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能出鸡小萌吗:况钟与苏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2:44:20
况钟与苏州苏州为官的名人很多,清官也很多,如白居易、刘禹锡、韦应物、范仲淹、袁宏道。今天我们将认识的这位主人公,诗才也许不如上面几位,但做官方面可谓是清官的典范,被苏州老百姓称为“况青天”,他就是明代可与包青天媲美的一代官吏——况钟。况钟,靖安(今江西省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人,从小苦读,终成大器。因由奇才,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荐为礼部郎中。宣德五年(1430)升任苏州知府,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惩治了很多贪官污吏,纠正了很多冤假错案,苏州的风气为之一振。最感人的是,况钟因丁忧、考满,三次离任时,苏州府先后有十三万五千余名群众联名上书,请求夺情起复和留任。正统四年(1439年),况钟任苏州知府已九年,要赴北京考绩,朝见皇帝。在明朝,地方官进京朝见,一般都要带搜刮来的金银珍宝,名产土仪,遍送京城里的势宦权贵,明代流行的一首歌谣说:“知县是扫帚,太守是畚斗,布政是驻袋口,都将去京里抖。”而况钟进京朝见,却两袖清风,不带一锱一铢。他赴京临行时,作诗和前来饯行的苏州人民告别。因此,留下这首著名的《拘礼诗》:拒礼诗明  况钟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    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况钟的诗作以规劝诗为主,在艺术上,他的诗作大多明晓通达,不过多追求形式美,比较质朴自如,热忱奔放。不少语言口语化,接近民众语言。况钟的主要著作多收集在《况太守集》中。这首诗,从艺术上说,并无多大价值,但从诗中所表现的廉洁自律、凛然正气与爱民如子的情怀来说,是难的的一首好诗。诗中的“绵”字,是“丝绵”,而不是“棉布”,苏州是生产丝绸之府,最为这里的最高统治者,顺手拿些“绵”为私用或敬献朝廷,也不足为奇,可况钟却有“不带江南一寸绵”的行为,实在令人肃然起敬。况钟赴京后,因任期满要升官。苏州人民八万人又上书挽留,要求况钟再次回苏州,明英宗接受人民的请求,升了况钟的官,赐正三品,但仍回苏州做知府。从此,况钟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苏州。明正统七年(1422)十二月,况钟病死苏州任所,享年60岁,况钟灵柩运回江西时,“民多垂泣送其柩归”。当时苏州人民沉痛悼念的情景可谓感天动地:“郡民罢市,如哭私亲,七邑绅耆人等俱奔赴哭奠。邻群苏、松、常、嘉、湖之民,赴吊者络绎弗绝。”运载况钟灵柩的船中,“惟书籍,服用器物而已,别无所有。”苏州府所属七县都为他立了祠堂,作为纪念。如今还存有苏州最大的纪念况钟的专祠——况钟祠。这些事迹在《明史·况钟传》中有详细记载。苏州人为了纪念他,创作了昆曲《十五贯》,以况钟为原型,反映了他体民苦、察民情,刚正不阿,执法严明,断案不搞逼、供、信,注重调查研究和真凭实据的形象。周恩来总理曾对这个曲目有过精辟的评点:“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最后,还有一个插曲,值得一提,况钟的清廉可见一斑:轰轰烈烈的“文革”十年,风行一种“清官比贪官更坏”的奇谈怪论。辞世500多年之后,况钟也遭到清算。其坟墓被挖掘,某些人想作为生动的阶级斗争教材,看看墓中到底陪葬有多少劳动人民血汗换取的金银珠宝。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是,竟然没有一件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