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长安神奇的乌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疏导与预防(2) - 智慧老虎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01:16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疏导与预防(2)

 

中小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与矫正。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矫治为辅”的方针,防患于未然,治未病之病。这就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疏导与预防的模式

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与预防主要有四种理论模式:(1)激励一学习模式。强调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心理技能的训练发展个体的适当行为来代替不适当的行为。(2)环境操作模式。强调对某些环境因素(如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不利因素)的控制。(3)医学模式。强调通过隔离患者来控制心理疾病的扩散以及增强个体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4)危机模式。强调针对某些具有明显危机倾向或特点的特殊群体进行预防保健。目前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与预防,多采用的是环境操作模式和激励一学习模式。

(二)中小学生心理预防保健网络的建设

目前,在我国部分中小学的学生心理预防保健,初步形成了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1、初级预防保健

    初级预防保健,主要是通过发展积极健康的行为来促进心理发展,消除疾病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改造和利用环境资源。(2)刺激个人内部动机,发展合理行为。

从对于环境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家庭、学校、社区是几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环境资源。对于学校环境的干预是中小学生初级保健的一个重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一些内容:(1)学校环境的建设。目前,绝大部分的学校都过于强调校园气氛的温磬、和睦的一面,而很少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社会中压力、竞争的一面,这不利于帮助学生获得合理的自我认同。学校环境建设要有利于学生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让他们在进入现实社会时能够至少不要感觉到有大的悬殊和不适应的感觉。(2)学生生活方面的辅导。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于他们从小就受到了父母较多的呵护,生活技能基础比较差,日后在面对职业、组织家庭方面都会感到有障碍。加强学生的生活技能的辅导,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在学校中除了接触知识以外,还应该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生活、参与劳动、磨练生活品质,使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锻炼。(3)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辅导。通过在学校中增加与同伴交往的适应能力,能有效地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比率。增进社交技能除了要让学生有机会交往之外,还要借助适当的训练帮助他们学会交往。(4)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学校通过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课和活动、学科渗透等渠道向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 、次级预防保健

 

中小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与矫正。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矫治为辅”的方针,防患于未然,治未病之病。这就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疏导与预防的模式

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与预防主要有四种理论模式:(1)激励一学习模式。强调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心理技能的训练发展个体的适当行为来代替不适当的行为。(2)环境操作模式。强调对某些环境因素(如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不利因素)的控制。(3)医学模式。强调通过隔离患者来控制心理疾病的扩散以及增强个体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4)危机模式。强调针对某些具有明显危机倾向或特点的特殊群体进行预防保健。目前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与预防,多采用的是环境操作模式和激励一学习模式。

(二)中小学生心理预防保健网络的建设

目前,在我国部分中小学的学生心理预防保健,初步形成了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1、初级预防保健

    初级预防保健,主要是通过发展积极健康的行为来促进心理发展,消除疾病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改造和利用环境资源。(2)刺激个人内部动机,发展合理行为。

从对于环境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家庭、学校、社区是几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环境资源。对于学校环境的干预是中小学生初级保健的一个重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一些内容:(1)学校环境的建设。目前,绝大部分的学校都过于强调校园气氛的温磬、和睦的一面,而很少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社会中压力、竞争的一面,这不利于帮助学生获得合理的自我认同。学校环境建设要有利于学生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让他们在进入现实社会时能够至少不要感觉到有大的悬殊和不适应的感觉。(2)学生生活方面的辅导。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于他们从小就受到了父母较多的呵护,生活技能基础比较差,日后在面对职业、组织家庭方面都会感到有障碍。加强学生的生活技能的辅导,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在学校中除了接触知识以外,还应该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生活、参与劳动、磨练生活品质,使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锻炼。(3)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辅导。通过在学校中增加与同伴交往的适应能力,能有效地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比率。增进社交技能除了要让学生有机会交往之外,还要借助适当的训练帮助他们学会交往。(4)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学校通过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课和活动、学科渗透等渠道向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 、次级预防保健

