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3反派:杭州地名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0:48:14
查看文章
杭州地名初考(上)
2007-07-19 0:00
杭州城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同时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和南宋的首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西湖为代表的众多风景名胜,也吸引了历代文人雅士挥笔泼墨,留下了大量的人文古迹。自然和人文积淀除了给杭州带来丰富的旅游资源外,也给杭州留下了有意思的地名。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地名原有的内涵已不复存在,仅仅成为人们习惯上对那一地区的称呼;而同时人们又新命名了一些地名。本人怪异的对地名考据具有浓厚兴趣,来杭州快三年,每听到一个地名,都会想“为什么这里叫这个名字?”然后去考证一番。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搜集困难,很多地名的考证不成功,考证到的观点也不一定都正确。由于城市的变迁,失去了原有承载物的老地名正在消失,我想有必要把我迄今考证到的初步成果整理一下,以备以后参考。
本文分两部分,首先是地名的考证,然后是街道名的考证。所有被考证的名字用蓝色标出;用红色标出的文字表示纯属个人意见,其余的都有佐证材料(当然,这些材料可能也会有错误)。另,本文侧重介绍名字为大家所熟悉但来历鲜有人知的地名,著名景点的名字由于容易查到,故不在本文的考证范围内。
杭州地名初考
对于浙大紫金港校区的学生来说,可能“三墩”是最熟悉的地名之一了,因为紫金港校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为什么这里叫“三墩”呢?经考证得到如下说法:“三墩”指古时候近海里的三个较大的岛屿,后来沧海桑田,全变陆地了,但地名还是由三个墩子来命名了。这三个岛屿的名字分别叫文星墩、灯彩墩、水月墩。还有种说法是这三个土墩没有在海里,而是在苕溪(杭州城一条古河,现已不存在)里。现在三墩镇上还有座桥叫文星桥,不知是不是文星墩所在地。
浙大学生还非常熟悉的一个地名就是“古荡”,玉泉校区就在西湖区的古荡街道附近。为什么那里叫“古荡”呢?相传古人登山远眺,见老和山下河渠纵横,鱼塘密布,荡连荡,塘套塘,模样象“古”字,就称这里叫古荡。这一点完全可以理解,因为老杭州城只包括现在的上城区和下城区,古荡在城门之外,直到90年代初还是农田,那时古荡应该和现在的西溪湿地差不多。
“西溪”这个地名应该比较好理解,就是杭州城西的一团溪(注意,不是一条)。从西溪再往西走,就到了西湖区留下镇。为什么那里叫“留下”呢?据清光绪《钱塘县志》载:“宋建炎三年(1129)7月,高宗南渡,幸西溪,初欲建都于此,乃云:‘西溪且留下’”。留下因此得名。我不习文言三年有余,实在不知“西溪且留下”是什么意思。个人理解是:宋高宗从北方逃过来,到了西溪,觉得这里适合建都,于是就说“到了西溪,我们暂且就留下来,不再往南逃了”……
在杭州的湖墅南路,有个公交站的名字叫“半道红”,即使在那里居住的杭州人也不一定知道它的来历。 经考证得:“半道红”是湖墅旧十景“半道春红”的缩写,当年运河边桃花茂盛,有此一说。京杭运河在湖墅南路的东侧,当年河边栽有桃树,每年桃花盛开时,湖墅路的东边都被红色的桃花覆盖了。只是好花不常开,今日的半道红仅仅是一个地名。
