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到深圳的火车票:纪连海叹说四大美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08:54:55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不再是几个词而是灵动与您想象中的四大美人 “四大美人”这词什么时候有的?又是谁提出来的呢?我并不清楚。但是可以推断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这四个人是什么时候被拉到一起称为“四大美人”的。这四大美人的生活年代有先有后:西施最早出生,杨贵妃最晚死的,杨贵妃是唐朝,所以“四大美人”这一说法肯定是唐朝以后才出现的。貂禅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可以说是《三国演义》成就了貂蝉,因为《三国志》中是没有这个人的。而《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朝初年。所以,我觉得,提出“四大美人”这一说法的人肯定在元末明初时。但具体是谁提出的?我也没考证出来。
    我们先来说说有关西施的事儿。

何谓美女

    话说春秋末年,越国古都诸暨城南有个苎(zhù)萝山,山不高而峻,林不密而秀。苎萝山下有一条很清澈、很小的、自北而南的若耶溪。若耶溪蜿蜒曲折,溪水清澈,急中有缓,潺潺有致,淙淙有声,似林鸟呢喃,如情人私语。苎萝山下,若耶溪边,绿树掩映着一个百十口人家的小村子,村子因为在苎萝山下,就被称作苎萝村(今诸暨市城南浣纱村)。村子被溪水一分为二,分为东、西两个,两村住的都是姓施的人家。传说中的西施,就出生在苎萝西村。

    西施原本不姓西,她原本就姓施,整个村子的人都姓施。西施姓施名夷光,因家住苎萝西村,村人都称她为西施。久而久之,知道她本名的人反而变得很少了。

    西施的家里比较穷,西施的父亲上山砍柴为生,西施的母亲是给人家洗衣服的,那时候的衣服都是丝绸的,西施的母亲以浣纱、也就是给人洗衣服为生。

    小小的西施呢,在年纪很小的时候也有一些伙伴。

    她最好的伙伴是郑旦。可别小瞧郑旦,号称中国第五大美女,跟西施一个村子的,两个人是特别好的伙伴,经常在一起洗衣服,一块儿玩,度过幸福的时光。两个人还经常比谁美,结果人家都说西施美。

    西施美到什么程度呢?她在河边浣纱。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她的嘴里,还哼着传统的越国小曲。那鱼儿一看:哟,这是谁家的姑娘?真美!于是乎,鱼儿忘了呼吸,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沉鱼”的故事就在附近流传开来。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指四大美人的,西施沉鱼,昭君落雁,貂婵闭月,贵妃羞花。

    说到西施的美貌,就让我们想起了另外一个成语:东施效颦。

    话说美女西施无论举手投足,还是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的美貌远近闻名,但她的身子却有些弱,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病发都皱着眉头,捂着心口,缓步前行,人们管这姿势叫“西施捧心”,可是生病的西施也是楚楚动人。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据说,苎萝东村有一个名叫东施的丑女子,相貌一般,没有修养。她平时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当然啦,即便她是如此认真的倒腾自己,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说她长相漂亮。历史上真的有“东施”这个人么?很难说,有可能有,也有可能没有。不过,人们编出下面这个故事,纯粹是为了突出西施的美丽而已。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她想:“人人都说西施美,怎么就没注意我呢?还不是她会装样,谁不会呀?”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哪知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样子更难看了。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老婆、带着孩子远远躲开。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

    这个丑女人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而去简单模仿她的样子,结果东施很快成了大家的笑料。

    不过这个时候,还没有“东施效颦”这个词。

    让东施声名远扬的是唐朝的一个非常有名气的诗人王维。王维没事拿东施开涮,写一诗,本来写的是西施,题目叫做《西施咏》。

    诗中写道:“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君宠益骄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正因为王维最后补的那两句——“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稀”。从此以后就出现了“东施效颦”,东施的声名终于在某些情况下压过了西施。后人就把这个典故说成是“东施效颦”。“东施效颦”的故事,也更加的广泛流传。

    好啦,我们暂且不去管这个东施如何,单说西施的美丽。说到西施的美丽啊,曾经有那么几句歌词,不知道您听说过没有:

    挽一缕轻纱,踏着漫漫薄雾走来。掬一把溪水,浣洗历史的尘埃。你的容颜,惊沉了水中的鱼儿。浅浅一瞥,那君王为你意乱情迷。人世间没有你少了几许姿色,吴越的故事没有你就不再传奇。

故里之争

 

    西施故里

    1.故里之争

    四大美人中第一位是西施。为什么西施是第一位啊?这没得争,第一,有她的时候还没那仨呢,她出生就第一。第二,是智慧,那绝对是第一位的。

    关于西施,我相信每个人都能说出来很多。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饮湖上初睛居雨》一诗。诗中说,“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里“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就是西施。此外,我们还知道很多与西施有关的成语故事,什么“貌若西施”、“情人眼里出西施”、“东施效颦”、“西施沉鱼”、“西施浣纱”等等很多。通过这些成语故事,我们可以知道:西施,有着国色天香的容貌,有着“沉鱼”的本领。

    更为重要的是,她能够在她的国家行将灭亡之际,毅然出使吴国,并以色相引诱吴王不理朝政,结果,她的祖国最终灭掉了吴国。也就是说,这个“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本事还是非常大的,她能够做到的就是倾国倾城、立国安邦——这里的“倾国倾城”是指倾覆了吴国,这里的“立国安邦”是指安定了越国。所以如用一个词来概括西施的事迹和她的相貌,把她一生所有的事儿都给概括出来,非常准确地词就是“倾国倾城”。

    有人写诗赞誉:

    犹若天仙下吴越,天姿国色展妩媚。惊得鱼儿沉水底,艳得后人起妒忌。只要心中有你在,万里江山可释怀。君王为你情意乱,乾坤倾覆有人爱。

    那西施凭什么这么厉害啊?就因为她的相貌?吴王夫差没见过漂亮姑娘还是咋了?不会吧?貌美的女子就能使一个强大的国家顿时“樯橹灰飞烟灭”?在西施的身上,除了美貌之外,一定还有着很多不为人所知的秘密!这很多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

    要说西施到底有什么本事?就必须得说她是哪里人,我们前面讲过,哪儿的美女都有。这回要讲的是江南美女。

    说到西施的家乡,我就想起了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西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看来,苎萝山就是西施的家乡了。而这苎萝山,它在哪里呢?在浙江有两个地儿都说西施是他们那儿的人。一个是浙江省杭州市的萧山区;另外一个是浙江省绍兴市下面的县级诸暨市,说西施是我们绍兴人。

2.萧山之说

    西施到底是绍兴美女还是杭州美女呢?您要想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还真的一时半会儿难以给您说清楚。为什么啊?您说,浙江省杭州市的萧山区和浙江省绍兴市下面的县级诸暨市,人家两个地方的人,已经为此争论了一千多年了,他们争论了一千多年都没有争论清楚的问题,咱们三言两语能说清楚么?

    咱们在这里啊,也只能是把他们双方的观点简单罗列一下而已,至于西施到底是哪里人,我看,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话说这纷争了一千多年的“诸暨”和“萧山”两说啊,历代的主流意见支持“诸暨说”,但是也有部分学者支持“萧山说”。支持“萧山说”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大清朝的翰林院检讨、明史馆纂修官毛奇龄。毛奇龄的依据是《后汉书•郡国志》刘昭的注释:“萧山西施之所出”,但众多学者认为刘昭的注释有误,不足为凭。

    转眼之间,就到了1979年——这个时候,已经是改革开放初期了,言论已经很自由了,于是乎,“诸暨”和“萧山”两说的纷争又开始了。

    率先挑起这场争论的人是萧山教师王玮常。1979年,王玮常率先公开发表文章《西施出萧山》,再次提出西施的出生地应该是在萧山的观点。当然,他所能够依据的,还是毛奇龄的观点,只不过是又增加了一些后人为了凭吊西施而在萧山临浦人为添加的一些遗迹而已。诸如什么苎萝山、红粉石、浣沙溪、苎萝湖、田螺山、河蚌山、西施坂、洗脚潭、西施里、西施庙、苎萝亭、范蠡庙、后江庙、浴美施闸和西施亭等等。

3.诸暨之说

    一石击水,波涛涌起,从此,两个地方的人就打起来了。一场历时7年、范围涉及全国的争论由此拉开序幕:西施故里在诸暨还是在萧山?

    这可是全国第一次围绕美女是何方人氏问题展开讨论。可不像我们现在。现在这社会价值评价标准真是有些不可思议,连西门庆是何方人氏都有人在争,简直到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地步了。

    我们话说回来。王玮常的文章发表后,诸暨的陈侃章、杨士安、剧作家何曾武和别号“西施的情人”的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阮逊等人立即写文章进行反击,并查县志,到萧山临浦寻访。当时萧山西施庙的和尚阿宝师傅向他们介绍了西施殿的来历:

    “西施赴吴国经过萧山临浦,在此留有遗迹,后来有一年发大水,江上漂来许多木头,上刻‘西施’两字,百姓认为西施留恋临浦,要到此享受香火,就为其雕像,造西施庙。此后的临浦就留下了西施殿、浴美施闸、苎萝亭等遗迹。由此看来,西施泛舟赴吴,萧山临浦只是第一站,她在此停舟沐浴,流连再三,方解缆登程。”

    就在此时,萧山临浦方面在得知诸暨方面也在暗中努力之后,

    萧山临浦方面决定:先下手为强。他们想把萧山火车站改名为西施火车站,并向铁道部提出申请,结果铁道部没有批准他们的请求。与此同时,何曾武等人则请了中国美术学院傅维安教授在诸暨火车站创作西施塑像,还刷新了江边王羲之所题的‘浣纱’两字的摩崖石刻。”

    在不断的查资料、写文反击对手的过程中,阮逊和何曾武都发现,西施的史料非常丰富,何曾武是县越剧团的编剧,阮逊也长于写作,他们决定把西施搬上舞台。1979年底,他们合作的大型越剧《西施》创作完成,1980年由县越剧团搬上舞台。

    1982年,由县文化局牵头,他们又合编出版了《西施》一书,这是解放后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全面介绍西施的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他们合作的大型越剧《西施与范蠡》在省里得奖,并收入《中国越剧大典》中。1994年阮逊又创作了大型无场次越剧《西施断缆》。1995年《西施断缆》晋京演出,获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奖”,并获“田汉戏剧文学奖”和“鲁迅文艺特别奖”等多项殊荣。1998年又将《西施断缆》改编成戏曲电视连续剧,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担纲摄制并首播,浙江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一直到1986年,姜亮夫、苏步青、陈桥驿等著名专家站出来写文章声援、肯定“诸暨说”,这场争论才告一段落。看来,到现在为止,人们普遍认可的,西施还是浙江诸暨人。
吴国溯源

    西施本来在家乡过着很平静的生活,如果没意外,她可能会嫁给村里一翩翩美少年,终老一生。可是这种平静被打破了。谁也不会想到国家行将灭亡的命运竟然影响到了西施和郑旦,这两个生长在偏僻小山村的女孩子。她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美人计”的主角,被派到吴国执行任务。正是:沉鱼落雁谁知己,闭月羞花难如意。爱恨情仇为家国,人间风景美如诗。真英雄能过美人关,好女子重情又重义。

    这事得从吴越争霸说起。首先交待争霸的一方吴国,那么吴国是怎么来的呢?1.吴国建立

    吴国是周王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后扩张到除徽州地区以外的苏皖两省全境。这个国家的历史还很悠久的。吴国的国君跟周王是同样的姓——都姓姬。姓姬的如姬发、姬旦,姬发大家知道,姬旦是周公,就是鲁国的国君。说吴国的历史得从先周——就是周还不是一个统一王朝的时候,周是商王朝下面一个小国的时候说起,从古公亶父说起。

    古公亶父在周朝的历史上也叫周太王,周太王养了三个儿子,长子叫泰伯(也叫太伯),次子叫仲雍(也叫虞仲),幼子叫季历。在这三个儿子当中,周太王最喜欢季历。其实,周太王不是最喜欢季历,而是最喜欢季历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孙子姬昌,也就是日后的周文王。

    周太王想把首领之位传给自己的孙子姬昌,但根据当时的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周太王因此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泰伯当然明白父亲的意思,很快就和二弟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从渭水之滨逃到荒凉的江南,来到今天的江苏无锡、常熟一带。

    到了那儿,泰伯与仲雍断发文身,一切按当地习俗来做,还教当地人怎么种地,以前周所以能灭商,主要由于周是一个农业国家,会种地,会打粮食。商朝主要是做买卖,买空卖空,所以只要断了他的商路,他就完了。当地人一看泰伯老头挺棒的,当问泰伯姓什么时?他回答叫“句吴”,于是都叫他吴泰伯。转眼之间,好几千人拥立他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其实也说不好是国还是部落联盟。总之他就建立了一个小国,国家名字就以他自己起的假名字为名,叫勾吴,国就出现了。当时泰伯是和仲雍一起建立的国家。泰伯就想了,“我在这儿别结婚了,要结婚生了孩子,将来这国家是我的,我兄弟怎么办?不结婚不就完了吗,不结婚没孩子,”所以这个吴泰伯,勾吴国家创始人泰伯没孩子。他死了,这国家自然就传给了仲雍。仲雍继位,往后传了四代,传给一个叫章的人,这姓章的听祖宗说他是周部落的,于是叫自己周章。

    周章在位时期,正好赶上武王伐纣成功,开始大分天下,实行分封制,分三部分人建国,第一是周王室后代;第二是功臣后代;第三是前朝的帝王——诸如炎帝、帝喾、颛顼、尧舜禹的后代为国君,建立很多小国。

    武王伐纣成功后不久,就建立起了对于今天辽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统治。这之后不久,周武王就知道了他们家族在江南还有一支亲戚,于是周武王就派人找去了。结果,自然是找到周章啦。使者一看,周章统治的这块地区还不小,马上派人回复给周武王。周武王也很高兴,马上正式给这个封国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勾吴,我们简称叫吴,周章也就正式成为勾吴政权的句吴国君了。周章的弟弟仲则被封在今山西平陆县境内,建立了虞国,其后人以虞为姓。仲因此称为虞仲,一如其先祖仲雍的名字。周章之后再过十四代,就到了吴王寿梦。 
 2.寿梦称王

    吴王寿梦出生在公元前620年,公元前585年继位,吴王寿梦很棒,对内治理国家,对外打仗。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可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打得差不多了,寿梦带着周章时期周武王送给周章的“德鼎”到洛邑来拜见周王。周简王一看,“德鼎”真是武王的,那咱们真是亲戚。于是摆开酒席宴请他,让所有的其他国家那些人陪着。从此人人都知道,周王在很远的地方还有一个亲戚,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国了。

    转眼又过了两年,就到了公元前583年,吴国跟越国打起来了,为什么打啊,因为相邻的晋国跟楚国一直在打仗。城濮之战,晋文公取得霸业,楚国败了,“退避三尺”。后来楚庄王继位,又打败了晋国。然后晋国又重新崛起,把楚国打败,楚国又打败了晋国,两个国家争了一百多年,打了一百多年,不分胜负。到了公元前583年,从楚国叛逃到晋国一个人,叫申公巫臣,他跟晋国的国君说,您不是想消灭楚国吗?我给您出一高招,在楚国的后面不是还有吴国吗?您从您国家调三十辆车、三十辆车的马,然后三十辆车的军士,到那儿教吴国打仗。下回只要楚国敢打晋国,就马上派一个人告诉吴国,赶紧偷袭,就会形成两面夹击的阵势,对付楚国最好用两面夹击的方式。

    于是晋就派叛逃的这个楚国人去吴说这个事儿,在中国古代向来是这样,谁出的主意这事就交谁办。申公巫臣挑了三十号车、马、人到了吴王寿梦那儿,没等教完,还没打呢,他就累死了。他累死了不要紧,他有儿子呀,申公巫臣的儿子孤庸,继承父亲的事业,继续替吴王寿梦训练吴国兵马。

    兵马练成之后,吴王寿梦确立了“西拒楚,南制越,北交中原”的国策,开始参与中原诸国盟会,同时努力发展经济。

    吴王寿梦统治时期,吴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富国强,成为拥有今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泱泱大国。

    公元前563年,晋与诸侯会吴王寿梦于楂(今天山东省临淄一带)。从此开始,吴国日益强大起来,寿梦也学着他国的样子开始称吴王。公元前561年,吴王寿梦去世。
4.楚国动荡

    伍子胥本为楚国人,名员。

    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奢特有名气。怎么有名气呢?就是性子特别直,有什么话就说,谁是奸臣,马上就弹劾。当时的统治者是楚平王。楚平王一看,你伍奢这么直性子,干脆你教我的儿子去吧。楚平王的儿子是太子建,就是楚平王的接班人。

    与伍奢一块教太子建的,还有一位名叫费无忌的人。费无忌可不是一个大废物,那是一个大奸臣。费无忌对太子建不是很忠心。有一次楚平王让费无忌去秦国一趟,因为太子建岁数大了,该结婚了,要讨媳妇了,想去秦国讨,因为楚国跟秦国要结盟,就是说这是一门政治婚姻,让费无忌瞧瞧秦王的女儿,费无忌心想好活啊,到了秦国马上派自己的手下密报给楚平王。说平王啊,我告您,您可千万别跟您儿子说,这姑娘天下第一大美人,这样美人您怎么能让您儿子享受呢?您有毛病啊。结楚秦之好,您不会自己享受吗?再给您儿子讨老婆算啥啊。楚平王一听,真那么漂亮啊!那我收着吧!于是秦王女儿就嫁他了,然后马上废掉太子建他妈!立秦王女人为王后。生一孩子叫轸(读作zhěn),将来想让他当太子。

    楚平王另给太子建娶了媳妇,又让他去很远的一个叫做城父的地方守着。那个城对面就是晋国,你去跟他打仗去吧,你哪天死了就别回来了,其实就这意思。太子建这么一走,费无忌升官了,也不跟太子建了,就留在楚平王身边。

    费无忌哄好了楚平王,得罪了太子建。费无忌一想:万一哪天楚平王一死,太子建继位,那还不立马杀我。于是他跟楚平王说太子建要造反!都准备好了。楚平王马上派人去捉。太子建一看赶紧跑,跑哪儿去呢?他想跑晋国去,但还不能直着跑,对面谁知道你是谁啊,人家射箭怎么办,得拐着弯跑。他得先从楚国跑到一个既跟楚国又跟晋国关系不错的国家。他就跑到了宋国。跑了以后应该天下太平了。跟伍子胥他们家没关系了吧?不,关系大了去了。

    费无忌又在楚平王面前陷害伍奢的两个儿子。楚平王就派人召伍奢两个儿子,说:“来,我使你父亲活命;不来,现在就杀死伍奢。”伍奢的长子伍尚打算前往,伍子胥却说:“楚王召我们兄弟,并不打算让我们父亲活命,担心我们逃跑,产生后患,所以,用父亲作人质,欺骗我们。我们一到,就要和父亲一块处死。对父亲的死有什么好处呢?去了,就叫我们报不成仇了。不如逃到别的国家去,借助别国的力量洗雪父亲的耻辱。一块去死,没有意义呀。”

    但伍尚说:我知道他拿咱爸爸当人质,咱们一去都得死。可是自己爸爸要叫你去,你不去,将来成就多大的事儿,也不得好死。孝是第一位的呀!你就是父母的孩子,让你死你就得死,明知道死也得去。我也说不动你,咱哥俩兵分两路,我前去慷慨赴死,你为我和你爹报仇吧。于是伍尚被俘,而伍子胥则骑马飞奔,逃跑了。

5.伍子胥逃亡

    要说逃跑,也怪不容易的。伍子胥一想我能去哪儿呢?一打听知道太子建在宋国呢,于是他也赶去,太子建在宋国没歇两天,伍子胥一来,正好赶上宋国的宫廷也乱了。这哥俩一想,走吧,还是投奔咱们的敌国——晋国吧,从宋国到晋国中间必须得过郑国,俩人就来到郑国,郑国君臣好吃好喝好待,照顾得非常之好,但是两个人不能在这儿待,必须得走,得投奔到楚国的敌国去,得报仇啊。

    话说经过郑国转眼就到了晋国,到了晋国以后,晋国君臣也是好招待,在招待的过程中,晋国国君就留了一个小心眼,问他们都去哪儿了?他们就回答说去了宋国,还去了郑国。那怎么没在那儿呆住呢?又回答说宋国乱了。晋国国君又问说:郑国呢?两人就回答说郑国君臣对我们挺好。晋国国君一听说那好,我交待您一件事,您看行那就行,不行就算了,我给您出一主意。您还回郑国,就说我们晋国不招待您,你们哥俩一块在郑国住下,然后给我刺探一下情报,将来咱们里应外合消灭郑国,把郑国灭了以后郑国的地盘就归太子建你了。好不好?太子建一想,我要跟我爸爸算帐,我得有一基地呀:好,就这样吧。这太子建心就坏了!伍子胥也得跟着去呀!俩人一块到郑国,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里应外合了。这时候太子建因为一件事儿,要惩罚自己的一个卫兵,因为这卫兵不尊重他,结果这卫兵所有的事情都知道,心想你把我宰了?我还把你宰了呢?马上跑到郑国君臣那儿一五一十实话实说,郑国君臣马上就杀了太子建。太子建死了,但伍子胥没死,跑了,不但跑了,还带了太子建的儿子胜一起跑了,再跑到跟楚国仇敌的国家,只有吴国了。

    可是从郑国跑到吴国,必须得过安徽,安徽是楚国的地盘,还得回到楚国这儿。这一路之上跑啊,几个国家捉拿这俩人哪,转眼就跑到了今天安徽含山县的昭关。

    那时候的昭关,里里外外搜查得非常紧,伍子胥过不去昭关呀,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发,满头白发!就在此时,伍子胥碰到了一个特别的好心人,东皋公。

    东皋公说:你看看你,现在都成了啥模样了?你都这模样了,你还过不去昭关?你怕啥呢?还怕人家万一要是抓到了你,你就报不了仇啦?

    这样,我有一个朋友,名字叫做皇甫讷,长相特像原来还没有白头的你,我让他先过一回昭关,人家昭关的守卫肯定把他当作了你,然后人家昭关的守卫把他当作你一逮,然后你再过昭关就没人管了——想想,你的头发都这么白了,谁能够知道你才是真正的伍子胥啊?然后,你就放心大胆的过去呗。这样,伍子胥就真的过了昭关了。

    伍子胥一过了昭关,就看到前面有一条河,过了河就是吴国了。河边有一条船,船上有个老头,伍子胥赶紧登上船,划过去了,到了吴国的境地,终于安全了。伍子胥高兴啊,身上就一把宝剑了,摘下来要送给摇船的师傅,说师傅您辛苦,我这把宝剑可值千金,我把它送给你。老头说:还送我一把宝剑呢?你没瞧那儿告示上写着,活捉伍子胥赏金两千,外带一个二品的官吏。我要逮住伍子胥给他送过去,我马上就是堂堂二品嘞。你一把宝剑够这些吗?伍子胥说:那就谢了,把宝剑背上,走了。其实老头一开始就知道他是谁,就想安安心心送他过去。伍子胥到了吴国就投奔了公子光了。

6.专诸刺僚

    到了公子光的手下,伍子胥才知道公子光企图取代吴王僚的野心,就向公子光推荐了自己的好朋友专诸,而自己离开了朝廷,和太子建的儿子胜到乡下种地去了。

    专诸是吴国堂邑(今无锡鸿声乡鸿山西走马港)人,屠户出身,英武有力,对母亲非常孝顺。一次,专诸与一大汉厮打,众人力劝不止,其母一唤,他便束手而回。伍子胥恰巧路过此地,见之深为敬佩,随即二人结为八拜之交。

    公子光马上找到专诸,找到专诸也不说什么事,在那儿好吃好喝,知道他孝顺,就把他妈也接过来好吃好喝。

    专诸傻,就知道吃喝。他妈不傻,就问公子光,您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呢?公子光就说了干妈我跟您说实话吧,我要干一件大事,想用您儿子,可是您儿子是一个特孝顺的人,没您的命令他什么也干不了。老太太一听,不就嫌我碍事吗,你放心吧,第二天老太太自杀了,还给儿子留一封遗书,说你就听公子光的,他让你怎么办就怎么办。专诸埋了母亲。一看母亲的遗言,让他跟着公子光,那就跟吧。

    专诸说:这事好办,不就杀吴王僚嘛,我去学做鱼,制鱼、烤鱼,学三个月,咱们设计一个计策。三个月之后,学成了做鱼手艺的专诸就成了公子光手下的一个响当当的大厨了。

    转眼之间,又过了五年,这就到了公元前541年了。楚平王死了。轸继承王位,就是楚昭王。吴王僚趁着楚国办丧事,派兵袭击楚国。楚国出兵切断了吴国军队的后路,使吴军不能回国。

    刺杀吴王僚的时机已成熟,公子光入见吴王僚,说:“有庖(páo)人从太湖来,善炙鱼,味甚鲜美,请王辱临下舍尝之。”吴王僚欣然允诺,答应来日便去。公子光连夜预伏甲士于地下密屋中,又命伍子胥暗约死士百人,在外接应。

    第二天,吴王僚因为怕公子光有阴谋,故在赴宴时戒备森严,从王室到公子光家厅堂内外都布满了自己的甲士,他自己也是身穿三重盔甲,亲信不离左右。

    话说酒过三旬、菜过五味之后,公子光哎哟一声:哎哟!我腿,钻心的疼啊!不行了!吴王您慢慢吃着、喝着,我下去看看我的腿到底是怎么回事,马上就回来!

    当然,话说到这里,我们知道,这公子光的腿没有任何毛病——他是装的,其目的是为了迅速行使他的计策。可吴王僚不知就里啊,他认为公子光的腿真有了毛病了:有毛病?你就下去看看吧,看完了再来喝酒、吃肉也不迟啊!

