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侠情缘小叶子剪辑:关于创建精神特区的思考(衡水中学的变化由此而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31:57
关于创建精神特区的思考
[ 作者:河北衡水中学校长 李金池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542    更新时间:2004-2-4    文章录入:bgs ]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多元文化泥沙俱下,资本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乃至腐朽的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伴随着经济产品不可避免的一同流入我国,互联网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仅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件可以瞬间出现在网上,而且向文化艺术、宗教习俗等直接或间接带有精神影响力的内容也层出不穷,学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校内师生的价值认识和价值趋向。一些教师思想产生了混乱,虚无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泛滥作祟,于是开始不安心工作,也不甘心清苦了,为了一己之利或忙于办补习班捞外快,或接受学生家长的宴请和礼品……,他们既不能有效地建构起自己的人生信仰,又缺失为人师表的基本道德规范,其道德人格严重扭曲,淡泊名利、敬业奉献、爱生如子等高尚师德距离一些教师越来越远。同时,很多学生也变得无所适从,或躲避崇高,自我沉沦,变得胸无大志;或只关心个人生活,自我陶醉,严重脱离集体;或趋时媚俗,小进则满,学习上舍不得下苦功、花精力……,思想的幼稚、经验与能力的缺失使他们堕入了道德相对主义泥淖,崇尚商业价值、追求感官享乐、信奉个人主义等没落人生观对学校的影响日渐突出,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有鉴于此,我校在1995年提出了把学校建成“精神特区”这一构想,力求通过这一举措巩固教师的高尚师德,并以此去影响和解决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种种文化与道德冲突问题,进行价值澄清,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觉走向自愿,更多地去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道德判断,从而自然生成正确的人生信仰。
为什么要创建精神特区
深圳是经济特区,香港、澳门是政治特区,我们的校园是一片净土,那么它应该成为一个精神特区。把学校建成一个精神特区,可以让教师能够有效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强化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理性关怀、集体观念和国家意识,从而开启一种全新的校园文化空间,让学生耳濡目染,激励他们产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让他们感受学习之乐趣、成长之幸福、生命之意义,这是学校的职责所在,至高境界之所在。把学校建成一个精神特区,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这是由未来价值体系的取向决定的。信息社会的价值体系将由物质价值转向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其未来价值体系的取向由此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它更加体现全面的人本关怀——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更加注重人性的完善--责任心培养、诚信教育、同情心与爱心激发。为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教育更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自由人格、理想追求、人生意义与终极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在校园内营造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意识形态,创建一个让师生依恋的精神家园,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真切的生命体验,从而有效的促进人与人的相互关爱、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关注人的精神存在,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加趋于符合时代理性。
第二,这是由学校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学校的任务是育人,其劳动对象是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用一种不太恰当的比喻可以说是学校的“产品”。学生,作为学校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理想、有追求,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是集生活、学习、审美为一体的完整的、活生生的人,而这也正是学校的"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的特点。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学校不同于工厂、农村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应处处充满书卷气息和儒雅氛围,教师也不同于其他的职业者,他的思想言行不能有一点污渍,否则就会污染学生。教师必须用先进的思想、优良的品质、高尚的情操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素质得到提高,精神得到升华。
第三,这是由孩子的圣洁天性决定的。“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稚嫩的心灵是一片纯净圣洁的天空,他们与生俱来的天真无邪是成年人所没有的,成年人已经世俗化。孩子的童真、孩子原生命形态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弥足珍贵,因此,学校应该向国家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稀缺自然资源那样,为孩子创建一个“无菌”区,保护孩子美好的精神品质,不让孩子的心灵受到污染。不仅如此,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土地,其身上都存在着"不完善"和"未确定性",为此,我们还要为孩子们提供阳光雨露,让她们最原始的内心深处的优秀品质生根发芽,并得以彰显,从而逐渐内化为较为稳定的品格。
第四,这是由学生的认知特征决定的。学生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特殊群体,学生时期正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由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发展的时期,也是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即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相伴存在的时期。在此阶段,他们对事物的鉴别能力还较差,自我监督的能力也不高,免疫力低下,往往瑕瑜不分,糟粕不捐,因此极易被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所“同化”,被社会这一大染缸所污染,尤其在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更容易走上歧途。花朵在空气新鲜的环境中,才能开得更加绚丽多姿。许多研究者也证实,孩子长大后做出不道德行为,主要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古语有“孟母择邻”,“孟母”也许有同感吧!
