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汉姆小七的房间:薄一波:文革屡遭迫害,后推动IBM来华(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1:07:42

薄一波:文革屡遭迫害,后推动IBM来华(2)

发布时间:2012-02-16 10:57 作者:薄熙成、马林、储仲君等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5377次


  薄一波记录被批斗次数 坚决不离开北京


  解说:听到胡明被害噩耗的薄一波,身处囚室,无处述说。七个月后,他在报纸的边空上写道,琼(胡明原名李琼英)今天是你离开我们,永远离开我们的七周月了,而你大概也绝对没有想到这八个半月中间,我同孩子们连通信都不能,孩子们的一切我都不知道。


  薄小莹:他恐怕觉得呢,我妈妈走了,他对这些孩子有一份责任了,他在里头,我觉得他比较痛苦和折磨他的呢,就是这一份牵挂。


  我记得很清楚地就是有一个毛主席语录,在扉页上老人家就写了那么几行话,大意就是说呢,这本语录是胡明同志生前用的,他就说,这个除了哪页是他画的以外,其他都是胡明同志画的,从今天开始这本书就不用了。


  解说:薄一波在报纸的边空上除了写日记,每次批斗和审讯完毕,也在报纸的便角上记下来,他清楚的记得“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先后对他共批斗136次,提审206次。


  这张照片是1972年10月27日,薄一波第一次被允许与儿女们在三零四医院见面时拍摄的。专案组的头头换了几茬,终究没有结果。1975年,只好宣布解除对薄一波的“监护”,但是不允许回家,只能住在招待所里。而三个月后,又要把他们这样的一批老干部撵出北京,分散扩送到乡下。


  薄熙成:开始都觉得挺高兴,突然就通知全得走。他就坚决不走,不仅不走给的结论他还不签字。这个开始呢,就是专案组跟他谈,非得让他签字,他说我就是不签,后来就逼他签,那天我在那,差不多前后吵了有两三个小时,那他那股子劲,拧劲来了以后也挺厉害的。然后说那个专案组,专案组说那不签字,我们今天也走不了,我们也完成不了任务,反正你今天必须得签,你还在这死硬。


  他说,那好我签。签完了上头他写的什么,坚决不同意,它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我将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正式申诉。就薄一波就给签回去了。他属于这样,反正你要让我走门也没有,除非你把我重新关起来,或者你把我架走,你让我自己走,我绝对不走。


  储仲君:南阳公安局跟河南公安厅的人派的人来,他说你们叫我走可以,你拿来毛泽东两寸宽的纸条,说薄一波走,我马上就走。你拿不来这个纸条门也没有,我就不走。叫毛主席写个条哪可能的,所以我后来开玩笑说,薄老是第一个“钉子户”就始终在北京没有离开,就他一个人。


  薄熙成:不过没走也挺倒霉的,说实在的,就赶上地震了,在那个门口,你知道西直门的那个桥啊,那会还是个大土坡,立交桥修了好多年,地震以后就没地方去了,我们就在土坡上自己挖了一个坑,上头拿那个棍支上,然后搁点塑料布,他在那坑里住了好长时间。


  薄一波给总书记讲管理 推动IBM公司来华


  解说:“四人帮”垮台以后,“六十一人案”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六十一人案”得到彻底的平反昭雪,薄一波和他的战友才重见天日,恢复工作。


  薄熙成:尽管经过文化革命这么一场长时间的关押和国家的这么一个内乱,但是他心情很平静,上从主席开始,下到这么多的同志。我自己觉得,他出来以后很少提起文革时期他的苦难,包括我母亲不在,当然这可能也有跟我母亲的感情问题,他不愿意提。但是至少在文革那个很多经历,刚开始出来的时候,1975年那会没解决的时候还提一提,三中全会开了以后,就一切这一页翻过去了,一切向前看。


  薄小莹:大约是好像1979年的4月份,他参加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的时候,他在那个里头就回顾这个,因为他知道我们要搞经济的恢复,他卡上就进行了对这个17年经济做了一个回顾,得、失,他做了很多的回顾。


  解说:1979年1月,邓小平约见薄一波,征询他对工作安排的意见,随后,恢复了他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年底,中央决定成立国务机械委员会,由薄一波兼任机械委员会主任。邓小平让薄一波当机械工业的“秦始皇”同时提出三大任务,组织大公司,发展拳头产品出口,实行军民结合。


  贺光辉:薄老最主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引进技术,一定要把制造技术同时要引进进来。