杭州上城区有潮鸣街道(建国北路南口附近),那一片的商店和小区也以“潮鸣”命名,这片地区的中心有条不起眼的小巷叫“潮鸣寺巷”。为什么那里叫“潮鸣”呢?原来,潮鸣寺巷里以前有个“归德院”,据传宋高宗赵构被金兵追逐时,曾在这里落脚。晚上,门外响声大震,赵构以为金兵追至,正准备逃跑,探子来报,说这是钱江潮声。于是,赵构就写下了“潮鸣”两字,由此,归德院就更名为“潮鸣寺”,这个地方也得名潮鸣。现在潮鸣寺已不存在,但地名保存了下来。
来杭州待一段时间,一定就会知道“武林门”这个地方。古杭州城有十座城门,城门的连接线上就是城墙。民国时期,城墙和城门均被拆除,但相关的地名都保留了下来。从这些地名在今天杭州城的位置可以看出,民国之前的杭州是非常袖珍的,武林门已经是杭州最北面的城门了。武林门和“武术”、“江湖”没有任何关系。相传那时门的南面,有一座虎林山,或者又叫虎陵山,但吴音讹为武林山。山高不过三丈,长不过百步,是北山的余脉。其实,杭州地处平原,叫做“山”的地方很多,却没有一座有真正的山的气势。武林山是一座小小的山坡而已。此门最早叫“余杭门”,因门外有武林山,明代将门的名字改成武林门,一直沿用至今。
杭州另外九座古城门是:钱塘门、涌金门、清波门、凤山门、侯潮门、清泰门、望江门、庆春门、艮山门,其中很多地名至今被沿用。其中钱塘门(湖滨路庆春路口,钱柜外面)、涌金门(西湖大道西口)、清波门(柳浪闻莺附近)组成了杭州西部边界。钱塘门因杭州古名“钱塘”而得名(有人说杭州又名“钱塘”是因为吴越国国君钱缪为杭州人民造了海塘,使杭州摆脱了钱塘江海潮的侵袭,但杭州自秦代即名“钱唐”,唐代为避讳改为“钱塘”,所以海塘说不太可信);“清波门”来源不详,可能是面对着西面西湖的清波吧;“涌金门”因靠近传说中西湖金牛涌现之地而得名。凤山门(万松岭路东口)因在凤凰山下得名,是杭州的南大门。其余五座门组成了杭州的东部边界,基本是沿着贴沙河(就是环城东路旁边那条河)而建。艮山门在建国北路环城北路口,因位于艮山(现已不存在)而得名。《易》中说:“艮”为“北”。艮山,即城北之小山。由于北宋首都汴京有“艮岳”,南宋取名艮山,有故国之思。从艮山门向南到庆春东路西口附近就是庆春门,传说因明初朱元璋部将常遇春由此门入城而得名。再向南到清泰街东口就是清泰门,名称来源不详。望江门位于江城路望江路口,如果说“杭州九大古城门”的话就不包括它,应该得名于在这里可以遥望钱塘江吧。望江门往南到雄镇楼附近就可以找到侯潮门,因城门濒临钱塘江,每日两次可以候潮,故名。其实侯潮门比凤山门还偏北,离钱塘江还有不小的距离,真不知古人为何在这里侯潮。
熟悉杭州的人可以发现,古代的杭州城四面环水,北到大运河(环城北路段),南到钱塘江,西临西湖,东临贴沙河,实在是相当狭小。这片地区,就是杭州所谓老城区,直到现在仍是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保俶是杭州曙光路和北山路之间一片地区的称呼,原因当然是这里有座保俶塔。可是,为什么那座塔要叫“保俶塔”呢?五代十国后期,宋朝崛起灭后蜀、南汗、南唐,统一大势日趋明显。吴越国尊奉
中原政府,协助灭南唐后,宋太祖招当时吴越国主钱俶入朝。于是钱俶携带妻、子、家人入朝,吴越国上下惶恐。钱俶统治期间,国内安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对外尊奉中原政府,吴越国无大战祸。百姓在都城西湖边修建“保俶塔”,祈求上天保佑钱俶。保俶,就是保佑钱俶的意思。
保俶塔以北不远处有个地方叫松木场,这在杭州也算是比较出名的地方了。事实上,杭州自隋唐以来“商贾并辏”,工商业比较繁荣,许多地名往往带有经济色彩。“松木场”的来源考证到两种说法:一说那里就是古代商人堆放松木的仓库,二说“松木”是“棕毛”的谐音,棕毛场有很多做棕绷、棕绳的作坊,到后来以讹传讹叫成了松木场。
松木场再往北有条路叫马塍路,其实那一带在有这条路之前就叫“马塍”。浙大学生,只要坐过817路公交车,应该都不会忘记这个地方。首先声明,“塍”念cheng,而大多数人包括公交车报站都念teng。“塍”,即田间土路之意;马塍地区原是皇家马苑跑马的地方,因而得名。