第五,这是由学生的情感特征决定的。青少年最大的情感特点是好动感情,而且爱憎分明,具有明显的两极性,他们常常对喜爱的对象表现热衷,对信服的人表露钦佩和羡慕,对厌恶的人却充满敌视,甚至仇恨,对不平之事表示愤慨,常触景生情。因此,当学生们面对的是一个作风拖沓、没有高层次精神境界的老师时,往往会因为反感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敌对情绪;但如果他们接触到的老师思想纯、境界高,是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是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是一个高尚大写的人,老师说的话他们就特别爱听,这无形之中就增强了老师的教育力。不仅思想教育,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亲其师,信其道”也是这个道理。从这个角度讲,可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境界本身就是升学率。
新生事物大都会遭遇来自各方面、代表各种观点的质疑,“精神特区”也不例外。有人认为:“特区”就是温室,孩子身处其中,其视野必然狭窄,适应能力必然差,就象温室中的花朵一样,永远难以适应外界的严寒。是这样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给了我们科学的回答。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就是在培养基中被选育过的,难道能够因为它曾经在培养基中被选育过而认为不能被大面积推广种植吗?难道就因为此而认为“南优2号”没有市场、没有竞争力吗?假如上述观点成立的话,我们来作一下假设:很多婴儿都在摇篮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甚至有的婴儿还在保温箱或高压氧舱中呆一段时间,那么这些孩子适应自然界的能力就一定低下,就没有任何培养前途,其结果就是社会必然要把他们抛弃。这不是很荒唐的事情吗?我们再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国家规定,校园周边200米内不允许设立游戏厅、电脑屋以及网吧,而且这些场所都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难道国家出台这一规定没有经过审慎的研究和考虑吗?照这些人的说法,在校内设立十个八个的网吧,应该不影响学生的成长,而且能够锻炼学生,能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还可以为学校盈利创收。既然有这样一举几得的事,那为什么全国上下没有一所学校这样做呢?实际上,持这种观点的人错误地理解了“精神特区”,就象有的人认为“特区”是“囚笼”一样,他们认为,学生虽然不再受坏风气的袭击,但是学生对外面的新鲜事物也淡漠模糊了。实际上,把学校建成一个“精神特区”,并不是创建一堵精神的围墙,把学校从社会中隔离出来,阻断学生与外界的联系,封闭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更不是不让学生去适应、去体验、去感受大自然中艰苦条件下的生存。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早已没有了“围墙”,学生们时时刻刻都在和社会进行着大量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交换,“精神特区”不但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反而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学生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他们在高尚价值观的指引下,在高远人生目标的激励下,可以自由地放飞心灵、放飞梦想。
打造怎样的精神特区
创建精神特区的本意就是要为校园内的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体”创造一个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存在的环境,使他们能够认真追问生命的意义,探索并确定自身存在的立足点,从而让自己的一生始终处在昂然进取、发奋建树、渴望勤勉之后的灿烂和灿烂之后的淡泊这种最佳境界。而惟有这种积极有为、高度自觉的人生,才能不断开发个体生命的潜智、潜能和潜质,并在漫长的人生进程中永远高扬着眼于未来的创新精神。
第一,思想境界特别高尚。教书育人是一种深入学生内心深处而外界难以直接监督的自觉劳动,是一种极为细致复杂的艰辛劳动,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思想境界,才能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把教书育人转化为个人的内心要求和自觉行为。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像制造"两弹一星"的元勋那样不计个人得失,表里如一,甘当无名英雄,有一股子大气;像援藏干部孔繁森那样办事公道,谦虚谨慎,鞠躬尽瘁,有一股子正气;像下水管道工徐虎那样勤奋敬业,忘我工作,不以善小而不为,有一股子朝气;像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那样以人民为重,无私无畏,冲锋在前,有一股子勇气;像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那样胸怀振兴民族工业大志,与时俱进,锐意改革,有一股子锐气。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在这样一个处处充满崇高的环境中,学生也会为此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和灵魂洗礼,其精神品位不断得到提高,其思想境界也不断得以提升。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信念坚定,英勇无畏,发奋读书;为了将来能够参与国际交流,挑战国际竞争,他们勤学苦练,尽职尽责,精益求精。高远的目标,富有的精神,充实的思想,以及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对人民无限的忠诚,这一切将使他们成为了所有中学生的榜样,甚至所有青年人的楷模。当师生拥有了特别高尚的思想境界后,他们的学习、工作积极性就会像源头活水一样喷涌而出,学校这条大河就会波涛滚滚。