    他这一声令下,人家公子光下去了。主人下去了,客人吴王僚还在这儿喝呢,这会儿专诸端着一盘子进来了,“这是我新烧的鱼,您尝尝”。话刚说完,“啪”从里面拿出宝剑,“咵”从后背一扎,当时吴王僚穿的是三层盔甲,结果这把宝剑力透三层铠甲又从后心穿到前心,吴王僚当即死亡。周围几十个卫士啊,一下扑过来,专诸粉身碎骨,被人千刀万剐。

    外面公子光埋伏了好几百个人,一下子又把这几十个人全给一锅烩了。公子光继位,改名为吴王阖闾。吴王阖闾就是春秋五霸中的一位。这回天下是自己的了,要证明给别人看我比你们强啊,就要到外边去打仗。
吴国崛起

    公元前541年,吴王阖闾继位,开始了他长期征战的历程。他的手下有三位重要的官员:一是伍子胥:阖闾重新召回伍子胥,官拜为掌管接待宾客之礼仪的行人;二是孙武;三是伯嚭(pǐ)。这里,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孙武其人。
1.孙武出山

    孙子也就是孙武,他们家是舜的后代,姓妫(读作guī)。西周建立后,封给舜的后代妫满一个地方,建立一个小国,叫陈。后来这个陈国乱了,陈国的一个叫陈完的大臣跑到齐国,改姓田,叫田完。田完这一支又过了五代,到了一个叫田书的人。田书帮助齐国打仗,把莒国灭掉了。齐王特高兴,于是把一个叫孙的地方送给田书做奖励。这个田书就改姓孙,叫孙书。也就是说啊,在过去那会儿,妫、陈、田、孙都是同一个家族的人。

    孙书的儿子、孙武的父亲孙凭,做了齐国的卿,成为齐国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孙书的孙子便是孙子,就是孙武。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他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惠民一带)。

    由于贵族家庭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对少年孙武的军事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但孙武生活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公元前546年,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zhù)。接着田、鲍、栾、高等四大家族联合起来,又赶走了庆封。再后来,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萌发了远奔他乡、另谋出路的念头。

    走到哪儿呢?孙武认定吴国是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大约在公元前517年左右,正值18岁青春年华的孙武毅然离家长途跋涉投奔吴国而来。

    孙武到了吴国,恰巧见到了伍子胥。伍子胥说:你有什么本事?孙武便说:我可会打仗了!我们家世世代代会打仗!我还能写打仗的书!伍子胥一听,说那你先写点书,写完以后我给你送到吴王手里,证明一下。

    孙武到吴国见到伍子胥的时候,正好是吴王僚在位的最后几年。转眼之间,就发生了前面我们所说的“专诸刺王僚”的事件,随后便是公子光继位,改名为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继位后,隐居吴都郊外的孙武感觉到,好机会来了。于是他把自己写好的13篇兵法托伍子胥交给吴王阖闾,并请伍子胥在吴王阖闾前引荐自己。

    孙武托伍子胥交给吴王阖闾的13篇兵法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孙子兵法》。那么,这部《孙子兵法》13篇到底有些什么内容呢?
2.《孙子兵法》

    第一篇的题目叫做《计篇》。《计篇》论述了在开战之前和战争中怎样进行谋划的问题,并论述谋划在战争中的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孙武认为,在开战之前,必须要对敌我双方的基本条件作周密的研究和比较,只有这样,才能制订出正确的作战计划。孙武还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有五项,就是“道”(道义)、“天”(天时)、“地”(地利)、“将”(将帅)、“法”(法制)。对这些条件比较清楚了,就可以判断战争的胜负。在战争进行过程中,也必须根据利害关系和不断变化的形势来时行研究和谋划,采取机动灵活的措施,做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孙武认为,谋划周密就可能在战争中获胜,谋划不周难以获胜,根本不进行谋划肯定要失败的。

    第二篇的题目叫做《作战篇》。《作战篇》论述了速战速胜的重要性。孙武认为,因为出兵打仗要耗损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拖久了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财货枯竭,别的诸侯国会乘机进行进攻,所以,必须速战速胜。而要速战速胜,就不能以简陋的作战武器去攻克坚固的城寨,也不能在国内一再征集兵员和调运军用物资,还要用财货厚赏士兵,还要优待俘虏。

    第三篇的题目叫做《谋攻篇》。《谋攻篇》论述了用计谋征服敌人的问题。孙武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理想的作战方案。而怎样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孙武认为应该通过政治攻势、外交手段和武装力量来征服敌人。具体来说,如果敌强我弱,就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敌人,即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和敌人的兵力相等就要善于战胜敌人,比敌人的兵力少就要善于退却,战斗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与敌人作战,不能强拚硬打。孙武在此篇中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光辉思想,认为谋略必须建立在了解敌我双方情况的基础上。

    第四篇的题目叫做《形篇》。《形篇》论述了用兵作战要先为自己创造 “立于不败之地” 的条件。孙武认为:战争的胜负决定于敌我双方力量的大小,要想战胜敌人,还要等待有利时机,善于抓住敌人的弱点。他认为,要在作战中取胜,必须善于对待攻和守的问题。兵力不足就守,兵力有余就攻。防守时要十分严密地隐蔽自己,进攻时要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这样,就能达到“自保而全胜”的目的。

    第五篇的题目叫做《势篇》。《势篇》论述了用兵作战要造成一种可以压倒敌人的迅猛之势,并充分利用这种迅猛之势。怎样造成这种势呢?除了要使自己具有战胜敌人的强大力量之外,还要选择熟知军事、知人善任的将帅,善于指挥士兵用假象迷惑敌人,引诱敌人陷入圈套,然后用伏兵狠狠地打击敌人。

    第六篇的题目叫做《虚实篇》。在《虚实篇》里,孙武论述了用兵作战须采用“避实而击虚”的方针。怎样才能做到避实击虚呢?一要使我方处于主动地位,使敌方处于被动地位,把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够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二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击敌人兵力空虚之处。三要集中自己的兵力,并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造成战术上的我众敌寡。孙武指出,运用避实击虚的作战方针,要从分析敌情出发,要随着形势的变化,因为战争过程中的众寡、强弱、攻守、进退等等关系处在急剧变化之中,“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第七篇的题目叫做《军争篇》。在《军争篇》里,孙武论述了如何在战争中使自己掌握主动权的问题。孙武认为:一、必须了解其他诸侯国的政治动向,必须熟悉地形,必须使用向导,做到情况熟悉;二、必须行动统一,步调一致;三、要指挥正确,机动灵活。

    第八篇的题目叫做《九变篇》。在《九变篇》里,孙武论述了灵活机动地指挥作战的问题。孙武强调,首先,在有利的情况下要想到不利的因素,在不利的情况下要想到有利的因素;其次,要根据不同的对手,采取不同的手段;第三,要立足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不能存侥幸心理;第四,要全面、慎重、冷静地考虑问题。在这里,孙武大胆地提出了“君命有所不受”的军事名言。

    第九篇的题目叫做《行军篇》。在《行军篇》里,孙武论述了行军作战中怎样安置军队和判断敌情问题。他不但论述了军队在山地、江河、盐碱沼泽地、平原等四种地形上的不同处置办法,还论述了军队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等特殊地形的处置办法,此外,孙武还提出了31种观察、判断敌情的方法。

    第十篇的题目叫做《地形篇》。在《地形篇》里,孙武论述了用兵作战怎样利用地形的问题,着重论述深入敌国作战的好处。

    第十一篇的题目叫做《九地篇》。本篇从作战态势上将作战地形分为九种,分别给出了定义,并且告诉了大家在这几种地形之上作战时候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十二的题目叫做《火攻篇》。在《火攻篇》里,孙武论述了在战争中使用火攻的办法、条件和原则等问题。

    第十三的题目叫做《间篇》。在《间篇》里,孙武论述了使用间谍侦察敌情在作战中的重要意义、间谍的种类和使用间谍的方法。

    为使吴王能任用他,孙武在《孙子兵法》的一开头就说明了下述道理:吴王听我所陈之计而用兵则必胜,我就留在这儿,如不听我计而用兵则必败,我也就要再到别的国家去。

    为了使吴王读兵法感到亲切,孙武在《孙子兵法》中经常运用当时吴、越两国冲突的战例,有针对性地阐述。孙武还自比商朝开国大臣伊尹和周朝开国大臣姜太公,希望辅佐吴王统一王朝。

    不过,人家吴王阖闾连看都没看孙武委托伍子胥交给他的这部旷世名著《孙子兵法》,就把《孙子兵法》给放在一边了。孙武呢?吴王阖闾给忘了呗。
3.领军拜将

    公元前512年,吴国向西进兵征伐楚国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此时,伍子胥向吴王阖闾提出,这样的长途远征,一定要有一位深通韬略的军事家筹划指挥,方能取胜。他向吴王阖闾推荐了正在隐居的孙武,向吴王介绍孙武的家世、人品和才干,称赞孙武是个方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盖世奇才。可是,孙武自从来到吴国后一直隐居著书,吴王认为一介农夫不会有大本事。伍子胥便反复推荐,仅一个早上就推荐了7次,吴王才答应接见孙武。

    孙武带着他刚写就的兵法进见吴王。吴王将兵法一篇一篇看罢,啧啧称好,但忽然产生一个念头,兵法头头是道,是否真适合于战争的实用呢?孙武能写兵法,又怎样才能证明他不只是一位纸上谈兵的人呢?吴王便对孙武说:“你的兵法十三篇,我已经逐篇拜读,实是耳目一新,受益不浅,但不知实行起来如何,可否用它小规模地演练一下,让我们见识见识?”孙武回答说:“可以”。吴王又问道:“先生打算用什么样的人去演练?”孙武答:“随君王的意愿,用什么样的人都可以。不管是高贵的还是低贱的,也不论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可以。”吴王想给孙武出个难题,便要求用宫女来演练。

    于是,吴王马上下令将自己宫中的一百八十名美女统统召集到宫后的练兵场,把她们交给孙武去演练。

    孙武一看:一百八十名美女?这可是古今中外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啊!这怎么训练啊?干脆,我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此时的孙武马上下令:一百八十名美女,分为左右两队!然后,孙武又指派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漂亮姑娘为左右队长,让她们二人各自带领九十名宫女进行操练,同时指派自己的驾车人和陪乘担任军吏,负责执行军法。然后,孙武站在高高的指挥台上,认真的给这一百八十名美女宣讲操练要领。

    孙武说了:“诸位漂亮姑娘,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前心、后背和左右手吧?向前,就是目视前心的方向;向左,就是目视左手的方向;向右,就是目视右手的方向;向后,就是目视后背的方向。一切行动,都要以我的鼓声为准。都听明白了吗?”宫女们回答:“听明白了。”

    在自认为一切已经安排就绪之后,孙武便亲自击鼓发令。然而,尽管孙武一遍遍的重复着自己的命令,宫女们的口中也是一遍遍的应答的非常流利,但是这些姑娘们的内心却只是感觉到新奇、好玩——她们觉得孙武训练她们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是一件取悦于吴王阖闾的事,所以一个个是笑得前仰后合——转眼之间,刚刚还整齐的队伍便乱作一团。孙武非常生气,马上召集负责执行军法的军吏,要她们马上根据军规,立即斩杀两位队长。

    吴王阖闾一见孙武真的要杀掉自己的两位爱妃,马上就急眼了。他马上派自己的手下人传命给孙武说:“我已经知道将军用兵的本领了,我已经准备马上任用您了。另外,您准备斩杀的这两个漂亮姑娘,恰恰是我最喜欢的两个爱妃,如果没有她们二人相伴,我会连吃饭也没有味道。请您赦免了她们吧。”

    仍然在生气的孙武毫不留情地说:“我既然受命为将,将在外,君命当然有所不受。不管您怎么说,我还是要杀掉这两位不服从命令、指挥的队长。”在孙武的坚持之下,吴王阖闾的两位爱妃还是很快就被孙武的手下杀掉了。

    然后,孙武又任命两队的排头临时充当队长,继续率领剩下的一百七十多名漂亮姑娘练兵。这一次,当孙武再次击鼓发令时,众宫女瞬时变得训练有素了:她们前后左右的进退回旋,跪爬滚起,全都合乎规矩,阵形十分齐整。

    于是孙武派人请吴王阖闾检阅他刚刚训练成功的娘子军,阖闾因为刚刚失去心爱的妃子,心中非常不高兴,托辞不来。

    孙武一看:哟,还真的生气啦?算啦,我亲自找您说明吧。于是,孙武马上找到吴王阖闾,跟他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常识,为将治军的基本原则。当将军的,对属下士卒就应该有相当的威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听从将军的号令;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真正的战争中克敌制胜。”听了孙武的这一番解释之后,吴王阖闾觉得孙武说的有道理,马上拜孙武为将军。

    说完了伍子胥和孙武后,咱们再来了解一下伯嚭——这个日后对于西施能够成功做到倾国倾城、完成越国军民交给她的重要使命的非常关键的一个人物。
4.伯嚭其人

    伯嚭是一个什么人呢?伯嚭也是楚国人,他的父亲伯郄(xì)宛是楚王手下的左尹。左尹是楚国的官名,其地位仅次于令尹,也就是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副丞相。

    与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一样,为人耿直的伯郄宛也受到了费无忌的忌恨,费无忌多次向楚王手下的令尹——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丞相——楚王手下的令尹的名字叫做子常——进谗言。

    那时候的楚国,令尹的权力非常大,他完全可以不必事先通报楚王而擅杀任何大臣。

    令尹子常马上下令迅速杀掉伯郄宛,并株连全族。但是,什么事都有巧合,正好这个时候,伯嚭正好在外出差。没在家的伯嚭很快听说了自己家庭的遭遇,马上逃走。

    可逃往哪里呢?这个时候的伯嚭,听说了伍子胥在吴国受到重用的情况后,马上赶来投奔伍子胥。

    这里,我们就要分析一下伍子胥的想法了。伯嚭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前往吴国投奔伍子胥,这也是伯嚭没有办法的办法。问题在于,伍子胥会如何接待伯嚭呢?

    当时的伍子胥可完全不知道,这个伯嚭日后最终会害了他的命,当时的他只是觉得在这个异域他乡,又见到了老乡。在伍子胥的眼中,他和伯嚭虽然不算是“他乡遇故知”吧,也算是应了那句古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了。于是乎,完全没有先见之明的伍子胥马上把自己完全不了解的这个所谓的“小老乡”推荐到了吴王阖闾门下。

    而吴王阖闾呢?因为有了自己非常信任的伍子胥的推荐,吴王阖闾马上下令:召见伯嚭。于是乎,吴王阖闾与伯嚭二人君臣相见。

    随后就是盛大的宴会。在宴会上,吴王阖闾在闲聊中,突然问伯嚭到:“我听说你的父亲因为费无忌的谗言而被子常杀掉,这显然是个悲剧。但问题在于,位于东海之滨的我们吴国距离你的家乡如此遥远,你这么大老远的跑了来,能有什么可以教导我们的么?

    此时的伯嚭再也忍不住眼眶中满含的泪水,一下子哭出了声:“我只不过是从楚国逃难来的一个普通百姓而已。我的父亲无罪被杀,我心有不甘啊。又听说大王您收留了我的同乡伍子胥,觉得您肯定是个善良的国君,所以才不远万里来投奔您。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本事,只有一膀子力气,您有什么需要我卖力气做的,我肯定万死不辞!”

    听了伯嚭的回答,吴王阖闾也是非常感伤。

    本来呢,事情发展到现在,伯嚭的遭遇应该是很能得到在场的所有吴国君臣的同情的,可是就偏偏有那些心眼儿多的人对伯嚭这个人的品行非常不放心。在这些人当中,吴国大夫被离是最为著名的一个。酒宴当中的被离,似乎对伯嚭很是不放心,他轻声的问着伍子胥:“我说,子胥呀,您今天带来的这位先生,他可信么?”伍子胥非常坦然的答到:“这有什么不可信的呀?我们二人是同乡,又有相同的经历。您没听说过‘同病相怜,同忧相救’这句话么?我不相信他相信谁啊?”

    此时的被离一边思考着伍子胥的回答,一边观察着伯嚭的神情,慢慢地对伍子胥说到:“我怎么觉得您有点‘只见其表,不见其里’啊。据我观察,伯嚭这个人,其身体是鹰眼虎步,其本性则是贪佞之人。日后如果他得到了吴王的重用,恐怕您将来的前途不妙啊。”

    对于被离善意的提醒,伍子胥颇为不以为然的摇摇头,说:“我觉得啊,您啊,今天似乎有点多虑啦。他?一个小毛孩子,能够干出什么大事来?还能把我算计死不成?”

    此事的最终结果,自然是在伍子胥的大力举荐下,吴王阖闾收留了伯嚭,并任命伯嚭为大夫,让他作为伍子胥的助手,协助伍子胥管理国家大事。

    此时的伍子胥,真的没有料到被离的话会在日后应验。正是眼前这位穷途末路的伯嚭,时过30年后,真就贪赃擅权,像费无忌谗害他父亲一样,将苦苦撑持吴国大局的他,残害致死!不但如此,也正是伯嚭,使强大一时的吴国最终成为了历史。

    当然,此刻的伯嚭,在吴国还没有站稳脚跟呢,就更谈不到怀有多大的贪欲了。他亡命异国,家仇未报,心中翻腾着的,还只是如何仰仗吴国之力,出师伐楚,以一雪父死、族灭之辱。所以对伍子胥不仅恭敬相从,而且同舟共济、出谋划策,朝夕为训练吴师尽力,二人配合得倒也十分默契。5.吴楚角逐

    在孙武的严格训练下,吴军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就在公元前512年,阖闾、伍子胥和孙武,指挥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这时阖闾头脑发热,想要长驱直入攻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县纪南城)。孙武认为这样做不妥,便进言道:“楚军是天下的一支劲旅,非舒国和钟吾国可比。我军已经连灭两国,人疲马乏,军资消耗,不如暂且收兵,蓄精养锐,再等良机。”吴王听从了孙武的劝告,下令班师。

    伍子胥也完全同意孙武的主张,并向吴王献策说:“人马疲劳,不宜远征。不过,我们也可以设法使楚人疲困。”于是伍子胥与孙武共同商订了一套扰楚、疲楚的计策,即组成三支劲旅,轮番袭扰楚国。当吴国的第一支部队袭击楚境的时候,楚国见来势不小,便全力以赴,派兵迎击。待楚军出动,吴军便往回撤。而楚军返回驻地时,吴国的第二支部队又攻入了楚境,如此轮番袭击,弄得楚国连年应付吴军,人力物力都被大量耗费,国内十分空虚,属国纷纷叛离,吴国却从轮番进攻中抢掠不少,在与楚对峙中完全占据上风。

    公元前506年,楚国攻打已经归附吴国的小国——蔡国,给了吴军伐楚的一个很好借口。吴王阖闾应伍子胥、伯嚭复仇伐楚的请求,重用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伯嚭为副将,大举攻楚。吴军溯淮河而上,五战五捷,迅速攻入楚国的都城郢。

    此时,阖闾的弟弟夫概趁机逃回国内,自立为王。阖闾听到这个消息,迅速赶回国内,攻打他的弟弟夫概。夫概兵败,跑到楚国。楚昭王见吴国内部发生变乱,又打回郢都,把堂溪封给夫概。楚国再次和吴军作战,吴王遭遇败绩之后回国。

    公元前504年,阖闾又派太子夫差领兵攻打楚国,夺取番地。楚国害怕吴国军队再次大规模地进攻,就离开郢城,迁都鄀(ruò)邑。此时的吴王阖闾用伍子胥、孙武的战略,向西打败了强大的楚国,向北威镇齐国、晋国。

    孙武在帮助阖闾西破强楚的同时,计划征服越国。公元前496年,阖闾听说越王允常在前一年去世,新继位的越王勾践年轻幼稚,越国国内不太稳定,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便不听孙武等人的劝告,不等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就仓猝出兵,想要击败越国。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越国的情况吧。
6.百年争霸

    关于越国的历史,《吴越春秋》记载说,当年大禹巡行天下,登上茅山(地处江苏省西南部的句容市境内)朝见四方诸侯。大禹死后就葬在茅山。到了夏王朝第六代国王少康的时候,担心大禹的后代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

    越国建立后,一直保持着比较落后的生活习俗,很少与中原地区发生联系。经过一千五百多年漫长的岁月,直至传到允常时,才与吴国发生了矛盾,并相互攻伐。

    说起吴、越两国结怨,由来已久。究其原因,既受晋、楚争霸战争的影响,更是两国间根本利益的冲突。

    晋、楚相争前后长达80余年,是一场南北两大集团扩大统治范围、抢夺土地和人口的斗争,夹在中间的一些小国,其势力之消长,往往受晋、楚矛盾的制约。

    晋是北方强国。在晋文公执政时期,其势力发展到了顶峰。而同一时代南方的楚国,也已控制了汉水流域和长江中游,大有北上争霸之势。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晋暂时遏止了楚国争霸中原的野心。楚庄王继位后,国力更盛。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挥师北上,晋楚又会战于泌(bì,今河南荣阳东北),结果晋军大败,楚庄王成了霸主。庄王去世之后,楚国渐弱,而晋国又逐渐重振旗鼓,至公元前576年,晋、楚又在都陵大战,晋军一举击败楚军,重新确立了中原霸主的地位。

    晋楚拉锯式的战争,双方都想联络第三国打击对方。如公元前584年,晋使申公巫臣使吴,最终达到了联吴制楚的目的。而楚国呢?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拉拢越国,打击吴国,最终达到了直接联越制吴、最终联越制晋的目的。而楚国联越制吴的典型事件,就是公元前537年楚国联合越国等讨伐吴国。所以晋楚争霸对吴越矛盾的激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然,吴、越成为仇敌之国,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双方利益的冲突。您想啊,吴、越两国,山水相连,如此之近的两个国家,大家都想对外扩张领土,大家都想管理更多的土地和人民,你要想成功,只能是吞并对方的土地,正因如此,吴国的大臣伍子胥才说:“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越国的大臣范全说的是:“非吴则越。”

    所以吴王阖闾早在刚刚继位的公元前515年,就企图“东并大越”。

    吴越之争,由来已久。湖北马王堆汉墓出土之帛书《春秋事语》,就载有吴王进犯越国之事。吴军把俘获的越民施以残酷刑罚,如断其手足,又命其看管船只,处境比奴隶还不如,故那些被俘虏的越民都想寻找机会进行报复。

    公元前510年,吴国大举进犯越国,吴越间的矛盾骤然公开化。此次战争,是在越国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其结果,则是越国首战失利。公元前505年,越王允常决定举兵反击。此次伐吴之战,是越国历史上第一次自卫反击战争,也是对五年前吴军进犯的报复。但从当时双方的军事实力而言,吴军正处于鼎盛时期,所以越军并未能取得重大战果,但也足以显示越王允常战胜强敌的决心和勇气。

    前面说了,公元前497年,越王允常去世了,他的儿子勾践继位。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不听孙武等人的劝告,不等准备工作全部就绪,仓猝出兵越国,企图一举击败越国。让吴王阖闾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一仗,让他所有的英名丧尽!
吴越争霸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对手中,不但有日后令人闻风丧胆的越王勾践,更有范蠡和文种两位杰出的青年才俊。范蠡和文种是何许人也呢?1.范文奔越

    按《世说新语》的记载,范蠡和文种也都是楚国人,楚国乡下人,在一个叫苑的地儿,文种是那儿的县令。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范蠡应出生于公元前536年,卒于公元前448年左右。据《越绝书》记载,范蠡“一痴一醒,时人尽以为狂。然独有圣贤之明,人莫可与语。”就是说,范蠡是那个地儿很另类的一个人,谁都烦他,一阵一阵犯神经,说的话也都神经兮兮的。一听他说话,就不用看《狂人日记》了,就是那样一个人。

    当地人把他看作狂生,都不愿意与他说话。但他看问题却像圣贤一样,能明察一切。《史记》也说他“佯狂倜傥(tìtǎng)负俗”。范蠡为何如此?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范蠡对社会、人生有深刻、独到的看法。但他的这些看法一般人不能理解,所以他干脆就不同别人交流。久而久之,人们就觉得他另类了。

    第二个原因:与当时的社会风尚有一定关系。当时有一批人崇尚道家,崇尚自然人格,不雕琢、不遵守礼法、生活随意自然,而他们的精神世界却很丰富、极富想象力,范蠡很可能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第三个原因:范蠡那样做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他常常感到自己怀才不遇,很想参政,想施展才华,可是别人都不知道他。于是他就做出了一些古怪的举动,以便引起官府的注意。

    举止荒诞、行为怪僻的范蠡,根本无法为常人所理解。因此,他经常被别人当成是神经病。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怪异的人,却受到了当时的名士文种的追捧。

    本来是楚国江陵人的文种,字子禽,非常有抱负,被楚王任命为北方重镇宛地地方长官的他一直想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干一番事业。

    一天,时任宛县县令的他让一个小吏去找范蠡,结果没过多长时间,这个小吏就回来了。他向文种汇报说:范蠡是本国狂人,有病。文种听后哈哈大笑,说:“我听说那些有才能的人必然会遭到无端的讥讽,而内心有独到见解的人必然为许多人所不理解,也被他们所诋毁,这些你们是根本不懂的。”

    文种说完这番话后,就带着几个人亲自去请范蠡。没想到范蠡得知文种来了却避而不见,文种只得扫兴地回去了。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还有一个说法是范蠡看到文种来了没有躲藏,而是趴在一个狗窝的旁边,冲着文种“汪汪汪”地学狗叫,非常尴尬的文种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范蠡为什么非得要如此作为呢?这个时候的范蠡,究竟要干什么呢?

    我们分析,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范蠡觉得自己出身低贱,没有勇气和文种见面。史书记载,范蠡家里没有做官的。这可能是一个贫寒的人见到高官时的畏难心态;另一种可能,则是范蠡想考验一下文种——看看文种是不是真把他当做人才,如果文种真把他当人才,那么,文种就一定还会再来的。

    时隔不久,文种果然来了,要见范蠡。范蠡这一次不再藏了,他非常郑重地洗漱完毕,穿戴整齐和文种见面。史书记载,这次范蠡就像换了个人一样,“进退仪让,君子之容”。文种对范蠡也很尊敬,二人“掌而谈”——滔滔不绝地说那些称霸、称王的治国之道,“相谈甚欢”,当即决定一起共事,一起施展才华。

    范蠡和文种,一个是狂放不羁、满腹经纶,一个是胸怀壮志、才华横溢。春秋时期最耀眼的政坛双星就这样走到了一起,他们决定离开楚国。楚国本是个大国,长期以来和北方的晋国并称为南北两大强国,但晋楚不断争斗,当时楚国已经逐渐衰落,所以他们觉得应该到外面去谋求发展。

    据史籍记载,对天象非常精通的范蠡“见霸兆出于东南”,于是他跟文种预测今后的霸主在东南方向,也就是吴越之地。两个人决定到吴国发展。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计划。可他们在向吴国行进的过程中,听说吴国有一位文武双全的伍子胥,还有一位高人孙武,他们共同辅佐着吴王阖闾。这两人就想了,去吴国可能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因为只要有了人家那两位,自己很有可能连陈述治国方略的机会都没有。

    面对这种情形,范蠡决定改道去越国。他认为越国和吴国的社会风气和国家形势差不多,将来要争霸的非吴则越。文种同意范蠡的意见,于是两个人改变主意决定到越国去发展。
2.范西相识

    话说范蠡和文种一行来到越国。越王允常非常高兴。

    可越王的热情欢迎,伤害到了另一个人。

    越王允常手下有一个大将叫石买,石买就想了什么人都来我们国家了,将来他们都升了,我怎么办啊,他们来了不就占了我的位置吗,这不鸠占鹊巢吗?凭什么呀?来了就当官?不行!我得跟越王说说。越王啊,我可跟您说,总有一些自以为漂亮的姑娘天天摇头摆尾,那种人其实内心里没什么东西;也总有一些假文人道貌岸然的样子,其实满肚子里没什么干货,这样的人不用也罢。他的话没说完,范蠡就明白了,心里琢磨:哟,看来我还来错了,兄弟,走!不管文种走不走,他先出去了。他出去这功夫,文种说了:世上的高才必须承担人们的讽刺和诋毁,请大王三思。

    咳,像我们这种肚子里真有货的人,那不挨骂他能长大吗?我们就是占别人的位置来的,那自然别人就得嫉妒,这也是正常的。您觉得我说得对您就追他回来,不愿意我也走了。越王允常一听赶紧把范蠡追回来了。范蠡一看这国王还凑合,那就将就保他吧!

