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exvius 日服wiki:作文开头的方法教案(老师用)-陈年老酒-搜狐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06:04
个人档案 陈年老酒 看档案 加好友
写留言 打招呼
查看博主的微博 姓名:***
职业:**
年龄:**
位置:中国,**
个性介绍:
*******
#sideBlogStat ul{margin:0;overflow:hidden;white-space:nowrap;list-style:none;padding:0;} #sideBlogStat ul li{line-height:20px;} 修改个性介绍
推荐给好友 博主最新文章
  • 面对雪灾,为何我们只能束手无策
  • 年青人是一面镜子
  • 昏君之下无完人:岳飞和秦桧
  • 2004中考记叙文试题汇编10
  • 2004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9
  • 2004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8
  • 2004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7
  • 2004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6
  • 2004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4
  • 2004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3
更多文章>> 推荐博文 闫妮女儿的可爱自拍照 全球最美十大落日海滩
  • 药家鑫杀害张妙过程的模拟推演
    张显
  • 应该大幅度减少保障房供应
    童大焕
  • 我所经历的中国农村改革
    赵树凯
  • 人民日报“评论部文章”背后真相
    马少华
  • “真维斯楼”铭牌为何被摘下
    熊丙奇
  • 奥巴马新中东讲话说给谁听
    和静钧
更多相关文章>> 日志正文

作文开头的方法教案(老师用)

标签: 开头  作文  重庆  教案  为话题  分类: 作文教案 2008-01-24 11:03

作文开头的方法教案(老师用)

 

教学重点:1.开门见山 2.运用描写与修辞

教学难点:对比 比兴 设置悬念        

教学设想:讲练结合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开头俗称“豹头”,也有人称之为“凤头”、“龙头”,都是指开头应该不同凡响,有吸引力,能有引人入胜的效果。

学生往往在开头上存在这样几种不足:

1、不必要的释题; 2、故弄玄虚,转弯抹角,入题太慢; 3、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

 

二、作文开头的要求:

1.要向主题靠拢:

梁启超:“文章最要令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才易动人。”

《三国演义》: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2要短小精悍:

.茅盾《海南杂忆》开头:“我们到了那有名的‘天涯海角’。”12个字便交代清楚了所游地点,为下文由所见所闻引起对历史的追忆开路。 “清晨,大雾。”陈国凯《雾》开头仅四字白描,便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与环境,又暗示了故事结局,含义深刻隽永。

3.要有文采: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 《青春》

 

三.常见方法简述:

作文开头方法繁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四类:

1.开门见山:交代(题旨、人物、时间、总括)

2.运用技巧 :悬念、烘托、比兴、对比、类比等

3 运用修辞:引用、设问、反问、比喻、排比等

4.运用描写:肖像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等

 

四.重点方法例解与演练:

1. 例一:生命的大屋里,有着千百万道情感之门,开启它们,我们将得到欢乐、忧伤、勇气、沮丧。

思考:从这个开头看,本文所涉及的话题是什么?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下文涉及的内容是哪些?

明确: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应是“门”。它采用的“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的方法。下文涉及到的内容:只要我们能够敞开心扉,我们的生活将会丰富多彩。

归纳:一个开门见山的开头不但会使文章不兜圈子就直奔正题,而且会使阅卷老师省去曲折迂回的语言迷雾而直接进入作者的主题叙述。

采用开门见山的开头应注意的问题:(1)、写作前要经过认真的思考,提炼出能够引领全文主题内容的开头;(2)、这种开头语言要非常精练,要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效果,激起阅卷老师的阅读欲望。

例二:那天,鲜花店门口贴了一张大红告示:母亲节预定鲜花。哦!母亲节快到了,我该为母亲准备节日礼物了。

思考:从这个开头看,本文所涉及的话题是什么?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下文涉及的内容是哪些?

明确:本文的话题应该是“母亲节的礼物”,下文涉及到的内容,应该是为什么或怎么样为母亲准备礼物,以及送礼物的过程。

【演练】以“我学会了听取别人的意见”为题,用“开门见山法”写个开头。

〖它山之石〗人生的追求,就如水上行舟,只有高扬起风帆: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我们才能进退自如,抵达胜利的彼岸。

小结:开门见山法 交代(题旨、人物、时间、总括)

 

2.例二:生活中不可以没有追求,生活中不可以过度追求。

思考:从这个开头看,本文所涉及的话题是什么?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下文涉及的内容是哪些?

