,      造就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3、历史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a三大救国论是指主张以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近代中西会通之后发展实业无疑是发展经济、富强国家的几个根本方面,但是抓住时代主要矛盾,首先要解决政治制度和文化变革问题。

   b胡适的自由主义虽然在其后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知识界产生很大影响,但它同样没有成为历史的选择,是因为它在理论上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实践上脱离国情,软弱无力。

   c“三民主义”不仅有丰富的现代内容,而且有政党和军队,通过革命的方式,推动其实施。那么它为什么没有成为历史的选择呢?

第一,      它本身具有局限性:理论上缺乏细致严密的论证,思想新旧杂糅,含有内在矛盾。

第二,      由于孙中山较早去世,他的思想被泛化、儒化、专制化。

第三,      它被更新的思想,即马克思主义超越。

4、综上所述,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偶然中的必然。

 

七、陈独秀、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历程。P132 思考题11

1、启蒙思想的共同特征。a求解放的自由观;b非贤能主义的平等观;c文化启蒙与政治改造相联系;d革命倾向。共有赞成人民革命的思想基础,这使他们的文化改造本身就表现出强烈的革命性。

2、陈独秀、李大钊对民主科学的理解发生了同样的变化,更加注重社会层面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3、陈独秀、李大钊走向革命的思想变化并非他们之前启蒙思想的否定,而是其启蒙思想的逻辑发展。

4、陈独秀、李大钊从主张启蒙到投身革命,是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结果。

 

八、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中国的树立。

1、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中国的树立,是指马克思主义被一批有为的中国知识分子作为真理和改造中国社会的工具接受下来,指导改造中国社会的行动。

2、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的第一人并不是李大钊,但李大钊接受并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树立在中国,是他个人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代表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介绍的系统性、全面性、深入性都是前所未有的。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中国得以树立的第一位奠基人。

3、李大钊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有哪些独到的表现呢?

   第一,他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理论,即特别注重马克思主义在学理上的严密性和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普遍指导意义。

  第二,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非马克思主义者及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表现出少有的宽容态度。

4、李大钊开创理论联系实际在运用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中国的树立和后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所依赖的正是这样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九、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初步研究和运用

1、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主要介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和剩余价值学说,重要的是意识到应当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

2、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的关系、从经济的角度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

3、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准备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而斗争之初,就从中国的“实境”即实际需要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十、在三大论争中捍卫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1、“三大论争”:问题与主义、是否采取社会主义、是要社会主义还是要无政府主义。

2、李大钊批评胡适反对谈主义的观点,指出要解决社会问题,首先应使这个问题成为社会上多数人的问题,要用主义解决问题。

3、陈独秀批评胡适和无政府主义者脱离政治和张东荪等主张先发展实业的观点,强调“人类不能够脱离政治”,但做官、争地盘、攘夺私权的“冒充政治”是不能容忍的。

4、李达区分社会主义诸种派别,着眼辨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妥协造成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呼吁“还原马克思”,强调“马克思社会主义是革命的,是非妥协的,是主张劳动专政的”。

 

十一、在文化论战中阐释马克思主义 P132 思考题15

东西文化论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东西文化孰优孰劣

2、瞿秋白从宽泛的范围界定文化的含义,指出文化“是人类之一切‘所作’”,包括生产力状态,由一定生产力状态决定的经济关系、在此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政治组织、在此经济及社会政治组织中产生的社会心理及反映此类心理的各种思想系统等。

3、从马克思主义出发,瞿秋白肯定人类深灰发展有其共同规律,东西文化的差异只是时间上的。主要是不同文化所在国家社会经济特点所决定的,这就突出了经济因素对于文化或在文化当中的根本地位。

4、瞿秋白断言:中国当时文化的重要因素为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畸形的封建制度”和在国际上所处的殖民地地位,封建制度和帝国主义二者接触而起的“混合的演化”,成为现代革命的渊源,预示着中国文化所面临的现实亦或正待变动的中国文化本身。

5、只有扫除东方文化的恶性,颠覆宗法社会、封建制度、帝国主义势力之后,才能真正保障东方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但既造成资产阶级专制,便已成为破坏人类文化进步的恶魔,这种文化的开始,就是世界无产阶级联合殖民地被压迫民族,一同实现世界革命。

 

第二章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

一、毛泽东思想的概念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问题,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具体化为带有中国特征、与中国问题密切相关、能够而且真正解决了中国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方法和原则,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毛泽东思想是涵盖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外交、党的建设各个领域的内容丰富的体系。

