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机场到市区距离:中华英才《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36:00

     

朝鲜族抗日女杰金顺姬

  金顺姬(19101932),女,朝鲜族,吉林省安图县小沙河村人。

  金顺姬生活的童年,东北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践踏与蹂躏。她耳闻目睹了日寇的种种野蛮暴行,对日本帝国主义产生了刻骨的仇恨。在朝鲜族革命者的影响和教育下,她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她常同小伙伴一起冒着生命危险破坏敌人的通讯设施。长大后,她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中。无论是站岗放哨、传递信息情报,还是拥军支前、肃特消奸,她都站在斗争的前沿。她工作认真负责,勇敢机智,显示了出众的才能。

 

  1930年,20岁的金顺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延边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

 

  19312月,金顺姬遵照党的指示到抗日根据地吉林省和龙县药水洞村任妇女委员,从事抗日宣传和组织工作,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斗争。药水洞村座落于一个小山坡上,紧靠日寇据点。常常遭受日寇的“扫荡”。在极其艰苦的斗争环境中,金顺姬勇敢地挑起革命重担,成为村里的领导骨干。

 

  在金顺姬的领导下,药水洞的抗日斗争迅速开展起来。她组织群众为赤卫队送粮食、盐及衣服等必需品。积极配合赤卫队的行动,使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主动出击,袭击敌人据点,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金顺姬还动员群众捐资办小学,让孩子们读书学文化,并开办夜校,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启发他们的觉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更疯狂地掳掠延边各族人民,中共东满特委发动各族群众展开轰轰烈烈的“秋收”斗争。金顺姬组织群众,同反动地主展开斗争,决不缴纳租粮,把粮食坚壁起来支援赤卫队。

 

  1932年春,因连年战乱致使田园荒芜,加上日寇的大肆掠夺。药水洞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抗日军民饥寒交迫,陷入困境之中。而此时的日本侵略者又调集重兵组织“讨伐队”,要对东满实行大规模“扫荡”,血腥镇压抗日群众,妄图消灭抗日力量。为保存革命力量,东满特委决定赤卫队和部分干部撤离根据地。怀有身孕的金顺姬,为了不给组织增添负担,不顾个人安危,继续留在村里,领导群众坚持斗争。

 

  193233日,“讨伐队”疯狂闯进药水洞村。次日,敌人逐家逐户寻找粮食。搜捕赤卫队和地下党组织,放火烧学校、民房,一时浓烟滚滚,全村笼罩在阴森恐怖之中。一无所获,气急败坏的敌人将全村群众集中到村头广场,严刑拷打逼供,企图找到粮食和赤卫队的线索。乡亲们在皮鞭拷打面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为使群众免遭进一步的迫害,金顺姬挺身而出,毅然咬断舌头,将满口的鲜血和咬掉的舌头啐到敌人脸上。残暴野蛮的敌人仍不肯放过她,又逼她写出情报,她又毅然决然地咬断食指,以示共产党人保守党的机密的钢铁决心。无计可施的敌人将她和几位抗日志士投入火中,用机枪疯狂扫射。年仅22岁的金顺姬英勇就义。

 

  深受群众爱戴的抗日女英雄金顺姬,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向世人昭示了中国人民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

 

  马本斋(19011944),原名马守清,回族,河北献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

 

  马本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东辛庄。少年时代随父亲到东北,投身奉军(东北军)。1924年在东北讲武堂毕业后,从士兵升到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还乡务农。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马本斋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率领弟弟和几十名群众在家乡组织了“回民抗日义勇队”。他们的行动受到了孟庆山领导的“河北游击军”的支持,很快扩充、改编为“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19385月,与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领导的回民干部教导队合并为回民干部教导部队,马本斋任总队长。19389月,部队在河间整编时扩大到六七百人。10月,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志愿书上写道:“我决心为回回民族的解放奋斗到底,而回回民族的解放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

 

  1939年日寇扫荡华北,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河间、青县、沧县地区转战,并帮助“回民抗战建国会”组织伊斯兰小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日寇对冀中根据地的扫荡中,与八路军主力纵队和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协同作战,消灭土匪武装第六路。回民支队威震冀中平原,有“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之誉。

 

  1940年,马本斋指挥部队使用围点打援战法取得衡水康庄战争的胜利,又组织精干的小分队巧取深县榆科伪军据点,巩固了队伍。1941年,日军血洗东辛庄后抓住马母,为了不让敌人利用自己牵制儿子,马母痛骂汉奸绝食而死。马本斋得知后抑制着悲愤的感情,识破敌人的一次又一次诱降骗局。

 

  19426月,马本斋率回民支队转移到冀鲁豫边区。后任八路军冀鲁豫第三军分区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采用游击战术,率部在冀鲁豫平原上进行了大小数百次的战斗,取得了“反扫荡”战斗的多次胜利。他勇谋兼备,注意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民族平等政策,在冀鲁豫地区为粉碎日军扫荡、建立巩固的抗日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长期的战争生活中,马本斋积劳成疾,194427日在山东省莘县不幸病逝,年仅43岁。

 

  党中央在延安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总参谋长叶剑英高度赞扬了他光辉的斗争经历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毛主席写下了“马本斋同志不死”,周恩来副主席题词“民族英雄,吾党战士”,朱德总司令挽联“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将马本斋的故乡命名为“本斋回族自治县”。1954年将他的遗体迁至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东北抗联的创建者周保中

 

  周保中(19021964),原名奚李元,奚绍黄。白族,云南大理县(今大理市)人。

 

  1917年,周保中入滇军当兵,参加讨伐袁世凯的护国运动。后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7期工兵科学习,学到了系统的军事理论和知识,受到严格的军事训练,走上革命道路。

 

  1924年,周保中从讲武堂毕业,先后在国民党第六军任营长、副团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长、副师长、少将军事参议等职。北伐军进攻南京时,他率部奇袭雨花台,占领军事要地。在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以骁勇善战名冠六军上下,成为北伐军中年轻而又有勇有谋的指挥员。

 

  1927年,周保中加入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七?一五”叛变革命后,周保中经受了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的严峻考验。同其他共产党人一起,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1928年,他到上海中共中央军委工作。年底被派往苏联莫斯科,进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国际列宁学院等院校学习,系统学习了共产主义理论和军事理论。1931年回上海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中央军委特派周保中到东北组织抗日武装,开辟革命根据地。自此开始了他长达14年的抗战生涯。

 

  19322月,周保中担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3月,到宁安组织领导吉东地区的抗日斗争。指挥了著名的马桥河等战役,给日寇以重创。1933年,他与胡泽民、王毓峰组成党委,重新整编自卫军,灵活机智地打击敌人。次年,在宁安联合其他抗日武装,成立了宁安反日同盟军(后改为绥宁反日同盟军),周保中任军事委员会主席。他协调各部,采用“化整为零”、“避实击虚”等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同日伪军周旋,战斗三十多次。开辟宁安抗日游击区。

 

  19352月,反日同盟军改编为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周保中任军长兼党委书记。同时与杨靖宇、赵尚志等抗日将领着手组建由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19362月,周保中率领的第五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他任军长。在他的正确指挥下,部队声势浩大,战斗力极强,团结了牡丹江上游的抗日队伍,并联络和支援各抗日联军,协同作战,一起度过难关。19373月,他成功指挥了依兰围城打援的战役,消灭日伪军3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威震东北。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对抗日联军发起疯狂的“大扫荡”。面对复杂的形势,东北抗日联军11个军组合为三路军,周保中任第二路军的总指挥兼政委,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193811月,日寇调集70余万日军,对我抗日联军进行拉网式“搜剿”,轮番轰炸、扫射。周保中指挥部队英勇还击,但力量悬殊,伤亡惨重,许多抗联将领英勇牺牲。在此危难时期,周保中一方面以大无畏的精神鼓励战士,经受住一切艰难困苦的考验。一方面,处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置生死于度外。在战斗中多次负伤,一次战斗中肠子被打出,他将其装回腹部,继续坚持战斗。战士们被他的勇敢精神和刚强意志所感染,在极其险恶的条件下保持了顽强的战斗力。

 

  1940年后,形势更加恶化,在敌人铁桶般的封锁包围中,抗日联军同党、人民失去了联系,没吃没穿,只得靠山果、野菜甚至树皮、草根充饥,露宿于冰山雪地之中。还要随时与日寇作战。1942年,在苏联的安排下,周保中率部进入苏联境内进行整训。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成立了抗联教导旅,他任旅长。他组织部队进行军事训练,学习各种战地技术,为夺取胜利培训了一批高素质的指战员。

 

  19458月初,抗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周保中将一批指战员空降到敌人后方,收集情报,发动群众,为苏军进军东北,消灭日寇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成立新的东北党委会,他任书记。将抗联分为50多个工作组,分赴东北各城市进行接管工作。

 

  抗战胜利后,周保中立即投入到解放东北的斗争中,先后担任辽吉军区司令员、吉林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和吉林省政府主席等职,为东北的解放立下不朽功勋。

 

  1949年底,周保中奉命回云南工作,任云南省军政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府副主席和昆明市军管会副主任以及中共云南省委委员、统战部长、省政府党组书记和省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等要职,为云南各项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1954年后,周保中当选为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

 

  1955年,周保中因功勋卓著,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后又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594月,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

 

  1964222日,周保中在北京病逝。他一生为革命转战南北,为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他是中国共产党员学习的楷模。

     

 

朝鲜族抗日英雄李红光

 

