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三 pvp抄袭:《苏园六记》之二 分水裁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31:05

《苏园六记》之二 分水裁山


  在中国历史上,宋鰴宗赵佶是一位擅长书画的风流皇帝。他画过许多工笔花鸟,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书风,也称瘦金书。因为在宋徽宗的儿女中,女儿居多,子嗣却少。他便听信了方舆家的搬弄,认为这是汴京城东北边地势较低的缘故。为了在地势上进行弥补,于是宋徽宗便下了诏令,在那里建造一座以山岳命名的皇家园林—艮岳。宋徽宗又下令从全国征调名石名树运往开封。已成为当时权要的造园师朱勔是苏州人,因为朱勔对太湖一带的物产十分了解,所以他便在苏州设置了应奉局,来采集以太湖石为代表的园林资源。
  烟波浩渺的太湖,向以盛产太湖石而名传遐迩。这种石头由于长期受风水冲刷,纹理纵横,形态奇巧,受到艮岳工程的首当其冲,自然在所难免。不但形态秀美的太湖石被大量开采,民间拥有的奇石也被排入了征集之列。凡是抗拒者皆被处以严罚。

  巨石的运输最为悲壮。有的太湖石高达四丈,把他们搬到大船上沿运河而行,被纤者竟达数千人之众。途中凡遇水闸桥梁挡道者一律拆除,太湖之山凭借着运河之水,被运往了遥远的开封。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花石纲。不过由于工程经年累月,更由于北宋王朝的腐败无能,宋徽宗的艮岳还没有完成,便毁于靖康之耻。那些还没来得及搬运的石头,也就散落到了江南山野。在江南古典园林中,向有四大名石之称。这四大名石是瑞云峰,在苏州第十中学;冠云峰,在苏州留园;玉玲珑,在上海豫园;皱云峰,在杭州西湖。在这四大名石中,最为著名也最为传奇的,则是矗立在曾经为织造府,现今是苏州第十中学的瑞云峰。

  (园林学者 魏嘉瓒)

  “瑞云峰恐怕是我们苏州园林里,或者说是江南园林里突出的一块。要说这块石头,它倒有一些很神奇的传说。我们说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好多我们都叫它花石纲遗物。冠云峰也好,瑞云峰也好,都是从太湖里采集来的。象瑞云峰就是从太湖黿山上采集来的。这块石头采集来以后,还没来得及运到汴京,朱勔就出事情了,就被充军了。这块石头就被丢在了荒郊野外,石头那个座子,就掉到了太湖里面。从北宋末年经过一段岁月,到了明代初年。这块石头被太湖南边的浙江湖州南浔的一个姓董的叫董汾这个大户人家买去了。后来,董汾的女儿嫁给了我们苏州的徐泰时。这个徐泰时就是东园的主人,东园就是今天的留园。有一种通俗的说法,这块石头是嫁女儿作为陪嫁物嫁过来的。经过太湖往苏州运的时候,运到太湖中间,不巧遇到风浪,一下子船就翻了,把这块石头就翻到太湖里去了,于是董汾就组织人力来进行打捞。打捞事情非常巧,不仅把这块瑞云峰捞上来了,而且还把原来北宋末年丢的那个石座也捞上来了。然后就运到了苏州,放到了东园里边。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在现在的十中,就是明朝大宰相王鏊故居,建造了个织造府。当时乾隆几次下江南,有好几次也住在这个地方,等于建了个行宫花园。乾隆年间,就把这块瑞云峰从东园里边移到了行宫花园。