当然,和中国大多数地方一样,杭州不少地名留下了大家族的烙印,如骆家庄、蒋村、华家池、丁家山、茅家埠、章家桥、焦家村、方家棣等等,不计其数。当然,这些地名到现在也仅仅是个地名了,估计骆家庄一带已没几个人姓骆了吧。
除了以上提到的以外,杭州还有许多地名和历史典故或民间传说紧密联系起来,每个地名后面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由于这些地名的来历在旅游相关书籍上有详细记载,加之这里篇幅有限,故不一一介绍了,比如九溪、灵隐、龙井、虎跑、六和塔等等。
类别:朝花夕拾||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i贴吧|浏览(744)|评论 (10)
上一篇:我是一名“双外生”    下一篇:杭州地名初考(中)
文章
杭州地名初考(中)
2007-07-21 1:49
杭州街道名初考
大多数城市的街道、小巷的命名都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根据当地的历史遗迹或传说命名,二是根据当地现在的环境命名。杭州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很多街道的名字都属第一种情况,而一些年轻的城市则多用第二种方式。杭州街道、小巷可能有上千条,本文作为“初考”,主要考证比较著名的街道的名称的来历。
首先还是从身边的路说起吧。从进大学第一天起,我就对学校门口古墩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古墩路,算是杭州城西比较重要的南北向干道了,它的名字来历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一般来说,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命名就是把路的两端所在地的名字放在一起,比如京沪铁路、沪杭高速等等,没想到杭州城市内的街道也有这样命名的:古墩路,就是古荡到三墩的路。前面已经解释了“古荡”和“三墩”的来历,故不再重复。而这条路以前叫“杭三路”,即杭州到三墩。以前三墩还不被认为是杭州市区,所以才有这样的名字。从“杭三路”到“古墩路”,深刻记载了杭州城市扩张带来的变化。
于是,我由此推断,杭州还有一些根据这个原则命名的街道,主要存在于拱墅区和西湖区,比如留祥路即留下到祥符,石祥路即石桥到祥符,拱康路即拱宸桥到康桥,沈半路即沈塘湾到半山,古翠路即古荡到翠苑,玉古路即玉泉到古荡,灵溪路即灵隐到西溪,梅灵路即梅家坞到灵隐,等等。这些地名有的是乡镇的名字(如留下镇、祥符镇),有的是街道的名字(如翠苑街道、石桥街道)。我猜想,这一带不是杭州老城区,留下的典故比较少,所以后人采用这种方式命名街道。虽然没有什么创意,但至少还中听。
第二个命名原则是借用别处地名命名,把这一手段用到登峰造极的是上海。杭州作为浙江省会,为了体现省会的中心地位,借用浙江其他市的地名命名。位于拱墅区的湖州街、金华路、丽水路、温州路、台州路、衢州街、舟山路、宁波路、嘉兴路、绍兴路就属于这类。熟悉杭州交通的应该知道,这里面只有绍兴路算是交通干道,其他路都是背街小道,其中宁波路和嘉兴路小到地图上都找不着。另外,一些县级单位的名字也被借用,比如位于环城西路上的安吉路、龙游路和拱墅区的昌化路、新昌路。
天目山路和莫干山路是杭州城西分别贯穿东西和南北的重要交通干道,其命名也可归入这一类。一种说法是,天目山和莫干山虽然都不在杭州市,但沿这两条路都可以到达这两个地方。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样的借用就显得比直接用城市名做街道名要合理一点。