    越王允常死后,勾践继位。范蠡与文种一同被封为越国的上大夫,从此他们走上了人生辉煌的巅峰之路。

    那个时候国家没什么事,上大夫除了管理国事之外,还有一个事:就是到民间去采风。您想啊,那个时候,王宫里面既没有网络媒体,也没有纸质媒体,更没有现代化的影视流媒体,那得多闷啊?那国君天天听什么呀?唱什么呀?于是专门设有采风使,听听民间是怎么唱的,赶紧记谱,记词,然后回来以后整理出来,《诗经》就是这样采风采出来的。

    作为越国上大夫的范蠡到民间采风,这一天就走到了苎萝山下若耶溪畔,往那儿一站,发现下面溪水之中有个姑娘——美丽的西施姑娘——正在那儿洗衣服。人家姑娘可不知道后边有人,一边洗一边唱小曲,唱的那范蠡心神摇动,马上就跟着唱上了:

    “野有蔓草,寒露潦兮;有美一人,清样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rángráng)。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伴随着范蠡的轻轻吟唱,西施姑娘似乎感觉到了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突然降临到了人间,降临到了自己的身边。这个时候的西施姑娘似乎已经把心交给了年轻、英俊的越国上大夫范蠡了。西施姑娘,心里头美啊。

    接下来,很自然的,双方开始了唱和应对。你唱上句,我唱下句,你会的我都会,你不会的我来教你。歌对完了,感情也就随之确定下来了。

    当然,这只是人们的一种善意的推测,在真正的历史上,就在这个时期,范蠡和西施两人是否已经定情,我们还不得而知。我们只是知道,他们是在公元前496年的吴越欈(wéi)李之战前夕认识的。

    当然,根据当地的民间传说,就在此后不久,越国上大夫范蠡就已经把美丽的西施姑娘带回了自己的家中——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结婚了。

    还有人说,这个时候,由于越国上大夫范蠡常年忙于工作,就忽视了西施的存在。但已经在范蠡家中的西施,还是非常体贴范蠡的。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忙的是国家大事,自己不应该打扰范蠡的正常生活。因为有很多空闲时间,西施还学习了舞蹈。

    但是,随着战争的迫在眉睫,越国上大夫范蠡只能匆匆结束了他的采风生涯,告别了心爱的姑娘,与越王勾践一起指挥越国军队与强敌吴国作战。
3.欈李大战

    由于吴国攻楚时,相邻的越国常来袭击骚扰,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心中恼怒,下令大举伐越。越王命令文种留在国都主持日常政务工作,自己则由范蠡陪同,亲自率领大军迎击吴王阖闾。吴越双方在欈(wéi)李(今浙江嘉兴西南)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战斗——欈李之战。

    范蠡一想啊,越国不仅兵少,军队也不灵,吴国军队庞大,这仗可咋打啊?怎么才能赢呢?看来力夺是不行的,只能智取,怎么智取呢?范蠡就给越王勾践嘀咕了一番,让越王勾践如此这般。于是,两国刚刚要打起来的时候,从越王勾践的队伍中走出了齐刷刷三排队伍,每排十几个人,三排总共有四五十号人,排列的非常整齐。在越吴两国军队的中间开始表演,这些人的动作都是一样的,先把佩刀举在脖子上头,然后进行一番十分钟的演讲,之后,“咵”,自杀身亡,这人就没了,“啪”,第二个人马上又照做,对面的吴国军队一看,哟,这哪是打仗啊,咱们得看会儿,要这样打的话,马上就赢了,这才来三排,要再来三排那多好。

    正当吴国军人齐唰唰盯那儿眼珠都不转的时候,后面包围的队伍上来了,两面夹击,吴国军队大败而逃。

    逃到什么地方咱先不管,得先来说这个谜,他们干嘛呢?那四五十个人,本来就是死刑犯,恰好就是该杀的人。越王勾践听了范蠡的什么主意呢?就是看他们谁表演得好,谁自杀表演得好,赏他家里人多少多少钱,赏他家里人多少多少亩地,这不就完了吗?让他的儿孙们一律当官。于是这些人竞先赴死。吴国哪知道,还以为越国所有的军人都要自杀呢?

    吴国军队狼狈而逃,阖闾也开始跑。越王勾践手下有一个大将灵姑浮,手中拿一件武器叫戈,戈有一个尖头,“啪”,好家伙,一戈就击中了吴王阖闾的大脚指头。俗话说得好,十指连心。寒冬腊月还容易得破伤风。

    阖闾被迫还师,在离檇李七里之遥的陉(xíng)地,创伤发作将死,在快要死的时候他对太子夫差说:“你能忘掉勾践杀你父亲吗?”夫差答曰:“不敢忘记!”当天晚上,阖闾就死于陉地。他的儿子夫差几经辗转——吴王阖闾好多儿子呢——最后,在伍子胥的力保之下,终于当上了新的吴王,这就是我们讲的夫差。

    夫差为报父仇,大力整饬(chì)军旅,积极备战。并且派人朝夕立于庭门,每逢夫差出入,就向他发问:“夫差!你忘记越王的杀父之仇了么?”夫差即大声回答:“不敢忘记!”

    继位以后,在朝堂之上立一个人,每次见面都会说:夫差,你忘记了你父亲是怎么死的吗?夫差马上就说:那哪敢忘,这可不敢。每天如此,就这样又过了两年。
4.夫椒大战

    吴王夫差继位之后马上提拔伯嚭为太宰。太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总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管理百官的官。就是伯嚭比伍子胥官大了,成为了伍子胥的上级主管。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见时机成熟,就调遣了全国军队,以伍子胥为大将,伯嚭为副将,取太湖水道攻打越国,双方激战于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西山)。吴军耻丧先王,誓死图报,夫差更是亲立船头,秉袍击鼓,全军勇气倍增。恰好北风大起,波涛汹涌,吴军大舰顺流扬帆而下,俱用强弓劲弩,箭如飞蝗。越兵迎风,无法抵敌,大败而走。逼得越王勾践仅以五千甲兵固守会稽山(今浙江绍兴)。越之危亡已系于一发。万般无奈之中的勾践,只能卷甲求和。

    勾践派出了善于辞令的大夫文种作全权代表,入吴求和。文种“膝行顿首”告吴王曰:“大王,您的亡臣勾践,派在下文种转告您:倘能允许讲和,勾践请为您之下臣,妻子作您之下妾。”吴王夫差正在洋洋得意之中,很想就答应了事。不料侍立一旁的伍子胥却站了出来:“大王!这次打败越师,乃是上天要把越土赐予我吴国呵!千万不可答应讲和!”夫差被伍子胥一语点醒,登时沉下脸来。

    越玉勾践得知求和不成,当即明告臣下,先杀自己妻、子,再烧毁王宫宝器,然后与吴师拼命、“触战以死”!

    危急关头,大夫文种再度向勾践献策:“吴国太宰伯嚭贪财好色,忌贤嫉能,与伍子胥虽然同朝为官却志趣不合。吴王虽然敬畏伍子胥可喜欢伯嚭。我们如果能私下以财色讨得伯嚭的欢心,和议事成。”勾践马上派文种在内宫挑选美女八名,连同白璧二十双,黄金千镒(yì,20或24两为一镒),让文种暗中登门拜见伯嚭。5.文种求和

    话说文种派人从全国挑选了美女八名——当然,这八名美女里边不包含我们要讲的西施——连同白璧二十双,黄金千镒,暗中登门拜见伯嚭。

    起初伯嚭并没在意,当听他的随从禀告文种是携重礼而来时,立即下令召见文种。文种进到营中,伯嚭又“倨坐以对”,神色傲慢。文种跪着向伯嚭致词说:“寡君勾践,年幼无知,开罪吴王,如今愿作吴臣,又恐吴王不受,故遣文种来拜见太宰,望太宰能在吴王面前美言。”说着,小心谨慎的将礼单呈上。

    此刻的伯嚭,经过20年苦心经营,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志在复仇而勤于国事的规矩大夫了。作为先王阖闾的托孤大臣、官至太宰的他,如今把年少的吴王夫差玩弄于股掌之上,对财货的贪求和年轻美貌女子的馋涎,随着权力的膨胀逐渐不满足起来,当文种将一大批金光闪闪的宝器堆在他面前,再把八位花枝招展的美女唤上堂来,伯嚭那鹰隼般贪锐的目光里,顿时溢满了痴迷、淫邪的喜色。心说:哟,这么多东西,都是给我的?真好啊!再多点才好呢!伯嚭心中,那是非常的高兴,可是还不能让人家越国求和的使者看出自己的贪婪来,于是,伯嚭假装正经的说到:你什么意思?收买我啊?你还差点!等到我们把你们彻底消灭了之后,你们这越国所有的东西不就都是我们的了?你这点微薄礼品,就把我给打发了?你也太小瞧太宰我了。

    文种这个时候说:看来,您不太想接受我们的礼物啊。那,这些礼物,我就拿回去啦。不过,有一件事情,我还得跟您说说,您别小瞧我们还有五千人,我们五千人还能决一死战!更有甚者,即使我们越国全都战败,我们也会把全国所有的女子都杀掉,把所有的财产都送到楚国,让楚国为我们报仇雪恨。而你们吴国,一分钱都甭想得到!更甭说你小小的伯嚭了。即使我们国家所有的财产,没能够送到楚国,我们越王真的灭亡了,所有的财产尽归吴国,那也都是吴王夫差的,有您几分钱?您好好想想吧!话说回来,您要是能接受我们求和的请求,那就完全不一样了。表面上,我们越国是归顺于你们吴国;而实际上,我们越国不是归顺于吴王夫差,而是归顺于吴太宰伯嚭,我们以后所进贡的全都先给您,您挑剩下再给吴王夫差。您何乐而不为呢?您为什么非得一条道走到黑呢?再说您说我这容易吗?冒着枪林弹雨给您送点礼,怕被别人看见了,我能带多少?咱们细水长流,您着得哪门子急呢?

    您别说,文种的话还真的很管用,他还真把吴王夫差说动了。听了这番话,伯嚭马上就陪起了笑脸,说到:行!明天!我帮你办好这事!你放心吧。

    把伯嚭搞定了之后的第二天,文种再度代表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求情。文种说话的声音和态度跟从前大不一样了,“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则尽入其宝器、倘若您不肯赦越,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焚毁其宝器,率五千将卒与您拼命!”意思就是吴王夫差您要放过我们一马,我们什么东西都给您;您要不放过我们,我们还有五千人,还能决一死战。我们输了之后,烧尽全国,让你们什么都得不到,您自己看着办。

    文种的话音没落,伍子胥就说了,嗨,有这样战败的吗?是你们打了败仗,还是我们打了败仗?你这叫妥协吗?我怎么听着跟最后通牒似的?你要干嘛呀?我们一定要消灭你越国!上天给了我们这个消灭越国的时机,你们就剩五千人了,消灭你是第一位的。

    太宰伯嚭一反当初沉默的态度,出来帮文种说话了:我说吴王啊,您可别听伍子胥瞎说,您瞅瞅这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哪个国家打完了不是人家一战败,一妥协,一投降,咱就算完了?有几个像伍子胥似的没完没了的呀?有那么打仗的吗?让人家笑话。把越国灭了可以,那是小事,将来让很多国家害怕,咱们还哪儿有外交啦?就这样几句话,迅即扭转了吴越和谈的僵局。特别简单的几句话,就把伍子胥给驳回去了。

    当时的吴王夫差本来就志骄气傲,一点不把越王勾践放在眼里,现在又听了伯嚭这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当即答应了越王求和的请求,把围困会稽山的大军撤离而去。

    骄横的吴王夫差当然不明白,大凡出卖国家利益的卑鄙行当,往往是以最冠冕堂皇的言辞为掩饰的。于是,受了伯嚭迷惑的吴王夫差放过了本可消灭的可怕敌人。

    伍子胥则完全不同。深谋远虑的伍子胥早已洞察了此次吴国放过越王勾践的危害。所以退朝之后伍子胥立即愤愤地告诉属下臣僚:“越王得此缓解之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必能卷土重来。二十年之后,我大吴之国,恐怕要化为一片荒沼了!”这也是一个惊人的预言。然而,伍子胥毕竟不知道,使这一幕求和谈判出现戏剧性逆转的,竟只是文种进献伯嚭的一批“宝器”和八位“美女”!
6.勾范质吴

    话说文种求和事成,越王勾践、越国上大夫范蠡和残存的越国军队回到越国。

    这个时候,身在范蠡家中的西施的心稍稍平静了一些。毕竟,自己的丈夫平安回来了。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再度的离别。这一别,就是三年。

    公元前492年夏,勾践为实践求和时许下的诺言,毅然率领范蠡等三百人“入臣于吴”,成为了越国派到吴国的人质。西施没有与自己的夫君随行——她被留在了自己的祖国。

    勾践率领范蠡等三百人“入臣于吴”的举动,简直无异于将自身送到凶残的豺狼口中,谁也无法预料,这一去究竟还有没有归国之日?当群臣送他们到钱塘江上时,无不垂涕流泪而哭,越王夫人也身随勾践入吴。

    西施的心,也飘向了远方的异国他乡。她担心啊,勾践和范蠡这三百人,到了异国他乡之后,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他们能否在几年之后平安回到祖国呢?

    勾践、范蠡非常清楚等待着自己的命运,此去虽然凶险万分,但也未必找不到一线转机。最关键的是,早在求和之际,文种就用宝器、美女,在吴王身边安排了一个可靠的越之“庇护神”——身居太宰之位的伯嚭。

    勾践来到吴王庭前拜见夫差,“稽首再拜”,说愿“执箕帚”,就是愿作吴王扫除之仆,夫差还是疑心重重:“勾践,你难道不再记挂败亡之仇了么?”勾践心中暗惊,脸上却依然恭敬有加:“倘不是大王您宽宏大量,臣当初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又哪敢记挂什么仇怨?”吴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侍立一旁的伍子胥,立即向吴王高声进谏:“夫飞鸟在青云之上,尚且还要用带丝线的箭射下它来,何况它已栖止在宫池、廊庭之间!今越王放于南山之中,游于不可存之地。幸而入我疆土,进我栅栏,这正是送上口来的食物,岂可以放过不吃!”王庭上下刹时静了下来,越王勾践也不免紧张得冷汗频出。他似乎有意无意地,盯了吴太宰伯嚭一眼。

    伯嚭心中一跳。他原本以为,受了文种的贿赂,扭转了越之求和僵局,就可以抽身事外,再不必管越国的祸福了——那卖国通敌的勾当,实在是罪不可赦啊!

    他怎么也没想到,勾践居然敢不顾自己的生死,亲自到吴国来充当臣仆,真是愚不可及。现在勾践之命悬于一发,又向自己发出了暗示,他能坐视不救么?一旦勾践横下心来,当堂抖出他卖国通敌的罪行,自己的性命不就完蛋了么?看来,这卖国的卑鄙勾当还得再干一次。于是他挺身而出:“大王!伍子胥虽然明于一时之计,却不通长远的安国之道。您没有听说‘诛降杀服,祸及三世’的道理吗?越王既肯臣服,入执仆役之礼,理应好好对待他。大王千万不可听群小的无知之言啊!”

    比起伍子胥咄咄逼人的进谏,伯嚭的话无疑更冠冕堂皇,也更动听得多。吴王夫差频频点头,终于决定不杀勾践,让他为王宫“驾车养马”。勾践夫人则日间“给水”、“除粪洒扫”,夜晚均居于石室之中,不得擅离。

    就这样过去了三年。三年之后,勾践与范蠡奇迹般的返回了越国,这是怎么回事呢?
西施出使

    前面说到在公元前494年,吴国取太湖水道攻打越国,双方激战于夫椒,结果勾践战败求和。此后,勾践率领范蠡等三百人“入臣于吴”。
1.勾范回国

    可别小瞧吴王夫差,眼睛里不揉沙子。他天天盯着勾践和范蠡。这一观察就是三年,吴王夫差发现勾践这小伙子挺好,干活挺认真,挺实在;范蠡这老小伙子更好,对勾践小伙子很尊敬,永远主公长主公短的,嘘寒问暖。吴王夫差就动心了,他高兴地对太宰伯嚭说:“那个越王,真是个有高风亮节的人;而他手下的大臣范蠡呢?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虽然他们在咱们这里穷困潦倒,但起坐之间仍不失君臣之礼。我倒真有些怜悯他们了!”

    伯嚭非常清楚:勾践一日不返越国,自己就存在一日杀身之祸。倘若他不能保护勾践君臣的安全,也就难于保证自己的贪赃卖国之罪不被揭露。所以伯嚭马上对夫差说到:“愿大王以圣王之心,哀怜这些穷孤之土,早日放越王归国才好。俗话说:‘无德不复’。大王您垂仁恩于越王,越王岂敢不报答您呢!”

    吴王正在兴头上,便想下令放归勾践。伯嚭立即将此消息传与勾践。

    不料伍子胥听说夫差将赦放勾践,急忙入见,诤言相谏:您不能放虎归山。

    夫差问:我为什么不能放虎归山?

    伍子胥回答:想当年,夏桀擒商汤关在监狱,没杀,再后来商汤灭掉了夏朝。再后来商纣擒了周文王,关在羑里,没杀,结果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灭掉了商朝。我说吴王啊,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您要放了他,指不定您还是您儿子一定会被他算计死,我不是咒你。

    夫差说:你说的对,不放了。这就不放了。不放了咋办?

    伍子胥回答:杀呀!

    夫差说:好,咱们得挑一个日子,找个日子得把他宰了。

    伯嚭这边马上派人告诉了勾践和范蠡。范蠡忧心如焚,急催伯嚭从中援手,并答应返国以后送上更多宝器。

    有此重利,伯嚭焉能不为动心?伯嚭立即以探病为名再谏吴王:“大王!伍子胥的言论表面上似乎很有道理,而实际上却犯了一个大大的错误。您要想知道我和伍子胥谁对谁错,就得看看此前其他国家的国君面对着这种情况,都是怎么做的。你瞧瞧人家齐桓公,在山戎大举入侵燕国、燕国君主向齐国求救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派兵北击山戎、替燕王收复了全部被侵占的领土,后来燕国君主为了感谢齐国的大力支持而亲自送齐桓公到达齐国境内,而此时齐桓公居然把燕齐边境一带凡是燕国君主路过的原来属于齐国统治的地区通通送给燕国国君管辖。你再瞧瞧人家宋襄公,与来犯者战斗前夕,看到来犯者的队伍还没有列好战阵,于是乎命令自己的部下先不要动手,一直等到来犯者列好战阵之后双方才正式开战,虽然最后宋襄公因此战败被杀,但是宋襄公的做法却得到了孔夫子编订的《春秋》的大力表彰。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功立而名举,军败而德存’一话的由来。如果今天您能够赦免越王勾践的罪过,让他回到自己的祖国,那么,您就将成为一个空前绝后的君王。既然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您还有什么犹豫的呢?”

    吴王夫差一听:似乎还真的是那么回事,唉,我应该不应该按照伯嚭说的去做呢?

    正当吴王夫差游移不定的时候,他得了一场大病。这一病就是三个月。为什么有病呢?当时的人都迷信啊,吴王夫差一算:不对!我应该大赦天下!我起坏心了!所以我才病了。身染寒疾的吴王夫差,认为“禳(ráng)灾宜作福事”,勾践因而暂免一死。

    太宰伯嚭急将吴王夫差身染寒疾的消息透露给范蠡。

    勾践听从范蠡的计策,主动请求探视。伯嚭亲作引路人,将勾践带到夫差榻前。

    勾践忍辱含羞,“取夫差之粪跪而尝之”,并假意祈祷夫差病体早日康复。夫差大为感动,伯嚭乘机在一旁盛赞勾践的忠诚,并促成夫差许诺,放勾践回还越国。

    待夫差病好,设宴款待勾践。伍子胥见吴王忘仇待敌,心中忿然,拂衣而出。伯嚭见机,向吴王进谗言道:“‘同声相和,同气相求’,大王行仁爱事,仁者宜留,不仁者宜去,伍子胥离席,是自觉惭愧吧。”夫差点头称是。

    三日后,吴王夫差亲自送越王勾践归国。

    越王勾践来到渡口,不禁仰天而叹:“嗟乎!孤之遭难,谁想到还能生渡此津呵!”不过还有一句话,勾践终于没有说:“倘若不是得到吴太宰伯嚭的庇护,我勾践恐怕早已血溅吴王之庭了!”这句话他当然不能说。就这样,伯嚭受越国的贿赂,以自己的贪佞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2.“卧薪尝胆”

    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与上大夫范蠡回到越国。勾践回到越国后,以文种治国政,以范蠡治军旅,自己则在房门口挂一个苦胆,每天都“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这就是“卧薪尝胆”故事的由来。注意:“卧薪”是虚构的,“尝胆”是真实的。这一时期的勾践和夫人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吃饭没有鱼肉,穿衣不加修饰。自己经常同百姓下田耕种,夫人也自己养蚕织布。

    越国遭受战争创伤,田地荒芜,人口减少,生产受到很大破坏。为使国家富强,勾践采纳了范蠡、文种提出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策。

    勾践要范蠡负责练兵,文种管理国家政事,推行让人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国家奖励耕种、养蚕、织布。尤其鼓励生育,增加人丁。

    文种这边又给勾践出了很多主意:第一,生孩子。必须得生,怎么生啊,规定男虚岁20,女17必须结婚,不结婚的罚,一年不结婚的罚多少钱,两年不结婚罚多少钱。第二,规定年老的男人不能娶少女。第三,生孩子有奖励。只生一个罚,生第二个时候奖励,每当生孩子的时候,事先一定报告政府。如果生的是男孩,就奖一壶酒、一头狗——狗是看家的呀。如果生的是女孩,就奖一壶酒、一头猪——猪也是很好的财富啊。不管你生的是男是女,都由国家养着。家有两个儿子的,必须分家——只有分了家才能结婚、继续生孩子呀。

    文种又总结商周以来征伐经验,提出伐吴九术:

    第一、要尊重天地神仙,注意按时给诸位天地神仙祭祀上贡;

    第二、要重视生产,所余产品都要按时上交国家;

    第三、要多多的派人到吴国那里,用钱买回他们国家的米面粮食,最好是把吴国所拥有的米面粮食都买回来,让他们国家什么都没有——没有了米面粮食,他们就没法打仗了;

    第四、把越国所有的好玩儿的东西通通送给吴王,让他每天沉湎于这些玩物当中,促使其更早的玩物丧志;

    第五、派越国的大量能工巧匠,协助吴国建筑起那些全世界最高的宫殿,让吴国把全部的精力都用于建设当中,大量浪费他们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六、派遣一些能说会道的阿谀奉承的大臣,建议吴王不断讨伐其他的国家,促使吴国长期陷于战争之中;

    第七、不断努力,采用包括反间计在内的各种计策,促使吴王手下的那些忠臣或被杀、或自杀;

    第八、越国境内各地富裕起来的家庭,家家都要准备好战争的武器;

    第九、越国境内各地,都要不断的加强军事训练,随时准备战斗。

    在文种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勾践又采取了如下八种办法来麻痹吴国:

    第一,恭谨事吴,每年都贡献美女、好吃的、好玩的东西,送吃喝玩乐的东西,让他天天沉浸在这里面。

    第二,他不是老想打仗,老想征服全世界吗,咱就帮他,天天跟他说,你打这个我帮忙,要马有马,要人有人,要这个有那个,您只要打,我就出人,我可以当炮灰,只要您打,目的是消耗他的国力。

    第三,按时纳贡,同时派密探探听消息。

    第四,继续送大量的好东西给伯嚭。

    第五,派刺客等人,散布吴王君臣不和的谣言,给他们造言生事。

    第六,以越国受灾为名,给他别的,粮食不能给,粮食得自己留着分,就说越国年年受灾,需要救济,求吴国赶紧给我们粮食,他给的粮食都存起来不吃,将来用来打他们。

    第七,他不是要建姑苏台吗?我这儿有两百棵大树,都好几百米高的大树,都给您送去,鼓励他要建多大有多大,人工让他们自己出,天天建,累死了算。

    第八,他不是喜欢美人嘛,我们从全国选举美人,选最漂亮美人,要多少给多少,全送过去。
3.西施出使

    选美人的任务不能交给文种,只有范蠡能干,就看范蠡一唱歌,西施就跟着唱了,也因为一对唱,俩人就好上了,这事就该范蠡办。

    于是,范蠡从全国选了众多的美女交给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看看,说:哪个都挺美的,我也说不好。干脆还是找我妻子来看。

    结果,越王勾践的老婆说:你这都什么美人啊?真正的美人得具备三个要素。第一,相貌得美,这仅仅是一个要素。第二,才得美,会吹吗?会拉吗?会弹吗?会唱吗?会跳吗?啥都不会?还美人呢!这能迷惑住吴王?你连我都迷惑不住!第三,线条、身段要正,得会猫步对不对,得有回头率,这挑的都什么乱七八糟的。算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范蠡选了半天的美人让人都送回去了,回家就跟西施说这咋办啊?我从头挑到尾,从尾挑到头,一个都不行,能符合那三个条件的,我想来想去,越国就一个人能行,就你还行,当然你也还得培训。那些人培训完了也不行,我觉得你还比较开窍,我不在家这些日子,我看你这跳舞、唱歌,吹拉弹唱都会点,是不是?要不然这事交你得了。西施就说了,还有你这样的吗?把自己最喜欢的人送出去。

    范蠡说:那怎么办呢?为了国家,你就得受点委屈呗!

    西施说:我一个人,我不干。我得找一伴儿!

    范蠡说:你找谁呀?

    西施说:我就找那个郑旦!

    范蠡说:为什么找她呢?

    西施说:她会武功啊!她那剑玩得可好了,我可打不过她,我就比她漂亮,但玩剑不行。

    范蠡说:击掌盟誓!

