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行云录txt:石狮日报数字报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5:02:50
漫话古铜鉴伪之六

西周晚期某铜壶残片,经局部除锈后的锈蚀层,左部为氧化亚铜地子层,中部为层状锈,右部疙瘩锈,表面有钙化土锈。

一般铜器的氧化铜灰黑地子层、贴骨薄锈、层状锈、坑土锈。
■北京  贾文熙
旧社会古玩商们对古铜器的行话称谓有“生坑”、“熟坑”、“水坑”、“干坑”等。而今流行“包浆”一语,虽泛指古陶瓷、古玉、石雕、骨牙器、金属器物等多类古珍玩器,都属于鉴别真伪器时看表面坑口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我仅从古铜器的坑口,也就是出土器锈蚀层、传世器氧化层是怎样生成的,今人是怎样仿做的,对“练眼力”怎样辨别作一简述。
先将上述提及的几个术语,解释一下。何谓“包浆”,我认为应泛指古旧器物年长日久自然形成的表面皮壳。如传世古铜器、金银器、瓷器、玉器、木器、鎏金佛像、香炉、景泰蓝器、骨牙雕等类器物,质地表面的首先形成发自胎骨的氧化层与历年的积尘或烟熏火燎的烟炱等物,逐渐积淀成厚积的皮壳。再经收藏者爱不释手的把玩抚摩,手心汗渍的浸润形成厚实的老浆皮壳,润泽而熟滑。再如出土器物长年埋于地下受到地下水、土壤中腐蚀物的侵蚀,发生化学变化后生成的表面腐蚀物或土锈等皮壳层。老器发自胎骨,包浆有根,而新仿古器物人为做上,浅浮无根的皮壳是无法与之相媲美的。
何谓生坑、熟坑。生坑,泛指发掘出土的青铜器,表面锈斑深埋地下千年以上,自然生成的,附着的地子一般为灰黑、亮铅灰、红褐色,其器表锈蚀为贴骨锈、发锈、层状锈及土锈层,除糟糠锈外,一般锈层坚硬,指甲难以抠动。而熟坑,是指未曾埋入地下的传世铜器,或历史上早年出土,历代相传,它的表面氧化层是历经千百年自然形成的包浆。多为黑褐色地子或俗称“古铜色”并伴有朱砂斑等蚀坑。另外“水坑”泛指南方的出土器,有两种情况,一是早年出土的战国及西汉器,表面多为无光灰黑色,无铜绿锈层,仅有散点或片状绿斑,而新出土的战国、西汉器则有的器表黄亮,无任何锈蚀物,似刚从水中捞出,我们称为泛金地子,面世后接触空气,短期内器表会逐渐由黄变灰,自然生成一层灰黑色微粒状层,发自内胎,手不易抠掉,即使抠去少许显露出的也是熟黄地子;二是多为商周器,坠水数千以上,有些地子呈亮晶的碧绿色,绿如瓜皮,有的地子则呈莹润如玉的柿子红色,也有称为绿、红漆古地子的。“干坑”泛指北方的出土器,早年出土流传世间在百年以上,这类器物多呈熟坑皮壳,亮铅灰色地子,并保留着原有的贴骨锈蚀物。以上几个术语,在其他类古玩器物上也有称谓,这里不作过多解释。
怎样练眼力看皮色锈蚀层、包浆。先说说真器锈蚀层是怎样形成的。青铜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铜、锡、铅,以及含有微量的锌、镍、硅、铁等金属组成。青铜器长年埋藏在地下,接触到相应的可溶盐类、水分等,发生了化学、电化学反应逐渐形成腐蚀锈层。铜本身的合金成分不同,所遇腐蚀物质也不同,所以会生成不同成分、不同色泽的锈蚀,色彩斑斓。生坑器的锈蚀层一般讲,锈层的区分为地子层,南方称皮壳层,即当初器物刚制成,多为礼器祭祀用,或实用器使用了一段时间,青铜黄色表层逐渐形成氧化层,多为灰黑色的氧化铜,深赭色或灰绿色的氧化亚铜。当器物入土后,不同合金成分加工的铜体受到埋藏土壤中地下水与酸、碱盐类物质的侵蚀,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反应程度不同,也可以形成局部或整器为黑漆古、绿漆古、红漆古、蓝绿漆古、豆灰豆绿漆古、珐琅质地子等;所生成的第二层锈蚀物为贴骨锈层,呈麻粒状绿、豆灰或蓝、黄等色薄薄的贴骨层锈。出土后如与空气接触较长一段时间,再如早年出土,传世数十年至百年以上,锈层会变得相当坚实,用指甲划动,如同在修指甲锉上磨,会磨下白色指甲粉;有的器物出土后仅有贴骨锈,而大多数则为层状锈,即我们讲的第三层锈蚀物,主要由各种成分的锈蚀物的坚硬层次、色斑或疏松的糟糠锈层组成。按锈蚀物色泽分主要有灰黑色的氧化铜、硫化亚铜;褐红色(枣皮红色)的氧化亚铜;靛蓝色的硫化铜;蓝绿色或孔雀石的碱式碳酸铜、硫酸铜;绿色的碱式硫酸铜;淡绿色氯化铜(青铜病);亮粉绿色或蜡白色的氯化亚铜(青铜病) ;以及白色的氧化锡等20余种;第四层即坑土锈:坑土与锈粉的混合物,由坚硬泥沙、石灰质结晶物、钙化硬结土组成。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