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耍流氓知乎:朱永嘉:给陈毅同志拜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20:46

朱永嘉:给陈毅同志拜年

发布时间:2012-02-15 10:01 作者:朱永嘉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415次

  今年大年初一,早晨醒来,我突然萌发一个念头,给陈毅同志拜年去!我拉朱刚扶我乘车去南京路外滩陈毅广场上,对那里陈毅同志的铜像鞠躬致敬,并合影留念。


  我为什么会想着要在新春佳节去给故人拜年呢?因为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七二年一月十日陈毅同志追悼大会上对陈毅夫人张茜说:“陈毅同志是一个好同志。”我一直在思考,这个“好同志”究竟包含什么样的内涵呢?我想作为一个革命者,是不是应该有这样三条,第一条,在革命遭受失败和挫折时,他能经得起考验,挺得住艰难困苦;第二条,个人犯错误的时候,有勇气正视自己的错误,能认真反省自己,并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且言行一致;第三条,在胜利或者顺利的时候,不骄傲,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三条陈毅同志都过得硬,毛泽东同志还在那一天,对西哈努克亲王说:“林彪是反对我的,陈毅是支持我的。”换一句话说林彪在毛泽东心目中,他不是一个好同志,也就是在上面这三条,他都不过硬,参加革命那么多年,最终落到一个叛逃的下场,为此,在新春第一天,我要去给陈毅同志拜年。


  我们知道陈毅同志是在一九二二年参加共产党的,他经历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他并没有因此而动摇,一九二七年他在武汉中央军校担任中共委员会书记,八一南昌起义时,他不在南昌,他是从武汉到江西赶上自南昌南下的起义部队。当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时,他与朱德同志一起被分兵留在三河坝的部队,那时候留在三河坝的一支部队,在南下广东的主力被打散以后,那个时刻的这支部队可真是瓦合之卒散乱之兵啊!关键时刻,是朱德同志在天心圩的军人大会上的讲话,稳住了大家的军心,在朱德同志讲话以后,陈毅同志接着讲:“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不仅要经得起胜利的考验,能做胜利的英雄,也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能做失败的英雄!我陈毅当时去上海,去北京,去四川都有很好的出路,但他那都不去,坚决留在队伍里,实行自己,‘只要拿武装我就干’的决心。”正由于有这么一批坚强的革命者,能挺住失败的考验,才能为我们留下一支革命军队的火种,当时在这支部队中,动摇的人不少,跑掉的人很多,林彪也在这支队伍里,他就是一个动摇的人,陈毅同志在生前最后的回忆中讲到过林彪那时的表现,他说:“南昌暴动的部队在三河坝失败以后,途经丰顺、饶平、平和、像洞、武平、安远、寻鸟、信丰一线向大庾方向走。这个时候林彪跟几个黄埔四期的连长就来找我,他们要求离开队伍,而且劝我也离开队伍,我们是搞队伍的,与其当俘虏,不如穿便衣走,到上海另外去搞。”陈毅同志回答他们说:“我不走,现在我拿着枪,可以杀土豪劣绅,我一离开队伍,土豪劣绅就要杀我。所以我还要看一看,不能走。”后来队伍进了大庾以后,林彪还是开了小差跑向梅关,但在当天深夜又跑回来了,对陈检讨说:“现在外面老百姓搜腰包打人,有时还要杀人,我还是回队伍里来吧。”陈毅对他说:“你现在不走就好,回来我欢迎,还是把七连抓好吧。”可见林彪在最艰难的时刻就想当逃兵,只是由于没有逃成,才回到部队来的。