    于是,范蠡找人将西施与郑旦包装完毕,送到越王勾践那儿。

    越王勾践一看:好,赶紧送到会吹拉弹唱的老师傅那儿,就教这俩姑娘,教会了。

    转眼之间,三个月过去了。经过发奋苦练,西施终于由一位普通的浣纱女转变成了一个训练有素、才艺多端的选美冠军;郑旦虽然不及西施,但也训练的非常不错了。

    越王勾践大喜,又给西施和郑旦配备了华丽得体的宫装。恰巧,越王勾践送给吴王夫差的二百棵大树也都到齐了,二百棵木料,外带两个美女,一行人陆陆续续到了吴国,这回西施真的要承担起越国交给她的倾国倾城的任务了。一个弱女子,如何完成的呢?
4.西施入吴

    相传,当年西施入吴时,由范蠡陪同,舟从越国会稽出发,顺西小江而行,过苎萝山来到今天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临浦。此时已近黄昏,西施望着夕阳西下的家乡,想着自己背井离乡,前往吴国,将委身于吴王,便泪流不止。范蠡深知西施的心情,于是决定在此停泊一宿。

    当时正值夏末秋初,江南天气依然炎热,俗称“秋老虎”。西施为了洁身自爽,欲留清白于此,便在两水交汇的潭中沐浴。从此,这里的潭、桥、路都贯上了“浴美施”三个字。后人有诗描写浴后西施的美丽:

    “伊人来兮,自水一方。莲步若碧潭浮行云,纤腰若岸柳摇春光,驻足则亭亭玉立,移履则婀娜生香。若耶沐秀色,苎罗焕华光。肤若凝脂腻,肌若温玉芳。面若皎月清生辉,发若玄云双鬓翔。额若广宇溢慧智,耳若灵芝垂玉当。颊涌绯云桃花色,腮流碧霞芝兰香。眉卧春额远山含黛,眼泛秋波清泉流觞。睫若悬针灸神魂,眸若轻珠挂情肠。鼻若悬胆气氤氲,口若珠樱甜芬芳。舌若蝶兰啭春莺,齿若编贝叩玲琅。”

    本来好色的吴王见到西施自然十分欢喜,伍子胥“妹喜、妲己误国”之类的劝谏他根本充耳不闻,立刻将两位美女纳入后宫,对她们宠幸有加。

    两个人为了一个目的而来,如果让人看出来两个人有目的,这可了不得,所以西施和郑旦两个人一文一武,一酸一咸,还得真真正正表现出吃醋来,竞相讨好吴王夫差。两个人表面上明争暗斗,做给吴王夫差看,私下里是好朋友。吴王夫差渐渐有了偏向,他喜欢那种文文弱弱的,既会唱歌又会跳舞的,不会舞刀弄剑的。所以经过一番较量后,郑旦逐渐地就不受宠了。郑旦也很抑郁,越王勾践交给我们两个人完成任务,现在看来这任务好像不大能由自己完成了,得由西施完成。很抑郁,也很闷,不受宠,自然就没人理了。逐渐的郑旦就抑郁而死了。

    郑旦抑郁而死,“美人计”的主角就只剩下西施一个人了。

才女昭君

    才女昭君

    前一章我们说的是西施,这个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中的绝对女一号。就是说,无论从她的美丽还是从时间的早晚来说都是绝对第一位的。

    不过,这里我们要注意:西施真的有那么美吗?她真的一点缺点都没有吗?肯定不是那样的。要是仔细考究起来啊,西施还是有点缺点的——她最大的缺点就是脚有点大。因为她的脚有点大,所以她就要遮掩不是?于是,西施就总穿一个比一般人高一点的木屐,身上再带点铃铛挂饰,这样走起路来,不但看不出她的脚大,还因为走路时必须要左右摇摆,加之长裙飘飘,反而格外地突出了西施娉(pīng)婷的身材和翩翩的风姿,这样,人们就不会注意她脚有点大这个问题,您想啊,谁会没完没了的老是盯住人家的脚丫子去看呢?

    其实,西施的美,并不仅仅是她的相貌,而是她的心灵。她能够在国家民族需要她的时候,勇敢地冲上前去,挺身而出,为国家,她把自己付出了,但是换来的是国家的安全!所以我们说,西施姑娘的付出,值了!正是:英雄壮烈赢得的光环,也遮挡不住美女的娇艳。人世间没有你少了几许姿色,吴越的故事没有你就不再传奇。

    西施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下面要给大家讲到的,按时间来说应该是第二美女了。淡食你想,四大美女凭什么有第一、第二呀?所以我们要为我们下面讲的这位美女贴一个标签,这个标签是第一才女。你说中国古代史上,这四大美女当中,最有才的应该是谁呢?王昭君。

    要说起这王昭君的故事啊,曾经有人赋诗一首:

    小小宫女本无辈,一点成名誉天下。

    西出阳关为远嫁,明眸一眨大雁落。

    天下谁人不思亲?关山阻隔在天涯。

    魂牵梦萦故乡路,汉匈和亲传佳话。
汉匈恩怨
    这样看来,我们要讲到的王昭君的事迹,应该跟“汉匈和亲”有很大的关系。那我们的问题就出来了:我是学历史的人,当然知道“汉匈和亲”的故事,想当初汉高祖刘邦,是打不过人家匈奴才被迫“和亲”求和平的;可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已经派卫青啊、霍去病啊、李广啊、李广利啊等等把匈奴人给打跑了啊,为什么还要有汉匈“和亲”呢?这话说来就长了,我们首先就要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匈奴的历史了。
1. 匈奴崛起

    “匈奴”一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逸周书•王会篇》《山海经•海内南经》《战国策•燕策三》。“匈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如果直译为汉语的话,就是“人”的意思,意译就是天之骄子的意思。

    匈奴这个民族,历史是非常悠久的,离我们今天也得是两千七八百年了。据现有史料记载及考古发掘证实,在公元前七八世纪的时候,匈奴民族就已经生活在中国的北方,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及大青山一带了。不过,那个时候它不叫匈奴,叫什么鬼方、混夷、獯鬻(xūn’yú)、荤粥、猃狁(xiǎn’yǔn)、胡,等等。直到什么时候才改了名呢?不是人家改了名了,是我们华夏民族在记述历史的时候,给人家改名了,就改成了匈奴。什么时候呢?那是《战国策》《山海经》盛行的时候。

    匈奴的首领自称为“单于”,单于的意思是“广大”,具体意思是我拥有一个非常广阔的天空,广阔的土壤。匈奴首领的妻子,叫“阏氏”(yān’zhi),读音和我们描眉画眼的那个词“胭脂”一样,一般有好几位。

    前面我们说过,匈奴早在公元前七八世纪时就已生息和繁衍在中国北方了。但是在此之前,它的发展是很缓慢的,直到战国末期,趁着中原动荡、“战国七雄”互相征伐的公元前3世纪,匈奴人的首领头曼单于统治时期,匈奴人的军事实力才得到加强,匈奴铁骑的活动范围也逐渐扩至“战国七雄”中的秦、赵、燕边境。这头曼单于有一个儿子叫做冒顿,他就生活在秦末汉初。要说这冒顿啊,那可真的是一位响当当的英雄。

冒顿单于

    2.冒顿单于

    冒顿本来是头曼单于的大儿子——按照我们汉族人的习惯讲,也就是匈奴的太子。可是,到了公元前209年,年老昏愦的头曼单于又喜欢上了新娶的娇妻和他与新娶的娇妻的孩子,于是就千方百计的想废掉冒顿,重立宠妃之子为新太子。

    头曼又不想做得那么明显让自己的大儿子冒顿看出来,于是他想出一条自以为很“高明”的办法:就是先把冒顿送到西边的临族月氏那里去做人质,然后派兵攻打月氏,想借月氏之手杀掉冒顿。这个时候,冒顿一下子就显示出他的出色才能了,他从月氏人手中偷了匹好马,逃了回来。这个行动使昏庸的头曼看到了自己儿子身上的不凡,不知是出于良心,还是出于想利用冒顿才干的心理,于是,头曼单于改变了主意,她做出了第二个错误决定,让冒顿去统领万骑军马。

    与他优柔寡断的父亲相反,从逃回来的第一天开始,冒顿就显示了他的决断、深虑、坚忍与长谋。他制作了一种响箭,名叫鸣镝(鸣为响声,镝为箭头,鸣镝就是响箭,它射出时箭头能发出响声),还号令他的部属,自己的响箭射到哪里,每一个部下必须跟着射到哪里,否则立斩无赦。

    开始是在打猎的时候,冒顿间或抽出一只响箭射向猎物,有的部下没反应过来而没跟着射,冒顿就下令将这些部下斩首。接下来有一天,冒顿突然抽出响箭射向自己的爱马,有些“聪明”的部下一犹豫,心想冒顿是无意的吧,而没跟着射,又被冒顿拖出去斩首。再后来的某一天,冒顿做出了更不可思议的事情,他竟然用响箭射向自己的妻子,有些部下又犹豫了,而他们都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冒顿的立即处决。从此,部下们心中有了这样一个信念,无论冒顿做出多么不合理、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应该随着响箭齐射。

    在一次出猎中,冒顿有意测试一下部属,用响箭向他父亲头曼单于的爱马射去,部下全部毫不犹豫地随之齐射,冒顿默然点头,知道时候到了。于是他带着部属随头曼出猎,并在出猎中用响箭射向头曼,顿时万箭齐发,头曼死于乱箭。射杀了头曼的部属再也没有回头之路,只有忠心跟着冒顿又杀死了他的后母、弟弟和不听从他的众臣。从此冒顿自立为匈奴的单于。

    冒顿单于登基的时候,正赶上东边的邻国东胡强盛的时期。当时,强盛的东胡首领一听说这个冒顿居然敢杀父自立,马上感觉到这是一个吞没匈奴部落的大好时机。当时的东胡首领肯定是这么想的:他冒顿居然敢杀父自立,这肯定会引起内部的矛盾和分裂不是?这肯定是我强大的东胡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的大好时机不是?

    于是,东胡首领马上找了一个由头,派了一个使者来到冒顿单于所在的地方,告诉冒顿单于说,他们东胡首领听说冒顿单于这里有一匹上好的千里马,能不能送给东胡的首领?

    这个时候,冒顿单于召集群臣,征求他们对于此事的意见和建议。结果,群臣们一听,就炸了锅,纷纷谴责东胡首领的不义行为。而此时的冒顿单于却认为,不就是一匹马么?有什么大不了的?千里马咱们匈奴这里不是要多少有多少?送就送了呗!于是,冒顿单于高高兴兴的把自己手里的那匹千里马通过人家的使者,送给了东胡首领。

    得寸进尺的东胡首领一看,这个冒顿单于还真是好欺负诶,于是马上又派使者来到冒顿单于所在的地方,告诉冒顿单于说,他们东胡首领听说冒顿单于身边有一位非常漂亮的阏氏,能不能送给东胡的首领?

    这个时候,冒顿单于又召集群臣,征求他们对于此事的意见和建议。结果,群臣们一听,就更加的炸了锅,一致谴责东胡首领的行为非常过分、不义。而此时的冒顿单于却认为,不就是一个漂亮姑娘嘛?有什么大不了的?漂亮姑娘咱们匈奴这里不是要多少有多少?送就送了呗!于是,冒顿单于高高兴兴的把自己的非常漂亮的阏氏通过人家的使者,送给了东胡的首领。

    这个时候的东胡首领就更加找不着北了,他马上又派使者来到冒顿单于所在的地方,告诉冒顿单于说,他们东胡首领看上了东胡与匈奴两个部落之间的,按照我们今天丈量土地的方法,大约有一千多平方公里的一块土地了,要求冒顿单于必须马上把这块土地送给东胡首领。

    这个时候,冒顿单于又把群臣召集到一起,征求他们对于此事的的意见和建议。结果,这一次,群臣们居然形成了一致的意见和建议:不就是一块荒地嘛,有什么大不了的?无人居住的荒地咱们匈奴这里不是要多少有多少?送就送了呗!您看,这种观点完全是冒顿单于的手下对于冒顿单于本身思维的简单复制:原来那么多次,您都是这么说、这么做的;这一次,您肯定还会这么说、这么做的。我们还能有什么另外的想法么?

    这一回,令所有大臣非常意外的是,冒顿单于闻听大臣如此思维,那是勃然大怒,马上说到:“土地,那可是国家的根本?没有了土地,我统治谁去啊?我什么都能送给他东胡,就是这土地,一寸也不能给任何人!”冒顿单于马上下令,先杀掉所有主张把土地送给东胡的大臣,然后派出自己手下所有的兵马,与东胡决一死战。

    这个时候的东胡,哪里知道冒顿单于居然会如此思维、如此行动啊,他们还等着来自冒顿单于的好消息呢!他们哪里会想到人家冒顿单于会如此迅速的派出全国所有兵马,与东胡决一死战啊?

    结果,自然是冒顿单于大破东胡——不但是大破东胡,而且还一举杀掉了东胡的首领。

    此后不久,冒顿单于乘胜追击,又一举并吞了周边的很多部落,还收复了在秦朝时期被秦始皇手下大将蒙恬夺去的核桃地区,更有甚者,冒顿单于还把自己的统治区域向南推进到了今天的山西北部和河北北部地区。

    这时的汉军与项羽相持不下,中原地区被战争弄得疲惫不堪,无暇西顾,因此冒顿的势力得到了壮大,手下有能弯弓射箭的士卒达三十多万,设左右贤王二十四长,称雄于大漠南北。

    您看看,这才多长时间啊,人家冒顿单于就做出了如此大的成绩?您说,在这种情况下,在冒顿单于统治区域的南方,刚刚建国不久的西汉政权,能应付得了强大的冒顿单于的威胁么?如果不能应付强大的冒顿单于的威胁的话,西汉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巩固自己的政权呢?
3.“和亲”之源

    我们再说汉平定中原不久,为加强边防调韩王刘信去代郡的郡治马邑(今山西朔县)。而此时,匈奴大举进攻马邑,迫使毫无防备能力的韩王刘信投降了匈奴。匈奴人乘胜南下,引兵越过今山西代县北的句注山,直攻太原,兵锋一直到达晋阳城(今山西太原西南),这就严重的威胁了西汉的统治。

    汉高祖没有办法,决定亲自带兵,讨伐匈奴。

    公元前200年冬,天空下着大雪,天气特别冷,中原的兵士没碰到过这样冷的天气,冻坏了不少人,有的人竟冻得掉下了手指。但汉朝的军队和匈奴兵一接触,匈奴兵就败走。一连打赢了几阵。后来,听说冒顿单于逃到代谷(今山西代县西北)。

    汉高祖进到晋阳之后,派出兵士去侦察,回来的人都说冒顿的部下全是一些老弱残兵,连他们的马都非常瘦。如果趁势打过去,准能打胜仗。高祖还怕这些兵士的侦察不可靠,又派自己非常信任的刘敬到匈奴营地去刺探。刘敬回来说:“我们看到的匈奴人马的确都是些老弱残兵,但我认为冒顿一定是把精兵埋伏起来,陛下千万不能上这个当。”这个时候,非常不冷静的汉高祖大怒,冲着刘敬吼说:“你胆敢胡说八道,想阻拦我进军不成吗?”说着,就把刘敬关押了起来。

    再说汉高祖率领一队人马刚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突然四下里涌出无数匈奴兵来,个个人强马壮,原来的老弱残兵全不见了。汉高祖拚命杀出一条血路,退到平城东面的白登山。冒顿单于派出四十万精兵,把汉高祖围困在白登山。周围的汉军没法救援,汉高祖的一部分人马在白登,整整被围了七天,连粮食都没有了,人人都饿得前胸贴后背,根本没法脱身。这可怎么办呢?

    就在这个时候,汉高祖刘邦手下有一员猛将,叫陈平,这个人很聪明,说我听说,匈奴单于,他特别怕他老婆,怕他的阏氏,您攒点东西,什么黄金、白银、首饰搜罗点,我替您给他送去。没有办法的汉高祖只能采纳陈平的建议,他打发陈平带着众多的黄金、珠宝去见冒顿的阏氏,请她在单于面前说些好话。

    阏氏一见这么多的礼物,心里挺高兴。当天晚上,阏氏就对冒顿说:“我们占领了汉朝地方,没法长期住下来,再说,汉朝皇帝也有人会来救他。咱们不如早点撤兵回去吧!”冒顿听了阏氏的话,第二天一清早,就下令将包围网撤开一角,放汉兵出去。第二天清早,天正下着浓雾,汉高祖悄悄地撤离了白登。陈平还不放心,叫弓箭手朝着左右两旁拉满了弓,保护汉高祖下山。

    汉高祖提心吊胆走出了匈奴的包围圈,快马加鞭,一口气逃到广武。他定了定神,首先把刘敬放出来,说:“我没听你的话,弄得在白登山被匈奴围了起来,差点儿不能和你见面了。”

    汉高祖逃出了虎口,知道没有力量再去征服匈奴,只好回到长安。以后,匈奴一直侵犯北方,叫汉高祖大伤脑筋。他问刘敬该怎么办?刘敬说:“最好采用‘和亲’的办法,大家讲和,结为亲戚,彼此可以和和平平地过日子。”

    汉高祖同意刘敬的意见,派刘敬到匈奴去说亲,冒顿同意了。汉高祖挑了一个宫女所生的女儿,冒名顶替大公主送到匈奴去,冒顿就把她立为阏氏。

    打那时候起,汉朝开始采取“和亲”的政策,跟匈奴的关系暂时缓和了下来。

    当然,在从汉高祖到汉景帝前后长达60多年的汉匈和亲期间,众多担负“和亲”重任的汉宗室公主无一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
4.战争再起

    转眼就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汉朝经过了七八十年的“休养生息”,综合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军事实力也日益增强:那个时候,京城里的钱是成千上万,串铜钱的绳子都锈烂了;国家粮仓里的粮食陈陈相因,就是老的粮食没有吃完,新的粮食又堆上去了,甚至于露天堆放。

    于是,从公元前129年开始,汉武帝先后多次派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人向北、向西出兵打败匈奴;公元前119年,终于出现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匈奴单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再也不敢带领军队到大沙漠以南,汉朝边境也稳定了一段时间。

    再后来,随着李广、霍去病、卫青的先后死亡和匈奴的再度崛起,汉匈之间的战争再度爆发。公元前100年,汉朝出使匈奴的使者苏武被无理扣押,到遥远的贝加尔湖(那个时候叫做北海)牧羊;公元前99年,飞将军李广的嫡孙李陵无可奈何之下被迫投降;此后不久,李陵的好朋友司马迁也因为替李陵辩护而受到牵连;公元前90年,汉武帝晚年最为器重的大将贰师将军李广利也归降了匈奴。直到汉武帝去世的时候,汉匈战争的问题也没有能够彻底解决。

    在简单了解了汉匈之间的战战和和之后,我们就该了解一下与王昭君相关的另外一个问题了——王昭君理论上的、有名无实的第一任丈夫汉元帝!就是汉元帝这个人,让我们的中国古代“第一才女”远嫁,成为汉匈“和亲”的使者。换句话说,毕竟,王昭君是他给嫁出去的。

皇室风云

    1.元帝出生

    汉武帝死了以后,他的年仅8岁的儿子继位了,这就是汉昭帝。汉昭帝当了12年的皇帝,20岁的时候死掉了。汉昭帝死的时候,居然还没孩子。国不可一日无主,可是这国家已经没有皇帝了,汉昭帝没儿子,怎么办呢?当时的权臣霍光(霍去病的弟弟),马上召集群臣,商议后决定迎立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贺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突然之间就当上了皇帝。这一路上,封了八百多个大臣,一品二品三品四品,凡是自己认识的全封了,你们都跟着我到长安,咱们当官去。到了朝廷之上,一共当了27天皇帝,做了一千好几百件坏事。霍光一看:诸位大臣们,咱商量商量吧,这人能当皇上吗?大臣们都摇头。霍光说:那好了,我做主了,把他打发回去。于是这位昌邑王刘贺在做了27天的皇帝后,又被打发回了昌邑。

    可是国不可一日无主,他昌邑王刘贺回去了,谁来当皇帝呀?群臣想尽办法,终于找到了一个人——他们突然想起,原来汉武帝还有嫡亲的重孙子。汉武帝和卫子夫生的儿子名字叫刘据——刘据被当时人称为卫太子,卫太子刘据与他的父亲汉武帝发生了尖锐的冲突,被迫起兵自卫,结果兵败自杀。刘据的儿子也随之被杀。人们都认为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刘据一家也就完了。但没有想到,这个刘据的儿子,他还生了一个儿子,叫刘询。在刘询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被关押在掖庭,掖庭是专门关押有罪的宫女和皇室成员的监狱,刘询是在当时的典狱官邴吉的全力保护下,才安然活了下来。五岁时,刘询被赦免,邴吉将刘询带出掖庭,从此流落到民间。虽然流落民间,但邴吉将刘询已被赦免的消息及时上报给了宫庭官署,刘询(当时叫刘病已)的名字从那时起被载入宗室族谱。已经19岁的刘询,被群臣找到了。大家一看,这人在民间长大,知道百姓疾苦,不会做那些坏事。干脆就由他当皇帝吧。所以刘询就回到了京城长安当皇上。这是天上掉的馅饼啊!昨天还是一个罪犯,到处流浪呢,今天就当皇上了。这位的命,真是让人想不到的好,令人羡慕啊。

    现在我们就要注意了,皇上有了,谁当皇后呢?这问题其实真是挺重要的。想当年,刘询在到处流浪的时候,曾经得到过一个人的帮助,这个人叫张贺。张贺原来就是卫太子刘据的手下,他看到刘询四处流浪,觉得这孩子挺苦的,他就收留了刘询。慢慢地,张贺觉得刘询是个好孩子,就跟他说:不如你给我当女婿吧。刘询听了很高兴,他一个流浪的孩子,有人收留了他,还将女儿许配给他,掉下的老婆,哪敢不捡呀?所以就赶紧答应下来。

    这边一看答应下来了,张贺就又找到了他哥哥,跟他哥商量把女儿嫁给刘询这件事。张贺的哥哥叫张汤——这个张汤,,就是司马迁笔下的第一酷吏张汤。这张汤,据说也会掐算。经他一掐算,马上表态:不行!什么人呀,你就把你闺女嫁了?当时的社会,正在提倡儒家学说,三纲五常是规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那么,父亲死了,你就得永远听兄长的。所以,这张贺必须听他哥张汤的话。可是他这牛已经吹出去了,说要把自己闺女嫁给人家,现在不行了,怎么办?张贺又想了一个主意,他手下有一个叫许广汉的人,他那闺女刚说了婆家,结果还没过门呢,准丈夫就死了。干脆,把许广汉的姑娘嫁给刘询得了。于是就跟许广汉说了这事。许广汉是掖庭典狱长,官职不高,听说要把自己闺女嫁给汉武帝的重孙子,这肯定得同意。就这样,刘询娶了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

    结婚一年后,许平君顺利地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刘奭。没过几个月,刘询就当上了皇帝,这是两个人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2.童年元帝

    刚入宫时,许平君被册封为婕妤。但权臣霍光有一个女儿,叫霍成君,当时霍家人,甚至所有的朝臣,都在摄合这门婚事,要求让霍成君当皇后。结果这个时候,汉宣帝说,想当年流浪的时候,我丢了一把木头宝剑,你们现在谁把那把宝剑找到,我给他一万两黄金。皇帝说完这句话,群臣全哑巴了。糟糠之妻不下堂,人家说的是这意思。我那把破木头剑丢了那么多年了,你们谁给我找到,我都愿意给他那么多钱,我的甘苦与共的妻子,我会这样忘了她吗?不可能!见风使舵的朝臣们听懂了皇上的意思,于是纷纷上表,请立许成君为皇后。听到这个消息,最失望的要数霍光的老婆霍显了。

    于是,当许平君再次怀孕的时候,霍显心生一计。

    皇后要生产,必定得找御医啊,御医淳于衍是掖庭护卫淳于赏的妻子,据说跟霍显是结义金兰的好姐妹。准备生孩子的人最怕吃附子了,霍光就让淳于衍把那附子炒成碎末,偷偷的带进宫中。这个女御医是管送药的,每天她都把这附子掺到补药里,让皇后天天吃,结果孩子没生完,大人就死了。

    许皇后没了,皇帝得立新后啊。宣帝终于还是娶了霍光的女儿,并立为皇后。实际上汉宣帝心里非常明白许皇后是被谁害了,但是他不敢说,也不能做,因为他是人家立的。昌邑王刘贺不就回去了吗?但他知道,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

    话说三年之后,霍光死了。这霍光一死,汉宣帝来了精神了。立我那许皇后生的孩子刘奭为太子,让我的老丈人当侯,让他辅佐我。

    霍皇后一看,我不受重视了,赶紧回家,找妈妈去。霍光死了,霍光的老婆没死。这霍光的老婆一哭二闹三上吊,天天闹事,可人家不吃这一套。霍光的老婆又故技重演,让她女儿带毒药进宫,假装对太子好,寻机毒死太子。可是汉宣帝经过那么多事,心里早有了防备。还想用这招儿害我儿子?你差点!我告诉你,这屋里头就一个太子,你们这四个女孩儿,所有的菜,所有的饭,都分成五份,你们四个人,一先一后吃,最后那份是太子吃。死?你们四个先死。

    霍家一看这招儿也不灵,就要发动政变,要推翻大汉朝。结果终于被汉宣帝给平定了。霍显自杀,霍皇后也因阴谋毒害太子而被废掉,面壁思过12年,最后也自杀了。

    与此同时,汉宣帝更加怜惜自己的儿子了。所以选后的标准就只有一个了:心眼儿好,实诚。于是他就从自己的宫里千挑百选,终于找到了一个王婕妤。汉宣帝给这王婕妤的任务就是陪着太子,侍候好太子,只要让太子平安长大。

    3.太子成婚

    太子刘奭就在众人的千注意、万注意下逐渐长大。在刘奭18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57年春,汉宣帝开始为刘奭张罗婚事,这位尽职尽责的父亲为他的儿子选了数十位姬妾,刘奭最喜欢的就是司马良娣。可是两人好了还不到两年,司马良娣就死了。死的时候,司马良娣跟太子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会死?不是因为我有病,也不是老天爷要收我,而是因为你身边这些姑娘,他们忌妒我,是她们把我咒死的。

    自从这司马良娣死后,太子刘奭再也不近女色了,常常坐在司马良娣的神位前,呆呆地发愣。这哪行啊?王皇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赶紧找到皇上:太子钟情司马良娣,如今不近女色,这可怎么办好?您瞧瞧去吧!汉宣帝一瞧,这孩子还真挺痴情的。可是这不行啊!换换妃子吧。这些妃子不好,天天勾心斗角,确实讨厌。于是跟王皇后说,当初之所以喜欢她,就是因为她实在。那么,这宫里还有没有比较实在的、皇上没有用过的宫女?王皇后你亲自挑几个过去给太子,让太子看看。王皇后于是选了五位宫女,请太子挑选。太子的心根本没在这些姑娘身上,可是盛情难却,于是勉强说:其中有一个还不错。王皇后猜,那个“还不错”的,可能就是服饰与其他宫女不同,又坐在刘奭身边王姓宫女吧!于是当晚就让这位王姑娘陪太子了。这位王姑娘就是王政君,王莽的姑姑。

    当天晚上两个人就住在一块儿,九个月以后,王政君就生一孩子。前面我们说过,刘奭身边的妃子数十个,他宠幸过的也有十多个,这么多年,没有一个生过孩子,而王政君却一下子就为皇室添丁,汉宣帝刘询非常高兴,亲自为皇孙取名刘骜,并常常将刘骜带在身边。这刘骜,就是咱们前边讲过的赵飞燕的丈夫——汉成帝。
4.昭君故里

    转眼之间到了公元前49年,汉宣帝死了,太子刘奭扶正,成为了汉元帝。那么这时王昭君怎么样了呢?王昭君三岁了。公元前52年,王昭君出生在南郡秭归的宝坪村,现在已经叫昭君村了。直到现在,昭君村里仍然有一个垒石为基的屋台,相传是王昭君望月楼遗址。据说,王昭君出生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从小喜爱月亮,经常登楼望月,村民于是称此楼为望月楼。楼前有一口如菱花镜似的水井,叫楠木井,因井中有一古楠木而得名。相传这是王昭君少年时代与女伴们挑水、洗濯的地方。穿过16级台阶,就到了梳妆台,表示昭君在这里生长了16个年头。

    我们今天湖北也有一个秭归县,但是王昭君不是这个秭归县的人,是秭归县北边的那个兴山县的人,为什么?公元260年的时候,孙吴政权把秭归县一分为二,以香溪为界,香溪北边叫兴山,香溪南边仍然叫秭归。王昭君恰巧就是那香溪北边的。
昭君入宫

    话说到这里,就有一个事需要我们注意:这个事就是王昭君的名字。这个出塞的美女,她真的叫王昭君吗?真的叫王嫱吗?我们还真不敢说。有专家说,是有这么一个人,姓王,但她叫什么?不知道。