  李红光(19101935),朝鲜族。又名李弘海,李义山,朝鲜京畿道龙任郡丹参洞人。因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残酷压榨,1926年,李红光一家迁居我国吉林伊通县留沙咀子屯。他勤奋好学,不仅能说流利的汉语,还精通日语。

 

  1927年,李红光参加伊通“农民同盟”和“青年同盟”,开始有组织地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接受革命思想,并积级投入到反对日本侵略者和军阀、地主的斗争之中。

 

  1930年,李红光在伊通县三道沟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他被选为中共伊(通)双(阳)特别支部组织委员。1932年,当选为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委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被日寇的铁蹄践踏。东北人民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号召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中共磐石中心县委遵照省委指示,成立了武装赤卫队,又叫“打狗队”,李红光任队长。这是党在南满地区领导抗日武装的开始。他率队配合磐石地区的农民运动,开展打击地主、分粮济贫、处治汉奸等工作,并营救被捕的抗日会员、保卫中心县委的安全。

 

  1932年初,“打狗队”改编为游击队,李红光继任队长。同年43日、51日和57日,李红光率领磐石县蛤蚂河子朝鲜、汉等族农民发动反日大暴动。他们破坏铁路、桥梁,给日本殖民主义者及走狗以沉重打击。尤其是57日的暴动,参加的朝、汉群众达1000余人,后来迅速扩大到4000余人,波及双阳、伊通、磐石三县,抓获50多名日本走狗,没收地主粮食1000多担,震撼了三县的日伪统治集团。

 

  19326月,中共磐石县委将赤卫队和暴动农民骨干30多人编为“磐石工农义勇军”,李红光任队长。他将从《孙子兵法》中学得的知识运用于战斗中,灵活机智地开展游击战争。11月,杨靖宇受党委派到吉海铁路沿线视察指导工作,整编了磐石革命武装,队伍迅速扩大。19331月,磐石工农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下设三个大队,一个教导队,杨靖宇任游击队政委,李红光任教导队政委,成为杨靖宇的得力助手。游击队在他们的领导指挥下,以玻璃河套、红石砬子为中心抗日根据地,在双阳、伊通、磐石、海龙、桦甸等广大地区与敌人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从1933129日至430日,连续4次粉碎日伪军的“围剿”。交战60余次,歼敌1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游击队自身不断发展壮大。杨李威名大振,令敌人闻风丧胆。

 

  同年9月,南满游击队正式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李红光任参谋长。10月至12月间,日军调集重兵,疯狂“讨伐”,企图消灭独立师。杨、李率队坚持游击战争,不断主动出击,打击日伪军,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的进攻,开辟了以龙岗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19344月,东北抗日军联合指挥部成立,杨靖宇被选为总指挥,李红光任参谋长。这样,包括独立师在内的17个抗日武装改编成八个抗日支队,由联合指挥部统一领导,开展抗日斗争,大大加强了南满地区的抗日武装。117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李红光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

 

  19352月,李红光率队袭击日寇军需品储存地东兴镇。他采取调虎离山战术,突然袭击敌驻地,歼敌数十人,缴获大批军需品,大获全胜,在军事上、政治上沉重打击了敌人。5月,李红光率所部少年连和五团200多名战士,越过老岭,到本溪、桓仁一带组建骑兵队。当部队行至兴京县老岭时,与日本守备队200多人不期而遇,双方激战,李红光指挥战士勇敢反击,不幸胸部中弹,因伤势过重,失血太多,抢救无效而壮烈牺牲,年仅25岁。

 

  李红光在短暂的一生中,致力于抗日战争。在战斗中,他沉着机智,身先士卒,获得战士们的爱戴和拥护。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率部出奇制胜,屡立战功,沉重打击了日本殖民主义者,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精神永存人间。

     

 

抗联名将陈翰章

 

  陈翰章(19131940),满族,吉林敦化人。抗日战争时期著名抗联将领。

 

  陈翰章自幼性情刚毅,聪明好学,曾被誉为敦化的“小才子”。1927年夏,他进入敖东中学,开始接受反帝爱国思想。很快就成为学生自治会负责人之一,并主编校刊《敖中》,撰写和发表宣传爱国思想的文章。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陈翰章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29月,他投笔从戎,参加了东北救国军,任前方司令部秘书。同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救国军中秘密党组织的基层负责人之一。1934年,陈翰章被党组织派往关内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活动。

 

  1935年,陈翰章回到东北,脱离抗日救国军,加入到抗日联军的队伍之中。以后历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二师参谋长兼师党委书记,第二军第五师师长、党委书记、中共南满省委委员、抗联第三方面军指挥等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率部转战于镜泊湖等吉黑两省交界地区,同敌人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1940年秋,敌人调重兵围剿陈翰章部。在雪野寒冬,给养匮乏的严重形势下,他毅然决定亲自率领60余人的小分队留守镜泊湖地区牵制敌人,掩护三方面军主力突围转移。同年12月,由于叛徒出卖,小分队被敌人包围。在生死关头,陈翰章拒绝了敌人的劝降,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积极掩护其他同志奋力突围,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8岁。

 

        镜泊湖水清亮亮,

        一棵青松立湖旁。

        喝口湖水想起英雄汉,

        看见青松忘不了将军陈翰章。

 

  这首至今仍流传在东北地区的民歌,表达了人民对抗日英雄陈翰章的深切怀念。

     

革命先烈多松年

  多松年(19051927),又名多寿,蒙古族。1905年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一个劳动人民家庭。少年时代在家乡读私塾,后来在归绥(今呼和浩特)中学学习。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多松年在归绥参加了学生反帝爱国运动。在斗争实践中逐渐接受了新思想。1923年秋,同李裕智、乌兰夫、奎壁、吉雅泰等蒙古族青年一起来到北平(今北京),进入蒙藏学校学习。在革命先驱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人的领导和帮助下,逐渐懂得了革命真理,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4年,多松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任蒙藏学校团支部书记。同年,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蒙古族的早期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之一。1925年,他负责创办了蒙古族地区的第一个革命刊物《蒙古农民》,通过文章、歌曲、漫画等各种形式,向内蒙古蒙汉各族人民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治主张和民族政策,指出蒙古民族求解放的正确道路。

 

  1925年秋,多松年受党组织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翌年秋回国,任中共察哈尔特别区工委书记。19274月,作为察哈尔、绥远两区的代表,到武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4?12”反革命政变后,他不顾个人安危,一面设法营救被捕同志,一面积极重建党的组织,后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

 

  多松年被捕后,奉系军阀如获至宝,使用酷刑威逼和利诱等各种手段,妄图从他口中得到内蒙古党组织的情况。多松年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最后被敌人用数十厘米长的5根铁钉钉死在张家口大镜门前的城墙上。当晚,同志们取下他的尸体,将他埋在万泉山下。这位年仅22岁的革命烈士,将永远活在各族人民的心中。

     刘三姐与“三月三”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人物。其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明清以来,有关她的传说与歌谣文献记载很多。壮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与歌谣更为丰富。

 

 

“三月三”对歌

 

  据传刘三姐为唐代壮族农家女,年幼聪颖过人,被视为“神女”。十二岁能通经传,指物索歌,开口立就。自编自唱,歌如泉涌,优美动人,不失音律,故有“歌仙”之誉。十五岁时聘于林氏,唐开元十年(722年),为抗拒林氏逼婚,与情人张伟望出奔,不知所终。民间多以为双双成仙而去。广西宜山壮族传说,刘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3年),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12岁即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后曾到附近各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但短则一日,长则三五天,个个罄腹结舌,无歌相对,无言以答,羞赧而退。然而她的才华却遭到流氓恶霸的嫉恨,后被害死于柳州。传说她死后骑鲤鱼上天成了仙。也有的说她在贵县的西山与白鹤少年对歌七日化而为石。还有的说财主莫怀仁欲娶她为妾,三姐坚决反抗,莫买通官府迫害三姐,三姐乘船飘然而去,等等。

舞蹈

 

  虽然传说不一,但千百年来壮族人民对她的尊崇与热爱之情却是一致的。现在,广西很多地区都立有刘三姐的塑像或刘三姐庙。每当有新的壮歌集问世,必先捧一本供在她的像前。有些地方的歌圩,第一项议程是抬着她的像游行。壮族人民尊她为“歌仙”,至今还有“如今广西歌成海,都是三姐亲口传”的传颂。

  “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每年的这一天,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及其他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节。歌节期间,除传统的歌圩活动外,还要举办抢花炮、抛绣球、碰彩蛋及演壮戏、舞彩龙、擂台赛诗、放映电影、表演武术和杂技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另外,各种商业贸易、投资洽谈等活动亦逐渐增加,形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风尚。届时,岭南壮乡四海宾朋云集,歌如海,人如潮。那不绝于耳的嘹亮歌声,寄托着人们对歌仙刘三姐的思念和对丰收、对爱情、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

  宗喀巴(13571419),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西藏佛教史上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和佛学大师。P0147 宗喀巴像

 

  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藏族,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人。藏语称“湟中”一带为“宗喀”,故尊称为宗喀巴。7岁时,宗喀巴被父母送至青海化隆县甲琼寺出家,从噶当派高僧顿珠仁钦学习显密经典。精心研究藏文、显教经论、密法等。明洪武五年(1372),宗喀巴前往卫藏继续深造,到各教派寺院,向名师大家学习,潜心钻研各种佛学理论。九年(1376),他开始攻读显教重要论著,向萨迦派仁达瓦学《俱舍论》、《集论》、《入中论》,向顿桑瓦学《量释论》。在觉摩陇跟罗赛瓦学习经文,学习邬由巴的《量释论译注》等。十四年(1381),宗喀巴回到前藏,先后到止贡、桑朴、孜塘等寺进行立宗答辩。十八年(1385),跟从布顿弟子学密宗经典注疏。从楚臣仁钦受比丘戒。在这20余年间,他进步非常大,精通因明、般若、中观、俱舍、律学等理论,同时,全面了解了其他各教派的典籍教理,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思想体系。