  林彪的动摇,还反映在十年内战时期,每当战争危急的时候,他总是临阵退却,只顾自己的安全,不顾大局,不顾军队司令部的安全,陈毅同志告诉我们:“一九二九年第三次反围剿时,部队从井冈山出发,安全占领了大庾,准备在大庾住一夜,估计敌人不能来,哪晓得敌人下午四点多,就打来了,而且枪声越来越近,毛主席在山上看到林彪带的二十八团队伍退下来就说:‘无论如何这一仗要打好,打不好,一退下去我们就不好办了!’正说着,林彪退下来了,毛主席说:‘你的部队为什么不抵抗,想跑到哪儿去?’林彪说:‘还有什么好抵抗的?’我站起来说:‘总要打几个反冲锋,把敌人压下去,不然收不拢队伍啊!’林彪根本不理睬,带着几个人从毛主席和我身边走了,我说:‘林彪,你怎么跑了,毛委员还没有走,你为什么走?’他不听,跑到安全地方去了,毛主席问我,‘你有什么办法?’我就抓到一个排长说:‘你无论如何要把这个小堡守住,掩护大队撤退,毛委员在这里,你退下来,枪毙你!’这样才把敌人阻击住了。”我们从这一段话便可以知道,林彪在艰难的时候往往临阵退却,只顾自己,我们由此也可以懂得毛主席在陈毅同志追悼会上所以对西哈努克讲:“林彪是反对我的,陈毅是支持我的。”类似的情况,还有一次,陈毅同志告诉我们说:“也是在那一年部队在龙南和会南,在罗浮嶂脚下的圩下过夜,让三十一团先占罗浮嶂,林彪的二十八团做后卫,掩护军部,哪晓得到了拂晓,林彪把后卫队伍撤掉了,敌人一下子冲到军部,那一次战斗非常危险,朱军长把虎皮大衣和身上的几十元大洋到处丢,敌人争着抢钱,他才跑脱。他和毛主席俩个人是一起在炮火中跑脱的。林彪做后卫任务是掩护军部,但是他不负责任,他打仗有一个特点,就是先跑到安全的地方再说。”为此,陈毅同志当时便责问过林彪,那年部队向瑞金进军时,那时分兵为三路,毛主席率一纵为一路,朱德同志率二纵为一路,陈毅与林彪率一纵为一路,那次分兵的时候,林彪多次说:“我们把部队拉开,离开朱毛部队,目标小,容易脱离敌人,容易搞到给养,与朱毛在一起,部队目标大,难以脱离敌人,是很危险的。”他屡次这样说,陈毅同志都不同意,表示“离开朱毛会动摇军心,分散行动是最坏情况的打算,现在还不是时候。”林彪是想把敌人推向朱毛的二、三纵队方面,自己率一纵找安全方向。这件事也暴露了林彪只顾自己图安全,不顾大局的心理,实际上林彪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缺乏信心的,是动摇的。毛主席一九三O年一月写的那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文章便是批评林彪“他不赞成夺取整个江西的计划,而只赞成在福建、广东、江西之间三个边界区域的流动游击,同时也没有在游击区建立红色政权的深刻观念。”林彪在一九二九年的种种表现,不是深刻地证明了林彪在那个时期是非常动摇,不断在寻找脱身的机会。