    根据西汉的规矩,宫女从入宫之日起,即不呼其娘家名字,因而不详其本来名氏字号,王昭君也不例外。《汉书•元帝纪》第一次提到“王樯”时,这“樯”字与载运她离开家乡所用的舟楫是有关系的,即她是位用船只载运而来的王姓姑娘。后来《匈奴传》又称“王蜣”,都不是昭君本名,只不过是一个记音符号。《后汉书•南匈奴传》改为“王嫱”,才使其名统一起来。“昭君”两字应该是她的封号而非她的字。因为出塞前必须提高她的政治地位,才能达到和亲的目的,于是赐封为“昭君”。此后,昭君、王嫱这些标志她政治身份或出身特征的称呼,被当成她的名字。

1.昭君童年

    从王昭君的出生地来说,她应该是秭归人,也就是今天兴山县人。不过,要是说到王昭君的祖籍,那可就不是秭归了。因为,王昭君的祖上本来是齐国人——就是今天的山东人,后来为了避难而辗转流落到了秭归。王昭君的父亲叫做王穰,在王昭君上面还有一个男孩儿,也就是王昭君的哥哥,已经结了婚。也就是说,王昭君不但有父亲,有母亲,还有哥哥,有嫂子。换句话说啊,在王家,王昭君是最小的一个孩子。

    根据史书记载,天生丽质的王昭君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真可谓是“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啊。昭君的绝世才貌,很快就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到了京城。
2.昭君入宫

    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昭君最美,于是成了南郡首选。但昭君的父亲王穰马上就拒绝了宫庭使者:这不行,我家女儿才16,您征的应该都是18岁以上的,我闺女岁数不够,太小,不去。可是不去不行,官府来抓人了。你敢抓我就敢跑。王穰让老婆带着孩子赶紧到巫山舅舅家去。于是,母女二人当晚赶到长江边,雇了一叶小舟,到了巫山。岂知走漏了风声,县官当即派人赶到巫山,逼着王昭君上船东下,返回姊归。在这种情况下,王昭君只能离开她的家乡。

    昭君深知,就此一别,天各一方,要见亲人难上难了。她舍不得离开亲人,哭啊,哭啊!直哭得巫峡云遮雨暗,直哭得宁河水倒流……

    昭君姑娘要走啦,她走了一程又转来,对妈妈说:“你再生个赛昭君吧,她会一生好好照顾您。”妈妈摇摇头,泪水像断线的珠子往下掉。

    昭君又对舅舅说:“舅舅呀,我走了,您要常去我家,看看我的爸爸和妈妈。”舅舅不做声,低着头,泪水满面流……

    传说当昭君姑娘要走的时候,就连小鸟也伤心了,它们衔来片片红叶仙花草,送来三秀花,让昭君永远不忘巫山峡。昭君一步一回头,步步泪水流,滴滴泪珠,洒在路边荒草上,变成了丛丛翠竹,萋萋香水草。

    不管怎么说吧,王昭君坐上了官船,顺长江,逆汉水,走秦岭,然后辗转反侧,终于来到了长安。她是公元前36年春天走的,到了公元前36年夏天,终于来到了长安。

 3.“掖庭待诏”

    昭君一行到了长安,被搁在一个小屋子里面,这屋子叫做掖庭,于是这些新来的宫女,就叫做“掖庭待诏”,意思就是在掖庭等待皇帝诏见。

    昭君这一待诏就待诏了三年多。一个长江边上的弱女子,从来没有离开过家,来到长安,关在一个屋子里,1100多天没人陪你说话,据说有一个丈夫,汉元帝,但你不知道他长什么样。话说到这里,我们已经清楚她的命运将会是什么样的。

    可是话说回来了,汉元帝为什么没有召见你?他把你弄到宫里来,本意是让你陪着他的呀!这时诸位要注意了,汉元帝那宫里头,女人多了去了,他哪看得过来?没工夫看,就得有点名册,这点名册就像现在的连环画,一篇一篇的,每篇都是漂亮姑娘,皇上喜欢了,就画个圈,意思是今儿这个人陪着我。凭什么今儿抽出这张呢?因为这张好看。谁画的?毛延寿画的。为什么真好看呢?给钱就好看呗。可是你想想昭君,那么点一个小姑娘,她有钱吗?没钱。她知道干吗来了?她愿意进宫来吗?她不愿意,她可能心想:把我弄到宫里来了,我还得给你钱,凭什么呀?我就不给你钱!您看看,这小丫头,还挺拧。

    不给画师钱,这画能画好吗?本来画的挺好的,这画师偏给添了颗痣。这颗痣不偏不斜长在了眼角下边,那可不是美人痣,那叫“丧夫落泪痣”——也就是克夫的痣。汉元帝每次看都说不行。

    但昭君毕竟是个聪明女子,在待诏的这漫长的1100多天中,学会了弹琵琶,并写了一首曲子,叫《五更哀怨曲》,来表达她的愁苦心境。

4.五更哀怨

    我们的问题在于,这段记载是否可信呢?我个人认为,这段记载应该是可信的,符合元帝的慵懒性格。但出于为尊者讳的原因,《汉书》里当然不会留下这段历史。

    三年多的时间不算短。王昭君除了担负一些宫中的轻便工作之外,有太多的余暇来读书写字,唱歌跳舞,研习音律与绘画,不断充实自己,磨练自己。然而这样也不是个事啊,这种凄清与孤寂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眼看着自己的花样年华一点点地消逝,王昭君在想:我又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又是落叶迷径、秋虫哀鸣的深秋季节,冷雨敲窗,孤灯寒衾(qīn)最是惹人遐思的时节。一想起一家五口欢乐团聚的时光,昭君就愁思如麻。于是,昭君信手拿过琵琶,边弹边唱:

    一更天,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

    二更里,细思量,忍抛亲恩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

    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

    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这就是满腔幽怨、无限感伤的《五更哀怨曲》。昭君姑娘无声无息地打发着漫漫的长夜和日复一日的白昼。然而,事实上命运总是在“有定”中包含着“无定”。公元前33年,匈奴单于呼韩邪前来长安,王昭君的命运无意间起了突破性的变化。

    我们的问题在于,匈奴单于呼韩邪是个什么人?他为什么要来长安呢?他的这次来长安与王昭君的命运有什么关系呢?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匈奴政权的内讧谈起。

    为什么非得要从匈奴政权的内讧谈起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场内讧的主角有我们要讲到的王昭君的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丈夫:匈奴单于呼韩邪!就是因为他的参与,才最终导致了王昭君命运的变化。

内讧开始

 

    匈奴内讧

    1.内讧开始

    公元前85年,壶衍鞮(dī)单于继位,他在位的17年是糟糕的17年。

    我们如此看不起壶衍鞮单于,是有我们的证据的。这些证据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他基本上失去了对诸牧地匈奴王的控制;

    第二,在壶衍鞮单于统治时期,不能组织匈奴核心部落的军政,以应付对西汉的战争与匈奴内部的分离倾向。

    说到这里,我们的结论自然就出来了:在壶衍鞮单于死前,史书称匈奴“大虚弱”时期。您看,不是么?在壶衍鞮单于时期,匈奴在单于庭修城,在余吾河上架桥防御汉军,所有的迹象表明壶衍鞮单于只能统治自己的那块牧地了。

    公元前68年,这个壶衍鞮单于终于去世了。

    壶衍鞮单于死后,他的弟弟左贤王继位,是为虚闾(lǘ)权渠单于。虚闾权渠单于这个人身体不好,是一个病秧子。为什么是一个病秧子?搁您到那个位置上,也身体不好。为什么?天天有人给他的饭中下毒,所以他才病秧子。谁给他下的毒呢?咱们后面再说。总之他当了八年单于,人到中年的时候死了。这就到了公元前60年。

    虚闾权渠单于死了以后,就得找接班人。中原王朝国不可一日无主,北方的匈奴人也是一样。结果正当大家忙于找接班人的时候(这个接班人不是谁指定的,必须得大家商议,匈奴还有推举的意思,有点像我们的原始社会,还有选贤任能的架式),这虚闾权渠单于已经被废掉的妻子颛渠阏氏——这虚闾权渠单于不喜欢他的这个老婆,就休了妻了——她已经不是前任单于的老婆了,她是前任单于的前任老婆,她就跟自己的弟弟都隆奇商量,干脆咱们推选匈奴的右贤王挛(luán)鞮(dī)屠耆堂为握衍朐(qú)鞮(dī)单于(公元前60年~公元前58年在位)吧——那边还在找呢,这边已经宣布继位了。

    我们的问题在于,颛渠阏氏(yānzhi)和她的弟弟为什么非得要立右贤王挛鞮屠耆堂为单于呢?这右贤王挛鞮屠耆堂是何许人也?说起右贤王这可麻烦了,他是我们死了那个虚闾权渠单于的爷爷且鞮侯单于(公元前101年~公元前96年在位)的哥哥乌维单于(公元前114年~公元前105年在位)的后代。

    您说,这都隔着多老远了。问题在于,这个女人和他的弟弟,为什么要立这个右贤王?没接班人吗?

    诸位有所不知,其实话一点就透。您想想颛渠阏氏的心理吧。你把我给休了,那我就自己过了,我得找一个人靠着呀。我找谁呢?颛渠阏氏找的就是右贤王。这回你死了,你知道你怎么死的吗?每天都是我给你的饭里下的药。你死了,我正好立我的情人为新一任的单于。

    这一回,您终于听明白了吧,现在被立为单于的正是颛渠阏氏的秘密情人!

    问题在于,如果不是右贤王挛鞮屠耆堂被非法立为握衍朐鞮单于的话,这个匈奴单于的位置应该是谁的呢?应该是日逐王的!因此,握衍朐鞮单于他这一位继不要紧,日逐王就不高兴了。日逐王就该有下一步的动作了。可这个日逐王又是谁呢?

日逐王降汉

 

    2.日逐王降汉

    这日逐王是谁?这话说来就长了。先回到且鞮侯时代看看吧。

    且鞮侯单于临死之前指定自己的长子左贤王作为接班人。可是,大臣们都讨厌这长子,于是就趁左贤王不在他刚刚去世的父亲身边,对外发布诏书,说长子身体不好,所以先单于命令,让他的二儿子继任单于。可是这个时候左贤王已经接到了先单于的命令,赶过来要继位了——您看见没有?这哥儿俩可是真的要打起来了。

    他们这哥儿俩如果真打起来,那多影响匈奴人的团结啊?所以,还真的不能打。这时候做弟弟的让步了:别打了,你不就想当单于吗?我让你就完了。但是,兄弟之间有个约定:关于继位的问题,兄终弟及。也就是说,左贤王您现在当单于,等您死了,这个位置不能传给你儿子,得传给我这个当弟弟的。这样,且鞮侯单于的长子左贤王当上了狐鹿姑单于。

    狐鹿姑单于这一继位,没过几年,他那弟弟就稀奇古怪、糊里糊涂地病死了。这里我们要注意,咱们前面一直讲的是老大身体不好,老二身体很结实。现在老大继位以后没死,倒是老二糊里糊涂死了。

    弟弟死了以后,狐鹿姑单于一看,你儿子——老二的儿子叫做先贤掸——还想接你班?去吧,去给我远远的当日逐王去!结果,狐鹿姑单于就把老二的儿子先贤掸给发得远远地,去当日逐王去了。

    但话说到这里,我要提醒诸位注意:在匈奴人的心中,一直认为狐鹿姑单于一死,那就应该是——不管是日逐王,还是他爸爸,应该是他们这一脉的人接班。但是日逐王总也接不了班,过了好几代,都到了这位挛鞮屠耆堂上台成为握衍朐鞮单于了,他还没当上单于。

    握衍朐鞮单于上台之后,也自知理亏:按理来说,这日逐王可早该上台了,我是篡位者啊!必须除掉日逐王!

    日逐王是聪明人,权衡之后决定归顺大汉。在公元前60年,握衍朐鞮单于刚一继位,这日逐王马上跟大汉朝驻西域(现在的新疆)的都护郑吉联系:我要归顺大汉朝,可我担心有人把我截了,你给我安排一下。郑吉,大汉朝派驻西域的第一位都护,这年刚刚赴任。我们说新疆归属中国中央政权就是从公元前60年郑吉赴任开始的。郑吉说:你放心吧!然后郑吉派五万人把日逐王的人接回来,安置到了河源。河源在哪儿?青海省扎陵湖、鄂陵湖这一带,日逐王本人则被汉朝封为归德侯,居住在长安。

    就在日逐王归降汉朝的这一年(也就是公元前60年),大汉王朝在与匈奴争夺西域车师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在西域的影响占居了绝对优势。

    匈奴在西域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僮仆都尉,一直是日逐王分管的属官,负责在西域各国收取税赋,征调兵员粮草。日逐王降汉后,僮仆都尉在西域早就没有事干了。西域各国早已在乌孙的影响下和汉朝结为同盟,一致抗衡匈奴,僮仆都尉在日逐王降汉后就自动消失了。

    3.握衍朐鞮单于

    话说到这里,我们就要注意了:就是因为篡权者握衍朐鞮单于的错误措施,结果导致日逐王归汉。日逐王归汉,一方面削弱了匈奴的力量,加强了西汉对西域的控制,同时也增强了西域诸国和西汉防范匈奴的实力。但是对于握衍朐鞮单于这个篡权者、匈奴的新任单于来说未必不是好事,反正你日逐王归汉了,我握衍朐鞮单于少一个敌人是一个,我也没有打你就跑了。所以握衍朐鞮单于心里还很高兴。但握衍朐鞮单于还有另一个劲敌。谁呢?前任单于的儿子。这日逐王走了,前任单于还有好多儿子呢。按照正常情况,如果日逐王接不了班了,前任单于的儿子应该成为继任单于。面对这些理论上的继位者,握衍朐鞮单于一不做,二不休,杀!杀谁?把前任单于手下所有的大臣都杀掉了,再把先任单于所有的亲戚,所有的儿女,一律革职。在这种情况下,你说他能不惹起众怒吗?

    惹了众怒的握衍朐鞮单于的结局如何呢?这与昭君的命运又有何关系呢?
4.篡权者死

    虚闾权渠单于的二儿子叫稽侯狦(shān),对握衍朐鞮单于的继位也是非常不满:凭什么你做单于呀?日逐王投降了,单于的位置就应该归我稽侯狦了呀?现在我不但没有当上单于,你还把我所有的爵位给剥夺了?稽侯狦这时感到的不仅仅是不满,更多的是不安,于是他率部投奔了他的老丈人乌禅幕。

    这个稽侯狦,将来我们称他为呼韩邪单于,不是别人,正是昭君未来的丈夫。

    再说这乌禅幕,他可是匈奴老臣,乌禅幕原本是位于乌孙和康居之间匈奴部落的一个小王,因为多次受到近邻侵扰,在狐鹿姑单于在位时,率部东迁回归匈奴。当时狐鹿姑单于特别高兴,安置下乌禅幕,还将日逐王的姐姐嫁给了他。乌幕禅和日逐王的姐姐生了一个姑娘,这姑娘后来嫁给了虚闾权渠单于的二儿子,也就是我们讲的稽侯狦。

    对于篡位者来说,两个竞争者都逃离匈奴,他的心也安了。可是,现在问题又来了。匈奴原本就有两个对手,一个在他的东边,叫东胡,东胡被他打败以后分成两部,一个是鲜卑,跑到大兴安岭那边去了,另外一个叫乌桓。现在乌桓在匈奴的东边动手了。内部刚平定,乌桓人又打来了。于是这位篡位的单于又命令手下姑夕王带五万人打乌桓。这姑夕王带了五万人跟乌桓一战,转眼之间战败而归。单于很生气,把姑夕王臭训一顿。姑夕王思量这暴君的脾气,说不好哪天把自己也杀了,于是也跑了。他跑哪儿去了?他也跑到了乌禅幕那儿去了。跟乌禅幕一商量,决定联合东方的一些部落,拥立稽侯狦为呼韩邪单于。这时是公元前58年。议案一出台,立即得到响应:稽侯狦是正宗的单于!于是稽侯狦手下马上就有了五六万军队。这时候咱得管他叫呼韩邪单于了。呼韩邪单于大兵压境,主动出击,迅速包围了篡位者。结果双方还没开战呢,篡位者手下那点军队,或者投降,或者逃跑,转眼之间只剩几百人了。篡位者一看没有办法,赶紧写信给自己的兄弟求援。可这时候他的兄弟就像不认识他一样,一口回绝了他的求援。最后握衍朐鞮单于只好自杀了。

    握衍朐鞮单于自杀之后不久,稽侯狦正式继位,成为匈奴人的新单于——呼韩邪单于。

    5.五单于乱

    呼韩邪单于这一继位不要紧,匈奴右地——匈奴汗国坐北朝南,他的右边是西,他西边有一个右贤王——右贤王造反了:你叫什么单于?呼韩邪?我也会当单于,我也给自己起个名字,叫屠耆单于。这样,匈奴人现在已经有两个单于了。不过这还不是最多的时候,马上我们就要看到五单于争立的混乱情景了。

    匈奴右地的部落一向以善战著称。屠耆单于很快发兵数万,一举就击败了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向东迅速逃窜,屠耆单于占领了匈奴王庭。

    但是,转眼之间,这屠耆单于内部就出了问题,先是他手下的一个大臣在西方自立为呼揭单于。紧接着,屠耆单于派到东边防守呼韩邪单于的另外两个大臣也在东方揭竿而起,分别自立为单于!于是又出现了两个单于:一个单于叫车犁单于,一个单于叫乌籍单于。

    这样,公元前57年冬,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就迅速形成了“五单于争立”的局面。这五个“单于”分别是:呼揭单于、车犁单于、乌籍单于、屠耆单于和呼韩邪单于。 
 6.三分天下

    屠耆单于无法容忍五单于并立的局面,于是亲自率兵进攻其他的各位单于。他的想法是:先找主力,先打车犁单于和乌籍单于这两个叛徒;呼韩邪单于?暂且先不理他。结果,屠耆单于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车犁单于和乌籍单于这两个人一下子就被屠耆单于打败了。

    车犁单于和乌籍单于战败后向西逃到匈奴右地,与呼揭单于兵合一处、将打一家,三单于共同拥立车犁单于作为他们的首领,乌籍单于和呼揭单于自动去掉单于称号。

    至此,五单于争立时代就演变成了三单于争雄:中间屠耆单于,西边车犁单于,东边呼韩邪单于。但此时的屠耆单于并不甘心“三单于争雄”的局面,他的志向是一统草原。于是,屠耆单于一方面派兵四万防守呼韩邪单于,与此同时,他自己带六万人攻打车犁单于。车犁单于再次被打败。屠耆单于打败了车犁单于以后,车犁单于的人马也都归了屠耆单于了。现在车犁单于也消失了。在这个本应举杯相庆的时候,屠耆单于听到了一个让他非常不高兴的消息:趁他打车犁单于的时候,呼韩邪单于消灭了屠耆单于东方的四万人,重新占领了匈奴王庭。屠耆单于听说这事以后,率领自己的六万人马迅速返回。大军奔袭千里,在半路上遇到了以逸待劳已经两个多月的呼韩邪单于的四万人马,双方再度战起。这一场疲兵与精兵的战斗,战果可想而知。屠耆单于战败自杀。呼韩邪单于再度统一了大草原。7.各奔西东

    当然,呼韩邪单于这次统一的时间非常短暂。在匈奴右地——也就是匈奴王庭的西方,屠耆单于的弟弟在西方自立为闰振单于,挑战呼韩邪单于。在匈奴左地——也就是匈奴王庭的东方,呼韩邪单于的哥哥呼屠吾斯自立为郅支单于。呼韩邪单于的这个哥哥,不是跟呼韩邪单于一块儿长大的,历史上也没有记载这个人的来历,估计是那种是长子、但不是正经的阏氏生的这么一个意思。

    说起来,呼屠吾斯这人不咋样。为什么这么说?握衍朐鞮单于篡位后,呼屠吾斯流落民间。呼韩邪单于继位后,从草原上找回这位流落民间已达两年之久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并封他为左谷蠡王。您看,这兄弟多信任哥哥啊!结果,这哥哥却在他的弟弟最最需要他的时候在东方宣布自立为郅支单于了。自此,匈奴人又有三个单于了。

    这三分天下的情形,呼韩邪单于能忍,可是有人不能忍。

    闰振单于先下手了。他带兵千里奔袭东边的郅支单于,却一败涂地,军队全部被郅支单于给吞并了。闰振单于就这样自取灭亡了。

    郅支单于在吞并了闰振单于的残兵后,人马已达十万,而呼韩邪单于这时候才只有四万兵马。郅支单于毫不犹豫地向呼韩邪单于发起了攻击。呼韩邪单于战败。郅支单于统一了蒙古草原。

    呼韩邪单于战败之后,被迫南向汉朝求援,而郅支单于也在统一了整个蒙古草原之后,向西开拔。

    这就是匈奴人的历史。经过五单于并立和两次三单于争雄,打了十来年,最后的结果是,偌大的一个蒙古草原没人了。战败者往南走了。战胜者也没留在那儿,他们往西走了。 8.单于内附

    呼韩邪单于归汉,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挺难的。呼韩邪单于打了败仗,向南退,退到长城外边。怎么办?内部争起来了。

    以前也有归汉的,但那都是部落的小王,你好歹是一个单于,你也要归汉?这在匈奴历史上可是头一回,丢人不丢人?你跟你哥哥打,输了,咱们被你哥哥兼并。赢了,你哥哥被咱们兼并。好歹咱是一家子。所以很多人是不支持呼韩邪单于归汉的。但是当时这呼韩邪单于手下有一个叫左伊秩訾(zī)王的,他坚持归汉。他认为就得借助汉家力量,才能恢复匈奴实力。

    争论了半年,最终还是呼韩邪单于决定,归汉吧!呼韩邪单于最终在公元前53年正式归汉。

    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来到汉都长安,朝见了汉宣帝。汉宣帝很高兴,赏给呼韩邪单于好多东西,并让他帮着防守边疆。汉宣帝让呼韩邪单于帮着防守哪边的边疆呢?您知道内蒙古自治区有一个乌梁素海吗?汉宣帝让呼韩邪单于帮着防守乌梁素海那一段的长城,还帮着防守一个叫做汉受降城——就是我们今天的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附近的地方。

    汉宣帝还送给呼韩邪单于粮食三万四千斛。一斛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好多斤。汉宣帝对待归附的匈奴,算是相当慷慨了。
9.谷吉被杀

    说到这里,我们暂且放下呼韩邪单于不表,来看一下郅支单于。

    公元前53年,郅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都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长安为质子,西汉都接待下来。随后的公元前50年,郅支单于与呼韩邪单于都派使者到长安献礼物。

    西汉对两方的使者都很友好,并无多大差别。但郅支单于认为西汉帮助呼韩邪单于而不帮助他,因此怀恨在心,要求汉朝廷归还他在长安的儿子。

    刚刚继位不久的汉元帝决定送郅支单于的儿子回国。御史大夫贡禹等人认为郅支单于所在绝远,又归化之心未彰,建议朝廷使者送他儿子到边塞就可以了。可是使者谷吉却偏偏上书表示:自己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也一定会将郅支单于的儿子安全的送到他的老家。

    汉元帝以谷吉本人的上表宣示群臣,虽然贡禹等人仍然坚持认为派谷吉送郅支单于的儿子回国一事非常不合适,但将军冯奉世却改变了主意:现在的他认为可以派谷吉送郅支单于的儿子回国。汉元帝最后听从了将军冯奉世的建议:派谷吉等人出使匈奴,送郅支单于的质子回家。

    结果,自然是完全如御史大夫贡禹所说的那样,郅支单于不但完全不领汉朝使者谷吉不远千里送郅支单于的儿子回家的情,反而将所有的积怨都一并发到了汉朝使者谷吉的身上,马上下令杀掉了谷吉和与谷吉一同来到的所有使者。

    郅支单于痛快过后,又有些后怕:毕竟汉朝强大,呼韩邪又在近处觊觎。于是索性率众离开单于庭,一直往西而去。
10.郅支帝国

    郅支单于率领部下从蒙古草原一直向西走,打败西域诸小国,以及周围的一些小部落,建立起一个非常庞大的西匈奴帝国。这个西匈奴帝国的面积至少有2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当时在西匈奴帝国的边界,有一个国家叫康居(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康居一看,这都快打到我这儿来了,我又不能让他打,我也打不过他,怎么办呢?只能妥协。于是康居王通知郅支单于:欢迎您和您的几十万兵马到我们康居来住,欢迎你们到康居来作客。

    郅支单于很高兴。这么多年,这天下都是打出来的。现在有人请我搬家,我们马上就去,马上就到。

    说马上就到,其实马上到不了——他们还得走些日子呢。话说郅支单于一行人马走到了半路,突然之间天降大雪,一下就下了三个月的雪啊。郅支单于那几十万人,哪里知道会有这么大的灾难,完全没有准备啊,结果这几十万人绝大部分连冻带饿的,死掉了,活下来的只有很可怜的三千人。您瞧瞧,这客作的。康居国王也是好心,没想灭掉郅支单于——即使他有那心,也没有那胆儿啊。

    我们再说郅支单于一行三千人马到了康居,康居王一看:您怎么就带三千人来?郅支单于还蒙人家,说:我们那些人不来,先来三千,在你这儿住着。康居王真不知道人家就剩三千人了,还非常客气,不仅划出南疆的一块地方给他居住,而且愿意把自己的姑娘嫁给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也是真不知道康居王咋想的,心里一激动,就决定将自己的姑娘也嫁给康居王。

    郅支单于在康居住得越来越习惯——当然,他郅支单于也越来越不把自己当成外人。他经常借兵袭击邻国乌孙,总能取得胜利,康居王对此也很欣慰,毕竟从前是乌孙常常威胁康居,康居敢怒不敢言,现在形势反转了,倒也没什么不好。可是郅支单于从来就非善类,现在他又有新要求了。他说他向往中原人的生活,想在康居人的土地上建一个中原人那样的城,一个名字叫做“郅支”的新城。于是,郅支单于又从康居王那里借来几万人给他建郅支城。但是和匈奴一样,康居也是游牧部落,康居人不会盖房子。这令郅支单于很生气。他想起他的几十万军队是怎样被冻死的,于是气从心底起,恶向胆边生。他杀了好几百个康居官员,甚至把康居王嫁给他的康居公主也杀了,然后装了一麻袋,给沉河了。

    从此郅支单于与康居王之间的矛盾就深化了,康居这个地方的人民对他也很愤怒。

    我们的问题在于,郅支单于的结局如何?而这与王昭君的未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郅支被围

 

    单于求婚

    1.郅支被围

    就在郅支单于在康居人的土地上建立“郅支”城的时候,这个消息传到了西域副校尉陈汤的耳朵里。那时西域都护已经不是郑吉了,已经到了甘延寿了。陈汤只是甘延寿手下的一个小官。

    陈汤听说了这个事以后心里特别高兴:这可是咱们打他的一个特别好的机会。陈汤于是跟甘延寿说:咱打吧!他就三千人了,咱们手下有六万人,咱们派四万人去就行了。甘延寿说:这不行!这个必须得经过皇上同意。你别着急,我先给皇上写封信,让皇上在朝廷里面讨论讨论。这陈汤一听:讨论?朝廷里都是儒生,肯定不会同意!他正发愁呢,甘延寿病了,而且久病不起。于是陈汤私自伪造都护令,征发西域诸国兵,及车师国之屯田吏士,起兵康居郅支城。然后问甘延寿,甘先生,跟我走不跟我走?不跟我走,把你扔这儿,指不定哪天你就死了。甘延寿一想,那就这样吧,我就跟你去吧,你这军队也集合好了。

    话说到这儿,陈汤也集了4万人马了。这4万人马兵分六路,每一路有七千人。对方有多少人?一共三千。虽然兵分六路,但是大的方向只有两个,一个从北,一个从南,两面夹击康居。这六路人马同时前进,转眼之间就到了康居国土。前面说过,康居人对郅支单于早就怀恨在心却敢怒不敢言,这次一看汉朝来兵了,赶紧跟人家汇报:这郅支城里只有三千人了,你们打吧,没有问题,你们不用六路,你一路就富余了。我们帮你们忙。你放心吧。

    陈汤也不知道他们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啊,所以他决定在离郅支城60里的地方先住下,摸摸情况。一摸情况,果然只有三千人,于是第二天再走,一天走30里地,第二天离城30里,住下。第三天再走,离城三里住下。四万人把一个三千人的郅支城团团包围。当时郅支单于就想,我该怎么办?是打,还是降,还是走?第一条路,我要是在这儿打,决战生死,肯定全军覆没;第二条路,彻底投降;第三条路,我突围逃跑,我不打。郅支单于肯定也考虑到了:估计我要跑,这三千人,即使汉军不宰了我,这康居人也得宰了我。算了,我也别突围了,我就跟这儿血战生死吧。于是乎,一声令下,打!

