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门派日常推石头:《为了明天》警示社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56:33
《为了明天》警示社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下)
作者:旧数据库 来源:旧数据库原新闻导入 点击: 818 次 评论: 0 条-
少年人才与少年罪犯一线之隔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特征之四——智能化 这是一起几乎波及全球因特网、已知曾经放翻10多万台电脑的互联网犯罪案件。黑龙江省警方成功破案后惊讶地发现,号称“混客”的黑客,竟然是边陲煤城七台河市的一名17岁高一学生。     2002年1月上旬,山东滕州市新兴网吧。一位网友在OICQ中收到了一个陌生人留下的网址www.cnhunk.com,后附说明:这是一个酷站。出于好奇,他登陆这个被称为“混客帝国”的网站,结果电脑当场死机。重新启动后发现,注册表被修改,窗口无法关闭,控制面板中的各部名称均被改为“混客的玩笑”。更为严重的是,主机的联接被破坏,整个网吧不能接入互联网。     从2001年8月份开始,有关公安机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监察机构不断接到网民报案,称因登录“混客帝国”网站,遭到“混客”炸弹攻击,造成电脑不同程度损坏,部分网吧已因此停业。阿尔特(香河)电子有限公司的27台电脑全部遭到“网络炸弹”袭击,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     黑龙江省公安厅计算机网络安全监察处和七台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网络安全人员,通过技术手段跟踪发现,“混客帝国”网站维护人员使用电脑的IP地址隶属于七台河市。网警发现,这个网站本身就是一枚“网络炸弹”。监测结果,只要登录就会自动链接为一段破坏代码程序,使计算机主页图片晃动并且失去控制。网站的有害代码,几乎修改了计算机的所有程序文件,在启动组、桌面、程序组、收藏夹都增加了破坏性代码,只要用鼠标点击后,就会发生死机现象,同时禁止运行程序,根据系统的不同,还可能出现A盘不能使用,C盘和桌面隐藏的现象。     经过艰苦的调查和网上取证,2002年1月27日,神秘“黑客”在自己的家中被警方抓获。现场发现笔记本和台式电脑一台,但笔记本电脑已瘫痪,“黑客”说,这是因为无数次被自己制作的“混客炸弹”击中的后果。最让警方没想到的是,神秘“黑客”苏勇竟是一名年仅17岁、正在当地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一的学生。     苏勇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也是一个网络技术的少年人才。他自己讲,曾在一个小时内破解过10个信箱的密码。据警方查证,他共盗取联众会员的用户名和密码50多个,OICQ号码5000个。     据警方介绍,“混客炸弹”大面积爆发集中在2001年12月27日至2002年1月29日,共有109623名用户访问该网站,最高日访问量8212人,日平均3350人。所有登录这个网站的计算机,都遭到破坏。     警方破获、清除“混客炸弹”,挽救了10万台在线电脑。少年从事网络犯罪警示我们,对少年人才的教育、引导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任务。     人们常说,真理和谬误只有一步之遥,面对苏勇放翻10万台电脑的后果,我们不得不说,少年网络人才和少年网络罪犯仅有一线之隔。天资聪颖的少年好奇心尤为强烈,他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肯于实践,敢想敢干。但是,他们和同龄未成年人一样,由于受到认识、理解、分析能力的限制,对自己行为的正当性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控制,往往由于激情冲动淹没理智,把网络恐怖破坏当做好玩、“搞笑”,以恶作剧的心态袭击网站甚至整个网络。也有人为了炫耀和显示自己的“才华”,破译他人密码、侵入他人网络。由于他们法律意识淡薄,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甚至产生严重后果,也不知道是犯罪。     网络无国界,但是网络不能没有法制。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呼唤高科技立法,少年高科技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正确的引导,近年,青少年利用网络犯罪已有发展蔓延趋势,对这些具有特长的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就更加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家长、学校和社会都要认识到,高科技时代,我们必须承担起预防青少年人才犯罪的特殊任务。     托起明天的太阳     未成年人犯罪,是世界上每个国家都不愿意面对,又无法回避的难题。据有关资料说,1998年,法国有15.5万青少年犯罪。在物质生活十分丰裕的欧美国家,每年都会发生多起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他们不仅持枪抢劫,而且毫无缘由地把枪口对准同学、老师的惨案也已经屡见不鲜,盲目地焚烧汽车、凶杀和吸毒贩毒……在我国,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形势同样不容乐观。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高达15万!     人们震惊之余不仅要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为了一点小事甚至一个念头就可以杀人,全然不计后果?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孩子变得如此残忍、冷酷?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指出,这其中有未成年人自身成长发育中的原因:一是处在“心理上的断乳期”,独立意识和生存依赖的矛盾;二是由于知识范围狭窄,人生经验浅薄,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容易受不良环境影响。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研究所所长皮艺军认为,影响未成年人的外在条件和因素亦不可忽视:一是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是滋生未成年人犯罪的肥沃土壤;二是家庭教育的不完善和方法失当,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温床;三是学校应试教育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缺陷,埋下了未成年人犯罪的隐患。     孩子的人生起点在家庭,知识基础在学校,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有关专家指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就是要从这“三点一线”入手。     为人父母者要承担起第一任教师的责任     每一个新的生命呱呱坠地,都纯洁得像一张白纸。畸形成长,都是大人惹的祸。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产生只是结果,犯罪心理的形成,往往是大人们肆无忌惮的行为活动,有意无意间扮演了“教唆犯”、“包庇犯”的角色,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     我国从20年前逐渐步入一个独生子女的社会,孩子们没有兄弟、姐妹交流,父母的言行举止成为他们人生的主要参照。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没有童言稚语,只有一本正经的“小大人”。最先为人师的父母,在教给孩子文明礼貌、勤劳勇敢的同时,往往不自觉地灌输虚伪、勾心斗角、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现实生活中一个孩子联系几代人、几个家庭,长辈、隔辈、姻亲、旁系的关注和爱意,稍有偏颇,也会造成终生遗憾。