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劲松海文大厦:《看世界》2012年第1期·话题·《铁娘子》,铁腕后藏绕指柔(作者:关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12:23

《看世界》2012年第1期·话题·《铁娘子》,铁腕后藏绕指柔(作者:关飞)  

话题

《铁娘子》,铁腕后藏绕指柔

关 飞

撒切尔夫人,人们印象中的“铁娘子”,如今已中风失忆,丈夫去世8年,衣服却依然挂在衣柜中,仿佛并未离世。身边的人哄骗“铁娘子”说:“你的丈夫还活着,你还是大英帝国的首相,是你让英国免于崩溃。”描述她生平的电影《铁娘子》2012年1月公映,她会去看吗?

近几年来,在伦敦切斯特广场附近,总有一位老妇人在自己的房子周围蹒跚地走着。身边的人告诉她,她丈夫还活着,她仍旧是英国首相,是她这个杂货铺小老板的女儿把大英帝国从毁灭的边缘拉了回来。

这个现年87岁的老妇人就是撒切尔夫人,因多次中风,患有严重的脑退化症,她失忆了,无论她曾经多么辉煌,自己却全然不记得了。2012年1月6日,描写她人生辉煌的电影《铁娘子》将在全球上映,她或许可以借助这部片子来重温一下自己“被遗忘的过去”,但是熟悉她的人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撒切尔夫人一直坚持一个“黄金原则”:不看任何有关她的电影或者传记。正如片中撒切尔的一句台词:“我们想什么,我们就会变成什么,我想我很好。”如果她肯赏光此片,那真的就是破天荒了。

“撒切尔”下厨招待记者

英国《卫报》的女记者如此描述了她看《铁娘子》之后的待遇:“我从来没这样过,看完片之后,一群女记者上了出租车,来到一所房子里,梅里尔·斯特里普(扮演撒切尔夫人)亲自下厨房,烤苹果派,然后分给我们每个人吃。导演菲利达·劳埃德(电影版《妈妈咪呀》的导演)是女人,编剧阿比·摩根是女人,一屋子全是女人,她们都是撒切尔夫人这个‘铁娘子’的铁杆粉丝。”63岁的斯特里普也坦言,很难找到一部像《铁娘子》这样的电影,是“完全为老女人而设计的,不像那些专为少年男性设计的电影”,尽管她对撒切尔夫人的很多政治观点也并不赞同。

这一切,都奠定了这部片子的基调:以女性的视角,去讲述撒切尔夫人人生中的女性一面。从而让观众脱离了传统印象中比较男性化的“铁娘子形象”,套用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的经典片名来说就是:女人就是女人。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是个杂货铺老板,虽然不穷,但生活十分节俭,家里没有车,没有花园,连洗澡的热水都要出门去提。他的座右铭是:最大的罪恶就是浪费时间。所以,她小时候每天不干完所有的事情就不能上床睡觉,后来,“每天睡4小时”就成了撒切尔夫人的代名词,或者叫“撒切尔基因”。在电影《铁娘子》中,她就是那个在杂货铺里帮爸爸称糖果的女生。

但她的父亲非常有政治理想,担任市议员长达24年之久,并一度当选为该市市长,但在当时的英国,一个小市民家庭出身的人想在保守党控制下步入政坛是很难的。撒切尔夫人在1985年的一次电视采访中,说到自己的父亲从政之路上受到的种种羞辱,“铁娘子”也难忍泪水,她学父亲曾经说过的话:“我恭敬地放弃我的职位。”不但要放弃,还要恭敬,“这就是他的感受!”这是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铁娘子”极为罕见的情绪失控时刻,说明他对父亲的体验感同身受。

但是,撒切尔的幸运之处就是她是个女人,遇到了一个好老公——丹尼斯。1949年,两人相识。丹尼斯在二战中从军6年,那时已是家族企业的接班人,家底殷实。撒切尔想要往上爬,进入上层社会,她需要这个男人的支持。所以,2002年,也就是丹尼斯去世1年之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婚姻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丹尼斯一拍大腿说:“幸福的生活!当然,还有……战友关系。”

有多少夫妻会自称是“战友关系”呢?

所以在电影《铁娘子》中,丈夫丹尼斯高高举起了撒切尔夫人的手臂,他自己其实就是那只助力的手臂。在竞选中,他不但是撒切尔夫人的钱包(议员薪水微薄),还经常是她的司机。在电影《铁娘子》中,撒切尔夫妇俩穿着睡衣在厨房里吵架的情景也颇为动人,她本能地在家庭主妇、女首相、母亲等角色之间自由地转换,就像是小时候在杂货铺干活一样,不做完事情,绝不上床睡觉。

无法获得原谅的强硬派

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就觉得撒切尔夫人缺少女人味,因为她太强硬了。在电影《铁娘子》中扮演撒切尔夫人的斯特里普说:“撒切尔夫人属于那种‘要么爱我,要么恨我’的人,这一点我很欣赏。因为那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难的,现在也缺少那样的人了。”

一个美国女明星会演好英国小市民出身的女首相吗?在《铁娘子》筹拍之初,这种疑问就始终存在,斯特里普为了演好撒切尔夫人,花了几个月时间反复观看所有撒切尔夫人的录像,学会她的一笑一颦,并专心听她的讲话录音,模仿她的口音和腔调。

她成功了。英国众多报纸的记者在观看《铁娘子》之后纷纷表示,他们非常喜欢斯特里普的表演,但是对于撒切尔夫人,他们实在无法原谅。为什么呢?

撒切尔夫人担任首相期间(1979年—1990年),积极推行被称为是“撒切尔主义”的政策,缩减公共开支、减少税收、减低社会福利、推行私有化,这使得英国经济走出了“滞涨”的阴影,加之发起与阿根廷争夺马岛的战争,她始终在维护大英帝国的国家利益,她于国有功。但是,她批评社会福利是“不劳而获”,甚至在执政后期推动地方收取所谓的“人头税”(以人为单位的社区费用)。经济学家的评价认为,撒切尔夫人当政期间,英国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发展迅猛,但制造业逐渐凋零,失业率增高,加之社会福利的大幅度削减,使得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撒切尔夫人破坏了他们高社会福利制度下的舒适生活,她于民有过。备受争议的“人头税”也最终导致了大规模骚乱——“人头税暴乱”。

电影《铁娘子》中有一个镜头,就是示威者追逐着撒切尔夫人乘坐的汽车,把示威口号贴在车窗玻璃上给她看,并且大声地对她喊:“你是个怪物!”

这就是奥斯卡影后斯特里普可以用演技来征服观众,却无法说服人们原谅或者说同情撒切尔夫人的原因。一位英国记者看片后说:“这部电影重新揭开了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的历史伤疤,对于这个女人,我们不会表示任何尊敬,就像当年拒交人头税一样(在英文中,表示尊敬和交税的动词都是pay)。”

但在影片中,这些负面历史几乎都是被一笔带过的,因为无论如何,拍一部电影的结果都不可能是让观众更恨一个人。加之导演、编剧等人都是撒切尔夫人的粉丝,就更不会铤而走险,在撒切尔夫人尚且在世的情况下去拍一部彰显她骂名的电影。

《铁娘子》试图深入这个女人的内心,挖掘她动人的一面。丈夫丹尼斯在2003年去世之后,撒切尔夫人许久都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丈夫的衣服在他去世之后依旧在衣柜里挂了整整8年。丹尼斯打高尔夫球的用具,至今还立在门后面,没有人动它,因为没有人想去动它,也没有人敢去动它。她常常会看到丈夫,甚至还会在冥冥之中与丈夫对话,尽管没人知道他们到底说了什么。在她整理丈夫遗物的3天时光里,有关她自己以及和丈夫一起生活的细节都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电影正在如此展开的。

影片开头,老迈的撒切尔夫人走进了伦敦的一家商店买牛奶,回到家里,她对已然去世的丈夫喃喃自语说,原来牛奶已经这么贵了,要49便士一品脱。

但即便如此,从记者们的看片感受可以得知,许多英国人并未因为此片的动人而原谅撒切尔夫人在任期间的强硬。同样是传记片,与《国王的演讲》不同的是,撒切尔夫人的政策伤害到了千千万万的人,但国王的口吃只伤害到了他自己而已,这是一个始终无法逾越的历史鸿沟,并非是一部出色的电影就可以轻易抹平的。

她留给我们什么?

作为一个女人,撒切尔夫人几乎是顶着咒骂声在继续她的政治之路。在电影《铁娘子》中,她的口音经常被嘲笑说,那个女人为什么总是在叫?

为此,片中演到,撒切尔夫人的竞选策略师建议她在说话的时候,压低音调,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深厚一些,这会让人感觉容易信任。此外,还有给她做一个“最重要的头发”。

斯特里普在片中一共戴了7套假发,并且将各个年龄段的撒切尔夫人演绎得惟妙惟肖,果然,此片获得了英国影视艺术学院最佳化妆奖。

《铁娘子》,铁腕后藏绕指柔

为了尽量展示撒切尔夫人女性化、人性化的一面,即便是饱受争议的马岛战争,片中也描述了一个侧面:英国军人战死之后,撒切尔夫人给每个战死大兵的家庭写信说,他们依然活在我们的血脉当中。片中,撒切尔夫人在作出发动战争的决定时,也是异常犹豫,她说我可能会被人们痛恨几年,但若干年之后,人们就会理解我了。这时,丈夫丹尼斯插嘴说:“或者干脆就忘记你了,像倒垃圾一样把你倒掉了。” 

当欧美国家普遍陷入债务危机,面对经济问题、金融业问题却束手无策,或是只停留在口头整顿阶段,无法实施的时候,人们又再次想到了雷厉风行的撒切尔夫人,以及她不顾反对与咒骂,积极推行政策,将英国拉出经济滞涨的危局。而且撒切尔夫人当年也是欧洲共同体的最积极反对者,这甚至直接导致了英国保守党和国会的四分五裂。

连斯特里普也说:“尽管我不赞同她的很多观点,但是我发现,撒切尔夫人自己对于那些观点是十分坚信的,我们也期待有这样一个人物,但美国始终没有出现这样的人。”

1992年,撒切尔夫人被册封为女爵,成为终身贵族,她终于摆脱了小市民出身给她带来的无尽政治冷眼与嘲笑。

令人欣慰的是,虽然某些英国人讨厌撒切尔夫人的强硬,但是她却没有像丈夫悲观地预言那样——被遗忘。她成了女权主义者们推崇的女性英雄,甚至是时尚界青睐的符号。《铁娘子》中撒切尔夫人身穿蓝色格子上衣,这个细节是尊重了历史的,因为她曾经让那件衣服风靡一时。

时尚的宠儿or杂货铺老板?

撒切尔夫人,爱时尚?这不是一个笑话。

在参加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时候,就有人注意到那款与撒切尔夫人形影不离的Salvatore Ferragamo手袋。实际上,她也一直是时尚界的宠儿。

撒切尔夫人喜欢瓦伦天奴的蓝色大衣、拉夫·劳伦的夹克衫、普拉达的黑色袋子,还有Ferragamo的高跟鞋。撒切尔夫人最喜欢的牌子是Aquascutum。不过也有人不怀好意地嘲笑说,你看,撒切尔夫人把这些风格上完全不搭配的品牌混杂在一起,这就是杂货铺老板娘的眼光。

或许是出于个人习惯,撒切尔夫人之前一直很喜欢戴一顶小帽子。但在竞选策略师的建议下,她放弃了自己的这个习惯,因为那样子她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去走亲访友的杂货铺老板娘。但是,竞选策略师的另一个建议被她否决了:不要戴那串珍珠项链。她拒绝的理由很简单:那是1953年当他们的双胞胎出生时,丈夫送给她的,不能扔掉。还有一个细节是,撒切尔夫人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穿过裤子,从来没有。有人见过英国女王穿裤子吗?当然没有,这是一个时代人的礼仪要求。

撒切尔夫人的朋友评论撒切尔夫人说:“她是学校里最聪明的女孩子,她很努力,打算独立生存,她不是性感的,也不是受人欢迎的,更不是好动的,她可能更像她的妈妈。”她小时候,一家人的衣服都是母亲缝制的,撒切尔夫人曾对人说:“母亲是最好的制衣师傅,可我和姐姐总是觉得我们的穿着与别人不太一样。”她从父亲那里遗传了政治理想,撒切尔夫人的姐姐,嫁给了一个养猪的农场主。

由于家庭保守的宗教氛围,撒切尔夫人小时候都穿着一些很素的颜色,每次去挑布料的时候,母亲对颜色鲜艳的布料都说“不”,这就是为什么撒切尔夫人后来很喜欢穿大红大蓝,绝少穿黑色。

《征服》,萨科齐的野心之旅

关飞

“希拉克总统,我竞选总统不需要您的允许。”萨科齐坐在沙发上,平静地对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说,希拉克也只好无奈地笑了笑,无言以对。会面之后,希拉克就找来了自己政府中的外交部长、总理德维尔潘,针对萨科齐大声咒骂说:“这个小杂种想要坐我的位置,他永远都别想有这个机会!”