  薄小莹:他不赞成进口高档消费品,比如说汽车、彩电、冰箱,他觉得我们的这个钱一定要花在刀刃上。他非常希望,说我们要买,哪怕花多一点的钱,要买人家的核心技术。


  解说:当时机械部从国外进口了大批数控机床和先进的制造技术,装备石油化工和汽车行业,因为文革刚刚结束,进口数控机床被外界批评是冒进行为,在薄一波的保护下,才平息了这场风波。而不久,又有两台计算机随同引进的制造技术,一同到达长春汽车厂。那时,国内对计算机一无所知,这让机械部非常紧张,就派席与平薄一波请示。


  席与平(原第一机械部外事局处长):老人家说,买都买了,去了解了解究竟计算机是怎么回事,老人家非常有眼力,你别说他不是一个工程师,他确实非常有智慧。他说德国是一个机械制造先进国家,它都用计算机来生产必有原因,必有道理,你们只许了解计算机。我们就把IBM找来了,就把人家三个专家,整整叫人家讲了一整年。


  解说:随着对计算机技术认识的深入,机械部发现国外大公司计算机不仅仅只是被用在生产领域,在管理上也在应用计算机,便提出在企业用计算机管理的想法。


  席与平:好,这件事情出来了,了不得了,结果因为当时的社会那种极左思潮,还没有真正的四人帮以后并没有消除,就认为这个,第一个计算机是搞技术的,你们搞管理人员干嘛要出去,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干嘛要学资本主义的管理。好,一直写信到总书记那。


  当时部长也挺紧张紧张,我们就很快的就赶紧上老人家那去了,就把这个批件,其实他早就看见了,他说我知道了,这个不用紧张,我替你们做检查吧,他说他替我们做检查。结果我们部长和我们都不同意,说你写检查我们今后谁来保护我们啊,你可千万别写检查,你就帮我们说话吧。老人家亲自到总书记那去说,这个管理也是一个科学,不是这个,跟技术一个样子,资本主义可以利用它,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它。把那些简单的原理都给总书记讲清楚了,这一关总算过去了。


  解说:在薄一波的推动下,1984年,机械部协助IBM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为期三天的高级讲座,IBM派来的108名专家,对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演示,令参加培训的部委领导触动很大,各行各业都提出要应用计算机。这次会议后,计算机在中国被广泛应用。面对邓小平提出的三大任务,薄一波把工作重心放在组建大公司上,以此带动整个调整工作。


  贺光辉:什么是现代化的大公司,你没有感性知识,一点没有不行的,你光凭一些别人的介绍那不行。所以他就想出去实际看一看。


  林宗棠:那么薄老后来就找我,他就给我一个任务,他说宗棠啊,你好好地研究研究,这个日本的经济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它发展得很好,变成世界第二,而且它的产品的质量在全世界都是很好的,它是怎么发展,这个经验教训我们怎么样来学习采纳。


  解说:薄一波带领十多位部长和专家到美国、加拿大、日本实地考察,了解先进工业国家是如何管理大公司的。薄一波确定从汽车工业和船舶工业,进行突破和实验,并向国务院提交了,实施机电产品出口战略的建议报告。


  席与平:国家的这个改革第一步,用人工操作变成用电子化来操作,这是一个很大的革命。


  林宗棠:机电产品出口由15亿到100亿,到1000亿到5000亿,到8000亿到9000亿。哎呀,这个不得了一件大事情。薄老这个想法后来实现了,而且实现得比原来的想法要好得多,这是我们非常非常受感动的一件事情,这个要没有薄老这个思路,这个思维这个创新,要没这个创新就不可能有这个效果。


  席与平:哪次工业革命不流血,不闹事,但中国的工业革命,是在无声无息的当中转换过来的。


  薄一波主持中顾委10年 专心写党史研究著作


  解说:1982年9月,中共召开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央顾问委员会,中顾委主任由邓小平担任,由于邓小平当时还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很难顾及中顾委的日常工作。由谁来主持中顾委的日常工作,邓小平想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兼体改委第一副主任,党组书记的薄一波。


  黎虹(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秘书长):当时小平和他来谈话,他就讲了中央已经决定了,要成立中央顾问委员会,他说我工作很忙,很多,为了减轻我的负担,是不是请你来担任常务副主任,主持中顾委的日常工作。当时这个小平同志提出以后,薄老就答应了,因为这个他也知道,这是小平同志对他的信任,中央对他的信任,而且这个担子也不轻。这个所以就答应下来了。