 

  在藏期间,针对当时藏传佛教戒律松驰的现状,宗喀巴建议宗教改革,要求喇嘛遵守戒律,重苦行,禁娶妻。并制定了僧人的生活准则、寺院的组织体系、学经程序和是非标准等等,赢得众多信徒的爱戴和拥护,也增强了藏传佛教的社会职能。后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吸收其它教派的一些内容,创建了格鲁派。“格鲁”意为“善规”,因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又称黄帽派,简称黄教。黄教对藏传佛教其他各派影响极深,逐渐成为诸派中发展最迅速,势力最大的教派。

 

  永乐六年(1408),宗喀巴受阐化王札巴坚赞之邀,到仲不垅为各寺僧众讲授《菩提道次第广论》及《密宗道次第广论》等。七年(1409),在西藏帕竹地方政权支持下,在拉萨大昭寺举办大型祈愿法会“默朗钦摩”(汉语称为“传大召”或“传召大会”)。声势浩大,并从此形成传统。会后,在拉萨东修建甘丹寺,作为自己及弟子传法的根本寺院,并创立了严密的寺院组织。每年法会期间,喇嘛们进行辩论和考试,建立起格西学位制度。

 

  十三年(1415),宗喀巴应明成祖邀请,派亲近弟子释迦也失赴明都朝谒,加强了西藏与中央王朝的联系。十七年(1419),授意释迦也失主持兴建色拉寺。同年,在甘丹寺圆寂。

 

  宗喀巴的学问博大精深,一生著述非常丰富,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菩萨戒品释》、《事师五十颂释》、《密宗十四根本戒释》、《中论广释》、《辩了不了义论》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两部著作。在这两部著作中,宗喀巴比较完整地论述了他的佛学思想,为创立格鲁派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认为戒律为第一要义,修习要遵从由显到密的次第才会获得良好效果。黄教区别于其他教派寺院的突出特点,是有计划、有系统的教学组织。

 

  宗喀巴弟子众多,最著名的有扎希贝丹、释迦也失、根敦主巴等。他们继承和发扬了宗喀巴的思想体系。使格鲁派继续得到世俗政权的支持,并逐渐形成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

     藏医学的集大成者宇妥?云丹贡布

  宇妥?云丹贡布(708—?),亦作宇妥?元丹贡布,唐吐蕃时期杰出的医学大师,藏医学的奠基人。

 

  公元708年(唐景龙二年),宇妥?云丹贡布出生于拉萨堆龙吉纳(今西藏堆龙德庆)的医学世家。曾祖父洛哲希宁为藏王松赞干布御医,祖父斋杰加嘎尔巴札是藏王芒松芒赞御医,父宇妥?琼布多杰为藏王赤都松御医。

 

  宇妥?云丹贡布天资聪慧,3岁时,即随父学藏文、读经学医。5岁时学《甘露化学》和《药师佛修习法》等佛教密乘,并开始随父行医,10岁任吐蕃王子赤松德赞御医。

 

  宇妥?云丹贡布25岁时,离开家乡,遍访名师,足迹遍布阿里、山南、康定等地,甚至远涉尼泊尔、天竺(印度)等邻近国家和内地五台山,探索钻研医学。他广投名医,善于吸收百家之长。曾拜著名的汉地名医东松冈瓦为师,学习治疗癫症、痉症、狂犬症等医术;得尼泊尔名医达纳释拉哈所授《热症特殊治法》、《喘症休息疗法》。拜天竺名医班钦?旃陀罗比为师,听受《医续目录?明灯》等;师事名医美旺,听受《体腔穴窍分指》、《刀针关键锁钥》等医学论著,积累并掌握了众多医学原理,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医学知识,对其一生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返回吐蕃后,宇妥?云丹贡布四处行医治病,广授名徒,培养医生,搜集民间验方,炮制成药,功绩卓著。45岁时,他以吐蕃医学为基础,博采汉医学、天竺医学所长,历经十年,编著完成了藏医学发展史上的巨著——《四部医典》,奠定了藏医学的理论基础,创立了较为完整的藏医学体系。

 

  《四部医典》又称《医方四续》,藏语称为《居希》。内容丰富,对基础理论、生理解剖、诊断、治疗、药物等诸多内容都有精辟论述。通过后人多次增补、注释,并绘制成一套大型彩色挂图,内容越发详细、明了、形象。该书采用诗体语言,将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对每一种病都从病因、分类、症状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具体论述,深受藏族人民欢迎。历经千年,经久不衰,至今仍是经典式医著,成为藏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四部医典》不仅在国内产生重大影响,有汉文译本,而且还引起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曾被译成俄文、蒙文等版本,对国际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宇妥?云丹贡布还撰写了《实践明灯》、《经验明了》等30余部医学论著,奠定了藏医学完整的理论基础,成为祖国医学的瑰宝。

 

  宇妥?云丹贡布为藏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辉煌的成就,被藏族人民称誉为“医圣”、“药王”。相传他活了一百多岁。

     

农学家鲁明善

  鲁明善(12711368),名铁柱,字明善,以父名为氏。13世纪初期的畏兀儿人(维吾尔族),祖籍西域,在中原从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鲁明善出身于书香兼重臣之家,父迦鲁纳答思官至翰林学士、大司徒,是元代著名的翻译家,通晓畏兀儿、汉、藏、印度多种语言文字。鲁明善自幼随父习读。公元1314年,到寿春郡(治今安徽寿县)做监察官,后调到京师,在刑部任司法监察。以后又曾任靖州路(治今湖南靖县)、安丰路(治今安徽寿县)达鲁花赤(蒙古语,“镇守官”之意)。

 

  鲁明善出任安丰肃政廉访使,兼劝农事。他继承和发展我国周秦以来的农本思想,认为以农桑为本,才能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社会才会长治久安。在任期间,他视察江淮一带农情,研讨诸农书,编纂了《农桑衣食撮要》(又名《农桑撮要》、《养民用宜》二卷)。

 

  《农桑衣食撮要》分上、下两卷,是一部按“月令”体裁撰写的农书,列有农事208条,约15000字。内容丰富,书中按月列举出应做的农事,包括农作物、蔬菜、果树、竹木等的栽培,家禽、家畜、蜂、蚕等的饲养,农产品的加工、贮藏和酿造等,都加以详细记述。文字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既吸收了古人的生产经验,又总结了当时农民群众的先进技术,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对元代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且既继承了汉族地区的农业生产的优良传统,又发扬了少数民族在农牧业生产上的好经验,充分集我国各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于一体,实用性强,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优秀的农书。

 

  在此书中,鲁明善强调建立和巩固农桑为本的思想,提出政府在发展农桑生产上加强技术指导,反对当时废农为牧的错误主张。强调正确利用天时地利之宜,不误农时,实行多种经营,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要求既要取得地利,也要保持水土,增加土地肥力,切不可破坏性和掠夺性地使用土地。他还提出在发展生产和实行多种经营的基础上,力争兼收“货卖”之利,主张发展城乡间的商品交换,这是取得更大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鲁明善还提倡勤俭奋斗,“一生之计在勤”、“居家以勤谨为先”等思想一直激励人们勤俭持家。

     

元代帝师——八思巴

  八思巴(12351280),又译作帕克思巴、八合思巴、拔思发等,本名罗追坚赞。藏族政治家、佛学大师,藏传佛教萨迦派第5代祖师,元代首任帝师。

 

  八思巴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慧过人,通晓佛学,相传3岁时就能口诵莲花修法,8岁能背诵经文,9岁时就在法会上给别人讲经说法,故被称为“八思巴”(“圣者”、“神童”之意)。

 

  南宋淳祐四年(1244),八思巴与其弟恰那多吉随伯父萨班赴凉州(今甘肃武威)谒见蒙古窝阔台汗之子阔端。十一年(1251),应召赴六盘山谒见忽必烈。八思巴以其渊博的学识和谦虚谨慎的美德,赢得了忽必烈的赏识。他备受崇敬,被尊为“上师”。同年,萨班病逝,八思巴继为萨迦派新法王。自宝祐元年(1253)随侍忽必烈,忽必烈及王妃、子女皆从其受密教灌顶,皈依藏传佛教。

 

  宪宗七年(1257),八思巴到佛教圣地五台山朝拜,成为第一个朝拜五台山的藏传佛教领袖人物。

 

  元中统元年(1260),八思巴受封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元法主,管理全国的佛教事务。同时,根据道路情况,设置驿站,保证道路的畅通,为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有效控制和施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沟通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至元元年(1264),八思巴以国师身份兼领总制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及藏区事务,成为中央政权的藏族高级官员。二年返藏,为元朝在卫藏建立地方行政机构。建立起藏族史上著名的政教合一政权――萨迦地方政权。该政权代表元朝中央政府有效地行使着对西藏地方政教事务的管理。六年(1269)返大都(今北京),献所创制蒙古新字——“八思巴字”,颁行全国。次年升号“帝师”,加封“大宝法王”,赐玉印,统领西藏十三万户。

 

