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保田万寿清酒售价:看不懂的中国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42:30


    近日读《看不懂的中国人》一书,很棒的一本书。其中有几篇文章自己觉得很有意思,耐人寻味,现摘于此,与大家分享共勉:

权谋文化与复杂的中国人    (陶东风)

在中国,凡是明文规定的都不是重要的,只是需要你去应付的,凡是重要的都不是明文规定的,而是需要你去琢磨的。

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第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作家王蒙在大会发言中向近来各个电视台正在热播的帝王戏开战,指责目前黄金时段播放的帝王戏,内容多半比较粗糙,质量有待于大大提高。王蒙的发言得到作家魏明伦的积极响应,他直言现在影视中的“帝王戏”多表现非理性的帝王崇拜等等弊端,

这些批评都言之成理。但我觉得有一个问题还没有引起充分的注意:这些帝王戏中表现的权术对中国国民性格的潜在、长远的消极影响。

帝王戏的核心主题是中国特色的权力斗争,而中国的权力斗争的特点是没有显规则而只有潜规则,或者显规则名存实亡,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潜规则。显规则是写在纸上说在口上的,但却常常是摆设,潜规则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在实质上制约着人的行为,决定人和社会的命运。

这个特点最典型的体现在宫廷斗争中。玩弄权术成为每一个所谓“盛世明君”必备本领,也是每一位大臣的必修课。

这种权术文化在中国可谓源源流长,至今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政治生活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变成了中国人的生存智慧。长久受到权谋文化的熏陶浸染,结果是形成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一个突出国民性:老谋深算、城府深、诡计多端、少年老成,一肚子的花花肠子。

在我直接、间接与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是中国人比外国人复杂的多,说话办事绕弯子,从不直来直去,而且连他们的眼睛也相当的不同:西方人的眼睛显得直率单纯,像一个孩子的眼睛;而中国的孩子大约到了七八岁,眼睛里就没有那种单纯之光了,而是充满了狡猾、防范、警戒、算计。

我从来不认为中国人的这种复杂性是天生的,其实它是制度和环境的产物。同样,西方人的单纯和没有心计(当然也是相对的)也不是天生的,它是法制的结果。法制社会是一个按照明文规定办事的社会,虽然不能说绝对不存在潜规则。但是起主要作用的却是显规则。

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不能做的事情再想办法、找门路也是没有用的,时间长了也就养成了单纯直率的性格,即使有制度的空子可钻,常常也不会或不想钻了;而中国的情况却相反,明文规定的规章,上至法律,下至各种具体的法律法规,从来不是绝对的,不能办的事情可以私下通过关系办成。

难怪有人说:在中国,凡是明文规定的都不是重要的,只是需要你去应付的;凡是重要的都不是明文规定的,而是需要你去琢磨的。这样大家就养成了爱琢磨的性格,不是科学家的那种琢磨,而是琢磨人际关系,琢磨怎么才能绕着弯子把事情办成。其中道行高的人常常能够把规则玩弄于股掌之上。

当每个中国人都变成这样精的人的时候,作为整体的国家社会大约也就病入膏肓了。

“模糊语”不模糊     (杜树人)

日前看到一份汇报材料,越看越糊涂,这里摘取一段:“近年来,官兵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员素质有较大进步,革新成果不断涌现,精神面貌变化巨大,学习意识不断增强,激励机智日臻完善。”

读罢如坠迷魂阵中,何谓“近年来”?何谓 “明显提高”?何谓“较大进步”?何谓“不断涌现”?何谓“变化巨大”?因为没有过去和现在数字的比较,也没有事实作为依据,所以让人不知所云。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一次我到一个单位搞调查,问一位领导:冬季取暖问题怎么解决?回答说:问题不大。不知到底多“大”?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不少同志常讲这些 “模糊语”,比如:大概、可能、也许、许多、不少、不一定、差不多、基本上、原则上等等。

