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时候到长大的说说:台南地區水稻直播栽培技術綜合示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22:06

台南地區水稻直播栽培技術綜合示範

文/圖  何新奇  

近年來由於工商業繁榮進步,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使得農村普遍面臨了勞動人工缺乏,老化及工資上漲等不利生產因素。致使農業經營效率日益低落,稻米生產成本偏高,如何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益之需要日益迫切,本場為配合國家農業建設六年計畫,在六年內降低水稻生產成本20%,擬自水稻栽培經營管理生產技術上大力謀求改進,而以不影響產量及品質為原則,降低成本落實農民所得的提高,於1992年二期及1993年一期在雲林縣大埤鄉,設置水稻直播栽培綜合示範,結果直播區每公頃稻谷產量各為6,075和7,740公斤,機械插秧區增產為11,1%和0.8%,生產成本每公頃減少5,603元和6,695元,純收益比對照區增收15,585元和7,685元。

示範方法

一、改良栽培方法:目前水稻栽培大部份採用機械插秧方式,其方法須事先經育苗程序而後將秧苗搬運至稻田而後插秧,此方法頗費工費時及增加生產成本,而今利用事先經浸種摧芽之稻種,直接利用手拉式直播機播種於稻田,每天播種面積可達1.5~2.0公頃省工又快速。

二、實施病蟲害經濟防治:目前之病蟲防治,一般皆以農藥防治,並習慣性的將數種農藥混合一起使用,而產生藥劑之擷抗作用,降低防治效果致使生產成本增加,而今實施採用適時、適位、適量之病蟲害經濟防治,降低生產成本而獲最大效果。

實施步驟

一、品種選擇:適合直播栽培之品種,據本場舉辦水稻品種對直播栽培之反應試驗結果,認為應選用短強稈,發芽良好,不易倒伏,抗病性強,無芒及適合機械化栽培之品種為佳,目前推廣品種中,台梗2號、台梗8號、台農67號、台農70號、台中秈10號均可。

二、稻種預措:種子的精選調製良否影響直播栽培之發芽率、發芽整齊度與產量,宜選用無芒,無附著小枝梗者,以免播種時阻塞播種機之種子輸送管,而發生缺株或播種不均的現象。稻種應做下述的處理:

  1. 選種:稻種須先用0.45公分目的網篩精選,除去梗及夾雜物,再用硫酸銨水精選,其方法與移植栽培相同,即精選溶液之比重梗稻為1.13(硫酸銨3.13公斤加水10公升),秈稻為1.08(硫酸銨2.4公斤加水10公升)。

  2. 種子消毒:稻種經精選用清水洗淨後,先浸水4小時,而後浸漬於25%撲克拉乳劑稀釋2000倍藥液中24小時做稻種消毒,消毒時應時常攪拌。

  3. 浸種及摧芽:第一期作浸種2~3晝夜(即48~72小時)第二期作浸種1晝夜(24小時),於播種前撈起濾乾,第一期作需覆蓋麻袋或塑膠布保溫摧芽1天,第二期作稻種放置於通風陰涼處過一夜,使谷粒稍萌芽,切勿使芽或根過長,以免播種機輸送管受阻塞,致發生缺株或播種不均現象。

  4. 農藥粉衣處理:稻種經浸水摧芽,俟稻種稍呈濕潤狀態時,每100公斤稻種混合300公克75%億力可濕性粉劑及400公克75%加保扶可濕性粉劑,另加600公克辨柄朱(朱土)充分攪拌均勻製成粉衣,可防鳥害、鼠害及生育初期病蟲害。處理後的稻種留置一夜陰乾後,翌日即可播種。

三、整地及施用殺草劑:直播田耕田作業與一般田相同,惟應特別注意將田面整平,確保直播萌芽、秧苗成活及田面灌水深淺均勻,增加殺草劑之殺草效果及減少稻株受藥害,為便於排水田梗四週挖一淺溝,並將前作殘株及雜草等清除埋入土中。在播種前3~5天實施整地作業,並於蓋平前使用殺草劑30%剎丹乳劑均勻撒佈田面,每公頃4公升。

四、播種:

  1. 選用直播機:本省目前推廣直播機,有多種類型,本示範採用8行式手拉直播機,行距30公分,每台每天可播種面積約1.5~2.0公頃。

  2. 播種時期:按照本場所做直播時期對水稻產量影響試驗結果,提早播種時期,可使直播水稻的營養生長期間增長,提高產量。但直播栽培因受氣溫、水溫之影響至大,一期作如在12月~1月間播種,氣溫過低致發芽遲緩,發芽率差,或枯死等,而二期作在7月~8月間播種時,則氣溫、水溫過高,若遇排水不良之田地易發生苗腐敗病或被燒死而影響產量。故本示範之播種時期一期作在二月上、中旬,二期作在七月上旬。

  3. 播種量:每公頃播種量以48公斤為宜。

  4. 播種方法:播種時田面應保持濕潤狀態(田面土壤呈糊狀)使種子與土壤能緊密黏貼。直播後初期如在秧田狀態下生長,故播種時應視土壤質地種類及保水力,斟酌播種前排水時機,可在播種前一天晚上或提早將田面水排出,以便隔日播種。播種時直播機一邊輪緊靠田埂向前直拉,回程機輪重疊直拉即可。

五、灌排水管理、及雜草防除:稻田直播播種後視濕潤情形與種子萌芽整齊度於早晚進行濕潤灌溉2~3次,至秧苗本葉五葉時,再施用億草除粒劑一次,每公頃30公斤予以防除雜草。

六、施肥方法:水稻產量係由穗數、一穗粒數、稔實率及千粒重等四項因素構成,因此,若欲提高稻穀產量,必須運用合理的各種栽培技術及施肥,謹將施肥法簡介如後:

  1. 基肥:採用全層施肥法,於第二次耕犁前將複合39號粒劑配料,每公頃使用400公斤,均勻撒施於田間,用耕耘機將肥料打入土中,而後整地耙平。

  2. 第一次追肥:第一期作播種後25天,第二期作15天左右進行第一次追肥,每公頃施用硫酸錏120~150公斤。

  3. 第二次追肥:第一期播種後35天,第二期作25天左右進行第二次追肥,每公頃施用硫酸錏200~250公斤及氯化鉀80公斤。

  4. 穗肥:於母莖幼穗形成至0.2~1.0公分長(播種後一期作約70~80天,二期作約55天左右)每公頃施用硫酸錏100公斤做為穗肥。

示範成果與結果

一、省工:可節省每公頃育苗費4,841元,插秧工資節省3,159元,病蟲害防治於二期作可減少一次,即節省1,800元,成果良好。

二、收益增加:八十一年二期作公頃稻谷產量增產605公斤,增產率為11.1%,生產成本公頃可節省5,603元,節省8.8%,公頃純收益可增收15,585元,增收率為53.6%。八十二年一期作公頃稻谷產量增產60公斤,增產率0.8%,生產成本公頃可節省6,695元,節省9.4%,公頃純收益可增收7,685元,增收率為13.3%。

以上示範成果顯示,降低生產成本栽培經營方式,可降低成本且不影響米質及產量,值得農民採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