  至元十三年(1276),由真金太子护送返萨迦,兴办曲弥法会,任萨迦寺第一代法王,僧俗并用,军民兼及,此为西藏实行贵族僧侣统治之始。至元十七年(1280),在萨迦南寺的拉康喇让圆寂。忽必烈追赐他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为表彰他一生的功绩,忽必烈还在大都为他修建了舍利塔,供人们瞻仰。元仁宗时,又为他修建了帝师殿。

 

  作为佛学大师,八思巴一生著述颇丰,有30多种,传世之作有《萨迦五祖集》。他生前还将内地的印刷术、戏剧艺术等传至西藏,将藏族的建筑和雕塑技术介绍到内地,促进了内地和西藏之间及汉、藏、蒙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作为政治家,他协助元朝实现了对西藏的统治,为今日中国版图的确立,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族科学家札马鲁丁

 

  札马鲁丁,又译作扎马鲁丁、扎马剌丁、札马剌丁。生卒年不详。元代著名天文历法学家,以制造天文仪器及编纂历法和地志闻名于世。

 

  札马鲁丁原是西域人波斯马拉加天文学家,宋末元初来到中国。忽必烈继位后,札马鲁丁任职于司天台,主持制定《万年历》。至元四年(1267),他依据伊斯兰教历法撰著《万年历》,由忽必烈颁行天下,在元代一直为人民所采用。同年,他在元大都(今北京)设观象台,并创制出7种天文观测仪器:①咱秃哈喇吉(波斯名,汉译为浑天仪、多环仪),是用来观测太阳运行轨道的仪器;②咱秃朔八台,汉译为方位仪,是观测星球方位的仪器;③鲁哈麻亦凹只,汉译斜纬仪,是用来观测日影,定春分、秋分的仪器;④鲁哈麻亦木思塔余,汉译平纬仪,观测日影,定夏至、冬至的仪器;⑤苦来亦撒马,汉译天球仪,或译为浑天图,即天文图像模型;⑥苦来亦阿儿子,汉译地球仪;⑦兀剌都儿剌不定,汉译观察仪,今译为星盘,观察昼夜时刻的仪器。这些仪器设计巧妙新奇,准确精密,反映了回回天文学的研究达到了很高水平,尤其是他制造的地球仪,是我国第一架地球仪,在地学上体现了一个环球思想,也促进了中外天文学方面的交流。

 

  至元八年(1271),元世祖忽必烈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五一牧场境)建立了回回司天台,将上述回回天文仪器安放在上面,任命札马鲁丁为提点(相当于今台长),职责是用西域仪器观测天象,编制回回历。这里成了1314世纪中国研究阿拉伯天文学的中心,对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后来科学家郭守敬编制更先进的《授时历》时,曾参用了回回历法,有了新历之后,《回回历》仍与之并行天下,仅1328年官府印制出售的《回回历》就达5257册之多。札马鲁丁等人传入中国的《积尺诸家历》48部、《速瓦里可瓦乞必星纂》4部、《海牙剔穷历法段数》7部等回回天文书,也都是郭守敬的重要参考资料。

 

  札马鲁丁在地理学方面的贡献也是巨大的。至元二十三年(1286),忽必烈任命札马鲁丁为集贤大学士、在奉大夫,行秘书监事,主持纂修《大元一统志》,历经18年,于1303年完成。全书600册,1300卷,是我国古代由朝廷主持编辑的第一部全国地理志――元代官修地理总志,卷帙浩繁,前所未有。书中附有彩色地理图和一幅《天下地理总图》。

 

  札马鲁丁是把伊斯兰教天文历法较全面介绍给中国的第一人,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札马鲁丁等人传入中国的阿拉伯世界的学术文化也是广泛的,包括天文、数学、化学、力学、医药、地理、哲学等诸多方面。如《四劈算法段数》(数学书)、《忒毕医经》(医书)等,其中《四劈算法段数》十五部,据考可能是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十五卷的最早汉文译本,还有《诸般算法段目仪式》(即《几何学书》)等典籍的传入,使中国数学在元代得以突飞猛进,填补了中国算学之一大空白。

     

 

著名诗人萨都剌

  萨都剌,元代著名诗人,字天锡,号直斋,回回人。其先世是大食(今阿拉伯)人。其祖父萨拉布哈与父阿鲁赤于13世纪随蒙古军东来,先后镇守云(今河北赤城北)、代(今山西大同、代县)诸地,后居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西北)。故萨都剌为雁门人。关于他的生卒年月,文献记载不详,或说1271136812721348,或127713551300134813081355

 

  萨都剌自幼聪慧,善于文词。泰定四年(1327),萨都剌考中进士,次年出任镇江路京口录事司达鲁花赤,以后历任江南诸道御史台掾史、闽海福建肃政廉访司知事、燕南道河北肃政廉访司经历等。萨都剌生性耿直,为官清廉,有许多善政,他提倡开仓济贫,公平买卖,惩治豪强,甚得民心。晚年,萨都剌寓居武林(今杭州),常游历山水。后入方国珍幕府。

 

  萨都剌工诗善画。他的诗风格多样,体裁多种。写自然景物、边塞风光的诗,亲切动人,细致入微;咏史怀古,揭露、讽刺当时社会状况的诗,气势奔放,借古喻今,表现出对现实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宫词,则清婉、雅丽、细腻。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雁门集》八卷、《萨天锡诗集》、《萨天锡逸诗》、《石林集》、《西湖十景词》等诗集。

 

  萨都剌的《早发黄河即事》、《鬻女谣》、《征妇怨》、《织女图》等诗篇,以对比手法,谴责了剥削阶级的骄奢淫逸,表达了对苦难百姓的深切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无情鞭挞,“哀民生之多艰”,成为折射当时社会真实面貌的一面镜子,被世人誉为“诗史”。如《鬻女谣》:

       道逢鬻女弃如土,惨淡悲风起天宇。

       荒村向日逢野狐,破屋黄昏闻啸鬼。

       人夸颜色重金壁,今日饥饿啼长途。

       悲啼泪尽黄河干,县官县官何尔颜。

       金带紫衣郡太守,醉饱不问民食艰。

       传闻关陕尤可忧,旱荒不独东南州。

       枯鱼吐沫泽雁叫,嗷嗷待食何时休。

 

  该诗描写了天历年间关陕、两河、东南等地旱灾后,饥民背井离乡,卖儿卖女,饿殍遍野的悲惨状况。以对比手法,谴责了当权者的骄奢淫逸,揭露了贫富不均、官民对立的社会尖锐矛盾,表达了对苦难灾民的无限同情。

 

  《早发黄河即事》揭露了当权者朝欢暮乐、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反映了百姓众生“饥饿半欲死,驱之长河流”的民不聊生的惨状,对比鲜明,入木三分,读来令人心酸。

       长安里中儿,生长不识愁。

       朝驰五花马,暮脱千金裘。

       斗鸡五坊市,酣歌最高楼。

       绣被夜中酒,玉人坐更筹。

       岂知农家子,力穑望有秋。

       短褐长不完,粝食长不周。……

       人家废耕织,嗷嗷齐东州。

       饥饿半欲死,驱之长河流。

 

  此外,萨都剌的《织女图》、《谩兴》、《大同驿》等都是反映当时社会状况,广为传诵的名篇。

 

  萨都剌描写景物、风光的诗,隽永柔婉、清新俊逸,富于浪漫色彩。如描写北国风光的《上京即事》: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不毡帘。

 

  描写闽中风情的《闽城发暮》:

       岭南春早不见雪,腊月街头听卖花。

       海国人家除夕近,满城微雨湿山茶。

 

  萨都剌还擅长写词,《满江红?金陵怀古》、《念奴娇?登石头城》、《木兰花慢?彭城怀古》等都是吊古伤时之名篇。尤其是《满江红?金陵怀古》更是脍炙人口,堪为千古绝唱。

 

  萨都剌不仅诗词名冠一时,还是一位书画家,他善写楷书,擅长篆刻。尤其工于绘画,所画《严陵钓台图》、《梅雀》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元代绘画艺术珍品。

     

鲜卑诗人元好问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真隐。鲜卑族,金代大诗人。

 

  1190年,元好问出生于山西太原府忻州秀容县(今山西忻县)系舟山下的一个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其先祖出自北魏时期鲜卑族拓跋氏,孝文帝时改汉姓元之句氏。其父德明精通诗文。他从小过继给叔父为子,叔父元格曾先后出任山东掖县、山西陵川的县令。元好问自幼聪颖好学,4岁学诗,7岁可作诗,被人誉为“神童”。少年时代随叔父游历山东、河北、山西等地,通晓各地风土人情。14岁时,跟从山西陵川名儒郝晋卿学习,攻读经史,贯通百家,6年学成,对汉族历史文化有很深入的研究。

 

  元好问的青年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兵荒马乱。叔父过世后,他陪伴母亲流离到河南登封,过着清贫的日子。28岁时,他带着所作《箕山》、《琴台》等诗,求教于文坛名人赵秉文,赵秉文对他的诗很是欣赏,自此,元好问声名鹊起,誉满京都。

 

  1221年,32岁的元好问考中进士,37岁才踏入仕途,任镇平县令。1231年,被召入京,任国史院编修、吏部员外郎。次年,入翰林、知制诰。

 

  1233年,金朝灭亡,元好问无意仕进,便周游天下,搜寻前朝史迹,写诗做文,过着清贫的遗民生活。此期间,他采录金代君臣言行百余万言,修《金史》。

 