    这是一种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避免使问题扩大和加重的一个防御系统。担负次级预防保健工作的基本上是以学校教师、各种专职或兼职心理咨询教师以及家长为主。近年来,许多学校相继成立了心理咨询室或咨询中心来进行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保健工作。这就要求学校的次级预防干预必须做到规范化。对于中小学生心理保健的规范化工作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正确使用心理测评技术。

    正确使用心理测评技术对中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准确合理的界定,是进行有效次级预防保健的关键。心理测评技术主要包括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心理测验、对测验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目前已有的心理测验,适用于评价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筛选障碍的测验有两种:(1)常模参照测验。这类测验评价的参照依据是同龄学生的平均水平,如艾森克人格调查表(EPQ)。利用这种测验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检查十分有效,在增进心理健康的教育训练活动中,将训练组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或将训练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都可以采用这类测验。但是,这种测验不能从正常学生中区分出那些有心理症状的学生,无法测查那些有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所以这种测验有其局限性。(2)准则参照测验。这类测验以一定的心理诊断标准为评价依据,如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这类测验对于具有心理障碍或处于障碍边缘且具有某些心理症状的学生之间的程度差异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正好弥补了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但是对于那些没有心理障碍或较少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则缺乏区分能力。因此,严格地来说,这类测验并不适用于评判普通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它只能用来测查某个学生或某些学生是否具有某种心理障碍或这种心理障碍的差异如何。

    由此可见,根据对象性质的不同,合理选择相应的测验工具是十分重要的。严格按测验的要求施测和科学地解释测验结果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关于测验工具应用方法,可以参考有关专业测验书籍和相应测验的指导手册(如学习参考由开明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本书不再作具体介绍)。

     第二、建立心理保健档案。

    为了使这种次级预防干预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系统化行为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大规模行为管理的一种最基本方法就是建立心理保健档案。尤其在学生团体当中,它除了可以服务于初级保健的需要,提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趋势之外,还可以应用于次级保健工作中,发现和分辨出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苗头,并及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和矫治。

   建立学生心理保健档案是一项专业工作。由于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各方面均未发展成熟,因此,我们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时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完善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可选择四个方面作为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1)基本情况。(2)智力状况及教育建议。(3)个性特征及培养对策。(4)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措施。(5)学习心理状况分析与培养建议等。

     在选择和使用测量工具方面,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原则来选择标准化量表。智力状况方面一般情况下可选择团体智力筛选测验或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来进行团体施测。个性特征方面可以采用卡特尔16PF或Y.G学生性格问卷进行团体施测,在对结果进行分析时,还要在参考平时的表现后才作出鉴定。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可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或SCL一90来进行团体施测。在建立心理档案时,其中的一个关键是提出教育培养建议。在提出建议时,要结合其现实表现,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心理档案的使用,要结合各学校、年级、班和学生本人的特点来进行,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第三、进行初步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治疗干预。

    次级保健干预的另外一项任务就是为那些显示有一些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和治疗干预。现在存在于很多学校中的咨询中心实际上就承担着这样一种任务。其它包括热线电话、危机干预中心等也是类似的次级干预手段。为了能够达到有效地进行咨询或治疗干预的目的,对于咨询教师的规范化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保证环节。如心理咨询室规范设立、与来访者进行会谈的一些规则、心理咨询的方向把握等(这方面的要求在后面章节中有具体的说明)。

    2、专业治疗工作

    这是针对那些已经具有了某些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的针对性治疗、康复的活动过程。与前两种预防干预手段相比较这种干预方法显然消极得多了。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也是不可缺少的。目前可以通过这种手段进行干预的机构除了一些比较正规的大医院门诊之外,还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心理门诊。

  (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与预防

由于目前我国心理保健网络还很不健全,因此,要根据农村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学校和广大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疏导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1、学习疲劳的预防

    学习疲劳主要表现:长时间紧张学习后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学习疲劳的产生直接与大脑皮层的内抑制有关:由于长时间紧张学习,皮层的能量消耗过程逐渐超过恢复过程,大脑的工作能力就会下降,兴奋性降低并且出现保护性抑制。长期疲劳,会使学生产生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血压增高、大脑供血不足、头晕、瞌睡或失眠等生理反应,而且还会产生忧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心理反应。学习疲劳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危害。