  苏州古典园林既然被称作文人山水之园,那么山水二类在园林中的位置可想而知。古代造园家甚至明确地为他们作了定位,石是园之骨,水是园之脉。在这里,石又是山的代称。历代文人曾对太湖石的审美特征作过精辟的总结,在这些总结中,宋代书画家米芾仅用四个字所做的概括,显然高人一等。这四个字便是“瘦、漏、透、皱”。瘦,显示挺拔的风骨;漏,显示畅通的血脉;透,显示剔透的意态;皱,显示多变的英姿。众所周知,欣赏石头有一种通常的趣味,这就是专看那些石头与自然界的某种事物象还是不象。而对太湖石的欣赏,却属于更高层次的审美,因为太湖石多以意态成形,是一种天然的雕塑,所以它的形态给人留下了更为充分的想象。那嶙峋的棱角、奇峭的造型,虽然十分写意、十分抽象,但是它们在欣赏者的心目之中却都已人格化。那些归隐园林的仕宦文人们,就是从这些石头的形象里,找到了自我,也找到了寄托。

  石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是一类特殊的物什,又是一种别致的意象。它曾派生女娲补天的神话,也曾融入精卫填海的传说。齐天大圣的形象因石头而孕育,封建社会的挽歌因石头而低回。不朽名著《红楼梦》的别称,便叫做《石头记》。江南大地因水而充满生机,苏州园林因水而富于灵动。园林的水原本是寂静的,水面虽静,但造园家在水的处理上却有着丰富的变化。对水的创作又称理水。遍览苏州园林,象沧浪亭那样,借高墙之外的古河葑溪之水来为园林增色的做法并不多见。更多的园林,都是将园中之水当作了创作主体。它模拟自然界的江河湖海、溪涧池潭,并与周围的亭台楼榭、四时花木相应而成趣。东方艺术中以简代繁、以少胜多的道理,在苏州园林的理水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由于与周围的风物呼应得当,把握了水体风景的性格特征,网师园仅400平方米的水面,即造成了湖波荡漾的效果。至于面积扩大的拙政园,由于设置了岛屿与桥梁之类,不仅再造了江南大地典型的湖泊风光,而且也放大了这座华夏名园的宽宏感。水是园林里美的符号,水是园林里活的灵魂。

  中国历史上建筑家、造园家,相当一部分杰出的代表都产生于江南一带,尤其是产生于苏州。那位建造艮岳的苏州人朱勔,虽被排入佞臣之列,但也还是一位精通造园的人物。一般人不会想象到,太湖水畔这一处并不显眼的仿古建筑,能与北京的故宫有关。长眠在这里的蒯祥,便是设计建造过紫禁城的一代宗匠。人们有口皆碑的天安门,也是蒯祥的得意之作。而建造明故宫的工匠们,又多是来自于蒯祥的家乡—太湖之滨的吴县香山。因此,香山工匠便成了中国建筑史上,在明清以后出现率极高的一个词汇。时至今日,这门独特的技艺仍然香火鼎盛。这使人深深感到“苏州园林甲于江南,江南园林甲于天下”,绝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公司:陆耀祖)

  “香山帮称呼由来已久,最著名的就是从明朝开始蒯祥设计了天安门、造了故宫,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比较知名了。其实老早以前就有香山派匠人这种流派流行了。香山帮匠人为什么能够这样出名呢?因为他跟地理环境、条件有关。香山本身是一个地区的名字,它沿着穹隆山脉,长可能有十几公里长,宽度不宽,最窄的地方只有几百公尺。它北靠穹隆山,,南邻太湖,地少人多,有不少男性劳动力从事建筑,所以建筑之乡慢慢地形成了。经过多少年的变迁,或者说是建筑上的锻炼,慢慢地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就是现在的所谓的苏州园林、苏州的流派、那种古建筑风格。应该说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苏州园林,不管是作为文化遗产也好,还是一般性的园林建筑也好,其时都是来源于这种流派的表现。