就拿“基本上”这个词来说,它究竟指的是百分之九十以上,还是指的是百分之八十以上,或者是百分之七十以上。还有“原则上”这一概念,也频频“出镜”它是指坚持原则,还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要原则?某单位规定:上级来人原则上不搞超标准招待。结果在执行上,各按各的理解去做。

以上所例举的“模糊语”、“模糊概念”的滥用,造成的危害是不小的。用于交流,则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相反,也使对方难弄明白。

比如,有位同志在向来人介绍抓好安全工作的经验时说:“我们的口号是,领导亲自抓,机关合力抓,基层重点抓。”听者莫名其妙。又如有的单位正式下文说:可开可不开的会不开,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不发,可讲可不讲的话不讲。面对这一要求,下级可犯了难,到底可与不可的界限在那里?

不过,运用模糊语言和模糊概念也有莫大妙处。

妙处之一:可以进退自如。 比如,上级要听某项任务完成情况的汇报,有人以“基本上完成”对之。这样回答,既能进又能退。进者,这句话的意思是正在积极落实领导指示。退者,如果领导发现有不足之处,也留有余地,因为说的是“基本上”。

妙处之二,可以打马虎眼。 当上级检查某项工作时,有的同志心里没数,说不清楚,于是便以“模糊语”搪塞之。比如,有位领导批评下级安全工作抓的不力,这位下级辩解:我们也经常抓啊!什么叫经常?一年抓几次是经常?达到多少次是经常?

妙处之三,可以不得罪人。 比如一些同志批评别人好用“有的”二字,这样就避免了得罪人。

治疗模糊病的良药是讲求精确。有一本书叫《中国人的性格》,是一百多年前美国的一位名叫史密斯的传教士写的。他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年,为中国人的性格归纳了二十几种特征,除了“节俭持家”、“勤劳刻苦”外,还有一种是:漠视精确。这很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眼下,让人担忧的是这种漠视精确的模糊病很流行,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

镜    子      (连晨)

有两件事,我认为可以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镜子,其中一件是老外干的,另一件也是老外干的。我摘要分述。

第一件事

武汉市番阳街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6层楼房,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20世纪末,也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后的某一天,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一大楼的业主寄来一份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在1917年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真是闻所未闻!80年前盖的楼房,不要说设计者,连当年施工的人,也不会有一个在世了吧?然而,至今还有人为它的安危操心,操这份心的,竟然是它最初的设计者,一个异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是怎样的一种因素(体制?岗位责任制?金钱的诱惑?铁的纪律?敬业精神?个人品德?还是一种文化传统、一种日常的共同遵守的生活准则?)使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在时空中更新换代了数茬人的机构,虽经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仍然守着一份责任、一个承诺?面对咱们的豆腐渣工程,我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第二件事:

在东北地区滨洲铁路穿越小兴安岭那条最常的隧道的山顶,有一座方方的石碑,那里长眠着一位异国工程师。这位工程师曾负责这条隧道的设计。当工程进度由于意外没有按照预定时间打通时,这位工程师开枪自杀了!她以自杀来抵补自己的失职和耻辱。

这种自责方式对我们来说太陌生了。我们太习惯于在失败面前寻找“客观原因”了,我们也太习惯于在失误面前为自己开脱了。一个肩上负有责任的人,出了天大的责任事故,别说引咎自杀,辞职谢醉的也少有。这位异国女士的自责行为,让我异常分明的看到了我们灵魂中的暗点。

以上两个故事,将是我后半生永不丢弃的镜子,既照言行也照内心,愿送给所有有自省精神的人。

中国人与麻将    (胡适)

前几年,麻将牌忽然行到海外,成为出口货的一宗。欧洲与美洲的社会里,有许多人学打麻将,后来日本也传染到了。有一个时期,麻将竟成了西洋社会里最时髦的一种游戏:俱乐部里差不多桌桌都是麻将,书店里出了许多研究麻将的小册子,中国留学生没有钱的可以靠教麻将吃饭挣钱。欧美人竟发了麻将狂热了。

