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立まりえ:被“忽悠”的中产阶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6:33:24

被“忽悠”的中产阶层

BWCHINESE中文网 2010-09-09 大 中 小 默认
文章免费订阅 收藏 打印 投稿 评论 ( 共0条 ) 当今世界,对中产的划分并无统一标准。韩国人均年收入超过一万美元的就可算是中产。美国将年收入三万到二十万美元的人群定义为中产,这一阶层占美国人口总数的80%左右。
BW中文网讯,“中产”这个曾经光鲜的词语如今更多的被用来调侃,“被中产”,“忽然中产”反映的正是这样的尴尬——被统计数据认定为“中产”的人群明显表现出对这个新身份拒绝和排斥。

当今世界,对中产的划分并无统一标准。韩国人均年收入超过一万美元的就可算是中产。美国将年收入三万到二十万美元的人群定义为中产,这一阶层占美国人口总数的80%左右。而新加坡呢,据称300万人口中约90%以上属于中产阶层,新加坡家庭年均收入普遍在2万美元以上。

亚洲开发银行在近期出版的年度刊物《2010亚太地区关键指标》报告中,对亚洲中产阶层的定义为:每天消费在2美元至20美元之间的人群。有人估算,根据亚行报告提出的标准,就绝对数量而言,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已达约8.17亿。而且在“亚洲中产阶级的崛起”章节中提及,亚洲发展中国家迅速扩大的中产阶层很可能取代美国和欧洲扮演的全球主要消费者的传统角色。此报告一出引来无数质疑。亚行的数据似乎有些“忽悠”人,随着经济量不断攀升,收入水平上升的同时,似乎忽略了很多现实问题,中国仍存在人均收入水平在世界排名落后、收入分配差距日益加大,贫富悬殊等一系列问题。

如数据所示,一个中产阶层成为社会主流的时代似乎正在来临。然而人们清楚的知道“此中产”非“彼中产”,我们似乎是“被中产”。因为部分“中产阶层”进入“房奴”“车奴”“孩奴”的“新奴隶时代”,超过70%的中产正在为避免返贫的理财大战而疯狂,超过40%的中产为子女教育考虑移民他乡,贴着焦虑与困惑标签的中国式中产,似乎与真正的“社会稳定器”还有着相当的距离。人们为了房子,为了车子为了财富不惜一切,透支了自己半辈子的青春,中产的帽子似乎有些大,而且戴“帽子”代价似乎有些过大了。

我们希望中国社会发展成为一个“橄榄型”社会,中产阶层成为社会的中坚。但是,这不意味着一个看似经过科学统计的数据,就能说明中国已经进入或正在进入中产社会。我们也有足够多的数据证明中国离中产社会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比如按照世行标准,中国仍有2亿左右的贫困人口;中国从2000年开始,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就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呈加大趋势。如果在这些数据的对比之下,8亿中产人数如同中国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一样,意义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判断一个人是否中产,除了收入这个量化指标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重要指标,比如职业声望、生活方式,还有态度和生活质量等。他们在稳定社会的同时,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受益者,而非受害者。一个被高房价折磨的群体,怎么能是社会的稳定器呢?所以,一个中产阶层的形成,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要靠社会创造一个适宜中产阶层生存的环境。

责任编辑:Catherine C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