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感网创始人石川:永远的赞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5:37:10
                                  永远的赞歌
       在“玉兔辞旧岁,龙年贺新春”的大年初一,我们姊妹五个家庭与九十岁高龄的父亲欢聚一堂共庆新春佳节。四世同堂几代人带着喜悦的心情,带着新年的美好祝愿在一片喜气洋洋、温馨祥和、温暖快乐的热烈氛围中共同祝愿我们敬爱的父亲: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带着一份深深的敬仰之情疼爱之心凝望着老父亲沉浸在天伦之乐中,脸上展露出的慈祥温和喜悦欢乐的笑容,我的内心充满了无限感激与温暖的感动。每每回想起老父亲一生的勤劳质朴,坎坷与磨难一生忍辱负重的高洁优秀品格,我的心是暖暖的眼眶是湿润的,一种由衷的敬意与深深的爱戴之情在我的心中油然而升。我都情不自禁地带着心中真挚温暖的情怀为父亲谱写一首最美的赞歌,无论是在曾经拥有的日子里,还是在以后山重水复的岁月中都是珍藏在我心中的一首永远的赞歌:
       我那慈祥和蔼可亲可敬的父亲虽然已是九十岁高龄的老人了,但他依然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一米七五的健朗身材至今都能看出他年轻时英俊洒脱的挺拔身姿;一张棱角分明削瘦的面庞上嵌着一双深邃明亮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下面薄薄的嘴角上时常挂着温和的微笑令人感到他是那样亲切。他上身时常穿一件深蓝色便装,下身穿一条黑色裤子和一双黑色布鞋。虽然一身衣服在时光的打磨下都洗得褪色发白了,但穿在他的身上带给人们的感觉总是那么清爽朴实亲切,若不是他微驼的背不知道他实际年龄的人都说他只有七十来岁。我深深地懂得那是因为父亲在几十年跌宕起伏的人生路上,无论是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还是在狂风暴雨的岁月中都能拥有一颗宽厚宽容豁达“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淡然良好心态而保留的“不老”容颜,在朴实平淡的岁月中纵然历尽磨难,尝尽人生百味也会在“古今多少往事,都付笑谈中”这一崇高的精神境界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父亲踏着一路风尘走过了那些令他难忘的不平凡的岁月:父亲出生在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在姊妹五人中他是老大也是长子。在县城里居住的奶奶家原是一个大户人家生意红火家境殷实,所以父亲六岁就开始上学读书。父亲灵活聪明也刻苦用功,在读小学的六年里,他不但学习成绩优异,他憨厚耿直善良质朴的人品也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两年的私塾学习使他的知识有了更深的提高,他不仅能写会算还练就了一手人见人夸刚劲有力的漂亮毛笔字。伶里之间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会请上年少的父亲帮忙写字,人们看了都是交口称赞。后来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奶奶家逐渐由火红兴旺一步步走向了萧条破落的窘境,父亲也被迫辍学,奶奶也离开家去了天津给有钱人家做了保姆。此时十三四岁的父亲已出落成一位英俊少年,由于生活所迫年少的父亲便在当地一家豆腐店里做了一名学徒工。
      父亲的勤快聪明,吃苦耐劳加之父亲是有文化的人,他能打得一手好算盘,颇得师傅的赏识。师傅不仅仅传授制作豆制品的各方面技术,还经常带着父亲走南闯北去做生意。父亲不但学到了技术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许多见识。几年的学徒生涯,虽然起早贪黑吃苦受累但艰苦的环境磨砺的父亲更加成熟与坚强。父亲不仅能做出多种香嫩可口的豆制品,生意上也能理性娴熟地独挡一面了。时光荏苒,春去秋来,在“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年复一年中,父亲也由一位心地单纯的英俊少年在岁月的历练中成长成了一位气质洒脱儒雅、性格沉稳心智成熟的年青小伙子了。