“他连妻子都抓不住,他能抓得住法国吗?”少白头的法国政坛帅哥、前总理德维尔潘对着电话说道。这是2011年风靡法国的电影《征服》中的一幕,德维尔潘所指的,是2007年法国总统大选中萨科齐与妻子西西莉亚的感情风波,但历史证明了德维尔潘的愚蠢,因为萨科齐不但抓住了法国,而且抓住了另一个老婆,但德维尔潘丢掉了总理的位置。

这是法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描述在位总统的片子,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法国电影的胜利,因为英国近年来有过《女王》、《国王的演讲》,美国出过《福斯特对话尼克松》、《W.》、《摇尾狗》等政治名片,这回轮到法国政治电影亮相了。

片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今法国的政治生态:被个人意志所干扰的政治,被政治所影响的个人生活,政治对媒体的利用,反过来也被媒体所扭曲,种种政治强人在偌大政治舞台上的身不由己,自觉无力。

不过,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在即,这部片子到底能够为萨科齐助选还是帮倒忙,现在还很难讲。

高个和矮子的较量

“希拉克总统,我竞选总统不需要您的允许。”萨科齐坐在沙发上,平静地对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说,希拉克也只好无奈地笑了笑,无言以对。会面之后,希拉克就找来了自己政府中的外交部长、总理德维尔潘,针对萨科齐大声咒骂说:“这个小杂种想要坐我的位置,他永远都别想有这个机会!”

希拉克没错,萨科齐虽然身材矮小,但野心很大,为了实现那个目标,无所不用其极。

如果根据《征服》导演杜兰热的说法,片中的故事都是取材于真实事件的话,那么片中所描述的萨科齐与希拉克之间的深深对立和裂痕也就是真的了。幸好,此后媒体披露的希拉克在回忆录中贬损萨科齐“毛躁、易怒、自大”的新闻,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两人关系确实不睦,正如影片中描述的那样。

影片中,萨科齐当选了,希拉克正坐在电视机前的沙发上看新闻,他忍不住心中的妒火,指着电视机上的萨科齐大声说:“他的政策都是抄我的!”结果,同坐在沙发上的希拉克妻子大概是觉得自己的前总统丈夫太小气了,针锋相对地说:“你应该恭喜他才对!”希拉克又无言以对。

法国人经常亲切地称呼萨科齐为petit sarko(小萨),因为他真的不高。或许是为了增添这部政治电影的喜剧色彩,萨科齐那矮小的身材始终在片中成为一种笑料。为了酷似萨科齐,演员达波利德斯特意模仿萨科齐走路时低着脑袋、左摇右晃的姿势,包括演说时永不停歇的手势也模仿得极其到位。

片中颇为搞笑的一幕是,在化妆间,矮小的萨科齐坐在转椅上,两条腿居然够不到地面,他就像马戏团骑独轮车的小丑一般在转椅上转圈。而此片的海报,就是萨科齐坐在转椅上两脚悬空的姿势。

但是,矮小的萨科齐最终战胜了身材高大的希拉克,政治游戏的结果总是扑朔迷离。

白发和黑发的对峙

“萨科齐为什么总是异常神奇地吸引媒体?”少白头帅哥德维尔潘坐在办公室里大声说,他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他比萨科齐帅气得多,笑起来也谄媚异常,但媒体似乎只钟爱萨科齐。《征服》中,萨科齐与德维尔潘的关系非常复杂,他们同殿称臣,萨科齐是内政部长,德维尔潘是总理,但他们也是对手,希拉克希望德维尔潘能够帮助自己阻止萨科齐当选为总统。

电影中,两个人经常一起吃午餐,但午餐间的对话绝对是完美的戏剧台词。比如,萨科齐晃动着手里的叉子,对德维尔潘说:“是时候该磨磨你的刀了。”如此挑衅性的对话几乎就是他们俩的午餐佐食。

他们互相讽刺挖苦,甚至恶语威胁,但在下一个公开场合,他们又握手言和、并肩战斗。在政治之外,找不到如此虚伪和善变的人际关系。

所以在片中,当德维尔潘在电话中得知萨科齐与妻子西西莉亚的关系危在旦夕之时,他简直是陷入了狂喜之中,因为他知道,如果一个总统候选人连自己的家庭都无力支撑的话,是没有法国人会选他当总统的。

2004年,德维尔潘是外交部长,有人写匿名信到法官那里,告发时任财政部长的萨科齐在对台军售中收受贿赂,并且通过卢森堡的清泉公司来洗钱。当时很多人是反对立案调查的,但是德维尔潘积极主张立案调查,因为他有机会打击萨科齐了,也有人认为,希拉克才是背后的主使人,这就是震惊法国的政治大案——清泉案。

结果,调查的矛头不但没有指向萨科齐,却指向了德维尔潘自己。因为匿名信的作者竟然是德维尔潘的好友,而恰恰是德维尔潘手里拿着一份账户名单,才授意情报部门调查的(后来证实那是伪造的)。这份调查结果几乎使所有人相信,这绝不是什么腐败案,而是用心险恶的政治斗争。

真相大白之后,萨科齐反咬一口,起诉德维尔潘“诽谤罪”。这个官司从2004年一直打到了2011年,2011年9月14日,法国法官宣布,德维尔潘无罪。

虽然德维尔潘没有获罪,但因为真相早已大白,法国民众普遍觉得萨科齐是被政治斗争陷害的“可怜孩子”,对他怜爱有加,这使得他在2007年大选中加分不少,而德维尔潘则在百姓眼中成了“设计害人的阴谋家”的代名词。

官司水落石出,这对过去的搭档也情分已尽。2011年2月,德维尔潘宣布离开人民运动联盟(萨科齐所属的右翼政党联盟),自己组建政党“团结共和”。在他被判无罪之后,德维尔潘立即高调宣布参加2012年总统大选,与萨科齐的关系从暗斗变成了明争。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征服》中的德维尔潘的外貌与真人极其相似,简直难辨真假。他也是全片中为数不多的没有喜剧色彩的中心人物,这迎合了观众心中“他是个阴谋家”的刻板印象。

男人和女人的博弈

“尼古拉,你应该改变你的形象,在大选中,民众肯定要像我一样每天对着你,所以,要让他们看到你的率真、年轻、活泼和身形健美。”妻子西西莉亚坐在桌子上,对坐在椅子上的萨科齐说。

萨科齐插嘴说:“我还爱我的妻子。”

西西莉亚继续说:“对,你爱你的妻子,所以,你赢定了。”

这是电影《征服》中,妻子西西莉亚好像教小孩子一样地教萨科齐转变形象,更加亲民。她是萨科齐2007年大选中的最佳推手,可她也是最早离开萨科齐的人。他的当选,也预示着他们两人感情的终结。电影中着重描写了两个人本来很好的感情,是如何一步步被政治所拖垮的。

媒体喜爱萨科齐,因为他天生就有一副喜剧演员的胚子。所以在《征服》中,媒体记者追着萨科齐跑是最为常见的场景,还有记者跑着跑着跌倒了这种喜剧桥段,让观众觉得政治竞选好像是马戏团的杂耍。

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西西莉亚端着盘子给萨科齐上菜,可是镜头向右一摇,几十名记者都在对着这一场景拍照、录像。那是体现他们夫妻和谐的一个摆拍。

西西莉亚感叹道:“我们现在的每日生活就像是一场真人秀。”她开始厌倦了这样的日子。最终,两个人分居了,萨科齐像个小孩子一样,把西西莉亚收拾好的行李抢回来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们就应该是在一起的,你不能留下我一个人!”

但西西莉亚还是走了,她只是在萨科齐竞选活动中出现,为了证明他们感情没事,为了不给他的选举增加麻烦。

片中,萨科齐有一句台词:“并非是我选择了政治,而是政治选择了我。”据说这是萨科齐当选时的原话,可是这种选择其实是有代价的。

所以,有人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说:“你看到西西莉亚离开萨科齐时,他悲伤难过的样子,很真实,你会很同情他,但是等到他实现他的政治梦想了,你会发现,其实他更在乎的是实现他的政治野心。”

有媒体对《征服》一片的一句话影评就是:历史,总是嘉奖那些无耻的野心家。

 

链接

近30年奥斯卡颁奖礼上的政治人物电影(部分)

1983年第55届

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 《甘地传》

1988年第60届

奥斯卡最佳影片 《末代皇帝》

1997年第69届

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 《贝隆夫人》

1999年第71届

奥斯卡最佳化妆 《伊丽莎白》

1999年第71届

奥斯卡最佳化妆 《伊丽莎白》

2009年第81届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最佳改编剧本提名/最佳剪辑提名 《对话尼克松》

2009年第81届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米尔克》

2011年第83届

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 《国王的演讲》

《胡佛》,破解胡佛神话

马帅

联邦调查局的崛起其实是部波澜壮阔的历史,而埃德加·胡佛,可以说是这部历史的主角,其他的人,似乎只是为他跑龙套而已。

在电影《胡佛》的最后,他穿着一件丝绸睡衣死了,经常把玩的男性裸体雕塑被打了个粉碎,另一边散落的资料上还记录着重要人士的性爱录音,而与此同时尼克松的人正在他的办公室翻箱倒柜……

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在美国不长的历史上,叱咤风云了近半个世纪,他的影响力将好莱坞的电影明星远远丢在身后,他的权势连总统都甘拜下风。他甚至成为了美国人民的偶像。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胡佛》固然有失偏颇,他把一段活生生的联邦调查局崛起史拍得略嫌干瘪,大部分影片段落都像纪录片一样用画外音来介绍,甚至办公室的时间远远多于在户外的时间,颇像室内情景剧,但几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倒是都有涉及。联邦调查局的崛起其实是部波澜壮阔的历史,而埃德加·胡佛,可以说是这部历史的主角,其他的人,似乎只是为他跑龙套而已。

“联邦调查局(FBI)”不单只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缩写,从字面上来说,还代表着这样的信条:忠诚(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不过,在现代常用的说辞里,胡佛几乎和这三个单词没有多少关系。他身上被贴上的常用标签是:狡诈、沽名钓誉,甚至同性恋。

入主联邦调查局

美国建国之初,在大西洋沿岸北美13个州的居民几乎是不约而同地越过阿巴拉契亚山,向西去掠夺土地,追寻新生活,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型的土地政策,刺激了众多土地投机者的暴发心态,这些人开始在西部从事非法土地投机活动:把买到的土地分成几小块,再高价卖给农民。

1908年时,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已经被这“西进运动”所遗留问题弄得焦头烂额。当年夏天他授权司法部成立了侦探机构,来调查这些罪行。1909年,这个侦探机构更名为“联邦调查局”。不过,在那个时候,可没有谁想到,这个包括探员、会计和民权调查员在内只有34名员工(还不包括从财政部特工处借来的8名)的小型机构有朝一日会震慑天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后,一个名叫威廉·富林的男人出任调查局局长,此人是第一个使用局长这一头衔的人,他对上司唯命是从。也正如此调查局完全控制在司法部长帕尔默手中。

这一年,尽管一战已经结束,但欧洲正面临发源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世界美国也不能幸免。当时,恐怖和暴力活动在美国层出不穷,甚至在某一个月里,就有36位声名显赫的美国人收到了炸弹邮件,这里就有司法部长帕尔默。

