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所有讲法视频:林书豪故事即将拍成电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23:30

林书豪故事即将拍成电影

林书豪的成长经历太过曲折和传奇,所有的一切,都满足好莱坞塑造“美国梦”的元素。果然,有人已经开始动了这个念头。

昨日,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史蒂夫·蒂彻(作品有《当幸福来敲门》、《两杆大烟枪》等)表示,想将林书豪的奋斗故事搬上银屏,让更多的人能从中学习到“梦想的力量”。

不仅如此,全球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也不得不跟风而行,他们昨天撰文总结了林书豪的爆发给我们带来的10大启示,以下是文章摘译。

1、相信自己,哪怕被放弃;

2、抓住机遇;

3、和家庭要互相支持;

4、找到合适的体系;

5、不忽略周围人的能力;

6、做第一个自己而不是下一个谁;

7、保持谦虚;

8、让身边的人变得更好;

9、相信命运的眷顾;

10、时刻准备着。
========================================================================

二十三岁的林书豪,在NBA职篮奇迹似的发光发热,获选为东区单周最佳球员,成为全球性话题。有关他的新闻不只出现在体育性媒体,综合性媒体包括报纸、电视、网络都热烈的讨论,内容则不仅限于他“神射手”般的球技,还诉说着一个化不可能为可能的传奇故事。

林书豪的传奇之一:他具有哈佛毕业的高学历,哈佛是长春藤名校之一,意味他的成绩十分优异。在一般观念里,体育成绩足可傲人,学科成绩往往比较差,这种状况,在NBA非常清楚的显现,因为拥有哈佛学历的NBA球员,林书豪是第四人。

美国有四大职业运动联盟:篮球、棒球、冰上曲棍球、美式足球。体育风气使然,年轻人多数爱运动,期待子女用功读书的父母因而两难,于是出现庭训式流行语:“你考上哈佛,就让你打球。”林书豪的表现超乎父母的期待,他高中时期书读得好,篮球也打得好,不但是校队一员,且被选为高中联赛的MVP。如愿考进哈佛经济系后,仍不忘打球,但他将读书排第一,打球排第二,而且两样都做得很好。

林书豪的传奇之二:他那一九一公分的身高,在NBA只是矮个子,而NBA“强肉如林”,以他的身体条件几乎没有人相信能熬出头,唯一相信的是他自己。他勉强进入NBA后,一直坐冷板凳,且曾被两支球队释出,纽约尼克队是他加入的第三支球队,但还是“板凳球员”,而且也考虑将他释出。总之,球队都不重视他,没给他表现的机会。

尼克队有三位年薪逾千万美金的明星球员,但总体成绩并不理想。在尼克队连打入季后赛都无望下,教练突发奇想,让林书豪以替补身分上场,对手是纽泽西篮网队,林书豪如出柙猛虎锐不可挡,不但扭转逆势反败为赢,他本人的打分还超过二十分。下一场起,林书豪成为“先发球员”,在以后连续四场中,得分都超过二十分,对强队湖人更拿下三十八分。林书豪在第一次先发之后的连续四场得分平均二十七点三,八点三次助攻,为NBA创下新纪录。

林书豪在短时间内的奇迹式表现,体坛为之侧目,世人更为之震惊,《纽约时报》、《ESPN体育台》对他冠上“林来疯”、“林王朝”、“林传奇”的称呼,他的十七号球衣供不应求,市场需求一周内飙升百分之三千,尼克队在纽约比赛的票价也因而涨了四倍。台湾体育台转播林书豪出赛,收视率创新高,第五场对灰狼,统计有一百四十多万人收看。

英国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网站,一向很少关心体育活动,却以“跌破眼镜的篮球新星”来介绍林书豪;《富比世》杂志网站,则列出“林书豪教我们的十堂课”来分析林书豪的成功原因,包括“虚怀若谷”、“相信你自己”、“机会来临时,牢牢把握”等。

林书豪的故乡在彰化,随家人在美国出生长大,虽入了美国籍,但台湾人苦干实干、谦虚待人等传统美德,仍充分表现在他言行中。他已声名鹊起,却没有明星的骄傲架势,理着平头,没有刺青,笑容待人,球队赢球从不居功。林书豪已为台湾年轻人立下好榜样。
=========================================================================华裔专栏作家Danny Chau。在华裔球员林书豪的7日奇迹诞生之后,他从自己的角度描述了林书豪作为一名华人,而不止是一名球员,给整个华人圈乃至亚洲范围内带来的影响。

以下为译文:

如果你从的姓氏看不出我是一名亚裔美国人的话,那我相对娇小的体型,以及偶尔展现的谦逊温顺的性格,会让你了解到我的身份。像杨一样,肤色总是让我感觉不适。但是周五尼克斯对阵湖人的那场比赛中,我从林书豪的表现感受到了某种引力。他的每次表演都让我欢呼雀跃,心中满是自豪和兴奋。我从未如此大声的尖叫,已经好久没有一场比赛让我感动到流泪。不管有没有被公众强加于身上,林书豪已经承担了整个亚洲的希望和梦想。在我的脑海中,却苦苦也想不到另一个让我们这个种族更自豪的时刻。

没人真正知道我们该在林书豪身上期待些什么。本应是一场溃不成军的比赛,却变成了充满奇迹的一战。我们不知道他这种状态能持续多久,对于那些曾经满腹怀疑的人来说(包括我自己),林书豪的表现仍然屡屡打破我们的质疑,用证据逼迫我们去相信他。

大家所庆祝的不仅仅是记分牌上的得分对么?什么是林疯狂?他是如何影响着亚裔美国人,以及整个世界的亚洲移民的?我们在林书豪身上又看到了什么?

过去一周的时间,林书豪的事迹充斥着推特,但最让我震惊的是那些试图将姚明和林书豪混为一团的言论。不!林书豪不是姚明的附属品。不,林疯狂不是“明时代”结束的补偿。姚明作为这项比赛的形象大使的作用,没人能比拟;姚明用7尺6的身高在低位完成的进攻,更是没人能复制。姚明是唯一的。尽管姚明一直都在做着自己,但又有谁能将他与中国分开。他的意志就是中国的意志。他的影响力就是中国的影响力。他是以报效祖国为目的培养起来的球员,向全世界传播他的两种爱:对国家的爱,对篮球的爱。对我来说,林书豪是不同的。

“你是美国人!”我的父母常常这样告诉我。他们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但语气中却充满讽刺的意味。是的,我是美国人。我出生在加利福尼亚,老祖宗家的话我一点也不会说,而且我没去过亚洲的任何地方(尽管我很想去)。小的时候我也接受了一些基本的亚洲文化观念,尤其是孝顺。尊重长辈,不要让他们失望。为了给我们争取到移民美国的机会,他们已经牺牲了一切。他们辛勤工作,天天祈祷,为我们流干了泪和血。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努力工作,学习,实践,成为一名出色的人。我曾见到过父母失望的样子。那一幕我不想再重演。我们渐渐了解到,为了家庭或者家人我们需要牺牲。其中就有可能包括牺牲梦想。

不过我是一个美国人!如果连梦想都没有了,我还剩下什么?那些排名较高的职业就是父母眼中的标准。那些工作,薪水稳定,是声望的象征,而且工作好找。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梦想成为一名医生,律师或者经济分析师。对于那些不适应这些工作的人,他们就陷入到危机中。是履行孝顺的义务,继承家里的意志,还是选择追逐自己的梦想。我们当中的一些人从未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有的为了实用主义他们放弃了生活中的激情,有的则是在痛苦总完全放弃了祖先的传统。但有人却恰如其分的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林书豪就做到了,这就是为什么他如此重要。他证明了我们还有另一条路可走。看着林书豪像一把刀子杀入对手禁区,在一些巨人头上得分时,很难想象他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但故事本来并没有如此美好。在一周之前,他的整个篮球生涯平淡无奇,完全遭到大家的无视。他本可能放弃自己的篮球生涯。大家都知道他在哈佛大学有着经济学学位。但他没有放弃,他有勇气追逐自己的梦想。故事从这时起,变得不再牵扯到什么民族优越感,而是更加纯粹更加励志。

林书豪他谦卑,自律,充满了精神力。而且,他无畏,充满了侵略性和创造力。他在比赛中找到了展现自己的模式以及对成功的定义。不管他是否真的绽放成为一名NBA球星,或者又重回板凳末端,这对我来输欧都不重要。舍伍德或许说的对,“林书豪”永远就只是林书豪,他没有更高层次的含义,因为他作为个人的标志从未有偏离。这个标志有能力激励整个亚裔美国人,也有能力改变“亚洲特优生”的传统观念,但更激励我的是,他在与世界最好的篮球运动员同台竞技时,能展示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在场上是如此的自如。我从小就被教导,不同的文化对成功的定义不同,现在我有信心给出我自己的定义。如果说林书豪证明了什么,那就是忠于自己是多么的重要。

林书豪已经找到了展现的自己的模式;一种强大到可以改变偏见的力量,一种可以将人的正反两面完全揭示的力量,一种可以让梦想如此真实的力量。成就是唯一的尽头。他在无情的冲击篮筐,华丽的完成进攻的过程中找到了这股力量。

我们在林书豪身上看到了什么?我们自己 —— 还有我们未曾相信过的生命中的选择。

我是一名亚洲人。我是美国人。我的体型娇小,谦逊,温和。不过我也有自己的声音,我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我希望有一天也能够像林书豪一样自信的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