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长寿博腾制药: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0:12:08

 

本章教学要点

1、 文学创造的材料的牲及来源。

2、 艺术发现的心理因素。

3、 心理作品与意图的冲突。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郑板桥集·题画》)

创造过程:馆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      ↑       ↑          ↑

          艺术素材→艺术发现→艺术意象→艺术形象

                              (构思)  (传达)

所谓“眼中竹”、“胸中竹”、“手中竹”的划分,就是针对艺术创作过程的划分,这同样适合于文学创作。一般说来,文学创作过程可分为发生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

 

第一节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一、   材料储备

文学创造材料

无意获取与有意获取

实践获取与书本获取

二、艺术发现

艺术发现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a.长久追寻与蓦然领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李存葆写《高山下的花环》,经过多次的反复,最终才选定了现在的材料,在这些材料中发现了艺术的精神。再如托尔斯泰的《复活》,一共写了十年,有八九年的时间都在琢磨开头,开头的不同,小说的艺术魅力也就不一样。

b.独特眼光与非凡观察力的凝合

屠格涅夫《麻雀》便如此。

c.外在机缘与内心体验的契合

歌德写《少年维特之烦恼》便如此。《维特》一书的情节并非完全出自歌德的虚构,很多是实有其事,它是根据歌德本人在韦茨拉尔的一段生活经历以及一个名叫耶路撒冷的青年自杀身死的不幸遭遇糅合而成。《维特》第一篇中的维特就是歌德本人,绿蒂的形象是夏绿蒂·布甫的形象。歌德曾经热恋过夏绿蒂·布甫,(1772年)为她痛苦过,直到老年还不能忘怀。因此,歌德心中一直隐藏着炽热的情感。1773年,耶路撒冷自杀的消息传来,好似一根导火线,引爆了歌德心中炽热的情感,他积极搜集有关材料,闭门谢客,只用了四个星期就写出了这部名篇。

d.灌注生气与知觉创新

如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3)艺术发现是文学创作的契机:没有发现,没有创造

4)艺术发现的本质、原则:同中见异与异中之同

许子东《一个故事的三种写法:〈日出〉、〈啼笑因缘〉、〈第一炉香〉》

同一个情节模式:都描写一个女人如何贪图金钱虚荣而沉沦堕落的故事。转折

点是初次为了金钱而屈从一个她所不喜爱的男人的那个时刻。

    《日出》陈白露:“略前详后”,“受害者”以控诉“损不足以富有余”;“厄运”。

    《啼笑因缘》沈凤喜:“详前略后”,社会害了她,她也不是完全无辜;“道德缺点”。

    《沉香屑·第一炉香》葛微龙:“详前略后”,详写堕落前每个细节;女人“普遍弱点”。

三、创作动机

内在动力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构思阶段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1、艺术构思的含义P122

艺术构思:叙事性作品:巧妙地叙述故事

          抒情性作品:独特的意境创造      

二、构思方式

1)综合

a.综合的含义(P128)

b.综合的特点:定向性;选择性;整体性

2)突出和简化:

a.突出

浓涂重抹:如阿Q头上的癞疮疤

淡化背景:如安娜的出场在小说第一部18章。

b.简化

简化的含义: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形象或

意念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如鲁迅《秋夜》的开头。

简化与突出的区别:突出是以浓涂重抹和淡化背景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简化则是将

形象或意念身上的所有遮蔽物全部剥掉,只留下最核心、最能表现本质的要素。可以说,简化是“淡化背景”的极致;简化的目的仍是为了突出。

3)变形与陌生化

a.变形:

扩大法和缩小法,如《巨人传》中的巨人

粘合法,半人半神的粘合,孙悟空

漫画法,有意改变形象的思维方式,如鲁迅的“狂人”

夸张法,形象的某个突出的特点影响他的一切,如阿Q

幻事法,部改变人物而将世事变形,如凡尔耐所虚构的奇异变幻的世界

b.陌生化

变形着重“改变”事物常形来创造,陌生化则倾向于不用习见的“称谓”来描写事物。

 

第三节 文学创作的传达阶段

 

一、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1、艺术传达中的“文不逮意”或“心手不一”               陆机、刘勰语

    2、“心手不一”的原因:构思与传达的矛盾现象

1)  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托尔斯泰《安娜》

2)  作家创作动机(意图)中途转换

 鲁迅写《阿Q正传》

3)  缺乏应有的艺术技巧

钱钟书论“得心应手”:“技巧的必要性”