     在热心邻居的介绍下,二十五岁的父亲认识了一位小他二岁俊美朴实能干的乡下姑娘,在一片热闹非凡的鞭炮声中大红花轿迎来了-----我的母亲。“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婚后他们的日子是清苦也是甜蜜的。母亲的贤惠能干,父亲的温和勤劳使年轻的夫妻相亲相爱。父亲与母亲每天都是三四点钟便起床做些豆腐、豆浆、豆干拿到街上吆喝叫卖,维持生计。那年那月的日子虽然平困艰难但他们夫唱妇随,粗衣陋室却掩耐不住他们心中的欢畅,粗茶淡饭遮也不住他们心中淌出的欢颜。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憧憬。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他们结婚还不到一年时,母亲那双顾盼生辉的美丽双眼,先是出现视力下降事物模糊,父亲万分着急借钱带着母亲去了几座大城市医院,吃药打针都不见好转,那时医疗水平很低,人们生活艰苦(母亲所患的眼病,也就是现在的青光眼白内障)不久母亲便不幸双目失明了此时,母亲正直二十三岁的青春韶华。
      这沉重的灾难是那样无情地砸在了年青的夫妇心上,这悴不及防的毁灭性打击使母亲哭得肝肠寸断,父亲也悲痛难忍,家庭的上空笼罩上了厚厚的乌云,阴雨绵绵。母亲年轻貌美她的一双水灵俊美的大眼睛是她的骄傲。此刻她突然由光明走向了黑暗,由天堂走向了地狱,她今后要在黑暗中度过漫长的人生之路怎能不让她伤心欲绝?父亲为没有医治好母亲的眼睛而深感愧疚,为没有承担起一个做丈夫的责任而深深自责-----纵然父亲对母亲倾情所尽给她体贴安慰关爱与呵护,母亲的性格还是因生活的改变而改变了:她的脾气变得暴躁易怒,反复无常对于父亲对她的一往情深,变得不再懂他理解他。母亲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她的性格本就好胜要强,眼睛失去了光明使她仿佛失去了整个世界,她不能接受残酷的事实。她变得心灰意冷也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几次轻生都被父亲及时发现解救下来,才免于遭此不幸。待她情绪平静下来,父亲便用温暖的话语安慰她,鼓励她给她树立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安抚她心灵上的创伤。母亲在父亲细心的照顾下,百般的劝解体贴关爱与父亲的大度忍让之中失去理智的心情才慢慢得以平静安顿下来,生活还要继续。
      活着,一切都会有希望,新的太阳还会温暖照耀着我们的心灵。此时,父亲因多才多艺,能写会算,能拉会唱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之下而有幸到了县文化馆工作,继而我的大姐、二姐、哥哥也都相继出世了。孩子们的出生虽然给家庭带来了欣喜与欢乐同时给家庭的生活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家五口人全靠父亲那点微薄的工资艰难度日。好在那时乡下的日子比城里人的日子要好过许多,我慈祥亲爱的外婆自从大姐出世后,都是她辛辛苦苦地帮助照顾着接济着我们家的生活。父亲也才得以安心工作。父亲的忠厚老实,做事的沉稳细心加之苦干能干的吃苦耐劳精神使他在工作上作出了骄人的成绩,得到了领导与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与认可。父亲工作不久很快有幸地在单位担任了领导工作一职,对待工作他更是兢兢业业,竭尽全力。
      母亲虽然眼睛看不见了,但父亲的款款深情,父亲的乐观坚强点亮了她心中的另一盏明灯。她有一颗聪慧好强的心灵,不服输的倔劲。家务活看孩子虽然由外婆帮忙着,母亲也是尽自己所能。她凭着心灵对事物的感应与在长期的生活实践摸索中,很多家务活她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特别是她手工擀制的面条,切的粗细均匀,皮子厚薄适中煮熟后香甜可口;她包做的饺子外形美观诱人,里面的馅子虽都是一些野菜青菜但味道,清香爽口;她做的手工贴馍也得到了我们全家人的交口称赞。尽管那时人们吃得都是白干面、玉米面、小孰面等一些粗粮但那是母亲用丰盛的亲情情感,灵巧的双手为全家人做出来的特别的美味,那母爱的情怀,那种暖意盈怀的美好感觉至今都是那样强烈地感染着我,在我的心里那年那月那些的五谷杂粮比起现在的“山珍海味”“琼浆玉液”要贵重甜美的多,因为从那清茶淡饭里我真切地品尝到了别样情深意浓的母亲的“味道”。