明确: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应是“追求”。它采用的开头方法是“正反对比”法。下文涉及的内容是采用对比法,写生活中追求和过度追求的事情,从而揭示追求的注意问题。

注意:运用“正反对比”入题法,应重视辩证说理,对比要鲜明。

例三:他很热心,我有什么困难,他马上会来帮忙;他很冷漠,考试时,我要求他帮忙,他看也不看我一眼。

明确:本文的话题是“友谊”,内容是写我和他发生的故事,揭示真正的友谊。

【演练】:以“最浓的关爱”为话题,用“正反对比”入题法写个开头。

〖它山之石〗:有了关爱,我们的生活热乎乎的,没有关爱,我们的生活冷冰冰的。

 

3.例三:天空没有不逝的彩虹,人生也没有永远灿烂的风景。圆满很美,残缺遗憾有时也是美。

 思考:从这个开头看,本文所涉及的话题是什么?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下文涉及的内容是哪些?

明确:本文所涉及的话题是“挫折遗憾”。它采用的是“比兴开头”法。下文涉及的内容应是谈“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遗憾”。运用“比兴开头”法,能营造气氛,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注意:起兴之物必须与“所咏之辞”有内在联系,切不可“风马牛不相及”。

【赏析】以“初中生活(小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运用“比兴开头”法写个开头。

山间繁茂的青草,田野沉甸的金穗,池塘鲜活的红鲤,还有高空翱翔的黑鹰,这些色彩各异的生命在点缀着大自然。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灵长,也应该以多彩人生来丰富世界。

[演练]以“面对母亲的目光”为题,用比兴手法开头。

[他山之石]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大鸟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宝贝。它那绿豆般的眼睛温柔而慈爱地注视着意欲飞出温巢的小鸟。这画面,这眼神,让我想起了母亲……

4. 例:我决心做一个试验:整整一个月里,一句话也不讲。 (刘心武《白牙》)

思考:本文采用的是什么开头方法?

明确:这种开头是“设置悬念”法。好处在于能激起读者的兴趣。

注意:上下文的照应

【赏析】以“自我”为话题,运用“设置悬念”法写个开头

〖它山之石〗这些天,我一直为自己该怎样死而焦虑不安。(重庆《我是一只想死的小鸟》)

 

小结:“正反对比”“比兴开头 ” “设置悬念”均属于“运用技巧 ”法,除了这三种技巧外,还有烘托、类比等

[演练]以“我要健康”为题,用设置悬念法开头。

[他山之石]今天,天气冷得要命,但我已下决心要冬泳一个月。

5例五:它曾是千年前的儒学大师发自肺腑的呐喊,它曾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中变得不名一钱,它曾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出不平凡,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而和谐。它,就是诚信。

思考:本文采用的是什么开头方法?

明确:这种开头是“排比入题”法,能增强气势,令人为之一震,从而获得第一印象。

注意:(1)分句间的逻辑层次(2)要紧扣题旨

【演练】以“我和挫折做朋友”为题,运用“排比入题”法写个开头。

〖它山之石〗当你遇上挫折,你会怎么办?或许,你会选择逃避,找个避风的港湾;或许,你会选择哭泣,用泪水清洗伤心欲绝的心灵;或许,你会选择求救……

 

6..例六:古语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曾子杀猪为一“信”字,孔明接受“托孤”为一“诚”字;因为有了“诚信”二字,百年的老店得以顾客盈门,刘邦的约法三章得以千年传为美谈。

思考:本文采用的是什么开头方法?

明确:这种开头是“引用入题”法。这样开头简洁明白,易使阅卷老师产生共鸣。

注意:引用要准确、得体,切勿张冠李戴。

【演练】以“挑战生活”为题,运用“引用入题”法写个开头。

[他山之石]演员们说,人生如戏;歌唱家说,人生如梦;爱好旅行的人说,人生如旅;喜欢做梦的人说,人生如梦;我说,人生就是一场挑战。

 

小结:排比 引用入题均属于“修辞开头”的方法,在作文的开头中我们还可以采用设问、反问、比喻等修辞以及肖像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等方法7.例七: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的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思考:这是采用什么方法开头?这种方法有何好处?

明确:这是“描写开头”法,它可以是场面描写,可以是景物描写,还可以是人物描写,好处在于能烘托气氛,渲染情感,给读者一个鲜明的印象。一般用于记叙文

注意:1.要注意特定的时间,场合,氛围。 2.场面描写要注意点面结合 3.人物描写要抓住特征

 

四.小结:

1.方法不是孤立的,要综合运用。 2.要多思多练

五.迁移练习

作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抱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请你以“有关距离的遐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