“夫大家之能得心应手,正先由于得手应心。技术工人,哲物能应;真积力久,学化

于才,熟而能巧。专恃技巧不成大家,非大家不需技巧也,更非若须技巧即不成大家也。”     (《谈艺录》P211)

二、字词提炼与艺术技巧

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

语词提炼的任务: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对象

三、艺术传达的两种操作风格:即兴与推敲

1、  关于艺术创作的两种风格:“迟速论”

《文心雕龙·神思》:“人之禀才,迟速异分”

“思之缓者”: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一一纪。

“思之速者”:子建援牍如口颂,仲宣举笔似速构。

2、即兴:       (“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

1)  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

2)  适当的创作气氛和契机

3)  突然爆发基于长久酝酿

歌德《少年为特之烦恼》:“我用了四周时间写成了《维特》,此前并没有为

总体或局部大任何草稿。”

    3、推敲:         (“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

        歌德《浮士德》:写作长达60年之久,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768-1775年,“初稿浮士德”

        第二阶段:1788-1790年,“浮士德片段”

        第三阶段:1797-1808年,“浮士德第一部”

        第四阶段:1825-1832年,“浮士德第二部”

    4、即兴与推敲的结合;        (“迟常胜速”)

     谭献:“迟速由于禀才。若垂之于后,则迟速一也,而迟常胜速。枚皋百赋无传,相如赋在人口,可验。”

     刘歆《西京杂记》卷三“文章迟速”:“枚皋文章敏疾,长卿制作淹迟,皆一时之誉。而长卿首尾温丽,枚皋时有累句,故知疾行无善迹矣。”

      例如;李白与杜甫;陆游与辛弃疾(陆诗万首,辛词629首);郭沫若与鲁迅;新闻记者与“文学家”

 

本章复习题

基本概念:

材料  创作动机  艺术构思  灵感  综合  突出  简化  即兴

思考题:

1. 文学创造材料的特征及其来源是什么?

2. 艺术发现的心理牲是什么?

3. 试谈作品与意图的冲突。

 

第八章  文学创造原则

 

本章教学要点

1. 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的区别

2. 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介入中得到实现

3. 情感把握的诚挚性与高尚性原则

 

第一节  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

 

一、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

艺术真实

1)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定义P162

2)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

(一)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1.内蕴的真实

内蕴的真实——“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定时代的“人性心理”真实

① 契诃夫“社会人性”的残暴性、自私性及保守性

② 卡夫卡:人性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性

③ 艾青:不畏凶险、坚定乐观的“英雄性格”

如“变形记”

西方:奥维特《变形记》→阿普列尤斯《变形记》→卡夫卡《变形记》→尤奈

斯库《犀牛》

         中国:《太平广记》引《续玄怪录》记“薛伟化鱼”(《管》P568)

2.假定性的真实

① 假定性情境的多样性

浪漫型:夸张、变形、荒诞而特别明显

象征型:夸张、变形、荒诞而特别明显

现实型:“虚构而看不出虚构”

②“假中见真”的条件

     首先,艺术情境自身必须具有完整性、统一性和内部演进的必然性。亚氏“把谎话说得圆”。

      其次,假定性情境应符合客体的事理逻辑,或符合主体的情感逻辑。

(二)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的区别

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的区别在于反映客体世界的主观性与诗艺性。

1.主观的真实:主观倾向性

自然情境的主观性:“日出日落”的主观色彩

生活情境的主观性:“昭君故事”的不同主题

2.诗艺的真实:形式审美性

叙事作品:故事情节的艺术处理

抒情作品:审美意象的艺术化创造

艺术真实的定义

二、艺术概括

定义P141

    例如;“关羽”形象的艺术概括:义、忠、威、勇

① 孙坚的功劳归于关羽——大破卓军,枭其都督,斩华雄等(神勇)

② 关羽降并无条件——《三国志·关羽传》“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义)

③ 华容道上虚晃一刀(义)

④ 关羽欲纳秦宜禄之妻——杜氏——被删掉(节)

⑤ “单刀赴会”是鲁肃(威)

艺术概括的意义:艺术概括是创造艺术真实的基本手段和途径

巴尔扎克:“艺术的综合”,“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

刘勰:“以少总多”,“触类而长”