      能够拥有这样清苦平淡却也平静安稳的日子,父亲母亲的心里也没有过多的奢望,只希望全家老小能够健康平安祥和快乐。却不曾想那场史无前例浩浩荡荡的“文革”又给我们的家庭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山雨欲来风满楼”,一九六六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片滚滚热浪。“斗私批修,打到现行反革命”的口号声响彻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在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有多少无辜善良的人们蒙受了不白之冤,尝尽了灵与肉的痛苦折磨,乃至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我的父亲也不例外,他不仅仅因为工作出色对于单位及周围里的一些不良现象敢于反抗  斗争而被无辜地扣上了一顶“现行反革命”的帽子,还因为与父亲同胞的二爷在南京做工时,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为了生存而随着部队的军人一起流落到了台湾而接受着“里通外国”的批判。炎炎夏日里骄阳似火,父亲每天胸前挂着一个写有“打到现行反革命分子”的牌子在县城里的大街小巷游街,跟在父亲后面的三四个“革命红色接班人”神情得意,威风凛凛。批判大会上观看热闹的人们挤个水泄不通,父亲与其他几个患难兄弟双膝跪倒在大会台前一任人们的叫骂、指责、批判,杂乱的响声震耳欲聋。父亲的脸上虽透着凝重的刚强,但我们全家都看到了父亲坚强的外表里那备受摧残的心灵是滴血的。肉体的摧残心灵的煎熬使父亲在批判大会上几次昏厥过去都没有告诉他们二爷的下落。那一脉相连的血肉之驱,手足之情长子如父的深重责任给了父亲无穷的力量,自己宁愿承受皮肉之苦精神折磨也不让弟弟遭此不幸。多么伟大的父亲,可敬的兄长!父亲啊,你以一种怎样顽强的毅力承受着命运带给你的不公,生活带给你的磨难,我听到了你灵魂深处痛苦的呐喊声-------
     为了二爷的平安,在那段不平凡苦难的日子里父亲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因天气的炎热,父亲挨打的双腿上害起了严重的浓疮,血水混杂着浓水溜个不止。晚上回家大姐与二姐轮流为他包扎清洗伤口,姐姐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眼里溢满了泪水,第二天任然要带去批斗。母亲在姐姐的搀扶下站在会台下,听着人们人声沸鼎的批判辱骂声,母亲心里虽然痛苦难过,但在相知相依相伴的日子里她相信丈夫的为人,丈夫是无辜的,苦难一定会过去的。在精神上她给了父亲极大的安慰与鼓励。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为人处世的道理她是懂得的,她虽然不能说出华丽的词藻与豪言壮语,但从生活的积淀里亲切朴素的语言在患难之中也能闪烁出力量的光芒。父亲在亲人力量的感召下,骨肉团聚的希望中,坚强信念的支持里走过了风霜雪雨,走过了荆棘丛生的灰暗人生之路,终于迎来了一个温暖的春天:父亲的冤案得到了平反,又重新返回了领导工作岗位,全家人喜极而泣。
     此时的父亲虽然年龄还不到 五十岁,但经历过人生这场劫难父亲好似苍老了许多。生活的磨难,岁月的风霜已是无情地刻在了父亲那张削瘦却刚毅的脸上。但他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于事业,他所领导的单位每年都要被县里、地区很荣幸地评为“先进单位”,“优秀集体”等光荣称号。父亲自己年年也都被群众职工评为“先进领导”“优秀党员”可父亲把名与利看得是那样淡然,他总是谦和地把这一切荣誉谦让给其他职工,对待工作仍是那样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如老黄牛一般,一心一意为职工服务。在我的记忆之中,父亲他虽然担当领导一职,但他却两袖清风,心无私念。职工们有点烦事难事找他解决,买点小糖水果之类的零食到我家来,他总是生气地把人拒之门外,说什么你若真有困难,领导会想法解决的,不需要给自己再增加负担,大家日子过得都不好。若有人来答谢他的帮助,买些小礼物他也是双手把东西还给人家,面带微笑真诚地说声谢谢。他也时常教诲我们:不许拿别人的东西,别人的东西再好,那不是自己的。我们人穷但要有志气,要做一个正直憨厚善良的人。那亲切的谆谆教诲穿过时空的隧道至今犹在我的耳畔回响。到了七十年代的初期我们一家五六口人仍然挤在三间不大的草房子里,过得仍然是贫苦的生活。大姐就因家境的贫寒只读到小学毕业就参加了工作挣钱帮助家用,父亲至今都觉得那时因生活条件差而没有能够再供大姐读书愧欠了她。二姐聪明伶俐个性要强,在上小学与中学时十多岁的二姐就能帮助母亲做许多家务活:洗衣做饭,带幼小的弟妹,假期里还要到庄稼地里拾麦子、花生黄豆来补贴家里生活。我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中期,就是只大我十多岁的二姐帮助母亲精心把我喂养大的。那时家里生活很困难,母亲十月怀我时还是龙凤胎,只比我早出生十多分钟的小哥哥就因母亲营养不良只活了几个月,幼小的生命便夭折了。母亲没有奶水来喂养我,是二姐每日几遍打米糊一口口将我喂大
的,对于二姐的抚育之恩至今我都是心存感激的。二姐中学毕业后就一同与比她小二岁,高中毕业的哥哥在那火红的年代积极响应了毛主席的号召“广阔的天地才大有作为”他们满怀青春的热血怀着一颗“红心”下放到了距离县城五六十里路的农村,光荣地成为了“下放知青”。