二,精神风貌特别振奋。创建精神特区,就是要关注人的精神存在,改变人的精神面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消极现象正在腐蚀着师生的精神:有的人小富即安、小进则满;有的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更有的人急功近利,追名逐利,心态浮躁……如此这般,将直接影响个体生命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推进。创建精神特区,就是要坚决制止这种精神状态的继续存在和蔓延,促使广大师生员工把完成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和谐的融为一体,以昂扬的锐气和逢勃的朝气,奋发进取、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建功立业。在精神特区里,广大的教师无怨无悔、竭尽全力的向前跑,并且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广大的莘莘学子以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斗志顽强拚搏,努力奋争,从而爆发出青春的活力,校园内处处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当他们真正拥有了“笑向磨难唱大风”的乐观时,才能像荒漠跋涉者看见了绿洲、像朝圣者发现了净土一样,眼前就会闪烁着无限的希望之光;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当他们内心深处时刻涌动着创造的热情和无尽的激情时,才能自力更生不依赖,处于弱势不自卑,遇到挫折不言败,身处逆境不自弃,获得成功不自满,开拓创新不止步,从而极大的提高学习、工作效率,极大的挖掘自身潜能,真真切切的体验到生命的意义,感悟到精神的存在。
第三,行为习惯特别高洁。有位哲人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确实,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 ,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试想,一个人如果随手乱抛杂物,不讲文明礼貌,不讲公共道德,不遵守公共秩序,作风拖沓懒散,缺失诚实守信品质,那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当然他也就无法享受生活的乐趣,更不用说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达而达人”。在精神特区这个环境中走出去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情绪饱满、心态积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在这里,应该是男不粗俗,女不妖艳,谈吐文雅,落落大方,每个人都是集美于一身的光彩的榜样;在这里,每一个人脸上都应该洋溢着真诚的而非做作的微笑,每一个角落甚至盆花上的每一片叶子都应该擦拭得一尘不染。良好的习惯,高洁的行为,展现着较高的自我素质和文化修养,精神特区成为师生共生共长的真实环境。
精神特区,必须围绕“特”字做文章,必须在“特”字上下功夫,各项工作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不能让条条框框束缚住我们的手脚。特殊的环境,就要有特殊的运行机制。在这里,只要把工作干好了,无论学历高低、年龄大小和资历长短,该奖励的要奖励,该重用的要重用,该提拔的要尽快提拔,不能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只要工作干的好,老师们就不用分心去考虑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不用考虑自己的奖金、工资、职称、荣誉以及房子如何,所有这些都可以得到,学校领导都必须做好。对教改过程中广大师生创造的一切新生事物,我们都要热情支持,积极引导,千方百计促进其发展,从而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档次,不断丰富精神特区的内涵。
精神特区的内涵建设
“精神特区”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实践,可以说是全新的,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更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供参考和借鉴。为此,我们一直对其给予了高度关注,不断进行充实完善,不断进行反思矫正,经过几年的实践,终于完成了以校训为引领、以“六·四框架”为主体的精神特区内涵建设。
第一,“四种境界”和“四种要求”。我校的校训是“追求卓越”,它并非仅指一种成就,更是全校师生员工一种永不满足的追求出类拔萃的进取精神和心理状态。据此,我们对领导班子成员在思想和工作上作了明确要求,即思想上要达到“四种境界”——从大局出发、以事业为重、对未来负责、为师生着想,工作中要遵循“四种要求”——办事公道、作风正派、无私奉献、埋头苦干。“有为才有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这样,一所学校也是如此。在随后的几年里,学校党委不走形式,扎扎实实的开展了“以党风带教风,以党性铸师魂”的主题教育活动,有效解决了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思想有了明显提高,作风也有了明显转变,纪律更是有明显增强,从而形成了一支具有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的干部队伍。
