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深圳买房新政策:社论:从假包子到假新闻,一场信无可信的尴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33:44
南方报业集团 → 深评浅议2007-07-20 10:10:05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新闻,名为《纸做的包子》。报道中说,该栏目编导通过暗访,发现北京的早点铺有人出售用废纸箱和肥猪肉做馅的小笼包。这一报道经央视等各大媒体、网站转播转载之后,引起广泛关注,海外媒体也闻风而动。但10天之后,形势急转直下。昨日,北京官方发布新闻,称“废纸箱做包子馅”为虚假报道,为电视台临时编导訾某自编自导,北京电视台为此向社会深刻道歉,当事人已被刑事拘留。

  10天前,民众以为报道是真的,包子是假的;10天后,官方宣布报道是假的,包子是好的。到底谁是真的,谁是假的,民众落得一头雾水。此刻,普通百姓只恨没有一双慧眼,能洞穿扑朔迷离的事态。

  纸箱馅包子面世的时机,正是中国的食品安全危机四伏的时刻,内外舆论皆不宽容。这一极端案例的出现,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程度再次推高,民众一时哗然。而就在政府宣布,证实事情是虚假新闻,涉嫌记者造假时,仍有不少民众愿意相信是假包子,而不是假新闻,甚至有人怀疑政府查处也从中造假。

  这些连环相套的不信任,使得一场包子引发的舆论风潮,转眼成为一场公众辨识真假的能力测试。然而,无论是何种的不信任,都并非多么理据充分,因而也难以在逻辑上立足。公众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基本上只体现了各自采信的某种情感倾向。一个原本事关食品安全的公共事件,跌落在一个奇怪的问题格局之中,事件貌似已经盖棺定论,而疑问却在公众心里打结。

  这个尴尬的局面令人忧虑。围绕纸箱馅包子的来龙去脉,其中既有日趋严峻改善乏力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有媒体和记者的信誉危机,还有政府对新闻媒体的管理问题,诸多方面的个案层层累加,沉淀为今天公众的意识背景。猜忌、怀疑、不信任,成为了分化公共事件处理结果的民意之刀。

  废纸箱做成包子馅,假包子转眼成为了假新闻。尽管事件以栏目编导造假而刑拘告终,但早点摊贩、新闻媒体、政府部门都未能幸免于这场丑闻。而如今弥漫在社会的不信任,使得这一事件的善终显得尤其艰难。公众可能既不信任早点摊贩,也不相信新闻媒体,同时也难以相信事件处理的地方政府。要免于公众猜忌和民间抗拒,事件处理可资改善的方面很多。

  就媒体自律而言,此次事件处理几乎完全由行政主导,而并无媒体自主自律的空间。事发突然,影响巨大,行政力量火速启动,媒体只是事件处理的配角,形象相当被动委屈。事实上,涉及记者虚假报道,首先应该尊重的恰恰是媒体自身的自查自律。

  2003年4月,美国《纽约时报》也曾发生记者造假风波。在得知记者可能造假的线索之后,纽约时报指派了5位记者、2位研究员、3位编辑对此进行调查,做了多达150次访谈,其后在报纸头版显著位置,刊登长文自揭家丑,并为此向报业同行和读者致歉。此次纸箱馅包子事件发生后,政府公安部门迅速介入,使事件的处理很快由对假包子的查处,转为对假新闻的严惩。媒体自我纠错的机制还未能运作,就匆忙由官方裁定,过程也欠缺透明。这些都是事件处理并不周全谨慎的所在。

  围绕纸箱馅包子展开的舆论,几经跌宕峰回路转,在公众不信任的情绪里,依然是真假难辨。这种公众的情绪反应,当然并没有十足的理由,未必经得起严谨的论证,然而,它们的存在,已经构成了公共事件处理的重大背景。从假包子到假新闻,公众情绪只是将信将疑。地方管理者当然可以我行我素,不过,公众的疑心如此深重,辨识真假如此谨慎,终究是今天公共事件处理中令人尴尬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