     母亲不仅仅双目失明,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医院里是她常住的地方,她的身体状况也是令父亲十分担忧的。父亲虽然工作很忙,但他对母亲的那份感情是深厚的。他总会忙里抽闲地带着母亲去看病,东奔西跑地寻找良好的药方减轻母亲的病痛,他也会亲自下厨为母亲做一些拿手的好菜,为她增添一些营养使母亲的身体变得健康强壮一些。有了父爱母爱的孩子,无论生活是苦是甜孩子的心灵都是健康快乐的,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全家人的日子也才会有盼头有奔头。父亲一生勤俭质朴但他勤劳勤快。他身上穿得衣服即使带有补丁都洗得褪色发白了他总要把衣服叠的平展整齐放在木箱里,穿在他的身上给人们的感觉不仅干净整洁也使人们看到了他平日里做事仔细认真的良好风格。我们家境贫穷,屋里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奶奶留下的两个木箱子、一张吃饭用的四方桌子,还有母亲结婚时外婆陪她的两个木箱子、一个三抽桌、外加一个小柜子。就这几样简单古朴的“家具”,父亲也把它们摆放整齐擦拭的光洁明亮纤尘不染。父亲还有一个雅好:他特别喜欢养花。我们家门口两旁的石凳上,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粉红的月季花、白色的水仙花、金黄色的菊花还有那玲珑剔透的黄色腊梅花至今都带着生命的热情盛开在我的心中,那馥郁醉人的花香带着浓浓的家的馨香芬芳了我的心扉是那样使我刻骨铭心。父亲他虽然没有进过高等学府,也没有受过正规训练可他天资的聪慧与天赋使他成为了一个才艺双全的人:能写会算,能拉会唱使熟知他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他把我们家乡的地方“泗州戏”唱得纯正地道,国萃“京剧”也唱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二胡的演技也令人称赞,文化馆的“馆长”真的是当之无愧。他不仅在我们县剧团的舞台上时常登台表演,传播着唱腔婉转优美的“泗州”戏文化,还把这种弘扬家乡文化的精神传承到家里来,让我们耳濡目染经典的戏曲。我天生的一副好嗓子像极了父亲,父亲身上的艺术细胞也传继给了我。儿童时代的我就喜欢唱歌跳舞,在小学里一直踊跃参加学校的各项文艺活动。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寒假里,我们县剧团第一次招收新的学员。背着父亲我与同学偷偷报名参加了,我以清甜清亮的嗓音带着一脸的纯真唱了一首那时流行的红歌《洪湖水浪打浪》,博得考场几位主考老师的热烈掌声。考试顺利通过了,当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将这一喜讯告诉父亲时,不料父亲坚持了反对意见。他的理由是我才小学毕业,文化水平太浅,不能为此而毁了今后的升学之路。父亲也是期望他的子女都有才学,我拗不过父亲只有放弃了自己相当一名戏曲演员的梦想,继续上学。想到理想的破灭,我的心情难过极了为此还沮丧了好长时间。

     静静的夏夜凉风习习,月光如水。左邻右舍那些朴实憨厚的老邻居,顽皮的孩童便会聚集在我家门前那棵古老的槐树下,凉爽的晚风送来阵阵沁人的馥郁花香。父亲手拿二胡坐在人们中间,带着温和的笑容在人们阵阵热烈的掌声中,轻快悠扬悦耳的二胡声伴着父亲精彩的演唱,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戏曲让人们听的如痴如醉,父亲惟妙惟肖的表演也使人们开怀不已-------
     白云芳草,似水流年,正当全家人的日子有所好转有了新的起色时,五十二岁的母亲却在一九七六年的正月新春,突患脑溢血不幸辞别了人世。而父亲此时却因工作忙蹲点在农村也没有 能够 相守在母亲的身边。母亲的突然离去给了全家人无比沉痛的打击:“世上痛无救母药,灵前哭煞断肠人”。我们姊妹五人哭肿了眼睛,哭哑了嗓子,声声是啼血的呼唤,句句是血泪的交织也没有能够唤回已“沉睡”的母亲。父亲在孩子们面前虽然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悲伤,但我们能从父亲憔悴的面容凝重的表情里无声的言语中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悲伤。三十年的风雨同舟,三十年的相濡以沫,他们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情怀,前世来生的海誓山盟,他们有的只是三十年平实生活中沉甸出的点点真情,相互的给予与支持,理解与包容,爱心与责任那份无需言表的默契任何语言在一份坚实厚重的情感里都是那样苍白,“不思量,自难忘”啊!
