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怎样超频: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9:58:03
第二节  新生儿期保健
小儿初生,乍离母腹,如嫩草之芽,气血未充,脏腑柔弱,胃气始生,全赖悉心调护,若稍有疏忽,易致患病,甚至夭折。《医学正传·小儿科》说:“夫小儿之初生,血气未足,阴阳未和,脏腑未实,骨胳未全。”指出了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特点。《幼科指归·卷一》说:“小儿下地……速令包裹。令其安睡,睡后哭,哭后睡,听其自然,切不可动之。哭则清气生,睡则浊气降,胸腹之间、上下左右气血贯通矣。”指出啼哭和安睡是新生儿的两项主要生理活动。新生儿期保健应当按照其生理特点进行。
新生儿甫离母腹,经历了环境的巨大变化,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调节能力差,抵抗力弱,易患各种疾病,且病情变化快。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一生最高峰,婴儿死亡中约2/3是新生儿,小于1周的新生儿死亡数又占新生儿死亡总数的70%左右,小儿脏腑柔弱、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生理特点和发病容易、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在新生儿表现尤其特出。因而,新生儿期保健,尤其是在生后1周之内的保健值得高度重视。
新生儿有几种特殊生理状态,不可误认为病态。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散在黄白色、碎米大小隆起颗粒,称为“马牙”,会于数周或数月自行消失,不需挑刮。女婴生后3~5天****隆起如蚕豆到鸽蛋大小,可在2~3周后消退,不应处理或挤压。女婴生后5~7天****有少量流血,持续1~3天自止者,是为假月经,一般不必处理。新生儿两侧颊部各有一个脂肪垫隆起,称为“螳螂子”,有助吮乳,不能挑割。还有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等,均属于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一、拭口洁眼
小儿出腹,必须立即做好体表皮肤黏膜的清洁护理。应用消毒纱布探入口内,轻轻拭去小儿口中秽浊污物,包括黏液、羊水、污血及胎粪等,以免小儿啼声一发咽入腹内,甚至呛入气道。同时,要轻轻拭去眼睛、耳朵中的污物。新生儿皮肤上的胎脂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要马上拭去。但皮肤皱折处及二阴前后应当用纱布醮消毒植物油轻轻擦拭,去除多余的污垢。
二、断脐护脐
胎儿在腹,脐带是母体与胎儿气血经络相通的纽带。婴儿降生,啼声一发,口鼻气通,百脉流畅,小儿开始独立生存。婴儿出生后随即需要断脐。我国古代《幼科发挥·脐风》说:“儿之初生,断脐护脐不可不慎。……护脐之法,脐既断矣,用软布缠裹,待干自落,勿使犯去也。三朝浴儿,当护其脐,勿使水渍入也。脐落之后,当换抱裙,勿使尿湿浸及脐中也。如此调护,则无脐风之病。”若处理不洁会因感染邪风而患脐风。新生儿娩出1~2分钟,就要结扎脐带后剪断,《胎产集要·达生篇·幼科摘要》说:“将断脐带,先以手握带,向脐捋三、四次,令胞血贯满脐穴。”处理时必须无菌操作,脐带残端要用干法无菌处理,然后用无菌敷料覆盖。若在特殊情况下未能保证无菌处理,则应在24小时内重新消毒、处理脐带残端,以防止感染及脐风。
断脐后还需护脐。脐部要保持清洁、干燥,让脐带残端在数天后自然脱落。在此期间,要注意勿让脐部为污水、尿液及其他脏物所侵,洗澡时勿浸湿脐部,避免脐部污染,预防脐风、脐湿、脐疮等疾病。
三、洗浴衣着
初生之后,一般当时用消毒纱布拭去体表的血迹,次日给小儿洗澡。洗澡水要用开水,待降温至比小儿体温略高时使用,也可在浴汤中加入1枚猪胆之汁以助解毒。洗浴时将小儿托于左手前臂,右手持纱布,蘸水后轻轻擦拭小儿体表。不要将小儿没入水中,以免浸湿脐部。洗毕后可在体表涂以少量消毒植物油或鱼肝油。第3天再给小儿洗浴,称为“三朝浴儿”,浴毕将全身拭干,皮肤皱折潮湿处扑以松花粉或滑石粉。洗浴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冒受风寒。臀部经常清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红臀。
小儿刚出生,必须注意保暖,《婴童类萃·初诞论》说:“初离胞胎亦宜温暖,芽儿者,如初生之草芽,谨慎护持可也。”有条件者将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55%~65%。尤其是对胎怯儿、寒冷季节更需做好,可以采用暖气、热水袋、辐射式保暖床、暖箱等保暖方法。夏季又要防暑降温,环境温度不能过高,或衣被过厚、包裹过严,引起中暑。
新生儿衣着要适宜,应用柔软、浅色、吸水性强的棉布制作;衣服式样简单,容易穿换,宽松而不妨碍肢体活动;不用钮扣、松紧带,以免损伤娇嫩的皮肤。临产前应将给婴儿准备的衣服取出吹晒,藏衣服的箱子里不可放樟脑丸。我国传统上夏季只给新生儿围一只布肚兜,既凉爽又护腹。天冷时将婴儿包入襁褓,包扎松紧要适宜,过松易蹬开,过紧则妨碍活动。尿布也要柔软而且吸水性强,有条件者以使用一次性尿布为最好,尿布外不可加用塑料或橡皮包裹。《普济方·卷三百六十·婴孩初生门》又说:“小儿初生,……所用襁褓衣絮,宜时见于风日,洗曝干净。”提出了新生儿衣着保持清洁干燥的重要性。
四、生后开乳
产妇分娩之后,应将小儿置于母亲身边,给予爱抚。生后应早期让小儿吸吮****,鼓励母亲按需哺乳。一般足月新生儿吸吮能力较强,吞咽功能基本完善。《万氏家藏育婴秘诀·鞠养以慎其疾四》说:“小儿在腹中,赖血以养之,及其生也,赖乳以养之。”《增订幼科类萃·卷之一》说:“初生芽儿,藉乳为命。”早期开乳有利于促进母乳分泌,对哺乳成功可起重要作用,可以使新生儿早期获得乳汁滋养。
小儿出生后的2~3天乳汁分泌不多,但也可满足婴儿的需要。若婴儿有明显的饥饿表现或体重减轻过多,可在哺乳后补授适量糖水或配方乳,但切不可以糖水或牛奶取代母乳。为了保证母乳喂养成功,必须坚持哺乳,代乳法不利于泌乳的建立。只有在无法由母亲喂养的情况下才用购置的配方乳喂养。
五、祛除胎毒
胎毒,指胎中禀受之毒,主要指热毒。胎毒重者,出生时常表现为面目红赤、多啼声响、大便秘结等,易于发生丹毒、痈疖、湿疹、胎黄、胎热、口疮等病证,如《幼科发挥·心所生病》说:“小儿诸疮,皆胎毒也。”或造成以后好发热性疾病的体质。
自古以来,我国有给初生儿祛除胎毒的传统方法,给新生儿服用少量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液,可以减少发病。常用的方法有:
1.银花甘草法  金银花6g,甘草2g。煎汤。用此药液拭口,并以少量给儿喂服。
2.豆豉法  淡豆豉10g。浓煎取汁。频频饮服。尤适用于脾胃薄弱者。
3.黄连法  黄连2g。用水浸泡令汁出。滴汁入儿口中。黄连性寒,适用于热毒重者,胎禀气弱者勿用。
4.大黄法  生大黄3g。沸水适量浸泡或略煮。取汁滴儿口中。胎粪通下后停服。脾虚气弱者勿用。
六、预防疾病
《小儿病源方论·卷三》说:“小儿一周之内,皮毛、肌肉、筋骨、髓脑、五脏、六腑、荣卫、气血皆未坚固,譬如草木茸芽之状,未经寒暑,娇嫩软弱,今婴儿称为芽儿故也。”新生儿的防病工作值得特别重视。要记录新生儿出生时评分、体温、呼吸、心率、体重与身长,注意啼哭、吮乳、睡眠、小便、大便、皮肤等情况,及时发现各种新生儿疾病的早期表现。
新生儿室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新生儿有专用用具,食具用后要消毒,母亲在哺乳和护理前应洗手。家人患感冒、肠炎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及其他传染病、皮肤病者,不要接触新生儿。尽量减少亲友探视和亲吻,避免交叉感染。按时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注意防止因包被蒙头过严、哺乳姿势不当、****堵塞新生儿口鼻等造成新生儿窒息。
第三节  婴儿期保健
渡过新生儿期,婴儿的自立能力已大为增强。婴儿期生长发育特别快,脾胃常显不足,合理喂养显得特别重要。婴儿期保健,要做好喂养、护养和预防接种等工作。
一、喂养方法
婴儿喂养方法分为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三种。
(一)母乳喂养
生后6个月之内以母乳为主要食品者,称为母乳喂养。《寿世保元·卷八》说:“儿生四五个月只与乳吃,六个月以后方与稀粥哺之。”指出4、5个月以内应当以母乳喂养为主。母乳喂养最适合婴儿需要,《幼科发挥·调理脾胃》说:“盖乳者,血所化也,血者,水谷之精气所生也。”又说:“乳少者宜调其乳母,使乳常足。”并提出了饮猪蹄汤等增加母乳的方法。《女学篇·自乳之得宜》说:“盖天之生人,食料亦随之而生。故婴儿哺育,总以母自乳为佳,每见儿女自乳者,身体较为强壮。” 所以说应当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优点:①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母乳中含有适合婴儿消化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且比例合适;母乳的质、量能随着婴儿生长发育和需要而变化,以满足婴儿的需求。②增强免疫。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因子,具有增进婴儿免疫力、减少疾病的作用。③喂哺简便。母乳的温度适宜,不易污染,省时、方便、经济。④增进母婴的情感交流。母乳喂养的婴儿频繁地与母亲皮肤接触,接受爱抚,有利于促进婴儿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育;又便于观察小儿变化,随时照料护理。⑤母亲产后哺乳可产生催乳激素,促进子宫收缩而复元;可抑制排卵,有利计划生育;减少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率。
每次哺乳前,应先做好清洁准备,包括给婴儿更换尿布,母亲洗手,清洁乳头。喂哺姿势宜取坐位,身体放松,怀抱婴儿,将小儿头、肩部枕于母亲哺乳侧肘弯部,另一手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别放于****上、下方,喂哺时将整个****托起,使婴儿口含乳头及大部分乳晕而不堵鼻。每次哺乳,尽量让婴儿吸空一侧****后再吸另一侧。哺乳完毕后将婴儿抱直,头靠母肩,轻拍其背,使吸乳时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可减少溢乳。
《备急千金要方·初生出腹第二》说:“凡乳母乳儿,……如是十返五返,视儿饥饱节度,知一日中几乳而足,以为常。”母乳喂养的方法,应由乳母细心观察婴儿的个体需要,以按需喂给为原则。一般说来,第1、2个月不需定时喂哺,可按婴儿需要随时喂。此后按照小儿睡眠规律可每2~3小时喂1次,逐步延长到3~4小时1次,夜间逐渐停1次。一般2个月以内每3小时喂1次,昼夜7~8次;3~4个月约6次。每次哺乳时间约15~20分钟。根据各个婴儿的不同情况,可适当延长或缩短每次哺乳时间,以吃饱为度。
母亲患急慢性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病等,重症心、肝、肾脏疾病,或身体过于虚弱者,不宜哺乳。乳头皲裂、感染时可暂停哺乳,但要吸出乳汁,以免病后无乳。
我国自古以来还有在无母乳时另请乳母代为哺乳的方法。《普济方·卷三百六十·婴孩初生门》说:“择乳母,须精神爽健,情性和悦,肌肉充肥,无诸疾病,知寒温之宜,能调节乳食,奶汁浓白,则可以饲儿。”《增订幼科类萃·卷之一》说:“凡乳母禀赋之厚薄,情性之缓急,骨相之坚脆,德行之善恶,儿能速肖,尤为关系。殊不知渐染既久,识性皆同,犹接木之造化,故不可不择也。”指出了选择乳母的原则,应当选请身体健康、品行端正、能关爱小儿的乳母,才能代为用母乳喂养。
随着婴儿长大,母乳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婴儿的脾胃功能也逐渐适应非流质食物。断奶时间视母婴情况而定,一般应从4~6个月添加辅食,就使婴儿脾胃逐渐适应普通饮食,减少哺乳次数,然后在小儿10~12个月时断奶。若母乳量多者也可适当延期。不可骤断。若正值夏季炎热或小儿患病之时,应适当推迟断奶。
(二)混合喂养
因母乳不足而且无法改善,需添喂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时,称为混合喂养,或称部分母乳喂养。混合喂养的方法有两种:补授法与代授法。
1. 补授法  每日母乳喂养的次数照常,每次先哺母乳,将****吸空,然后再补充一定
量代乳品,直到婴儿吃饱。这种喂养方法可因经常吸吮刺激而维持母乳的分泌,因而较代授法为优。
2. 代授法  一日内有一至数次完全用乳品或代乳品代替母乳,称为代授法。使用代授
法时,每日母乳哺喂次数最好不少于3次,维持夜间喂乳,否则母乳会很快减少。
(三)人工喂养
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可选用牛、羊乳或其他兽乳,或别的代乳品喂养婴儿,称为人工喂养。
1.乳制品  根据当地习惯和条件选用动物乳,其中牛奶最为常用。
牛奶所含营养成分与人奶有差别。所含蛋白质较多,但以酪蛋白为主,在胃内形成凝块较大,不易消化。含乳糖较少,故喂食时最好加5%~8%的糖。婴儿每日约需加糖牛奶110ml/kg ,需水每日150ml/kg。例如:3个月婴儿,体重5kg,每日需喂鲜牛奶550ml,内加蔗糖44g,另需加喂温开水、果汁200ml。一般小儿全日鲜牛奶喂哺量以不超过800ml为宜,能量供给不足时可增补辅助食品。小于5个月的婴儿喂牛奶宜适当加水稀释,2周以内加1/2水,以后逐渐过渡到1/3或1/4,若用米汤稀释则更好。需要注意的是,人工喂养也要按小儿食欲的强弱、体重的增减以及粪便的性状而调节数量。
全脂奶粉是由鲜牛奶灭菌、浓缩、喷雾、干燥制成。按重量1﹕8(30g 奶粉加240g 水),或按体积1﹕4(1匙奶粉加4匙水)加开水调制成乳汁,其成分与鲜牛奶相似。
酸牛奶是在煮沸冷却至60℃左右的鲜牛奶中加入食用乳酸杆菌,经发酵而成。酸奶的凝块细小易于消化,又可减少胃酸消耗,并有一定的抑菌功能,可用于一般小儿,对消化不良小儿尤其适合。
鲜羊奶成分近似于牛奶,使用方法可参照牛奶。
2.代乳品  大豆类代乳品营养价值较谷类代乳品为好。制备时应补足所缺成分,可用作3~4个月以上婴儿的代乳品。3个月以下婴儿因不易消化,最好不用豆类代乳品。
豆浆:用500g大豆制成豆浆约3000ml。每1000ml豆浆加食盐1g、乳酸钙2g、淀粉20g、蔗糖60g,煮沸20分钟,待温喂用。开始喂哺时可加1倍水稀释,如无消化不良可逐渐减少水分。豆制代乳品如5410代乳粉、多维乳儿粉等也适合婴儿使用,对患有乳糖不耐受症、半乳糖血症及对牛乳蛋白过敏的小儿尤其适用。
米、面制品如乳儿糕、糕干粉等,大多含碳水化合物高,而蛋白质、脂肪过少,所含必需氨基酸也不完善,一般只宜作为辅助食品。使用时要加入一定量豆粉、蛋粉、鱼蛋白粉或奶粉及植物油,以增加其营养价值。
(四)添加辅食
无论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婴儿,都应按时于一定月龄添加辅助食品。单纯母乳喂养的小儿在4个月后应添加辅食,否则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也不利于小儿食欲的增进和脾胃功能的增强。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
添加辅食的顺序可参照下表。
表2-1  添加辅食顺序
月    龄                         添  加  的  辅  食
1~3个月      鲜果汁;青菜水;鱼肝油制剂
4~6个月      米糊、乳儿糕、烂粥;蛋黄、鱼泥、豆腐、动物血;菜泥、水果泥
7~9个月      烂面、烤馒头片、饼干;碎菜、鱼、蛋、肝泥、肉末
10~12个月    稠粥、软饭、挂面、馒头、面包;碎菜、碎肉、油、豆制品等
二、婴儿护养
《灵枢·逆顺肥瘦》说:“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婴儿期间脏腑气血未充,生长发育迅速,护养方面除了要合理喂养之外,必须根据这一时期儿童的生理特点作出妥善安排。