  元好问一生著述甚丰,有著名的金诗总集《中州集》、《中州乐府》,金代杂闻集录《续夷坚志》。其诗体裁多样,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绝、七言绝、五言律、七言律。诗的风格质朴沉郁,因他出仕时正是中原涂炭、铁马干戈的战乱年代,所以,他的诗多慷慨悲凉之作,有强烈的时代感,“奇崛而少雕刻,巧绮而谢绮丽”,以其独特的风格在金朝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被誉为一代宗工。他的诗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其中“离乱”是元好问诗的重要题材,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

 

  如七律《岐阳三首》中写道: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穹问,争遣蚩尤作王兵。

 

  除精于诗歌外,元好问还擅长词赋、散曲、文论,多有佳作,饮誉古今。晚年的元好问专著于诗歌理论,他非常敬佩杜甫、苏轼,著有《杜诗学引》、《东坡诗雅》等书。元代学者郝经对他的诗备加推崇,赞其诗远与诗经相接,取法于李、杜,可与苏轼、黄山谷相毗美。

     

 

工诗善画的尚书高克恭

 

  高克恭(12401310),字彦敬,号房山,回族。元代著名诗人、画家。

 

  高克恭的先世是西域人,后东迁我国山西大同。父亲名亨,字嘉甫,迁居燕京(今北京)房山,对《诗》、《书》、《礼》、《易》、《春秋》和宋代程朱理学颇有研究。高克恭自幼聪慧好学,秉承家学,勤奋攻读,博览经史。元至元十二年(1275),由京师贡补工部令史。次年,迁授户部主事。至元二十四年(1287),官至监察御史。二十八年(1291),高克恭出任江浙省左右司郎中。他以刚直不阿,办事干练而为众臣称道。他体察民情,轻徭薄赋,“讲行良法,保固邦本”,深得民心。

 

  元大德元年(1297),高克恭迁山西、河北道廉访副使,改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在任上他建议“兴学校,选真才,汰冗官,增吏俸,慎刑狱”,力主开科取士。大德三年(1299),高克恭又入朝为工部侍郎。六年(1302),任吏部侍郎。八年(1304),任刑部侍郎、刑部尚书等职。在任期间,他体恤民情,赈济灾民,平反冤狱,改革吏制,无视权贵,伸张正义,受到平章事何荣祖的赏识。九年(1305),调大名路任总管,他廉洁奉公,惩治贪官污吏,赢得人民的爱戴和拥护。至大三年(1310),他还归京师,不久,逝世于燕京之南,终年63岁,谥文简。

 

  高克恭博学多才,善诗词绘画。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从中抒发真实情感。如《过信州》:

        二千里地佳山水,无数海棠官道旁;

        风送落红挽马过,春光更比路人忙。

 

  他的诗歌语言朴素,情趣盎然,充满画意,是古代写景诗的杰作,是中国回族文学史上第一个山水田园诗人。著有《房山集》、《高文简公集》。

 

  高克恭还是元代著名的山水画家,擅长山水和墨竹。初学米芾父子画法,后吸收宋代画家李成、董源、巨然的画法,艺术上很有造诣,与赵孟頫齐名。当时,人称“南赵北高”。他画山峦、云烟、树木、河流等,都惟妙惟肖,精美绝伦;画墨竹,神态怡然,妙趣横生。其田园山水画“寓神韵于形似之中”,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意境深远。代表作有《夜山图》、《秋山暮霭图》、《青山白云图》、《墨竹图》、《云横秀岭图》等。

     

著名诗人丁鹤年

 

  丁鹤年(13351424),字永庚,号友鹤山人。回族,武昌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

 

  丁鹤年出身官宦,父职马禄丁官至武昌达鲁花赤。丁鹤年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就读于南湖书院,学习儒家经典,17岁即精通《诗》、《书》、《礼》而负盛名。

 

  元末明初,为逃避“反色目人(主要是回回人)”运动,丁鹤年浪迹江湖,穷困潦倒,以教书、卖药为生。明洪武十二年(1379),他才回到武昌,后隐居曾祖父阿老丁墓旁,研究“天方之法”(即伊斯兰教义)。

 

  丁鹤年博学广闻,精通诗律,是元末明初很有影响的诗人,有《丁鹤年集》传世。他的诗取材广泛,以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为主要内容。曾自编《海棠集》,在明清两代均有流传。后人集为《丁孝子集》,收诗346首,铭5篇。

 

  丁鹤年在《送人归故园》中写道:

       故国闻道已休兵,客里哪堪送客行。

       老去别怀殊作恶,乱余归计倍关情。

       孤村月落群鸡叫,绝塞天清一雁横。

       到日所亲如见问,浪游江湖负平生。

 

  抒发了他有志难酬的苦闷心情,表现出他关心祖国命运的思想。

 

  丁鹤年的诗风格独特,善于“画龙点睛”,即往往在最后两句中,抒发其思想感情,使主题得以深化,以达到发人深思的目的。如《登北固山多景楼》诗:

  风月无边地,乾坤有此楼。城随山北固,潮蹴海西流。

  眼界宽三岛,胸襟溢九州。阶前遗恨石,谁复话安刘?

 

  前六句描写登北固山多景楼所见景色及感受,而最后两句却通过凭吊历史遗迹,表达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谴责元朝政府的腐败无能。

 

  另外,丁鹤年还有一些诗借景抒情,以物喻己,抒发感情,表明自己的志向。他的题画诗数量多,质量高,清新流利,富于情趣,颇有哲理。如《题天柱山图》诗云:“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计功。谁能凌绝顶,看取日升东。”通过对天柱山的描写,歌颂了一种不图名利,奋发向上的精神,既隽永又富于哲理。

 

  丁鹤年的诗在元末明初独树一帜,广为流传,不仅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有较大影响。后人对他的诗有较高评价,如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陈坦先生在他的《元西域人华化考》一书中说:“萨都剌之后,回回教诗人首推丁鹤年。”

 

  丁鹤年有四卷诗流传至今,《海巢集》、《哀思集》、《方外集》、《续集》。

 

  丁鹤年还通晓中医学和数学。对绘画、书法及古代诗论也颇有研究。公元1424年(永乐末年),90岁的丁鹤年卒于杭州,葬阿老丁墓旁,称“丁氏垅”。

     

 

短篇小说家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剑臣,号柳泉,蒙古族。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人。他写的《聊斋志异》风行海内外,被译成多种文字,几十种版本,在几十个国家发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因此,人们又称他为“聊斋先生”。

 

  蒲松龄自幼聪慧,跟学识渊博的父亲读书学习。19岁时参加县府的考试,夺得第一名,取中秀才。主考官是清初有名的文学家施闰章,他赞赏蒲松龄的文章,夸他“首艺如空中闻香,百年如有神,……观书如月,运笔如风”。但是蒲松龄追求功名前程,却没能如愿,屡次参加乡试,均没考中。

 

  18岁时,蒲松龄与刘氏结婚,刘氏勤劳善良,温厚朴实,又善于料理家务,在家境贫寒、生活穷困之时,给他以很大支持。31岁时,同乡进士孙蕙做了江苏省宝应县县令,邀请蒲松龄到县衙做幕友。蒲松龄别妻离子,背井离乡,来到宝应。为孙蕙起草呈文、文告、书信,随他视察民情,迎来送往,应付上司。耳闻目睹了老百姓饥寒交迫、达官贵人醉生梦死的社会黑暗。他的《挽船行》诗真实地描绘了贫富悬殊的情形:

       箫鼓楼船帆十幅,百夫牵挽过茅屋。

       屋中男妇饥不餐,船上猎鹰饱食肉。

       屋中男妇少完衣,船中健儿贱绮穀。

       但闻船上箫鼓声,莫听屋中男妇哭。

 

  一年后,蒲松龄回到老家。

 

  在科举考试、谋求仕途中,蒲松龄屡屡受挫,又因生活所迫,他只好到本县毕家作塾师。从此,他一边教书,一边开始了文学创作。从20岁起,蒲松龄就开始收集、写作志怪小说。到40岁时,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一书的大部分已经完成。

 

  《聊斋志异》是以精炼、生动的语言写成的短篇小说集,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他大胆倾述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借花妖狐鬼的故事,以曲折隐晦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人生辛酸悲苦的真情实感,抒发对社会的不满与愤懑,并对其进行严厉的批判和辛辣的讽刺。该书共有十二卷,四百余篇。其中不少作品,寓意深刻,对人们有启发教育意义。大致分为三类:

 

  1.揭露和抨击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弊端。蒲松龄曾多次参加考试,对科举制度有深刻的了解,所以,在他笔下的考官都是不学无术、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的人物。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对人的摧残和毒害,也批判了科举制度下那些热衷于功名的儒生。如《司文郎》。

 

  2.抨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朽,鞭挞了为虎作伥、无恶不作的土豪劣绅和官吏,将他们欺压百姓的贪婪、无耻、昏庸的丑恶面目暴露无遗。如《梦狼》、《席方平》、《促织》等。

 

  3.反映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大胆写出当时社会的青年男女向往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果断行为,生动刻画了许多痴情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些蔑视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的动人形象。如《香玉》。

 

  《聊斋志异》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使作品中的人鬼神妖狐等,均有个性,变幻离奇,充满丰富的想象力,且具极强的战斗性。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不少各种体裁的作品:诗、词、散文、俚曲。其中,“俚曲”最能代表他文学创作的成就和特色,如《墙头记》、《姑妇典》、《寒森曲》等,都贯穿着蒲松龄的进步思想。此外,他还写有一部《宋七律诗选》,解释年历的《历家文》、介绍农事经验的《农桑经》、讲述医药知识的《药崇书》,还创作了长篇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

