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 body oil 1000: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44:46

核心提示: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跨国公司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这个国家能够产生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当前,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市场更加开放,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和跨国经营问题已经引起国内政策部门和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事实上,近十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竞争能力得到长足提升,已经有一定数量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的常识,包括建立分支机构,合资建厂和对于当地企业的购并和一些跨国并购。其中,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国内的管理学界也已经开始了对于有关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本文试图就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问题做一些探讨。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经济的全球化有了很大的发展。而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世界的巨大变化是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分不开的。中国的改革和开放引发了东欧和前苏联的改变,迫使印度开始推行经济制度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中国作为市场经济的出现使得经济全球化的讨论和实践有了实际意义。中国的巨大市场的出现使得发达国家的企业有了新的市场,大大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经济改革的影响在于同时向市场提供了几乎是无限的劳动力供应,使得世界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于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也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中国的企业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竞争压力。

从宏观经济的层面来看,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里,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一般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基本一致,随着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也就是所谓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在上升,而服务业或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上升的速度更快。而在过去五年里,这样的情况有了变化。制造业的发展正在以超过服务业增长的速度发展。这种变化和制造业的发展,部分反映了中国的制造业正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发展趋势。但是在产业层面的分析可能难于看出中国的企业在制造业的作用。因为在制造业的行业层面的分析中,难于看出不同性质企业的不同的发展趋势和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在不断的调整。这样的调整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在下降,非国有的企业在竞争性行业的投资和生产能力在不断提升。在跨国公司的全球资源优化的理念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劳动密集的装配制造部门的有关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三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在不断增加,连续多年,中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而这些投资主要投资在制造业。投资的快速增加使得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变得更加突出。结果将会出现两个后果,过剩的生产能力使得竞争加剧,企业的利润下降,同时过剩的生产能力和国内市场的竞争迫使部分中国企业走出去,在日益全球化的国际市场中寻求发展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别是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把中国企业走出去作为既定政策加以推行的话,讨论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就变得非常有意义。我们必须要回答以下3个问题?第一,中国企业为什么要走国际化的道路?第二,中国企业如何走国际化道路?第三,如何评估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绩效?

对于企业的国际化扩张的动机在国际经济学的研究中也有不同的理论解释。最为流行的是英国学者邓宁提出的所谓折衷学派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跨国经营对于企业来讲是由额外的成本的。这些成本表现对于市场环境不了解的市场信息成本和适应市场环境的成本,还有政治环境带来的可能的国民待遇问题和异国政治倾向的差异,而社会环境对于对外来文化的抵制,最后还有对于经营环境的适应问题。比如与上游和下游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和熟悉劳动力市场的情况的额外成本。而作为一间公司如何能够克服这些不利的条件,而在竞争中取胜,要由一些必要的条件。首先,公司本身必须拥有独特的和独占的无形资产;其次,这些资产可以同时在不同的地域发挥作用,使得公司可以向不同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市场的消费者需求;第三,这些资产缺乏交易市场,难于买卖,必须在一家公司内部才能被有效利用。

对于折衷理论的实证研究大多数是针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仅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域的吸引力自身并不能证明国际扩张是合理的。对于企业来说, 跨国经营是困难的,有额外的成本,需要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来克服这些困难。没有竞争优势, 跨国经营就会变成负担。国际扩张如果能够享有基于企业专有的知识和信息的竞争优势将增加企业价值。 国际扩张如果不能利用企业的知识和信息的竞争优势则对企业不利。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的问题在经济学的理论上可以归结为是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还是克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更能说明问题。亚当.斯密用其著名的制针工厂的例子,说明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源泉。而克斯着眼于交易成本,认为企业的边界的确定是由于企业间存在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高,企业就更可能跨国经营,而不是通过市场交易。而折衷理论是一交易成本理论作为基础的。但折衷理论的前提是这样的跨国经营是我们所说的横向扩张,扩张的目的是利用企业的技术和品牌的优势,在同一产品和服务领域在新的地域或市场里寻求扩张,以提高企业利润。而对于成长中的中国企业来说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较,整体上来讲没有技术和品牌优势。按照这样的理论,是难于实现国际化扩张的。而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诸如海尔,联想和TCL等有代表性的企业的海外扩张模式。虽然这三家公司的国际化发展的动机和模式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说是相同的,就是通过国际化的扩张,取得先进技术,了解海外市场,建立企业品牌。换句话说,和强势的跨国公司不同,通过海外扩张,增强企业的对于市场的了解和学习能力,提升企业未来的竞争力是中国公司国际化的目的之一。这样的国际化对于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的提高长远来讲应该是有帮助。

在以上三家企业中,而联想的国际化的另一个目的可能是抵消其主要竞争对手由于参与市场的范围不同而带来的负面因素。由于联想的主要竞争对手戴尔电脑是在全球销售其产品,如果联想只在中国市场销售其产品,显然使得自己处于竞争上的劣势。而对于IBM个人电脑部门的收购,可部分的抵消这样的在竞争中的不利因素。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三家企业的国际化模式基本是我们所说的横向扩张的模式,即企业国际化的运作是在不同的地域生产和不同的市场销售基本相同的产品和服务。而对于在研发和品牌方面的竞争力还比较有限的中国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纵向的海外扩张的模式。而宝钢和华为的海外扩张模式就是我们所说的纵向的国际化的模式。所谓纵向扩张模式,就是企业在其上游或下游的经营活动的扩张。对于宝钢来讲,在海外收购铁矿就是向上游生产活动的扩张。除了保证原料供应外,对于实行纵向一体化的企业来说,可以实现降低成本,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的作用。而华为则是利用中国在研发和制造方面的成本优势,在海外开拓市场。