别林斯基:“通过个别的、有限的现象来表现普遍的、无限的事物。”

艺术概括的规律:

1. 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通过个别概括一般(歌德)——形象的普遍性和典型性

2.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主体意识介入客体对象(卢卡契)——形象的假定性和理想性

 

艺术概括的具体方法:

1)  取材途径:习见的大量存在的事物:量的普遍性中见规律

             罕见的新生状态的事物:质的必然性中见规律

2)  人物塑造:综合法

原型法

 

第二节 情感把握与形式创造

 

一、情感把握

定义:P147

(一)裁判与价值取向

1.诚挚性:真情

2.高尚性:善意

(二)诗意的裁判

1.情与境的交融

 2.情与理的交融

二、形式创造——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即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1.  艺术形式问题的两种观念

一种:重内容而轻形式:“意似主人,辞如奴婢”

一种:形式主义理论:“形式是更深刻的内容”

结论:内容与形式的不可分

2.形式创造的基本规律

其一,从内容出发去选择与创造形式

其二,发挥形式对艺术表现的能动作用

            形式适合内容

            形式使内容升华

其三,重视形式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

 

本章复习题

基本概念:

艺术真实  艺术概括

思考题:

1. 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有何区别?

2. 怎样理解“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是主体意识对客体对象的能动介入和把握的过程?

3. 试阐述情感把握的诚挚性与高尚性原则。

 

第四编  文学作品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本章教学要点

1、文学作品的类型 

2、文学体裁的划分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类型

 

一、   现实型文学

(一)再现性:再现客观现实

(二)逼真性:细节真实,虚构而见不出虚构

二、理想型文学

(一)表现性:表现理想情感

(二)虚幻性:夸张、幻想塑造虚幻的形象

三、象征型文学

(一) 暗示性:寄寓主观意蕴

(二) 朦胧性:间接表现

四、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

(一) 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二) 近代: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

1. 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主观精神与个性解放

2. 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初,按生活本来面目写作

3. 象征主义文学:19世纪,反对自然主义和夸饰的情感表现,强调暗示

(三) 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反模仿反再现,追求主观情感的抒发,强调心理化的现实,大量运用变形、荒诞、象征等手段。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体裁

 

一、   诗

(一) 凝炼性:概括、精炼

(二) 跳跃性:遵循情感与想象的逻辑

(三) 节奏与韵律性:节奏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的变化;韵律指同韵母的字在相同的位置上有秩序地重复出现。

二、小说

(一)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二) 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三) 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三、剧本

(一) 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二) 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三) 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四、散文和报告文学

(一) 散文

1. 题材广泛多样

2. 结构自由灵活

3. 抒写真实感受

(二) 报告文学

1. 及时性

2. 纪实性

3. 文学性

 

本章复习题

基本概念:

诗  小说

思考题:

1. 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的关系?

2. 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3. 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本章教学要点

1、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

2、 文学典型

3、 文学意境

4、 文学意象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

 

一、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言、意、象三层次

西方现代美学:英加登:声音、意义单元的组合、生活世界、观点—世界、形而上五层次。

二、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

(一) 文学话语层面

形象性、生动性、凝炼性、音乐性、内指性、心理蕴含性、阻拒性

(二) 文学形象层面

1. 主客观的统一

2. 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3. 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4.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三)文学意蕴层面

所谓文学意蕴层,是指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本文结构的深层内容和意味。

文学意蕴的层次性

历史内容:形象包含或暗示的历史内容;

哲学意味:形而下的感知体验与形而上的哲理思考的融合;

审美意蕴:形象引发的单纯的美感体验

 

第二节  文学典型

 

文学典型是指文学形象的鲜明独特的个别性概括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的深度和广度。

一、典型论的发展

第一阶段:17世纪以前的类型说: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布瓦洛

第二阶段:18世纪以后的个性典型说:莱辛、歌德、黑格尔、别林斯基

第三阶段:马克思主义典型观成熟:恩格斯致敏·考茨基信:

    “对于这两种环境中的人物,你都用你平素的鲜明的个性描写给刻划出来了;每个人都是典型,而又有明确的个性,正如黑格尔老人所说的‘这一个’,而且应当是这个样子。”             (恩格斯的观点来源于黑格尔。)

二、   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一) 特征性

1. 有贯穿始终的总特征。

2. 以局部特征来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二)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1. 吸引力