     

 

维吾尔族艺术家贯云石

 

  贯云石(12861324),元代文学家、戏曲音乐家、诗人、书法家。本名小云石海涯,元代军事家阿里海涯之孙。因父名贯只哥,遂以贯为姓。名云石,自号酸斋、浮岑及芦花道人。维吾尔族。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

 

  贯云石自幼善骑射,酷爱汉族文化,学习勤奋,在诗文、散曲方面有很深造诣。成年后,他承袭父爵任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镇守永州。他治理军队严格,表现出优秀的军事才能。但他淡泊功名利禄,几年后,将军职让给弟弟都海涯,专心致力于学问,潜心研究我国古代典籍,撰写了《孝经直解》一书。公元1308年北上大都(今北京),从师于著名古文家姚燧。姚燧很赞赏他,称他“才气英迈”,具有掌握笔锋、辅佐帝廷的才华,举荐他出任英宗的说书秀才。

 

  1313年,年仅28岁的贯云石被仁宗选为翰林学士、在奉大夫。参加了制订政治条令和编修国史的重要工作。他对治国安邦提出了积极建议,切中时弊,但却不为仁宗采纳,他逐渐看清了官场的腐败,为躲避政治祸患,不久,便称病辞官,返回江南,隐姓埋名,自号芦花道人,行医卖药,过着隐居的生活。

 

  贯云石在辞官离京后,沿途游历祖国的大好江山,在南游途中所作《双调?清江引》:“弃微名去来心快哉!一笑白云外。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醉袍袖舞嫌天地窄。”表现了他脱离名利繁琐、宦海风波,投入到大自然怀抱之中,自由自在、轻松痛快的豪放飘逸之情。

 

  贯云石是散曲从草创时期发展到黄金时代的一位过渡作家,在散曲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他的前期散曲受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影响较大,在作品中表达了盼望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愿望,但又感叹时光流逝,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其后期散曲,大多反映他浪迹江湖、隐逸山水的生活,流露出厌恶官场、洁身守志的思想情感。

 

  贯云石现存散曲有小令79首,散见于《阳春白雪》、《朝野新声太平乐府》等选集中,绝大多数是写隐逸与恋情的,其次为咏史与写景之作。

 

  贯云石在两首《双调?殿前欢》中写道:

  畅幽哉,春风无处不楼台。一时怀抱俱无奈,总对天开。就渊明归去来,

  怕鹤怨山禽怪,问甚功名在?酸斋是我,我是酸斋。

  楚怀王,忠臣跳入汩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

  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在这里,他肯定屈原的忠,又叹屈原的愚,不主张走自沉汩罗的绝路。在许多作品中,他都揭露了官场的惊险与丑恶,表明了不与当权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决心与气概。

 

  他的作品大都豪放洒脱,风格独特,不论何种题材,都透出一股浩然正气。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他开朗豪爽,不拘形迹的性格有关。也与他治军两淮、说书内宫、编修国史、浪迹江湖的丰富经历有关。再者,他十分倾慕诗人李白的豪情逸志,敬重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风亮节。如《桃花岩》:“酒酣仰天呼太白,眼空四海无纤物”;《采石歌》:“我亦不留白玉堂,京华酒浅湘云长”。表现了他不追逐名利,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保持和平宁静的心态。

 

  贯云石的散曲中也有偏于清新秀丽、自然质朴的作品。如:《殿前欢?失题》:

  隔帘听,几番风道卖花声。夜来微雨天阶净。小院闲庭,轻寒翠袖生。

  穿芳径,十二阑干凭。杏花疏影,杨柳新晴。

  描写暮春时节清晨的小院,既安闲幽静,又充满盎然的春意。

 

  贯云石还擅长唱曲,且影响较大。他所创作的曲调,传给浙江澉浦杨梓,揉合了当时的民间曲调,改造为当地群众喜爱的一种唱腔,发展为海盐腔。流传至明代,成为昆腔的先驱,同弋阳腔、余姚腔合称南曲三派。他的词、诗写得也很好,他的诗歌清新自然,以感情真挚见长,《歌行古乐府》即是代表。他的词,现存有《水龙吟?咏扬州明月楼》一首。

 

  贯云石著有碑铭、记叙、杂著等若干卷。现已散佚。《孝经直解》一书现有影印刊本。他还精于书法,不仅得体入微,而且自成风格。

 

  贯云石多才多艺,性格洒脱奔放。他去世后,被追封为京兆郡公,赠集贤学士,谥文清。

     

 

航海家──郑和

 

  郑和(13711435),本姓马,名和,小字三保(或“宝”),回族。明云南昆阳州宝山乡和代村(今属晋宁县)人。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祖父、父亲都曾先后赴阿拉伯麦加朝觐。故自幼对外洋情况有所了解。明初被虏掠至南京,入宫成为太监。由于他聪慧勤勉,又屡立奇功,因而深得明成祖朱棣赏识,获赐“郑”姓,更名郑和,并升任内宫太监。他一生建树颇多,其中最伟大的成就是七下西洋的远航。

  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与副使王景弘等率领由62艘宝船,27千多人组成的庞大船队,从苏州浏家港出发,浩浩荡荡远航西洋,逾两年而返。经越南、爪哇、苏门答腊、锡兰(今斯里兰卡),到达印度西岸。此后,他又6次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历经30多个国家,航程16万余海里(约合30万公里)。第一次实现了由中国到达印度洋、红海海岸及赤道以南非洲东岸海域的直达航行。

 

  郑和等人每到一处,都以瓷器、丝绸、铜铁器和金银等物换取当地的土特产,与各国加强联系,从而为发展远洋航运,扩大中国对外开放,促进中国同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华侨对南洋的开发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郑和的远航,表现了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航海家。他的辉煌业绩,不仅是回族人民的光荣,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

 

兵器制造家丁拱辰

  丁拱辰(18001875),又名君珍,字淑原,号星南,回族,福建晋江县(今泉州)陈棣镇岸兜村人。清代兵器制造家。

 

  丁拱辰是元代著名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后裔。他出身商人家庭,生活清贫,但他刻苦读书,学习兵法、天文历算、地理。17岁时,随父亲去浙东经商,业余时间博览群书,常“静夜仰观星象”,“通三角八线之法”,精心研究天文,改造旧仪器,制造“象限全周仪”,以测量度数、计算时间准确而闻名于世。

 

  道光十一年(1831),丁拱辰出国经商,先后到过菲律宾、伊朗、阿拉伯等地,目睹了殖民者的罪恶及殖民地人民的苦难。二十年(1840),他从国外回国。同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者以其坚船利炮打击中国,丁拱辰深感自己国家的贫穷落后,于是,他毅然弃商,决心改研军事科技,立下“富国强兵”的宏伟志愿。特别是在魏源、林则徐等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开始潜心钻研兵器,吸收外国先进技艺,撰著《演炮图说》,并仿洋式,自铸大炮40门,捐献给清廷以抗击英国侵略者。这些炮均采用滑车绞架,炮身可移动方向,调整射击方位,便于操纵,是中国新一代的火炮。同年冬,他又将《演炮图说》修订完善,自费在泉州刊印,这是中国第一部国人撰写的火炮制造专著,它图文并茂,为中国军事科技史上开拓之作。二十一年(1841),赐授六品官衔,授广东修补县丞。

 

  二十三年(1843),丁拱辰经反复实践,将《演炮图说》修订成《演炮图说辑要》,全书分四卷50篇,插图110幅,说明并绘图显示各种炮式、炮弹、火箭及轻船、战舰的制法和运用,成为一部介绍西方火炮制造技术的专著。

 

  二十九年(1849),丁拱辰应钦差大臣赛尚阿之邀赴广西桂林制做军器。在广西造大小火炮106门,演试都很准确。又制造火药、火喷筒、火箭、抬枪等武器,亦很适用。丁拱辰因监制有功,授知县衔,赏五品顶戴花翎。他根据在广西造炮的经验,又参照中西兵器制造资料,再编《演炮图说后编》二卷64篇,附图81幅,进一步丰富了他关于火炮的著作。丁拱辰的著作受到魏源、林则徐、邓廷桢等爱国将领的高度评价。

 

  丁拱辰除精于火炮的制造外,还研究火车、火轮船,写出了我国第一篇论述火车的《西洋火车轮船图说》,设计了我国第一辆铜火车和蒸汽机车模型,首次把火车的知识介绍给我国人民。另外,他还有《增补则克录》、《西洋军火图编》等军事著作,把西洋军火科学技术介绍到我国来,是我国近代科技领域的先驱。

     

科学巨匠明安图

  明安图(16921765),字静庵,1692年生,蒙古正白旗(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白旗)人,清代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测绘学家。

 

  他生于一个普通的蒙古族家庭,自幼聪颖好学,18岁时被选入钦天监(清政府设立的专门管理和研究天文历法的中央机构,也是培养天文历法人才的学校)学习天文、历象和数学。他学习勤奋、努力,并能把书本上的理论同实践工作紧密结合,学习日有长进,很快成为钦天监的高材生,深得康熙皇帝的赏识。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明安图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留在钦天监担任时宪科五官正职务,主要负责历书(清代称《时宪书》)的编订和“日月交食”的研究及《时宪书》的蒙文翻译工作。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后,升任钦天监监正,执掌钦天监工作。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他除了认真履行钦天监的日常职责外,还先后参加了康熙时期所编的《律历渊源》,乾隆时期编纂的《历象考成后编》、《仪象考成》等几部大型天文历法著作的编写和《日躔月离表》的纂修工作。这些著作集当时中西方天文历象科学的新成果,成为清代编制历法的依据。