  薄熙成:当时反正我们自己觉得,确实要说理解也不见得理解,但是咱也不敢干涉什么,我曾经问过他,我说怎么,他说正常啊,都不退年轻化怎么办,干部怎么交替,老中青怎么结合。我觉得他自己感觉很正常。


  解说:薄一波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中顾委立规矩,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拟定了《关于中顾委工作任务和规律方法暂行规定》共有九条,这个九条里面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要支持新的领导班子的工作,而不能干扰他们的工作,也是最核心的一条,中共为的日常工作很快步入正规。


  胡长水:他说他的主要工作不在中顾委的本身,而在于参与了中央的一些重大的问题的解决上,首先是整党,还有十三大、十二大和十三大的人事安排。尤其是十三大的人事安排,薄老是一开始五人小组,后来是七人小组,他是七人小组的负责人。当时小平跟他说,十三大的人事安排就交给你们了,包括我的去留,包括我的工作,都由你们来安排,那对他是委以重任的。


  解说:1992年10月9日,薄一波主持第九次也是最后一次中顾委全体会议,中顾委光荣的完成了历史使命。耄耋之年的薄一波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撰写回忆和研究性的党史著作中。


  胡长水:当时中央有一个想法,想让一批老同志来写这个党史著作,胡乔木抓意识形态,他想让这些老同志们自己活的党史资料。那么薄老当时就向中央提出来,他要写党史研究著作,这个党史研究著作,他跟原来胡乔木他们的思想不太一样,就不仅仅写个人的东西,他要把个人的东西融在整个党的历史活动当中。


  储仲君:他每一章都是给我们先说一遍,说的时候说上一次或者有的简单一点的说一次,比较复杂一点的说几次,很复杂的你比如说大跃进,我记得就给我们开了一个多星期的会吧,他叫“九三学社”上午是九点钟开始,下午是三点钟开始,咱们九三学社啊,就听他讲。讲完了以后,就负责这一章的人他起了草,起了草他看了以后提出意见再修改。


  胡长水:他强调这个写作不要讲空话,既要有观点也要以具体的例子,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而且写的很有感情。我后来到了老人家身边,他整天在那桌子上,一天起来以后没有其他事,就是看这些稿子,戴着个花镜,老人家后来这个岁数大眼睛花,还拿着一个放大镜,就在桌子上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我们给他照过这样的照片,确实很感人。


  储仲君:他的第一部书《若干重大事件的回顾》影响很大,发行量也很大,国外也非常重视,叫高级领导干部第一次正面的来写这些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他的70年奋斗与思考呢,实际上也带有这种性质,而角度稍微不一样,就是他个人这个角度。


  胡长水:胡乔木看了这本书,他当时给薄老有个贺信,说是“党史如入宝山,琳琅满目,说这是党史著作当中空前的力作”那就说原来的著作,都没有达到薄老这个水平,这才是空前的力作。所以乔木同志当时对薄老这个书,评价非常高,还有一些老同志,陆定一好多老同志,都非常欣赏这本书。


  薄熙成:这件事也算他比较得意的事,他觉得在他还没有糊涂的时候,他已经认认真真开始写史了,写完了以后他觉得他自己了却了一件心事,他特高兴,特别是后来他听说,乔木叔叔听说他写完了以后,乔木叔叔说,哎呀,这个事情我也应该做,后来结果没来得及做。


  我自己觉得,第一个他有遗憾的地方为乔木叔叔,第二他也有一点自豪感或者是有一点得意,觉得我是提前就做了,他真的是提前很多年,在他非常精力旺盛的时候。就像《重大历史问题的回顾与思考》,每一篇文章他都改十几道,而且都是他亲自改。


  曾子墨:薄一波说,自己一辈子住过差不多二十年的监狱,如果活一百年的话,每五天就有一天在监狱里头,无论是国民党时期的监狱,还是文革时期的监禁,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薄一波都没有做过任何妥协,而是把这些当成自己人生中精彩丰富的经历。


  而妻子胡明的死,在薄一波心里打了一个结,他觉得妻子的死是受了自己的牵连所致,在胡明的平反追悼会上,本该在仪式结束以后,给大家说两句话的薄一波,却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给所有参加追悼会的人,深深地鞠了一躬。此后,薄一波一直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也因为妻子喜爱书法的原因,他从没间断过练字。


  2007年1月15日,薄一波在胡明的忌日这一天,走完了他的一生。
 


来源: 凤凰网 | 来源日期:2011-02-21 | 责任编辑:向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