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野内丰图片:“猫”和“爱人”的契合——波德莱尔《猫》读后感 中国青年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0:42:38
19世纪法国诗人沙尔·波德莱尔在法国诗史乃至欧美诗坛上的地位都是划时代的,他主张“以丑为美,化丑为美”的观念和以象征手法去表现通感的诗歌创作方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最出名的两首代表诗歌是《恶之花》和《猫》。

  文学理论把意象符号分成三类,最值得注意的是象征的意象符号。作为象征的意象符号,是为了反拨情感抒发的泛滥,艾略特称为客观关联物。在诗歌《猫》中,以象征手法去表现通感的运用是其诗歌的最大贡献,波德莱尔将想像看作各种才能的“母后”,认为是天才的主要品质,能把抽象的精神现象和各种概念以具体的意象传达出来。

  诗歌创作的目的不是为了一目了然地再现生活的概括特征,而是强调生活特征如何化为意象符号的。诗人需要寻找新异的意象符号作为其情绪的载体,意象就是情感的物化形态。在西方象征派笔下,大自然不过是“一座象征的森林”,象征派把情绪隐藏在客观对应物中。波特莱尔的《猫》写的可不是猫,猫只是其自我情感的选择之后的一个意象符号。

  从猫的特征中找到他所爱的女人的特征的契合点:娇羞的目光有金属和玛瑙的特点,眼神像枪刺一样寒冷,身躯的弹性和电气,这一切引起的欢乐、痴迷、紧张、恐惧交织的感觉,所有这一切爱情的特征通过一只可以体现在想像中为五官感知的猫作为意象符号表现出来。 这样的诗,不但感情的特征是新的,而且符号的特征也是新的。

  在“文本”解读中,主题上《猫》是一首爱情诗,而爱情是千百年来诗歌的主旋律之一,从《诗经》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以至刘半农的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找到一个心爱的人是东西方诗人千百年一直梦寐相求的美好愿望。所以说,从主题上这首爱情象征诗并不新鲜,但诗人能在猫和爱人之间找到一种契合点,将猫作为一个意象符号,通过“你看我心中的女人,她的眼神 ,和你极为相似”将互不关联的猫和爱人联系在一起,以猫写人,这正是波德莱尔的高明所在。

  众所周知,在波德莱尔生命中起重要作用的有三个女人,诗人为她们写了不少的爱情诗,但这些女人时而以“黑色维纳斯”的面目出现,时而以蓝眼女人的面目出现,有时又化身为圣母和天使,这使得诗人置身于“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折磨之中。在《猫》中,诗人再一次将对爱人的那种渴望相见而又担心——“相见不如不见”的恐惧之感倾注到猫的身上,使得诗人和猫之间形成了一种“沉醉又令人寒冷”的关系,这种“沉醉又令人寒冷”正是诗人和三位爱人多年若即若离感情生活的写照。可以说,《猫》在艺术上达到了生活特征、感情特征和意象符号之间的完美统一。

  作为一个诗人,一生中能写出几首世界出名的诗歌,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写出一两首令世人为之瞩目的诗歌,也已经够幸福了。而诗人波德莱尔,不仅写出了令人赞叹不已《恶之花》和《猫》,而且创造出了一种“以丑为美”诗歌美学观点,单凭这一点,波德莱尔的一生足以自豪的。正因为如此,兰波称波德莱尔是"第一个慧眼者,是诗人之王,一个真正的上帝"。(福建师范大学    温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