这就有了电影里的那一幕:1919年,帕尔默家里被人投掷炸弹,胡佛第一个骑着单车赶到现场。当时他24岁,刚从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毕业。

帕尔默决定利用这些形势来使自己入主白宫,同时让调查局得到更多的权力。在他的斡旋之下,美国国会决定拨款成立了一个隶属于司法部调查局的综合情报处,处长正是埃德加·胡佛,帕尔默交给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清除非美主义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新上任的胡佛在联邦调查局建立了一套指纹数据库,而这个创意正是他年轻时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设计的卡片检索系统时,所保留下来的习惯。他建立了20万张卡片资料,几乎所有的激进组织,都被他用卡片记录在案:一共搜集了6万名嫌疑分子的姓名和个人履历。由于密探的渗入,胡佛甚至掌控了一些组织的领导权。

1920年1月2日,胡佛发难。他指示打入激进组织内部的人员怂恿激进分子们同时召开会议,然后迅速逮捕了几千名有激进倾向的嫌疑分子,但在审问的过程中,调查局无法拿出更有效的证据证明他们有罪,所以只好将其释放。这件事情令司法部部长帕尔默被民众称为“江湖骗子”,他只好引咎辞职。吊诡的是,人们并没有过多地指责胡佛,也许是由于调查局过多的宣传,这一招在后来胡佛的任期中,一直运用得炉火纯青。

在电影《胡佛》里,因为非线性叙事的缘故,人们看到的年轻胡佛是这样的:他注重仪表,不擅长与同龄人交流,并有恋母情结。1924年,还是一名司法部年轻律师的胡佛被任命为联邦调查局局长,没有人会想到,他在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48年。

登上权力高峰

在胡佛接手联邦调查局之后,有一件事将他推向了权力的高峰。这在电影《胡佛》里也有所提及。这就是1932年3月,美国的飞行英雄查尔斯·林德伯格的独生子小查理被绑架案。

林德伯格一度被视为美国梦的化身,他曾驾驶一架很小的单引擎飞机从纽约横越大西洋飞到巴黎落地。这个小孩子的被绑架一致被认定是犯罪分子对美国自身的攻击,因此,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将此案视为非法分子对国家秩序的一大挑战。可地方警察的无能使得绑架分子在多日后仍旧逍遥法外。

民众的压力让美国政府最终做出决定,如果地方政府提出要求协助办案,那么政府会指派几个部门参加对该绑架案的调查,埃德加·胡佛即被政府指定为联邦协调人。但政府方面还宣布,联邦政府不负有办理这个罪案的责任,它只是在帮助地方政府。林德伯格孩子被绑架案最终以小查理死亡,凶手未知而告一段落,但对于联邦调查局而言,这似乎才刚刚开始,胡佛权力的羽毛就此丰满。

胡佛出生日期是1月1日。他一生似乎都在着力塑造一个和这个日子相似的个人形象:独一无二、卓尔不群。

为了维护这个形象,胡佛要求别人只能对他溜须拍马,而不能有半句非议。有一次,胡佛手下有个情报人员因公殉职,他让司机开着车去纽约市的一所教堂参加葬礼。不凑巧的是,离教堂不远的地方,道路正在维修中,汽车无法通行。由于时间不够车子调转路线,司机建议大家下车步行前往。这时,胡佛阴沉着脸,一言不发。第二天,司机被告知,不用去上班了。

与这个倒霉的司机不一样,有人看出了胡佛的心思。20世纪40年代有一段时期,胡佛大概是对手头的事情有点烦了,一度喜欢大学客座教授、学院名誉院长一类的虚名,许多部下只要能找到门路顶他一下,弄个学位或客座教授一类的头衔给他尝尝鲜,轻则能加薪,重则可以晋级。有个家伙在情报局一直郁郁不得志,探明胡佛的心思以后,设法给胡佛弄个法学博士当当,并郑重其事地写了封信,让胡佛知道是他促成此事的。胡佛看后果然心花怒放,拍马屁者立即得到升迁。

而另外一个家伙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杰克·霍尔,胡佛的另外一个部下,在他37岁时在一所法学院进修硕士学位,社会学教授让他写一篇论文:你心目中的联邦调查局。可能霍尔有点呆,他在论文中仔细地分析了联邦调查局的各个方面,最后指出,联邦调查局的主要缺点是过于僵化,一切都在围绕着胡佛的生活与功绩而转。

尽管霍尔事后也觉得害怕,并要求导师保密,但在胡佛的眼皮底下,所有的秘密都不是秘密。霍尔被叫去问话,不久停薪调职;不仅如此,胡佛还撤走了在这所法学院进修的所有情报局人员。

《傀儡王:J·埃德加·胡佛的秘密一生》一书的作者理查德·海克对胡佛做过长时间的研究,他发现胡佛的神话来自于对现代公共关系的掌握。他不仅掌管着联邦调查局,还在任何地方控制着它的形象。

胡佛创造了一个关于自己的神话,这样便没有人敢要他离开。那时候,胡佛甚至要求好莱坞听从自己的命令,一些电影拍摄过程中的细节都在他的监视之下。他会对电影的场景、脚本、演员都进行审查。例如在电影《国民公敌》拍摄时,胡佛给演员詹姆斯·卡格尼的建议居然就是“在结尾你必须要死掉,因为我不想看到任何骗子活在这个世界上”。

可以想象,如果胡佛尚在,《胡佛》的剧组成员一定会死得很惨。

隐秘的私生活

尽管和主演莱昂纳多一样,导演伊斯特伍德一直都在强调:这不是一部“同志”电影。

但另一位主要演员艾米·汉莫却说,剧本有些让他难以接受。在看剧本的时候,近似于同性恋的行径倒还是其次,他更加弄不懂的是,局长助理克莱德·托尔逊为什么会甘心在胡佛的强大气场下生活工作了50年。

有关胡佛是同性恋的资料误导了很多人,其实,胡佛曾对采访他的记者吐露心迹:“我年轻时曾经恋爱过一次,我想可以称之为初恋。”

那是一个名叫艾丽丝的姑娘,胡佛对她一见倾心,不过被胡佛的母亲一口否决了。胡佛有恋母情结,虽然没有明着与母亲作对,但依旧与艾丽丝秘密幽会。不过后来艾丽丝和一个军官走到了一起。这件事情几乎改变了胡佛的一生。

陪伴了胡佛大半生的男人是局长助理克莱德·托尔逊,在电影里由艾米·汉莫出演。1928年他进入联邦调查局时,档案里校方对他的评语“行为谨慎,对女人不感兴趣”与胡佛口味不谋而合。他升迁很快,一下子就成了局长助理,人们都叫他“影子”,因为和胡佛形影不离。《时代》杂志曾含蓄地说,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身边“总有男性朋友陪伴,通常是不苟言笑且表情严肃的克莱德·托尔逊”。

黑社会头目兰斯基曾派专人盯梢胡佛,他手里抓着胡佛和托尔逊的猛料,因此一点都不害怕联邦调查局;而战略情报局(中央情报局前身)也曾拍摄到一张暧昧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出是两个男人:胡佛和托尔逊。1936年元旦前夕,有人目击他们在一家俱乐部吃饭,然后手拉着手进入一间套房,一个晚上都没有出来。

不过,在个人生活以外,胡佛却严厉追查同性恋者,他的下属一旦被他查出有同性恋嫌疑,便立刻解雇。他死了之后,有人发现他收藏的照片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托尔逊:无论是睡觉、沐浴还是歪着脑袋吐烟圈。而在人们整理他的信件时,还发现胡佛总是称一个叫伯韦斯的男人为“亲爱的”,据说那是胡佛的第一个男人。不过,后来胡佛有了克莱德·托尔逊。

在同性恋以外,有一种说法是,为了避免丑闻的出现,胡佛牺牲了自己的全部私生活,终生未娶。的确,对于他这样的一个人来说,要保持自己的形象,只有牺牲自己的生活。但这实在是难以服众。

现实没有电影那么富于艺术的张力。1972年5月2日早上,胡佛被发现死于华盛顿家中的卧室地上。当天下午,尼克松总统在自己的私人日记上写道:“他在一个适当的时候死了。”不过,在对全国发表的官方讲话上,尼克松说的:“埃德加·胡佛先生是这个年代里的一个传奇。”

无论尼克松是否言不由衷,但胡佛在各种力量的锻压之下,终于成为了一个神话。他比别人拥有得更多,也比别人知道得更多。老年的胡佛,一直认为自己是美国的终极保护者,这也是许多美国人一度所认为的。

在没有胡佛的年代,美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某一天,联邦调查局接到了一个电话。“你好,是联邦调查局吗?”“是的,有什么可以效劳的?”“我是想举报我的邻居汤姆。他把大麻藏在他家的木柴中。”“我们会调查的。”

第二天,联邦调查局特工去了汤姆家。他们仔细搜查了放木柴的棚子,甚至亲自动手劈开了每一块木柴,但没有发现大麻,只好甩开汤姆,怏怏地离开了。这时汤姆家的电话响了。“喂,汤姆!联邦调查局的人帮你劈柴了吗?”“是的。”“好,现在该你打电话了。我家花园要翻土。”

很多人都认为这则笑话间接地说明了联邦调查局特工不受美国人欢迎的事实。但这个笑话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另外两件事:一、没有了胡佛,联邦调查局特工少了戾气;二、继承胡佛的精神,只要是在职责内,联邦调查局特工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链接

谈到胡佛这个角色时,《胡佛》导演伊斯特伍德表示:“他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人物,我认为自己最适合拍摄他的故事,不仅因为我对他的一切都十分了解,更因为我是和他一起长大的,他就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有意思的是,最初制片人告诉环球电影公司“这是一部关于FBI的电影”时,环球公司以题材陈旧、不会赚钱为由拒绝。随后,直到制作方找到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担当导演,环球公司的态度开始转变。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加盟助阵,更是让这部电影如虎添翼。

《成事在人》,橄榄球场边的曼德拉

马帅

电影《成事在人》在香港的翻译名是《不败雄心》。香港的Beyond乐队曾经有首著名歌曲《光辉岁月》,也是献给《成事在人》的主人公:纳尔逊·曼德拉。

运动成为了象征

时间回到19世纪中期。英式橄榄球随英国人在开普敦登陆而传入南非,不久后迅速成为最受南非的白人欢迎的运动。在20世纪上半叶,南非橄榄球队几乎保持不败的战绩。

不过,到二战以后,橄榄球在南非的身份开始变得特殊。白人政府以橄榄球作为训练军队和警察的手段,更借此为宣传武器,展示其政权的强大。而在南非的白人,也将敌视的目光由英国人转移到了南非本土黑人身上。与之相似的还有新西兰,有一年新西兰的橄榄球队为了能得到去南非比赛的机会,不得不将队中的毛利人从名单中拿下。所以在南非黑人的视线里,橄榄球成为了种族隔离制度的一大支柱符号,也是他们发自心底所痛恨的东西。

在距离开普敦7英里以外的罗本岛,有一座森严的监狱,编号“46664”的一个黑人男子在这里学会了橄榄球的规则,并渐渐从中发现了乐趣。最初,“46664”并不喜欢这个运动,他喜欢的是拳击。从1964年到1990年,“46664”先后辗转于开普敦附近的三座监狱,可谓人类近代史上最漫长的煎熬。在罗本岛,他呆了十多年,偶尔间,一个念头会闪过:橄榄球正是将不同的人团结在一起,共同在场上奋斗,而新南非的建立,不也一样是要将不同的人团结在一起吗?随着对橄榄球理解的加深,“46664”对南非的理解也在加深,他的心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把橄榄球当成黑人接触白人的桥梁,把它当做整个南非的一块基石。“46664”的名字叫做纳尔逊·曼德拉。

1990年2月11日,“46664”被释放。几个小时后,曼德拉出现在开普敦市政厅的阳台上,向全世界宣告一个新南非的到来。南非著名黑人主教德斯蒙德·图图说:“这将是一个彩虹国度。”