 

  明安图在进行天文学的研究过程中,也深感数学的重要。当时正是世界数学史上高等数学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许多西洋算法纷纷传入中国,其中公元1701年法国传教士杜德美来我国后,曾传入欧洲的3个无穷级数。这3个级数公式在当时是很适用的,但杜德美仅介绍了公式,而对其推导方法则“秘而不宣”。明安图对西方人故弄玄虚,蔑视中国的行径极为愤慨,决心将其公式加以证明。于是,他以惊人的毅力,利用工作余暇研究数学,前后凡30余年,终于创立了“割圆连比例法”,写成4卷本数学专著《割圆密率捷法》。“割圆”是指把圆周分成若干等份,或把圆周内的一段弧长分成若干等份,再用割圆法求出圆周长或圆周内的一段弧长。此数值十分接近实际值,也可说是求得圆周率的近似值,这称为“密年”。“捷法”是指能简便而迅速计算出来的方法。在这本书中,他不但严密地证明了西方传进来的3个无穷级数的正确性,推导出了“圆径求周”、“弧背求正弦”、“弧背求正矢”三个公式,而且又发现并论证了6个无穷级数,创立了超越当时世界科学水平的6个公式:弧背求通弦、弧背求矢、通弦求弧背、正弦求弧背、正矢求弧背、矢求弧背。在证明这9个公式时,他又创造了余弧求正弦正矢、余矢余弦求本弧、借弧背求正弦余弦、借正弦余弦求弧背等4个公式。他所创立的这种“割圆连比例法”,包含着形数结合和直线与圆弧互相转化的先进思想。这种以直线求圆线,以圆线求直线的思想,与西方的微积分具有相同意义,是当时世界数学领域中一种比较先进的思想。所以,明安图被认为是我国微积分学的先驱和高等数学的开创者。为我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除此而外,明安图还多次参加地理测量和地图的绘制工作。尤其是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两次赴新疆,参加地理测量工作,获得了大量有关山川、道路、气候等的科学资料,成为绘制《乾隆内府舆图》新疆部分和《皇舆西域图志》的重要依据。在测绘中,他还吸收和采用了“三角法”等近代科学测绘方法,开辟了中国地理测绘工作的新途径,为我国地理测绘工作做出了贡献。

 

  明安图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为祖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数学、天文和地理测绘等方面的杰出成就,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华民族: 阿昌族 白 族 保安族 布朗族 布依族 朝鲜族 傣 族 侗 族 德昂族 独龙族 东乡族 达斡尔族 鄂伦春族 俄罗斯族 鄂温克族 仡佬族 高山族 汉 族 回 族 哈尼族 哈萨克族 赫哲族 京 族 基诺族 景颇族 柯尔克孜族 黎 族 珞巴族 拉祜族 傈僳族 满 族 苗 族 门巴族 蒙古族 仫佬族 毛南族 怒 族 纳西族 普米族 羌 族 畲 族 水 族 撒拉族 土 族 土家族 塔吉克族 塔塔尔族 佤 族 维吾尔族 乌兹别克族 锡伯族 瑶 族 彝 族 裕固族 藏 族 壮 族

 

思想家李贽

  李贽(15271602),明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原名林载贽,号卓吾、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龙湖叟等。福建省泉州人,回族。

 

  李贽出身于航海贸易世家,自幼熟读诗书,但不受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养成了“倔强难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的性格。

 

  嘉靖三十一年(1552),李贽考中福建乡试举人。后历任河南共城(今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礼部司务、南京户部员外等,万历五年(1577),李贽出任云南姚安知府。因恶官场腐败,3年任期未满便毅然辞官归隐,著书立说,传带弟子。被统治者斥为“异端之尤”,屡遭迫害。

 

  李贽的哲学思想受反道学的泰州学派和佛教禅学的影响较大,认为宇宙以物质性的阴阳二气为基础,经过无数变化,生出万事万物来,具有一些朴素唯物主义因素。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强调社会平等说,反对圣人凡人之分、智愚之别,反对封建教条和男尊女卑观念,认为《六经》、《论语》、《孟子》等只是其弟子随笔记录,并非“万世之至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怒斥官吏之罪恶行径为“不操戈矛之强盗”,“吃人之老虎”。在文学方面提出“童心说”,主张创作须抒发己见,反对复古摹拟。曾评点《水浒传》,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李贽学识广博,思想见解独特,诗文短小精悍,笔锋犀利。一生著述颇丰,有《李氏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李氏文集》、《李氏丛书》等。

 

  万历二十八年(1600),受道学家的排挤与打击,从湖北麻城辗转河南商城,最后避居河北通州(今北京通州区)。万历三十年(1602),因在著作中揭露湖北黄安大官僚耿定向的伪道学而遭人诬告,被明神宗下令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逮捕入狱。但他以76岁高龄,在狱中仍坚持著述,以笔墨为武器继续向封建礼教开战。他视死如归,在写下绝命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后,于同年三月十五日自刎而死,以示对封建统治者的反抗。

 

  李贽是一位富有战斗精神的反封建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他高尚的人格和品质,敢于叛逆的精神,影响了明末的社会思想。直到五四运动前后,他对封建制度的抨击,仍然起着解放思想的积极作用。

     

 

彝族医药学家曲焕章

 

  曲焕章(18821938),彝族,云南省江川县赵官村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医药学家,以发明研制“云南白药”著称于世。

 

  曲焕章少年时,家境贫寒,10多岁便离家,在贩货的马帮中以烧饭打杂为生。一天,他出去办事,忽然腹部剧痛,幸而得到四川道人姚连钧及其弟子杜文远的救助,才得以脱险。于是,曲焕章便拜姚连钧为师,跟从他周游四方,踏上行医道路。

 

  他们主要在滇东北、滇西北、四川、贵州一带游历。这些地方山多林深,盛产草药。他们采制的草药多用来防治练武中的跌打损伤、伤骨淤血等,主要是外用。数年后,曲焕章的师父姚连钧被武林仇人所害致死。师兄杜文远赴西藏采药,也一去不返。曲焕章只好独身一人返回江川、通海一带,开始独立行医,用自己的医疗知识为人治病。他不仅继承了姚连钧的医药知识,还博采众长,吸收其他人的医疗知识,还学习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兰茂的《滇南本草》等中医药经典著作,在医疗的理论知识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已经可以识别和采集数百种草药,配制几十种草药验方。

 

  在漫游各地行医的实践中,曲焕章非常注意一些古书未记载的民间草药及民间应用这些草药的宝贵经验,并亲自尝试,探索各种草药配合之后的变化与用途。云南彝族有着悠久的医学传统,对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同时,他发现彝人疾病多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生活方式有关。因为当地的人多以狩猎为生,故虫蛇咬伤、跌打骨伤和毒伤烟瘴为多。他借鉴古人经验,又通过自己亲身实验,制作出不少疗效显著的丹、散、酒、膏等各类药品。如虎力散、撑骨散、保身药酒、跌打药酒、止血药、万应华洋膏及最负盛名的百宝丹等等。

 

  百宝丹即是现在享誉海内外的云南白药。是一种白色药粉,由三七、重楼、独宅子、麝香等配制而成,因药色洁白,故称之为“白药”。它内外兼治、疗效显著、收效神速、用法简捷、用量少、无毒副作用。即使是在医疗技术水平迅速发展的今天,仍是一种治疗内外伤的理想药品,备受欢迎。

 

  当时曲焕章生活的云南,盗匪横行,连年战争,兵荒马乱,外伤疾病非常多。由于白药的疗效神速,救治了不少人,名声很大。1924年,曲焕章离开通海,来到昆明开设药铺。因治愈了云南军阀唐继尧部下吴学显的断腿而更加闻名遐迩。吴学显在云南昆明热情宣传曲氏白药,使得昆明掀起一股抢购白药的高潮。曲焕章不久亦被唐继尧聘为东陵医院滇医部主任。唐继尧还为他题字“药冠南滇”,尊称他为“国手”。

 

  1931年,曲焕章取得昆明市公安局的“药商执照”。1934年,又取得云南省公安局的“药商执照”。从此,白药的制作、销售获得了当局认可的合法地位。并被正式命名为“曲焕章万应百宝丹”,简称“百宝丹”。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其种类发展到三种:普通百宝丹、重升百宝丹、三升百宝丹。它们的功用一致,只是效力不同。每种百宝丹有大、中、小瓶三种包装,品种齐全,向国内许多省份销售。

 

  1938年,曲焕章投资40万元兴建了“云南曲焕章大药房”,以此为中心向各地销售百宝丹等药品。白药的年销售量高达40万瓶。这一时期无论是事业还是财富曲焕章都获得空前的成功,是他一生的巅峰期。

 

  但因百宝丹的信誉高,销路好,不少人为牟取不义之财,便制作假白药出售。为维护白药的声誉,对顾客负责,曲焕章钻研出一种独特的方法:用12粒特制的药片附加在瓶口的药粉中,既是曲氏的特殊标志,又是药力很强的药,专门用于危重病人,还可以保护药品经久不变,有“保险、防护”之意,因此,被人称为“保险子”,誉为“白药中的白药”、“丹中之丹”。

 