  在古代建筑家、造园家当中,如果说蒯祥还是以营造宫殿为主的话,那么明朝的苏州人计成所营造的,便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园林了。计成生于万历年间,工诗善画,造园艺术造诣极高。曾为江南的公卿巨富,建造过多座著名的园林。计成在扬州的寐园之中,完成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造园专著—《园冶》,全面总结了造园经验。从园林的总体格局到个体设计,从园林要素到建造手法,都有详细论述。其中不少插图,都是当时江南园林的实例。后来《园冶.》传入日本与西欧各国,被外国专家准为造园的鼻祖。撰写过另一部造园名著《长物志》的文震亨,是苏州画家文征明的曾孙。文震亨继承了文征明的遗风,把山水画的原理运用到了造园艺术之中。《长物志》共十二卷,对造园建筑、花卉园艺、湖石运用、室内陈设都有论述,也是造园史上的不朽之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便是其中的名句。

  可惜文震亨的园林作品今已不存,但他的兄长文震孟的园林-艺圃,现在还保存在苏州的古巷之中,或许也能体现《长物志》所阐发的造园理论。艺圃原名药圃,在园林里种植药草,当寄托着园林主人,热爱自然的精神向往,也隐含着济世救人的出处事态度。艺圃己经荒芜,但经过后人修葺,特别是经过了1982年至1984年的修复工程,已大致再现了旧貌。由于艺圃的设计和谐得体,一个面积不大的园林竟能给人开阔的感觉。与一排水榭相呼应的乳鱼亭,突出水面,正是喂鱼佳处。有人曾这样形容艺圃:这里的水,是太湖三万六千顷裁下的一角;这里的石,是太湖七十二峰剪来得一山。园林的血脉因水而流动,园林的骨架因山而峭拔。这些造型奇巧的园林之山,大致分湖石和黄石两类,靠采集与堆叠而来。在苏州园林中,大凡一峰独立,多为采集者,就像留园的冠云峰之类。而能体现千岩万壑的山石,则多是堆叠之作。限于当时的开采、运输等技术条件,造园时采用的石料一般都不巨大。但是将一件件石料叠加起来,并做到浑然一体,这就要求巧妙拼接,精心组合。堆山叠石不仅是一项艰辛的体力劳动,而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创造。叠石的工匠如果缺少艺术素养,则是很难胜任的。渐成体系的造园理论,丰富与推进了造园的实践,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园林大家,涌现了一些叠石高手。清代最为突出的两位叠山大师,是张南垣与戈裕良。张南垣现存的作品是耦园的黄石假山,戈裕良现存的作品则是矗立在环秀山庄的飞梁峭壁。戈裕良在张南垣叠山艺术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新的手法。通过俯视、仰视和平视,产生了高远、深远、平远的艺术效果。的确,戈裕良把各处的名山洞府,都融汇于胸中,然后运石如笔,成为千古名作。当代园林大家陈从周先生曾说:“真山如假方奇,假山似真始妙。”。中国园林假山自有佳构,而现存者,当推苏州环秀山庄为第一。

  江南是个多雨的地方,苏州城的周边又有这么多水系,它便无法不是一座水城。园林无水不活,苏州人造园林竟得了多少天时地利。然而任何事物都得有一个量的控制,雨季涨水,盛夏蒸发,水面溢出与水位下降,都是得动动心思的事。苏州的造园家,便就积累了理水的经验。本来园林都是将园内水体与墙外河道相连通,从而保持了水质,也便于雨水的排放。可是近几十年以来,许多河道淤塞,园林的池水大多已成死水,为了防止水质腐败,便放弃了红鱼翠草,另外还继承了在水底凿井的方法。据苏州的园林部门与文物部门调查了解,怡园池底便有两口井眼。这种水底之井,拙政园、狮子林、畅园等也都曾发现。水下设井,可以使园林的地表水与流动的地下水相互沟通,从而改善水的质量。苏州园林的营造者们,对于山水的依存关系设置得也相当得体。为了适应池水涨落的变化,湖岸的叠石处理为层层低下的阶梯形式,这样就可以做到-水满,湖岸并不局促;水少,池塘也毫不尴尬。至于那源头水尾,则多是藏于峰回路转之处,隐于水榭花墙之间。这不仅平添了花光水影的悠悠诗韵,而且拓展了一泓碧水的画外空间。

