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黄龙县无量山详细:这辆车到底有没有“烧机油”钱江晚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08:22

这辆车到底有没有“烧机油”

4S店与车主的测算差了近10倍,行家说他们的方法都不对

  本报记者 赵路

  买车一年,开了1.7万公里。车主说,这车烧机油!而4S店矢口否认,“它完全正常!”上周,汽车路路通接到台州王先生的求助电话。其中的蹊跷是,车主与4S店都对车子进行了机油消耗的估算,结果却差了近10倍。那么,到底谁是谁非呢?


 梁津铭 绘   

车主:拿机油尺量,这车烧机油!

  去年2月左右,王先生在台州当地某4S店,购买一辆德系中级轿车,车价20万元。王先生说,安全扎实,是他看中这辆车的原因。前几个月开下来,他也对新车的表现很满意。不过一次偶然想到的测试,却让他心中的疑虑越来越大。

  王先生说,他听到过一些传言,很多涡轮增压的发动机都会烧机油。他这辆车是1.8T的,也怕它烧机油。于是王先生去修理厂的老师傅那里请教,老师傅传授给了他一套自测机油的办法——找一根机油尺,插到油尺管里,看看刻度显示,算算机油的消耗量。王先生照做了,发现机油尺显示的刻度在一半左右。

  “开了4000公里,消耗了一半机油,说明每1000公里消耗机油超过0.6升。去问老师傅,他们说我这车肯定烧机油了!”王先生说,当时买带T的发动机,他最怕的就是“烧机油”。没想到,这次真的降临到自己头上了!大为紧张的王先生找到了4S店,却并没有得到令他满意的答复。于是,王先生求助“汽车路路通”,“车子到底有没有问题?”

4S店:我们测过了,这车很正常!

  接到王先生投诉后,记者找到了4S店。该店售后经理叶先生表示,接到王先生反映的问题以后,他们立刻对他车子的机油消耗量进行了测算,结果差距巨大。“我们得到的数据,是每1000公里消耗机油0.057升。”这与王先生“自测”的数据相比,差了近10倍。

  叶经理介绍,4S店是这样进行测试的——首先将车中的机油全部排出,称重,再与出厂时的机油量、保养时加入的机油量的历史数据进行比对,最终得到了机油消耗0.057升/1000公里的结果。不过叶经理也表示,4S店的测试,只是“粗略估计”,准确的结果,还是要等厂家规定的机油消耗测试才行。

技师:双方的测算方法都不准确

  一个是0.6升/1000公里,一个是0.057升/1000公里,双方采取了不同的测试方法,数据的差距竟然达到了近10倍,究竟谁对谁错呢?记者将问题请教了杭州中奥汽车经理,汽修专家宫孟辉技师。宫技师的观点是,他们的方法“都不对”!

  “无论是车主还是4S店,都犯了主观上的错误——车主认为,汽车在出厂时,机油是加满的。其实未必如此。因为在机油满时,发动机往往无法发挥最佳性能。因此,在出厂时,发动机里往往只有60%~70%的机油。而机油箱的形状也不规则,用车主的方法,容易把机油消耗量测多了;而用4S店的方法,多次添加机油却忽略了中途的消耗,容易把机油消耗量测少了。一进一出,才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那么,正确的机油消耗测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宫技师说,机油测试前,首先应该把发动机中的老机油全部排出,加入定量的新机油;待车再开一段时间后,再把机油排出测量,与初始量的差距,才是准确的机油消耗量。宫技师建议,4S店可以用标准方式重新计算机油消耗量,以得到准确结果。

  而对于这个建议,4S店也表示认同。叶经理说,从2月份开始,会对王先生的车进行标准机油消耗测试。“厂家对于机油消耗的标准值是0.6升/1000公里,如果测试结果表明,这辆车的机油消耗超过这个数值,我们也一定会根据厂家的标准,对王先生的车进行相应处理。” 
记者手记

烧机油,伤不起

  随着涡轮增压技术的普及,带“T”的发动机成了双刃剑——既有加速、省油方面的优势,也有维修成本高、烧机油等一系列问题。之前,记者也关注过类似事件,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疑问——究竟什么是“烧机油”?目前,汽车行业对于机油消耗参照的标准主要是1984年与2003年公布的两个国标,规定额定转速、全负荷时机油/燃料消耗比不得超过0.3%。以百公里耗油10升计算,国家规定机油消耗为1升/1000公里——对于现在的车来说,显然是过于宽松了。

  另外,对于“烧机油”,车主往往还碰到这样的难题——新车的机油消耗,往往是最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油的消耗才会逐渐扩大。可真的到“超标”的那一天,车子早就过了保修期了。

  另外,一旦汽车“烧机油”而更换发动机总成,许多人也不敢尝试,谁知道新发动机,会不会也烧机油呢?

  烧机油,伤不起。虽然新技术总要受到考验,但我认为,消费者不应该成为试验品。一方面我希望厂家能够修改一下一厢情愿的霸王条款,另一方面,也希望国家尽快出台相关的规定。毕竟以一个10多年前公布的国标,来限制日新月异的汽车新技术,实在有点不合时宜了。               本报记者 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