  在陈毅追悼会上,他的夫人张茜还对毛主席说:“陈毅不懂事,过去还反对过毛主席。”毛泽东打断她的话,说:“不能这么说,也不全怪他,他是个好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问题,陈毅同志在“最后的回忆中”,把它说清楚了,一九二九年的六月下旬,红四军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龙岩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就形势问题,军政关系问题,政权和根据地建设问题,土地革命问题,扩大红军的问题,武装地方和帮助地方党的问题,对待俘虏兵政策问题,军队内部如何发扬民主的问题,由于受到旧军队传统的影响,一些同志忽视党在军队工作中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提高军事长官的权威,主张取消士兵委员会,不要根据地,主张“走州过府”式的流冠式的游击作战,另一些同志则主张极端民主,毛泽东同志正确的建军思想没有被这次会议的多数人接受,于是大家推陈毅在这次大会上作报告,陈毅同志说:“我这个报告是调和路线,实际上削弱了毛主席的正确路线”毛主席当时是前委书记,会前毛主席给我做了工作的,遗憾的是我没有听,而是想表示我自己有独立的主张。当时毛主席讲了要加强政治领导,加强党对红军的领导,军队要做政治工作,要打仗、要筹款、要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按这个来做,至于陈毅同志对我个人的许多批评,我现在不辩,如果对我有好处,我会考虑的;不正确的将来自然会证明不正确的。”在第七次代表大会结束那一天,毛主席患重感冒去养病了,前委书记由我代理了,值得注意的是,毛主席刚刚走了一二天,我就感到七次大会开错了,那时中央要开军事工作会议,陈毅去与毛主席商量是否要去,毛主席说:你可以去,我赞成你去,你把四军详细情况向中央反映一下有好处。那时毛主席还不愿意回去,于是陈毅去上海向中央汇报军事工作情况,当时是周恩来同志主持中央的工作,周恩来同志给陈毅同志说,你可以替中央写一个指示,请毛泽东同志复职工作,我写了,周恩来同志一字不改,他说:很好,就是这个意思,你带这个指示回去,主要请毛泽东复职,朱德要服从毛泽东同志,这个很重要,你这个责任很重大。”陈毅就是带着这样一封中央的指示,也就是中央九月来信回军队的,陈毅同志见到了朱德同志,陈毅讲了中央承认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是正确的,要欢迎毛泽东同志主持工作,你应该服从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七次大会我是犯了错误的,问题是要向毛泽东同志承认错误,否则是很危险的,陈毅同志问朱德同志:“我们欢迎毛泽东同志回来,你干不干?”朱德同志说:“当然我可以欢迎他回来,他是不是愿意回来,还是个问题。”陈毅同志说:“这个我负责,是可以把他欢迎回来的,中央有个指示,这个指示毛泽东同志会同意的。”当时朱老总拿了毛泽东同志的一封信给我,毛泽东同志写这封信的原因是军队内政治工作人员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要毛泽东同志回部队工作,毛泽东同志回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平生紧密考察事情,严正督促工作,这是‘陈毅主义’的眼中钉,陈毅要我八面美人、四方讨好,我办不到,我不能够随便回去,这个路线问题不解决,我就不能回去。”陈毅同志光明磊落地说:“这封信是对的,我赞成这封信,过去那些事我撤回,我请他回来,七次大会是我犯了错误,我这次回来,只要我作了检讨,他就会回来的。”朱德说:“你去试一试吧。”陈毅说:“我就去试一试。”于是陈毅同志写信给毛泽东。信中说:“我这次到中央去了一次,我们争论的问题都解决了,七次大会是我本人犯了一次严重错误,我可以做检讨,中央承认你的领导是正确的,此间,同志们也希望你回来。”毛主席接信后赶快回来了,那时毛泽东同志还有病,是担架给抬回来的。陈毅同志说:“他们见面时,可以看出,毛主席是很高兴。”


  这是陈毅同志临终时,对所谓陈毅反对过毛主席这件事全部的过程,从这个过程可以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犯错误是很难避免的,有它主客观的原因,犯错误只要能知错即改,而且诚心诚意地改,那就是一个好同志,故毛泽东同志讲:“他是个好人。”陈毅同志直到九·一三事件以后不久,讲了这一番出于真诚的话,这是周恩来同志建议陈毅讲话录音整理,作为党史资料的,录音文稿的整理者是张明金。那正是他感动毛的地方,也是促使毛泽东最终胃病出席陈毅同志追悼会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伟大革命者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革命情谊。


  林彪的情况就不同了,他是一个不肯认错的人,在历史上他有错,总是不肯认账,最典型的是九届二中全会上他的那一番讲话,引起全党的动荡,他始终不出来认错,批评了陈伯达,他不认错,批陈整风,黄、吴、叶、李、邱都作了检讨,他不认错,开中央工作会议,想为他们的错误作一个结论,开三中全会和四届人大,让他出来讲两句话,作一个检查,他不肯认错,毛泽东南巡讲话时,对他还是抱有希望的,他拒绝了,从一九七O年八月二十三日庐山上的九届二中全会开始,到一九七一年九一三事件,毛泽东足足等待了他一年多时间,他始终拒不认错,而且对黄、吴、李、邱的检查都还抱抵触情绪,最终还是希冀一走了之,借逃跑来逃避自己的罪责,最终是折戟沉沙,他也不考虑一下,他们走了以后,对黄、吴、李、邱可能造成什么后果,他走了以后,连黄永胜都说他“跑什么呀!”