  十分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纵向延伸与区域特色横向融合的结合物。这种特征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里,同样也可以找到鲜明的印记。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与留园被人称为中国的四大名园。而在颐和园和避暑山庄这两座皇家艺术园林中,仍然可以让人看到江南园林,尤其是苏州园林的影子。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包容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尤其是吸纳了江南园林中的一些手法。并在空间上予以放大,也作了巧妙的移植。著名的谐趣园,就是仿照无锡的寄畅园而建造的。至于另一些典型的江南景色,也在这里有着匠心独运的再现。这一处依山涵水的景区,索性就叫做了苏州街 。

  (园林学者 郑孝燮)

  “乾隆给他母亲做寿,六十大寿。他母亲也到过江南,对江南流连忘返吧,想念江南的景物风情。乾隆就在颐和园里,仿照江南的前街后河,作了一条专门的街开些店铺。由太监宫女扮演送货的和买主,就完全做出苏州水乡那种格调、那种内容。这样一来呢,使得他母亲又回想到游江南时候的旧的情景。现在颐和园后山的这个苏州街,在八国联军的时候烧掉了,是在八十年代按照原样修复的。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多次到苏州、扬州、杭州、嘉兴、南京,很多很多地方。他特别关心江南这些地方的园林,他曾经命画院的一些画师,把苏州还有江南其他各个城市的名胜画下来,带回到北京。北京的皇家园林,很多景点就是苏州园林派生出来的,或者说是模仿过来的。这个正象我们说昆曲或者评弹是苏州的一种瑰宝,但是在上海能听到评弹,南京能听到评弹,它都是苏州的。昆曲也是一样,有北昆,有南昆,但是不离其宗,它都是来自于苏州。从我看来呢,江南园林应该说都是属于苏州园林这个文脉的。

  位于承德的避暑山庄,是又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清朝从康熙皇帝起,先后有七位皇帝到避暑山庄消夏、理政,使它成了当时全国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这里曾发生过许多的历史事件,是了解研究清代历史的文物实料。山庄之外,一组规模宏大的皇家寺庙群—外八庙,与这家皇家园林相环绕,构成了天高地阔的山庄气象。避暑山庄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和夏季爽凉的气候条件,兼具北国风光和江南景色。杭州的西湖、镇江的金山寺、嘉兴的烟雨楼等江南风貌,在这里都有着艺术的体现。其中以水为基本立意的沧浪亭和以山为主体内容的狮子林,都直接取材于苏州园林。江南山水汇于北地,姑苏风貌迁入离宫,这固然起自于封建帝王对民间智慧的征调,但是,它也毕竟拓展了造园艺术中分水裁山的天地,丰富了传统文化中南北两地的交融。将动因与结果两相权衡,有时候后者更能够打起历史的天平。不过,每一座山,每一片水,似乎都未曾忘记那一段段苏州旧梦。这水的波光,象依然追忆着太湖上飘散的芦花;那山的身影,照样倾听着寒山寺悠远的钟鸣。

  人类文明的脚步,使自封为万物之灵的群体,渐渐疏离了大自然,也疏离了自己真正的故乡。然而,当人类逐步陷入城市繁华的重围,这才开始感悟到自身的血液里,竟流动着如此强烈的眷恋自然的天性。时下,登山涉水、泛舟垂钓,这些非生产目的的湖山活动,虽然出发时使用的是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但是它的目的,却是去重温人类远古的童年。

  苏州园林恰巧是大自然艺术的缩写。重温人类的童年,绝不是要重温火种刀耕和绳床瓦灶。不然,那些十分智慧的文化人物与能工巧匠们,便不会在这里倾注毕生的心血与资财,一代又一代地分水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