第三种命名办法是政治地名,这样的地名在中国各个城市广泛存在。延安路、中山路、建国路、解放路和凯旋路贯穿杭州老城区,是杭州的商业中心。其中,解放路为纪念杭州解放而命名,以前叫中正街,可见这条路的名字一直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在钱塘江边的复兴路则是由国民党政府命名的,是抗战胜利后以“复兴中华”之义取的。国货路是杭州颇有个性的路名,它在清代叫施水坊巷,民国后称泗水路,二十年代末为抵制日货,建国货陈列馆,遂将馆前此路改称国货路。斗转星移,80年过去,抵制日货的口号仍不断提出,而国货的振兴似乎仍然遥遥无期。
第四种命名办法是根据命名时当地的单位命名,这种命名办法在50年代被命名的街道中最常见,最典型的案例是杭州西部文教区的命名。城西是杭州最早的“大学城”,尽管在全国范围内大学撤离市区为商业开发让路的趋势影响下,这一带的大学的本部已经迁往偏远的下沙大学城、滨江大学城或小和山大学城,但道路的名字记录下了这里曾经的书香。这一带的道路有文一路、文二路、文三路、学院路(因浙江科技学院在此得名)、教工路(大学教职工宿舍的集中地)、文新路(文一西路)、文华路(文二西路)、文苑路(文三西路)。命名为“文X路”就是为了突出这里的文教区特征,第二个字(新、华、苑)则没有什么实际含义,仅仅是图个吉利而已。
除此之外,体育场路(市体育场所在地)、省府路(省政府所在地)、邮电路(原邮电局所在地,至今很多浙江电信下属子公司仍在那附近办公)、杭印路(杭州印刷厂所在地)、机场路(原通向笕桥机场)也是按这个原则命名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名商业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某些城市,一些企业就花钱买下门口马路的命名权,将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还有房地产商用楼盘名命名楼盘前的马路的。个人觉得这种方式非常不妥,并不是什么冠名权都可以被钱买去的。
特别要指出的是,杭州有五条路的命名与浙大有关,分别是浙大路、杭大路、大学路、老浙大直路和老浙大横路。浙大路是浙大玉泉校区所在地,也是50年代以后浙大的本部。杭大路是原杭州大学、现浙大西溪校区所在地。大学路则是求是书院所在地,110年前,杭州知府林启就是在这里建立了浙江乃至中国最早的大学、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从那时到50年代,除了抗战八年,大学路上的校园一直是浙大的本部。老浙大直路和老浙大横路是大学路南口附近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小路,名字自然也来自于浙大。只是要注意的是,现在人们一般把1998年四校合并前的浙大称为“老浙大”,但相对于“老浙大直(横)路”中那个“老浙大”来说,现在所谓的“老浙大”还算很“新”了。
第五种命名方法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景观或著名景点命名。具体来说,有的路根据周围河流的名字命名,有的根据山命名,有的根据地名命名,有的根据景点命名。杭州具有江南水乡的特征,城市里河流非常多,除了大运河和钱塘江外,比较大的还有贴沙河、西溪河、上塘河、小河、中河、东河、余杭塘河等,没有名字的小河沟就更多了。河东路(连接潮王路和文晖路)因位于运河以东得名;西溪路(玉泉校区后门)因为在西溪河旁边而得名(一说是因为西溪路通往西溪景区,注意西溪河只是流向西溪湿地景区的一条河而已);杭州重要的交通枢纽上塘路、上塘高架因在上塘河边得名,它北接杭宁高速,南到中河高架;中河路、中河高架因位于中河旁得名,它向南延伸到钱江四桥(复兴大桥),和上塘路一起实现了对杭州全城南北方向的贯穿,是杭州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杭州唯一的高架路;小河路位于小河的东面和大运河的西面,其实离大运河更近一点,北到拱宸桥,南到湖墅北路;余杭塘路沿着余杭塘河而建,紫金港校区的南大门就在这条路上。与钱塘江有关的路比较多,钱塘江又称钱江或之江,因此钱江路(西接复兴大桥,东到庆春东路杭海路口)和之江路(东接三新路,位于大运河和钱塘江交汇处,向西一直延伸到未来世界,浙大之江校区在这条路上)的名字直接与钱塘江相关。其他的闻涛路、钱潮路应该和钱塘江也有关,不过没有考证过。