关于起居作息。《备急千金要方·初生出腹论》说:“宜时见风日,若都不见风,则令肌肤脆软。……凡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阳光及新鲜空气是婴儿成长不可缺少的,要坚持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才能增强小儿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万氏家藏育婴秘诀·鞠养以慎其疾四》说:“无风频见日,寒暑顺天时。”婴儿衣着不可过暖,《诸病源候论·养小儿候》说:“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发育。婴儿要有足够的睡眠,同时要掌握婴儿睡眠时间逐渐缩短的生理特点,在哺乳、戏耍等的安排上,注意有利于使之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要做好婴儿的清洁卫生,早晚洗脸、洗脚和臀部,有条件者每天沐浴,勤换衣裤。
关于早期教育。婴儿期是感知觉发育的重要时期,视觉、听觉及其分辨能力迅速提高,要结合生活的实践,教育、训练他们由近及远认识生活环境,促进感知觉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家长应为婴儿提供运动的空间和机会,促进其动作的发展。要对婴儿逐步进行大小便训练,大便次数减为每日1~2次时,即可开始训练定时大便;小便训练从6个月开始,先训练白天不用尿布,然后是夜间按时叫醒坐盆小便,最后晚上也不用尿布。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有序过程,婴儿要先练习发音,继而感受语言和理解语言,最后才是用语言表达即说话,家长要利用一切机会对婴儿做好语言的培养。
婴儿也要注意精神调摄,避免暴受惊恐。《小儿病源方论·养子十法》说:“勿令忽见非常之物。小儿忽见非常之物,或见未识之人,或鸡鸣犬吠,或见牛马等兽,或嬉戏惊触,或闻大声,因而作搐者,缘心气乘虚而精神中散故也。”
婴儿无病者不必服药,以免被药毒所伤,或者以后患病治疗用药时效力下降,如《活幼口议·总论》所说:“婴儿平常无病,不必服药饵,恐遇疾不即为效。”
三、预防接种
婴儿时期脏腑娇嫩,卫外不固,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逐渐消失,而自身后天的免疫力尚未产生,易于发生脾胃疾病、肺系疾病和传染病。要定期为婴儿做健康检查和体格测量,进行生长发育监测,以便及早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纠正,预防营养不良、肥胖症、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疾病。要调节乳食,使婴儿的脾胃功能逐步增强,注意饮食卫生,降低脾胃病的发病率。要防止意外,如异物吸入、窒息、中毒、跌伤等。婴儿时期对各种传染病都有较高的易感性,必须切实按照我国卫生部制订的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为1岁以内的婴儿完成预防接种的基础免疫。
第四节  幼儿期保健
进入幼儿期,小儿的神经心理发育迅速,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扩大,虽然体格生长、智力发育,但仍易于发病,需要做好保健工作。
一、饮食调养
幼儿处于以乳食为主转变为以普通饮食为主的时期。此期乳牙逐渐出齐,但咀嚼功能仍差,脾胃功能仍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小儿病源方论·养子调摄》说:“养子若要无病,在乎摄养调和。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食物品种要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每日还可给予1~2杯豆浆或牛奶,同时进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荤素菜搭配,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每日3次正餐,外加1~2次点心。
食物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多样化,以增进小儿食欲。要培养小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按时,相对定量,不多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景岳全书·小儿则》说:“小儿饮食有任意偏好者,无不致病。”训练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和独立进餐的技能。就餐前15分钟让幼儿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避免过度兴奋或疲劳。
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以满足小儿这一时期生长发育仍然很快的需要,又要防止食伤致病。幼儿的饮食调养仍需由家长掌握,《万氏家藏育婴秘诀·鞠养以慎其疾四》说:“小儿无知,见物即爱,岂能节之?节之者,父母也。父母不知,纵其所欲,如甜腻粑饼、瓜果生冷之类,无不与之,任其无度,以致生疾。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二、起居活动
幼儿1~1.5岁学会走路,2岁以后能够并且喜欢跑、跳、爬高。与此同时,手的精细动作也发展起来,初步学会用玩具做游戏。幼儿学走路时要由成人牵着走,防止跌跤,又要为孩子保留一定的自主活动空间,引导孩子的动作发育。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问问题、唱简单的歌谣、翻看故事书、观看动画片等,成人应给予满足,经常与之交谈,鼓励他多说话,促进幼儿的语言发育。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培养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保证睡眠时间,从14小时渐减至12小时,夜间睡觉为主,日间午休1次1.5~2.5小时。1岁让孩子坐盆排尿,随后不兜尿布,夜间按时唤醒小儿坐盆小便,平时注意观察小儿要解大小便时的表情,使小儿早日能够自已控制排便。2岁开始培养其睡前及晨起漱口刷牙,逐渐教孩子学会自已洗手洗脚、穿脱衣服。关于衣着保暖,《保婴撮要·护养法》说:“衣服当随寒热加减,但令背暖为佳。亦勿令出汗,恐表虚风邪易伤。”《小儿病源论方·养子十法》提出了“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的原则。《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慎护论》说:“凡儿常令薄衣。……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若至来春稍暖,须渐减其衣,不可便行卒减,恐令儿伤中风寒。”《活幼口议·小儿常安》说:“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一分饥与寒。”都是我国古代总结出的有效育儿经验。
三、疾病预防
幼儿生活范围扩大,患病机会增加。要训练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耐心教育,纠正其不良习惯,如吮手、脏手抓食品、坐在地上玩耍等,饭前便后要洗手,腐败污染的食品不能吃,衣被经常换洗。幼儿的肺系疾病、脾系疾病发病率高,要防外感、慎起居、调饮食、讲卫生,才能减少发病。还要继续按计划免疫程序做好预防接种,以预防传染病。幼儿好奇好动,但识别危险的能力差,应注意防止异物吸入、烫伤、触电、外伤、中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如《育婴家秘·鞠养以慎其疾四》所说:“小儿玩弄嬉戏,……勿使之弄刀剑,含铜铁,近水火。”
第五节  学龄前期保健
学龄前期儿童活动能力较强,智识已开,求知欲旺盛。虽然随着体质增强发病率明显下降,但也要根据这一时期的特点,做好保健工作,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一、体格锻炼
学龄前期小儿一般进入了幼儿园,也可能散居。要加强体格锻炼,以增强小儿体质。要有室内外活动场所,幼儿园要添置活动设备,如摇船、摇马、滑梯、跷跷板、转椅,以及各种电子活动设备,做操用的地毯、垫子,有条件的还有戏水池、小型游泳池、运动场等。安排适合该年龄特点的锻炼项目,如跳绳、跳舞、踢键子、保健操,以及小型竞赛项目。各种活动和锻炼方法轮换安排。要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
二、早期教育
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颜氏家训·慕贤》注重周围环境对于儿童的影响,指出这种“无言之教”能使小儿“潜移默化,自然似之。”学龄前期儿童好学好问,家长与保育人员应因势利导,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提问,尽可能给予解答。要按照该年龄期儿童的智能发育特点,安排适合的教育方法与内容。培养其学习习惯,想象与思维能力,使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幼儿园有规范的学前教育,如唱歌、绘画、剪贴、搭积木、做模型,以及做游戏如“过家家”等;家庭中也可通过讲故事,看学前电视节目,接触周围的人和物,到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参观游览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孩子增长知识。明代医家万全曾提出了“遇物则教之”的学习方法,《育婴家秘·鞠养以慎其疾四》说:“小儿能言,必教之以正言,如鄙俚之言勿语也;能食,则教以恭敬,如亵慢之习勿作也;……言语问答,教以诚实,勿使欺妄也;宾客,教以拜揖迎送,勿使退避也;衣服、器用、五谷、六畜之类,遇物则教之,使其知之也;或教以数目,或教以方隅,或教以岁月时日之类。如此,则不但无疾,而知识亦早矣。”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强迫孩子过早地接受正规的文化学习,违背早期教育的规律,犯拔苗助长的错误。
三、疾病预防
这一时期的儿童发病率下降,要利用孩子体质增强的时机,尽可能根治某些疾病。防病的根本措施在于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也要调摄寒温,《格致余论·慈幼论》说:“童子不衣裘帛,前哲格言俱在人耳。”就是强调不要给孩子衣着过暖,否则会降低小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这一时期仍然要调节饮食、避免意外、讲究卫生。对幼儿期患病未愈的孩子要抓紧调治,如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辨证调补,改善体质,减少发病;哮喘缓解期扶正培本,控制发作;厌食患儿调节饮食,调脾助运,增进食欲;疳证患儿食治、药治兼施,健脾开胃,促进生长发育等。每年要进行1~2次健康检查和体格测量,筛查与矫治近视、龋齿、缺铁性贫血、寄生虫等常见病,继续监测生长发育。
第六节  学龄期保健
进入学龄期,儿童已经入学读书,生活规律和要求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龄期保健的主要任务是:保障身心健康,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全面发展
学龄期儿童处于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是使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家长和教师要言教身教,通过自已的言行举止引导孩子,《女学篇·襁褓教育》提出:“为师者,须不恶而严,循循善诱。”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既不能娇生惯养姑息放纵,也不能操之过急打骂逼迫,要努力让孩子沿着正确的培养目标发展,使之造就目标远大、道德高尚、有责任感、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自强自重的优良品质。
要保证孩子的膳食营养充分而均衡,以满足儿童体格生长、心理和智力发展、紧张学习和运动等需求。每天进行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参加系统的体育活动和一定的劳动。要让孩子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给孩子留下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必要的活动时间。培养不吸烟、不饮酒、不随地吐痰等良好习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儿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二、疾病预防
学龄期儿童发病率进一步降低,但也有这一时期的好发疾病,须注意防治。要注意儿童情绪和行为的变化,避免思想过度紧张,减少精神行为障碍的发生。近年来,小学生中屈光不正、龋齿发病增多,有必要加强眼睛、口腔保健教育,矫正慢性病灶,端正坐、立、行姿势,养成餐后漱口、早晚刷牙、睡前不进食的习惯,配合眼保健操等锻炼方法,加以防治。一些免疫性疾病如哮喘、风湿热、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等在这一时期发病率高,要预防和及时治疗各种感染、避开污染环境、避免过敏原,减少发病。进行法制教育,学习交通规则,防范意外事故。
第七节  青春期保健
青春期是一个特殊时期。青春期肾气充盛,进入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生理、心理变化大,保健工作也就有其专门的要求。做好青春期保健,对于顺利完成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使之身心健康地走向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生理保健
青春期体格生长迅速,脑力劳动和体力运动消耗大,必须增加各种营养素的摄入。要指导他们选择营养适当的食物和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多吃营养成分不均衡的流行快餐,女孩不要为了追求体形而偏食、节食。要保证足够的休息和必要的锻炼。既要学好知识,也要提高动手能力,手脑并用,劳逸结合,全面发展。
青春期女孩月经来潮,要加强经期卫生指导,如保持生活规律,避免受凉、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注意会阴部卫生,避免坐浴等。男孩发生遗精,也要教孩子学会正确处理。对于这一时期的好发疾病,如甲状腺肿、痛经、月经不调、结核病、风湿病、意外创伤和事故等,要做好预防和及时检查与治疗。
二、心理保健
青春期神经内分泌调节不够稳定,常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不稳定,同时,生理方面的不断变化可能造成不安或易于冲动,环境改变接触增多也会带来适应社会的心理问题,产生如自卑、易冲动、冒险,甚至自杀等。要根据其生理、心理、精神方面的特点,加强教育与引导,使之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向他们普及青春期保健知识,包括性生理知识,去除青少年对性的困惑,提倡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劝导他们不谈恋爱,抵制黄色书刊、录像的不良影响。宣传吸烟、酗酒、吸毒及滥用药物的危害。使之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增强识别能力,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侵害;养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学好文化知识,使自已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第三章  新生儿病