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恨铁不成钢”,为人父母哪个不这样想。很多家长生不逢时,没有升学深造的机缘,为此几乎抱恨终生,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现实教育资源有限,低分淘汰在所难免。在家长的高压之下,甚至棍棒之下,孩子心理扭曲、变态,自暴自弃、逆向反应,甚至轻生、杀人的屡屡发生。     婚姻失败,家庭失和,对孩子的成长伤害最大。目前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较多,缺少健全家庭的呵护,以致放弃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培养出性格变异、心理畸形的孩子屡见不鲜。婚姻自由是社会的进步,成年人追求个人的幸福无可指责,但夫妻离异不该造成孩子和社会的悲剧。父母即使有千百条分道扬镳的理由,也绝不能成为抛弃孩子的借口,更不应该推卸履行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和教育责任人,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庭结构失调、家长不良言行的熏染以及教育方法不当,都极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学校要高度重视法制教育     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全面教育是学校的基本责任。但是,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道德、法制教育明显薄弱。北京顺义区法院近三年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22起,179名案犯中有111人是17岁。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即“18岁以下的人犯罪不判刑”,他们对有关刑法知识知之甚少,法制教育盲区相当严重。人类社会只能在秩序中存在,破坏秩序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是学校教育应当给予孩子的知识,也是为人师者启蒙育人的起码责任。而不少学校办学宗旨有失偏颇,重智育,轻德育,埋下了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严重的危机。     近年来,少管所14到16岁的孩子逐年增多,他们正处在义务教育的年龄段,但是有80%是在犯案前就已经辍学,原因再简单不过:他们是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有过劣迹的“双差生”。学校放任他们流失,升学率自然上升,名声好、荣誉高。过早离开学校的流失未成年人群体,没有工作,升学无望,游手好闲,丧失了人生追求目标,心绪茫然,再加上没有学校和家庭的管束,容易被社会上的犯罪团伙拉下水,滑进犯罪的泥沼。     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对学校法制教育工作曾有重要指示,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工作:一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中小学思想品德和法制课教育;二要结合普法宣传,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三要继续坚持中小学聘请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四要加大工读教育工作力度,加强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特殊预防教育。     社会应还校园一片净土给孩子一片蓝天     面对多姿多彩的现实中国社会,我们为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财富积累可观,大多数人富裕程度明显提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再看看我们那些正从懵懂步入人生的孩子,我们不能不说,社会对他们成长的关爱实在是太少太少。     长沙一所中学后门有一条街,街上云集了“美容院”、“休闲中心”等娱乐场所,一些“小姐”还常常到街头招徕客人,学校不得已,将后门关闭。这种现象绝不只长沙一校一地,即便是首善之地的北京,校园周边的环境也足以令人担忧。     知识爆炸,信息爆炸,一张因特网足以把整个世界“一网打尽”。网吧中聚首着的多半是中学生,好的坏的,高尚的腐朽的,科学的迷信的,让他们照单全收。     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虽然还做不到13亿人上网浏览,但确实已经进入了全民电视的时代。观众不必有多高的文化,就是文盲和不识字的孩子,都能基本接受电视形象演示传递的信息。但是,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没有“儿童不宜”等限制性提示。就是一些收视率极高的电视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绝不容忽视。孩子们看了好汉武松仗义行侠、随心所欲地杀戮,和着大牌歌手“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旋律,时不时面对同龄人挥拳出手的情形屡见不鲜。孩子们看了“小燕子”任性=无知、胡闹、闯祸,每每得到的却总是纵容和好运气,本来已经不受节制的娇宠、顽劣之风越演越烈。     直言财富,致富光荣,承认个人和企业有追求自己利益的权利。中国人不再为发财赚钱而羞涩避讳,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但是,面对金钱至上、物欲横流,不谙世事的未成年人最易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俘获。一些少男少女受到影响,把原本十分强烈的求知学习愿望,一下子转移投入到“全民经商”的潮流中,还有一些干脆逃辍学业,混迹于三教九流之中,做着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发财梦。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失范与混乱,导致青少年价值观念的迷惘,物质享受的强烈诱惑,物质生活的无度追求,使意志薄弱者跌入迷途、走向犯罪,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央综治委办公室主任陈冀平强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点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是净化社会环境,整治搞好校园和周边环境,扫除黄、赌、毒;     二是加强法制教育,开展《为了明天》展览等多种形式教育;     三是加大打击引诱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     四是协调指导,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了明天》呼唤:还校园一片净土,净化社会环境,给孩子们一片蓝天!为此,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做好组织观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教育电影<为了明天>的通知》,并且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把该片作为第十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的影片。让学校、家庭、社会全体行动起来吧。     (影片观看全国总咨询:010—62238400)     《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15日第5版   
本信息来自枫叶教育网(fyeedu.net),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源于 枫叶教育网(www.fyeedu.net)
原文链接:http://www.fyeedu.net/info/200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