橄榄球带来的思考

旧时代的终点,也是新时代的起点。然而,并不是意味一切就可以从头再来。“他赢得了选举,但他能驾驭一个国家吗?”这是当时人们对他的疑问。

在影片中,曼德拉并不掩饰自己以前的激进,例如有一个桥段,就是说他在监狱中用各种形式反抗白人政权下的“祖国”,乃至于每到国际比赛,都去为对手喝彩。可当他走出监狱,他和他的支持者们,成了这个国家的主人,南非橄榄球国家队,也就成了自己的队伍。

1992年发生了一件事,让曼德拉看见了种族问题带来的不稳定。那一年,一个名叫谢丽尔的南非黑人女子乒乓球选手被选入奥运代表队,而多次击败她的苏丽塔却落选,苏丽塔是一个白人,因此这个事件的政治象征性大大刺激了刚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随后新政府又禁止橄榄球队使用带有白人种族主义象征的跳羚标志,转而用国花山龙眼花代替,但橄榄球联盟公然抗命,于是一夕之间,也将整个南非带入内战边缘。所以,曼德拉不得不重新为脆弱的国家而思考。

时间走到了1995年。这一年,南非成为了橄榄球世界杯的主办国,在这个南回归线上的国家,当时国内的黑人一直在都冷眼旁观,而南非橄榄球队“绿羚队”更因为战绩不佳备受质疑和嘲讽。一个连本国国民的支持都无法获得的国家队能顺利代表国家征战吗?很明显可以,但毫无意义。

这时,曼德拉在罗本岛的念头重新浮现了出来,他必须找到一个方法唤起民众对南非这个国家的认同,这也是拯救国内经济不振、治安败坏与严重的种族歧视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世界杯期间,曼德拉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全力支持“绿羚队”,将他们送上世界杯的最高领奖台。

《成事在人》说的就是这个故事,《成事在人》不是一部体育励志片,而是以曼德拉为中心的人物政治片,由于故事都在历史上客观地发生着,而使得内容颇具传奇色彩。

1995年6月,橄榄球世界杯首次在南非举行,而南非队在决赛中击败新西兰一举夺冠。所有目光和镜头都对准了77岁的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那天,曼德拉没有身着西装或者民族服饰,而是穿一件墨绿色橄榄球国家队球衣,尽管它曾经象征种族隔离的。曼德拉微笑着将冠军奖杯亲自颁发给自己国家队的队长、白人球员弗朗科伊斯·皮纳尔。南非白人冷静地伸出自己的手,以示绅士精神。

《成事在人》主演弗里曼,美国黑人男演员,和曼德拉是多年的好友,他为了拍这部电影,还特地跑去和曼德拉住了一阵子,模仿曼德拉的动作、口音不在话下。况且,曼德拉早就放话:“只有摩根·弗里曼才演得了我!”所以没有悬念地,弗里曼在本片里就演曼德拉。

第一天弗里曼在排练曼德拉的简短演说,现场无论是演员还是摄影师都不由自主地停下手边工作痴痴地望着弗里曼,许多人都被当年曼德拉的演讲感动得泪流满面。

真正融合的球队

在橄榄球之外,还有足球,它们一直被看成是南非贫富两个阶层的不同专属运动。

其实直到现在,在开普敦的街头,如果看到两根高高竖起的直杆,那么接下来就一定能看到属于学校的橄榄球场:这代表这个学校条件还不错,而它的学生很可能大多数依然都是白人;而如果在平民区发现一块空地,那么上面很可能聚集着上百个黑人孩子,而他们追抢的是足球。

2010年,在曼德拉因为曾孙女车祸而缺席的南非世界杯赛上,南非国家足球队里白人球员其实寥寥无几;而2009年夏天在南非举行的联合会杯上,南非国家队的主力阵容中,居然只有马修·布斯一名白人中卫。而南非橄榄球队则是完全不一样,1995年夺得世界杯的那支球队中,只有切斯特·威廉姆斯一名黑人;2007年南非队再次在法国成为世界冠军,不过首发的15名球员中,只有两名黑人球员。

不过,正如香港乐队Beyond在歌颂曼德拉的歌曲《光辉岁月》里所唱:“可否不分肤色的界限,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肤色的分歧只是表面,南非最著名的球员昆顿·福琼在南非世界杯期间就说过:“无论肤色黑与白,大家都拥抱在一起。不过,世界杯的时刻也将是如此。因为,足球是人民的运动。”他曾表示,球队的成功是南非真正融合的开始。

在2010南非世界杯前夕,曾经有人还在揣测,南非人还会像以前那样,看见荷兰队或者西班牙队进了球,会比本国进球还要激动。

不过南非人胜券在握,他们都记得,一年以前(2009年)联合会杯时,南非队对垒伊拉克队时,埃利斯公园球场的5万黑人球迷发出的“Boooo”的呼喊,当然这不是歌迷的嘘声,这只是证明,足球又到了球队中唯一的白人球员布斯的脚下。

链接

《成事在人》片名Invictus取自西班牙语,是一首给予了曼德拉很大鼓舞的诗歌名字,在片中出现了许多次。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最近拍摄了《胡佛传》。在拍摄《成事在人》的时候,导演说:“我对曼德拉略有所知,但知之不详。我知道他经历过牢狱,赢得了选举,却从未听说橄榄球赛这件事。我相当佩服曼德拉的政治远见以及他所做的一切。他总是知道自己要怎么做,而他也总能成就他想做的事。”如同曼德拉卓越的政治领导才能一般,伊思特伍德几近完美地将体育魅力与政治感染力结合到了一部电影中。

而主演摩根·弗里曼对“曼德拉”一角神往已久。当曼德拉说出最希望弗里曼扮演自己的时候,他以为这是迟早的事情,但要实现却花上长时间等待。

政治

美国间谍网中东受挫

叶 雨

中央情报局在黎巴嫩雇用的线人中存在“双重间谍”,也是造成其他线人落网的重要原因。这些“双重间谍”假装为中央情报局效力,进而获取接头暗号。通过这些信息,真主党武装至少确认了12名“内线”以及多名官员的身份,进而打入间谍网络内部。

1947年,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了《国家安全法案》,中央情报局(CIA)应运而生。这个部门的常规任务就是收集、评估和传播国外情报,以协助总统和美国政府的高级决策者就国家安全问题作出决策。但是他们既不能刺探美国人在国内的活动,也不能参与暗杀——尽管它曾经因为违反这两点规定而受到指控。

在中央情报局的两万名雇员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在从事秘密活动,但他们并不像好莱坞电影所呈现的那样无所不能,甚至时常犯错。最近半年来,这个机构就在中东地区栽了几个大跟头。

与巴情报机构反目

在苏联占领阿富汗的岁月里,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和巴基斯坦的三军情报局曾度过一段“蜜月”。当时,中央情报局与三军情报局亲密合作,为将苏军赶出阿富汗,美向巴方提供了数以十亿计的美元。“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又与巴基斯坦进行了密切的“反恐”合作。2011年5月,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在未告知巴基斯坦的情况下突袭了本·拉丹在该国的住所。据《纽约时报》后来的报道称,当奥巴马派美军突袭本·拉丹住所时,已做好准备,一旦巴军干预,就不惜与其交火。由于担心与巴军发生冲突,美军还多派了两架直升机。

本·拉丹之死暴露了中央情报局和巴基斯坦的间谍机构之间的裂痕。拉丹死后没过几天,中央情报局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堡负责人身份曝光,这名负责人为美军找到拉丹出了不少力。情报圈子里对泄露事件的怀疑集中在巴军方高级官员、负责与媒体联系的阿塔尔·阿巴斯少将身上。所谓中央情报局驻伊斯兰堡负责人的名字是一家私人电视台最先公布的,而阿巴斯少将的兄弟马兹哈尔·阿巴斯正是该电视台的新闻负责人。

美国官员据此认为,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故意泄密,他们以此报复美军突袭本·拉丹的单边军事行动。巴基斯坦的媒体对此反唇相讥,他们认为美国突袭本·拉丹,就是要在巴基斯坦人民和三军情报局之间制造分裂。对巴军方来说,美军在巴境内发现本·拉丹藏身处令其感到非常尴尬。因未能阻止美国的行动,巴军队和情报部门在国内受到尖刻的批评。许多巴基斯坦人认为此次袭击侵犯了巴主权。事实上,这次行动也使巴陆军参谋长基亚尼名誉扫地,人民党内外都传出了要求基亚尼和三军情报局局长帕夏辞职的声音。

不管怎么说,中央情报局驻伊斯兰堡负责人身份曝光表明,中央情报局与三军情报局之间的关系开始步入冰河期,美国在这里的间谍活动必将严重受挫。

间谍网被“一锅端”

其实美国情报机关在几个国家设立间谍网络,他们通过美国在当地的领事馆和大使馆,尤其是土耳其、阿联酋、马来西亚这些国家,并利用向当地民众提供海外签证、工作、学习和住处,来搜集有关核计划、航空、国防、石油天然气管道、电力系统、通讯系统、海关、银行系统等多领域的情报,并试图搞破坏活动。

最近这些间谍在伊朗和黎巴嫩几乎遭遇灭顶之灾。10多名中央情报局间谍据报在伊朗及黎巴嫩被捕,美国政府估计他们已被杀害或将被处决。虽然间谍战中的死亡事件在所难免,但这次中央情报局的损失比以往都更加严重。

真主党曾被美国国务院称为“世界上技术最强的恐怖组织”。在伊朗的支持下,真主党建立起专业的反间谍机构,纳斯鲁拉骄傲地称之为“反间谍战队”。纳斯鲁拉的反间谍人员使用最新商业软件,开始在真主党内部搜寻间谍。为了找出间谍,真主党监控手机数据以寻找异常情况。搜查工作花费了数年时间,近来真主党和黎巴嫩政府开始抓捕间谍。

其实早在2011年5月,伊朗情报部门宣布捣毁中央情报局的一个间谍网,逮捕30名美国间谍。情报部门发现并捣毁的这一间谍网,是美国情报机关中央情报局最杰出的几位情报人员设立的,这一间谍网关系复杂,蓄意搞破坏活动。这些间谍都是中央情报局招募的“线人”。他们的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刺探伊朗境内各种情报,打探被美国认为是恐怖组织的黎巴嫩真主党的最新动态。

伊朗情报部门通过跟踪侦查,将这一间谍网破获,逮捕了在境内的30名为美国工作的间谍,切断了他们的情报,并识别出间谍网在不同国家的42个情报人员。情报部门建议国内民众,如果有可疑人士邀请他们出国学习或居住,就要保持高度警惕。

致命失误引火上身

过去半年已有多名美国间谍丧生,偶尔还有严重失利。落后的谍报技术害了这些中央情报局间谍,中央情报局最终也未能保护他们。美国在两国构建的间谍网被连根拔起,对美国查探伊朗核武计划及黎巴嫩真主党是否企图袭击以色列,带来沉重打击。

前中央情报局高级官员贝尔称,黎巴嫩真主党人冷酷无情,一旦发现有人从事间谍活动,可能长期扣留,也可能直接处决。美国的间谍活动在德黑兰及贝鲁特溃败后,贝尔批评指挥官员过于粗心大意。目前美国间谍情报技术差劣,官员也喜欢走捷径,这次出事中央情报局要负上一定责任。他还形容中央情报局如今像无头苍蝇,顿失方寸。因为早在2011年6月,黎巴嫩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就表示,两名真主党高层担任中央情报局间谍的身份曝光;而在此之前1个月,伊朗情报局长也在电视节目中展示了美国间谍沟通网站的画面。但是这些都未引起中央情报局的足够重视。

事实上,在黎巴嫩雇用的线人中存在“双重间谍”,也是中央情报局在该地区遇挫的重要原因。这些“双重间谍”假装为中央情报局效力,进而获取接头暗号。通过这些信息,真主党武装至少确认了12名“内线”以及多名官员的身份,进而打入间谍网络内部。由于中央情报局官员多次在同一地点与多名线人会面,难免引起怀疑。中央情报局讨论与线人见面的地点时,使用了“薄饼”为代号,这代表贝鲁特一家“必胜客”分店。黎巴嫩真主党因此掌握10多名线人及中央情报局人员的身份,把这个间谍网一举端掉。