     在四季联袂而歌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蓦然回首间,亲爱的母亲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三十五年了。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我那可亲可敬的父亲在担当着父亲母亲的双重责任中,不仅饱经风霜,含辛茹苦地把五个孩子抚育成人,让我们上学读书教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光明磊落诚实善良的人。他心中念念不忘的还是母亲,每当清明时节,母亲的祭日时他都会再三嘱咐我们去给母亲扫墓,包含深情地对我们说:“你妈命苦,跟我结婚也没有过上好日子,眼睛有病,我没有给她治好,在黑暗中她苦度了几十年。她生育你们几个遭受许多罪,你们还没有好好孝敬她,待日子好过些时,她又去世了,多给她烧些纸钱以告慰她长眠于地下的灵魂。”孩子们都相继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自己的生活,而令人敬仰疼爱的老父亲孤苦伶仃、孑然一身过到至今。“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父亲啊,您为了儿女们吃苦受累,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在早些年的时候,许多热心肠的大婶大嫂们不忍看你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纷纷给你牵线搭桥让你生活中能有一个好伴侣照顾你今后的生活,而你总是和颜悦色婉言谢绝了人们的好意。那时我与四姐都还未成人,您是为了我们为了这个家的和谐安宁,才选择了守寡廉贫的清苦日子。父亲啊,您给予了我们阳光雨露,给予了我们一个温暖踏实的家,而你内心那份难以言说的凄凉凄苦凄楚“谁解其中味”?哥哥为你盖起了新的楼房,让您搬迁到宽敞明亮的新房居住,可你恋恋不舍的任然是居住了几十年狭窄矮小的老屋。我们深深地懂得:您眷恋的不仅仅是那故园情怀,恋旧情结,更重要的是在那几间老屋里有醇香浓厚的家的味道,有您一生为此付出的真情实爱。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您对母亲那份至纯至深的情感,在过去的流金岁月中已演绎成了千古绝唱。父亲啊,我可亲的父亲,您无论在任何时候考虑的都是别人的欢乐与幸福,不顾个人的得失“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您一生肩负领导重任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以你高洁的品质与宽厚的为人博得了人们的敬重;您舍弃个人的幸福为儿女们奉献了父爱如山的大爱情怀让儿女们深感愧疚。您虽然没有伟人的丰功伟绩可令人颂歌,也没有将军叱咤风云,戎马一生的自豪,更没有传奇的人生可令人赞叹。可您的人格魅力在“八千里路云和月”的人生征途上闪烁出了熠熠光芒。父亲啊,您的一生是朴实平凡的但在平凡的岁月中,春华秋实里,您活得无怨无悔,活出了自己的风采,活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用您历久弥新的人格魅力谱写了一首不平凡的生命赞歌。
     悠悠岁月,真情难忘。我亲爱的父亲:千言万语,万语千言也表达不了我心中对您的敬爱。而今在“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的美丽夕阳中仰望着历尽世事苍桑的您 ,怎能不让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在您身上,我看到的是时代的烙印,听到 的是岁月的回声,感悟到的是温暖的情怀,谱写的是一首永远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