 

二、毛泽东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

1、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2、民族资本的软弱

3、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4、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条件

5、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

6、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三、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成熟、发展的过程

1、初步形成:(1921-1927)在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时期

2、基本形成:(1927-1934/1935)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3、基本成熟:(1935/1936-1945)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4、继续发展:(1945-)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

 

四、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毛泽东的近代国情和革命观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4、人民军队建设和人民战争的战略

5、统一战线理论

6、党的自身建设理论

7、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8、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9、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10、国防与对外关系理论

 

五、

1、毛泽东思想的中国文化起源。毛泽东思想也是中国文化的产物P228 思考题2

a毛泽东思想的社会文化土壤:中国古代农民的造反精神和传统。在社会组织方面,传统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宗族聚居的大家族制度,一方面给众人以归属感,另一方面成为社会束缚压迫个性人格的权利网罗。“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重重压在农民身上,除了造反,没有其他出路。这是几千年中国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的原因。

b毛泽东的家族文化影响:重实践、经世致用,圣贤伟人倾向。

2、五四思潮和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 P228 思考题4

a从倡学救世到关心政治:从求知为主转向以践行为主。“对政治兴趣继长增高”、“工作思想也越加激进”;“回到长沙的时候”,他的“政治工作比以前更为积极”。

b从追模圣贤到立足民间:平民立场、“大众”思考逻辑、平均主义。一边是强权主义和强权者阶级,一边是平民主义和平民阶级, 他毫不含糊的站在后者一边,向强权者抗争,为被压迫者呼喊。

c从探索真理到改造世界:通过学理的改造,改造国家和民族的面貌。

3、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文化

a毛泽东的伟人气质和文化观的来源。毛泽东青少年时代感受的是动荡中变革的文化。受家乡文化熏陶和授业良师理念与思维方式的影响,毛泽东相信改造文化对于改造世道人心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社会历史环境愈是艰难险恶,社会问题愈是重大复杂,活动于其间的人物所应具有的独特素质愈须突出。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也成就了他。

b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时代价值

 

六、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论的时代价值 P228 思考题7

1、毛泽东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原理,肯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提出与新民主主义政治和经济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概念,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作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这三者抓住了20世纪中国文化建设和中国民族心理建设的三个重要问题,即实现民族独立和建立独立民族意识、摆脱愚昧和建立个人的合理性思维、实现社会平等增进普通公民参与社会政治意识问题,为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

2、使马克思主义取代传统文化和旧中国形形色色的文化形态,成为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

3、在历史上第一次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主体,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政治的热情。

4、排除了外国势力和传统的地方政治势力及宗法势力,使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在短时期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毛泽东对文化的革命性的强调产生正反两方面影响,为后人留下经验和教训。

 

七、中国共产党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意识的由来 P228 思考题9

1、对“民族主义”概念大体有三种理解:

   第一种是古代华夷之辨的民族主义。

   第二种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

   第三种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主义观。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掩盖阶级压迫的实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首先要“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还是民族的”。

2、中国共产党是在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语境中体认自己的民族意识 P228 思考题8

a“世界革命”眼界的民族革命意识。在毛泽东思想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大抵经历了从“世界革命”眼界的民族革命意识到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发霸权主义战略意识的转变,到改革开放时代发展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反霸权主义。

b“以民族为中心”的反霸权全球战略。中苏关系破裂和世界政局变化,促使中国共产党以一种新眼光观察国际关系。提出“三个世界”理论,第三世界各国要团结起来,联合第二世界,反对霸权主义。

c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反霸权主义。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国内社会迅速发展和世界形势巨变,导致中共的世界革命理论中的民族解放逐渐为“国际新秩序”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崛起观念取代。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提出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既表达了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愿望,也有利于促进中国的安全和发展,是合乎时代潮流的理智选择。

 

八、人民民主的理论与实践

1、建立人民民主制度,保障大众权利

2、工农民众当家作主

3、民主精神的发展

4、与西方民主的异同(据说应该不考)

a毛泽东、刘少奇讲的民主,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党的集中领导的前提下要大家发表建设性意见,既防止领导阶层的官僚主义作风,又使群众心情舒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作贡献的一种方法。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观理解的民主,是一种精神、作风和方法。

b西方民主不仅体现人们生存权利的平等,大众当家作主的感受,不仅是一种允许人讲话的“党内生活”方式,作风和方法,更体现在思想、言论自由和个性对真理的独立追求与持守

c前者仅是精神和方法,后者强调“动”,即实践参与

 