此外,伊朗情报部门通过网络监控,也发现了间谍在伊朗的沟通方式。

中央情报局间谍丑闻

伊朗政变——1953年,一场中央情报局暗中支持的政变推翻了民选总理,将权利交还给了伊朗国王。

猪湾事件——1961年,由中央情报局暗中支持的一支古巴流亡者的准军事组织袭击了古巴的猪湾。由于遭到古巴军队反击,不得不迅速结束战斗。

水门事件——1972年,尼克松总统连任竞选班底中的前中央情报局官员与闯入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事件有所牵连。

伊朗叛军事件——里根政府的部分官员违反禁运规定,帮助向伊朗出售武器。这些收入提供给尼加拉瓜一个右翼的叛军游击队。1986年,里根承认防御武器已经转移到伊朗。有证据表明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凯西卷入该丑闻。

日里诺夫斯基,俄罗斯政坛怪客

关飞

为了宣传防流感疫苗,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日里诺夫斯基当着俄罗斯国人的面扒下了裤子,露出雪白、肥肥的屁股,让一位中年女护士给他打疫苗,然后还美滋滋地说:“我疼得尖叫了吗?一点也没有。我的面色既未变得苍白,头部也未感觉疼痛。瞧,咱们俄罗斯的护士棒着呢。”

2011年,日本发生地震,各国政要都在表示哀悼和慰问,唯独有一位俄罗斯政客却在试图“挖墙脚”,他叫日里诺夫斯基。

他很认真地说,日本这个国家在未来会面临灭顶之灾,欢迎日本人都移民到俄罗斯的人口稀少地区来,因为“这些工作勤劳的日本人会让俄罗斯从中受益”。如果说他是一个小党派的政客,说这种话也没什么,可他是俄罗斯国家杜马(下议院)副主席,媒体都称他为“怪客”。日本的海啸是由地震引起的,但俄罗斯的“海啸”恐怕都是由他引起的。

果不其然,就在挖过日本墙脚之后的5月,他又在电视采访中抛出惊天言论:如果美国、联合国和格鲁吉亚想要阻止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话,那俄罗斯就会用秘密武器,“在15分钟内摧毁地球的任意地区,足以杀死1亿人”。

或许是怕听众觉得他是在吓唬人,他又详细地解释了一下:“并不是大爆炸,也不是射线爆炸,不是激光,也不是闪电,那是一种安静又和平的武器——天气控制技术,它会让整个大陆永远陷入沉睡,1.2亿人会死,苏联和美国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这种技术了,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了。”他说,如果日本人继续执迷不悟地和俄罗斯争千岛群岛(日本称为“北方四岛”),那日本会片瓦无存,1.2亿人都会死。他还不忘记警告一下格鲁吉亚,如果再和俄罗斯唱反调,“高加索也会有一场海啸”。

几乎每个月,这位俄罗斯自由民主党主席、国家杜马副主席都会说出一些惊世言论,然后成为媒体头条。就是怕日里诺夫斯基要在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和2012总统大选中胡说八道,梅德韦杰夫在2011年11月警告他说:“一些丑八怪使我们这个民族蒙受耻辱,但基本上每个民族都有这样的人,但这不意味着可以发表种族主义色彩的演说。”

但是俄罗斯人太喜欢这位神经质的政客了,民调显示,俄罗斯人最想在总统竞选电视辩论中看到普京和日里诺夫斯基对决,因为在看厌了电视肥皂剧和真人秀之后,这个口无遮拦的古怪家伙总是能够让百姓的生活增添欢乐。

乱世政客的生存之术

不过也有人觉得,如此行为荒诞的人,居然能够在“水深险恶”俄罗斯政坛混迹许久,经常言行过格却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他也自有他的“生存之术”。

很多人认为,行为举止粗野异常的日里诺夫斯基肯定是个“没教养的孩子”,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他其实还是一个高材生。他的本科是在莫斯科大学的亚非研究所学习土耳其语,后来参军到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服役,之后又回到了莫斯科大学,拿到了哲学博士的学位。参军服过役的哲学博士,这是他的人生基点。

在苏联解体之前,他是个积极的改革派,在当时的改革派地下政治团体中还是一个颇有魅力的人物。1990年,他与人共同创建了俄罗斯自由民主党,该党是苏联第二个登记在册的政党,也是苏联的第一个反对党,从这个角度讲,他也曾经是“改革的急先锋”。

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的第一次总统大选中,日里诺夫斯基的得票率排名第三,排在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之后,这使得他成为了俄罗斯一颗耀眼的政治明星,当年他45岁,比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都年轻。这个结果让日里诺夫斯基自己也有点意外,因为他在总统候选人中仅排名第六。

此后,他成了总统大选的常客。1996年的大选中,他的民调支持率竟然超过了叶利钦,排在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之后。但此后的投票结果中,他仅排名第五。

他是一个典型的民粹主义者,这也是他的生存之道,从脾气性格上讲,他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人,所以他了解俄罗斯人想要什么。他曾经在竞选中说:“如果我当选,伏特加免费喝!”他还在一次商场的集会中说:“我要是当选总统,内衣、内裤都免费供应!”在2012年的大选之前,他又放话说:“如果我当选,我会把15%的政府官员投进监狱,他们都是贪污犯!”

从上面的竞选口号可以发现,从酗酒,到生活用品供应紧张,再到腐败横行,他的每一个竞选口号都准确地触碰到了当时俄罗斯社会的敏感点,他或许粗野,但绝对聪明。对老百姓的日子和要求,一清二楚。

矛盾的自我:我是谁?

在199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有位候选人叫布坎南,他说美国国会是“被以色列人占领的地方”。这句话让日里诺夫斯基很兴奋,因为他也这么认为。他建议说,美国和俄罗斯都应该在国土上划出一块地方,把“制造麻烦的犹太人送到那里去”。

但没人知道,日里诺夫斯基的父亲就是波兰犹太人,名叫伍尔夫·艾登尔斯坦,但娶了一位俄罗斯姑娘。直到2001年,日里诺夫斯基出版了一本名为《伊万闭塞你的灵魂》的书,他首次公开提到了自己的犹太人父亲,为了在素有反犹传统的俄罗斯生存下去,才把姓氏从艾登尔斯坦,改成了一听就像是俄国人的姓氏:日里诺夫斯基。

这多少有点滑稽,他在明知自己具有犹太血统的情况下还主张把犹太人圈禁起来。他自己狡辩说:“只因为我父亲在我母亲的身体里留下了一滴犹太人的血,所以我就不是俄罗斯人了,就要拒绝俄罗斯文化,就要背弃俄罗斯这片土地?”

为了深爱的俄罗斯,而辱骂父亲的犹太血统,这种爱还真的有些特别。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在他人生的诸多方面,比如说他的大学本科专业是土耳其语,此后在高加索的格鲁吉亚服兵役,可是他最讨厌的人就是土耳其人和高加索人,难道他在那些地方受到过什么虐待么?

但有证据表明,为了改变反犹的文化传统,向往民主制度的苏联领导戈尔巴乔夫曾经公开支持社团的成立,而苏联的第一个独立犹太文化社团“沙鲁姆”的负责人,恰恰就是当时年轻气盛的日里诺夫斯基。

他是犹太人,还是俄罗斯人?恐怕连他自己也难以说清楚,他始终在这其间徘徊。正如他会从一个苏联时期的改革派转变为现今的民族主义者一样,他始终在变化,如果说他为什么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选择,恐怕只能说,在这个问题上,他是一个投机主义者。

他才是卡扎菲的老朋友

芬兰人很讨厌日里诺夫斯基,因为他说芬兰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实际上,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时,芬兰才脱离俄国独立。如今,日里诺夫斯基改变了想法,他又不想收回芬兰了,他在2011年11月30日的一次集会演讲中说:“你们芬兰人到底想干吗?你们从卡累利阿(与芬兰接壤的苏联自治共和国)偷木材,然后又做成家具卖给我们。”

他不仅仅呼唤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对其他国家也是如此。有一次,他出访印度,他就说,现在的印度真小,应该恢复到原来的版图,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收回来。此言一出,巴孟两国气得直跳,可印度却站在后面笑弯了腰。

但也有少数国家喜欢他,北约空袭利比亚时,日里诺夫斯基很着急,他号召阿拉伯世界联合起来去对抗北约,他还要求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收回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诺贝尔和平奖,因为“他的手下正在向利比亚发射导弹”。

日里诺夫斯基才是卡扎菲的老朋友,因为他喜欢一切强硬的政权。卡扎菲死后照片被公布,日里诺夫斯基出于多年的交情不愿意相信那是真的,举出多个证据试图说明死去的是卡扎菲的替身。他还在俄国家杜马提交申请,呼吁“发表一份同情利比亚人民的声明”,但是并非每个议员都和卡扎菲有交情,所以他的提议被否决了。

1995年时,日里诺夫斯基正好身在利比亚,一个好消息降临到他的头上,为了感谢他“孤独地支持车臣战争”,俄罗斯国防部长格拉乔夫破格提拔他,把他从上尉晋升为中校,越过了少校一级。他视卡扎菲为自己的生死之交,2011年2月,他还邀请卡扎菲搬家来莫斯科居住,以躲避北约烧至利比亚的战火。总之,无论是世界上哪里发生了问题,他都很想邀请那里的人搬来俄罗斯居住。

既然他喜欢卡扎菲,也就不会讨厌萨达姆,实际上,他也是萨达姆的好朋友。在海湾战争之后,他还派飞机给萨达姆送去了5吨多重的药品,完全不顾及联合国有关禁飞巴格达的指令。但据美国参议员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显示,日里诺夫斯基与萨达姆的这种“友情”是有价的,从1997年6月到2002年12月,日里诺夫斯基和他领导的自由民主党从萨达姆那里得到了出售7580万桶石油的特权,并因此净赚了867.9万美元。所以,当萨达姆被捕之时,日里诺夫斯基也不相信那是真的,他硬说那是替身,或许是他无法相信,自己的好生意就这样被美军给搅了。

可以相信,日里诺夫斯基与卡扎菲的友谊,也应该是基于支票的吧。

如此毒舌的日里诺夫斯基,对于“敌人”肯定是没有好话,他曾经抨击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说:“像赖斯这样自卑与自傲混合一体的女人,是极端危险的。她们就像是那些恶毒的丈母娘一样——对所有人都充满仇恨和恶意。因此,每个人都希望尽可能快地逃离这样的女人身边。不过,即便是一名丈母娘,也要比一个单身而且没有孩子的女政治家要好。”但他却不知,他的老朋友卡扎菲却暗恋着赖斯,即便在逃命的地堡中,还精心收藏着赖斯的相册。

媒体眼中的“活宝”

翻阅俄罗斯的报纸,日里诺夫斯基的头条数量可能要超过普京,因为他的言论实在太过于耸人听闻了,自然就是小报的宠儿。

他说美国人巧取豪夺低价买走了阿拉斯加,所以俄罗斯要把阿拉斯加给收回来;他说德国那地方没什么好,所以只适合堆放核废料,结果德国禁止他入境了;他当着爱沙尼亚领导人的面就说,你们挡住俄罗斯通往近海港口的路了!

