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4全动力装甲x01:慢性疾病选刺五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52:53

慢性疾病选刺五加

刺五加味辛,微苦,性温,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适用于慢性气管炎、神经衰弱、身体虚弱、冠心病等各种慢性疾病。

          刺五加属五加科落叶灌木,枝上常密生针状向下的细刺,掌状复叶,以五为数,故得名刺五加。刺五加主要产于东北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林下及林缘,针叶林、阔叶林混合地方为多。每年6~7月开花,9~10月结籽。刺五加与人参同属五加科,植物亲缘关系接近,含有的有机化合成分也具有一定联系,因而刺五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刺五加入药始载《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本草纲目》记载刺五加能祛风湿、壮筋骨、填精补髓,久服延年。

  刺五加味辛,微苦,性温,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适用于慢性气管炎、神经衰弱、身体虚弱、冠心病等各种慢性疾病。

  刺五加全身是宝,初春嫩叶含多种维生素,每百克刺五加叶含胡萝卜素5.4毫克,维生素B2为0.52毫克,维生素C为121毫克。刺五加的果实及根茎,含有多种刺五加多糖、刺五加总黄酮、各种糖甙、果酸。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刺五加甙和刺五加总黄酮,其作用主要是扩张末梢血管、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脑供血不足、调节血脂、抗血小板凝聚,并且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镇静、安眠,对失眠、多梦有立竿见影效果。台湾辅仁大学营养系研究认为,刺五加可以提高人体摄氧量8.2%,同时可以延缓老化,提升心肌细胞代谢,而且对人体肝肾不会有负面影响。
  

五加皮(南五加皮、刺五加皮)与香加皮(北五加皮)之区别:

五加皮(南五加皮、刺五加皮)

【药用】五加科小灌木系住五加AcabthopanaxgracillistylusW.W.Smith的根皮。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肝,肾经。

【功效】祛除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

①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

本品功能祛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可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腰膝酸痛等症,对肝肾不足有风湿者最为适用,可单用浸酒服,也可与羌活、秦艽、威灵仙等配伍应用。

②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小儿行迟等症。

本品又能温补肝肾、强筋健骨,可用治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疼、下肢痿弱以及小儿行迟等症,在临床应用上常与牛膝、木瓜、续断等药同用。

③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又能利水消肿,治水肿、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等药同用。

【处方用名】五加皮、南五加皮(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3_10克),煎服。

【按语】:

①五加皮有南北两种,南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一般认为其补肝肾作用为佳。  

刺五加皮又称南五加皮:辛苦而温,能入肝肾,既能祛风除湿,风湿除则痹痛自止,又能补益肝肾,肝肾壮则筋骨自健,故风湿痹痛、肝肾不足者,咸持为要药。且能利水消肿,以治小便不利,然必须与利水消肿药配用,方能奏效焉。

香五加又称北五加为梦摩科…柳的根皮,止痛能力较佳,且有强心之效,可治心脏病水肿,然具毒性,不宜过量久服。现上市售者,为香五加应于重视。

③桑寄生与五加皮均能祛风湿、补肝肾,然桑寄生主要用于痹痛日久、肝肾不足之症,且可治年老体弱,经带之腰膝酸痛者,还有安胎作用。五加皮则祛除风湿作用较佳,用于痹痛日久,肝肾不足者,需配合应用,且有利水消肿之功。

【方剂举例】五加皮酒(《圣惠方》):五加皮、熟地黄、丹参、杜仲、蛇床子、干姜、地骨皮、天门冬、钟乳石。治小便余沥,妇人阴冷,腰膝时痛及瘫痪拘挛等症。

【文献摘要】《本草纲目》:「治风湿痿痹,壮筋骨。」

《本草求真》:「脚气之病......服此辛苦而温,辛则气顺而化痰,苦则坚骨而益精,温则祛风而胜湿,凡肌肤之瘀血,筋骨之风邪,靡不因此而治。

五加皮和香加皮同为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在日常使用时,人们往往当作同一种药材使用。五加皮、香加皮虽然均具有祛风湿之功效,但由于来源不同,其性状和作用等均有很大的差异。