九、“百家争鸣”口号的提出与实践 P228 思考题13

1、“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是反专制主义的文化表现

2、新中国重提“百家争鸣”旨在推动学术文化繁荣,但政治色彩强烈,由于强调阶级斗争意识而被误用

3、             改革开放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提供了政策和环境保障

a中国共产党首次将“双百方针”做为发展科学文化的政策,显示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执政党包容百川的气魄。“百家争鸣”既为促进学术发展,保障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完成,又是“动员一切积极因素”,毛泽东多次讲解“双百”方针,希望用这种民主形式化解矛盾,实现团结。邓小平在端正学风的意义上重申“要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争论”。

b现代世界以高科技推动经济高速发展、信息交流广泛快捷、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迅速增长为特征,发展进步、满足人民需要、社会和谐,有赖于科学和文化繁荣。

c双百方针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不断增强执政能力、和谐社会目标逐步实现、人们适应变动社会的心理更加成熟。

 

第三章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一、邓小平理论各个方面的内容

1、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除两个“凡是”,科学评价毛泽东和维护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2、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的阶段。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5、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是“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6、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改革,“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7、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基本国策。

8、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

9、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0、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是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1、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2、祖国统一的构想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3、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

14、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和国防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15、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江泽民2000年在广东考察时首先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提出来的。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内容体系:

a思想路线:与时俱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经济建设(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探索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文化建设(创造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目标。

d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执政党建设。

e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科学发展观

1、四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a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e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统一起来,努力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在社会和谐中促进科学发展。

小结

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个基本问题的不断探索和回答,不断深化和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四、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启示

1、邓小平是整个理论的主要创建人,没有他的巨大政治勇气,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和实践。

2、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大胆开拓、不断创新的结果,体现了马、列、毛、邓强调的实践第一的观点。

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是不断克服“左”、“右”两方面错误干扰的过程。

4、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实践发展不断补充新内容,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五、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1、现代化的概念:作为历史的概念和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政治上民主制度代替专制统治,经济上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文化上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发达,教育普及,个人发展)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选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在速度上屡屡出现急躁,在目标上求全求纯,而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理论突出了“现代化”目标价值的意义,真正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历史过程中的提出,形成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2、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启动

a改革破除思想迷雾、体制坚冰,使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了轨道

b开放走向世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动力

3、邓小平文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

a邓小平深知科技、教育的发展对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b邓小平坚信:现代化建设需要安定团结的局面,没有团结,没有安定,什么事都做不成,所以“压倒一切的是稳定”。

c文艺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把“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六、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1、从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自由和现代化进行斗争的历史来观察,可以看出,邓小平理论将中国全面推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轨道。

2、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观察,可以看出,邓小平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做出了现实的科学的回答。

3、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出,是邓小平理论使中国摆脱了固步自封的局面,走向发展、走向世界,并为中国大踏步走向未来开通了道路。

 

七、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1、理论渊源

2、社会变动和重申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原因

教训:a在经济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并不利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b在改革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形成的过程中,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变化,这部分人的出现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工人中出现部分下岗、失业或经济收入相对减少、生活水平下降的现象。一些工人群众产生不安心理,对党的政策有不满情绪。如何给非公有制企业人员以恰当的社会地位,如何处理好与工人群众的关系,成为党面临的新问题。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命题于是再度被提出来。

3、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指导意义

a既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新内容,又是扩大党的影响,增强党的凝聚力,团结各阶层人民建设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b二者统一于时代对党的新要求,统一于党在新时代的政治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努力。

c是调动一切因素、动员一切力量,组成建设大军,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重要方针,是党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准确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历史维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系统地总结和概括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理论维度)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科学认识现实社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伟大的思想纲领(实践维度)

4、总之,对这一理论体系的深入探讨和精致概括,有助于推进我们时代社会理性的进步(社会维度)

 

九、如何认识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的关系?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市场经济与加入全球经济。使我们的经济组织和运作方式日益接近世界现代生产方式即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同时,也日益适应国际竞争的格局,有利推动了中国经济进一步走向世界,融入全球化。

3、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国以开放的胸怀迎接当代世界文明,实行教育、学术、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合作。

4、中国已经以全新的姿态进入了当代世界,中国在当今世界上声音日益响亮,中国人民在各个方面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日益密切,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愈来愈融入世界文明。当然,中国的开放还应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