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生与释迦牟尼:教师应先学会评价再学习上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13:03

专家点评

教师应先学会评价再学习上课

●华东师范大学  崔允漷

 

“高考不改,素质教育就难以实现”,这是一种十分流行的观念。的确,高考、中考之类的高利害、选拔性评价已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需要持续地进行改革。可是,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瓶颈的远不止是高考、中考之类的大规模的外部评价,学校/课堂层面的内部评价实际上一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从某种程度上说,内部评价的改革难度远远大于外部评价的改革,此次关于中考改革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学校/课堂层面的内部评价的关键是教师的评价素养。我们承认教师“学会如何上课”是天经地义的,但也需要认同“学会如何评价”也是教师的分内事,这两者应该是同样重要的。然而,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们是否过多地关注教师“学会如何上课”,而忽视了教师“学会如何评价”,以及如何将“备课”、“上课”与“评价”建立内在的必要联系?我们在教师的业务培训、日常工作中就能看出,教师在“学习如何上课”方面所学的内容、所花的时间、所得到的资源远远多于“学习如何评价”,这种“重上课轻评价”的强烈反差促使我们在此呼吁:

教师应像关注上课一样关注评价!

教师应先学会评价再学习上课!

让评价引领自己的教学!

在新的教育评价范式中,评价(特别是学校/课堂层面的评价)不再被看作是教学过程结束之后实施的或者说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的、凌驾于教学之上的一个孤立的环节,而是被看作“一体两面”的关系。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教学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评价的质量与上课的质量一样,严重地影响着教学质量,诚如美国评价专家斯蒂金斯所言,任何课堂教学的质量最终都取决于该课堂所运用的评价的质量,如果评价能够在课堂层面得到良好的运行,那么学生的学习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然而,非常遗憾,当前我国中小学实践中“教学-学习-评价一体化”的观念未能得到充分的认识,学校/课堂层面的评价实践相当糟糕。因此,尽管被狭化为考试的评价在学校/课堂层面频繁地实施,但学生的学习却并未因此产生明显的改善。相反,许多学生因为在学校/课堂层面的评价中遭遇失败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校/课堂层面的评价质量取决于教师的评价素养。可是,当前教师的评价素养状况的确不容乐观——尽管王少非未能为他的结论提供充分的实证依据,但按我个人的观察和判断,关于我国教师评价素养普遍低下的结论不是武断的。

评价是教师专业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素养必须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教师的评价素养应当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最为迫切的需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但要提升教师的评价素养,必须满足两个前提:一是要明确教师评价素养的内涵,特别是素质教育背景中学校使命发生重大变革要求教师具备的评价素养的内容;二是创造实现教师评价素养专业发展的行动框架。邵朝友的文章提供了在课程标准背景下实施基于标准的评价的部分知识基础。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是基于标准的教学的一个基本理念,如何设计良好的评价以引导教学和学习,是教师必需的专业知识基础。而夏雪梅的文章则提供了一个促使教师评价素养专业发展的一个行动框架。尽管可能限于某个特定的视角,而且也是该项研究的初步结论,但她确实提供了一条比较现实的、基于学校的思路。

教师的评价素养及其发展是一个被忽略太久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研究领域,我们对此做了一些研究(详见崔允漷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一书),这里提供的几篇内容只是提供了对该领域相关方面的初步探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更多的同仁参与持续的探索。令人欣慰的是,《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的编辑们眼光极其敏锐,提供了这样一个讨论平台,我们希望更多的同仁与我们一起探索。

关于教师评价素养,我们的路还很远很远……

(《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