第一节  胎    怯
胎怯,是指新生儿体重低下,身材矮小,脏腑形气均未充实的一种病症。又称“胎弱”。我国早在宋代已对胎怯有所认识,《小儿药证直诀·胎怯》对其临床症状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指出:“生下面色无精光,肌肉薄,大便白水,身无血色,时时哽气多哕,目无精彩。”此后的《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将胎怯从五脏分证,《活幼口议》、《幼科发挥》等医籍则对胎怯的病因有详细的论述。
胎怯包括了西医学所称的早产儿、小于胎龄儿,临床以出生低体重为特点,故常统称为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多因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破水、胎盘早期剥离或前置胎盘;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孕妇患慢性疾病或急性传染病等。小于胎龄儿与各种导致胎盘功能失常的因素有关,如妊娠期高血压、感染等。低出生体重儿一时难以适应出生后的变化,并发硬肿症、败血症、新生儿窒息、黄疸等疾病的比例高,死亡率也较高,成为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研究表明: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g的新生儿,死亡率随着出生体重的减少而急剧上升。此外,出生低体重不仅对体格发育有很大影响,还将影响小儿的智能发育。
近年来,运用辨证论治的法则,采用现代科研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胎怯的证候特点和证候本质,明确本病多因先天不足、肾脾两虚而致,发挥中医中药扶正的优势,增强患儿体质,提高其存活力和存活质量,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取得了研究成果,拓展了中医学在新生儿领域中的应用。
【病因病机】
胎怯的病因与胎儿在胞宫内所受气血供养形成的生长发育情况密切相关,发病机理为化源未充,涵养不足,肾脾两虚,病变脏腑主要在肾与脾。因肾藏精,为生长发育之本,而先天之精又需赖后天之精不断滋养才得以充实,正如《胎产心法·胎不长养过期不产并枯胎论》所言:“胎之能长而旺者,全赖母之脾土输气于子。凡长养万物莫不由土,故胎之生发虽主乎肾肝,而长养实关乎脾土。”若胎儿禀受于其母之气血充养不足,则胎萎不长,形成先天肾脾两虚,导致胎怯的发生。
1. 肾精薄弱  生命的原始物质是精,胎儿先天禀受于父母之精而成肾精。父母体质强健,肾精充足,精神怡悦,精力充沛,才能具有生育能力,形成正常胚胎。凡是影响父母健康的因素,都可以影响胚胎的形成与成长,而产生胎怯。此即《幼科发挥·胎疾》所说:“夫男女之生,受气于父,成形于母。故父母强者,生子亦强;父母弱者,生子亦弱”。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除以肾精为物质基础外,还需不断摄取来自母体的营养,若其母孕期脾胃失调,不能充分吸收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以充养胎儿先天肾精,或胎盘功能不全使胎儿禀受怯弱,均可致胎萎不长形成胎怯。
2. 脾肾两虚  肾藏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中先天之精受之于父母,既是生命之源,又是生长发育之本。先天之精需赖后天之精不断滋养得以充实,后天之精须先天之精气蒸化而吸收和转输。胎怯儿成胎之际肾精不充,胎中脾胃未能充盛而形小气弱。出生之后,肾精薄无以助脾胃之生化,脾气虚无以运乳食之精微。先后天脾肾两虚,则各脏腑无以滋生化育,其形态、功能均不成熟,五脏禀气未充,全身失于涵养。如肺气不足,则皮薄怯寒,毛发不生;心气不足,则血不华色,面无光彩;肝气不足,则筋不束骨,关节不利;脾气不足,则肌肉不生,手足如削;肾气不足,则骨节软弱,身形矮小。
总之,胎怯是多种原因所致的先天禀赋不足,小儿五脏皆虚,而病变的关键则在肾、脾两脏。
【临床诊断】
1.诊断要点
(1)有早产、多胎,孕妇体弱、疾病、胎养不周等造成先天不足的各种病因,及胎盘、脐带异常等。
(2)新生儿出生时形体瘦小,肌肉瘠薄,面色无华,精神萎软,气弱声低,吮乳无力,筋弛肢软。
(3)一般出生体重低于2500g,身长少于46cm。若出生体重低于1500g,又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
2.鉴别诊断 胎怯常见于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早产儿胎龄未满37周,大多数体重<2500g,身长不足46cm。小于胎龄儿又称足月小样儿,胎龄满37~42周,体重<2500g,身长、头围大多在正常范围内。两者区别主要在于胎龄,还可以从皮肤、头发、耳壳等外型去区别。一般早产儿皮肤薄,甚至水肿,皮肤发亮,有毳毛、胎脂多,头发乱如绒线头,耳壳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指(趾)甲软,多未达到指(趾)端;小于胎龄儿皮肤极薄、干燥、脱皮、无毳毛,胎脂少,头发细丝状清晰可数。耳软骨已发育,耳舟已形成,指(趾)甲稍软,已达到指(趾)端。
【辨证论治】
1.辨证思路   胎怯以脏腑辨证为纲,有五脏禀受不足之别及轻重之分。其肺虚者气弱
声低,皮肤薄嫩,胎毛细软;心虚者神萎面黄,唇爪淡白,虚里动疾;肝虚者筋弛肢软,目无光彩,易作瘛疭;脾虚者肌肉瘠薄,萎软无力,吮乳量少,呛乳溢乳,便下稀薄,目肤黄疸;肾虚者形体矮小,骨弱肢柔,肌肤欠温,耳廓软,指甲软短,睾丸不降。
2.论治方法  胎怯一般按脏腑辨证分别论治,因肾脾两虚是其关健病机,所以,治疗
以培补脾肾为基本法则。正如《景岳全书·小儿则》所提出的:治疗本病“宜专培脾肾为主”。临证还应根据其不同证型,分别采取益肾充髓、补肾温阳、补气养血、温运脾阳等治则。亦可根据证情需要,给予肾脾并补。初生小儿脾肾薄弱,补益时当佐以助运,以防呆滞。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护理,以提高疗效。胎怯患儿已有合并症者,应遵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合并症证情重时,先治合并症,同时要顾及小儿体质薄弱、正气亏虚的特点;合并症好转后,及时转以培元治本为主。
3.证治分类
(1)肾精薄弱
证候 体短形瘦,头大囟张,头发稀黄,耳壳薄软,哭声低微,骨弱肢柔,肌肤不温,指甲软短,或有先天性缺损畸形,****淡。
辨证 本证为胎怯最常见的证型,多见于早产儿,以肾精薄弱,元阳未充为特征。肾主胞胎,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故本证候在形体、肢体、骨骼、耳廓等方面先天禀赋不足之象显著。
治法 益精充髓,补肾温阳。
方药 补肾地黄丸加减。常用药:紫河车、熟地、枸杞子、杜仲益肾充髓;鹿茸、肉苁蓉补肾温阳;茯苓、山药健脾益气。
不思乳食加麦芽、谷芽、砂仁醒脾助运;兼见气虚加黄芪、党参健脾益气;肢体不温加附子、巴戟天温阳;唇甲青紫加红花、桂枝温经通络。
(2)脾肾两虚
证候 啼哭无力,多卧少动,四肢不温,肌肉瘠薄,皮肤干皱,吮乳乏力,呛乳溢乳,哽气多哕,腹胀腹泻,甚而水肿,****淡。
辨证 本证多见于小于胎龄儿、双胎儿或高龄产妇所育胎儿,以脾肾两虚而脾胃虚弱证候显著为特征。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故本证的肌肉瘠薄、脾胃运化升降功能失调之象明显。
治法 健脾益肾,温运脾阳。
方药 保元汤加减。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茯苓补益脾胃;陈皮、甘草理气和中;肉桂、干姜温阳助运。
呕吐加半夏,干姜易生姜和胃降逆;泄泻加苍术、山药运脾燥湿;腹胀加木香、枳壳理气助运;喉中痰多加半夏、川贝母化痰;气息微弱加脐带、蛤蚧补肾纳气。
兼肺虚气弱声低,皮肤薄嫩,重用黄芪、白术,加黄精,少佐防风补肺固表;兼心虚神萎唇淡,虚里动疾,加当归、麦冬、龙骨养心安神;兼肝虚筋弛肢软,易作瘛疭,加熟地、枸杞子、牡蛎滋肝熄风。气微欲绝用生脉饮注射液静脉滴注;四肢厥冷用四逆汤救治。
【其他疗法】
1.中药成药  生脉注射液:每次5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用于气弱欲绝者。
2.西医治疗
(1)常规治疗:①保暖:采取各种方式,保证婴儿体温稳定在36.5℃~37.5℃(肛温)。②喂养: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无母乳或母乳量不足者,可加用牛乳或母乳化牛乳等。③给氧:对有呼吸暂停及口唇紫绀的患儿应给氧气吸入。④补充营养素:生后3天以内肌注维生素K1 ,生后第3天可给复合维生素B半片和维生素C 50mg, 1日2次。生后第10天可给浓VitAD滴剂,由每日1滴逐渐增加到每日3~4滴, 或维生素D3 15~30万IU,肌内注射1次。生后1个月可给予铁剂, 10%枸橼酸铁胺每日2ml/kg。体重小于1500g的早产儿需补充维生素E 2个月,每日30mg。不能进食的极低体重儿应经静脉输入部分或全部高营养液, 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电解质。
(2)并发症治疗:①低血糖:如血糖<1.12mmol/L(20mg/dl)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 应立即静注50%葡萄糖2ml/kg,然后以每分钟10mg(10%葡萄糖0.1ml/kg)的速度持续点滴,使血糖稳定在2.24mmol/L(40mg/dl)以上,维持48小时, 以后减低浓度。大多数小儿于2~3天后随着奶量的增加可停输葡萄糖。②低血钙惊厥:立即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2ml/kg, 用等量葡萄糖液稀释,以每分钟 1ml的速度缓慢输入。待症状控制后,改为口服10%氯化钙每日10ml,连服1周。③红细胞增多症:可作部分交换输血治疗。用成人血浆或白蛋白替换患儿部分全血,以降低红细胞压积,换血量约10~20ml/kg。④继发感染:合并吸入性肺炎或其他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预防与调护】
1.预防
(1)孕妇年龄不宜过大或过小。有慢性心、肝、肾疾病等的妇女不宜妊娠。
(2)孕妇必须注意营养,不可吸烟及饮酒。若有较严重的妊娠呕吐症,可服用中药调理。
(3)孕期要保持心情愉悦,注意休息,妊娠后期不宜作重体力劳动。
(4)孕期应注意预防及积极治疗各种急性传染病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5)胎儿期发现胎萎不长者,可由孕母服药补肾培元,促进胎儿宫内发育。
2.调护
(1)胎怯儿阳气不足,应注意保暖,根据不同情况及条件采用各种保温措施。
(2)按体重、日龄计算热量,尽量母乳喂养,喂足奶量。吞咽功能差者需静脉补充营养液,也可采用胃管喂养。
(3)保持居室空气新鲜,一切用品均应消毒后使用,接触患儿者应戴口罩、帽子,防止患儿继发感染。
(4)密切观察患儿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合并症并加以处理。
【文献摘要】
《小儿药证直诀·卷上  脉证治法》:“胎怯面黄,目黑睛少,白睛多者,多哭。”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一》:“儿自生下以来,面无精光,肌肉脆薄,大便白水,身无血色,时时哽哕,目黑睛少,羸尪,多哭,此胎怯也。宜天麻浴汤治之。”
《活幼口议·卷第九》:“鬼胎者,乃父精不足,母气虚羸,滋育涵沫之不及,护爱安存之失调,方及七八个月以降生,又有过及十个月而生者。初产气血虚羸,降诞艰难,所言鬼者,即胎气怯弱,荣卫不充,致子萎削语。犹如果子结实之时,有所荫籍,不到灌溉,为物褊小,其形猥衰,无有可爱,如此之谓。”
《幼科发挥·卷之一》:“胎弱者,禀受于气之不足也。子于父母,一体而分。如受肺之气为毛皮,肺气不足,则皮脆薄怯寒,毛发不生。受心之气为血脉,心气不足,则血不华色,面无光彩。受脾之气为肉,脾气不足,则肌肉不生,手足如削。受肝之气为筋,肝气不足,则筋不束骨,机关不利。受肾之气为骨,肾气不足,则骨软。此胎禀之病,当随其脏气求之。”
《景岳全书·卷四十  小儿则上》:“生儿怯弱,必须以药扶助之。……又当看小儿元气厚薄,厚者十无一失,薄者十无一生。然其中有死者,有不死者,则以病之所生有真伪也。凡怯弱者,宜专培脾肾为主。”
【现代研究】
(1)药效学研究:姚惠陵等认为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胎怯肾脾两虚证,据此证型,研制出补肾健脾的助长口服液。经动物实验表明,助长口服液可使低出生体重的豚鼠血生长激素、胃泌素、皮质醇明显升高,ACTH下降,均趋向于正常水平,表明其补肾健脾作用可能就是通过恢复某些内分泌激素的正常水平,使之发挥促进生长发育和消化吸收,调节全身代谢的功能实现的[1]。
(2)病因病理研究:汪受传等通过200例新生儿调查分析,证实高龄产妇、情志异常、母亲形体瘦小、父亲嗜食烟酒以及孕妇患营养不良、贫血、妊娠毒血症、先兆子痫、胎盘功能不全、劳力过度、双胎等,均是低出生体重儿的形成原因。分析本病病机,均属先天禀赋不足,脏腑虚弱[2]。张玉华等对青岛市儿童医院10年间289例早产儿作了流行病学回顾调查分析,发现早产儿出现率为12%。男性早产儿多,病死率高。出现高峰季节在秋冬及早春。早产儿体重越低、孕周越小病死率越高。早产儿常见疾病为硬肿症、呼吸系统疾病、感染和窒息等[3]。
(3)辨证论治研究:在临床辨证分型的研究中,汪受传等指出:胎怯患儿脏腑虚弱,有五脏不足的种种表现,由此分为5种证型。脾虚证:肌肉瘠薄,手足如削,口软无力,吮乳量少,溢乳呛乳,嗳气多哕,腹泻腹胀,目肤黄染。肾虚证:形体矮小,头大囟张,甚则颅缝开解,颅骨软,发黄细少,耳廓软薄,耳周不清,指甲菲薄,未达指尖,足纹浅少,肌肤欠温,时或青紫,骨弱肢柔,男婴阴囊淡白松弛或有睾丸不降,女婴大****分开小****突出。肺虚证:呼吸微弱,浅快或不规则,咳嗽无力,皮肤薄嫩,透明滑黏,胎毛多而细软,胎脂满布。心虚证:精神萎靡,啼哭无力,唇爪淡白或青紫,面无光彩,身无血色。肝虚证:目无神彩或目闭不睁,筋脉弛长,肢软不收,或四肢拘急,时作瘛疭。观察了100例患儿,符合脾虚证、肾虚证、肺虚证、心虚证、肝虚证者分别为100、100、62、14、22例,说明全部患儿均有脾虚、肾虚的证候表现[4]。
汪受传等根据胎怯患儿的病机特点,研制了补肾健脾的助长口服液(由人参、紫河车、鹿角片、麦芽等组方),临床系统治疗观察胎怯患儿100例,并与同期50例未治疗患儿作对照。记录两组患儿的主要生长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头围、胸围、上臂围。初生时两组无显著差异,1月、2月、3月时均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对两组患儿作了2岁7个月至4岁9个月时的随访,试验组体重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5]。
(4)护理研究:胎怯儿的护理与治疗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杨翠华等对126例低体重早产儿实施保暖、合理喂养、皮肤护理及呼吸护理等,结果成活124例、死亡2例,成活率98.41%,认为对低体重早产儿的护理保暖是成活的关键[6]。李莉等提出,由于低体重出生儿生活能力低,适应性与抵抗力差,只有科学的护理,才能提高其成活率。采用了较为完善的保暖、科学的喂养,以及适时的供氧、预防感染等科学护理方法,大大提高了患儿的成活率,由过去的76%提高到了93%[7]。
参考文献
[1]姚惠陵,汪受传,张月萍,等. 补肾健脾法促进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机理探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6(5):34.
