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绽放 十月樱选择:《中庸》茶语第一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8:43:43

【原文】

  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zhong):符合。(5)节:节度法度。(6)致,达到。


【茶语】

  很高兴继续我们的“中庸茶语”话题,今天所要说的是《中庸》茶语。
  在开始说《中庸》茶语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说说《中庸》这部经典的由来。

  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后来才单独列出,以供弟子们研读。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

  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南宋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称作“四书”,成为后世读书人必读的儒家经典之一。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开篇引用程颐的话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屏蔽***〗,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这个评价就相当高了。

  另外,朱熹也非常不满意后世以佛老理论解说《中庸》的做法,认为这样做有违圣意。所以我们今天这样以茶话解读《中庸》的做法,如果让他老人家看见了,也一定会呵斥的,好在他老人家已经看不见了。这当然只是句笑话。

  所以,我们今天面对这样一部经典,其实没有必要背负这样沉重的历史负担,完全可以放轻松一些,就像阅读《茶经》、《茶谱》、《茶录》等茶文化典籍一样,一边饮茶,一边阅读,或许真的就能读懂《中庸》了。

  朱熹分《中庸》为三十三章,我这里只解说前九章。为便于记忆,每章前都立一个小题目,这样就能知道本章的大概意思了。

  我们先看地一章第一段:“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开篇提纲携领,点出“天性”、“修道”这些字眼。这里所谓的“性”,不是指性别,而是说我们的本性、天性,或称良知,或称心性,是我们自心的本体。我们的这个“性”是与生俱来的,所以说“天命之为性”。第二句的“率”一般都解释作“遵循”、“按照”等意,朱熹也不例外。我个人认为,这里的“率”字还可以做“统帅”、“率领”解释,这三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们生来就具备的,叫做“天性”,统领着我们这“天性”的,叫做“道”,我们按照“道”的原则修养身心,就叫做“教化”。

  所以我们读古人文章,不可过于拘泥,心思要活泼一些,这样或许能得古人写作文章的真意。就像我们饮茶一样,如果过分拘泥于“唐煎宋点明清撮泡”这样的字眼,就很难饮用到一碗可口的茶汤了。

  我们接着看第二段:“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同样也是三句话,言简意赅。我们读古人文章一定要注意,古人的文章都是很简短的,但内涵却很丰富,如同豆腐干,很有些嚼头。不比我们现在写的文章,洋洋洒洒几千字,水分很多,如同水豆腐,可供咀嚼的东西很少。上面说过统领我们“天性”的,叫做“道”,所以这里的“道”也就是规律、途径、方法的意思。我们小到个人生活,大到宇宙人生,都不能离开这样的规律,如果离开这样的规律,也就不成为“道”了。举个例子,冲泡茶叶需要水,如果没有水,就冲泡不出茶叶的滋味,所以在我们冲泡茶叶的过程中,是离不开水的,这就是“道”,冲泡茶叶的规律和方法。

  以茶道修持而言,我们之所以喜欢饮茶,是因为我们的天性使然,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天性,是因为受到“茶道”统领的结果,我们按照茶道的要求来修习,就称作“茶道修持”。

  所谓“茶道修持”,也就是通过茶事操作过程,彻底净化我们的身心,使我们的良知和美好人性重新发露出来,这个过程就称作“茶道修持”。茶道修持是离不开茶人的日常茶事的,否则就不称作“茶道修持”了。

  正如《大学》里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茶道修持的观点来看,这句话完全可以理解为:茶道的宗旨,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的发现和饮用,最早都是从中国开始的。既然“道”是相同的,是无处不在的,为什么是我们中国人、而不是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发现了茶?为什么欧美的人喜欢喝咖啡甚于喝茶,这是为什么?这些问题都很有意思,留给大家去思考。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一段话是成语“君子慎独”的发源处。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是很丰富、很奇妙的,特别是成语,内涵十分丰富,但我们在使用或阅读时往往忽略了它们的来源和本意,这样其中的韵味就淡了许多。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现在读书少了,对语言的敏感度降低了,所以经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譬如“操之过急”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但很少人知道它是从古人弹奏古琴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我们饮茶时也是如此。如果我知道这道茶的产地、采摘时间、制作方法以及有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等,这样品饮起来就韵味十足了。

