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色高校是手游吗?:华鼎高管“大逃亡” 陈奕标“维稳”托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1 01:19:02

  政府出手否存疑,破产百日倒计时

  盛传已“跑路”的华鼎融资担保公司(下称“华鼎公司”)董事长陈奕标,2月11日终于重新露面。

  而他上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是1月初广东省人大会上——“陈奕标报了个到就请假走掉了”,有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如是表述。

  风口浪尖之上,陈奕标又把自己置于镁光灯下。2月11日他紧急召开华鼎公司的中高层会议,被外界解读为“维稳”。2月13日,陈奕标接受《第一财经日报》四分钟专访,为自己的“经营管理失误,参与过桥贷款 ”向公众道歉。2月14日,华鼎公司给时代周报记者发来一份声明,声明中称“广东省、市有关部门已表态支持我司平稳度过困难期”。

  颇为讽刺的是,一名原华鼎公司中层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维稳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现在除了最初跟陈奕标一起卖通讯器材起家的那几个,高层基本走得差不多了。”而广东省几家较为著名的担保公司和中小企业贷款公司的高管也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这几天的确有跟原华鼎部分人员洽谈面试事宜。”深圳某行业内资深人士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忧心忡忡:“若本次政府不出手相救,华鼎破产应该就在这三四个月间了。”

  生死存亡,百日之间。彼时,陈奕标正奔走在省市金融办与各大银行的空隙里,协商解决方案。各种传闻并没有因为陈的露面而减少,反而甚嚣尘上:华鼎东莞分公司和佛山分公司办公室被愤怒的客户砸坏;陈奕标早有几个护照傍身,随时准备出逃;更有甚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前些日子陈奕标“嘱托朋友帮忙照料孩子”。

  败走麦城,陈奕标“托孤”?

  最近陈奕标受到的最大指责为“挪用客户保证金 ”,“截留贷款”。广东省某担保公司董事长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指责的确有些“冤枉”了陈奕标。“最准确的说法叫做‘分贷款用’”,该董事长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该董事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分贷款用”和“挪用客户保证金”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客户事先知晓的情况下与华鼎所签的内部协议;后者则是彻彻底底的违法乱纪行为。该董事长称,“分贷款用”具体操作手段为:“如果我作为客户向银行贷款1000万,我实际拿到手的只有500万,另外500万华鼎拿去做投资。在我还上500万时,华鼎也须交还给银行500万。”

  “但最大的问题是,”该董事长称,“投资项目的钱也许暂时收不回来,在客户还款时期华鼎未必还得上那笔钱。而客户作为第一借款人,银行只管向客户索要。”

  而按此比例推测,广东省多位担保行业资深人士认为,陈奕标此时的资金缺口“应该不少于20亿”。上述多位人士均表示“此数字虽然为众人推测,但也仅仅限于推测层面”。在时代周报记者问及此事时,华鼎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华鼎并不直接收受那部分“分贷款用”的钱,“华鼎只是作为第三方为客户担保把钱放在其他领域进行投资”。

  深圳某担保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陈奕标最初是通过“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会”这个平台为自己公司经营运作的。“当时他如此运作的时候我个人就不是很赞同”,该人士言外之意对陈奕标“以公谋私”不公之感。

  而华鼎公司在业内“分贷款用”的模式也堪称独创。其实早在2004年,广东省信用担保协会某中高层就已经向陈奕标本人以及政府作出了“委婉的风险提示和警醒”,该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称:“那时候我就觉得,华鼎出事是迟早的问题。”但遗憾的是,或许由于该风险提示过于委婉,并未引起相关部门足够重视,且当时的陈奕标正处于各种诸如“广州市杰出青年”、“首都荣誉市民”、“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的种种光环之下,华鼎公司也正风生水起。

  一语成籖,而今华鼎摇摇欲坠。上千家受牵连的企业提心吊胆,更有部分客户跑到华鼎公司东莞和佛山分公司怒砸办公室(华鼎员工对时代周报记者坦承“听说过此事”),某自称熟识陈奕标的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称:“陈奕标自己都已经觉得华鼎救不过来了,只是在作最后努力而已”,该人士称“前些日子陈奕标给好友打电话嘱托若自己不在期间请好好照顾孩子”。

  时代周报记者上网搜索华鼎公司最近的招聘信息发现,华鼎公司急聘法律顾问,其东莞和佛山分公司急聘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专员、会计、高级客户业务经理以及业务经理。而广东某些业务较为稳健的担保公司高层则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已经有金融办的领导要他们“去华鼎把一些优质的客户接转过来”。

  墙倒众人推,继工行全面停止跟华鼎公司的进一步合作项目之后,交行等相关人士均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已经给华鼎下达“限期一个月进行全面风险排查,若有不可控即提前催还贷款”等要求,并对时代周报记者明确表示,今后“不会选择跟风险太大的担保公司合作”。

  未雨绸缪,银行并非“见死不救”

  陈奕标四面楚歌之际,银行们也有着自己的委屈。

  某一直跟华鼎公司有着深层合作的国有银行高层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华鼎公司“打着支持小微企业的名号”四处申冤,好像“不支持华鼎就是不支持小微企业”。该高层对这个逻辑十分不理解:“某些担保公司确实打着支持小微企业之名行高利贷之实”,该高层续称:“若真要帮扶小微企业,本行就可以做到,况且在利率和保证金方面要比华鼎等担保公司低一倍。”