[2]汪受传,姚惠陵,王明明. 胎怯病因病机探讨.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1.
[3]张玉华,单若冰,于海青. 青岛地区早产儿流行病学十年回顾调查分析. 中国优生和遗传杂志,1995;3(5):47.
[4]汪受传,姚惠陵,张月萍,等. 补肾健脾法治疗胎怯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96;11(2):13.
[5]汪受传,姚惠陵,王明明,等. 助长口服液治疗胎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医杂志,2000;41(12):737.
[6]杨翠华,宋爱民. 低体重早产儿126例的护理. 荷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2;14(1):79.
[7]李莉,邢红梅,宋淑梅,等. 低体重出生儿46例护理体会. 黑龙江医药科学,1998;21(5):95.
第二节   硬  肿  症
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局部甚至全身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其中只硬不肿者称新生儿皮脂硬化症;由于受寒所致者亦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我国古代与本病有关的记载见于“五硬”、“胎寒”等病证中。早在隋代《诸病源候论》已对本病的病因、症状有所记载,指出其病因是“儿在胎之时,母取冷过度,冷气入胞,令儿著冷”。《活幼心书》、《医宗金鉴》等书对硬肿症的症状有详细的描述,指出其病机为“独阴无阳”、“阳气不营于四末”,并提出了相应的治法。
西医学称本病为新生儿硬肿症。硬肿症在寒冷的冬春季节多见,若由于早产或感染所引起,夏季亦可发病,不同季节发生的硬肿症,临床证候有所不同。硬肿症多发生在生后7~10天的新生儿,以胎怯儿多见。新生儿由于受寒、早产、感染、窒息等原因都可引起发病。本病重症预后较差,病变过程中可并发肺炎和败血症,严重者常合并肺出血等而引起死亡。
现代中医学对本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归纳硬肿症的病机主要为阳气虚衰、寒凝血涩,进一步又认识到“血瘀“在硬肿症病机中的重要性,采用口服、药浴、药物外敷、激光穴位照射等多种治疗方法,大大提高了本病的治疗效果,降低了病死率。对中药治疗的药效机理也有了较深入的研究。
【病因病机】
初生小儿本为稚阴稚阳之体,尤其早产儿、多胎儿先天禀赋不足,阳气虚弱,失于温煦,此为本病发病的内因。小儿初生,特别是早产儿,若护养保暖不当,感受寒邪,或冒受他邪,气血运行失常,此为发病之外因。本病的病变脏腑在脾肾,阳气虚衰、寒凝血涩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1.感受寒邪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胎寒候》指出:“小儿在胎时,其母将养取冷过度,冷气入胞,伤儿肠胃。”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先天禀赋不足之小儿,或先天中寒,或后天感寒,寒邪直中脏腑,伤脾肾之阳;或者生后感受他病,阳气受损,致寒邪凝滞。寒凝则气滞,气滞则血瘀,产生肌肤硬肿。同时,脾阳不振,水湿不化,则见水肿;寒侵腠理,肺气失宣,肌肤失调,皮肤硬肿加重。
2.肾阳虚衰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阳气虚弱;或寒邪直中脏腑,脾肾阳气损伤。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肌肤,营于四末,故身冷肢厥。阳虚则内寒,寒凝则气滞血瘀,致肌肤僵硬,肤色紫暗。严重者血络瘀滞血不循经而外溢。阳气虚极,正气不支,直致阳气衰亡,可见气息微弱,全身冰冷,脉微欲绝之危症。
另外,有少数患儿因感受温热之邪,毒热蕴结,耗气伤津,阴液不足,血脉不充,血受煎熬,运行涩滞,气血流行不畅,亦可致肌肤硬肿。此即如《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目》所云:“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皆可形成硬肿。
【临床诊断】
1.诊断要点
(1)病史:时处寒冷季节,环境温度过低或有保暖不当史;严重感染史;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窒息、产伤等所致的摄入不足或能量供给低下。
(2)临床表现:早期哺乳差,哭声低,反应低下,病情加重后体温<35℃,严重者<30℃,肛温─腋温差由正值变为负值。感染或夏季发病者不出现低体温。硬肿为对称性,依次为双下肢、臀、面颊、两上肢、背、腹、胸部等,严重时肢体僵硬,不能活动,多脏器功能损害。
(3)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升高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血气分析可有血pH降低、PaO2降低、PaCO2增高。心电图可表现Q-T延长、低电压、T波低平或S-T段下移。有DIC表现者,血DIC 指标阳性。
(4)病情分度:见表3-1。
表3-1  新生儿硬肿症诊断分度评分标准
体 温
分  度       ─────────────    硬肿范围        器官功能改变
肛温(℃)   肛-腋温差
轻  度        ≥35        正值             <20%         无或轻度功能低下
中  度        <35       0或正值         20% ~ 50%     功能损害明显
重  度        <30        负值             >50%         功能衰竭,DIC,肺出血
注:硬肿范围估算: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
2.鉴别诊断
(1)新生儿水肿:全身或局部水肿,但不硬,皮肤不红,无体温下降。全身水肿原因可有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新生儿溶血症、低蛋白血症、肾功能障碍、维生素B1 或E缺乏等。局部水肿有时见于产道挤压所致。
(2)新生儿皮下坏疽:常有难产或产钳产史。多发生于身体受压部位(枕、背、臀)以及受损部位。病变局部皮肤发硬,略红肿,迅速蔓延。病变中央转为软化,呈暗红色。逐渐坏死,形成溃疡,可融合成大片坏疽。
【辨证论治】
1.辨证思路  本病临床主要从虚、实、寒、瘀辨证。寒证全身欠温,僵卧少动,肌肤硬肿,是多数患儿共同的临床表现。其实证以外感寒邪为主,有保温不当病史,体温下降较少,硬肿范围较小;虚证以阳气虚衰为主,常伴胎怯,体温常不升,硬肿范围大。血瘀证在本病普遍存在,辨证要点为肌肤质硬色紫暗。本病轻症多属寒凝血瘀证,重症多属阳气虚衰证。
2.论治方法  本病治疗大法是温阳散寒,活血化瘀。根据临床证候不同,阳虚者应温补脾肾,脾肾阳气恢复则寒邪不易入侵;寒甚者宜散寒通阳,寒邪驱散则阳气通达;血瘀者宜行气活血,气行血行则瘀滞可散。治疗中可采取多种途径给药,内服、外敷兼施。复温疗法在所必用。
3.证治分类
(1)寒凝血涩
证候  全身欠温,四肢发凉,肌肤硬肿,难以捏起,硬肿多局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位,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患儿反应尚可,哭声较低,****紫滞。
辨证  本证为轻症,多系体弱小儿中寒而致,先天不足,阳气薄弱,复感外寒。临床表现以全身寒冷、气滞血瘀为主,硬肿部位比较局限,阳气不足而未至虚衰。
治法  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  当归四逆汤加减。常用药:当归、红花、川芎、桃仁、丹参活血化瘀;白芍和血;桂枝、细辛温经散寒。
硬肿甚加郁金、鸡血藤活血行瘀;气虚加人参、黄芪补气;寒甚加制附子、吴茱萸、艾叶、干姜温阳散寒。精神萎靡,口吐白沫,呼吸不匀加白僵蚕、法半夏、石菖蒲、郁金化痰开窍;腹胀气滞加木香、乌药行气消滞;气虚血瘀显著,用补阳还五汤。
(2)阳气虚衰
证候  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气息微弱,哭声低怯,吸吮困难,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皮肤暗红,尿少或无,唇舌色淡,****淡红不显。
辨证  本证病情危重,多发生在早产儿、小于胎龄儿。阳气虚衰,阴寒内盛,血脉瘀滞,硬肿范围大,全身症状重。可因阳气无力御邪而致发生肺炎,或因虚寒而血脉失于统摄导致肺出血。
治法  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方药  参附汤加味。常用药:人参、黄芪补益元气;制附子、巴戟天温补肾阳;桂枝、丹参、当归温经活血。
肾阳衰加鹿茸(另吞服0.3g)补肾壮阳;口吐白沫,呼吸不匀加僵蚕、石菖蒲、天南星化痰开窍;血瘀明显者加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肌肤肿甚加薏苡仁、车前子渗湿利水;小便不利加茯苓、猪苓、生姜皮利水消肿。气虚明显加人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大补元气;心率慢,心音低钝,脉微弱者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益气强心复脉。
本证脾肾阳虚者可用真武汤加减,阴寒重者可用阳和汤加减治疗。
【其他疗法】
1.中药成药
(1)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2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滴。1日1次,7~15日为1个疗程。用于各种证型。
(2)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每日6~10mg/kg,最大不超过2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80~100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用于各种证型。
(3)生脉注射液:每次5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用于阳气虚衰证。
2.外治疗法
(1)生葱30g,生姜30g,淡豆豉30g。捣碎混匀,酒炒,热敷于局部。用于寒凝血涩证。
(2)当归15g,红花15g,川芎15g,赤芍15g,透骨草15g,丁香9g,川乌7.5g,草乌7.5g,乳香7.5g,没药7.5g,肉桂6g。研末,加羊毛脂100g,凡士林900g,拌匀成膏。油膏均匀涂于纱布上,加温后,敷于患处。1日1次。用于阳气虚衰证。
(3)大葱50g,生姜30g,红花15g,艾叶15g,麻黄10g。炒热布包,热熨硬肿部位,然后敷10分钟,每日3 ~ 4次。用于各种证型。
3.针灸疗法
(1)针刺:关元、气海、足三里。针后加灸。
(2)温灸:硬肿局部用艾条温灸。
4.推拿疗法  万花油推拿法:万花油含红花、独活、三棱等20味药,功效为消肿散瘀,舒筋活络。抚法、摩法、搓法可理气和中,舒筋活血,散寒化瘀,兴奋皮肤末梢神经,扩张毛细血管,使血液向周身回流,改善皮肤温度。其中,双下肢硬肿明显用抚、摩法;整个双下肢似硬橡皮状伴有水肿用抚、搓两法。
5.西医治疗
(1)常规治疗:①复温:是治疗本症的重要措施,方法多种。轻者可放在26℃~28℃室温中,置热水袋,使其逐渐复温。重者先置26℃~28℃室温中,1小时后置于28℃暖箱中,每1小时提高箱温1℃,直至体温达36.5℃,继续保持箱温。轻、中度患儿于6~12小时内、重度患儿于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如入院前低体温已久,复温不宜过快。②供给足够能量和液体:在体温恢复过程中逐渐供给,吸吮困难者,鼻饲或静脉滴注葡萄糖、血浆、复方氨基酸及脂肪乳剂等。热量开始按每天209 KJ(50 Kcal)/Kg,并迅速增至每天418~502 KJ(100~120 Kcal)/Kg。早产儿或伴产热衰竭患儿适当增加热量。③本病常伴感染,应选择有效抗生素静脉滴入。慎用对肾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
