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末凉子 精神:新形势下加强劳动保障档案管理的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3:49:22

新形势下加强劳动保障档案管理的建议

发布时间:2008-08-20 稿件来源:原劳动网

 

劳动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健全的劳动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安全网和减震器。我县劳动保障工作正在向法制化、社会化、规范化、广泛化方向发展。劳动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是劳动保障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必然需要进行创新。

一、目前劳动保障档案管理的基本特点。劳动保障档案,是指劳动部门、社会保障经办部门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在进行劳动就业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推广劳动者权益、扶助社会弱势群体过程中形成的专业社会保障档案,一般包括职工个人档案、劳动就业、社会保险三部分。其中职工个人档案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管,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由各经办机构管理。作为一项专业的管理工作,劳动保障档案具有以下的特点:

1.广泛性。广泛性是指劳动保障档案涉及的人员广泛。现在我国的养老、医疗等社保措施主要针对城市居民,伴随着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我国参与社会保障体制的人口将逐渐扩大到农村,最终目标是全社会的所有公民,每个人在办理社会保障时都会形成社会保障档案。

2.动态性。动态性是指劳动保障档案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的。每个人从参加工作到参与社会保障后,档案会随着职工工作单位的变动而发生关系转移,各项社会保障保险的缴费情况也会依据职工的工资增减而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情况都要在其社会保障档案中形成相应的记录,劳动保障工作的这种动态变化决定了劳动保障档案的动态性。

3.人本性。人本性是指劳动保障档案是以人为基本对象来办理的。个体的人是社会保障档案的最基本的形成单位,从参加工作,加入社会保障后,每个人都会形成相应的档案,劳动保障档案是个人参与社会保障原始凭证,也是维护个人权益的重要证据。如干部的人事档案、工人的个人档案一样,随着人的变化,个人劳动保障档案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些档案记录一直要保存到当事人亡故之后。以人为本,记录一生,服务一生。

4.规范性。规范性是指劳动保障档案是按国家的有关规范来办理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各类社会保险都有统一的办理程序、缴付费标准;二是各类社会保险都有规定有规范的记录卡,登记清册及报表;三是个人档案不论是哪个单位的职工,其形成的相关材料具有一致性。

二、目前劳动保障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劳动保障档案在整个社保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劳动保障信息交流与共享的保证,是人民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凭据,也是劳动保障部门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劳动保障档案管理应与当前体制发展相适应,并能促进劳动保障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劳动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以下几个方面:

1.对劳动保障档案重视不够。由于劳动保障档案数量巨大,工作环节繁琐,加之档案的管理缺少相应的软硬件投入,人员配备、经费不到位的情况,在大部分地方普遍存在,有些部门没有专门的档案室,该归档的档案没有归档,档案随意保存、丢失的情况比较严重。

2.劳动保障档案多头管理,管理机制没有理顺。社会保障档案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广泛,不同的类别社会保障档案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形成了多头管理问题,造成不同的档案分属不同的部门,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困难,一个人的保险资料分别保存在不同的机构,且管理方法各异,没有一个完整的档案信息中心能够查询到一个人从参加工作或参加社会保险(含医保、养老、失业等保险)全部的档案信息。

3.缺乏专业档案的管理标准和规范。劳动保障档案管理缺乏国家标准,职工档案管理仍在执行1992年劳动部与国家档案局共同制定的《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而该项制度中的部分条款如适用范围、归档范围、管理形式、交接流转等规定已经不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亟须修改。

三、加强劳动保障档案管理的建议。根据当前劳动保障档案的特点和劳动保障各项工作的发展,改进和完善劳动保障档案工作,将是劳动保障工作和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当前劳动保障档案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改进:

1.加强宣传,加大投入。在全社会加大劳动保障档案工作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渠道,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每一位公民的保障意识,加大对劳动保障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对劳动保障档案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加大资金及人力投入,切实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人员匮乏、资金短缺、库房紧张等实际问题,为建设和完善劳动保障档案工作创造良好氛围和有利条件。

2.整合资源,完善管理机制。理顺社保档案管理机制,尽可能将社保经办机构的各种资料集中在一处管理,即实现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障工作的统一管理,推行一条龙式的服务模式,避免各职能部门间交叉重复而造成的浪费,实现社会保障档案的集中管理,充分体现社会保障档案的人本性特点,实现劳动保障档案“管理一生、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的管理目标。

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规范管理。大力加强劳动保障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加强对劳动保障档案的形成、整理、保管、利用各工作环节的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科学统一的劳动保障档案管理模式,努力促进劳动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劳动保障档案的管理效率,使其成为开展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力工具。

4.大胆创新,拓展新的管理模式。树立档案为人民服务的新观念,努力开创新的管理模式。如各地劳动保障局可建立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中心,解决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社会保障档案管理问题;推出了劳动保障档案托管服务。这些新的服务形式的开创,进一步推动了劳动保障工作社会化的进程,使劳动保障档案的管理不再依赖于企业,使职工不再为企业的破产和自己的退休而担心今后档案的管理问题,同时也给劳动保障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活力。在劳动保障工作社会化的大背景下,数量庞大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必然会成为劳动保障部门的一项重要开支,劳动保障部门可以积极探索新的形式,如采取建立劳动保障档案信息中心的方式,实现劳动保障整体档案的保管、利用,达到集中统一管理。

5、加快劳动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的建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建设统一的劳动保障档案信息网络已经迫在眉睫。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比如:用户的社保号和医保号就可以查询到自己的社保缴费和医保个人账户等情况,轻松完成缴费、支付等所有的工作环节;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因此,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力度,努力建设劳动保障档案信息网络。随着劳动保障工作的发展,网络化管理、人性化管理、规范化管理逐渐取代了陈旧的管理模式,劳动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改革进取,才能使劳动保障档案工作充满生机。

(郧西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黄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