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绽百出相声:科学发展观在毕节试验区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09:09:32

科学发展观在毕节试验区的探索与实践

栗战书

《 人民日报 》( 2012年02月17日   07 版)

  1988年6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贵州省建立了“毕节试验区”。这是新中国在贫困地区建立的第一个以消除贫困、坚持科学发展为突出特点的农村改革试验区。23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和国家各部委的大力帮助和悉心指导下,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总结好、运用好、发展好毕节试验区的经验,对于贵州省乃至西部贫困地区加快科学发展步伐、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高瞻远瞩,探索贫困地区科学发展之路的战略决策

  建立毕节试验区,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创造性地贯彻中央大政方针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伟大情怀,放眼未来、勇闯新路的进取精神,突破难点、推动全局的战略眼光,海纳百川、合力攻坚的宏伟气魄,深入群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上个世纪80年代,贵州的贫困问题十分突出,生态总体脆弱,人口压力很大。1988年,毕节地区水土流失相当严重,经济总量1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4元,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当时,我国的特区、试验区大多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在贫困地区进行改革试验则没有现成的路子和可资借鉴的先例。当时的贵州省委领导同志着眼全省大局,提出了把毕节地区作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的战略构想,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试验区”。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三大主题实质上就是科学发展观的萌芽和雏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开发扶贫”强调贫困地区要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体现了人的精神和志气问题;“生态建设”强调既要重视生态保护,更要重视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人口控制”强调既要控制人口数量,更要提高人口质量,体现了人与经济社会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

  23年来,试验区经济总量增长了32.7倍,地方财政收入名列全省前茅,实现了综合经济实力从全省排名末位到稳居第三的飞跃;贫困人口(老口径)从312万人减少到31.84万人,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解决温饱的跨越;森林覆盖率从14.9%上升到40.03%,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可喜变化;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5%。下降到6.55%。,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到明显下降的转变。实践证明,这场改革试验是成功的,它所代表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是引领贵州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前瞻性、关键性、根本性重大战略举措。经过23年的发展探索,毕节创造了推动科学发展的新经验、新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着眼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立足毕节客观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创新,大胆实践、敢闯敢试;弘扬奋斗精神,百折不挠、坚韧不拔。

  励精图治,加快贫困地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毕节试验区的改革发展,是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一个创新性实践探索。

  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立足点。试验区建立之初,省委领导同志就要求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试验全过程,强调是在全国最贫困的地区搞试验,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时,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抄照搬沿海开放地区的做法和模式。23年来,试验区大胆创新,先后进行了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小流域综合治理、土地制度建设、林权林地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村为主并延伸到组等一系列改革试验。其中,金沙县实行的“人地挂钩”政策,在探索抑制农村人口过快增长新机制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一些成果进入了中央和省的决策。

  把尊重客观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试验区建立之初,省委领导同志就强调,沿海特区、开发区是解决经济起飞、先富起来的问题,而我们则是继续解决温饱、改变贫困面貌的问题;必须对试验区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对自身的特点有清醒的认识,牢牢把握改革试验的主题,这是决定试验区工作成败的关键。23年来,试验区积极实行有利于解决贫困落后和生态恶化问题的特殊措施,探索贫困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途径。毕节市南关村,利用当地适宜种植柑橘的条件,“种果树、帮民富,保青山、留后路”,走上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试验区建立之初,省委领导同志就强调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已有资金作导向,大力发展多层次的横向经济联合,特别是大跨度地发展和沿海地区的横向经济联合。23年来,试验区大力发展电力、煤电,煤化工、食品、机械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初具雏形,先后建成洪家渡电站、索风营电站、引子渡电站等项目。积极发展畜牧业、经果林、马铃薯、油菜等特色农业,建立400多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形成了13个产业带。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

  把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智力开发、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试验区建立之初,省委领导同志就指出,毕节作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试验区,关键是把人口、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同摆脱贫困、发展经济结合起来。23年来,试验区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开发人力资源,注重提高人口素质,“两基”覆盖率100%,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5.28%,以“五园新村”为载体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快速推进,并建立了畅通民意渠道的“三级视频联动接访”信访模式。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并举,创造了以退耕还林、林下种草、配套养畜(禽)为特色的林草间作模式及营造林果、林菜结合、林药茶结合、速生坑木林等治理模式,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缓解。试验区的实践有力地表明,在经济贫困、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地方,只要立足自身实际,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思路,坚持对人口、资源、环境实行综合治理,就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把坚持同心同行、凝聚发展活力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有力保证。试验区建立以来,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和有关方面积极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为试验区的改革发展谋大计、献良策,帮助制定发展规划,促成了铁路、公路、电厂、机场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帮助引进项目160多个、资金300多亿元,培训各类干部近3万人次,新改扩建各类学校119所,为推动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试验区和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以凝聚各方力量长期共同支持一个贫困地区为形式,以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为特征,有效整合资源,合力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实现多重优势叠加的“毕节模式”,正日益显现出强大的创新力和生命力,创造了新时期多党合作同心同行的典范。

  大胆探索,坚定不移地把毕节试验区办好

  当前,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试验区“两年有明显变化,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五年大见成效,与贵阳、遵义一起,成为贵州省崛起的‘金三角’;十年实现跨越,建成全面小康,实现从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向稳定解决温饱并迈向全面小康的转变”的宏伟目标,要求着重在以下方面做好改革发展工作。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大胆进行实践探索。发挥好改革、创新、探路、发展的作用,在政策、做法、体制、机制以及不同领域大胆进行实践探索,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工作上加大力度、有所作为。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胆尝试,凡是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享受的政策都可结合区情执行,凡是省里支持其他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都可联系实际推行。

  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培育具有毕节特色的主导产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把茶、烟、药、菜、瓜、果、花、生态畜牧业、山野土特产等做成规模、形成批量,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加工业。加快发展煤电化及矿产资源深加工类产业、载能产业、建材业等,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类产业和食品、烟酒、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做强旅游业,积极发展物流、商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把试验区建设成为特色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旅游业基地。

  始终坚持民生优先,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为核心,实施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统筹推进扶贫开发,努力为贵州乃至西部贫困地区探索出一条开发扶贫、合力脱贫,脱贫后较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新路子。控制人口数量,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解决好低保、医保、就业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关键问题,健全社会保障“安全网”。

  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着力推进协调发展。保护好草海、织金洞、百里杜鹃等生态资源,建立多渠道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机制,大力培育和扶持环保型、生态效益型产业和龙头企业。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组织实施好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林(草)权制度改革。

  始终坚持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形成完善的社会管理格局。构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基层政法综治组织网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广大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抓好乡镇一级社会管理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建立经济发展、社会事务和综治信访服务中心,探索鼓励干部到基层一线工作的激励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

  始终坚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群众改革发展的积极性。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在群众实践基础上形成政策、推动改革。关心农民利益,保障农民权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站稳群众立场,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继续探索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在中央统战部的指导和组织下,探索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与推动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创新“毕节模式”,进一步丰富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理论内涵。搭建同心同行工作平台,积极探索试验区与东部10省市合作新模式,为推进试验区科学发展和多党合作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中共贵州省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