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基本知识:中医推拿常用手法图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01:46
  中医推拿常用手法图解--摇法

  用一手握住或扶住被摇关节的近端肢体(有时起固定肢体的作用);另一手握住关节的远端肢体,作缓和的环转运动,使关节产生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转动,称为摇法。

  摇法是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属被动活动类,用来防治各部关节酸痛或运动功能障碍等症。

  由于摇法可广泛地用于脊柱及四肢诸关节,为要提高手法的正确性,避免医源性创伤(被动活动)的发生,有必要将摇法的总要领先重申一次:

  首先,摇法的方向和幅度一定要在生理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或者,在患者能忍受的范围内进行。而且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强。

  其次,用力要柔而稳;速度要缓而匀。动作要因势利导。现根据人体不同部位的要求,分别将摇法操作分述如下:

  

  1 .颈项部摇法 患者取坐位,颈项部放松,医者站立于患者的后外侧面;用一手扶其头顶部,另一手托住下颌部,双手协调以相反方向缓缓地使头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摇动,3~5次即可。

  常用于落枕,颈椎病,颈项部软组织劳损,颈项强痛、活动不利等症。

  2.肩关节摇法 本法有三种不同的常见操作,从安全角度出发,现介绍托肘摇肩法供学习。

  患者取坐位,肩部放松,患侧肘关节屈曲。医者站立于其侧方,半蹲位,上身略前俯。用一手扶住其肩关节上部,另一手托起患肢肘部(使患者手臂搭在医者的前臂上),然后缓缓地作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肩关节摇动。

  常用于肩关节周围炎、肩部伤筋、肩部骨折后遗症等病症。

  3.肘关节摇法 患者取坐位,患肘关节半屈曲位。医者一手托住患肘关节后部,另一手握住患肢的腕部,使肘关节作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摇动。

  常用于网球肘、肘部骨折后遗症等病症。
中医推拿常用手法图解--拍法

  用五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使掌心空虚,然后以虚掌作节律地拍击治疗部位,称为拍法。

  

  (1)手法要领:

  ①指实掌虚,利用气体的振荡,虚实结合,要做到拍击声,声声清脆而不甚疼痛。

  ②拍法要以腕力为主,灵活自如。

  ③一般拍打3~5次即可,对肌肤感觉迟钝麻木者,可拍打至表皮微红充血为度。

  (2)适用部位:肩背、腰骶、股外侧、小腿外侧诸部。

  (3)功效:行气活血,舒筋通络。

  (4)主治:风湿酸痛,重着麻木、肌肉痉挛等症。

  (5)举例说明:

  腰背部风湿酸痛:按揉委中、局部推拿后,在腰背部可涂上少量冬青油,而后作自上而下的拍法,直至表皮微红充血为度。
中医推拿常用手法图解--啄法

  五指自然微屈、分开呈休息位状,以腕关节的屈伸为动力,以诸指指端为着力点,作轻快而有节律地击打治疗部位,如鸡啄米状,称为啄法。本法可单手操作亦可双手操作,但以双手操作为多。

  

  (1)手法要领:

  ①腕、指均需放松,以腕力为主。

  ②手法要轻快灵活,有节律性,双手配合自如。

  (2)适用部位:头部。

  (3)功效:安神醒脑,疏通气血。

  (4)主治: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

  (5)举例说明:

  头痛、失眠:拿五经、扫散法,按揉列缺、神门诸穴后,常可辅以头部啄法(由前向后、由头顶部向两侧全方位地轻啄)。

中医推拿主要手法图解抖法   用双手或单手握住患肢远端,微微用力作小幅度的上下连续抖动,使患肢关节、肌肉有松动感,称为抖法。

  

  抖法在临床上常作为辅助或结束手法,有抖上肢和抖下肢之分。其操作如下:

  1. 抖上肢(图95)患者取坐位,上肢放松。医者站立于前外侧,上身略微前倾,用双手握住患者的手腕部(并不宜握得太紧),缓缓地将其患肢向前外侧方向抬起,约60°~70°;然后医者以腕力为主作连续小幅度的上下抖动,并使其抖动如同波浪样地由远端腕部逐步地传递到近端的肩部。或医者用手掌按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握住患侧远端的腕部,在腕部用力作连续小幅度的上下抖动。

  2.抖下肢 患者取仰卧位,下肢放松。医者站立其足后方,用双手分别握住患者后髁部,先将双下肢徐徐抬起离床面约20~30厘米,然后医者以臂力为主小幅度的上下抖动,使整个下肢产生舒松感。在做抖下肢时可配合作肢体内、外旋转的运动。对高大重实者可两腿分开操作。