但在日里诺夫斯基的自由民主党中,“活宝”绝非只有他一个人,党内不但有善于煽风点火的媒体焦点人物,甚至还有出演情色电影的女星。这位女星经常在聚会时抱住日里诺夫斯基狂吻,搞得这位狂人也有点不好意思。

为了提倡接种防治流感的疫苗,日里诺夫斯基做起了代言人,在电视镜头之前,他当着俄罗斯国人的面扒下了裤子,露出雪白、肥肥的屁股,让一位中年女护士给他打疫苗,然后还美滋滋地说:“我疼得尖叫了吗?一点也没有。我的面色既未变得苍白,头部也未感觉疼痛。瞧,咱们俄罗斯的护士棒着呢。”他解释说,他是想让大家不要怕疼,都来打疫苗。

他的矛盾、表演和放肆,都成了俄罗斯政坛上的一抹亮色,照见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坛独特而荒芜的景象:尽管热闹,但那里距离真正的现代政治文明,还相当遥远。

阿富汗唯一女将军

王晓枫

国民军“穆桂英”卡图戎马30年

2002年元旦,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国家体育场内,总统卡尔扎伊和数万民众共同庆祝塔利班倒台后的第一个新年。这时,一位身手矫健的女伞兵从体育场上空的直升机内纵身一跃,打开彩色降落伞,并放飞了6只和平鸽,民众随之一片欢呼。

完成这历史性一跃的就是卡图·穆罕默德·扎伊,阿富汗国民军中唯一的女将军,一个曾经创造600多次成功跳伞奇迹的女人,在男人统治一切的阿富汗,她是绝无仅有的。

“假小子”闯入军营

卡图出生在喀布尔一个海关官员家庭,从小就是一个“假小子”,当一般女孩在做家务,为嫁人做准备时,她却热衷于去体育场学习武术。卡图高中毕业时,正好赶上苏联支持的新政权用苏联的方式对国家进行现代化,其中包括提高妇女权益和建设新军。毕业典礼上,卡图决定参军。

她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生活,父亲在她6岁时去世,母亲一个人独自抚养了7个女儿和2个儿子。就这样,卡图加入了伞兵,其他新兵几乎都是男人。在成为新兵的第二天,她就面临着一项艰巨的考验——150公里负重拉练,从首都喀布尔翻越高山到达东部城市贾拉拉巴德。在拉练的日子中,卡图以大地为席,天空为被,与一群男兵露宿在荒山野外,她说,到达目的地后,自己的脚被磨得鲜血淋漓,“我们在这些日子中真是遭了不少罪”,但在这次拉练中,她凭借优异表现,成绩名列前茅,令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卡图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跳伞时那种恐惧而奇妙的感觉,“不像是在降落,就好像被天空接纳了一样”。在部队,卡图总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精通各种轻型武器,她无论是在跳伞技巧还是地面射击都比同期的男兵强。

然而,优异的表现并未给卡图带来尊重,反而是忌妒与暗算,特别是卡图不断升职的时候,因为有些人不想让女人留在军营中。她的食物曾被下毒两次,甚至有一次她的鞋里被放进了一个沾有毒液的钉子。最严重的暗算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次跳伞中,卡图跳出机舱后突然发现主降落伞打不开。关键时刻,她稳住心神,打开了备用降落伞。这使她的下落速度减慢,最终得以活命,但是身负重伤,她摔断了腿和7根肋骨,并且身体多处关节脱臼。直到现在卡图仍坚信这起暗算是由一个仇恨她的男兵策划,但是军队却从来没有打算调查这起事件。

短暂的婚姻生活

1990年,卡图嫁给了一名阿富汗士兵,但一年后,灾难骤然降临。一颗炸弹将她的公寓炸成两截,夺走了她的丈夫,而她自己也被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力抛到了街上。幸运的是,她40天大的儿子活了下来。

泪水还未擦干,灾难接踵而至。在塔利班统治的5年里,卡图被剥夺了在军队工作的机会,甚至被禁止出门,但是卡图却作出了比一些男性军人更勇敢的决定。那时,她的很多军官同事都选择流亡西方,她却留下来,和国家的命运共存亡。

卡图自豪地说:“我那时决定留下来和国家一起等待希望的到来。”在塔利班百般迫害下,她难以置信地活了下来。她靠缝地毯缝衣服养活了全家,还秘密在家中开设了一个女子学校,教女孩子们识字,这在塔利班统治下是要冒生命危险的,因为被发现的代价是石刑。

卡图所期盼的希望终于到来了。塔利班被推翻了,而她也如愿回到了军队中,更被卡尔扎伊晋升为将军。在2004年阿富汗独立日的跳伞大赛中,卡图还击败了35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男性选手,获得冠军。

历尽磨难依然乐观

卡图今年已经46岁,身为三星上将的她在阿富汗国防部工作,负责管理女兵运动队,这是一份朝九晚五的办公室文职工作。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美好的结局。自2006年起,她再次被禁止跳伞了,她深深感到自己被边缘化了,而女性在军中的地位其实和几十年前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卡图说:“我很想跳伞但是我已经不能这么做了,我怀念那种从高空中纵身跳下的感觉。”

时至今日,卡图走在军营中,仍然有男列兵拒绝向她肩膀上的三颗星和胸前挂满的勋章行礼。国际特赦组织分析师摩萨迪克说:“在阿富汗,作为女性,无论你贵为将军还是部长,你都要面对令人绝望的歧视,你在整个体制中只能是一个小角色。”

她依然居住在一间狭小的公寓里,她住在这栋楼房里已经快20年了,房间里摆满了人造花和布娃娃,这些温馨的符号时刻提醒着人们卡图的女性身份。在她的房间中有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她容光焕发,胸前挂满了记录着她军旅生涯中光辉岁月的勋章。

当被问到在家是否还下厨时,卡图展开了微笑:“一切我都能做。在家里我是个女人。到了外面,我就和男人一样。”卡图说,现在的每一天对她来说都是神的恩赐,因为她和所有阿富汗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承受太多痛苦了。

“基地”组织的媒体战

王猛

“基地”的自办媒体对于招募追随者相当有效。虽然极端媒体中的一些观点让西方人看来十分荒唐,但对于那些对生活感到绝望的年轻穆斯林来说,却是点到了他们心中的痛处。

美国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基地”组织竟然与他们站在了一起。在2011年召开的第66届联合国大会上,伊朗总统内贾德语出惊人,他指责美国自导自演了“9·11”事件,并以此为借口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战争。这些言论不仅导致在场的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外交官纷纷退场,还引来了“基地”组织的口诛笔伐。

“基地”组织是通过旗下英文杂志《启示》警告内贾德的,该杂志认为,伊朗对“基地”组织策划、实施的“9·11”袭击事件心怀嫉妒,“‘基地’组织成功做到了伊朗没能做到的事情,因此伊朗希望通过阴谋论来剥夺‘基地’组织本应享有的荣誉”。

反美同盟发生内讧,并且其中一方还为自己开脱,这对美国来说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可这种心态只存留了两个月,2011年11月底,纽约当局逮捕了一名企图对政府工作人员发动炸弹袭击的男子。经过审问发现,这名恐怖分子造炸弹的技术正是在《启示》杂志上学的。

“基地”的自办媒体对于招募追随者相当有效。虽然极端媒体中的一些观点让西方人看来十分荒唐,但对于那些对生活感到绝望的年轻穆斯林来说,却是点到了他们心中的痛处。在近年沙特阿拉伯、也门和巴基斯坦等国遭受自然灾害时,这些极端媒体往往反应迅速,甚至捐款赈灾,与当地政府的低效形成鲜明对比,由此争取到了更多支持者。

“基地”官网被黑

虽然“基地”自办杂志的时间不长,但其媒体宣传从来就没停过。在“9·11”事件之前,“基地”组织就有了自己的官方网站(alneda.com)。该网站于2001年3月上线,网站上有一个留言板,上面经常会出现一些与“基地”组织、宗教、军事都无关的“正常”帖子,美国的联邦调查局(FBI)一直怀疑这些帖子是用密码写成的,用来传递最新的情报和行动指引。2001年9月那场著名的爆炸袭击发生后,本·拉丹正是通过该网站发布了讲话录像。

随后,美国开始对“基地”展开疯狂报复,阿富汗和很多伊斯兰国家的电话、传真等传统沟通方式受到严厉限制,“基地”组织决定转移网站服务器。就在这个时候,美国马里兰州一个黑客麦斯纳第一时间知道了“基地”组织的计划,也许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绝技,他决定黑掉这个网站。

在转移服务器当天,麦斯纳开始寻求下手机会。当域名移走的一瞬间,域名没有主人,麦斯纳趁机截取了转移信息,并很快地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加插进去。当含有麦斯纳个人信息的资料到达域名管理服务器的时候,alneda.com就理所当然地到了他的手上。整个域名截取过程只用了几秒钟。“基地”的网络管理员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他们本以为域名转移工作已顺利完成。麦斯纳一想起这件得意之作就忍不住高兴:“这些王八蛋实在很狡猾,但他们的域名毕竟还是被我抢过来了,现在‘基地’组织网站的主人是我了!”

麦斯纳备份下来的原网站内容原封不动地放上去,这使得一般访问者根本发现不了破绽。但是他耍了个小花招,在网站上设置了一个跟踪程序。在仅仅5天的时间内,他就掌握了所有与“基地”组织相关的网站和留言板的动向。这份周全的情报,联邦调查局都未必搞得到。

5天后“基地”的网络管理员还是发现了猫腻,他们在一个伊斯兰宗教留言板上发布了一条警告信息。那条留言宣布:有人劫持了alneda.com的域名,这肯定是美国佬在捣鬼,大家别再登录那个网站了。

麦斯纳在走之前还不忘搞个恶作剧:他将网站首页的画面改为美国政府的大印章,还加上了一句典型的黑客宣言——“这个网站已经被我黑掉,现在被美国控制!”如今,虽然“基地”组织又找到了新的域名,重新开始了运作,但官网被黑留下的阴影却久久挥之不去。

来自“基地”的“启示”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基地”成员都只是一群暴力狂,怎么会办杂志呢?如果真是头脑简单,他们恐怕被剿灭几百次了。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基地”制造新闻,造就了媒体的许多故事;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过后,“基地”活动空间就严重受限,行动难度不断加大。于是,他们开始利用媒体,借助媒体制造恐怖事件。“基地”组织的首份英文出版物《启示》杂志在这一背景下诞生。

负责编辑出版《启示》杂志的是“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杂志口号是“把好公民变为圣战者”,目标受众是生活在欧美的年轻穆斯林。他们以英文为工具,以互联网为平台,试图变幻舞台招募更多人,实现对抗西方的战略转变。这群人精通英语、了解西方文化,能够对美国产生一定威胁。杂志尚未出生就身负“重大使命”:将“基地”的信息和主张传播至阿拉伯地区之外,特别针对的目标是那些生活在西方国家、使用西方语言的阿拉伯裔西方人。

2010年6月29日,67页的《启示》在线杂志第一期出版。但除前3页外,其余全是乱码。杂志给人的整体感觉有如童子军手册,虽说文章语调具亲和力,但内容却极端激进且极其认真严肃。其中《在老妈的厨房里制作炸弹》一文教人如何做炸弹,只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就可做出至少能炸死10人的炸弹。该文详细说明如何以糖、压碎的火柴棒头的火药、钢管、圣诞树的灯饰、电池与时钟制作土制炸弹。而《筹谋圣战》一文则开出一份从事伊斯兰“圣战”必备物品的打包清单。此外,杂志还列举出一组电子邮箱地址,其中包括Hotmail邮箱地址,呼吁“志同道合者”与这些邮箱主动联系。杂志建议追随者在发送邮件前安装反间谍软件,防止西方情报机构监控。

尽管已经十分小心了,但在线杂志还是出了纰漏。2011年6月,英国情报人员成功入侵《启示》的网站,在情报人员动过手脚后,杂志的《在老妈的厨房里制作炸弹》不再显示如何制作炸弹,而代之以纸托蛋糕制作秘诀。不仅如此,他们还删去“基地”头目本·拉丹、“基地”二号人物艾曼·扎瓦希里等人的多篇文章。后来,《启示》杂志花了半个月才把这些内容恢复。

从“出口”到“进口”

《启示》杂志第二期有篇文章教唆恐怖分子在餐厅中制造惨剧,还鼓吹使用“终结的割草机”以造成更多伤亡。所谓“终结的割草机”,即在汽车上焊接巨型刀片,将其改装成“割草机”,尽可能一次性撞上最多的人。据悉,这本“杀人手册”中有两篇文章出自美国人安瓦尔·奥拉基之手。他因涉嫌参与2009年圣诞节在航班上企图实施爆炸,而被美国列入“猎杀”黑名单。奥拉基几年前即定居也门,此后不断经由互联网释放英语言论,招募生活在美国本土、具有潜在极端倾向的美国人。