(2)对症治疗:①循环障碍:扩容,先用2:1液,继用1/3张或1/4张液体。纠酸,5%碳酸氢钠稀释成等渗液静脉滴入。血管活性药:多巴胺、酚妥拉明或654-2。②DIC:经实验室检查确定为DIC及高凝状态时,立即用肝素。并给予新鲜全血或血浆。③急性肾功能衰竭:严格控制输液量。给予速尿,无效时加用氨茶碱或多巴胺。④肺出血:一经确定,即给予气管内插管,进行正压呼吸治疗(CPAP或IPPV)。同时积极治疗病因。⑤缺氧:及早给氧,维生素E口服。
【预防与调护】
1.预防
(1)做好孕妇保健,尽量避免早产,减少低体重儿的产生,同时防止产伤、窒息、感受寒冷。
(2)严冬季节出生的新生儿要做好保暖,调节产房内温度为20℃左右,尤其注意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保暖工作。
(3)出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应经常检查皮肤及皮下脂肪的软硬情况。加强消毒隔离,防止或减少新生儿感染的发生。
2.调护
(1)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2)患儿衣被、尿布应清洁柔软干燥,睡卧姿势须勤更换,严防发生并发症。
(3)应给足够热量,促进疾病恢复,对吸吮能力差的新生儿,可用滴管喂奶,必要时鼻饲,或静脉点滴葡萄糖注射液、血浆等。
【文献摘要】
《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  婴儿初生门》:“凡小儿胎中受寒于脏,伤动胞胎,生下不能将护,再伤风外。其候面色青白,四肢逆冷,手足颤动,似大人寒疟,或口噤不开,乃胎寒之候也。”
《婴童百问·五硬》:“五硬则仰头取气,难以动摇,气壅疼痛连胸膈间,脚手心如冰冷而硬,此为风症难治。”
《保婴撮要·卷三》:“五硬者,仰头取气,难以动摇,气壅作痛,连于胸膈,脚手心冷而鞕,此阳气不营于四末也,经曰:脾主四肢。又曰:脾主诸阴。今手、足冷而硬者,独阴无阳也,故难治。”
《幼幼集成·卷四》:“五鞕者,手鞕、脚鞕、腰鞕、肉鞕、颈鞕也。仰头取气,难以动摇,气壅疼痛,连于胸膈,手心、脚心冰冷而硬,此阳气不荣四末也,为独阴无阳,难治。若肚筋青急,乃木乘土位,俱宜六君子汤加姜、桂、升麻、柴胡,以补脾平肝。若面青而小腹鞕满者,不治。”
【现代研究】
(1)药效学研究:药理实验研究表明:丹参、当归、川芎、红花具有加快血流,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及纠正微循环障碍,抗血栓形成和溶解血栓的作用。人参具有抗休克、强心、提高耐低温能力、加强机体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促进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功能。
实验证明丹参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丹参素和丹参乙酸有扩张血管和溶解纤维蛋白作用,可减少发生肺出血[1]。可使血流加快,改善微循环,改善红细胞淤滞聚集,具有抗凝作用。川芎嗪、丹参对局部滴注去甲肾上腺素后的微循环障碍,无论在微动脉的口径,微循环的流速和流量方面均有改善[2]。
(2)发病情况研究:硬肿症的发病情况研究方面取得了成果,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在发病季节上,韩栋光等提出:硬肿症收容病例并不因夏季气温升高而减少,夏、冬2个季节不同季风季节收容硬肿症例数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气温与新生儿硬肿症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无显著性相关。早产、低体重、窒息、感染是诱发新生儿硬肿症的重要影响因素[3]。顾卡明提出温热季节硬肿症的发病特点是:多在生后3天内发病,中重度硬肿症发生率高,硬肿消退时间长。主要病因是感染。防治关键是重视早产儿的适当保暖,积极抗感染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以改善微循环,缩短硬肿消退时间[4]。朱莎等对早产儿硬肿症的转归作了预测,指出:重度硬肿患儿的病死风险约高达轻度患儿的19倍;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发病日龄≤3天患儿的病死风险分别约为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发病日龄≥3天患儿的3倍。所以硬肿程度是决定早产儿硬肿症转归的最主要因素。小胎龄(胎龄≤32周),极低出生体重儿及发病日龄早的早产儿硬肿症患儿,即使硬肿程度低,预后亦不乐观[5]。
(3)辨证论治研究:张宝林将本病分为寒热两型,寒型常见,以脾肾阳虚为主,方选真武汤加减(熟附子1~1.5g,茯苓2~3g,黄芪2~3g,红花2~3g,白术1.3~3g,人参1.3~3g,赤芍1~2g,当归1~2g,川芎1~2g,地锦草5~9g)。热型少见,以热毒蕴郁明显,方选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1~2g,黄芩1~2g,栀子1~2g,川芎1~2g,人参1.5~3g,茯苓2~3g,黄芪2~3g,红花1.5~2g,麦冬3~5g)。寒热两型病机均与气滞血瘀有关,故方中均用了活血化瘀药[6]。王秀敏等将新生儿硬肿症分为两型,均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其中阳气虚弱型方用参附汤加味(人参2g,附子3g,桂枝3g,陈皮3g,白术3g,川芎3g,防风3g,黄芪5g,茯苓5g,肉桂2g,甘草2g)。寒凝血涩型方用四逆汤加减(当归3g,赤芍3g,桂枝3g,木通3g,乌药3g,黄芪5g,党参5g,细辛0.3g,生姜2片,木香1.5g,甘草2g),取得较好的疗效 [7]。陈敬等将本病分为三型:脾肾阳虚型证见:神萎,反应差,体温不升,面色灰暗,僵卧少动,多睡哭少,气息微弱,吸吮无力,肌肤发冷,皮肤暗红或水肿发亮,按之凹陷,硬肿范围较广。唇舌暗淡,苔白腻或无苔,****淡滞或隐伏不显。方用参附汤加味或生脉散、真武汤;寒湿困脾型证见:体温不升,身倦不动,肌肤硬肿,大便稀溏,腹胀尿少,唇舌偏淡,苔白而腻,****晦暗。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气滞血瘀型证见:发热,面赤,肌肤硬肿紫红,尿短赤,严重者不吃、不哭、不动,鼻窍出血,舌质紫红,舌尖红,苔黄,****紫滞。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味[8]。
(4)多种疗法研究:中药外敷可改善微循环,促进棕色脂肪产生热反应增加,并能活血化瘀消肿。配合血管活性药可调整体液的重新分配和增加心脏泵血功能,用西医常规治疗加中药外敷及静滴血管活性药如654-2、复方丹参注射液等的治疗方法越来越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如张华自拟软坚消肿汤(丹参12g,川芎12g,红花9g,桃仁9g,降香9g,当归10g,附子3g)煎汤外洗治疗硬肿症381例,痊愈321例(84.3%),好转54例(14.2%),无效6例(1.6%),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组[9]。李丽治疗新生儿硬肿症106例,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加用硬肿软膏(含肉桂、丁香、川草乌、乳香、没药、当归、红花、川芎、赤芍、透骨草)外敷,每日按摩后涂2次,复方丹参注射液1~2ml静滴,疗程7天。结果:除18例死亡外,其余患儿24小时内体温升至正常(36℃以上)42例,48小时内正常32例,4天内全部恢复正常。74例硬肿在5天内消退,12例6天内消退,2例7天内消退,痊愈88例,病死率16.98%[10]。李林祥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100例,治疗组在传统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脉络宁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鹿茸精注射液肌肉注射,内服云南白药及外搽云南白药酊,对照组用传统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治愈42例,治愈率84%,好转自动出院5例,占10%,死亡3例,病死率6%。对照组50例,治愈20例,治愈率40%,好转自动出院8例,占16%,未愈自动出院4例,占8%,死亡18例,病死率36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11]。郑瑞霞等用清凉油佐治新生儿硬肿症7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临床观察,涂用清凉油后20~30分钟可见皮肤呈红色,说明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改善了微循环,反复涂用使硬肿皮肤变软,硬肿逐渐消退[12]。
(5)复温方式方法研究:复温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低体温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几年主张快速复温,复温方式以1990年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所制定的复温方式为依据,以高于体温的1~2℃的暖箱温度复温。张纯英等研究表明,采用上述快速复温法比传统复温法(将患儿置于预热至26℃的暖箱内,以后每小时提高箱温1℃,6h后至32℃恒温)能明显缩短复温时间和硬肿消退时间[13]。高敏采用的快速复温方法为患儿入院后即放入暖箱,按日龄、体重调节相应的温度,即体重在1000~2000g的暖箱温度调至35~32℃,硬肿3~5天消退的达80%,体温3~5h均回升至正常[14]。
参考文献
[1]谢健.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46例.中国中医急症,1997;6(1):43.
[2] 薛金福,戴顺龄,吴云清,等. 川芎嗪、丹参对金黄地鼠颊囊微循环的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86,66(6):334
[3]韩栋光,沈树辉. 热带地区新生儿硬肿症99例病因分析.中国热带医学,2002;2(2):206.
[4]顾卡明,赵雨灯.温热季节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及发病特点.中国农村医学,1995;23(3):42.
[5]朱莎,张瑞宝,瞿晓茹.早产儿硬肿症转归情况分析.新生儿科杂志,1994;9(6):248.
[6]张宝林. 新生儿硬肿症.湖南医学院学报,1980,5(2):187
[7]王秀敏.王玉璞,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体会.中医药信息,1993,10(1):31
[8]陈敬,李巍薇,陈燕.中医对新生儿硬肿症的认识.吉林中医药,1996,(2):1
[9]张华,李国鹏.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81例.中国民间疗法,2000;8(6):10.
[10]李丽.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106例.山东医药,1999;39(3):62.
[11]李林祥,毛华祥,李文元,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100例.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9;20(5):18.
[12]郑瑞霞,郑瑞丽. 清凉油佐治新生儿硬肿症71例及护理.荷泽医专学报,2000;12(1):66.
[13]张纯英,刘玉香,杨晓雯,等. 不同复温方式对新生儿硬肿症体温恢复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0):583.
[14]高敏. 快速复温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护理学杂志,1999;14(5):300.