    这郅支城分为内城、外城。外边这个城是木板的,这个木板不是木栅栏那种实木条,而是在木条中间有窟窿眼,为什么这样呢?人在里边趴着,这宽度正好是射箭的地,从里边往外射箭很方便,也容易瞄准,但对方从外边射不进来。

郅支客死

 

    郅支单于那边一声令下:打!陈汤这边也就下令冲锋了。这陈汤一下令冲锋,转眼汉军死伤一片。肯定得死,里边防备太严了。陈汤下令:停!谁也不许打了,放火烧!这一烧就完了,木头就怕火,火借风势,浓烟弥漫,转眼外城就没有了。这时候再架云梯打里面的城。郅支单于,咱先不说他多英勇,先说他那些大小老婆们,那些阏氏,一个个齐上阵,英勇冲锋在第一线,没有一个女人被俘虏,所有的女人都是战死的,说起来真是很勇敢。郅支单于在作战中,身负重伤,最后倒下马来,还没有死呢,就被一个汉军斩首领赏去了。郅支单于就这样客死康居。

    这场仗一共斩杀郅支单于手下的匈奴士卒1500多人,生俘145人,投降者1000多人。

    大胜之后,甘延寿和陈汤给汉元帝写了一封被我们所有人都能记得住一两句话的千古名信,真是扬眉吐气。在这封信上,他说“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然后下面说,“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便出自陈汤之口。我们说郅支单于的死,一定会惊动整个蒙古草原。蒙古草原那边的呼韩邪单于可不知道他的哥哥是在只剩下三千人的时候,被四万人包围歼灭的。他只知道他哥哥几十万人,结果被四万人全部歼灭。

    说到这里,我们有两个问题需要解答。

    第一个问题:从上一次——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曾经来过一次长安,到公元前35年,这十几年间,呼韩邪单于干吗去了?

    第二个问题:这一次他哥哥被杀这件事传到了他耳朵里时,呼韩邪单于在干什么呢?郅支单于被杀会给呼韩邪单于带来什么重大影响?他会不会有兔死狐悲的感觉呢?如果有的话,他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二度内附

 

    在这个时候,呼韩邪单于是怎么想的呢?呼韩邪单于的想法很简单:且喜且惧!

    且喜且惧!这可是汉书中记载的。喜的是什么呢?这回,蒙古大草原没有了别人了,都是我的天下了。我再也没有威胁了。惧的是什么呢?郅支单于几十万人马,就被这四万人给消灭光了?这陈汤他也太有本事了!换句话说,呼韩邪单于喜的是郅支单于的威胁不再,惧的是西汉的威力之远。

    这个时候的呼韩邪单于知道,西汉的强大与匈奴的衰落已经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历经了七年内战之后的单于庭与中央草原已经被打成了一片空地,匈奴人要想恢复那昔日的荣光,还需要更多时间;而西汉能够在转瞬间一举消灭了他那非常“强大”的哥哥——郅支单于的全部力量。呼韩邪单于可不知道,他的哥哥在历经磨难之后,在与西汉的最后决战中,只有那屈指可数的三千人马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呼韩邪单于非常担心:西汉政权会不会立即发兵,连带他呼韩邪单于也一并彻底解决了呢?

    呼韩邪单于思来想去,决定给西汉的皇上写封信。信的大意即是:这十几年间,我是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皇上,盼着和您见上一面,但是我知道,我不能来,为什么?西边两个强敌,一是我的哥哥郅支,二是乌孙,我一离开那儿,郅支单于和乌孙联手,我的部落将死无葬身之地。现在您的人马消灭了郅支单于,也给乌孙吓得够呛,我终于可以放心地去拜见您了,您还是给我一次机会吧。

    汉元帝接到这信的时候,已经到了公元前33年了。呼韩邪单于没等送信的回去,就开始往南挪了。汉元帝接到信一看:想来,那就来吧!这信儿刚传过去没过半个月,呼韩邪单于已经到了长安了。那叫一个快。因为就在长城外,就一直等着这个信儿呢。所以,汉元帝在长安再度接见了呼韩邪单于,这也是呼韩邪单于第三次进长安——他第一次进长安见的是汉宣帝;第二次和第三次见的都是汉元帝。这次朝见,是为竟宁朝见。

单于求婚

 

    这个时候呼韩邪单于已经60多岁了,汉元帝还很年轻,刚刚人到中年。呼韩邪单于当即表示:我要臣服于您——,这破折号后边的话没说,臣服于您,您以后就不用打我了,我这部落就能活下来了。这是第一个要求。

    下面就该说到呼韩邪单于的第二个要求了。呼韩邪单于当时还表示:我希望咱们还能结成亲家,我想从您这儿讨一个宫室女子作为我的阏氏,以确认咱们的这种感情。您不管岁数大小,我也不管岁数大小,咱们将来永远都是岳父和女婿之间的关系。

    这个时候的汉元帝正担心边疆生出是非,希图暂时羁縻匈奴,省得劳民伤财,多动干戈。于是,汉元帝一边依旧按照第一次的礼仪招待他:当然赏赐的衣服、锦缎等比第一次还多上一倍,一边对于呼韩邪单于要当汉朝女婿的想法慨然允诺:瞧我有这么大一女婿,行!不就要个宫室女子嘛!您先回去等着,过几天这事就给您办好,给您挑一个好的,放心吧!

    您瞧,这么容易,汉元帝就把呼韩邪单于打发走了。汉元帝之所以会如此轻易地答应呼韩邪单于的要求,是因为这对于元帝来说易如反掌——西汉政府不过是再加送一个假公主而已。

    在封建王朝,皇帝的女儿虽然远不及儿子重要,但也是皇帝手中价值极高的筹码,要用于和朝中重臣及关键人物的联姻,不能轻易出手。再说,把儿女嫁到生活艰苦、习俗迥异的番邦,当爹妈的也有些舍不得。所以,一般和亲时选的都是皇室宗亲家的女子,但是选的次数一多,也有难度了。汉文帝时为跟匈奴套近乎,曾经送过一名王室女子去和亲,单于要与其成婚时,居然遭到了女子的谢绝。皇帝的使者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才逼其就范。

    汉元帝答应的虽然容易,解决起来却还是有难度的。

    汉元帝在同文武百官商议此事时,先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人家要讨一个宫室女子,继续咱们的和亲佳话。就一句话了,想给我当女婿。可我也没有闺女,你们瞧瞧怎么办?

    宫室那些有女孩儿的家长立马就急了:凭什么呀?他是一个归顺者,现在不是一百多年前了,不是高祖那个时代,咱被别人打得屁滚尿流的。他还要宫室女子?高祖那个时代,冒顿单于那么厉害,他跟咱要宫室女子,咱都拿假的混的吧?这次您答应的倒痛快!反正我们家姑娘不嫁啊!吵吵嚷嚷都不嫁。但是皇上已经应下了这件事,怎么办?修改一下条件吧!怎么改?依照前朝惯例行不行?那回鄯善国不听咱的,咱把老鄯善王给宰了,立新鄯善王以后,咱派一个您用过的宫女给他送过去了,让她当皇后了吧?这一回咱们要是给呼韩邪单于一个女子,也得给您手下的宫女,绝对不能给宫室女子。当然了,呼韩邪单于和鄯善王毕竟还有区别。匈奴毕竟比鄯善大多了,所以您这次给他的这个宫女一定是您没用过的,就是还在掖庭待诏的,您挑一个给他送去。

    这通争论咱先别管,问题是这样比照是否妥帖,呼韩邪单于究竟能否和鄯善王划等号,汉元帝和众大臣吃不准,于是和亲之事迟迟不决。

元帝允婚

    昭君出塞

    1.元帝允婚

    呼韩邪单于边等消息,边探亲访友,日子过的很是从容。但是汉朝这边怎么样了呢?

    汉朝这边,争论一个月了,终于争论出来一个结果:第一,汉朝这边不能用宫室子女嫁给呼韩邪单于,因为呼韩邪单于是臣属,不是高于汉朝的。第二,也不能让一个宫女嫁给他,因为他跟鄯善王的身份、地位都不一样,从各个方面来说,他呼韩邪单于都还是要高于鄯善王的。第三,结论是:送五个、而不是一个,在掖庭待诏的姑娘,给呼韩邪单于,以示汉朝这边的诚意。

    本来双方说的是好好的,是要送五个在掖庭待诏的姑娘给呼韩邪单于,但是最终送去了几个呢?一个。这中间有什么变故呢?

    给呼韩邪单于选配偶的过程,《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比较详细。根据《后汉书•南匈奴传》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下面的史实:

    原来是要送五个的,本来也比较简单。汉元帝把那连环画册拿来,瞧瞧哪个还过得去,随便圈了五个给送去吧。可这事就传到掖庭去了。那些待诏好多年还没见过皇上的宫女们就乱作一团了,都表示不愿去。在大家都吵吵嚷嚷的时候,就听一个声音说:我去!有我吗?没我跟皇上说说去,我主动要求去。这事就传到汉元帝那儿。汉元帝说:那好吧,连主动要求去的人,凑足五个人,让呼韩邪单于自己瞧。第二天上完朝请他吃个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撑得晕晕乎乎的,把五个姑娘一叫来,正好他晕乎,瞧着哪个也不清楚,他一高兴,就带走了。这不就蒙过他了嘛!
艳女貂蝉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两个美女——西施和王昭君。我们知道,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中的“第一美女”;昭君姑娘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中的“第一才女”。这第三个美女,一出场亮相就不平凡,曾经有人说过这样的话语:美丽不知是错对,皓月明澈见你闭。一江春水相思泪,甘做主人摆棋子。是是非非凤仪亭,爱恨情仇难权衡。忠义不知是真假,声名好坏任评说。话说到这儿,您就知道,我们接下来要说的人物是貂蝉。貂蝉,我们暂且称她为第一艳女。为什么说她是第一艳女?看看后面,您就知道了。

    在讲貂蝉之前,我们还要再讲一点昭君姑娘!因为她的故事还没讲完!前边我们说了,再美的姑娘也得有缺陷,西施是脚大!那昭君姑娘呢?其实她的毛病比西施还显眼。西施姑娘的毛病在脚上,但谁天天盯人脚看啊?昭君可不一样,她的毛病在肩上,肩窄,俗称溜肩膀,穿衣服挑不起来。这可真是什么人什么命啊,她后来不是嫁到了匈奴地区吗?匈奴那儿必须得穿貂皮、狐皮做的衣服,那衣服一架起来特显肥,所以这样就不显得她肩膀窄了。

    话说到这儿,我们就能明白,昭君和西施一样,也不是特别的漂亮。说昭君姑娘美,不是指她的相貌,而是说她的心灵。正因为她的付出,才出现了《汉书》《后汉书》等一系列著作中写到的那些话:“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汉匈之间60年没有战争,这在以前可是没有的。从这个角度说,一个昭君姑娘就可以维护和平60年。正因如此,我们再翻过头来想一想,从汉高祖刘邦一直到汉景帝,60多年里数不清的姑娘嫁到了匈奴,没有谁在历史书上留下片言只语、蛛丝马迹,不知道把谁嫁过去,也不知道嫁给了谁,唯一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就是一个宫女王昭君。

    从和平角度说,一个姑娘嫁过去,60年没有战争,确实很值得。正因为如此,有人赞美王昭君说: 弹一声琵琶,迎着萧瑟西风远去。抖一抖黄沙,拂去世俗的伦理。你的明眸,惊落飞天的大雁。小小女子,以身许国只为江山社稷。阳关路漫漫你走了六十余载,和亲的佳话因你出塞而传遍天下。讲到这里,昭君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1.貂蝉其人

    关于貂蝉的身份,《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书上说的都是侍女,《三国演义》中貂蝉一开始的身份也不是王允的养女,而是歌伎,与侍婢无异,日后董卓、吕布娶她,也是妾室而已。

    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了古代贵族官宦或者说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的婚姻问题。

    我们都知道,古代是一夫多妻制,通常说三妻四妾,皇帝则说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三千佳丽等等。但古代的婚姻是有规则的,并非是男人就可以为所欲为,尤其是妻室,其地位是相当重要的,通常说的三妻四妾在现实中一般是不会出现的,因为妻子通常只有一个,即正妻,而其他的都是妾,所以说娶妻纳妾,妻子只能娶一个,妾可以多纳,但是这些妾的身份比之妻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妻子是法律认可的,迎娶时按一定的规则,找媒人,下聘礼,正所谓明媒正娶,要举行拜天地入洞房诸如此类正规的仪式,娶进来后妻室在家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这里的女自然不是说妾,而是妻。妻子在对家中的事务,尤其是闺房内的事有相当的权力,甚至对老公纳妾行房都有权干涉。假如夫妻离婚那也要写“休书”,而妾不同了。一般说纳妾,不说聘礼,只称为“资”,意思就是把你买回来,入房后也是低妻一等,要听从妻室的吩咐,讨好妻室,地位比一般的奴婢也高不到哪里去,甚至可以说是变相的奴隶。一般有说宠姬,还有上文说到的貂蝉的身份侍婢歌伎,就是妾的变种,而且连妾还不如,纯粹是主人的玩物,没有地位可言。如著名的大词人苏轼,就曾经在流落异乡时把自己的妾一一送人,就如同送物品一般,尽管妾王朝云留在了身边一直陪伴自己,但她也就是个妾,不能升为妻,连其墓碑上也没有妻这个字眼出现。

    再如春秋时期,有一著名的绝缨宴,就是楚王在宴会时突然灭灯,而自己的宠姬在黑暗中被人抓住手不放,宠姬扯下对方的缨带,并要求楚王查出犯罪分子替其出气,但是楚王却要求众人拿下缨带后点灯,日后那无礼之人立功,楚王还将自己的宠姬送于他,这被传为美谈。也就因为是姬,所以即便再宠爱也是玩物,送人当时被称为美谈,要是换了王后,就绝对不会如此了。

    妾的身份是如此低下,和她被纳时的地位有直接关系,一般家境好的女子都不会甘心作妾,而男子尤其是官宦贵族娶妻时更是考虑妻室背景,正所谓政治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所以妻子在家都有一定的地位,而妾大都没有此类的背景,所以低人一等。只有为丈夫或者说主人生下子嗣后会好一点,但是就算如此,妾的子嗣也要低人一等,如袁绍就被传是妾室所生,所以被袁术看不起,一度指责其不是袁家人,对此袁绍的反应是大怒,可见他对自己的身份也是十分的忌讳。而且就算生下儿子,假如主人不在乎,尤其是子女众多时也是毫无用处,苏东坡在将自己的妾送人时据说其中就有怀孕的。

    所以,在年轻貌美的时候博取家中最重要的人也就是丈夫的好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古典小说里常读一女子在嫁后如何如何得宠,如貂蝉一般,那大都不是妻而是妾室,因为妾为得丈夫好感,什么办法都要想,而妻子地位稳定,丈夫对其也要敬爱有加,对于博取丈夫好感的渴望就没这么强烈了,我们都称老婆为黄脸婆,说那些迷恋男人的人为狐狸精,后者往往就是那些妾室,实在是因为老婆没有必要争宠所以不注意打扮,而妾室为了争宠就要处心积虑打扮自己。

    如果说《三国演义》中,董卓迎娶貂蝉为妻,那一切的一切就不合逻辑,人们会觉得貂蝉已为人妻室还要勾三搭四实在是不应该,也会觉得吕布为了夺人妻如此做实在是过分,但是貂蝉的身份为妾,世人就认同了。

    也是因为如此,古典小说因为避讳,在着力描写的爱情故事或者演义传说中色艺双全的女子大都是妾妓之类,真正的妻只能从正史中寻找了。

    在貂蝉的出生地点与身份已经初步明确的情况下,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来讨论下一步的动向了。貂蝉到底干了什么事情呢?

    说到这话呀,我们还要从东汉末年那时非常动荡的形势说起。
2.外戚专权

    说到东汉末年非常动荡的形势,我们得用简单的几句话说一下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政权,朝廷中新填了一个机构叫尚书台,总理朝政,尚书台一出现,就把丞相——东汉管叫大司徒——这个职务给架空了。架空以后,就出现了下面种种稀奇古怪的事。

    第一个事就是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东汉跟以前的朝代不太一样,前四个皇帝中,光武帝是打天下的,明帝也跟着打了一仗,他俩都是中年继位。等到章帝的时候,他没继位几年就死了,结果就连续出现了小皇帝。和、商、安、绍、顺、冲、质、桓、灵、少、献,这些皇帝都是一两岁、两三岁、顶多就是15岁继位。先皇死了,可小皇帝他妈没死啊,她就得替自己的儿子执掌政权、朝纲。这皇帝他妈也不认识谁呀,但三从四德您总知道吧,你年轻轻的刚20多岁,小寡妇往那一坐,跟大臣见面,这不大合适啊,怎么办呢?皇帝他妈不是还有爸爸、哥哥吗?所以朝政就落到了皇帝他妈这边的亲戚手里,这边的亲戚我们给起个词,叫“外戚”。

    我们中国的词很有意思,现在跟过去都反着。现在说“这是我内人”,指的是老婆,没有说“这是我外人”的。在英语里,“这是wife”,表意为“这是外人”。中国这词跟那个是差不多的,那叫“wife”,这叫“外戚”。这是我“内子”,什么意思?这是我先生,“内子”跟“wife”这不是一样嘛,你都说“这是我内子”了,我还不得说“这是我wife”啊,“内子”跟“wife”这才是搭配的。在我这儿,中国话跟英国话是同源的。

    那么皇帝母亲或者妻子的亲戚,我们管他叫“外戚”,换句话说,由于皇帝小,政权就落到“外戚”手里。我是你姥爷,或者我是你舅舅,我替你当个家做个主算啥,不把小孩当回事,皇上都长大了,还不当回事。他老觉得,你小孩懂什么呀,我替你当家你甭管了,你好好吃喝玩乐去吧。5.黄巾起义

    在和帝、商帝、安帝的时候,造反的人才几百个。后来到了桓帝、灵帝的时候,一闹万八千人,一下子就涨了十倍。起义每次都是失败,完了再起义,接下来就是连续的失败,起义,失败,起义,失败,这也没头啊。

    正在这个时候,中国崛起了一种宗教,叫“黄老道”。“黄”是黄帝,“老”是老子,他们讲的是《道德经》,以前叫道家,现在演变成为道教。那个时候黄老道有三支,一支是五斗米教,一支是天师道——这两支都有官方背景;后来还有一支叫太平道。

    太平道是河北钜鹿人张角、张良、张宝他们哥儿仨自己创立的,依据的是阴阳五行学说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原理。汉朝不是数火德嘛,刘邦不是说自己是赤帝嘛,赤帝斩白帝,那火烧完了剩什么呢?土啊,这叫火生土。所以他认为,汉朝灭亡以后,下一个朝代应该是土德的政权,好吧,那土是什么色的?黄的,于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就出来了,黄天指的就是黄天厚土,土德的意思。结果信的人很多,为什么信?搁你你也信,能不信吗?那阵儿疾病流传,很多人都得病,张角就特聪明,你不得病了吗?拿一张纸,你先拜,拜完了我把这张黄表纸一烧,烧完了这不成灰了吗?搁水里一冲,喝了吧。喝完了,好了。咋回事呢?您喝您也好,这没有什么神秘的。那纸烧完不就是炭吗?知道炭是干嘛的吗?就是去毒的呀,特别简单,你平常也可以这么烧,不过千万不要念阿弥陀佛,要念别的东西,其实你不用念吃完后该好的也肯定好。吃完后病好的人就觉得很神,说不神的那是没治好,但也没有把人治死,这样的人不用信了。不过凡是活下来的全是我治好的对不对,你们就跟我信吧,那会儿有好多人,最后全国有几十万人信他。

    张角将各地的道徒组织起来,全国共分36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张角还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变革天命的主张。根据五行相生之说,汉朝统治者自云属火,即赤德。而土为黄德,火生土。这句谶语告示人们:受命赤德的汉朝气数已尽,以黄为服色的起义军是应运而起,当取而代之。

    张角积极部署大起义,事先还向各地道徒传布了起义的口号,并决定于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也就是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在各地同时发动起义。他们在都城洛阳和州郡官府的墙壁上用白土大书“甲子”二字,把它作为起义攻打的目标。

    话说张角手下有两个大徒弟,其中一个叫马元义,他负责把河北周边的人都集中到河北临漳,最后在那里集合了几万人。另外一个叫唐周,他负责打点朝廷中的那些个宦官,到时候一进攻,让他给咱开门,这内外一夹攻,不就完了嘛。

    说话间,马元义去了河北,唐周去了洛阳。结果唐周到了洛阳直接找到了皇上,说他们要造反,他把张角给出卖了,他把在哪儿造反,马元义都上哪儿等等,全都招认了。

    一下子,东汉政府就逮住了好几万人,并把他们都给杀了。张角一看:咱反吧,别等三月了,二月就起义,结果起义提前到了二月,36方同时起义。

    起义群众都头裹黄巾作为标志。张角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起义军声势浩大,焚烧官府,捕杀官吏,攻打豪族地主聚居的城池坞壁。“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黄巾起义急风暴雨般的形势,使东汉朝廷十分惊恐,急忙派遣大将军何进率重兵驻扎洛阳附近都亭,“以镇京师”;同时在函谷、大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和小平津八个险要地方设八关都尉,加强洛阳外围的防御。

    很快,到了公元184年冬,各地区起义人民都遭到东汉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讲到这您一定要问,您说的这些,与我们今天讲的貂蝉有什么关系啊?关系大着呢!您没有听见前面我们说到么?大将军何进率重兵驻扎洛阳附近都亭了。有人问:何进是谁?我跟您说,这个人可是非常的重要,要是没有他,咱就不能讲董卓,没董卓,咱就不能讲貂蝉。所以我们还得说说大将军何进。6.何进入京

    何进是谁?当时有个何太后,也就是当朝皇上他妈,何进就是他们家人,是汉灵帝皇后的哥哥。那时他负责守卫这八关,你还别说,何进非常能打,三下五除二,就把洛阳周围的黄巾军给消灭得差不多了,但是别的地儿还在打,不管它。就在起义军差不多完蛋的时候,汉灵帝死了。他这一死,谁来继承皇位的问题出现了,汉灵帝俩儿子,一个12岁,叫刘辩;另外一个7岁,叫刘协。你说立哪个呢?嫡长子?何皇后当然主张立大儿子了。但是还有人说,汉灵帝的妈死了,但是汉灵帝妈妈的兄弟还活着,董众觉得刘辩虽然12岁了,不过有点傻乎乎的,当不了皇上。这刘协虽然只有7岁,可一看着就很机灵,天生当皇上的料。两拨人掐了起来,最后结果怎么样?何进取得了胜利。为什么?因为何进军队多呀,所以他就立了刘辩继位,这就是汉少帝。汉少帝这一继位,那边还能有好果子吗?灵帝当初就怕刘协被人害了,他本身也是喜欢刘协,7岁就那么聪明,于是他就跟一个叫蹇(读jiǎn)硕的人说,我要死了,我这儿子你可得好好保护着。结果何进立了汉少帝,马上就成为了蹇硕的眼中钉肉中刺。蹇硕想刺杀人家,但没想到让何进先下手为强,何进调来很多人,迅速杀掉了蹇硕,从结果来看,何进暂时取得了上风。

    何进手下有一员猛将姓袁名绍,袁绍当时就跟何进说:何先生,您是外戚,汉少帝现在还小,等他大了以后,要是和宦官勾结,会把您宰了的,这可是咱们朝历来的传统,您还是小心点。当时何进就一惊,那我怎么办。我给你出个主意,您冲进宫去,把所有的宦官一个不留全杀干净。何进说,这事我做不了主,我得跟何太后商量商量。少帝他妈何太后,一个女人,有妇人之仁:他们也没罪,你为什么要杀他们?这哪儿合适啊?有罪你可以杀,没罪你不能杀!你这有点过了!谁给你出这馊主意?这可不行!我坚决不同意!这一不同意,何进就找到袁绍说:我说袁绍,何太后不同意,这可咋办呀?袁绍一听说:我当初就不让你商量,你非得商量,这回完了吧?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你呀,把全国的将军都调到洛阳来,让他们到洛阳城打着杀尽宦官的旗号,不杀宦官就杀你和太后,到时候你看吧,何太后一害怕,她就会下令,那就杀宦官吧,这不就结了吗?

