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书桌效果图:语文:《谈生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0:30:42

语文:《谈生命》

2011-2-23 13:41:00 来源: 人气:507 讨论:0条

课程解读

一、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1. 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 领会文章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思想内容的写作方法。

3. 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含蓄深沉的感情,深刻理解人生的意义。

 

二、重点、难点:

深入体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三、重点解读分析:

(一)导入:经常听到有人说:“生活太乏味了,没意思。”之类的话。是的,世事的喧嚣、生活节奏的加快,的确让人感到身心疲惫,但我们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面对人生?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倾听冰心老人对生命的畅谈,充分体悟生命的意义。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冰心(1900~1999年),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合集《超人》《往事》,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小桔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

本文原发表于《京沪周刊》1947年第1卷第27期,是一篇带有哲理寓意的“生命体验”散文。这位世纪老人在《霞》一文中提及:40年代初期,在重庆郊外的歌乐山闲居时,看到英文《读者文摘》上一个使她惊心的句子“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几十年以后,她才体会到云彩愈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生命也一样。

(三)探究学习:

1. 阅读赏析第一层:

原文: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第一层: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本文思路的中心,提示话题,引出下文。

思考:本文开头第一句话中的“生命是什么”和“生命像什么”有什么不同?

2. 阅读赏析第二层:

原文: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第二层: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

思考:“一江春水”经历了哪些生命过程的体验(可用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这些体验有无先后顺序?从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

3. 阅读赏析第三层:

原文: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他的叶子,由浓绿到绯红,秋阳下他又有一番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第三层: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

思考:通过“一棵小树”的成长经历,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4. 阅读赏析第四层:

原文: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第四层: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发哲理。

思考:(1)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

从表达主题方面说,在前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充分描写之后,再点明题意,阐明文旨,深化主题;

从结构方面说,起着总绾全文的作用。

(2)怎样理解“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

意思是:希望你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你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或者说人生应该经历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哀,只有某种单一的经历是不够的。

5. 品味关键语句,理解其深层含义。

(1)她(大海)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2)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3)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4)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5)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6)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7)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8)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6. 文章的语言美体现在以下方面:

美在灵动、蕴藉。

美在反复。“生命像……”“生命又像……”既成为行文层次的标志,又给人旋律回转、反复吟唱之感。

美在诗意。

小结:以“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和“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为喻,都是为了形象地阐述人生是一个快乐而痛苦的过程。其中“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着重突出曲折和大起大落的特点;“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则侧重表现这个过程的平静和温柔的特点。

揭示了生命由成长到壮大,再到衰亡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四、拓展训练:

(一)仙人掌花

 

看见别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了我养花的兴致。我从花草市场陆续买了一些回家种养,海棠、月季、杜鹃、米兰、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施肥,但终究是很难坚持,结果一盆盆花草都枝枯叶落。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只是闲情逸致,那完全是精明勤快人的事儿,与我这个愚汉、懒汉无缘。

例外的是,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了下来。

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杜鹃、米兰也这样易于生存该有多好啊。对于仙人掌的存在,我也不再关心。

许久后的一个黄昏,我倚着阳台观望,无意中又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活像一张老人的脸。

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都困难。这可怕的东西!

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奇迹竟发生了。一个雨后的清晨,我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发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映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竟然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12个金黄色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正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朵,能不倾注全部心血吗?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正是有了这冷峻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之后,我们还能欣赏到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绝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肃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 通读全文,请找出文中揭示主旨的句子。

2. 第二段中“例外的是,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了下来”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3. 第三段中说“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中的“啄食”一词形象生动,请写出你的赏析。

4.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八段中“谁想夏天一到,奇迹竟发生了”一句中“奇迹”一词指的是什么?

5. 第十三段中的“不甘泯灭的美”的含义是什么?

6. 本文对比巧妙鲜明,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的。

7.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我的四季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上苍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也给予我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朵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有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寞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不,我还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子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

  但我还是有事情好做,我将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人们无聊的时候,不妨读来解闷;怀恨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地骂声:活该!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演绎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数人将会理解,他们将会公正地判断我曾做过的一切。

  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1. 作者以“生命如四季”领起全文,层次分明,寓意深刻,请在下列横线上进行填写,以完整地显示全文的脉络和内容。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青年时期,浇灌人生;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晚年时期,品味人生。

2. 在生命的春天里,作者面对自己的“不毛之地”是怎样做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何理解“我”收获的欢乐是“又酸又苦”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什么“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把生命比作四季,想一想,还可以把生命比作什么,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导学

一、预习新知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那树》。

 

二、预习点拨

1. 文中的树是一棵什么样的老树,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品格,最后又遭遇了怎样的命运?