不惜背井离乡而投身“国际恐怖事业”的美国人,远不止奥拉基一个。在《启示》第二期,一个名为萨米尔汗的美国人撰写了一篇题为“背叛美国,我很自豪”的文章,描述了他在类似杂志的影响下,从北卡罗来纳州的一名网络伊斯兰“圣战”者转变成为也门全职恐怖分子的经过。萨米尔汗1987年出生在沙特阿拉伯,7岁时随家人搬至纽约,后来又搬至北卡罗来纳州。在美期间,萨米尔汗曾经参加“伊斯兰思想者社会组织”的会议。据悉,该组织对外界宣称,其任务是建设理想的伊斯兰社会。该组织网站上称:“我们一直在理智的手段和非暴力政治手段之间挣扎。”

此外,萨米尔汗还参与了宗教极端分子博客的撰写,他的网名是inshaAllha-shaheed(中文意为“上帝愿为殉难者”)。萨米尔汗将“基地”的宣传材料翻译成英文放进博客,还加上一些伊拉克武装组织和其他武装的视频链接。2007年《纽约时报》说他是“有关暴力伊斯兰武装的多媒体产品的西方转播站”。2009年10月他买了往返票前往也门,不过此后再也没有回到美国,如今他在“基地”组织地方分支中担任重要职务。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基地”组织此前基本不会招聘非阿拉伯裔成员,但如今,他们用英语展开全球招募行动。如果说,过去“基地”一直是在“出口”恐怖分子,现在情况变了——他们开始“进口”恐怖分子。

女性“圣战”指南

女性也顶半边天。为了笼络更多的“圣战”者,“基地”组织于2011年夏天又推出女性杂志,开始对穆斯林妇女进行宣传。创刊号的封面上是一名被穆斯林罩袍裹得严严实实的妇女,手持一支冲锋枪。杂志发刊词中有这么几句:“女性撑起半边天,也可以说女性就是全部,因为她们孕育了下一代。伊斯兰的敌人正致力于阻止穆斯林妇女了解她们的宗教以及领悟自己的角色,因为女性一旦了解了这一切,就会加入‘圣战’。伊斯兰国家必须让女性了解自己的宗教,以及‘圣战’多么需要她们。”

和《ELLE》等女性时尚杂志一样,这本名为《神圣女性》的杂志制作精良,也有许多诸如怎么找到如意郎君、如何保护皮肤以及急救小常识、女性礼仪等内容。但杂志更多的篇幅却是在教导女性投身“圣战”、严格遵守穆斯林的清规戒律。比如,嫁人就嫁“圣战”者;除非确实必要,否则不要轻易出门;永远穿罩袍以抵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如何在厨房中自制炸弹等。

为了更有说服力,杂志还对“圣战烈士”的遗孀进行了大篇幅的专访,高度赞扬为“圣战”献出生命的“烈士”,称“圣战”的信奉者定会获得平安和幸福。这个化名“黑寡妇”的女性大赞在阿富汗策划自杀式炸弹袭击的前夫英勇不凡。其实,这并不是“基地”组织推出的第一本女性杂志。2010年2月“基地”发行过一本名为《坎萨阿的孙女们》的杂志唆使女性参加“圣战”,不过该杂志仅发行了两期。

美国军火贸易暴增的背后

别 傲·

年底一算账,美国在军火市场依然一骑绝尘,今年收成翻番。这边点票子,哪管那厢血泪千行骨肉离别。军火商说,其实,他们也有原则。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各地示威游行不断,关于美国“衰落”的话题也在全球各地引起争论。美国政府也没闲着,制造业促进法案、刺激就业法案、减税法案等一系列政策持续出台,然而这些都无济于事。除了印钞票、提高债务上限、限制他国进口外,出售军火是个不错的救急之策。在美国,军火贸易是和金融业、计算机行业并驾齐驱的支柱产业,其盈利能力稳居世界前列。

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最近指出,美国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火供应商,其供应量占到全球军火总出口量的30%。亚洲和大洋洲是美国最大的军火出口市场,美国出口的41%的军火进入了这些地区。美国军火2011年出口额达460亿美元,其中79%由客户地区或客户组织支付,21%由美国政府援助项目埋单。这个总额跟2010年相比增加了近一倍。

北约在2011年3月接手对利比亚军事行动指挥权后,一些北约成员国联系美国国防部对外军售计划处,要求快速补充军火库的消耗。尽管如此,美国国防部对外军售计划处还是堆积大批订单。包括往年签约但尚未交付的订单在内,处理中订单总数达1.3万份,涉及165个国家和地区,合同总额3270亿美元。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时候,为什么世界军火贸易的需求不降反升?这是因为军火买卖具有高度的攀比性。一国购买武器必然引起邻国高度紧张,于是跟风购买。另外,这些年来客户理念也发生了转变,外国客户过去喜欢以最低成本购买美制军械,只要能省钱,不在乎拖沓的交付时间。现在他们希望能够快速交货,因此交易费用大幅增加。

其实,美国的军火贸易还不光局限于国外,国内的网上军火贸易也是其军火贸易的一部分。仅占全世界5%人口的美国,其军费开支高达全球军费总和的50%,且拥有全球最发达的互联网,网上军火贸易应运而生。“需要美军军事装备吗?现在就购买!”从易趣网等电子购物网站上就可轻易获得肩射防空火箭弹和M-16、M-4型步枪。这些军火大部分都是从部队偷出来的。

大批军火流向何方?

中东本来是英法等国的主要军火出口地,然而自2005年以来,美国开始主导这一地区的军火贸易,所占份额已超过总需求的一半。

阿联酋是一段时期内常规武器交易的最大市场,美国的防务企业赢得了这个国家60%的武器合同。在席卷中东的“阿拉伯之春”发生后,美国向沙特抛出总价值60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一揽子军售方案。这笔军火交易相当于军事强国一年的军费开支(2009年法国军费639亿美元,英国军费583亿美元,俄罗斯军费533亿美元)。按照美国政府的宣传,与沙特的此项军火交易将为美国军工企业至少保留7.5万个工作机会,在11月中期选举即将到来的情况下,美国国会议员没有胆量在经济议题上冒险。

在这宗美国对外军售史上最大的军火贸易中,美国向沙特出售84架F-15E战斗机、升级沙特皇家空军的70架F-15战斗机,出售70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72架“黑鹰”通用直升机和36架“小鸟”直升机。该笔交易将根据生产计划和训练需要在未来5到10年内执行完毕。

除了沙特,印度和中国台湾也是美国军火的大买家。印度在2010年购买美国武器的金额高达80亿美元,订购了10架C-17“环球霸王”军用运输机、145门M-75mm榴弹炮、21枚AGM-84L Block II “鱼叉”反舰飞弹以及AH-64D“阿帕奇”长弓直升机的武器系统。2010年1月,奥巴马依然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批准了63.92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主要包括60架UH-60M黑鹰直升机、18台T700-GE-701D发动机、10枚RTM-84L Block II“鱼叉”反舰飞弹、2艘“鹗级”猎雷舰等。奥巴马任内,已经出售价值超过120亿美元的武器给台湾,比小布什第一任期内的军售金额还要多。

此外,美国还在考虑向科威特、阿曼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继续出售武器装备。而为平衡阿拉伯国家不断获得先进武器装备对以色列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美国还计划在未来10年内向以色列提供价值3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并同意向以色列出售20架先进的F-35联合攻击机。

生意外交两不误

美国的军火卖到哪里,就将外交扩展到哪里。军火贸易最初只是挣点钱,但随着国际政治、外交等领域的斗争逐渐成为世界舞台的主旋律,军火贸易就成了一种新的战略武器。

就拿沙特来说,美国巨额军售的目的不仅在于赚钱和创造就业机会,同时还通过武装沙特借以对抗伊朗。尽管沙特是美国在中东的坚定盟友,但美国议员对沙特军售的态度十分复杂,特别是在以色列的强大游说之下,曾经多次否决、删减美国对沙特的军售项目。“阿尔-雅马哈武器合约”就是因为美国拒绝出售武器,沙特才转而向英国寻求帮助。

现在对于美国和以色列来说,伊朗才是主要对手,美国急需在中东加强反伊朗的力量,强化对伊朗的军事威慑。这笔超级军火订单表明,美国正在帮助沙特打造一支远远超过伊朗的强大空军,提升对伊朗的军事威慑水平。它同时也是向伊朗发出警告:不要试图用导弹或空中力量打击沙特。美国要卖武器给阿拉伯国家,自然要考虑到以色列的感受。在卖给沙特的F-15E战机上,美国安装了特殊装置,使其无法打击以色列的目标。

武器交易不仅要赚钱,更要看和购买国的关系,中国想买美国的武器就不大可能。因为美国国内有严格的法律来限制武器的出口,其高科技产品基本只允许出售给盟国或准盟国,其他国家就是军火公司想卖国会也不会批准。

美国和其盟友的关系大多是靠武器交易来维持。美国通过军火出口不仅加强了军事渗透,还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不自觉地增强了对美国的依赖程度。2002年,捷克和匈牙利两国准备购买英国和瑞典联合生产的超音速战斗机,结果惹恼了美国。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称,如果这些北约新成员胆敢购买非美国制造的战斗机,那将会影响北约以后的联合军事行动。在这次事件中,美国的流氓本色暴露无遗。

跟这两个国家相比,伊朗就更加“悲催”了。在美伊关系的蜜月期,伊朗从美国进口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如今两国关系转冷,美国禁止向伊朗出售武器及零部件甚至是民用零件,害得伊朗从美国买回的飞机连零件都换不了,所谓战机只得化身废品。可见如果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给钱人家也不卖给你,谁说流氓没有原则?

美巴关系还有多少韧性?

刘润生

2011年5月2日,美国海豹突击队突然出动,在巴基斯坦境内击毙了本·拉丹。5月5日,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基亚尼声称,如果今后再发生任何类似侵犯巴主权的行动,巴方将把美国在巴军事人员减少到最低限度,并重新评估与美方在军事和情报方面的合作关系。没想到还不到半年,类似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巴:你已深深伤害我

2011年11月26日,北约驻阿富汗部队的直升飞机袭击了巴基斯坦军事检查站,导致24名巴军人死亡。这个事件让世界为之震惊,也大大震动了美巴之间的反恐军事同盟关系。

事发后第2天,美国《纽约时报》刊出文章《在战争迷雾中,美巴关系继续恶化》,文章引用了民主党参议员理查德·德本在美国福克斯新闻上的一句话:“如果是巴基斯坦军队导致了24名美国士兵死亡,美国方面会怎么做呢?”显然,理查德也在埋怨美国的霸权行径。

11月28日,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便公开声称,北约袭击巴边境检查站和之前美军击毙本·拉丹等事件一样,都是侵犯巴基斯坦主权的行径,巴基斯坦同北约的关系已经降到冰点。吉拉尼说:“巴基斯坦正在重新评估同美国之间的关系。”

在重新评估与美国的关系的同时,巴基斯坦也逐渐采取了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11月26日,也即事发的同一天晚上,巴军政高层决定,要求美国在15天之内撤离位于巴西南部路支省的舍姆西空军基地。11月28日,访问巴基斯坦的阿联酋外长阿勒纳哈扬建议巴基斯坦收回要求美国撤离舍姆西空军基地的决定,但巴总统扎尔达里断然拒绝;11月29日,巴基斯坦内政部长马利克表示,巴方将“永久性”封锁巴境内北约通往阿富汗的后勤补给线,禁止北约运输车辆继续在巴境内行驶。线路的封锁势必切断北约部队将近50%的补给,美国未来只能另找补给线,逐渐增加从中亚输送的补给量。除此之外,巴基斯坦还拒绝出席12月5日在德国波恩举行的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

巴军人被袭事件一出,巴基斯坦国内出现了新一轮反美示威浪潮,美国国旗和奥巴马人偶成了示威民众最常用的发泄品,其中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北约或美国蓄意制造的惨案,因而巴基斯坦塔利班也呼吁军方“给美国点颜色看看”。但11月30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登普西对此进行了反驳:“我们袭击巴基斯坦边境检查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不过,可以预料的是,即使美国有充足的理由表明11月26日的空袭行动并非有意而为,巴基斯坦内部也很难再继续支持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了。或许正是如此,登普西也承认,既然事件已经发生,也必然导致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跌入低谷。