7.何进之死

    何进一听,你这招高啊!好,我就听你的了。但是不用调那么多人,杀鸡焉用牛刀,调一个叫董卓的就够了。并州牧董卓,手下有几万人,把他调到洛阳,一包围这里再杀尽宦官,不就完了嘛。何进手下还有一个人,姓陈名琳,陈琳就跟何进说:我说何先生,您是糊涂还是傻呀?这叫什么主意?不就宫里那几百个太监吗?您手下有十万军队,办不了几百个太监?请董卓干嘛?你把刀给了董卓,将来他还不得先杀太监再杀您呀?您可千万别听袁绍的,那是天下第一大傻瓜。可何进说我不能听你的,我还是听袁绍的吧。他家世代三公四卿,人家走到今天,出这个主意自然有他的道理,你甭管了。

    于是乎命令传到了董卓那里。董卓当时在今天的太原那边,从那到洛阳还要再需十日。让他先慢慢走着,咱们再说洛阳城。很快这消息就走漏了,张常侍、赵常侍等十常侍知道后开了一个会,要灭咱们,哪儿那么容易,他们替皇上写一个圣旨,叫何进进宫开会,十个太监埋伏在门的两厢。皇帝叫你开会,你还敢带着刀枪剑戟?不行吧?何进刚一进门,十个太监一下就把他弄死了。何进死了,就这么简单。袁绍一看,这事还没轮到董卓出手,我家主公就没了,我得赶紧给他报仇去。

    他还有个兄弟叫袁术,兄弟赶快给我上宫里头。这袁术冲进宫里后,只要见着没胡子的就一顿杀,别告诉我你今天刚刮了胡子。所有宫里的宦官没到一个时辰全没了,杀干净了。有没有宦官逃出来呢?有两个,就是张常侍和赵常侍,押着皇上就跑啊,皇上在我手里,你们谁敢宰我,你要射箭,我就把皇帝一推,让他死。所以尽管袁绍袁术有千军万马,但是皇帝依然是跑了。正在这个时候,董卓进京了,也就是进了洛阳,他这一进京,好戏就要开始了。董卓既然已经出场了,那么貂蝉也就快出现了。
董卓乱政

    在东汉末年动荡的政局中,随着何进的死亡和董卓进入京师,一切逐渐变得更加混乱起来。 1.“健侠”董卓

    说到董卓我们知道,他跟我们的主角貂蝉有很大关系。所以在这里,我们要详细的介绍董卓这个人。

    董卓,字仲颖,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当时临洮属于边远地区,在两千年前的时候,那里不是汉族聚居区,而是羌族聚居区,那时的羌族人可比现在多。紧挨着羌族人的董卓,小时候长得就五大三粗,你要让阿兰德龙那些人跟他一比,那没法比,个头未免太小了。根据史书上记载,那时的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也就是说,长得膀大腰圆的董卓非常好侠义,能出头,也好惹事,你要敢欺负谁,他就收拾你,他专门扶植弱者,两下就能把你收拾了。甭说你们了,羌族人谁不怕我,他一个人往那儿一戳,家里没有牛羊了,这口哨一吹,立马一个羌族首领就哄着成千上万匹牛羊赶来,这可不是假的,都是《后汉书》《三国志》中记的。他不但在当地汉族人中威信很高,就是羌族人也怕他,那时候就是除暴安良、扶弱除强的主儿,所以董卓是相当的厉害。根据史书记载,那时的董卓还能带着两匣弓箭,左右驰射。他那野蛮凶狠的性格和粗壮强悍的体魄,使得当地人都畏他三分,曾享有“健侠”的美名。同时,董卓还收罗了大批失意、落魄的无赖之徒,他们为董卓的义气所感动,后来都一直死心塌地地跟随他。

    后来,东汉政府觉得众多羌族人聚居在一起不是个好事,就想将很多的羌族人迁离他们的家园,这当然会引起故土难离的羌族人的反抗,于是羌族人以暴力反抗东汉政府,对于董卓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为什么呢?因为面对羌族人的反抗,积贫积弱的东汉中央政权根本就无能为力亲自派兵马前往镇压。在此情况下,没有办法的东汉政府只能是求救于当地的一些豪强的力量来镇压。当时,陇西的地方官员向朝廷极力推荐董卓,说董卓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无疑给董卓创造了一个发展势力、满足贪欲和野心的大好时机。

    很快,在公元167年,董卓担任了东汉皇家禁卫军军官羽林郎,统管着东汉政权在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地的所有羽林军。不久,他又升为直属大将军管辖的军司马,跟从中郎将张奂征讨并州反叛的羌族人。在长期的征战中,能征善战的董卓战绩非常突出,很快就因功迁升为郎中、并州刺史、河东刺史等官职。

    至此我们可以说,董卓已经平步青云,本来他升官的路应该是非常平坦,但是随后就发生了黄巾军起义,在镇压起义过程中,董卓犯了一次错误,他把军队打完了,结果没赢,因为他在布防上失误了,因此事他被贬职,又回到了陇西。
2.“幸运”董卓

    但在当时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下,董卓独特的性格和狂妄的野心决定了他不会甘于失败和寂寞。而且,董卓这个人是非常幸运的。

    几乎与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同时,就在公元184年的冬天,西羌地区的羌族人杀死护羌校尉——羌族人又造反了,这次是十万人造反啊。在东汉政权面临被推翻的紧急关头,又出现了这事。朝廷一看,这可怎么办?赶紧,叫董卓上,他打黄巾军不成,打羌族人肯定有富余。于是乎,汉灵帝急忙启用董卓为破虏将军,率步兵、骑兵共10余万人屯兵美阳(今陕西武功县北),与羌族叛乱者对峙。

    董卓一到美阳,马上下令手下的几万军队先安营扎寨,歇着。就在当天晚上夜半时分,天空中特别特别的亮,长十余丈的一个流星从天空中闪过。学点天文地理知识的人都知道流星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当时的羌族首领含糊啊:哎哟,扫帚星!太不吉利了,难道老天爷要灭我羌族不成,咱们快跑吧,于是乎,羌族人撒腿就跑。

    这一跑就不成队了,董卓赶忙连追再杀,一举得手,最后董卓跑在前面,孤军深入。当时那些个造反的羌族人一看,董卓太厉害了,谁也不敢惹,其实就是那星星闹的。

    所以董卓那次是侥幸取胜,取胜还得升官啊。董卓不久被封为斄(lí)乡侯,食邑千户。随后不久,汉灵帝病重,急忙召见董卓,拜他为并州牧,让他在皇甫嵩手下。这时,野心勃勃的董卓手下有十万人,他心想:让我董卓听命皇甫嵩?不听!我自己干自己的,你也甭管我,我也不管你。
3.董卓进京

    董卓因战功显赫、不断受到朝廷重用并屡次升迁。在他手下,有一支以凉州人为主体、兼杂胡人和汉人的混合军队,这支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强。

    就在那个时候,何进请他进京,董卓就急急忙忙带三千人马来了。

    你说何进请他进京吧,何进还死了,宦官也被杀光了,洛阳城没人了,那他一进来洛阳可不就归他了吗?他一看,人全没了!大臣也没有,皇帝也跑了,宦官都死了,何进也没了,袁绍也不知道哪儿去了,董卓赶紧找吧。行进中的董卓远远望见京城一片火海,他知道情况有变,打听到那时的汉少帝已经流落至北芒(又名邙山,横卧于洛阳北侧),董卓又急忙率兵前往。

    董卓一下子就追到了北芒山——就是我们现在的龙门石窟那儿。董卓一看,有很少的几个朝廷大臣和两三个宦官正押着皇上跑呢。当时这宦官一看,董卓来了,咱还当俘虏吗?算了,抹脖子自杀吧,随后那两人就自杀了,宦官那会儿是真死干净了。董卓赶来后一看宦官都死了,然后就开始找皇上。发现皇帝后,董卓就先磕头,这头还没磕完,皇上已经吓得屁滚尿流了:你是谁呀?你要干嘛?汉少帝刘辩还真是不行,特别害怕。然后董卓就说我是谁谁谁,我怎么回事。这时候皇上还没倒腾过气来,董卓还问:怎么回事啊?您怎么吓成这样?刘辩吓得说不出什么,只听9岁的陈留王刘协说:董将军,你先坐那儿吧,待会儿我一五一十地给你说出来。他足足讲了一个时辰,把董卓听得直愣。怎么觉得9岁的陈留王刘协更应该是皇上,真正的皇上太窝囊。

    当时的刘协只有9岁,比汉少帝还小5岁。董卓认为,刘协要比刘辩强得多,而且他又是董太后亲自抚养的,于是董卓便有了罢黜刘辩、拥立刘协的最初念头。董卓把汉少帝奉迎至皇宫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干预整个东汉政权。

    董卓知道,要想征服百官控制朝廷,必须先得掌握强大的军事后盾。初到洛阳时,董卓部属的兵力不超过3千人,为了一开始就给洛阳造成强烈的军事威慑影响,他每隔四五天就命令所部晚上悄悄溜出洛阳,第二天早上再浩浩荡荡开进洛阳,战鼓震天,旌旗招展,俨然千军万马源源不断。包括朝廷官员在内的所有洛阳人民,都被董卓如此强大的实力所吓倒,不敢有丝毫越轨行为。

    虽然假象能暂时迷惑人,但终会被人识破。董卓此举当然只能是权宜之计,稍稍调整后,他便开始采取实际行动,以扩充兵力,收揽兵权。大将军何进被张让伏杀后,董卓坐收渔翁之利,不费一兵一卒收编了何进的部队。

    控制中央政权,掌握洛阳卫戍部队的兵权极为重要,董卓开始具体部署,派心腹大将吕布杀掉执金吾,接收全部京城防卫部队。从此,董卓不仅控制大量常规部队,而且还掌握着洛阳的直属部队,完全具备了左右朝政的军事基础。这为他野心的进一步膨胀增加了相当分量的筹码。当时,鲍信就对董卓军事势力的膨胀有较清醒的觉察和认识,他曾对袁绍说:“董卓拥有强兵,而且为人奸诈狡猾,野心不小,如果现在不想办法除掉他,今后必将受其牵制。如今董卓军队人员混杂,军心不稳,组织不严,正可趁早除掉。”可是袁绍因惧怕董卓,优柔寡断,未采取行动。
4.董卓废帝

    为了独揽大权,董卓决定废掉汉少帝刘辩,另立少帝的弟弟陈留王刘协。他知道洛阳城里的士族官员,数袁家的势力大,就请袁绍来商量这件事。

    董卓跟袁绍说:我说袁先生,我跟您商量个事,我觉得现在这皇上不怎么样,我想废掉他!您说行吗?这里我们要注意,袁绍是谁的人?何进的人!何进是支持汉少帝的啊!于是袁绍说:皇上怎么样不怎么样那也不是你我说的,他是先皇长子,就应该继位,嫡长子继位是天经地义的事,再说他也没犯错,你凭什么废他?你要废了他,恐怕天下人不答应!这时董卓一听:你这话什么意思?大权在我手里,我想废立皇帝谁要敢拦着,就要先问问我手中这兵器答应不答应!袁绍一听,马上拔起刀:你以为天下就你姓董的一个人是好汉吗?袁绍拿着刀晃悠着出门了。在院子里还继续晃悠着,慢慢地走出门去,然后登上马,直奔河北去了。

    袁绍心说:这家伙,他有军队,要真把我灭了,说什么都晚了,我赶紧跑。袁绍这边拔腿便往河北跑去了。他弟弟袁术一看:我哥走了,我也赶紧走。袁术闷着头就跑,奔河南南阳去了。

    袁绍、袁术哥俩儿从此分道扬镳,一个在北,一个在南,俩人谁也不管董卓了。这时董卓一看,他们都走了,继续开会,“我跟你们说呀,我看了,少帝愚昧懦弱,不能敬奉宗庙,没有资格担任天下的君主。为了国家和汉室江山着想,我想效法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的故事,废掉少帝,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天子!你们谁有什么不同意见吗?没有不同意见就这样了!陈留王你上来坐皇上位置。”

    当时,在场官员大多慑于董卓的淫威,对他独断专行、随心所欲的行为敢怒不敢言。只有尚书卢植当面提出反对意见。董卓大怒,立即命令士兵将他推出斩首,幸亏侍中蔡邕极力劝阻,卢植才免于一死。

    然后,陈留王就升任为皇帝,这就是东汉的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此后不久,董卓又借故杀死了少帝刘辩,毒死了何太后。

    朝廷中又有了一个小皇帝,但是他再聪明也还是个小孩,权力就这样集中在了董卓手里。其实董卓这人并非一无是处,废少帝立献帝确实有他独断专行的一面,但是你必须得承认,汉少帝真是个窝囊废,他立汉献帝确实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响应。

    当时人们都认为董卓是个非常好的人,不过他后来做的事跟当初不一样。董卓自从自己掌权后,马上就美得找不着谱了,先封自己的弟弟董曼当王侯,然后再把自己的老婆,已经死的奶奶、妈,小老婆,自己的孩子,甚至还有刚满月的孩子,同日都封侯。这就稍微有点过了,然后把自己家盖得比皇宫还要漂亮,并给自己家门口题三个大字“万岁坞”,文官至此下轿,武官至此下马,一律给我悄悄的过去,看这架势就要当皇上了。

    董卓虽然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但实际上权利远远超越皇帝,享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特权。您看,《后汉书》上就有这么一段记载:说的是董卓找个人拿老百姓不当人,经常想起来就杀人。有一次,他带着三千兵出去,到了一个村庄。结果,他命令手下吧全村的人都杀掉之后,再把这些被杀的人的脑袋往树上一挂,说这是造反的少数民族,让我们给宰了!5.拉拢蔡邕

    此时的董卓知道,要在庞大的中央官僚体系中纵横捭阖,单靠自己从西羌带来的人是远远不够的。在当前的情况下,董卓首先是大权独揽——这个时候,大权独揽的董卓因为他以前的官声、名声还不错——所以暂时没有什么人反对他的大权独揽。但董卓知道,自己要想牢牢地控制这个政权,必须得有一些得力的助手来支持。但是有助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儿有现成的助手啊?都用自己从甘肃带来的那批人?都任人为亲?这不行。再说,那批人是赳赳武夫,让他杀人行,让他斗智不灵。所以他心中就打起了如意的算盘,我的手下必须得有几个天下知名的文人,你不敬佩我董卓可以,但要不敬佩他,恐怕就是你的人品有问题,我得把这样的人牢牢地控制在我手里。

    于是,他就跟当时的司徒黄琬和司空杨彪两个人商量此事,这两个人已经完全妥协于他。他们也是文人,但是声望不高。不过董卓跟这俩人商量后,他们却给董卓出了一个主意,把蔡邕请来。蔡邕,很多人不知道,但是您确实应该知道。第一,他是蔡文姬的父亲;第二,他写得一手好字,创造一种书法。在隶书转成楷书的进程里,蔡邕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后来的魏碑体都是照他的字写的。蔡邕当时可是享誉全国的一个清流派人物,几次都因为上书皇帝得罪大臣而被流放到了朔方,就是今天的内蒙。后来好不容易赶上天下大赦罪犯,他有机会回来,但是却因为他所在的那个县的县令跟他不合,借机诬告了他,最后没有办法,他再度离家出走,这一跑又是12年。所以蔡邕这个人,经常是到处流浪,但是全国的文人都知道蔡邕是好样的,董卓就打起了蔡邕的主意。这不刚刚废掉汉少帝,立汉献帝吗?这是天下的大喜事,所以有大赦,蔡邕又回家了。前脚刚回到家,回身一看,有人!谁?董卓。他亲自请蔡邕来了。蔡邕说:不瞒董先生您说,您请我,我应该去,但是说实话,我这20年,人也得罪差不多了,我现在也没有太大的欲望追求,现在的我就想好好在家混吃等死,我不想参与朝政了,您放过我一马吧。

    董卓说:蔡先生,您要跟我去您就是一品,甚至可以管我。您要不跟我去,瞧见你们家人没有?我让他们一个不留,今天全陪着你死在这里。蔡邕说:得,我马上跟您走。董卓一听非常高兴,马上让他到国子监那儿当祭酒。祭酒是什么官呢,是管理天下教育的,就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长,转眼间天下教育都归你管了。但是后来董卓觉得:不对,我给你这官太小了,还得升官。今儿升一个,明儿一个。历史上曾经有一个人(谁啊?),三天换了三个官职,今儿大司马,明儿大司徒,后儿大司空,这三个都是宰相级的官,全都做个遍。最后董卓说:你干脆别当这个官了,你就天天跟着皇上,给皇上出主意想办法,把皇上说的话都记下来,你再编一本大汉朝的历史。前汉有人写过《汉书》,后汉朝还没人写,你就负责写,你就一边跟着皇上一边写,我觉得这事最重要。

    当时蔡邕觉得,我当官这么多年,流浪这么多年,就没见过像董先生这种大字不识几个的人能尊重我的!董先生您放心,有您在这儿,我就永远支持您了。蔡邕就这样被他收买过去了。蔡邕都跟了他了,别人还能不跟?毕竟蔡邕能影响一片人啊!
6.董卓专权

    确实也有不听董卓的文人。那好办,今儿我请客吃饭,大家都喝酒,谁不醉谁就不许回家,醉的人抬回去,明儿大家都不上朝。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都在晕晕乎乎的时候,董卓说:诸位稍停,酒待会儿再喝,咱们也喝得差不多了,现在要不表演个节目,那待会儿大家就都晕过去了,这不行。咱们今儿得一醉方休,也得闹几个小时,我先给大家表演个节目。他一拍手,上来好几百人,桌子都往后撤,中间有一个大空场,这好几百人是他的部下,他们押着很多的俘虏,也不知道从哪儿逮的,也是好几百人,先把他们都捆上,然后一个一个的慢慢表演。这个伸出舌头来,手一抠,拿钳子一夹,一拉,换人。那个,抠出一个眼珠子,走吧。再换人,这个剁一个小手指头,那个剁一个大手指头,还有剁脚指头的,剁胳膊的,剁腿的,当然也有剁头的,表演了好几个小时。您要在那儿喝酒看到后会有什么反应呢?当时那些人,看的筷子都掉地上了。

    但是董卓却脸不变色心照跳:喝呀!还给人敬酒呢。最后瞅着没人喝酒了,自己在那儿狂笑不止!像这种事,董卓干的不是一回。

    又一次,还是请大家吃饭喝酒,喝完酒以后,他说我给大家表演节目。这回改了,不表演那节目了。腾出一个空场,把几百个俘虏都押上来,然后拿步条把每个人都从脚底下一层一层地捆,最后转到脖子和头,绑好了以后,给他们都立起来,捆一木板上,让他们头朝下,一个人扶着,往这人身上浇油,浇完油一点,这人赶紧跑,不然的话自己也被烧着了。这种表演你说你能不怕?这还没完呢。

    董卓知道军队为什么跟他,为什么听他话?因为他有钱!他能给他们钱!可是钱从哪儿来?抢啊!朝廷的钱都发霉了!活着人的也都劫没有了!怎么办?谁家官大,埋死人的时候,那里头能不搁点东西?没关系,把他们的坟都挖出来,除了皇上的账先缓缓,别人的都给挖出来。当时给曹操气的,提笔就写下了《薤露行》,揭露了董卓的这种残暴的行为,“贼臣持国柄,杀主死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这是什么意思呢?

    他把整个洛阳闹得乱七八糟的,京城穷了,什么也没有了,人人都恨他。这可怎么办呢?搬家呗!董卓准备搬家——离开洛阳,迁都长安。谁要是说不去,那好,你等着。董卓马上命令把所有洛阳的房屋全都点着——结果洛阳大火三个月,没人敢救。你能不搬家吗?最后整个洛阳的人全都搬到长安去了。你说董卓这样的人,能不除去他吗?

貂蝉出场

    貂蝉出场

    前边我们说到,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后,汉少帝继位,汉少帝的舅舅、大将军何进掌权。何进的手下袁绍劝何进秘密召集各地的兵马进京,杀掉宫内所有的宦官,结果事情败露,张让、赵忠等“十常侍”抢先一步,在皇宫里设伏,杀掉了何进。随后袁绍的弟弟袁术攻打皇宫,杀掉了所有的宦官。然后,跟主角貂蝉有很大关系的董卓就带兵进了洛阳城,而董卓的统治简直是糟糕透了。俗话说的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啊。
1.武力讨董

    时候没到,你反抗是不灵的。有人看不过去了,想把他宰了。很多人都在造反,最早的是议郎杨勋和左将军皇甫嵩。但董卓哪那么容易被杀啊?你以为你是谁?早先,皇帝曾经让皇甫嵩当董卓的上级,董卓不是不听皇甫嵩的嘛。后来,董卓自己跑洛阳去了。这议郎杨勋跟皇甫嵩一商量:咱把他除掉吧?并约了一个好日子。结果赶巧了,董卓突然下命令:皇甫嵩,你给我打哪边的黄巾军去,赶紧走。皇甫嵩也不敢不走啊。他这一走,议郎杨勋心想,他那么多人,我也干不过,算了,压下来吧,没办法,他们这事就没办成。

    到了公元190年,有十多个刺史,首先是翼州刺史韩馥,紧接着是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伯、南阳太守张咨,还有袁绍、长沙太守孙坚,他们带领各自的部队从中国的四面八方浩浩荡荡杀奔洛阳,这件事就是《三国演义》中说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在十几路人陆陆续续往洛阳开拔的过程中,首先得有一个先跟董卓打照面的,他就是河内太守王匡,屯兵于河阳津,就是今天河南省孟县,挨着黄河渡口,正式打起了讨伐董卓的旗号。当时真的要跟董卓干仗了,董卓一想:王匡你是谁呀?就你还敢讨伐我?你有我这智慧吗?你知道你姓什么吗?打!派五千人正面打。

    说到这里,诸位就要注意了。人家太守王匡手下可有好几万人啊,你董卓打得过人家王匡么?王匡天天盯着董卓:你董卓什么时候想打我了,我就什么时候打你。结果呢?董卓派了几万大部队从背后小道包抄,两面夹击,最后王匡彻底战败,全军覆没。

    王匡打了败仗,长沙太守孙坚上,孙坚带领着自己的几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洛阳,董卓命令手下的两个人胡轸(读作zhěn)和吕布带领十万兵马迎战孙坚。咱就得交代一下,吕布是英雄,胡轸也是英雄,武功都盖世,但他俩人不合。孙坚刚一打胡轸,吕布也去打胡轸,孙坚刚一打吕布,胡轸也打吕布。最后孙坚拣一大便宜,转眼之间,兵峰直进90里,胡轸、吕布仓惶逃回洛阳。洛阳是待不住了。上面讲到迁都长安,为什么要搬长安呢?是让孙坚给打的,不跑不行了。转眼之间,洛阳城被十八路诸侯包围了,所以在无可奈何之下,董卓才被迫迁都。

    董卓跑到长安后布下了防线,从这时开始,黄河以东是你们十八路诸侯的天下,黄河以西,那可是我董卓的天下了,十八路诸侯也不敢来,怎么也不敢上他家门口晃悠去,那是他的地盘。在这种情况之下,董卓又转危为安了。
吕布其人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吕布最深的印象恐怕就是燕人张翼德说的那句“三姓家奴”,那就是个好勇斗狠、奴颜卑膝、不讲道义、善变又无主见的一介武夫而已。不过要是看看《三国志》,这些恶行恐怕要略微翻一下才是。不管演义小说中把他写成什么样,但在历史记载中可看到,吕布是个由于个人性格而导致最后身死名灭的悲剧豪雄,即使不算是英杰,也绝对不是《三国演义》上描写得是个不堪入目的小人。

    《三国志》里写的吕布跟您原来知道的吕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三国志》中说:吕布,字奉先,并州五原郡九原人,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包头九原区,那地靠近匈奴族地盘,很有可能他就有匈奴血统。在最早介绍他的时候,《三国志》上是这样说的,“布便弓马,膂(读作?)力过人,号为飞将”。我们谁都知道,吕布是三国第一条好汉,没人能打得过吕布。就连关羽都打不过吕布。

    您想啊,关羽是怎么出场的?关于刚一出场,就是温酒战华雄——当时的华雄,那可是个大英雄,十八路讨伐董卓的诸侯,谁都打不过华雄,结果关羽一出来,华雄被关羽杀了。可紧接着到了吕布出场了。结果呢,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结果怎么样,三英没有成功吧?看那吕布多厉害!所以《三国志》介绍的这段,我觉得没什么异议。

    但是您再仔细读,《三国志》中有这样的话:“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就是说那时候有这么一个事,吕布的上级叫丁原。丁原是并州的一个官,丁原让手下吕布担任主簿。主簿是管理一个地方钱粮进进出出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会计、统计、出纳。你没瞧出来吧,这么琐碎的事都是吕布干的,丁原为什么喜欢吕布呢?不是因为他会打仗,而是因为他账算得好。换句话说,吕布要搁在今天,应该是大学里会计专业的高才生。吕布原本是丁原手下的得力干将。

    说到这儿我们就要清楚,没谁说吕布和丁原是父子关系。《三国志》就说了一句“大见亲待”,没说是父子关系,是《三国演义》中给发挥了。汉灵帝驾崩以后,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召董卓带兵至京。当时丁原就是董卓手下的,也就是说,丁原和吕布都是董卓手下的,当时何进升丁原的官职为“执金吾”。丁原是先来的,比董卓先一步到。丁原官拜执金吾之后,何进本来是想让他跟着一块杀宦官的,结果没成想自己先被宦官杀了,后来是袁氏兄弟把宦官杀光了,所以丁原没立功。随后董卓进京,对丁原说你小子原来是我的下级,现在升官挺快。你到底是我的人还是何先生的人?何先生死了,我得除掉你。让谁除掉丁原呢?让吕布。吕布是丁原的下级,也是一名军人,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但是服从谁的命令呢?董卓当时的名声很好,这是第一。第二,汉献帝是董卓立的,董卓现在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董卓命令你杀掉丁原,你敢不杀吗?吕布是在执行命令,而且董卓的命令必定是圣旨。董卓命令吕布杀掉丁原。其实这里我们不是在给谁辩解,只是想说这中间没有一个异姓家奴的问题,吕布不是丁原的义子。

    董卓命令吕布杀掉丁原以后,董卓本人也再离不开吕布,不分白天黑夜的,都得陪着,承担董卓的安全保卫工作。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董卓跟吕布的关系那可是亲如父子,因此王允在众人面前说,要想杀董卓,一个吕布就够了!但凭什么能把他摆平?就凭那张嘴谁能信哪,貂蝉出场了。
美女连环计

    从董卓的种种倒行逆施中,王允已经敏锐意识到他将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最大隐患,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遏制并除掉董卓。可董卓手中握有强大军事力量,如果自己主动出击,只能是以卵击石。于是,王允表面上一味顺从董卓,实际上却在细心计划,周密布置。最终就发生了《三国演义》中说的连环计。

    据《三国演义》的描写,司徒王允府上的歌伎貂蝉“年方二八色艺俱佳”,深得王允喜爱,以亲女待之。时董卓专政,作威作福,且觊觎皇位,朝中文武百官迫于其淫威,敢怒而不敢言。司徒王允也成了惊弓之鸟,暗中积极筹备反董卓的斗争,正当王允愁眉不展的时候,一看到在牡丹亭中的貂蝉,他突然眼前一亮。

    王允马上在牡丹亭里叩头拜请貂蝉替他演一出“连环美人计”除掉贼臣董卓,这位只有16岁的小美女不急不慌、不愣不躁,坦然地接受了任务。

    美女貂蝉大概天生就是做间谍的料,她面对“事若泄漏,将遭灭门”的巨大压力,不但有“万死不辞”的莫大勇气,而且有“望即献妾与彼,妾自有道理”的冷静和智慧。

    在后来这出著名的连环计中,王允先将貂蝉许给董卓义子吕布,未及迎娶又献于太师董卓,挑起董、吕两人的矛盾。

    当然,关于王允巧设连环计、将貂蝉先许给董卓义子吕布、未及迎娶又献于太师董卓这事,也有专家按照《汉书通志》的记载,坚持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说把貂蝉姑娘献给吕布和董卓的是曹操。我们这里呢,还是采纳传统观点,也就是说,王允先将貂蝉许给董卓义子吕布、未及迎娶又献于太师董卓。

    心领神会的貂禅是多么聪明的一个人啊,她很自然的就和吕布眉来眼去、眉目传情一番;而大将军吕布也很自然的是英雄难过美人关般的颠三倒四、颠鸾倒凤。这边把吕布摆平之后,貂禅又开始了向董卓的主动出击。转眼之间,完全不知情的董卓就被貂禅迷得一塌糊涂。不过,要是真的说起来,那就很有些现代人编故事的色彩了:您想啊,古代人没有写出这么详细的故事来不是?所以,下面的故事,纯粹是后人的想象而已:

    王允先是将貂蝉许给董卓义子吕布,未及迎娶又献于太师董卓,挑起董、吕两人的矛盾。结果,自然是貂蝉率先见到了董卓。

    随后,在凤仪亭边,貂蝉对吕布一番哭诉,又以死明志。自然,貂蝉没有死成。接着,貂蝉又以激将法刺激吕布,终于等到吕布回身搂抱貂蝉,结果自然是董卓“醋意大发”。

    老奸巨猾的董卓非常清楚吕布对于他本人称雄的重要性,马上要将貂禅赐予吕布。貂蝉闻言,佯装大惊,哭闹不止,又要以死明志。这一哭一闹不要紧,终于导致了董卓弃谋士于不顾、陷入貂蝉精心设计的“红裙圈套”,最终使得吕布不顾伦理亲情,毅然选择背叛,“一戟直透咽喉”,亲手断了董卓的性命。

    话说到现在,我们就该思考一个问题了:董卓到底是如何死掉的呢?真的像《三国演义》中说的一样么?话还要从王允秘密召见吕布说起。
董卓之死

    话说王允秘密召见吕布,把诛杀董卓的计划全部告诉了他,并委他作内应。

    起初,吕布碍于自己是董卓的义子,不便在内部亲自下手。王允对吕布说:“你姓吕,奸贼姓董,父子只是名义上的,并非骨肉亲情,况且董卓现在已是众叛亲离,你难道还认贼作父吗?你当他为父亲,平时他待你是儿子吗?”吕布的爱妾被董卓霸占,心中早已不满董卓对自己的粗暴行为和野蛮态度,于是便答应下来。

    话说这一年,正好赶上汉献帝有病。病了好几个月,到夏天才好。汉献帝病好以后,赶忙大宴群臣,庆贺呀。这一庆贺,就得通知各色人等进宫吃饭。董卓慢慢悠悠进了皇宫,他没想到,吕布已经在两边埋伏好了人,都是吕布的手下,全换成了宦官的服装。当董卓进门的一刹那,吕布手下一个叫李肃的人高喊着“奉旨杀贼”,周围很多埋伏好的人一下子把他按到那儿,这时董卓急了:我儿你在哪里?吕布马上出来说,“圣旨到,杀”。于是董卓马上身首异处,就这样没了。挑拨董卓和吕布关系的貂蝉哪儿去了呢?貂蝉暂时还是跟着吕布。

    说实话,吕布并不是个好男人。尽管他为貂蝉杀了董卓,视貂蝉为宝贝疙瘩,但此人性情多疑嬗变,刚愎自用,没什么脑子,虽武艺高强但完全是匹夫之勇,在三国里面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貂蝉跟他过了十几年日子,一直是东奔西走,居无定所。在这十多年中,到底发生过什么,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因此我们也无从得知。

    另外,貂蝉并非吕布正妻,至于是不是第一小妾无可考证,但吕布老婆是严氏却是不争的事实。能杀掉位高权重的干爹的吕布,却不能将貂蝉扶正,说明他对貂蝉的爱是有很大保留的,貂蝉并没有得到吕布彻底的爱情。吕布最终的结果:被曹操所擒,又被刘备怂恿,曹操使他殒命白门楼。那么吕布死后,貂蝉去了哪里呢?