  该高层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监管层本着扶持担保行业、小微企业对银行一竿子打死民营担保公司的做法“颇有微词”,曾叫该银行领导去“商谈有关事宜”。

  去年,工行发文提高银担合作的准入门槛,明确规定只与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合作—此举震动广东担保业界,因为全省有牌照的数百家担保公司中,满足要求的只有区区4家。但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工行广东分行仍然按照灵活的标准对一些政府参股、信誉较好、资本殷实的民营担保公司继续提供额度和资金上的支持。

  华鼎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华鼎公司与各家银行的关系已经趋于缓和,并且已经跟某国有银行重新签订了一份大的合同。事后时代周报记者致电该国有银行总行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那份合同仅为“续签”,并不是新的合作。

  另有不具名金融业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该银行采取的措施是“逐步退出”,因为“如果不续签,该行损失会更大”。前述该行相关负责人对这一说法不作评价,以示默认。

  一家北京担保公司副董事长透露,受民间借贷危机影响,2011年下半年,多家国有银行收紧了担保政策,采取提前还贷和只收不贷、暂停民营担保公司贷款业务等措施。

  而银行们的无奈在于,问题性贷款直接挂钩的是员工们的收入。据华夏银行(600015)某省分行的中层跟时代周报记者私下聊天时表示,华夏银行对待不良贷款的态度是,如果产生了任何一笔不良贷款,分行或者支行的行长直接降到业务经理的位置,什么时候贷款收回什么时候官复原职。

  同样存在类似手段的还有湛江商业银行,湛商行某中层对时代周报记者称,该行不良贷款直接跟年终奖金挂钩。“如果年终奖为十万,只要有任何一笔贷款收不回来,十万元一分没有。”

  如此巨大的生存压力迫使各银行不得不收紧银根,对有理由可质疑的贷款谨慎再谨慎也就不足为奇。

  而担保公司以及小额贷款公司在中国现有的金融体系中位置较为尴尬,属于具有金融性质的非金融机构。按照前述某担保公司董事长对时代周报记者之言“担保公司处于爹不疼娘不爱的状态”,曾有媒体公开质疑监管歧视,只是更多业内人士认为,如何在现有体系下保全自己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前路漫漫,担保公司何去何从?

  存在即是理由。某民营担保公司董事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银行虽然也做小微企业,但从银行贷款毕竟需要一个“略显漫长的过程”,而担保公司所尽义务更多是“救急救穷”,每年担保公司代保金额约为800亿元,“其中60%-70%用在了中小企业”,该董事长表示“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的贡献是不容忽略的”。

  深圳某担保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本次华鼎公司的危机直接体现出全国担保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风险与收益不平衡”,该人士称,按照行业惯例,担保公司的收益约为2.5%~3%,而所承担的风险却是100%。“也就是说,十担代保业务,只要有一担为不良贷款,意味着十担业务收益尽失。”

  在此过程中,风险控制管理便显得尤为重要。该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担保公司仅凭做担保业务很难维持正常盈利,而如果投资失利则对公司产生巨大创伤。加上代偿风险,很有可能“短时期内资金断流出现崩盘摧毁”。

  该人士表示,若想在现有体制下做好担保公司主要有四点。“其一,把担保不作为主要经营方式,如同欧美的担保公司享受政府补贴,对中小企业做纯粹扶持”;但同时该人士也觉此点很难做到:“其二,注册资本金必须足够庞大”,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如若本次华鼎注册资本金完全为实,没有任何虚构注册,本次危机虽然困难但也并未无法渡过。“其三,做担保公司一定不能有很强烈的短期收益预期,踏实衡量每一个项目的可实施性,不能贪多冒进”。

  该人士续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做担保公司股东要有平和心态,不能总期待巨额利润,过于强烈的短期盈利欲望导致整个企业没有尺度,发展失去稳健”。

  而针对监管歧视问题,该人士则有自己的看法:“由于担保公司出现较早,政府对其扶植要比小额贷款公司成熟许多”,他为时代周报记者举例证明:“担保公司只要稳步经营三年,且单笔代保数额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享受免除营业税,同时享受政府1%的风险补偿补贴”,该人士称:“这些在小额贷款公司身上是完全不存在的”。

  “陈奕标本可以做得很好的”,该人士评价。他对华鼎公司及陈奕标本人现在的状况表示遗憾。广州黄埔大道西盈隆大厦42层华鼎公司的办公室,一进门就可看到右手边玻璃柜子里的奥运火炬,陈奕标曾为奥运火炬传递手,照片上的他激情四射。

  华鼎公司能否薪火相传,时代周报记者将保持进一步关注。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本次事件所折射出的担保行业的种种问题和无奈,银行对“银担合作”的重新考量,监管层面对带有金融性质的非金融机构或多或少的差别性对待更将成为日后久谈不息的话题。

  (文章源自老钱庄期货频道:http://finance.laoqianzhuang.com/shangyezixun/20120216/745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