12月2日,巴基斯坦又作出了出乎很多人意料的回应。陆军参谋长基亚尼发表公报称:“如果受到任何袭击,你们有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作出强有力回应的全部自由。你们无须为此获得任何许可。”他还强调:“我不希望任何级别的指挥官对交战原则有任何疑问。”基亚尼表示他完全相信巴军官兵的能力和决心:“请相信,我们不会让侵略者安然离去。”

同一天,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约翰·柯比对基亚尼的话回应称:“他重申了他们自卫的权利。我们尊重他的这一权利,但我们也有自卫的权利。”

美:不听话不养你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登普西称美巴关系的“低谷”一说并突然。自2011年5月初美国越境击毙本·拉丹后,美巴之间的关系便开始严重恶化。巴基斯坦认为自己为反恐作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却在没有获得巴方许可的情况下越境击毙本·拉丹,是侵犯巴主权的表现。而美国则暗指巴基斯坦反恐不力,甚至质疑巴基斯坦庇护恐怖分子,包括本·拉丹,因而不少议员提出停止对巴基斯坦的援助。

随后,媒体就一直猜测美国将削减对巴军事援助,没想到两个多月后,这个猜测就成为现实。7月10日,美国决定暂停对巴基斯坦大约8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同一天,美国白宫办公厅主任戴利在美国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上说,巴基斯坦方面的一些行为让美国“有理由”停止对其军队的部分援助。这笔被取消的军事援助为8亿美元,约占美国对巴每年援助额的1/3。

美国的这一决定可以说是美巴两国关系出现严重恶化的导火索。原来,2011年初,美国一直向巴基斯坦政府施压,意图迫其批准5月份对一名巴基斯坦记者实行“谋杀”。7月初,美国参联会主席麦克马伦公开暗示了这一事实。巴军方认为这是美国对巴基斯坦安全的直接攻击。事后,巴基斯坦驱逐了100多名美国军事人员。因而美国也随即暂停了对巴基斯坦的部分军事援助。

实际上,早在6月23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就威胁说:“如果巴基斯坦没有采取措施反恐,美国将不再继续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她还称美巴关系陷入困境,巴基斯坦负有主要责任。这也给了媒体此前猜测美国将削减对巴军事援助有力的证据。针对希拉里的警告,巴基斯坦军方发言人阿巴斯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回应称:“那种有附加条件的援助是无法接受的。”

如何让她回心转意?

翻看过去一年跌宕起伏的美巴关系,会发现,就在目前美巴关系这个“谷底”的一个多月前,也即2011年10月20日,由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抵达伊斯兰堡对巴基斯坦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紧张的美巴关系才刚刚被修复。希拉里访问巴基斯坦之前也正值美巴关系的一个新低点。因为时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一直指责巴基斯坦支持“哈卡尼网络”在2011年9月发动对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和北约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总部的恐怖袭击,甚至怀疑“哈卡尼网络”是巴基斯坦情报部门的“臂膀”。

希拉里访问巴基斯坦之后,美巴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双方也都同意两国将继续合作打击阿富汗境内的恐怖分子。因而两国军方都试图加强合作关系。

11月25日,巴基斯坦军队指挥官卡亚尼还与国际联军指挥官约翰·艾伦会面,讨论如何“加强巴基斯坦军队与北约联军的合作与通信以共同控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双方的边境安全”。会谈后的第二天,就发生了袭击事件。正如塔夫茨大学政治学教授瓦利·纳萨所说:“仅因为这一次空袭事件,如今双方关系再次回到了希拉里访问之前的状态。”所以美巴双方试图继续建立的合作关系,实际上在拉丹被击毙之后,就几乎已经处于停滞状态。

如果没有了巴基斯坦,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恐怕将会艰难许多。12月5日,在没有巴基斯坦参加的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上,美国国务卿称“十分遗憾”,并说:“如果巴基斯坦参加此次大会,情况会更好,我们仍然相信,巴基斯坦起着关键性作用。”

对于巴基斯坦在反恐前线的作用,美国应该是心知肚明。所以谁都清楚美巴双方其实都不希望关系破裂: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离不开巴基斯坦的支持,而巴基斯坦发展经济也离不开美国的援助,双方制造出来的所谓“僵局”,更多只是双方的博弈。

目前北约的调查还在继续,未来调查的结果能否平息巴基斯坦上下的愤怒也依然不明朗。不过可以肯定的或许只有无论调查结果如何,美巴关系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继续恶化。因为,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上所采取的各种策略和行动已经严重削弱了巴基斯坦合作反恐的积极性。现在对美国来说,最重要的问题似乎就是:还要多久巴军方才会愿意与其合作?

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认为美巴关系如今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交易”关系,12月4日,洪博培在接受福克斯电视采访时说:“我美国应该继续对巴基斯坦提供援助,这才可能使巴方尽快打开供给路线并再次与美方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子,不过美国也必须意识到,现在不应对巴基斯坦给予过高的期望值。”

美巴关系一直在矛盾、复杂的环境中维持着,彼此有诸多不满却又一直在互相试探和博弈中进行合作。而最近所发生的一切,似乎到了真正考验双方关系的时刻,正如一位美国高级官员所说:“现在,美巴之间关系究竟还存在多少韧性?”

无人机时代来临?

陈雅莉

无人机的威力在于,它平时静静地飞翔在高空,突然会向对手发出致命一击,然后又消失在无边无际的天空当中。然而2011年12月,美国无人机在半个月内连续两次“马失前蹄”:继RQ-170“哨兵”隐形无人机在伊朗坠落后,另一架无人侦察机在印度洋塞舌尔的国际机场失事坠毁。这两起事件掀开了美国对外进行秘密侦察行动的一角。

2010年和2011年,美国无人机多次显示其“斩首”威力。2011年9月30日,美国无人机歼灭了“基地”组织有“网络本·拉丹”之称的安瓦尔·奥拉基。据报道,自从美国特种部队2011年5月在巴基斯坦境内击毙“基地”组织前头目本·拉丹以来,美国无人机已经向巴基斯坦境内目标发动近百次袭击。

随着美国军事重心逐渐东移,其无人机部署的重点也开始偏向这一地区。如果其无人机的隐形能力继续增强,而中美军事关系有任何恶化的倾向,美国无疑对进入中国腹地,尤其是敏感点的电子侦察具有无限的兴趣。

无人装备时代来临

在充满新挑战的21世纪开启之后,大概没有什么军事装备比无人攻击装备发展更为迅速。在拥有最为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设备的美国,无人攻击装备时代已经来临。第二次海湾战争时,美军只有几架无人机参战。2008年底,美军已有5300多架无人航空系统,今天这一数字升至7000架,包括“全球鹰”、“捕食者”以及只有1米长的微小无人机“乌鸦”。光是2012财政年度,五角大楼就向国会申请了50亿美元专门采购无人机。

目前,无人机已经在美军卷入的多次战争中显示了神威,美国无人机配合卫星、雷达和潜入敌后的特种兵不仅证明能够有效、全面地掌握敌军的情报信息,还可以在必要时刻快刀“斩首”,轻易取得战场上一面倒的胜利,又不用担心美国民众因为军事人员的伤亡所引起的政治压力。

无人军事装备不仅在空中翱翔,同样在地面的军事系统中也遍地开花,早在2003年的进攻中就被采用,到2008年底已经高达1.2万件。就在科幻小说再一次变为现实生活时,无人军事装备时代的过早到来也给美军的战略家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的挑战。

“美军目前所处的位置就像一战末的英国,虽然已经开发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新技术,而这种技术很有可能是战争的未来,且这种技术和装备在现实中也正被大量使用,但是美国还没有发展出来一整套相应的作战条令来决定如何改变打法来最有效地使用(无人军事装备)进行作战或者这些装备如何同美军现有的装备配套使用。”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彼得·辛格博士说,“目前美军在伊拉克使用的无人地面装备同一战末期英军拥有的坦克数量大致持平,略高一些。”

据说,有美军士兵在伊拉克得到了一架“乌鸦”无人机,但是没有人告诉他们该如何操作或者何时、何地应该使用。结果,他们的排干脆自己放飞了这只“乌鸦”,还有士兵搞笑,将一张不干胶纸条贴在“乌鸦”上,并用阿拉伯文注明“如有拾到,请返还美军,必有重赏”的字样。最后,他们排的这只“乌鸦”果然丢了,再也无影无踪了。2008年,美军就从伊拉克叛乱分子手中缴回两架“乌鸦”无人机。

从侦察向攻击跳跃

其实无人机在美军的武器列单里本来并不是什么新产品。早在越战时,美军就使用过小型无人侦察机进行情报搜索行动。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科索沃战争,当时被授命打一场“零伤亡”战争的美军再次把无人侦察机拿出来使用。在2001年“9·11”事件前,美军就曾经使用过无人侦察机几次监视过本·拉丹的行踪。但当时只能看不能动手。“9·11”事件推动美国将无人机改装为无人攻击机,以便进行“斩首”行动。

在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在利比亚,美军都大规模使用无人攻击机。目前,美军正训练的无人机驾驶员比其他种类的飞行员要多。广泛运用于侦察、情报收集以及攻击作战任务的MQ-1机型的无人机飞行已经积累了100万小时,从2006年以来执行了8万多次军事任务,其中85%的任务是作战任务。可以预见,在美军未来的军事行动中,随着无人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的普及以及美军基层对这一新型武器的熟悉度增加,这些数字将有一个跨时代的飞跃。

无人机传统上的使用主要是在情报搜集、侦察和监视任务上,另外是为在进行“斩首”行动的地面部队提供紧密的空中支持。一般来说,以上所提到的任务多是用较为大型的无人机完成的。无人机还可以发挥的功能是电子战,扰乱敌方雷达信号和通过电磁武器攻击敌人电子系统。另外,地面部队也可以携带小型或者微型的无人机来看一看“周围的山头”。

“母船”PK“虫群”

正像坦克、飞机的出现引起当时军事战略家的大争论一样,美国的战略家对于如何调整美军的作战方式目前还是众说纷纭,争论激烈。早在一战时,对于如何使用坦克和飞机,当时有两派主要意见:一派认为坦克的作用就是支持陆军步兵团,飞机就是为了给其他兵种提供空中火力支援;另一派则认为分别集结坦克以及飞机可以实现他们各自的战略作用。而目前对于无人军事装备,争论的核心也是类似,即无人军事装备是自立门户还是支持其他兵种。

美国海军当初在深感海洋威胁时开始更青睐无人军事装备。在美国海军还在萌芽期的新作战理念中,有人操作的舰艇是一种游动的“母船”,接纳以及控制无人操作的军事装备系统,这些装备有可能是搜寻水雷的微小潜水艇,也可能是巡视海港的微小摩托艇,甚至是无人机。这一概念不仅可以为新设计和制造的战舰服务,也可以为美国海军既有的航空母舰或者巡洋舰服务。而在美国海军目前的计划中,其航空母舰可以携带12架无人机。在2006年一次以中国为假想敌的海军演习中,美国海军决定只保留6架有人驾驶的飞机而加上了84架无人机,使得航空母舰的打击力量骤然提高了两倍。无人军事装备既可以增加“母船”的事实活动半径,又可更多从事危险任务从而减少美军的伤亡可能性,对于一直看重“零伤亡”的美军来讲是量身订做的有效武器。

如果说“母船”理念注重高度集中决策权,决策系统自上而下运行的作战理念。那么,“虫群”理念则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器的聪明和自主性。就像一位分析家所说:“自然界最为有效的捕食者大部分都不是单兵作战,而是成群捕猎。而军队就有人想效仿这种做法。”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一份报告对历史上的历次主要战役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使用“虫群”战略的一方胜利的几率为61%,而这些战役中有40%是在城市巷战中发生。

在彼得·辛格博士看来,“虫群”战略在决策权控制上是分散的,但是火力却是集中的;“母船论”却是指挥决策权高度集中,火力是分散的。“虫群”虽然很难被攻击,但“虫群”战略的问题是对于自己的部队也很难控制和预知。至于美军无人机的下一步战略,辛格博士指出:“无论是‘母船论’,还是‘虫群’战略或者其他战略概念的创新,美军至今还没有最终决定该向哪个方向转变。跟一战时的英国和法国一样,美军也可能作出当时看起来明智而后来证明完全错误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