媚女杨贵妃

 

    媚女杨贵妃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三位美女——西施、昭君和貂蝉。和前两位美女一样,貂蝉也有缺点。据说,能够“闭月”的貂蝉姑娘的耳朵极小,特别是耳垂,几乎无肉,未免难看。于是她就从耳环上弥补,经常戴那些镶有独粒大宝石的圆形耳环,不但看不出耳朵有缺陷,反而是细耳碧环,愈显俏丽。

    话说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人们之所以说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中的“第一艳女”,主要指的也不是她的相貌,而是她的心灵。正是她的付出,才使得东汉末年操纵国家权柄的大奸臣董卓丧命。从这个角度来说,貂蝉姑娘真的是太了不起了。她的牺牲,值得!正所谓:

    擎一柱高香,披着溶溶月色而来。点一根火烛,燃起心中的祝福。你的冷艳,惊闭了皎洁的月光。盈盈一拜,虽有多少愁苦也心甘情愿。“凤仪亭”的俏情不知是真是假,女儿的声名只能由后人评说。

    前三位美人的故事我们讲到这里就暂告一段落了。不过您发现没有,前面这三位美人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时候挺身而出,都是在祖国最需要她们的时候勇敢献身,最终都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说她们是不平凡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说她们被后人敬仰。您说是吧?
通过前面的讲述,我们知道,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中的“第一美女”;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中的“第一才女”;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中的“第一艳女”。接下来我们就讲讲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中以“第一媚女”而著称于世的杨玉环,她跟前三位美女有点不大一样,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不知道下面这几句词您听过没有?对于她,曾经有人说过这样的话:花儿见你相形绌,醉艳舞姿更迷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身柔力薄背屈辱,绝世佳人千古冤。千般宠爱集一身,终也化着香魂散。

    通过这几句词您就能看出来,这个杨贵妃与我们前面讲的三位美人有两点不同。第一个不同是说,她不是在国家、民族最需要她的时候挺身而出,慷慨赴死的。第二个不同是说,杨贵妃死得有点冤枉,有点屈辱。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注意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女性在历史上的作用非常微弱,尤其是在像唐玄宗这类英主的光芒下。但帝王与后宫的感情纠葛往往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一条辅线,即使英明的皇帝也不例外。某些后妃通过控制和影响有权势的帝王,在历史发展中起到了“点睛”的作用,甚至直接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哪怕是不经意的。尤其在唐朝,妇女相对开放独立,皇宫中的后妃能够与宫外的亲属保持密切接触,通常情况下,她们的近亲便不可避免地要卷入宫廷的政治斗争之中。因此,以我们今天讲的杨贵妃为例,无论她最初的动机是什么,就因为她的丈夫是皇帝,她本人最终就只能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但这一切都是怎样发生的呢?我们还得从杨玉环的少年时代说起。

英雄出少年

 

    一说到唐玄宗,我们自然就会想到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提到的那个对爱情忠贞不二的痴情君主形象。一些女性也会感叹,我要有这么一个丈夫得多好,爱美人不爱江山,对美人痴心不改。

    其实您得出这个印象有点过早。咱虽不能把关于爱情的那些个不好听的词都用到他身上,但至少有两个词给他是合适的:一个词叫“朝秦暮楚”,另外一个叫“寡恩薄情”。是什么造成了唐玄宗朝秦暮楚、寡恩薄情的呢?话还要从唐玄宗小时候说起。

    唐玄宗出生在公元685年,姓李,名隆基。这是什么时代呢?正好是武则天掌权、即将称帝的时代。武则天可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所以李隆基刚一出生,家庭中就充满了变数。还好,李隆基这个人非常聪明,但是聪明有的时候会给他带来一种威胁。早在李隆基7岁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那时在朝堂上正举行祭祀仪式,武则天的侄儿金吾将军武懿宗一看队伍停了,就大声呵斥:你们都干嘛呢?这么乱!正在他训人的时候,突然间在不远处冒出一个小孩来,“这是我李家朝堂,你姓武的算干嘛的,出去!” 一个7岁的小孩给金吾将军武懿宗呲得一愣!武懿宗不禁纳闷,这是谁说话呢?一看,不丁点儿一个小孩,这便是李隆基。你说你跟他发火吧?他7岁!你说你不跟他发火吧?他说这是我李家朝堂!也对啊。弄得武懿宗脸是红一阵、白一阵。到了晚上,武懿宗赶紧就跟武则天说了白天发生的事,武则天一听:我的孙子居然能呲你了,太好了,马上册封李隆基为临淄郡王。他还升了官了。

发妻共患难

 

    既然叫了临淄郡王,虽说年龄很小,那也得有王妃呀,所以就该给临淄郡王找对象了。

    出身于山西望族的王氏,家里非常有钱,很快就被纳入临淄郡王府,成为临淄郡王妃。这个王氏嫁给李隆基的时候,武则天已经称帝很多年了。武则天姓武,她很担心姓李的这些人,她的长子和次子都已经先后被她弄死了,此时她担心的是她的三子和四子会不会发动政变推翻她。所以她就想办法把她的三子和四子给关了起来。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就是武则天的四子,当时武则天只是关了儿子,没关孙子。那李隆基呢?此时没有办法,只能寄养在岳父岳母家中。他在姓李的家住很不安全,只能到姓王的家去住。话说有一年,正好临淄郡王李隆基要过生日,就在过大寿的时候,李隆基发现自己是分文皆无,而他的岳父岳母家也是一点钱都没有,揭不开锅了。堂堂的临淄郡王,这个生日可怎么过呀。

    当时李隆基的岳父王仁皎一看,得了,我出去走一圈吧,出去的时候穿得很漂亮,回来的时候只剩下内衣内裤了,他把自己所有的长布衣衫全部当掉,买了一斤面,回家做了一顿汤饼,就这样,给李隆基过了一个生日。这件事您得记着,后面咱们还要用到。

    在李隆基当皇帝的前前后后,王氏很好的起到了贤内助的作用,我们这里就要注意,武则天在705年死,而李隆基在712年继位。在这中间,大唐王朝又几经磨难,先是李隆基的大爷,唐中宗继位,唐中宗这个人虽然懦弱无能,但也有个优点,特别听老婆话。他的老婆姓韦,我们称之为韦皇后。这个韦皇后一心想以自己的婆婆为榜样,觉得做女人当学武则天,就应该杀了自己的丈夫,然后由她自己来掌握朝堂,当女皇帝,让她的哥哥和兄弟辅佐她。她的这种想法又得到了她的女儿安乐公主的支持,于是这娘儿俩就下定决心毒死了唐中宗。唐中宗明知道自己吃的是带了毒药的饭,但一想,这是我妻子辛辛苦苦给我做的,我还是吃了它吧,结果被毒死了,这才叫真正的爱情呢。

    武则天死后,因为唐中宗懦弱无能,朝政大权很快就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唐朝又要变天了:前不久唐朝改叫周朝,转眼刚又叫回唐朝,这回又指不定叫什么朝呢?

    这个时候,当所有的人都在忍耐的时候,李隆基忍不住了。他想,这到底是谁的天下?不行,我得找我的姑姑去,于是他就找到了太平公主,两个人决计夺回江山。当时两个人密议良久之后,拿出来一个方案,各自分头行动。但这个方案是否成熟呢?李隆基说不准,于是回家在枕边和自己的妻子王氏商议,我有这么一个计策,你说能不能执行啊?王氏听了丈夫的计策之后,马上提出两点:第一,我坚决支持你的行动,你大胆地干,后面的事都由我来处理。第二,这件事打死都不能跟你爸爸说,我这老公公李旦胆儿小,好哭,心里存不住事,待会儿你一告诉他,不同意则罢了,他再满街嚷嚷去,我儿子要怎么怎么样,这事可就漏了。再说他岁数也大,身体也不好,再刺激出点什么精神病、神经病的就更不好了。然后王氏还给这计划添枝加叶,又完善了一番,最后李隆基听从了王氏的建议并依计而行。这后来的事就容易了。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率领御林军万余人攻占了皇宫,把韦皇后一派全部消灭。然后,由睿宗李旦重新即位,李隆基也因功被立为太子。 但父亲李旦也和中宗一样是个软弱的皇帝,不愿和太平公主发生正面冲突,总是忍让。而太平公主则认为是自己给了他做皇帝的机会,功劳巨大,所以她掌握了朝政大权。随着自己势力的强大,太平公主的野心也膨胀起来,想像母亲那样也做做女皇。到公元712年,睿宗厌烦了做皇帝的生活,把帝位让给了儿子李隆基,但是太平公主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权:包括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睿宗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 在公元713年夏,唐玄宗李隆基果断地先下了手,亲自率领兵马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她手下的骨干几十人,将倾向太平公主的官员全部罢官废黜。唐玄宗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当年,唐玄宗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李隆基当了皇帝,也就是历史上我们人所共知的唐明皇。唐玄宗继位以后,一开始对他的妻子还是很好的,毕竟共患难过,所以马上册封王氏为皇后,并让自己的岳父,那个给自己做汤面的人,当了一个非常大的官,官拜太仆卿。太仆卿是一个勋爵,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很受宠,拿的奖金、工资、补贴津贴都特别高。他的大舅子王守一也当了高级官吏,叫做尚乘车御,也就是皇上坐车、坐轿子时,旁边陪着的人。但是作为皇帝,首先想到的是皇后能不能给他生育后代,如果不能,那么要你干什么,江山得有人接班啊,王氏一直没能为李隆基生育后代,自然就面临着色衰爱弛的厄运。李隆基渐渐的把他的感情投向了别处。

    早先李隆基曾经去过一次山西,在?西潞州见过一个漂亮歌妓,姓赵。李隆基觉得她唱的歌挺好听,于是纳进来,这就是赵丽妃。此外,后宫中还有皇甫德仪、刘才人、杨妃、钱妃等,经常有十分香艳的一幕:“帝每后宫春宴,使妃嫔各插艳花,亲捉粉蝶放之,蝶止者幸焉”。赵丽妃进宫以后,三下五除二,马上就给李隆基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唐玄宗的第一个太子,叫李瑛。从此以后,李瑛日渐受宠,紧接着别的女人也先后生了男孩,转眼之间有三个男孩都长大成人了,因而王氏就更不受宠了。

    那么赵丽妃等人的命运如何呢?很快,一个新人物的出现,不但令王氏陷入绝境,也让赵丽妃等人死无葬身之地,这个女人是谁呢?

惠妃初受宠

 

    说起这个女人,我们还得先介绍一下武则天。武则天的爸爸叫武士彟(读作获?),武士彟的哥哥有一个孙子叫武攸止,武攸止有个女儿,是武则天的堂侄孙女,本来好歹也是个金枝玉叶,但武攸止这个人命不长,年轻轻的就死了,结果造成这个女儿很孤单,就一个小女孩也没人管。当时在武则天的宫里头有一个武氏家族的流浪儿童学校,凡是姓武的没人养的小孩都在那里面读书,从幼儿园到小学,就这么念下去。结果这个孩子就让武则天领进宫里,在那儿读书。没读两年,武则天死了。武氏全都被李氏家族给杀掉了,但这小女孩太小了,本来就没爹没妈的,所以没有被杀,最后这个女孩就在宫里头成为了一个小宫女,她长着长着,有一天就被唐玄宗李隆基看中了。头两年还长得要多难看有多难看,现在就变漂亮了,于是被收进了宫,成为李隆基的一个妃子。你别说,这个小姑娘还真的讨唐玄宗的喜欢。随后唐玄宗就想,我得给你一个名号,让你当一个什么什么妃,于是就跟大臣商量,这武攸止的女儿不错,我想让她当什么什么妃,你们给我起一个名字,结果大臣没一个同意的。

    我说皇上,您还不嫌武家乱啊?您是不是看着大唐的江山还姓李,您不着急啊?你想让这个大唐的江山还姓武?不行!就是因为她姓武,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让她当妃!你别说,李隆基真就跟大臣一直对着干。多年以后,到了公元724年,终于让这个女孩当成了妃子,叫武惠妃。这个“惠”字是他单独起的,跟唐高宗李治称武则天为“宸妃”一样。唐朝的妃子都是固定的,你排第二,你就叫什么什么妃,看你的身份,看你的地位,没有“惠”这个字,你查唐朝也没有“宸妃”这个人,宸妃只有武则天用过,惠妃只有这武惠妃用过,以示你跟别人都不一样,从这你就可以看出来,武惠妃得有多么得宠。

    有人说,您少讲点武惠妃吧,我们想听杨玉环!但我必须得讲武惠妃!她不生出孩子来,杨玉环怎么进宫啊?您想想,杨玉环是武惠妃跟唐玄宗两个人生的儿子的媳妇儿啊!我不讲武惠妃,她杨玉环算干嘛的?所以您不能说我跑题了。

    咱们现在回过头来继续说武惠妃。尽管唐玄宗宫中女人无数,并为他生了好多孩子,您知道有多少?30个儿子,29个闺女,59啊。但在这59个子女当中,武惠妃就给他生了4男3女,7个孩子,想一想,这武惠妃确实了不起,她是唐玄宗所有的妃子当中生育最多的一个,当然,她生的孩子死得也多。武惠妃给唐玄宗生的第一个孩子,那是唐玄宗的第九个儿子,唐玄宗一看,还是你生的漂亮,既像我,又像你,全天下哪儿找这么漂亮的孩子去,给他起名叫李嗣一,嗣位的嗣,一二三的一,哪儿家里第九个孩子叫李嗣一的呀。这名你一想,嗣位的第一个选择,肯定是皇位继承人啊。所以这样的人不能让他活,生完了没过几个月,果然死了。没关系,死了一个李嗣一,咱再生李嗣二。转过年来,惠妃真又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叫李敏,刚才那孩子李嗣一是他的第9个儿子。这回生的李敏,是他的第15个儿子了,寡恩薄情不寡恩薄情,咱不敢说,朝秦暮楚您应该是瞧出来了吧,尽管说他喜欢武惠妃,但武惠妃怀孕这段,他也没闲着,要不然怎么能生出这么多孩子来呢。

    这李敏咱先管他叫李嗣二吧,这李嗣二比李嗣一还漂亮,当时的记载说“貌丰秀若图画”,玄宗高兴,赶紧给孩子办满月,办完满月这孩子死了。继续,咱再生,又生一个,这回女孩,上仙公主,你都给她起名叫上仙公主了,她还能在人间吗?生完了立马就成仙了,又死了。这个时候玄宗也发愁了:我说惠妃啊,你是咋回事啊,咱再生一个吧。再生一个就再生一个,惠妃赶紧又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唐玄宗的第18个儿子,叫李瑁(读作貌?)。聪明的已经听出来了,这李瑁就是杨贵妃的第一任丈夫。李瑁刚一出生,玄宗就想:我说惠妃,我估计十有八九你是克孩子的命,干脆你把这孩子给我,我给弄走,我可千万不能让你见着这孩子,有你没孩子,有孩子没你。结果唐玄宗马上就把这孩子给送走了,送哪儿去了呢?送到他哥哥那儿去了,唐玄宗是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他还有个哥哥宁王李宪。当时正赶上宁王李宪的妃子元氏也生一个孩子,正好有奶,当时皇帝下令,宁王李宪,你给我记着,我这孩子从今儿开始对外宣称是你跟你老婆生的,一下生出来俩,双胞胎,是你们家孩子!不是我们家孩子!你要敢跟别人说是我们家孩子,你瞅着!好好给我带,让你老婆多喂点我们家孩子!

    后来一看,这孩子死不了了,活七八岁还没死呢,玄宗赶紧地把他接了回来。接回来以后,给这孩子封一个王位,叫什么呢?叫寿王,长寿的寿。你呀,别的我不要求,就好好活着,千万别再死了。

王皇后之死

 

    武惠妃随后生的三个孩子都活了,且不用送出去就能活。生了一个盛王李琦,还有两个女儿,咸宜公主和太华公主。人家孩子总计四个,两男孩、两女孩。所以这个时候武惠妃开始恃宠而骄,逐渐不把皇后放在眼里,天天没事挤兑挤兑皇后。但是我们要注意了,中国所有王朝的规矩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皇后是六宫之主,母仪天下的,这里面所有的女人都必须归皇后管。所以皇后一看,你太不把我当回事了,尽管你会生,但你也得尊重我,我好歹是个皇后,所以没事就教训教训武惠妃。武惠妃这边必然也想,我白天打不过你,不敢打你,因为你是皇后,但是我有枕边风。她没事就跟自己的丈夫说,王皇后可坏了,天天欺负我,怎么怎么着,说了一大通坏话。她这么一说,唐玄宗就起了一个坏心,想彻底废掉王皇后。要是这样,那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当时他一想废,就去跟秘书监的一个叫姜皎的人商量,姜皎有个外甥比姜皎有名,他就是李林甫。

    我说姜皎,我想把皇后废掉,你给我查一查她都有什么过错,搜集一下情报,姜皎说好,您放心吧。掉头就派人告诉王皇后去了:皇后,他要把您废掉,您赶紧好好表现表现。王皇后马上就跑到皇上那儿去,我说皇上啊,我没得罪您,我得罪的只是您喜欢的女人,但是我在执行我的权力。即使您认为我们俩人是在争风吃醋而想废掉我,那您总要记着想当年您过生日那场事啊。您今天想废我,有点过了。一说当年过生日的事还不好废了,不好废就不废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一想,就搁两天吧,搁两天以后,他就知道是姜皎走漏消息了,派人查,果然如此,最后找个借口把姜皎贬到钦州,走到半路就死了。姜皎的弟弟也因此受到牵连,被发配到外面。又过了几年,这个皇上再次兴起了废后之念,不行,我还得废掉她。当时找宫里的人搞了一个调查,宫里头有成千上万的女人,可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一个人觉得应该废皇后,这人就是武惠妃,其她的人都认为王皇后是天底下最善良的一个女人,还是没法废。

    在这个时候,帮倒忙的人来了,谁呢?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他见自己的妹妹中宫地位动摇,心中很是忐忑不安。但王守一是个傻孩子,为什么说他傻呢?他不动心眼,他当时想的是皇上为什么要废我妹妹,就是因为她没给皇上生孩子?这样吧,我托人弄个信,打听打听怎么能生孩子。他觉得皇后要是能生一个儿子,就可以避免被废的厄运。于是,他在自己家中设坛祈神。这个时候,正好有一个叫明悟的僧人,知道了王守一的心思,便向王守一建议说:“皇后若想求子,应先祭拜南北斗,然后取一段霹雳木剖开,在里面刻上天地字以及玄宗的名字,合而佩之,便可得子。”不辨真伪的王守一立即信以为真,马上进宫,把这条消息告诉了王皇后。王皇后求子心切,也不辨好歹,一切照办。

    您知道这叫什么?搁在过去,叫“魇物”。“魇”,一个厌恶的“厌”底下搁一个“鬼”字。您看《红楼梦》里不有这事吗?拿一个小人扎好多针,这类东西是咒人死用的。王皇后不知道啊,马上就把这个“魇物”挂上了。

    王皇后刚把这个“魇物”挂上,武惠妃那边就知道了。武惠妃赶紧找唐玄宗并告知此事:皇上我告诉你,有人咒您死呢,您赶紧去。

    皇帝到了王皇后那儿,揪着王皇后脖子一看,果然如此:你还说什么,废掉。这边王皇后还解释呢:我这是想生孩子!你甭说了,谁都知道这是魇物,你随便找个人问问,这是不是魇物?你还生孩子?说啥呀。现在再调过头来找那个和尚,没了。

    所以有人说,哪儿来的和尚?就是武惠妃给找的,她把皇后给骗了。

    公元724年秋,唐玄宗亲手起草敕书,将王皇后废为庶人,又逼迫皇后兄长王守一与薛国公主离婚,随后赐他自杀。此时,弄巧成拙的王皇后又是懊悔又是伤心,在冷宫恹恹成病,于当年冬便死了。唐玄宗听到发妻死讯,追忆往事,也有些后悔,于是下令以一品之礼将她安葬于长安无相寺,但仍然没有恢复王氏的皇后名号。直到38年后的762年,代宗李豫继位,王皇后的冤案才得到昭雪,复尊王氏为皇后。

初次识寿王

 

    转眼间十一年过去了,公元735年夏,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到了出嫁的年龄,她嫁给了一个叫杨洄(读作huí)的人,这个杨洄跟杨贵妃还是亲戚呢。而正是这次大婚,使咸宜公主的哥哥和父亲,认识了同一个女人——杨玉环。所以说,咸宜公主是她哥哥和父亲的间接媒人。

    咸宜公主是唐玄宗和武惠妃的女儿。唐玄宗共有29个闺女,他并不是对每个都好。比如寿安公主,因为在娘肚子里呆的时间不对头,唐玄宗就很嫌恶,让她迁出京城。而咸宜公主,皇帝就肯为她破例。本来按规定,公主的食封户是五百户(就是用五百户的赋税来供养),但咸宜公主加到了一千户。此例一开,其他公主也闹,结果全都加到了一千。咸宜公主本是个平淡的人,不过她周围的人和事颇不安宁。

    我们再说咸宜公主嫁给的杨家。杨家本身是隋朝的皇族,但是隋朝灭亡以后呢,这杨家有的落难了,有的升迁了。升迁的就有杨洄的父亲杨慎交,杨慎交升迁以后,他居然讨了唐中宗的女儿做老婆,生了一个孩子叫杨洄,现在杨洄又转过头来,想娶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

    不过我们要注意,这个杨洄在历史上一直是以恶的面貌出现的,是坏人,他天天拍武惠妃的马屁,说太子李瑛、关王等等这些王的坏话,这样一来,武惠妃就又有了一个帮手,外面有李林甫,家里有杨洄。

    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唐肃宗赐杨洄自尽,也算为太子李瑛他们报了仇。此后的咸宜公主改嫁给了崔嵩。后来崔嵩去世,她再也懒得做寡妇了,在京城建了个道观,叫咸宜观,出家做了老道姑,一直活到784年唐玄宗的曾孙当政时期。

    咸宜公主曾经修行过的咸宜观此后发生过很多香艳故事和骇人命案。当然,那个时候咸宜公主已经死去多年,道观空置着也是浪费,便收留了一些官僚家的闺女来此修行。这些女孩,贞静的也有,但更多的是一些不安分守己的人。比如鱼玄机,她是女诗人,写的都是情诗,也不知道作诗是为了调情,还是调情为了作诗。按现在的说法,她是用身体写作的女人。从唐代到当代,不少男性文人都把她当成性幻想对象,相传咸宜观就是她的风月场所。她杀了婢女绿翘,因为绿翘竟敢比她还风流。她把绿翘尸体埋在花树下,天天若无其事地赏花。最后,一位客人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因为绿头苍蝇总在树下嗡嗡转。案发后,鱼玄机被处斩。

    话题转回来,我们继续说咸宜公主与杨洄的婚礼。就是在咸宜公主与杨洄结婚的这天,双方的家人都来了,杨玉环作为新郎的家人,成为新娘子的伴娘。就在她跟随新娘其后静默走着的时候,结果就被一个人发现了,发现她的人是谁呢,是咸宜公主的同父同母的哥哥,寿王李瑁。

嫁入寿王府

    寿王李瑁本来是参加妹妹的婚礼,一看这姑娘很漂亮,眼睛都不会动了,回过头来,赶紧跟自己的妈妈说,妈妈您看那姑娘漂亮吗,我就要娶她。当时的惠妃一看,是挺漂亮的,那就行吧。然后惠妃转过头来再跟自己的先生唐玄宗李隆基一商量,李隆基说,你们俩都觉得好就行。当然后来他发现,这娘儿俩眼光没错,要是早知道,就不让他们结婚,让她跟我好了。

    咸宜公主的婚礼,是在公元735年的夏天,到了冬天,杨玉环就正式进入大唐王朝的宫廷之中,和寿王李瑁结婚了,这一结婚不要紧,她和寿王李瑁与唐玄宗李隆基这对父子之间联绵不断的感情纠葛就正式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