预防学习疲劳的主要措施:(1)科学安排各科的课程,做到文理交叉,音、体、美穿插文理之间,使学生能够动静结合,劳逸相间。(2)重视课堂教学的心理卫生。教学内容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讲精练,深浅适度;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形象直观、多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科学地组织复习、考试;在教学环境上,声音、室温、光线、空气流通和课桌椅的安排都应注意身心保健的要求。(3)确保学生的休息、睡眠。教师上课勿拖堂,课间应引导学生到室外进行适当的活动。课外作业量要严格控制,最好能做到当堂讲授、当堂练习、当堂消化,尽量不留家庭作业,课外文体活动适量。同时还应与家长加强沟通,确保学生足够的睡眠时间。(4)加强营养。学校应指导家长及时矫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吃早餐、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5)开展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可减轻学生的大脑疲劳,并能促进神经系统和整个身心的发育。学校应积极试行和推广各种心理保健操,定期开展放松训练。

2、厌学情绪的预防

学生厌学主要表现: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他们往往一提到学习就心烦,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差,严重者则表现为有意的逃课,甚至辍学。

预防学生厌学情绪的主要措施(就学校教育来说):(1)科学地安排学生的学习、娱乐、休息、生活,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素质的全面发展。(2)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变化和新鲜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尽可能自己去探索;采取多样化的表扬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不感到压抑。(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4)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5)严格控制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6)建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形成乐学、好学的积极向上的气氛。

3、过度考试焦虑的预防

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导致学生认知能力降低,干扰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影响学习成绩,并对身心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预防过度考试焦虑的主要措施:(1)端正学校的办学思想,坚持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这是减轻和预防考试焦虑的根本途径。(2)教师或家长的期望水平要和学生的实际能力相一致,切莫给学生或子女提出过高的期望和要求。(3)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和复习考试,淡化考前的紧张气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加强应考技能的辅导。包括做好考前的准备工作、掌握考试中应注意的事项等。(5)进行自信训练。包括学会觉察个人的消极的自我意识和养成向消极自我意识挑战的习惯。

 

(一)目前国内的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观点 

观点一:参照现实社会生活及其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现代人和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该从七个方面来考虑。

1、智力正常  

智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一般地讲,智商在130以上,为超常;智商在90以上,为正常;智商在70—89间,为亚正常;智商在70以下,为智力落后。智力落后的人,较难适应社会生活,很难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要与同龄人的智力水平相比较,如果某人有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于敏感或迟滞、知觉出现幻觉、思维出现妄想等,都是智力不正常的表现。  

2、情绪适中  

情绪适中是指情绪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其持续时间是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情绪活动的主流是愉快的、欢乐的、稳定的。一个人的情绪适中,就会使整个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他(她)会对一切都充满信心和希望。  

3、意志健全  

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健全主要表现在意志品质上,意志品质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之一,其中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是意志健全的重要标志。行动的自觉性是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正确的认识,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行动的果断性是善于明辨是非,适当而又当机立断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行动的顽强性是在作出决定、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反应适度是意志健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之一。反应适度说明人的行为表现协调有度,主要表现为:意识和行为一致,即言行一致;为人处世合情合理,灵活变通;在相同或相类似情境下,行为反应符合情境,既不过分,也不突然。  

4、人格统一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的各种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结合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如果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的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失调,就会造成人格分裂,产生不正常的行为。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是人格分裂的表现。一个人的人格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因此,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的人格和形成一个残缺的、失调的人格,其性质对心理发展和精神表现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5、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人际关系和谐具体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心理相容,互相接纳、尊重,而不是心理相克,相互排斥、贬低;对人情感真诚、善良,而不是冷漠无情、施虐、害人;以集体利益为重,关心、奉献,而不是私字当头,损人利己,等等。  