  “君子慎独”的“慎”是谨慎、小心、戒惧的意思;而“独”则指独处,也就是没有别人在场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最容易放纵自己,也最容易懈怠,因为旁边没有别人,就自认为可以放松身心了,没有任何忌惮。殊不知抬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所做的一切善事、恶事,都有神明帮我们记着帐,这个帐最后一定要还的。大家都知道古代佛教有个规定,出家僧人不容许独自出门,如果要出去,必须两人或以上,其中一人负责监督。如《楞严经》中所记载的:“惟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结果乞食时遭遇摩登伽女幻术所加,差一些就破了清净戒体。

  以茶道修持来说,茶人应该将茶事当成生活中的日常事、应用事、不可或缺事,这样或许会有所成就。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恭敬心、恒久心是我们修习茶道的基本条件。而且不可以有任何放松和懈怠,有人时如此,没有人时也如此,独处时如此,与人相处时也如此。诸如沐手、更衣、焚香、备器、汲水、煎水、涤器、备茶、投茶、瀹茶、分茶、饮茶、收器等茶事程式,同样要认真对待,不可忽略。总以煎水瀹茶为要事,总以茶道修持为念,长此以往,必然能够在茶道修持方面有所收益。

  我们在茶道修持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谦恭的态度,对于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不了解的事情,一定要抱着谨慎的态度,不要轻易否定或肯定。要知道截止目前为止,我们对这个世界,包括我们人类自身,认识还是很有限的。佛陀在寂灭前曾这样说:我所知法如树上叶,我所说法如掌中叶。心量广大如佛陀者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凡俗之人了。这是“君子慎独” 的另外一层含义。

  下面讲到了“中和”,即中庸。

  什么是中庸?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从朱熹的注释理解,一个人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就叫做“中”,所以《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但喜怒哀乐、包括七情六欲这些情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遇到外缘时,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就叫做“和”。所以《中庸》里又说: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见,“中庸”是由“中”“和”共同组成的。两者相互协调,相互和谐,这就是“中和”,也叫做“中庸”。

  由此我联系到五代时期苏虞(也作苏廙)的《十六汤品》,第一品讲到了“得一汤” :“火绩已储,水性乃尽,如斗中米,如称上鱼,高低适平,无过不及为度,盖一而偏杂者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汤得一可建汤勋。”这里的“得一汤”按词义分析,就是“中汤”。第四品讲到的“中汤”其实是说注汤缓急的:“亦见夫鼓琴者也,声合中则妙;亦见磨墨者也,力合中则浓。声有缓急则琴亡,力有缓急则墨丧,注汤有缓急则茶败。欲汤之中,臂任其责。”用鼓琴和研墨来形容注汤的力度,在古人比较好理解,对我们而言就很陌生了。所以苏虞的《十六汤品》的第一品才是讲“中汤”的,这里的“中”也就是“中庸”的 “中”,可以理解为“无过与不及”。

  关于“和”,历代解释更多,一般而言,“和”是儒、道、释三家所共同拥有的哲学理念和精神追求,儒家的“和”就是“中庸之道”里“和”的思想。和意味着适度、合宜、和睦、谦和等多重涵义。

  我个人以为,用《论语》中的“君子和而不同” 的“和”来理解《中庸》里的“和”,或许更接近子思的本意。

  这里要注意,“和”与“同”是有区别的。

  同,就是没有对立面,完全相同的意思,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和见解,所以,“同”往往是“苟同”者多,真正相同者少。

  和,是有对立面的和,是多种意见、条件的统一。譬如中国传统绘画,讲究干湿、浓淡、轻重、疏密、高远等技法的应用,实际上是为了达到一种“和”的境地。再譬如中国古代音乐,也讲究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相和,利用这种相和的关系,我们就可以创作或演奏出一首动人出乐曲。

  茶文化也是这样,也要讲究一个“和”字。

  茶圣陆羽不但著述有《茶经》,还专门设计有煎水用的风炉,并将道家、儒家“和”的意念引入其中。《茶经》里说:“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水、风、火相互调和,就能够煎出一碗色、香、味、韵俱佳的茶汤来。

  《中庸》里“和”的理念在我们进行茶道修持过程中尤其重要:煎水时既不能过嫩,也不能过老,界于二沸、三沸间的水最好,称做“得一汤”;冲瀹茶汤时注水的力度也要恰倒好处,称做“中汤”;分茶、奉茶、饮茶、收器等过程莫不如此。这就是茶道修持中的“中庸”之道,也就是“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一段比较容易理解:“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是天下的“大本”;“和”是大家共同遵循的原则,是天下的“达道”,如果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这里我们要注意,“中”是“道”的本体,“和”是“道”的应用,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成为“中庸”。

  以上是对中庸第一章的解释。如同《大学》开篇一样,本章也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以下各章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我们将逐章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