1、端正思想作风方面。校级领导不仅人人上台搞师德讲座,而且我们还对全体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明确提出了“八个倍加”的要求,即要倍加注意增强忧患意识、倍加注意密切联系群众、倍加注意加强学习、倍加注意顾全大局、倍加注意珍惜团结、倍加注意廉洁奉公、倍加注意公正公平和倍加注意努力工作,使他们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改进领导作风方面。我们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深入调研,集思广议,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领导干部坚持每人每周听课四节以上,并经常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和一线教师交朋友,并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研讨会、工作汇报会、经验交流会,组织学生评教、问卷调查,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的跟查督导。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使学校的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转变工作作风方面。坚持义利统筹兼顾的原则,努力改善广大教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各种亟须解决的困难。学校先后建造了9栋教工住宅楼,彻底解决了全校教师的住房问题;新建了高标准的舞厅和体育馆,为活跃教师业余生活创造了条件;学校还和市二幼联办了幼儿园,组建了专门为教师购买副食及米面粮油的后勤服务组,方便了教职工的生活,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4、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近年来,衡中先后有几千万元的工程进行招标建设,学校领导干部从未指定过一家工程队、写过一次条子、暗示过任何人,也从未拿过一分钱的回扣。对于每年上级奖励衡中的高考奖金,领导干部也没有一个人拿过一分钱,全部下发给了一线教师。几年来,上级划拨给衡中的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大大小小不下几十个,学校领导干部也都让给了一线教师。在每年的职称评定、年度考核时,或是在分配住房时,也都会出现领导干部让指标、让理想楼层楼位给一线教师的事情。
身先足以率人,身正足以服人。班子成员以对人民、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身体力行“四种要求”,寓力量于无形,施教化于无声,从而有效的营造出了一个勤业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氛围和工作作风。
第二,“四个远离”。作为一名教师,有几种行为会严重损害自身形象,影响学生的进步,影响精神特区的创建,必须予以严格禁止。于是,学校对全体教职员工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了一个行为底线,要求每一位老师都必须做到,即严禁教师吃请受礼,远离庸俗;严禁教师搞家教办补习班,远离铜臭;严禁教师搓麻打牌及在校内吸烟,远离低级趣味;严禁教师拉帮结伙、大搞派性,远离不正之风。有些事情在社会上看来很自然、很正常,但拿到学校里来就不合适,这就是学校的特殊之处,因此我们也必须进行特殊的管理。教师作为这个特殊环境里的特殊的人,只有耐得住寂寞,经得住平淡,抵得住诱惑,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工作,才能不断为党和人民建立新的业绩。针对“四个远离”,学校制定了系列约束措施,措施出台后,学校领导严于律己,未出现一例违规现象,对于老师中出现的两例顶风吃请事件,学校不手软、不留情,一律按学校制度进行了严肃处理。廉生威,公生明,学校领导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使学校令行禁止,校风肃然,精神特区得以顺利创建。
第三,“四项教育”。 创建精神特区,最终目的就是要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影响学生,从而使特区精神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品德教育、励志教育、自立自强和吃苦耐劳教育,并以具体活动为载体,化虚为实,使各项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1、公德教育。俗话说,“一德立而百事从之”。公德意识直接关系到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关系到祖国伟业的兴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为此,我校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大力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塑造衡中新形象”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从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爱护公物,讲究卫生,遵守纪律和公共秩序等事做起,使学生人人参与,抓自我管理,促行为养成。比如,晚休铃响后,一小时内学生不允许出入宿舍,更不许大吵大闹、乱喊乱叫等。为了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我们必须限制少数人的“自由”,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营造一个以遵守公德为荣,破坏公德为耻的良好氛围。
2、励志教育。“一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我们必须教育学生树立高远志向,不仅要胸怀祖国,而且要面向世界,参与国际交流,挑战国际竞争。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力求教育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如参观革命圣地、参加央视节目、举办演讲会、组织辩论会、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我们还力求使教育内容能够打动人心,能够让学生感动,让学生认同,这是最关键的。在我校举办的国情教育报告会上,就有很多学生激动的留下了泪水。只要是真正为了寻求满足和提升学生品德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迎合某中形式上的需求,那这些活动就会具有极强的教育力和感染力。