6、与社会协调一致  

心理健康的人,应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协调一致。如果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应及时调节,修正或放弃自己的计划和行动,顺历史潮流而行,而不是逃避现实,悲观失望,或妄自尊大、一意孤行,逆历史潮流而动。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人的一生包括不同年龄阶段,每一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都表现出相应的质的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一个人心理行为的发展,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如果一个人的认识、情感和言语举止等心理行为表现基本符合他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特征,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行为异常、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观点二: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可以从十个方面进行说明。

1、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如果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会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二)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的标准

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认知活动的特点:(1)知觉的有意识性、目的性发展,但水平有限。(2)记忆,由不随意记忆占优势到随意记忆占优势。意义识记逐渐发展,但机械记忆仍是主要的。(3)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但形象思维仍占优势。针对这些特点,小学教学要贯彻直观性、启发式、因材施教等原则。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小学生注意和意志的特点:注意的特点:(1)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心。(2)注意的范围小,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3)注意有强烈的兴趣性、直观性和感情色彩。(4)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5)有意注意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意志的特点: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管理上应重视对小学生的纪律教育、课堂常规教育,正确理解和处理小学生的违犯纪律的行为,教育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心理水平。

小学生的情感特点:(1)情感日益丰富,道德感有很大的发展,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力也增强。(2)情感的实践性和坚持性较差,依赖成人监督。(3)对教师极为信任和依赖。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做出做人的榜样,要关心爱护学生。

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小学生好动、好模仿、易受暗示,教师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

根据心理健康的涵义和心理健康的标准的基本观点,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刻苦学习,努力争取优异成绩。小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能够集中注意力,并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2)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乐于与同学交往。小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人,热爱班集体,与同学建立友好关系,并受到同伴的欢迎和喜爱。

(3)热爱劳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小学生应在生活中愿意尽量多干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一定的自理自控能力,尽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遇到困难努力去克服。在劳动中不怕累、能吃苦,愿意经受锻炼和考验。

(4)快乐和充满好奇。小学生应该感到生活新奇和美好,喜欢动脑筋,乐于提问题,他们的生活是快乐和无忧无虑的。

(5)懂得小学生必须遵循的社会道德规范。注意从他人角度评价自己的行为,有不断自我完善的要求与计划。

2、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心理正处在迅速发展趋于成熟但又尚未成熟的阶段,心理活动表现出既丰富又矛盾的特征。具体表现在:

(1)心理品质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学生自尊性很强,但自制力等意志和毅力相对较弱,在生活中一帆风顺时,不少人常带有明显的优越感和盲目自信,但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容易转向反面,产生自卑感甚至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反应。

(2)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不平衡性。他们的情感丰富而复杂,情绪变化急剧而强烈,常常动荡摇摆,为一点小事显得很激动,有时候又会转向反面,变得泄气、绝望。心理学家认为青年的情绪具有两极化,表现为既敏感又脆弱。一会儿阳光普照,一会儿倾盆大雨。  

(3)人际关系的不协调性。中学生需要友谊,需要被别人爱、爱别人,把友谊看成是生活中的一盏明灯。没有伙伴,会使他们感到苦恼孤独。友谊给他们带来欢乐。来自朋友的鼓励、安慰、赞扬,往往要比家长、老师的作用还要大。但由于中学生的自尊心很强,感情丰富而起伏性大,不少人往往不能正确地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矛盾,从而带来心理冲突。

(4)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性。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思维活跃,尤其处在信息社会,大量的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中学生,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如果我们注意加以引导和培养,这可能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是非观念,但是由于中学生认识能力跟不上,对各种信息不能过滤,就可能成为一种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社会因素。

根据心理健康的涵义和心理健康的标准的基本观点,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自觉——勤奋学习,不把学习当作负担。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追求新的学习目标。

