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3明教藏剑:台州两张“名片”打造宜居城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19:17
2012年2月17日 星期 五 《台州商报》放大 缩小 默认


两张“名片”打造宜居城市


七年来,台州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记者 李昌正 摄


■核心提示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让一个市民跟你讲述台州这七年的城市故事,那么会有很多话可说:火车开通了,高楼大厦多了,身边的花草显得格外鲜艳了……
从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诞生到台州民营企业造车,很多人只知道台州人会低头赚钱。他们想不到,台州人搞起城市建设也有自己的一套。
“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这两张金灿灿的名片,就是人们对台州城市建设的认可。
□记者 周丽丽
制图 周丽丽
一个市民眼中的七年城市之变
采访了很多市民关于台州城市发展变化的感受,椒江的王大妈的描述最为深刻。
50多岁的王大妈是椒江葭沚街道平桥村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这些年来,她见证了台州城市的发展。她说:“当了半辈子农民,这几年,倒成了城里人。”
随着市府大道西延段的延伸,王大妈家原来的农民房进行了改造,成了湖滨小区,周围也一下子冒出了三四个高级住宅小区,还新建了三四幢摩天大楼,“听说以后还要再建。”
“原来,这里没多少人气,买个大件东西也要坐个面包车。现在,周围很多商户入驻,不用出远门就可以买到想买的物品。不行的话,我骑着公共自行车,五分钟就能到东商务区购物。”王大妈说。
王大妈的娘家在黄岩,她时不时要到娘家串门。对于环线公交901、902,她再熟悉不过了。“我记得五年前,新的公交车投放,去黄岩不用再在小公交车里挤来挤去。”
王大妈还有个乐事,就是常去市民广场跳跳舞看看雕塑,带小孙女去海洋世界看看鱼。更让她觉得得意的是,现在台州文化节目多了,旁边的市体育馆经常有演出,尤其是2006年省运会,她家周围也跟着成了各个媒体的聚焦点。王大妈说,这七年,她是赶上了好日子。
其实,这七年,还有许许多多的城市变化令人印象深刻。
2005年,台州海洋世界对外开放,市民在周末有了更多的去处。
2006年,台州商业街霓虹灯一条街、海门老街亮化、黄岩横街中路霓虹灯一条街建成。黑夜中,城市里有了更多灯火。
2007年,白云山隧道建成通车,椒江城区和开发区联系更加紧密。
2008年,黄岩建成我国第一家柑橘博物馆,延承了4000多年的中国橘文化在台州扎根。
2009年,台州火车站建成开通,台州人在家门口坐火车出行梦想成真,城际间距离变得不再漫长。
2010年,市民等来了市图书馆开馆。对于市民而言,这不仅仅是阅读的地方,更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2011年,作为台州地标性建筑——白云阁落成开阁。
……
最具幸福感城市
一座城市除了公园、街道、高层建筑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生活在这里的市民感到幸福。
工艺美术大师吴子熊说,一个非常具有魅力和充满幸福感的城市,是要有亲和力与人情味的,它会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你,让你不由自主地对它产生亲近感,更重要的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只要努力,都能在这片创业的热土上成就自己的人生之梦。
与杭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相比,台州人生活得幸福吗?
2006年,一个调查显示,当年,92%的市民对台州的城市发展表示满意;88%的市民觉得生活在台州很便利,城市的人情味比较浓。
2007年的11月6日,对台州市民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在全国50多个城市激烈竞争中,台州脱颖而出,当选“首届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生活在台州这个新兴城市里,你知道无害化填埋场吗?你清楚“数字城管”已将触角一步步伸入到各个街角吗?你又是否在一簇簇绿色中发现城市的文化气息在悄悄浓郁起来?
2008年11月,台州“数字城管”全面建成并上线运行。
2010年2月,住建部正式批准台州为“国家园林城市”。
要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其实很不简单。
来自建设部门的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公园绿地400多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达9.8平方米,绿地率达33.6%,绿化覆盖率达35.6%。
此外,台州市区公园绿化面积占公园陆地总面积达71.8%,城市广场绿地率达64.4%以上。
七年来,台州的山在变绿,水也在变清。
“十一五”期间,我市累计投入19.2亿元用于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9个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均建成并投入运行。路桥、椒江、临海、天台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相继投运。39个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全市镇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63万吨/日,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