2. 感染力

3. 震撼力

原因: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蕴藉性

三、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一) 什么是典型环境

1、“典型环境”的含义

1)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人物活动场所,社会文化风貌,人物相互关系)

2)典型环境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环境;特殊性与普遍性

典型环境:特殊的生活环境:

          普遍的现实关系:

具体性:作品中具体独特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小环境)

普遍性:真实地显现特定时代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面貌(大世界)

例如:1)鲁迅笔下的“未庄”“鲁镇”→2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面貌

      2)古华笔下的“芙蓉镇” →50至7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关系激变

      3)巴金笔下的“高家” →新与旧冲突时代的封建大家庭

3)典型环境不同于时代背景和人物的具体环境

4)典型环境的实质:“人物—环境—时代”的统一

如: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及《高老头》:

法国的时代特点

《高老头》的人物关系与人物命运

巴黎—“鲍府”:鲍赛昂夫人的爱情悲剧,出走巴黎,隐居乡村。

 “伏盖公寓”—高老头被女儿抛弃,绝望地离开人间

拉斯蒂涅由单纯的外省青年堕落为野心家

(二)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1. 典型环境决定着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2. 典型人物对典型环境有能动的反作用。

3.二者互相依存。

第三节 文学意境

 

一、“意境”的形成及界定

     1、古代“意境”论的形成:             “情景交融,谓之意境。”

1)  萌发期:先秦至魏晋

《论语》:“诗可以兴”;

《文赋》:“情瞳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物色》:“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2)  奠基期:唐代

王昌龄《诗格》“三境”:物境、情境、意境;

刘禹锡:“境生象外”;

司空图“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

3)  发展期:宋代

尚意:

尚韵:

4)  总结期:明清

王夫之:情景论

王国维:境界论

     2、“意境”的现代阐释:

1)  王国维:境界论与近代美学;

2)  朱光潜:诗的境界与克罗齐直觉说;

3)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

4)  李泽厚:意境是形神情理的有机统一。

定义:教材P194

二、文学意境的特征

(一) 情景交融:表现特征

1.  景中藏情

2.  情中见景

3.  情景并茂

(二) 虚实相生:结构特征

由于构成意境的客观之景是形神兼备之景,构成意境的主观之情是情理交融之情,因

而“情景交融”的整体意境,必然“实中含虚,虚实相生”,象外有象,韵味无穷。

1.  实境与虚境

2.虚实相生

(三)意味无穷:审美特征

3、深广的艺术意蕴

梅尧臣:“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叶芝《象征》:“风雨飘摇的古楼中,盲目的处士敲着钟”

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三、意境的分类

刘熙载:四类

王国维: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

 

第四节 文学意象

 

“意象”的四种含义:

     a、“心理意象”:指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

          韦勒克《文学理论》P202:意象是“感觉的‘遗孀’和‘重现’”。

     b、“内心意象”:指为某种目的而在内心构想的新生的、超前的意向性设计图像。如:文学构思的“胸中之竹”。

         司空图《诗品·缜密》:“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c、“泛化意象”:是文艺作品中出现的一切艺术形象或语象的泛称。

        “语象”是语言级的形象,直译为“用文字的物质材料制成的像”。它是指不脱离语词或词组的具词性形象。

        “语象”,即语词形象。如:山、水、人、春山、秋水、丽人等描述的形象。    

d、  观念意象及审美意象

一、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审美意象

观念意象:表意之象,专指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

《周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

审美意象;最能体现作家艺术家审美理想的高级形象。

叶燮《原诗》:表达“至理”、“至事”的艺术形象

康德:审美意象,可界定为“一种理性观念的最完满的感性形象显现。”

因此,我们认为,意象乃表意之象,即渗透着诗人主体情意的客观事物的具体之象。

它是意与象的统一。        如:同为写夕阳,意象不同:

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昏暗、低沉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明亮、开阔