五加皮和香加皮鉴别要点:

气味不同,香加皮有特异香气,而五加皮无。

五加皮是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是临床常用的祛风湿、强筋骨之药。香加皮是萝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虽然两者为不同科属的植物,但因其药用部位、成品性状、作用有些相似,临床上又习惯称五加皮和香加皮为“南五加”和“北五加”,所以有些地区出现了混淆,甚至代用等现象,这是极错误的。因为香加皮有毒,不能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笔者参阅有关资料论述了五加皮与香加皮的性状、显微、成分、理化及应用区别,并做实验比较,现将其区别要点简述如下,供鉴别时参考。

    1   性状鉴别

  ① 五加皮 :  呈不规则卷筒状。外表灰棕(褐)色,有横向的长圆形皮孔,扭曲纵纹。内表面黄白(灰黄)色,有细纵纹,断面折断略平坦。放大镜下可见浅黄棕色小点(树脂道)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②香加皮 :  呈卷筒状、槽状。外表面灰(黄)棕色,栓皮呈片状脱落。内表面黄白色或浅红棕色,有细纵纹,断面易折断,不整齐。浓厚的特异香气,味苦,稍有麻舌感。

    2   显微鉴别(粉末)

    ① 五加皮:   草酸钙簇晶较多,排列成行,有时含晶细胞连接,树脂道碎片易见无色或黄色油脂状分泌物,木栓细胞长方形或多角形,壁薄。

    ②香加皮   草酸钙方晶少数,石细胞壁厚,腔小,孔沟明显。乳汁管易见,含无色油滴状物,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

    3   成分区别

    ①五加皮:   根皮含挥发油和树脂,油中主成分为4-甲基水杨醛,此外尚含鞣质、棕榈酸、亚麻酸及维生素A及B1等。

    ② 香加皮   根皮含十余种苷类化合物,有强心苷杠柳毒苷和杠柳皂苷K、H、E,尚含有香气成分4-甲基水杨醛等。

    4   理化鉴别

 取两种药材的水或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灯下观察。香加皮的浸出液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加氢氧化钠试液,产生黄绿色荧光。而五加皮的浸出液无此反应,以资区别。

    5   应用区别

一、刺五加皮

①五加皮:来源于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夏秋两季采挖,剥取根皮,晒干。药材性状:呈长筒状,多为双卷,少数为片状,筒径0.3~1cm,厚约0.2cm;外表面灰褐色,有纵向稍扭曲的竖沟及横向长圆形皮孔,内表面淡灰黄色或灰黄色;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淡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辛而苦。功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②五加皮: 性味辛苦温,主入肝肾二经。既善祛风寒湿邪,又能补肝肾,强筋骨。为治疗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还能利水、治水肿、脚气浮肿。临床用量为5~9g。

③主治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用量4.5~9.0g。

二、香加皮:

①香加皮:来源于萝藦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春秋二季采挖,剥去根皮,晒干。药材性状:呈卷筒状或槽状,少数呈不规则的块片状,直径1~2cm;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苦。本品有毒,功能祛风湿,强筋骨。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用量3~6g。

②香加皮   性味辛苦温,有毒。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腰膝酸软。更长于利水,用于治疗水肿(尤宜用于心衰性水肿),小便不利。临床用量为3~6g,内服宜慎,不宜过量。

管理要点:香加皮按有毒药材管理。

①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其列为两种药材,香加皮属有毒药材,其用量和五加皮也不同,故在使用管理中,应严加区别。

②《中国药典》1977年版均将二者分别收载,亦说明它们的作用不同,不可混用,因此,建议药剂人员将二者分放,决不能混用、代用,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准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