根据山命名的路中,最著名的应该是北山路、南山路和孤山路。西湖三面环山,每面都由好几个小山坡组成,但可以按方位统称为北山、南山和西山;孤山原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后来造白堤和西泠桥与陆地相连,白居易有诗云:“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就是描写这里初春的景色。北山路(曲院风荷到断桥)在北山脚下,南山路(解放路西口到虎跑路北口)在南山脚下,孤山路(断桥到西泠桥)在孤山脚下,都是一面是山一面是湖,沿途景致迷人,有人称北山路为世界上最美的路。而西山脚下的路,一般被称为杨公堤。此外,黄姑山路、玉皇山路、万松岭路、凤凰山脚路等也因山而得名。前面已经提到,因为天目山和莫干山不在杭州,是假借的地名,所以天目山路和莫干山路的命名不能算作这一类。另外,黄姑山路(位于学院路和教工路之间)所指的黄姑山,在城市扩张中被铲平,现在已看不到一点山的痕迹,但名字保留了下来。
根据地名命名主要是根据古代城门名命名。在本文的前半部分,我已经解释了杭州十大古城门名的由来,这些城门虽然被拆毁,但城门名保留了下来。比如武林路、武林巷因武林门得名,清波街因清波门得名,艮山路、艮山东路因艮山门得名,庆春路、庆春东路因庆春门得名,清泰街因清泰门得名,望江路因望江门得名。
还有一种根据地名命名是根据所在乡镇、街道名字命名,这个常见于郊区,如石桥路(位于下城区石桥街道、原石桥镇)、三墩路(位于三墩镇)、花园岗街(位于花园岗村)等等。当然,你可以追问“为什么那里要叫石桥和花园岗?”,这就是需要进一步考证的地名了。
根据景点命名的就不需要详细分析了,它们主要位于西湖风景区,比如虎跑路、灵隐路、九溪路、龙井路等等。
以上涉及到的街道名都是现代人根据一些原则命名的,也许它们所在地具有历史底蕴或自然美景,但从街道名本身来说并没有太多的特色。当然,以上分类不可能把现代人命名街道的所有方法都包括进去。事实上,进入21世纪,人们在对街道命名时越来越不考虑周边环境与历史,多数时候就是随便起一个吉祥的名字,比如光明路、丰潭路、景芳路等,还有的我不能想象为什么会这样起名,比如紫荆花路(我没在这条路上见过一朵紫荆花)、长江路(莫名其妙的地方突然蹦出一长江路)、申花路(如果上海有条路叫这个名字还可以理解)等,这些名字可能就无法考证其来历了。
这一部分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一般人日常生活中常去的道路名称的来历都包括在里面了。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我将讨论一些内涵更加丰富的街巷名的来历,以及我对现在街巷命名发展趋势的看法。
类别:朝花夕拾||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i贴吧|浏览(1021)|评论 (0)
上一篇:杭州地名初考(上)    下一篇:杭州地名初考(下)
鸿者,江边之鸟也
我一半是天使,一半是禽兽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好友|i贴吧
查看文章
杭州地名初考(下)
2007-07-28 18:03
上一篇提到的街道名包括了杭州大部分的干道,但实际上,杭州最具内涵的街道名一般都是小巷的名字。事实上,杭州大多数小巷名的背后都有一个典故,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网上搜索,这里只列我考证出的一部分。