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愁苦

毛泽东:“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悲壮

叶剑英:“满目青山夕照明”        ——明朗

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一) 哲理性:本质特征

(二) 象征性:表现特征

(三) 荒诞性:形象特征

(四) 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思维特征

(五) 求解性和多义性:鉴赏特征

三、审美意象的分类:寓言式和符号性

1、  寓言式意象:指通过一则故事直示一种哲理或观念,这一哲理或观念正是这则故事的主旨。

如:尤奈斯库《秃头歌女》;萨特《禁闭》

2、  符号式意象: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

1)  抽象型符号式意象:找不出适当的自然物化概念来描述它的形态,而只有              借助于某些抽象的概念、术语去表达它。

        如:古、今的抽象雕塑、抽象画、象征性建筑

2)  具象型符号式意象:一般是由自然物体的变形、夸张和拼接组合而成的意象。

如:中国龙凤图像;埃及的狮身人面兽

 

本章复习题

基本概念

典型  意境

思考题:

1. 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2. 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

3.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本章教学要点

1. 叙事

2. 叙述内容

3. 叙述话语

4. 叙述动作

 

第一节 叙事界定

 

一、   叙事理论与叙事学

1、传统叙事理论:以人物、情节、环境为中心

西方: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别林斯基;

中国:从司马迁到金圣叹

2、当代叙事学:叙事方式与叙事结构模式

   当代叙事学:理论渊源

① 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的“二项对立”原理(《普通语言学教程》)

② 结构主义神话学: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

③ 结构主义叙事学:罗兰·巴特、热奈特等

  教材的立场:传统与当代的融合,以当代叙事学为主。

二、  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1、  叙事文学的源流:神话→史诗→史传→小说;“由实而虚,虚实结合”

2、  叙事的涵义:“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3、  叙事的特征;

① 叙述的事件:“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及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

客观外部世界的事件:人→行动→结果→社会运动

例如:荷马史诗→项羽本纪→战争与和平→三国演义

② 事件的叙述:“话语的虚构”,用话语虚构的艺术世界,叙事内容与客观现实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基于现实,又超越事实。

里蒙-凯南:叙事作品→“叙事虚构作品”:“叙述一系列虚构事件的作品。”

如:白居易《长恨歌》→王安忆《长恨歌》

三、  叙事与意识形态本质:社会性与时代性

1、  叙事的意识形态性:

从叙事的内容看,“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是某种意识形态化了的解释。”

从叙事的方式看,“一定的叙事方式与叙事风格受到一定的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

例如:17世纪的古典主义、理性主义与政治集权主义:“秩序”

      19世纪的写实主义与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

      20世纪”意识流”等新叙事与非理性主义文学等

2、  叙事的意识形态的复杂性

① 具体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与意识形态的疏离;

② 叙事的意识形态性应从整体上把握。

四、叙事的构成

1、 所讲述有故事内容

2、 讲述故事的语言组织

3、 叙述行为(动作):产生出叙述话语的“叙述”活动本身。

 

第二节  叙述内容

 

一、   故事

(一) 事件

1. 推动故事片情节发展的事件

2. 塑造生动的形象的事件

(二)情节

情节是把在表面上看来偶然地沿着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事件用因果关系加以解释和重组。

(三)人物

二重性:

行动元:人物是推动情节发展的要素。

普罗普:人物的功能;人物的“行动范围”

格雷玛斯:三对行动元,即主体/客体,授者/受者,助手/敌手。

角色: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牲的人物。

格雷玛斯:六种角色:主体、客体、授者、受者、助手、敌手。

二、结构

指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

(一) 表层结构:历时性,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二) 深层结构:共时性,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三、行动

行动基本逻辑的三段式: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

行动序列的组合形式: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连式

 

第三节  叙述话语

 

一、   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故事时间: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

文本时间: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时序: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顺时序、逆时序、插叙

时距:叙述的步速,是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比较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匀速、概要叙述、慢镜头叙述

时长变形

    省略    述本时间=0,当然也<底本时间

    缩写    述本时间<底本时间

    场景    述本时间=底本时间

    延长    述本时间>底本时间

    停顿    述本时间>底本时间,因为后者=0

频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的叙述的次数。

二、   视角

(一) 第三人称叙述

(二) 第一人称叙述

(三) 第二人称叙述

 

第四节  叙述动作

 

一、   叙述者与作者

前者是出现在作品中的讲述故事的人,后者则是写作品的人。

二、   叙述者与声音

叙述者的声音:体现出叙述者特定口气或态度叙述语言。

三、   叙述者与接受者

理想的接受者=隐含的接受者

实际的接受者

 

本章复习题

基本概念:

叙事学、情节、行动元与角色、视角、叙述者的声音

分析题:

1.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的行动序列。

2.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中叙事者声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