第三节  胎    黄
胎黄是与胎禀因素有关的病证,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疸为特征,故称“胎黄”或“胎疸”。《诸病源候论》中已有胎疸的论述,此后,历代古医籍中也有论述,如《活幼心书·卷中》曰:“有婴孩生下便见遍体俱黄,惟两目弦厚如金色,身发肚热,名曰胎黄。”
西医学称本病为新生儿黄疸,包括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血清胆红素增高的一系列疾病,如溶血性黄疸、胆道畸形、胆汁瘀阻、肝细胞性黄疸、败血症等。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黄疸大多在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3周后仍不消退,甚或持续加深,或消退后复现,或出生2周后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18mg/dl)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遗留后遗症。
中医学不仅有很多治疗病理性黄疸的方法,近几年来,在预防病理性黄疸、探讨中医学治疗病理性黄疸的机制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
【病因病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为胎禀湿蕴,如湿热郁蒸、寒湿阻滞,久则气滞血瘀。胎黄的病变脏腑在肝胆、脾胃。其发病机理主要为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日久则气滞血瘀。
1.湿热郁蒸  由于孕母素体湿盛或内蕴湿热之毒,遗于胎儿,此即《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胎疸候》所言:“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致生下小儿体皆黄。”或因胎产之时,出生之后,婴儿感受湿热邪毒所致。热为阳邪,故黄色鲜明如橘皮。热毒炽盛,黄疸可迅速加深。而湿热化火,邪陷厥阴,则会出现神昏、抽搐之险象。若正气不支,气阳虚衰,可成虚脱危证。
2.寒湿阻滞  若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脾阳虚弱,湿浊内生;或生后为湿邪所侵,湿从寒化,可致寒湿阻滞。正如《临证指南医案·疸》所言“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寒湿为阴邪,故黄色晦暗。
3.气滞血瘀  部分小儿禀赋不足,脉络阻滞,或湿热蕴结肝经日久,气血郁阻,可致气滞血瘀而发黄。如《张氏医通·黄疸》说:“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此因气机不畅,肝胆失常,络脉瘀积而致,故黄色晦暗,伴肚腹胀满,右胁下结成痞块。
此外,尚有因先天缺陷,胆道不通,胆液不能疏泄,横溢肌肤而发黄。
【临床诊断】
1.诊断要点
(1)黄疸出现早(出生24小时内),发展快,黄色明显,也可消退后再次出现,或黄疸出现迟,持续不退,日渐加重。肝脾可见肿大,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或呈灰白色。
(2)血清胆红素、黄疸指数显著增高。
(3)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试验阳性或阴性。
(4)母子血型测定,可检测因ABO或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
(5)肝功能可正常。
(6)肝炎综合征应作肝炎相关抗原抗体检查。
2.鉴别诊断  胎黄要区别属于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于4~6天最重。足月儿在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周才消退。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血清胆红素低于205.2μmol/L(12mg/dl)。
(2)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以内)、发展快(血清总胆红素每天增加超过85.5μmol/L)、程度重(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消退迟(超过2~3周)或黄疸退而复现。黄疸伴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为溶血性黄疸。黄疸伴有中毒症状,如神萎、不哭、体温不升或有波动,多为败血症。黄疸伴有消化道症状,血清胆红素有波动,多考虑新生儿肝炎。黄疸伴肝脏进行性肿大,大便灰白,黄疸逐渐加深,多为先天性胆道闭锁。
【辨证论治】
1.辨证思路  对于胎黄,临床上首先要辨别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然后再以八纲辨证为纲,对病理性胎黄辨其阴阳。若病程短,肤黄色泽鲜明,舌苔黄腻者,为阳黄。若黄疸日久不退,色泽晦暗,便溏色白,舌淡苔腻者,为阴黄。若肝脾明显肿大,腹壁青筋显露,为瘀积发黄,也属阴黄一类。
黄疸急剧加深,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为胎黄虚脱证。若黄疸显著,伴有尖叫抽搐,角弓反张,为胎黄动风证。此皆属胎黄变证。
2.论治方法  生理性黄疸能自行消退,一般不需治疗。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以利湿退黄为基本法则。根据阳黄与阴黄的不同,分别治以清热利湿退黄和温中化湿退黄,气滞瘀积证以化瘀消积为主。由于初生儿脾胃薄弱,故治疗过程中尚须顾护后天脾胃之气,不可过用苦寒之剂,以防苦寒败胃,克伐正气。
3.证治分类
(1)常证
①湿热郁蒸
证候  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
辨证  本证为阳黄证,因湿热蕴阻脾胃,肝胆疏泄失常而为病。起病急,全身症状及舌象均表现为湿热壅盛之象是其特征。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多表现为此证型。本证重症易发生黄疸动风证和黄疸虚脱证之变证。
治法  清热利湿。
方药  茵陈蒿汤加味。常用药:茵陈蒿、栀子、大黄清热利湿退黄;佐以泽泻、车前子利水化湿;黄芩、金钱草清热解毒。
热重加虎杖、龙胆草清热泻火;湿重加猪苓、茯苓、滑石渗湿利水;呕吐加半夏、竹茹和中止呕;腹胀加厚朴、枳实行气消痞;血瘀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若大便通利,减少大黄的用量。属肝炎综合征,由病毒引起者,加蒲公英、垂盆草、败酱草、夏枯草清热解毒。
②寒湿阻滞
证候  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萎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
辨证  本证多由孕母体弱多病,气血素亏,胎儿禀赋不足而致;或因湿热熏蒸日久不愈转化而成。往往起病缓,病程长,预后较差。临床表现为阴黄,虚寒之象明显。与湿热郁蒸证的鉴别可以从黄疸的色泽及全身寒热证象来区分。
治法  温中化湿。
方药  茵陈理中汤加减。常用药:茵陈蒿利湿退黄;干姜、白术、甘草温中燥湿;党参益气健脾;薏苡仁、茯苓健脾渗湿。
寒盛加附片温阳;肝脾肿大,络脉瘀阻加三棱、莪术活血化瘀;腹胀、呕吐加陈皮、半夏、生姜理气止呕;食少纳呆加神曲、砂仁行气醒脾;面目晦暗,舌质紫暗加川芎、丹参活血化瘀。
③气滞血瘀
证候  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晦暗无华,右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或见瘀斑、衄血,唇色暗红,舌见瘀点,苔黄。
辨证  此证病程较长,逐渐加重,属于阴黄证。除皮肤黄疸色泽晦暗无华外,还具有有形瘀积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治法  化瘀消积。
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药:柴胡、郁金、枳壳疏肝理气;桃仁、当归、赤芍、丹参行气活血化瘀。
大便干结加大黄通腑;皮肤瘀斑、便血加丹皮、仙鹤草活血止血;腹胀加木香、香橼皮理气;胁下痞块质硬加穿山甲、水蛭活血化瘀。
(2)变证
①胎黄动风
证候  黄疸迅速加重,嗜睡、神昏、抽搐,舌质红,苔黄腻。
辨证  此证往往在阳黄基础上发生。病情危重,来势急骤,极低出生体重儿容易发生此证。临床表现主要为面目深黄,伴神昏、抽搐。
治法  平肝熄风,利湿退黄。
方药  羚角钩藤汤加减。常用药:羚羊角粉、钩藤、天麻平肝熄风;茵陈、生大黄、车前子利湿退黄;石决明、川牛膝、僵蚕、栀子、黄芩清热镇惊。
②胎黄虚脱
证候  黄疸迅速加重,伴面色苍黄、浮肿、气促、神昏、四肢厥冷、胸腹欠温,舌淡苔白。
辨证  本证为黄疸危证,关键在于阳气虚衰,而不是邪气亢盛。临床表现为阳气虚衰欲脱的危候。
治法  大补元气,温阳固脱。
方药  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常用药:人参大补元气;附子、干姜温补脾肾;五味子、麦冬敛阴;茵陈、金钱草利胆退黄。
【其他疗法】
1.中药成药
(1)茵陈五苓丸:每次3g,煎水灌服,1日1~2次。用于湿热郁蒸证。
(2)茵栀黄注射液:每次10~20ml,加等量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日1次。用于湿热郁蒸证。
(3)生脉注射液:每次5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用于胎黄虚脱证。
2.药物外治
(1)黄柏30g。煎水去渣,水温适宜时,让患儿浸浴,反复擦洗10分钟,1日1~2次。
(2)茵陈20g,栀子10g,大黄2g,生甘草3g。煎汤20ml,保留灌肠。每日或隔日1次。
3.推拿疗法  胆红素脑病后遗症见肢体瘫痪,肌肉萎缩者,可用推拿疗法,每日或隔日1次。方法:在瘫痪肢体上以滚法来回滚5~10分钟,按揉松弛关节3~5分钟,局部可用搓法搓热,并在相应的脊柱部位搓滚5~10分钟。
4.针灸疗法  胆红素脑病后遗症患儿可配合针刺疗法,1日1次,补法为主,捻转提
插后不留针。3个月为1个疗程。取穴如下:①百会、风池、四神聪、通里。用于智力低下。②哑门、廉泉、涌泉、神门。用于语言障碍。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用于上肢瘫痪。④环跳、足三里、解溪、昆仑。用于下肢瘫痪。⑤手三里、支正。用于肘关节拘急。⑥合谷透后溪。用于指关节屈伸不利。⑦大椎、间使、手三里、阳陵泉。用于手足抽动。
5.西医治疗
(1)病因治疗: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治疗,若黄疸较重,可静脉补充适量葡萄糖,采用光照疗法,或给予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尼可刹米。病理性黄疸,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①感染性黄疸,选用有效抗菌素,如羟氨苄青霉素、头孢氨噻肟、头孢三嗪等。②肝细胞性黄疸,选用保肝利胆药,如肝泰乐、消胆胺。③溶血性黄疸:光照疗法,肝酶诱导剂,输血浆或白蛋白。严重时给予换血疗法。④胆道闭锁:手术治疗。
(2)其他治疗:①纠正酸中毒和补充葡萄糖,有利于胆红素运送和肝内结合。②直接胆红素增高,黄疸持续时间长者,给予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D、E、K。
【预防与调护】
1.预防
(1)妊娠期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如孕母有肝炎病史,或曾产育病理性黄疸婴儿者,产前宜测定血中抗体及其动态变化,并采取相应预防性服药措施。
(2)注意保护新生儿脐部、臀部和皮肤,避免损伤,防止感染。
2.调护
(1)婴儿出生后密切观察皮肤颜色的变化,及时了解黄疸的出现时间及消退时间。
(2)新生儿注意保暖,早期开奶。
(3)注意观察胎黄患儿的全身证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难、惊惕不安、两目直视、四肢强直或抽搐,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和治疗。
【文献摘要】
《幼科全书·胎疾》:“凡小儿生下遍身面目皆黄,状如金色,身上壮热,大便不通,小便如栀子汁,乳食不思,此胎黄也。”
《婴童百问·卷之六》:“……又有初生而面身黄者,胎疸也。诸疸皆热,色深黄者是也。若淡黄兼白者,胃怯不和也。茵陈汤、栀子柏皮汤、犀角散、连翘赤小豆汤主之。通治黄疸,茵陈五苓散尤为稳也。”
《万氏家传幼科指南心法·卷之上》:“……凡小儿生下,面目皆黄,状如金色,身上壮热,大便不通,小便赤涩,乳食不思,此胎黄也。因乳母受热,而传于胞胎,以地黄汤主之。”
《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黄疸门》:“阴黄多缘转属成,脾湿肾寒两亏生,温脾茵陈理中治,温肾茵陈四逆灵。”
《儿科萃精·卷二·初生门》:“初生胎黄  真按:微黄只用茵陈蒿、猪苓、泽泻、生甘草四味。深黄只用茵陈蒿、细生地、赤苓、滑石、生甘草、灯心六味足矣,不必多剂。”
【现代研究】
(1)药效学研究:胎黄的药效学研究主要是探讨单味药及治疗胎黄的主要方剂的药理作用。据药理学研究,茵陈、山栀、大黄、龙胆草、金钱草、黄芩、黄连、姜黄、玉米须、熊胆等均有比较明显的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的作用。当归、白芍、白术、黄芪、龙胆草、山栀、蒲公英、茵陈、柴胡、赤芍、垂盆草、五味子等药有一定的保肝作用。肝细胞性黄疸时可有选择地应用上述药物。实验表明:茵陈蒿汤具有明显的利胆作用,既能增加胆汁流量,又能降低奥狄氏括约肌张力。茵陈蒿汤还能对抗四氯化碳中毒性肝损伤。 茵陈煎剂、水浸剂等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作用,且由于含有丰富的锌、锰等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参与酶的组成,调节酶活动而有明显的保肝作用。金钱草可促进胆汁分泌及调节胆道运动,并可使胆道括约肌松弛,故有利胆作用。猪苓、白茅根、甘草除有利尿作用外,还有保肝、抗氧化、促皮质激素样作用,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黄疸[1]。
(2)病原病因研究: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早产、低出生体重、缺氧、酸中毒、败血症、颅内出血等诸多因素有关,70年代以感染因素为主,目前以围生因素为主。北京医科大学对1978~1989年中的1521例高胆红素进行分析,感染因素逐年下降,由53%下降至7.3%,而围生因素由5.5%上升至35.7%[2]。李凤英通过调查证实,围生因素(如产伤、休克、缺氧、低温、酸碱紊乱)占高胆红素血症的35.7%~56.8%,新生儿溶血症占第2位,原因不明和母乳性黄疸较前增多[3]。母乳性黄疸现已成为高胆红素症的重要原因,,这与母乳喂养率提高和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提高有关。
(3)辨证论治研究:黄坚明用黄芩4g、大黄3g、枳壳3g、茵陈6g、郁金6g,治疗7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明显优于用鲁米那西药组,提示中药具有加强胆红素分解和排泄作用,且可减少肠肝循环、降低血胆红素,从而达到治疗黄疸的目的[4]。毕秀英用消毒利胆汤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4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消毒利胆汤(黄连1g、茵陈5g、麦芽5g、连翘5g、茯苓5g、车前草5g、竹叶5g、栀子3g、枳壳3g、赤芍3g、郁金3g、生甘草3g),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日平均胆红素下降值和血胆红素下降至正常所需天数,治疗组分别为50.15±25.24μmol/L和4.8±2.5d;对照组分别为37.94±21.56μmol/L和6.1±4.6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消毒利胆汤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疗程[5]。
李有信等运用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能明显地降低LOD和升高SOD,减少自由基对细胞核酸蛋白的破坏,也就是减少血液中红细胞的破坏,因而胆红素生成也减少,这可能就是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机理之一[6]。
(4)预防学研究:杨执庸通过对香港1811例新生儿的调查研究发现,包裹脐部用的布类,无论是否消毒,3~4天后,附在脐带上的少量细菌,因有极丰富的脐带腐化物,加上适宜的体温,会滋生成数以百万计的细菌,其产生的毒素及引发的细胞因子足以增加胆红素的产生和促进胆红素对细胞的破坏。因此他提出将包裹脐部改为每天用酒精消毒脐部,以减少新生儿黄疸和核黄疸的发生[7]。
刘晓萍通过40例新生儿服用婴安合剂(茵陈、金钱草、猪苓、白茅根、甘草)观察,可使黄疸出现延迟,持续时间缩短。无1例发生重度黄疸,中度黄疸仅出现3例,基本上达到预防的效果[1]。
参考文献
[1]刘晓萍.40例新生儿服用婴安合剂临床观察.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2):30.
[2]罗风珍.如何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2):67.
[3]李凤英,陈自励.新生儿黄疸诊断治疗中的分歧和争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2):83.
[4]黄坚明.中医药治疗7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临床观察.湖北中医杂志,2001;23(7):27.
[5]毕秀英.消毒利胆汤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4例.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2;(54):15.
[6]李有信,张跃华,葛小梅.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4):25.
[7]杨执庸.中国传统习俗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中华儿科杂志,2000;38(3):188.