3、自立自强教育。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自立自强精神做支撑的人,是很难有大作为的。为了配合这项教育,我们开展了诸如“拒绝公车接送”等特色教育活动。学生对公车接送的危害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认识到认识深刻,所有人都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飞跃,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社会反响很大,《河北日报》以半个版面的较大篇幅对此进行了新闻采访刊登。去年,我们还派专人对我校考入清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郭强的事迹进行了整理,并在全校开展了“向郭强同学学习”活动,号召全校学生学习他自立自强、勇于追求的优秀品质,同龄人的故事深深震撼了同学们的心灵,全校反响强烈。
4、吃苦耐劳教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为了培养学生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激发孩子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我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徒步八十华里远足等系列教育活动。活动中,学生经过亲身参与和亲自体验,自身的娇骄之气被冲洗了大半,磨练了其意志,砥励了其精神,昂扬了其士气,每一个学生都变得自信和坚强起来。八十华里远足等教育活动,在衡水中学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过“四项教育”,有效促进了学生人格的构建、意志的锤炼、能力的培养、潜能的激发乃至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整体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得以提高。
第四,“四种精神”。创建精神特区伊始,我们就在全校广大师生中大力倡导“四种精神”——奉献精神、进取精神、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以期把这些优秀品质转化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始终注意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弘扬正气,弘扬主旋律,抓住典型人物的示范影响作用,歌颂光明,宣传先进,激发师生奋发向上,求实进取。近年来,我们每年都要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最受欢迎教师”、“青年教师希望之星”、“最佳仪表教师”以及“十大学星”等系列评选活动,大力挖掘师生中的先进典型,特别是那些带有普遍意义的好思想、好作风和好经验,学校总是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种媒体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并在校园内显要位置张贴他们的照片,在校门外的荣誉墙上展示他们的成绩,宣传他们鲜活生动的事迹,校园内处处生机盎然。这些不仅使典型人物产生了极强的成就感,而且也使广大师生产生了强烈“共振”,极大的激活了蕴藏在广大师生内心深处的忠诚奉献意识、追求事业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第五,“四个目标”。创建精神特区,就是为了在校园内有效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人文环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充满激情的工作学习状态”这四个目标,从而让广大师生在平淡中体验辉煌,在平淡中感悟人生的意义。近年来,我校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得到极大提升,每个人都由此产生了一股想成名成家的志气,为公为生的正气,勃勃向上、锐意进取的朝气和不怕困难、敢打敢拚的勇气。学生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克服困难,奋发图强,你追我赶,你扶我帮,其乐融融,乐在其中,人人服务于他人,人人争做班级的主人。许多教师更是夙兴夜寐、勤奋工作,为了公务忘了家务,为了大家舍了小家,为了关心自己的学生却舍弃了自己的孩子。有的老师遭遇车祸,腿脚受伤,在未痊愈的情况下,忍着痛,瘸着腿,走上了讲台;还有的老师为了坚持把学生送到高三毕业,忍疼割爱,打掉了自己怀孕两个月的孩子;更有一些老师为了带好自己的班级,无论春夏,还是秋冬,天天备课到深夜一两点;学校每次大型考试后,老师们总是连夜把试卷看完……,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在衡中每天都有一首可歌可泣的故事发生,每天都有一曲忘我奉献的主旋律奏响,充满激情的工作状态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成为了衡中一种人格背景和职业文化景观。
总之,从抓师德建设入手创建精神特区,把精神特区建设的最终目标锁定在学生的全面生动的发展上,让每一个人有激情,有追求,有向往,精神特区建设才抓到了根本。引导教师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努力营造“博学、笃行、合作、进取”的优良校风,使校园成为师生喜爱、依恋和维护的精神家园,让学生健康成长,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才尽到了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