谁也梦想不到东方文明征服西洋的先锋队却是那一百三十六个麻将军。

但是这回我从西伯立亚到欧洲,到美洲,再到日本,几乎看不见麻将了。在美国朋友的家里,也曾看见麻将牌盒子雕刻装潢很精制的陈列在室内,有时一家竟有两三副,但从不见主人主妇谈起麻将,他们从不向我这位麻将国的代表请教此中玄妙!麻将在西洋已成了架上的古玩了,麻将的狂热已退凉了。

我问一个美国朋友为什么麻将的狂热过去的这么快!他说:太太们喜欢麻将,男子们却很反对,终于是男子们战胜了。

这是我们意想的到的。西洋的勤劳奋斗的民族绝不会做麻将的信徒绝不会被麻将所征服。麻将只是我们这种好闲爱荡、不爱惜光阴的“精神文明”的中华民族的专利品。

…………

麻将从明朝晚年出现,到今天经过三百多年的演变,越变越繁复巧妙了,所以更能迷惑人心,使中国的男男女女,无论富贵贫贱,不分日夜寒暑,把精力和光阴葬送在这一百三十六张牌上。

英国的“国戏”是Criket,美国的“国戏”是Baseball,日本的“国戏”是角抵。中国呢?中国的“国戏”是麻将。

麻将平均每四圈费时约两点钟。少说一点全国每日只有一百万桌麻将,每桌只打八圈,就的费四百万点钟,就是损失十六万七千日的光阴,金钱的输赢,精力的消磨,都还在外。

我们走遍世界,可曾看见哪一个长进的民族、文明的国家,肯这样荒时废业的吗?一个留学日本的朋友对我说:“日本人的勤苦真不可及!到了晚上,登高一望,家家板屋里都是灯光,灯光之下,不是少年人读书,便是老年人跪着翻书,或是妇人在内做活计。单只这一点勤苦就可以征服我们了。”

其实何止日本?凡是长进的民族都是这样的。只有咱们这种不长进的民族以“闲”为幸福,以“消闲”为急务,男人打麻将为消闲,女人打麻将为家常,老太婆以打麻将为下半生的大事业!

从前革新家说中国有三害:鸦片、八股、小脚。这差不多已经没有了。只有这第四害,麻将,还是日兴月盛,没有一点衰竭的样子,没有人说它是可以亡国的大害。虽然到欧美去招摇了一次,但如今仍旧缩回来了,仍旧回来做东方精神文明的国粹国戏。

妙 句 摘录

*在中国,脸面比任何其他世俗的财产都宝贵。它比命运和恩惠还有力量,比宪法更受人尊敬。(林语堂)

*在中国,凡是明文规定的都不是重要的,只是需要你去应付的,凡是重要的都不是明文规定的,而是需要你去琢磨的。  (陶东风)

*老外开会,会上可能有10种声音,但会后只有一种声音;中国人开会,会上没人说话,但会后可能有10种声音。

                            (与魔鬼同行)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土块,欧洲就少了一点;如果一个海角,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感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

*穷不是不要文化的借口,因为没有文化会更穷。中国的企业做不长,做不强,技术和管理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缺乏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文化不是物化的东西,它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是以人为载体的。

*学历和技能是衡量一个人的硬件标准,但真正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他的软件,是一种性格和态度,是文化。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

*没有一个环境是完全纯净的,发生政治行为也很正常,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政治,但要控制在一个适当的程度。政治行为太泛滥了,就会损害诚信。

*要把依赖性看作十分可羞,把懒惰同身心衰弱看成及不道德。要有自信心,忍劳耐苦不在乎,对一切事皆有从死里求生的精神,对精神身体两不健康的病人狂人永远取不合作态度。这才是救国家同时救自己的简要良方。(沈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