第四节   脐部疾患(脐湿、脐疮、脐血、脐突)
脐部疾患是小儿出生后断脐结扎护理不善,或先天性异常而发生的脐部病证。其中脐部湿润不干者称为脐湿;脐部红肿热痛,流出脓水者称为脐疮;血从脐中溢出者称为脐血;脐部突起者称为脐突。脐湿、脐疮、脐血的发病与接生断脐护脐不当有密切关系,脐突的发生与先天因素有关。
脐部疾患发生在新生儿期,一般预后良好。但是,脐疮处置不当亦可酿成败血症等重症;若脐血与血液系统疾病有关,则病情较重;脐突患儿大多数预后良好,可治愈。
脐湿、脐疮西医学泛指新生儿脐炎,脐血西医学称脐带出血,脐突包括西医学所称脐疝、脐膨出。
中医学不仅有很多治疗脐部疾患的方法,近几年来,在预防脐湿、脐疮的发生及探讨中医学治疗脐部疾患的机制方面也有一定的进展。
【病因病机】
产生脐湿、脐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断脐后护理不当,感受外邪所致。如《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二》中所言:“夫小儿脐湿者,亦由断脐之后,洗浴伤于湿气,水入脐口,致令肿湿,经久不干也。”婴儿洗浴时,脐部为水湿所侵,或为尿液浸渍,或脐带未干脱落过早,或为衣服摩擦损伤等,使湿浊浸淫皮肤,久而不干者,则为脐湿。若湿郁化热,或污秽化毒,则湿热之邪蕴郁,致营卫失和、气滞血瘀,而致脐部红、肿、热、痛,进而湿热酿毒化火,毒聚成疮,致脐部溃烂化腐,则为脐疮。
导致脐血的病因可为断脐结扎失宜所致,亦有因胎热内盛或中气不足所致。 断脐时,脐带结扎过松,可致血渗于外;结扎过紧,伤及血脉,亦可致血渗于外。或因胎热内盛,迫血妄行,以致断脐不久,血从脐溢。部分患儿先天禀赋不足,中气虚弱,脾不统血,亦可致脐血渗溢。
引起脐突的原因有内因与外因两大类。内因是由于初生儿先天发育不全,脐孔未全闭合,留有脐环,或腹壁部分缺损,腹壁肌肉嫩薄松弛。外因为啼哭叫扰,屏气所致。啼哭叫扰过多,小肠脂膜突入脐中,成为脐突,此即《幼幼集成·胎病论》所言:“脐突者,小儿多啼所致也,脐之下为气海,啼哭不止,则触动气海,气动于中,则脐突于外。”偶见肿物突起久不回纳,致外邪侵入,邪毒化热化火,可致高热、腹胀、腹痛等症。
【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
1.有脐带处理不洁,尿液及水湿浸渍脐部或脐带根痂撕伤等病史。
2.脐带根部或脱落后的根部见发红,肿胀、渗液为脐湿;有脓性分泌物渗出,气味臭秽者为脐疮。
3.断脐后,血从脐孔渗出为脐血。
4.脐部呈半球状或半囊状突出,虚大光亮,大小不一,以手按之,肿块可以回纳为脐突。
【辨证论治】
1.辨证思路  脐湿、脐疮临床上应辨常证与变证。仅见脐部发红,创面肿胀,有脓水渗出,一般情况尚好为常证;若脐部红肿,有脓性或脓血渗出,伴烦躁不宁,甚则昏迷抽风为变证。
对脐血一病应辨轻证、重证。轻证出血量少,患儿精神、吮乳俱佳,无明显全身不适症状;重证则出血量较多,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拒乳,甚而同时吐血、便血。
脐突包括西医学所称的脐疝与脐膨出。脐疝是肠管自脐部凸出至皮下,形成球形软囊,易于压回。脐膨出是部分腹腔脏器通过前腹壁正中的先天性皮肤缺损,突入脐带的基部,上覆薄而透明的囊膜,是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
2.论治方法  治疗脐湿、脐疮以祛湿生肌、清热解毒为原则。若热毒炽盛,邪陷心肝则凉血清营,熄风镇惊。轻症单用外治法便有效,重症需用内治并配合外治法治疗。
治疗脐血应分清原因,不能见血止血。因脐带结扎失宜所致者,应重新结扎;因胎热内蕴,迫血妄行者宜凉血止血;中气不足,气不摄血者应益气摄血。
脐突的治疗,采用外治或手术疗法。
3.证治分类
(1)脐湿
证候  脐带脱落以后,脐部创面渗出脂水,浸渍不干,或微见发红。
辨证  本病为脐部疾患的轻症,以脐部渗出脂水,浸淫不干为主要表现,无明显全身症状。
治法  收敛固涩。
方药  龙骨散。常用药:龙骨、枯矾收敛燥湿,外用,干撒脐部。
若局部红肿热痛者,按脐疮处理。
(2)脐疮
证候  脐部红肿热痛,甚则糜烂,脓水流溢,恶寒发热,啼哭烦躁,口干欲饮,唇红舌燥。舌质红,苔黄腻,****紫。
辨证  本症为脐湿的进一步发展,局部红、肿、热、痛,渐为糜烂化脓,溃则脓血流溢,可伴全身症状。
治法  清热解毒,佐以外治。
方药  犀角消毒饮加减。常用药:金银花、水牛角、甘草清解热毒;防风、荆芥、牛蒡子疏风散邪;加黄连、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局部外用如意金黄散。
大便秘结,舌苔黄燥加大黄通腑泄热;脐部渗出混有血液加景天三七、紫草凉血止血;伴神昏、抽搐,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3)脐血
证候  断脐后,脐部有血渗出,经久不止。或见发热、面赤唇焦、舌红口干,甚则吐衄、便血、肌肤紫斑。或见精神萎靡、手足欠温、舌淡苔薄、****淡。
辨证  断脐后,如脐带结扎过松,可致血溢外出,啼哭时出血加重,静止时稍止。如胎热内蕴,迫血妄行,血循脐带创口外溢,可见脐血鲜红渗泄。脾虚气不摄血,可见脐血色淡,缓渗不止。
治法  胎热内甚者清热凉血止血,气不摄血者益气摄血,结扎松脱者重新结扎脐带。
方药  胎热内盛者用茜根散。常用药:水牛角、生地、丹皮清热凉血;赤芍、紫草、仙鹤草活血止血。
气不摄血者用归脾汤。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山药健脾益气;大枣、当归养血补血;血余炭、藕节炭摄血止血。
尿血加大蓟、小蓟;便血加槐花、地榆;形寒肢冷加炮姜炭。
(4)脐突
证候  脐部呈半球状或囊状突起,虚大光浮,大如胡桃,以指按之,肿物可推回腹内,啼哭叫闹时,又可重复突出。一般脐部皮色如常,精神、食欲无明显改变,亦无其他症状表现。但脐膨出可并发其他先天性畸形,如肛门闭锁、膀胱外翻等。
辨证  临床以局部表现为主,精神、食欲无明显改变。
治法  压脐法外治。先将突出脐部的小肠脂膜推回腹内,再以纱布棉花包裹光滑质硬的薄片,垫压脐部,外用纱布扎紧。
若脐疝脂膜突出过大,或不能回纳,并见哭闹不安,或年龄已逾2岁仍未痊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脐膨出的囊膜薄而透明,应及早手术治疗。
【其他疗法】
1.中药成药
(1)小儿化毒散:每服0.3~0.5g,1日2次。用于脐疮。
(2)云南白药:每服0.5g,1日2次。用于脐血。
(3)三七片:每服1~2片,1日2次。用于脐血。
2.单方验方
(1)马齿苋5g。水煎,1日分3~4次服。用于脐疮。
(2)鱼腥草5g,野菊花5g。水煎。1日分3~4次服。用于脐疮。
【预防与调护】
1.预防
(1)新生儿断脐后,应注意脐部残端的保护,防止尿便及洗浴浸渍,保持清洁干燥。
(2)脐部残端让其自然脱落。保持内衣和尿布的清洁、干燥、柔软,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2.调护
(1)脐部换药时要注意局部的消毒,若有干痂形成,切不可强剥,以免发生出血和伤及肉芽。防止脐疮脓液外溢污染健康皮肤,造成其他感染。
(2)减少婴儿啼哭叫扰。若啼哭频频,脐突肿物久不回复,应注意检查其原因,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文献摘要】
《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二》:“夫小儿脐湿者,亦由断脐之后,洗浴伤于湿气,水入脐口,致令肿湿,经久不干也。凡断脐后,便久著热艾厚裹,不得令儿尿湿著脐,切须慎之。”
《万氏家藏育婴秘诀·卷之二》:“脐疮者,脐带因有所犯而落,故根未敛,溃肿而成疮也。宜白龙骨、枯白矾、黄柏三味为末敷之,甚妙。要宜常看,勿使抱裙之内有尿湿也。”
《丹溪治法心要·卷八  小儿科》:“小儿初生多啼哭,脐中忽出血,白石脂细末敷之。未愈,炒过再贴,不得揭剥冷贴。”
《幼幼集成·卷二》:“脐突者,小儿多啼所致也,脐之下为气海,啼哭不止则触动气海,气动于中,则脐突于外,其状突出光浮,如吹起者,捏之则微有声。用乱发烧灰、枯矾等分为细末,敷突脐上,以膏药贴之自消。”
【现代研究】
(1)药效学研究:治疗脐湿、脐疮的药物主要的功效是清热解毒、收敛胜湿等,王玲等在用云南白药治疗新生儿脐炎后提出云南白药具有止痛止血、活血化瘀及杀菌、收敛胜湿、消炎生肌的功效,所以临床能收到良好的效果[1]。
(2)病原病因研究:产生脐湿、脐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断脐后护理不当,感受外邪所致。目前对脐湿、脐疮的病原病因学研究更加深化,王献良等指出:脐炎为新生儿常见感染,多由脐残端污染所致,且与脐部畸形关系密切。有脐部畸形时,由于脐部经常有分泌物,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同时分泌物侵蚀皮肤,破坏其屏障功能,易于使细菌侵入扩散,因而易并发感染[2]。张亚京等在观察了84例新生儿脐炎后总结出脐炎发病因素主要是①结扎脐带不严密,创口少量出血;②沾污小便的潮湿尿布长时间遮盖于脐部;③春夏炎热季节包裹衣被较多,皮肤透气性差;④脐带创口未愈合时,使用爽身粉、脐带粉或洗澡时肥皂水浸入等异物的刺激,上述因素使脐部皮肤不易干燥,脐窝内潮湿,有利于细菌生长[3]。张小燕等统计了1992年至1999年收治的新生儿,新生儿脐炎有96例,有38例诊断为新生儿脐炎致败血症,其中31例为乡镇医院及村接生员接生,26例是农村患儿(占68.4%),主要原因是脐部处理不当、消毒不严、包裹脐部的纱布不清洁[4]。以往,新生儿脐炎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和凤云指出:新生儿脐炎常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肺炎、硬肿症导致新生儿死亡,因此,为减少新生儿的病死率,应重视新生儿脐炎的防治[5]。
(3)多种疗法研究:用中药外用治疗新生儿脐炎有良好的疗效,近年来,全国各地屡有报道。韩云等报道用黄连、黄柏、大黄、珍珠、冰片、炉甘石、硼砂、玄明粉、没食子各等份,研为细末,调成糊状,涂抹脐部[6]。李丽娟等用具明显的止血、消炎双重作用的云南白药治疗新生儿脐炎,临床证实疗效甚好[7]。朱凤玉用黄连5g,枯矾5g,乌贼骨5g,共研细末,干敷或用水调敷脐部治疗脐炎[8],宋长英用车前子粉敷脐治疗脐炎[9],也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于脐突的治疗,也有新方法的介绍。钱勤贤用中药丁香4g,肉桂4g,五倍子8g,朴硝40g,共研细末,每次用上药5~8g,加适量醋调和,根据脐疝大小做成饼状,贴在脐部,用胶布固定,治疗脐疝。他指出中药外敷能浸透肌肤,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故能取得良效[10] 。
参考文献
[1]王玲,聂树梅 .云南白药治疗新生儿脐炎疗效观察. 泰山医学院学报,2000;21(1):36.
[2]王献良,陈国盈 .新生儿脐炎与脐部畸形. 新生儿科杂志,1997;12(1):26.
[3]张亚京,马淑琴 .新生儿脐炎84例临床分析. 包头医学,1994;18(4):8.
[4]张小燕,覃遵科,王焕秀. 38例新生儿脐炎致败血症临床分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3(3):283.
[5]和凤云. 新生儿脐炎74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科杂志,1997;12(3):122.
[6]韩云,安文静,杜平. 中药外用治疗新生儿脐炎. 广东中医,2000,9(4):56.
[7]李丽娟,赵红仙,彭丽华. 云南白药治疗新生儿脐炎36例临床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1;(51):204.
[8]朱凤玉. 新生儿脐炎的外治及护理. 中医外治杂志,2002,11(4):55.
[9]宋长英 .车前子粉治疗新生儿脐炎25例. 中级医刊,1994;29(1):21.
[10]钱勤贤. 中药外敷治疗婴儿脐疝42例. 中医外治杂志,1999,8(2):51.