(2)自信——对自己充满信心。情绪乐观稳定,善于避免忧愁、焦急等消极情绪,心胸比较开阔,性格开朗、豁达,充满朝气。

(3)自持——积极、向上。反映适度,善于控制自己的言行,行为具有一贯性和统一性,对复杂事物有自己的主见,不肓从。

(4)自知——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自己的相貌、体形、体质、生理特点体能、健康状况和兴趣、动机、态度、情感、能力、气质、性格品德、智慧以及适应性等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5)自爱——正视自己,悦纳自己。不论自己长得美与丑,有无生理缺陷,有无身体疾病,智力和能力水平的高低,都能喜欢、悦纳自己。

(6)自尊——有友谊感、责任感、善于与人交往。能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7)自强——有理想、有追求、有明显的生活目标。相信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对人民有价值,有意义。能树立远大的理想,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生活目标。

(8)自制——能较好地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遵守学校纪律。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能经受各种挫折和打击,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而制约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从各种制约因素的性质来说,主要有生物遗传因素、心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从各种制约因素的功能来说,可以分为本体因素与诱发因素两大类。  

本体因素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而诱发因素则是产生变化的外在原因。诱发因素通过本体因素而发生作用,它决定着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现实性。例如,紧张的学习生活,对于心理功能状况良好的学生来说,会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投入更多的学习精力;而对于心理功能状况较差的学生来说,有可能引起过度焦虑,导致产生心理障碍。下面简要阐述本体因素和诱发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本体因素  

本体因素是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和心理活动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脑外伤或化学中毒,以及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等。  

第一、遗传因素。一般讲,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但是,一个人作为身心兼备的整体,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又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一个人的躯体、气质、智力、神经过程的活动特点等,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根据调查和临床观察,在精神病患者的家族中,患精神发育不全、性情乖僻、躁狂抑郁等神经精神病或异常心理行为的人占相当比例,血缘关系越亲近,患病率越高,而这正是遗传因素的影响。  

第二、病菌或病毒感染。临床研究证明,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如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由于病菌、病毒损害神经组织结构而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它可以阻抑心理的发展,造成智力迟滞或痴呆。  

第三、外伤或化学中毒。由种种原因造成的脑震荡、脑挫伤等,都可以导致意识障碍、健忘症、言语障碍、人格改变等心理障碍;由于有害化学物质侵入人体,毒害中枢神经系统,如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药物中毒等,亦可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  

第四、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这方面的影响也是造成心理障碍和精神失常的原因之一。例如内分泌机能障碍中,最突出的如甲状腺机能混乱、机能亢进时,往往出现敏感、暴躁、易怒、情绪冲动、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等。  

2、心理活动因素  

心理活动即心理状态。个体的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心理活动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和个性因素等。  

第一、认知因素。认知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得、贮存、转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人类个体的认知因素涉及的范围极广,主要有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  

每一个体都具有各种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自身的发展和各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协调的,也可能是不协调的。一旦某一种认知因素发展不正常或某几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失调,就会产生认知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会使人感到紧张、烦躁和焦虑。认知的严重失调,还会损坏人格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甚至导致人格变态。  

第二、情绪因素。人的情绪体验是多维度、多成分、多层次的。它是一个人机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般地讲,稳定而积极的情绪状态,使人心境愉快、安定,精力充沛、适度,身体舒适、有力;相反,经常波动而消极的负性情绪状态,则往往使人心境压抑、焦虑,精力涣散、失控,身体衰弱、无力。因此,培养良好的情绪,排除不良的负性情绪,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第三、个性因素。个性因素亦可称人格因素。个性因素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和个性倾向性等因素。个性因素是心理活动因素的核心,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同样一种生活挫折,对不同个性的人,其影响程度完全不同。有的人可能无法承受,或消极应付,从此自暴自弃;有的人则可能接受现实,正视挫折,加倍努力,奋发图强。研究表明,特殊人格特征往往是导致相应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官能症的发病基础。例如,谨小慎微、求全求美、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敏感多疑、心胸狭窄、事事后悔、苛求自己等强迫性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诱发因素  

诱发因素是直接引起心理问题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1、家庭因素

对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校风学风不正、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总之,上述各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因此,我们在观察、分析、诊断心理失调、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务必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逐一考查,逐一排除,全面正确地作出诊断,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适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