2. 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融入了浓浓的情感。请揣摩在“绿着生”“绿着死”两个生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

【基础知识训练】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jiā)卷     (xuān)闹     (fù)压      (fēi)红

B. (yí)悦      丛(mǎng)     (xiāo)鸟    芳(xīng)

C. (shuò)风   (yìn)蔽       云(yì)      (chán)岩

D. 惊(hài)    清(yíng)      休(qì)      (bēi)微

2. 选出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猛烈的风)

B.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危险的山崖)

C. 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这里指鸟儿清脆地鸣叫)

D.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指人死了以后再转生到世上来的那一辈子,这是迷信的说法。)

3. 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一泄千里    呻吟      消融     如盖浓阴

B. 悬岩峭壁    洪涛      奔腾     幽花芳草

C. 心平气和    羞怯      浑浊     庄严灿烂

D. 叶落归根    屏息      飘翔     穿枝拂叶

4. “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下列各项中对这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没有奋斗与努力,“又长成一棵小树”只能是梦想,所以作者“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B. 与前面的“也许”相照应,表现了小树的再生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C. 作者对这棵消融于大地的树能够再生没有足够的信心。

D. 这句话强调了在生命的历程中,今生今世就要奋斗,要前进,要成长。

 

二、阅读分析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悬崖峭壁,□□□层沙积土,□□□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到绯红,秋阳下他又有一番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1. 在文中的□□□内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挟卷着   冲倒了   穿过了     B. 冲倒了   挟卷着   穿过了

C. 穿过了   冲倒了   挟卷着     D. 挟卷着   穿过了   冲倒了  

2. 根据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心平气和:                                     

3. 文中划线句“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中,“新生的力量”指                    

4. 下列对本段的写作意图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阐述生命的内涵并指出应该如何对待生命。

B. 解释生命是什么并说明生命的历程是怎样的。

C. 阐明生命发展过程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成。

D. 要求人们珍惜并感谢充满了快乐与痛苦的生命。

5. 在文中作者分别将生命比成“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加以充分展开,请联系作者的思路,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把生命比喻成一棵小树,以此揭示生命生长、壮大和衰老的历程。

B. “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表现了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的历程时,虽然没有遗憾,心境平和,但却有几分惆怅和虚无。

C. “破壳出来”“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消融了,归化了”这些语句喻示了人的生命历程。

D. 选段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探究拓展训练】

脚  步  声

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时息怒……突然间听到自己的身后有脚步声,这声音不紧不慢,亦步亦趋,紧紧地跟随着我。我暗自吃惊,害怕在荒无人烟的丛林间碰上了剪径。回过头来一看:什么也没有,那声音来自于自己的脚步。

照理不应该被自己的脚步声吓住,因为在少年时我就在黑暗无人的旷野间听到过此种脚步声。那时我住在江边的一个水陆码头上,那里没有学校,只有二里路外的村庄上有一位塾师在那里授馆,我只能去那里读书。那位塾师要求学生们苦读,即使不头悬梁,锥刺股,却也要“闻鸡起舞”,所谓闻鸡起舞就是,在鸡鸣时分赶到学塾里去读早书。农村里没有钟,全靠鸡报时。“雄鸡一唱天下白”,那是诗句,实际上鸡叫头遍时只是曙色萌动,到天下大白还有一段黎明前的黑暗。我在这黑暗中向两华里之外的学塾走去,周围寂静无声,却听到身后有沙沙的脚步声,好像是谁尾随着我,回头看时却又什么也没有。那时以为是鬼,吓得向前飞奔,无论你奔得多快,那声音总是紧紧相随,你快它也快,你停它也停。奔到学塾里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塾师,塾师睡在床上教导我说:

“你不要怕鬼,鬼不伤害读书人。你倒是要当心人,坏人会来剥你的衣裳,抢你的钱。”

老师的教导我终身不忘,多少年来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时从来不怕鬼,只怕人,怕人在暗地里给你一拳,或者是从背后捅你一刀。不过,这种担心近年来也淡忘了,因为近年来我很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也很少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是的,我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已有多年了,多年来在繁华的城市里可以听到各种各样奇妙的声响:有慷慨陈词,有嘁嘁私语,有无病的呻吟,也有无声的哭泣;有舞厅里重低音的轰鸣,也有警车呼啸着穿城而过……喧嚣,轰鸣,什么声音都有,谁还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要想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好像必须是在寂寞的时候,在孤苦的时候,在泥泞中跋涉或是穿过荒郊与空林的时候,这时候你才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那么沉重,那么迟疑,那么拖沓而又疲惫;踌躇不前时你空有叹息,无故狂奔后又不停地喘息。那种脚步声能够清楚地告诉你,你在何处,你是从哪里来,又欲走向何处?那脚步声还会清楚地告诉你,它永远也不可能把你送到你心中的目的地。