相当一批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拓展中的成功本质上是利用了企业在制造环节,甚至是研发环节上的中国优势作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来做地域上的扩张。一批优秀的企业,比如万向,华为,中集等企业。这些企业的国际化的基本的做法,就是利用中国市场在成本和劳动力优势,而开拓海外的业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或者是取得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跨国公司全球资源优化概念的中国版本。问题在于从增强效率来讲,谁应该把有主动权。也就是说哪一种国际化的形式对于企业来说效率更高。

由于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按照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的观点,在中国的企业采取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从事生产活动在国际分工和竞争中就会具有成本优势。而中国的改革和开放对于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中国的比较优势得以较为充分的发挥。问题在于跨国公司也意识到这一点,并提出了全球资源优化的战略,这一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在于把整个价值创造过程分解成不同的环节,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采取现代物流的手段,把研发,采购,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部署在不同的国家,充分利用各个国家的在不同生产环节存在的比较优势,已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面对这样的竞争局面,中国企业必须认真考虑应该如何应对,在全球化的市场中在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

而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比亚迪公司的案例非常值得我们研究。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五年,原名为深圳市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2002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最初成立时只有注册资本450万元,员工仅三十余人。公司成立后先是主要从事镍镉充电电池的研究和生产,1997年开始扩展到镍氢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和生产。比亚迪的产品主要用于无绳电话、电动玩具、电动工具、应急灯、移动电话、手提电脑等用途,现有产品70%出口。十年时间里,比亚迪公司保持着高速增长,由单一的镍镉电池生产商逐步上升为移动IT零部件供应商,其自主研发的镍氢、镍镉、锂离子电池在相应的全球市场中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位于第三、第一及第二位。2002年除三洋之外,松下、东芝、索尼等其他日本电池生产商全部亏损,东芝更是于2003年宣布迫于比亚迪的竞争压力退出镍氢生产领域,比亚迪公司的成功主要在与能够有效的发挥国内劳动力价格低廉与先进的生产工艺相结合的优势,把中国的比较优势变成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中国不仅有廉价的简单劳动力,同时也有高素质的廉价的化学人才。比亚迪公司把高科技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结合起来,在生产过程中在工艺和生产过程中,自行开发出适合中国劳动密集型生产的设备和低成本的工艺,对于影响品质的关键工序采用高精度的设备,对于简单重复劳动且不影响品质的工序用手动设备和人工操作相结合,最终开发生产出高品质低成本的产品。比亚迪的成功案例对于面对着跨国公司大力推进全球资源优化的挑战面前,通过对于相互竞争优势和劣势的分析,提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考虑如何制定国际化战略有着特别的意义。

跨国公司提出所谓的全球资源优化是把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各个生产环节在全球不同的国家做出重新分配,借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问题在于对于跨国公司来讲,其主要的技术和制造技术是基于发达国家的市场和经营环境而发展起来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在高劳动力成本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技术,这样的技术和生产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减少劳动力的投入而增加资本的投入,自动化程度高。这样的制造技术对于在发达国家的公司来讲是非常合理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出现,跨国公司开始通过外包或者是直接投资的方式,将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转移。而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和研发环节保留在发达国家。问题在于这样带来的成本的节省可能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整个价值链已经是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资本和技术的条件。举例来说,假如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在整个价值链中的比重是百分之二十,生产成本下降百分之五十的结果是整个成本下降只有百分之十。

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的是改变思维模式。就比亚迪公司的例子来说,引进日本的生产技术,通过控制成本,可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重要的是这样带来的成本节省很有限。如果我们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重新考虑整个价值链,如何充分发挥中国的大量充分供应的劳动力带来的比较优势, 把各个生产环节重新设计,把资本密集的工艺和生产方式还原为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以前面的同样的例子来说,如果我们把整个价值链的成本能够降低百分之五十,整个成本就会下降百分之五十。

这里要注意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和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的区别。传统的看法把产业划分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样的分析实际上是忽略了生产要素之间的在不同成本条件下的技术上的可替代性。是一种刚性的生产技术。而这种技术往往是在发达国家开发和应用的。如果简单的照搬,就会造成成本上的浪费,失去竞争力。

这方面的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不成功的例子就是中国的汽车行业的例子。由于汽车制造业实在现有的发达国家中兴起的,发展到今天的技术条件,汽车制造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和生产工艺。如果全面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设备,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是没有竞争力的。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得以生存靠得是什么?要靠的是产业政策。而所谓的产业政策,就是通过直接和间接补贴等政策手段,来改变资金和劳动力等基本的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比如低息和贴息贷款的提供就会鼓励企业使用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这样的企业由于其资源配置违背生产要素的相对的稀缺程度和相对价格,长远看来是缺乏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已经感觉到中国和中国企业的出现对于整个竞争模式的影响,一旦中国融入世界市场,中国的企业会对于现有的竞争模式产生重大的冲击。但还没有充分理解,吸收和调整自己。

对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化战略来说,技术进步的意义和竞争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对于中国市场所具有的优势的充分理解上,竞争优势必须建立在对于这些优势的充分利用上。而比亚迪公司的例子就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

我们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回答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的问题。中国的企业在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方面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可不可以复制和移植。如果难以扶植和移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应该是以纵向扩张为主而避免横向扩张。这里我们还必须回答如何评价中国企业国际化扩张的绩效评价的问题。如果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目的是取得技术和了解市场,我们就不能简单地用其海外业务的利润作为评估海外扩张是否成功的标准。而正确的标准应该是公司的长远的和整体的绩效表现。

综上所述,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是中国企业面对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企业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开拓思路,打破思维定式,把中国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中国的制造业企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