第四章  肺系病证
第一节  感    冒
感冒是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临床特征。感冒又称伤风。如《景岳全书·伤风论证》所说:“伤风之病,本由外感……邪轻而浅者,上犯皮毛,即为伤风”。杨仁斋在《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中指出:“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黏”。《幼科释迷·感冒》解释“感冒”为:“感者触也,冒其罩乎”,是指感受外邪,触罩肌表全身,概括了病名及其含义。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气候骤变及冬春时节发病率较高。本病的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任何年龄小儿皆可发病,婴幼儿更为多见。因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神气怯弱,感邪之后,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婴童类粹·中卷  伤寒论》已述:“夫小儿伤寒于大人无异,所兼者惊、积而已。”
西医学称感冒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上感的病变部位主要在鼻、鼻咽和咽部。致病微生物90%以上为病毒,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的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亦可引起,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上感分一般类型和特殊类型。一般类型上感可骤然起病,病程约3~5天。特殊类型上感又分二型:①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表现为高热、流涎、咽痛,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可见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一周左右。②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3、7型所致,好发于春夏季,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咽部充血,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
在小儿时期,多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早期,也可表现类似感冒的症状,临床须注意鉴别,避免误诊。
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新药从药理研究、提高呼吸道抗体水平、抗病毒及抑制细菌等试验已得到证实,剂型不断改革,药品种类多样,疗效肯定,效果良好,可作为首选药。西医学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快速诊断取得长足进展,已研制出抑制或杀伤不同病原体有效的一些药物及疗法。
【病因病机】
小儿感冒发生的原因,以感受风邪为主,常兼杂寒、热、暑、湿、燥等,亦有感受时邪疫毒所致者。在气候变化,冷热失常,沐浴着凉,调护不当时容易发生本病。当小儿正气不足、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外邪易于乘虚侵入而成感冒。如《幼科释谜·感冒》指出:“感冒之原,由卫气虚,元府不闭,腠理常疏,虚邪贼风,卫阳受摅。”说明了小儿感冒的病因与小儿卫气不足有密切的关系。
《婴童百问·伤寒咳嗽伤风》指出:“……然肺之气,应于皮毛,肺为五脏华盖,小儿感于风寒客于皮肤,入伤肺经”。说明小儿感冒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病机关键为肺卫失宣。肺主皮毛,司腠理开阖,开窍于鼻,外邪自口鼻或皮毛而入,客于肺卫,致表卫调节失司,卫阳受遏,肺气失宣,因而出现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症。小儿感冒亦常累及肝脾等脏。
1.感受风寒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薄,表卫未固,冷暖不能自调,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风寒之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束于肌表,郁于腠理,寒主收引,致使肌肤闭郁,卫阳不得宣发,导致发热、恶寒、无汗;寒邪束肺,肺气失宣,气道不利,则致鼻塞、流涕、咳嗽;寒邪郁于太阳经脉,经脉拘急收引,气血凝滞不通,则致头痛、身痛、肢节酸痛等症。
2. 感受风热  风热之邪,侵犯肺咽。邪在卫表,卫气不畅,则致发热较重、恶风、微有汗出;风热之邪上扰,则头痛;热邪客于肺卫,肺气失宣,则致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为肺胃之门户,风热上乘咽喉,则致咽喉肿痛等证候。小儿发病之后易于传变,即使是外感风寒,正邪相争,寒易化热,或表寒未解,已入内化热,也可形成寒热夹杂之证。
3. 感受暑湿  夏令冒暑,长夏多湿,暑为阳邪,暑多夹湿,暑湿之邪束表困脾,而致暑邪感冒。暑邪外袭,卫表失宣,则致发热、无汗;暑邪郁遏,清阳不升,则致头晕或头痛;湿邪遏于肌表,则身重困倦;湿邪困于中焦,阻碍气机,脾胃升降失司,则致胸闷、泛恶、食欲不振,甚至呕吐、泄泻。
⒋ 感受时邪  外感时疫之邪,犯于肺胃二经。疫邪性烈,易于传变,故起病急骤;邪犯肺卫,郁于肌表,则初起发热、恶寒、肌肉酸痛;疫火上熏,则目赤咽红;邪毒犯胃,胃气上逆,则见恶心、呕吐等症。
由于小儿肺脏娇嫩,感邪之后,失于宣肃,气机不利,津液不得敷布而内生痰液,痰壅气道,则咳嗽加剧,喉间痰鸣,此为感冒夹痰。小儿脾常不足,感邪之后,脾运失司,若不能相应调节饮食,则易致乳食停滞,阻于中焦,产生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伴呕吐、泄泻,此为感冒夹滞。小儿神气怯弱,肝气未盛,感邪之后,热扰心肝,引动肝风,扰乱心神,易易致睡卧不宁,惊惕抽风,此为感冒夹惊。
【临床诊断】
1. 诊断要点
(1)气候骤变,冷暖失调,或与感冒病人接触,有感受外邪病史。
(2)有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微咳等症状。
(3)感冒伴兼夹证者,可见咳嗽加剧,喉间痰鸣;或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大便失调;或睡卧不宁,惊惕抽风。
(4)特殊类型感冒,可见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或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及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等体征。
(5)血象检查: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继发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6)病原学检查:鼻咽或气管分泌物病毒分离或桥联酶标法检测,可作病毒学诊断。咽拭子培养可有病原菌生长;链球菌感染者,血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增高。
2. 鉴别诊断
(1)急性传染病早期:多种急性传染病的早期都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如麻疹、百日咳、水痘、幼儿急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及其演变特点等加以鉴别。
(2)急性感染性喉炎(急喉瘖):本病初起仅表现发热、微咳,当患儿哭叫时可闻及声音嘶哑,病情较重时可闻犬吠样咳嗽及吸气性喉鸣。
【辨证论治】
⒈ 辨证思路  本病辨证,重在辨风寒、风热、暑湿,表里、虚实。根据发病季节及流行特点,冬春二季多为风寒、风热感冒;夏季多为暑邪感冒;冬末春初,发病呈流行性者多为时邪感冒。根据全身及局部症状,凡恶寒,无汗,流清涕,咽不红,舌淡,苔薄白为风寒之证。若发热恶风,有汗,鼻塞流浊涕,咽红,舌苔薄黄为风热之证。暑邪感冒发热较高,无汗或少汗,口渴心烦为暑热偏盛之证;若胸闷,泛恶,身重困倦,食少纳呆,舌苔腻为暑湿偏盛之证。时邪感冒起病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烦躁不安,头痛,肢体酸痛,多为表证;若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大便不调,面红目赤,多有里证。感冒为外感疾病,病在肌表肺卫,属表证、实证;若反复感冒,体质虚弱,易出汗,畏寒,多为虚实夹杂证。感冒的兼证,不论轻重,其证候与感冒有关,感冒缓解,兼证减轻。若感冒减轻而兼证加重,辨证时应注意有无其他病证。
2. 论治方法  感冒治疗,以疏风解表为基本法则。《幼科释谜·感冒》说:“当其感冒,浅在肌肤,表之则散,法之则祛,病斯痊矣”。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治以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清暑解表、清热解毒。治疗兼证,应在解表基础上,分别佐以化痰、消导、镇惊之法。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发汗不宜太过,防止津液耗损。小儿感冒易于寒从热化,或热为寒闭,形成寒热夹杂证,单用辛凉药汗出不透,单用辛温药助热化火,故常以辛凉辛温药并用。体质虚弱者可采用扶正解表法。本病除内服汤药外,还常使用中成药等方法治疗。
3. 证治分类
(1)主证
① 风寒感冒
证候  发热轻,恶寒,无汗,头痛,鼻流清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部不红肿,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红。
辨证  本证以恶寒,无汗,鼻流清涕,咽不红,脉浮紧或****浮红为特征。表寒重者恶寒无汗,咳声重浊。若患儿素蕴积热,复感风寒之邪,或外寒内热夹杂证,也可见恶寒、头痛、身痛、流清涕、面赤唇红、口干渴、咽红、舌质红、苔薄黄等外寒里热之证。小儿感受风寒,邪盛正实者,正邪交争激烈,易于从阳化热,演变转化为热证。
治法  辛温解表。
方药  荆防败毒散加减。常用药:荆芥、防风、羌活、苏叶解表散寒;前胡宣肺化痰;桔梗宣肺利咽;甘草调和诸药。
头痛明显加葛根、白芷散寒止痛;恶寒无汗加桂枝、麻黄解表散寒;咳声重浊加白前、紫菀宣肺止咳;痰多加白前、陈皮燥湿化痰;呕吐加半夏、生姜、竹茹降逆止呕;纳呆、舌苔白腻去甘草,加厚朴和胃消胀;外寒里热证加黄芩、石膏、板蓝根等清热泻火之品。
② 风热感冒
证候  发热重,恶风,有汗或少汗,头痛,鼻塞,鼻流浊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黄,咽红肿痛,口干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紫。
辨证  本证以发热重,鼻塞流浊涕,咳痰黏稠,咽红,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紫为特征。表证重者高热,咳嗽重,痰稠色黄,咽红肿痛。查咽部是否红肿,是本证与风寒感冒的鉴别要点。
治法  辛凉解表。
方药  银翘散加减。常用药: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解表清热;薄荷、桔梗、牛蒡子疏风散热,宣肺利咽;荆芥、豆豉辛温透表,助辛凉药疏表达邪外出;芦根、竹叶清热生津除烦。
高热加栀子、黄芩清热;咳嗽重,痰稠色黄加桑叶、瓜蒌皮、黛蛤散宣肺止咳祛痰;咽红肿痛加蝉蜕、蒲公英、玄参清热利咽;大便秘结加枳实、生大黄通腑泄热。
③ 暑邪感冒
证候  发热,无汗或汗出热不解,头晕,头痛,鼻塞,身重困倦,胸闷泛恶,口渴心烦,食欲不振,或有呕吐、泄泻,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或****紫滞。
辨证  本证好发于夏季,以发热,头痛,身重困倦,食欲不振,舌红,苔黄腻为特征。偏热重者:高热,头晕,头痛,口渴心烦,小便短黄;偏湿重者:发热,有汗或汗出热不解,身重困倦,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见呕吐、泄泻。
治法  清暑解表。
方药  新加香薷饮加减。常用药:香薷发汗解表化湿;金银花、连翘、淡豆豉清热解暑;厚朴行气和中,理气解痞;扁豆、荷叶健脾和中,祛暑升清。
偏热重者加黄连、栀子清热;偏湿重加鸡苏散、佩兰、藿香祛暑利湿;呕吐加半夏、竹茹降逆止呕;泄泻加葛根、黄芩、黄连、苍术清肠化湿。
④ 时邪感冒
证候  起病急骤,全身症状重。高热,恶寒,无汗或汗出热不解,头痛,心烦,目赤咽红,肌肉酸痛,腹痛,或有恶心、呕吐,舌质红,舌苔黄,脉数。
辨证  本证以起病急骤,肺系症状轻、全身症状重,发热恶寒,无汗或汗出热不解,目赤咽红,全身肌肉酸痛,舌红,苔黄为特征。表证重者高热,无汗或汗出热不解,头痛,肌肉酸痛;里证重者目赤,腹痛,或恶心、呕吐。
治法  清热解毒。
方药  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常用药: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荆芥、羌活解表祛邪;栀子、黄芩清肺泄热;大青叶、桔梗、牛蒡子宣肺利咽;薄荷辛凉发散。
高热加柴胡、葛根解表清热;恶心、呕吐加竹茹、黄连降逆止呕。
(2)兼证
① 夹痰
证候  感冒兼见咳嗽较剧,痰多,喉间痰鸣。
辨证  本证以咳嗽加剧,痰多,喉间痰鸣为特征。属风寒夹痰者痰白清稀,恶寒,无汗,或发热,头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红;属风热夹痰者痰稠色白或黄,发热,恶风,微汗出,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紫。
治法  辛温解表,宣肺化痰;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方药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风寒夹痰证加用三拗汤、二陈汤,常用药:麻黄、杏仁、半夏、陈皮等宣肺化痰。风热夹痰证加用桑菊饮加减,常用药:桑叶、菊花、瓜蒌皮、浙贝母等清肺化痰。
② 夹滞
证候  感冒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口气秽浊,大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苔厚腻,脉滑。
辨证  本证以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舌苔厚腻,脉滑为特征。食滞中焦则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或见泄泻;食积化腐,浊气上升则口气秽浊,大便酸臭。
治法  解表兼以消食导滞。
方药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保和丸加减。常加用:山楂、神曲、鸡内金消食化积;莱菔子、枳壳、槟榔导滞消积。若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壮热口渴,加大黄、枳实通腑泄热,表里双解。
③ 夹惊
证候  感冒兼见惊惕哭闹,睡卧不宁,甚至骤然抽风,舌质红,脉浮弦。
辨证  本证以惊惕哭闹,睡卧不宁,甚至抽风为特征。心肝热重者舌质红,脉弦。
治法  解表兼以清热镇惊。
方药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镇惊丸加减。常加用:钩藤、僵蚕、蝉蜕、琥珀清热镇惊。另服小儿回春丹或小儿金丹片。
【其他疗法】
⒈ 中药成药
(1)小青龙颗粒:1岁以下每服3g,1~6岁3~6g,7~14岁6~9g,1日3次。用于风寒感冒。
(2)小儿保泰康颗粒:1岁以下每服2.6g,1~3岁4g,4~12岁8g,1日3次。用于风热感冒。
(3)小儿消炎栓:每次直肠给药1粒(1.5g),1日2次。用于风热感冒。
(4)藿香正气液:1岁以下每服1ml,1~6岁2~3ml,7~14岁5~10ml,1日2~3次。用于暑湿感冒。
(5)抗病毒口服液:每服10ml,1日2~3次。用于时邪感冒。
(6)健儿清解液:每服10ml, 1日3次。用于风热感冒夹滞。
(7)清开灵颗粒:每服3~6g,1日2~3次。用于感冒夹惊。
2. 药物外治  香薷30g,柴胡30g,扁豆花30g,防风30g,金银花50g,连翘50g,淡豆豉50g,鸡苏散50g,石膏50g,板蓝根50g。煎水3000ml,候温沐浴。1日1~2次。用于暑邪感冒。
3. 针灸疗法
(1)针法:取大椎、曲池、外关、合谷。头痛加太阳,咽喉痛加少商。用泻法,每日1~2次。用于风热感冒。
(2)灸法:取大椎、风门、肺俞。用艾炷1~2壮,依次灸治,每穴5~10分钟,以表面皮肤温热为宜,每日1~2次。用于风寒感冒。
4. 西医治疗
(1)病因治疗:继发细菌感染,可首选青霉素或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其他抗菌素。肺炎支原体感染选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2)对症治疗:高热可给与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35%酒精擦浴。若体温不降可口服泰诺林幼儿退热滴剂或泰诺林儿童退热口服液。鼻塞严重影响吸乳者在喂奶前给与0.5%麻黄素滴鼻。高热惊厥者即用10%水合氯醛直肠给药或用安定、苯巴比妥静脉注射。
(3)支持疗法:从初乳中提取分泌型IgA滴鼻,每日0.3~0.5mg/kg,分6~8次,连续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