  关于在胜利时不骄傲的问题,记得一九四四年三月,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讲的是李自成起义军进入北京城以后,领导集团中如刘宗敏、牛金星生活腐败,牛金星与宋企郊考举人的试题为“天下归仁焉”、“吉年不利”那还不是典型的骄傲得完全忘乎所以了,不知道东北方的满洲人正虎视眈眈地准备入关,吴三桂还在骑墙观望,计六奇的《明季北略》叙述李自成军队进北京后,拷掠明代官员财物。“有内阁十万,部院、锦衣七万、科道与郎官五万、三万,翰林一万,部曹千计,”有那么几天“满街遍抓士大夫拘击,行路之人如汤鸡在锅”,李自成的军队,进入北京以后纪律极坏,其云:“兵初入人家,曰借锅灶,少焉,曰借床眠,顷之,曰借汝妻女姊妹作伴。藏匿者押男遍搜,不得不止。”这样,军队没有战斗力了,军民关系对立了,那一年的四月十二日,毛泽东作《学习和时局》报告,,他讲到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他说:“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以为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以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而且他还写信告诉郭沫若,把他那篇《甲申三百年祭》作为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小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记得一九四九年二月三野的部队到达徐州,在贾汪庄的时候,陈毅司令员找城市政策组的组长曹漫之,要他起草军队进城时的《入城三大公约十大守则》陈毅同志说:“自古以来,军队进入城内,住进民房,干好事的不多,我们很快要进入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我们进城以后一定要严守纪律,给他们一个好的‘见面礼’,反正军队进城后,在没有找到营房之前,一律睡马路,这一条一定要写上,否则那么多人一下子涌进老百姓家里,肯定要出问题的,弄不好会天下大乱。”毛主席对这一份入城守则批示:“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八个大字。一九四九年五月十六日,在三野部队进入上海前,中共中央又发布了《中央关于城市纪律的指示》,其中第七条明文规定:“军队在城市,特别大城市,中等城市驻扎时,不得借住或租用民房,以免引起城市居民的不便和不利。”所以军队进大上海时,没有进民房,都露宿在马路上,有不少新闻照片可以作证。如荣毅仁看到解放军进入上海那样的大城市不住民房,睡马路,下定决心让工厂赶快复工,对比李自成军队队伍在一六四四年进北京时的表现,那是骄傲带来的失败,陈毅带部队进大上海就是胜利的时候不骄傲的典范,林彪这个人吃亏也在骄傲上,在召开九大时,毛泽东提出过要开成一个“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在九大把林彪的名字写入党章给予接班人的地位,于是他背上骄傲了包袱,九届二中全会上的那场矛盾和冲突的起因,是因为在七O年八月十三日下午,讨论宪法修改草案时,有一段话:“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全国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张春桥提出:“已经有了理论基础一句,后一句可以不写了。”又说:“‘天才地、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是讽刺。”事实上去掉那几个副词,是毛泽东的意思,后一句话是毛泽东在会见罗马尼亚外宾时针对赫鲁晓夫说的,吴法宪不知道这是毛讲过的话,便反驳张春桥说:“天才地、全面地、创造性地发展马列主义,是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和《<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肯定了的,”这件事最后由黄永胜报告了叶群,叶群向林彪作了汇报,林彪听了很高兴,夸吴胖子“放炮”放得好,为什么林彪会高兴,夸吴法宪呢?因为这是林彪在六十年代靠之起家的那几句话,他骄傲了,碰不得了,庐山会议上那一番动荡的种子从这儿发的芽,林彪暗中对黄永胜、吴法宪等打招呼,说这件事没完,到庐山会有大的斗争,正由于林彪骄傲了,错误估计了形势,所以会在庐山会议上栽大跟头,有了错又不肯认错,改正自己的错误,僵到最后走上折戟沉沙这条逃跑的绝路。


来源: 作者博客 | 来源日期:2012-02-05 | 责任编辑:左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