孩儿巷:孩儿巷位于市中心,连接武林路和中山北路,是杭州众多小巷中知名度最高的之一。其自元朝起就被称为“孩儿巷”。我找到其名字的两个来历:一说这里是南宋时专门卖儿童物品的地方。在南宋时,这里小贩聚集,一般的小玩具都可以在这里买到,故名“孩儿巷”。第二种说法是孩儿巷原来不叫孩儿巷,叫砖街巷。后来因为这里住着的人很多都做泥孩儿,很出名,才改名字叫泥孩儿巷的,再后来,把“泥”字也省了。从我掌握的资料来看,第二种说法的可信度略高。
孩儿巷能够出名,缘于巷里的陆游故居。陆游62岁时任朝奉大夫,来杭住在孩儿巷内的南楼,在不眠之夜听了春雨之后,写下了著名的《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小楼”就是他居住的“南楼”,“深巷”即孩儿巷。
大塔儿巷:我没有考证到“大塔儿巷”名字的来历,但这里不得不提它,因为它就是戴望舒笔下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寞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大塔儿巷位于浙二医院附近,那里每条小巷的名字都与历史有关。只是,那里是老城区的中心,历经多次改造,早已没有了诗一般的意境。甚至在整个民族,诗歌和其耐以生存的自然景致和人文土壤都消失殆尽。现在站在大塔儿巷口,即使是戴望舒再世,也很难写出像样的诗句了。
小营巷:小营巷位于大塔儿巷以北不远处,连接马市街与直大方伯。据《杭州与西湖史话》记载,清咸丰十一年(1861)十二月三十一日,太平军二次攻克杭州后,镇守杭州的太平军主将听王陈炳文,在此设指挥部,俗称听王府。小营巷即因曾为太平营地而得名。
直大方伯:最初看到这条小巷的名字时,我颇为惊讶。因为一般一条路的命名,最后一个字逃不出“街”“路”“道”“巷”“里”“弄”,可是这条小巷居然叫“直大方伯”,实在难以从字面上推断这名字什么意思。经考证知,这条巷全名应为“直大方伯里”,与之对应有“横大方伯里”,但现在一般把“里”省略了。这里宋代时名中班街,与金鸡岭相对,与南班巷同为宋宗室子弟所居。明仁宗时布政使应朝玉在巷内建大宅邸,布政使又称方伯,因名大方伯里。宅邸跨越横、直两条巷,故又有横、直大方伯之称。看来,“直大方伯”这个名字也用了快500年了。
皮市巷:皮市巷位于直大方伯以西,连接庆春路和解放路。早在南宋时它就叫皮市巷了,因当时众多皮作坊集中在这里,就叫了皮市巷,一直叫到今天。皮市巷旁边有条马市街,可能就是以前交易马匹的地方。
河坊街:河坊街现在是杭州的一个旅游景点,专卖本地小吃和手工艺品。这一段街旧称清河坊,因有清河郡王府在此。清河郡王就是参与谋害岳飞的张俊,只是现在一般知清河坊而不知张俊的。张俊此人现在与秦侩夫妇等四人被铸成铁人跪像,永远跪在岳飞的坟前,受万民唾弃。只是,到了清代末年,这里就和现在一样,老字号云集,吸引了杭州市民从各地赶来选购,一点也和奸臣、忠臣什么的联系不起来了。
河坊街周围的小巷名字也颇有来历,下面仅介绍三个。
大井巷:此巷位于吴山脚下,宋代就被称作“大井巷”,顾名思义,巷里有一口大井——这是一口五代吴越国时凿就的大井,水质甘洌,大酣不涸,人称“吴山第一泉”。数百年至今,汲水者终日不绝。井边街道,虽晴亦湿。据说旧时因井口广阔,常有“冤抑者自投其中”,于是也就常有人在井边讲鬼故事,讲那大井里传出的冤愤之声,说的有鼻子有眼,传得神乎其神。宋代时有人用一块大石板盖住井面,上面开六个只能放下水桶的井口。巷内有胡庆余堂、朱养心膏药店、张小泉剪刀店等诸多百年老店。
祠堂巷:顾名思义,巷里有某人的祠堂。事实上,于谦就出生在这条小巷里,现在祠堂巷42号就是他的故居。于谦被平反后,他的故居被改为“怜忠祠”,默默无闻的小巷也就被叫成了“祠堂巷”。