  (1)手法要领:

  ①抖动时用力要自然,抖动幅度要小,但频率要快。一般抖动幅度在3~5厘米;上肢抖法频率一般在每分钟200次左右;下肢抖法频率一般在每分钟100次左右。

  ②嘱患者一定要放松肢体,配合治疗,否则无法进行。

  (2)适用部位:四肢部。

  (3)功效:疏松脉络,滑利关节。

  (4)主治:肩臂疼痛、腰腿疼痛等症。

中医推拿主要手法图解拿法   用拇指和食、中二指或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某一部位或穴位,称为拿法。

  拿法是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在临床上有三指拿(拇指与食、中指相对用力)和五指拿(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之分。

  (1)手法要领:

  ①一定要以诸手指罗纹面相对用力,去捏住治疗部位肌肤并逐渐用力内收,将治疗部位的肌肤提起,做有节律的轻重交替而又连续的提捏或揉捏动作。

  ②腕关节要放松,妙巧地运用指力,诸指动作要协调柔和灵活。

  ③力量要由轻到重,轻重和谐。不可以指端去扣掐。

  ④本法的刺激性较强,特别是在三指拿法之后,常继以揉法,以缓减刺激。

  (2)适用部位:

  三指拿:主要用于颈项部、肩并等部。

  五指拿:主要用于头部和四肢等。 dedecms.com

  (3)功效:疏经通络,解表发汗,镇静止痛,开窍提神。

  (4)主治:颈项强痛、肌肉酸痛、头痛、鼻塞等。

  (5)举例说明:

  外感头痛:拿五经,拿风池,扫散法。

  落枕:拿风池,按揉痉挛斜方肌,指揉列缺穴。

  腹痛:拿足三里,按脾俞、胃俞,摩腹。

  五指拿:用于头部时又称为拿头五经。其法如下:

  患者端坐,医者站立于后侧方,一手扶其前额,另一手五指分开,用诸指末节罗纹面为力点于头部;

  要求是中指定督脉,食、无名指分别置于两侧足太阳膀胱经,拇、小指分别置干两侧足少阳胆经(称拿五经)。然后五指同时用力,由前发际起,将头皮抓起,随即松开,重复抓、放动作,并缓慢渐渐向后移动。当手移至后脑部时,食、中、无名、小指要逐渐并拢,改为三指拿法,最后终于风池穴。如此可重复3~5遍,而且左右手可交替操作。 中医推拿主要手法图解扫散法   用手指在颞部做往返的摩擦运动,称之为中医推拿扫散法。

  

  (1)中医推拿扫散法手法要领:

  ①手势:拇指伸直呈外展位,四指并拢微屈曲。

  ②分解动作:拇指以挠侧面少商部为着力点自前额发际向后至太阳作直线的往返摩擦移动,并可作少量的上下的位移。另四指以指端为着力点依少阳胆经循行路线作弧线(即耳廊上缘、耳后至乳突这一范围内)的往返摩擦移动。

  ③操作时腕关节略背伸,以腕关节小幅度的左右摆动和肘关节少量的屈伸运动来带动手部的扫散动作。通常患者取坐位,医者面对患者站立,用一手扶住患者一侧的头部起稳固作用;另一手在患侧颞部作扫散手法。可左右侧交替进行,每侧约30~50次往返摩擦移动。

  ④动作要平稳,避免患者头部随手法操作而造成晃动。

  ⑤手法要贴于头皮操作,以免牵拉头发根而疼痛。

  (2)中医推拿扫散法适用部位:头颞部。

  (3)功效:平肝潜阳,醒脑安神,祛风散寒。

  (4)主治:头痛、头晕、高血压、失眠等症。

  (5)中医推拿扫散法举例说明:

  高血压:扫散法,按揉百会,推桥弓。
中医推拿主要手法图解抹法

  中医推拿主要手法抹法是用拇指罗纹面在体表做上下、左右或弧线呈单向或任意往返的移动。

  (1)手法要领:

  ①用单手拇指罗纹面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于治疗部位,稍施力做单向或往返移动;其余四指轻轻扶住助力,使拇指能稳沉地完成手法操作。

  ②双手动作要协调、灵活、力量均匀。

  (2)适用部位:头面部、胸腹部、手背、足背部等。

  (3)功效:开窍镇静,安神明目,疏经通络。

  (4)主治:头痛、失眠、近视、感冒、胸闷痞满、指掌麻木等症。

  (5)举例说明:

  头痛:抹前额、按列缺、揉百会。

  指掌麻木:抹手背,捻指间诸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