在都市的喧嚣声中,凡夫俗子们不可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你一出门,甚至不出门便可听到整个的世界有一种嗡嗡的轰鸣,分不清是哭是笑是哽咽,分不清是争吵不休还是举杯共饮,分不清是胡言乱语还是壮志凌云,分不清那事物到底是假是真,分不清来者是哪个星球上的人,弄到最后你自己也分不清自己了。人人都好像不是用自己的脚在走路,而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往前推。很难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了,只听得耳边的呼呼风响,眼面前车轮滚滚,你不知道是在何处,忘记了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行动就是一切。

偶尔回到空寂的林间来了,又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似乎觉得有一股和熙的风,一股清冽的水穿过了心头。好像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好像又回到了孤寂的时候。仔细听听,还是那从前的脚步声,悠闲而有些自信,只是声音变得更加轻微,还有疲惫之意。是的,我从乡间走来,迈过泥泞的沼泽,走过碧野千里,那脚步当然会失去了原有的弹跳力,可它还是存在着,还是和我紧紧相随,有这一点也就聊以自慰。我不希望那脚步会把我送到我心中的目的地,那个目的地是永远也不会到达的,如果我能到达的话,后来者又何必去跋涉?

心中的目标虽然难以达到,脚步却也没有白费,每走一步都是有收获的。痛苦是一种收获,艰难是一种收获,哭泣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体验,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欢乐、顺利和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能走总是美好的。我不敢多走了,在湖边的岩石上坐下来,想留下前面的路慢慢地走,不必那么急匆匆地一下子就走完。

太阳从不担心明天的路,一下子便走到了水天相接处,依偎在一座青山的旁边。我向湖中一看,突然看见有一条金色的光带铺在平静的湖水上,从日边一直铺到我面前,铺到我脚下的岩石边,像一条宽阔的金光大道,只要我一抬脚,就可以沿着这条金光大道一直走到日边,走到天的尽头,看起来路途也不遥远,走起来也十分方便。这种景象我见过多次了,它是一种诱惑,一种人生的畅想曲,好像生活的路就是一条金色的路,跃身而下就可以走到天的尽头,走到你心中设想的目的地。可你别忙,你只需呆呆地在岩石上多坐片刻,坐到太阳下沉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湖水,你没有金光大道可走,还得靠那沉重的脚步老老实实地挪向前。

 

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喧(   )    ②哽(   )    ③(   )泽    ④依(   )

2. 第二段中“闻鸡起舞”的意思是早起读书,那么“头悬梁,锥刺股”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四段作者说:“我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已有多年了。”岂止是作者,我们有很多人也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这是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许多人眼中,幸福与快乐才是收获。而作者却说“痛苦是一种收获,艰难是一种收获,哭泣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体验”。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文结尾写道:“你没有金光大道可走,还得靠那沉重的脚步老老实实地挪向前。”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作者在文中主张人要经常倾听自己的脚步声,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写一段不超过100字的话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基础知识训练】

一、

1. C

2. B

3. A

4. C

 

二、

1. C(此题凭借每一选项中的第一个词语即可作出正确判断。首先,江流不可能“挟卷着”悬崖峭壁;其次,“曲折地”“冲倒了”不通;“曲折地”只有和“穿过了”搭配。)

2. 形容波平浪静。(看上文:“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这里写江流波涛汹涌;“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才”“一泻千里”表明江流由激荡转为直泻而下,波峰浪谷消失了。)

3. 雨水。(注意上文的“暴风雨”、“大雨”、“雨过天晴”,可以想到四处的雨水注入江中。)

4. B

5. “一江春水”侧重于阐明生命的力量(或生命的美好),“一棵小树”则侧重于揭示生命的价值;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形象而又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

6. B

 

【探究拓展训练】

1. ① xiāo  ② yè  ③ zhǎo  ④ wēi    

2. 熬夜苦读(或勤奋读书)

3. 围绕“现代社会中的其他声音太嘈杂、太喧嚣了,金钱、名誉、权力等各种各样的诱惑,使人疲于奔命”来答即可。

4. 围绕“经历过痛苦、艰难、哭泣之后的收获才是真正的收获”,结合自己具体的生活体验来答即可。   

5. 围绕“人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一步步接近人生目标”来答即可。   

6. 围绕“倾听自己的脚步声”来答即可。

上一篇:英语:一轮复习 八年级上Units 1-4

下一篇:物理:中考一轮复习——电流和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