十五奎巷:十五奎巷默默无闻的蜿蜒于吴山南麓,连接丁霞巷与望江路。关于名字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巷里徽州会馆内有一大石龟,俗名石乌龟巷,因嫌其不雅,改称十五奎巷;另一说,明嘉靖年间,巷人多习骑射,科举考试时一举得十人,故称十武魁巷,谐音读成十五奎巷。
杭州的小街小巷有数百条,我听说过名字的尚且无法全部考证,何况大多数名字都没听书过了。杭州本地的论坛偶尔会有人发相关的帖子,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找一找。
最后说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杭州的地形特征使它不能像传统的中国城市一样呈现中心向四周环状辐射的城市布局,具体到城市道路来说就是没有一般城市都有的“X环路”。杭州有环城西路、环城北路、环城东路,但唯独缺了环城南路,所以连一个环也没构成。而这三条路所围起来的“杭州城”,正是那个沿着十道古城墙,北到运河、西到西湖、东到贴沙河的老杭州城。有意思的是,杭州有一条路叫“九环路”,北京才六环啊,怎么杭州就到九环了?其实杭州一个环也没有,九环路就是江干经济开发区普通的一条路。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还没考证出来。
总的来说,我觉得,无论是对地点的命名还是对街道的命名,现代人都越来越没有创意了。或许是现代人追求现实利益,把自己的姓名都看成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随便取,更何况与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地名了。或许现代人认为,地名和街道名就是方便人们寻址的符号,何必要有什么内涵呢?
地名、街道名空洞化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就杭州来说,滨江区和下沙的街道名就是典型。
滨江区的大多数道路统一命名为“滨X路”。前面说过,杭州最早这么干是把城西高教区的道路命名为“文X路”。滨江区遵循这个命名方式的道路有滨文路、滨安路、滨盛路、滨康路、滨兴路、滨和路等。当时文新、文华、文苑已经把人弄晕了,不知人们怎么区分这么多“滨X路”。
下沙高教园区采用了类似的命名方法:东西向的道路叫“学X街”,比如学圃街、学园街、学源街、学林街等;南北向的叫“文X路”,比如文渊路、文泽路、文溯路、文汇路等。
最没有创意的是下沙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的命名——用数字命名:1号大街、2号大街、3号大街……一直到25号大街。这是我见过最恶心的命名法。
在杭州待了三年,一般来说,提起一个地名或街道名,我都知道它的大致方向,但遇到滨江和下沙这样毫无创意的命名,我还是一头雾水。两年前,正是人们分不清楚文新、文华、文苑才把它们改名为文一西、文二西、文三西(文一、文二、文三由北到南平行排列,所以还比较好区分)。我不知道,下沙的人们面对随意编号的“n号大街”是如何适应的。比如我在文汇路23号大街口,你在3号大街12号大街口,你知道该怎么到我这里吗?
不便于区分是一个问题,这样的名字毫无美感是另一个问题。古人的孩儿巷、河坊街充满着或市井的或王公的历史美,而今人的1号、2号仅仅是冷冰冰的符号,而且是非常容易让人混淆的符号。
人在监狱里一般不用姓名,而用数字编号称呼,这是没有尊严的一个特征。文字和数字虽然都可以区分同类事物的不同个体,但最好还是不要用数字吧。
杭州凭借其悠久的历史留下了具有历史价值的地名和街道名,今人同样在创造着历史,也创造着新的地名和街道名。但愿人们在扩张到古人未曾涉足的新城区时,能和古人一样,留下有趣的和有内涵的地名和街道名;也但愿人们在城市里,除了创造财富,也能创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