  然而,好景不长,正值曲焕章事业上顺利发展时,当时的国民党中央委员、高等法院院长、中央国医馆馆长焦易堂,先后两次致电曲焕章,促其赴国医馆任职,企图以此窃取白药配方。曲焕章为防不测,将制药秘方及制作方法传授给妻子缪兰英。19386月,他被押送至重庆,由于严辞拒绝了焦易堂的无耻要求,被软禁起来。8月,这位伟大的白药发明家在重庆逝世,终年56岁。他一生努力钻研,刻意求新,为我国的传统医药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曲焕章去世后,其妻缪兰英继承夫志,继续制作经营白药。解放后,她将白药秘方及其配制工艺方法全部献给了人民政府。从此,云南白药得以大量生产,实现了生产工艺的机械化。1971年,国家专门成立了“云南白药厂”。云南白药在医学界大放光芒,为我国民族医药学赢得了广泛赞誉。

     

 

 维吾尔族历史学家翦伯赞

  翦伯赞(18981968),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

 

  1916年,翦伯赞考入北京政法专门学校,后转入武昌商业专门学校。1924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1926年回国后,南下广东参加国民革命军。大革命失败后,在历史学家吕振羽等人影响下,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潜心研究中国社会和历史问题。先后发表了《中国农村社会之本质及其历史的发展阶段之划分》、《前封建时期之中国农村社会》等论文,与吕振羽合著了《最近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一书,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和侵略我国的滔天罪行。

 

  19375月,翦伯赞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在党的领导下,长期从事统一战线、理论宣传和史学研究工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撰写的《历史哲学教程》,宣传历史唯物主义,阐明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中国史纲》则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剖析了商、西周、春秋时期的社会性质,以及我国自战国至秦汉社会性质的转变,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史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翦伯赞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以及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职。

 

  从50年代初开始,翦伯赞即致力于史学建设。首先发起编纂了两千多万字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并亲自主编了其中的《戊戌变法》和《义和团》两个专题。从1961年春开始,他兼任全国高等学校历史教材编审组组长,主编通用教材《中国史纲要》和《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资料》。同时,他还先后发表《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和《目前史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等论文,批评史学界从5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极左思潮。

 

  翦伯赞治学严谨,著作宏富,至今仍为史学界所推崇和颂扬。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翦伯赞被划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惨遭迫害。19681218日夜,与夫人同时在北京大学含冤去世。197891日,中共北京大学党委为他平反昭雪。

     

文学巨匠曹雪芹

  曹雪芹(1724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河北省丰润县。清初,入满洲正白旗籍。他本人生于南京。

 

  曹雪芹生活在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祖父曹寅当过康熙的“侍读”,曾祖母又是康熙的乳母,曹家与皇室的关系非常密切。少年时代,他“锦衣纨绔”、“饫甘餍肥”,过了一段豪门公子的奢侈生活。雍正五年(1727),他父亲曹頫因事受到株连,被革职抄家。从此,家族的权势和财产都丧失殆尽。他的家庭居处屡迁,生活极不安定,有时甚至不得不投亲靠友,以维持生活,还常常受到歧视和凌辱。经历了由锦衣玉食到“举家食粥”的贫民百姓的沧桑之变,使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没落命运有了切身感受,对社会上的黑暗和罪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乾隆十五年左右,他离京迁居西郊农村。曹雪芹晚年的生活更凄凉、悲惨,“举家食粥酒常赊”,贫病无医,又加上幼子夭折,所著长篇小说《红楼梦》一书尚未完成,他便与世长辞,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遗憾。

 

  曹雪芹从小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他的祖父曹寅工诗词、善书法,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曹雪芹深受其祖父的影响,工诗善画,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迁居北京西郊后,他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不朽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今传本《红楼梦》共120回,后40回为高鹗续成。

 

  《红楼梦》以贵族封建家庭生活素材为基础,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及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悲剧为经线,纵向剖析了造成悲剧的深刻社会根源;同时,以贾府的兴衰为纬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间卫道者与叛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横向展示了由众多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由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有力抨击了封建家庭的荒淫、腐败,展示出封建制度濒于崩溃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是辉煌的。首先,他精雕细刻、成功地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其次,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纠葛为主线,把众多人物、事件组织起来,情节纵横交错,形成了严密完整的网状结构,既宏大又清晰,有条不紊地将错综复杂的内容表现出来。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作品。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次文学总结,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之大成,全面展现了封建制度下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和形形色色的社会风貌,揭示了这个社会制度进入没落时期的各种历史特点和一步步趋向衰亡的生动过程,透露出某种到封建制度的狭小范围之外去探寻新的社会出路的模糊而又顽强的意向。从它对封建中国的揭露和剖析中,使人们看到了封建制度终将崩溃的必然结局。

 

  曹雪芹是中国封建社会进步文学艺术传统的卓越的继承者。他含英咀华,吸收和掌握了自己所接触到的一切有益的思想资料,并且根据自己时代的要求,把它们融会贯通,重加改造,使它们在自己的笔下,获得新的历史内容和艺术风貌。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成就最高的现实主义杰作,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原名李仲揆,蒙古族,湖北黄冈人。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者。

 

  李四光自幼聪慧好学,12岁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取武蜀高等小学。19047月,被清政府选送到日本学习。他在填写护照时,误在姓名一栏里填了年龄“十四”,因无钱再买一张表格,他抬头看见墙上的题字“光被四表”,急中生智,遂将“十”字改成“李”,“四”后面加了一个“光”字,这样他的名字就成为“李四光”了。

 

  在日本,他学习造船机械。这时,他认识了孙中山先生,受到很大影响,开始接受民主革命的思想,并于1905年在东京加入了中国革命同盟会。

 

  1910年李四光学成回国后,被分配到湖北省中等工业学校任教。

 

  1913年,李四光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专业,后转为地质专业。1917年,取得学士学位。1919年又获伯明翰大学的硕士学位。此时,北京大学蔡元培先生来电聘请他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他愉快接受,于1919年底回到祖国,到北大任地质系教授,主讲岩石和高等岩石学,边教书育人,边进行科研工作。1927年,他获得伯明翰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李四光在考查祖国大江南北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第四纪冰川的遗迹,经多年苦心钻研,他提出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论点,并采集到大量的标本,并有多篇论文在国外发表,在世界地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同时也奠定了他在地质学方面的学术基础。

 

  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下设地质、物理和社会科学三个研究所,李四光任地质所所长。他在地层学、古生物学、岩石学以及构造地质学等方面,都做了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进行了对地壳和地壳运动的探索。并把野外的实地观察和实验室内的模拟试验结合起来,于1945年,完成了《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这部书凝结了他几十年呕心沥血的成果,标志着地质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地质力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完全形成。

 

  1948年,李四光应邀到伦敦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学会。虽远在异国他乡,他仍时时关心着国内的局势。此时,周恩来总理来信,希望他早日回国。19503月,他克服重重阻力,绕道意大利经香港,回到祖国。

 

  1952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成立,李四光任部长,同时兼任国家科技主席。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并受周总理的重托,着手石油勘探的研究。他在《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资源远景》一文中,详细论证了中国大地的“新华夏系构造带”及石油生成储存条件。1956年,在他的理论正确指导下,大庆、胜利、华北、江汉等油田相继被发现。李四光对我国“新华夏系第一沉降带”的石油开发开辟了广阔前景,为我国的石油勘探做出了重大贡献。1958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6年,李四光又开始了地震的探测和预报工作。他分析了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可能扩展的趋势,提出解决地震预报问题的新途径。后来,他多次准确地预报了几次地震,使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李四光历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常务委员、第二、三、四届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著作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以及文集《天文、地理、古生物》等。

 

  李四光热爱祖国,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京剧艺术大师程砚秋

  程砚秋(19041958),中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满族,北京人。原名承麟,字玉霜,后改御霜。艺名先后有菊侬、艳秋和砚秋。长期在北京、上海等地演出,对京剧的旦角艺术有所独创。根据自己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啭的唱腔,擅长表现抑郁悲愤的感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

 

  程砚秋祖上为清朝贵族,他1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日渐衰落。6岁时被邻居、京剧演员荣蝶仙看中,收为徒弟,从此投身梨园,艺名“程菊侬”。他学艺刻苦,11岁时,已能登台演唱青衣的老戏《彩配楼》、《祭江》、《祭塔》等。此后,在北京政、教两界名流罗瘿公的扶持和帮助下,先后得到戏剧艺术家梅兰芳、王瑶卿等名师的指点,演艺不断提高,风格日臻成熟。艺名亦改为“程艳秋”。

 

  1922年秋,程艳秋应邀赴上海演出,以《玉堂春》等剧目在上海一炮打响,初露锋芒。从此,上海滩认定了程艳秋的名字。

 

  在以老戏取胜的同时,他还排练上演了罗瘿公先生写的《红拂传》、《花舫绿》、《王狮坠》、《孔雀屏》、《风流棒》、《鸳鸯冢》等一批新戏。他的演艺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后来的《荒山泪》、《春闺楼》等剧目,更把程派艺术推向了高峰。

 

  1932年,而立之年的程艳秋改名程砚秋。之后,以中华戏曲音乐研究院院长的头衔,只身游学欧洲考察。1933年写成《赴欧考察戏曲音乐报告书》,此书对后来中国的戏剧教育和中外戏剧交流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940年,惊世之作《锁麟囊》轰动上海。这是集程派之大成的成功之作。人们评价这出戏是“秋云阅厚,韵绝尘寰”。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这部戏仍为程派传人盛演不衰。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梅兰芳、程砚秋等爱国艺术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宁可下乡种地,也不为敌伪唱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程砚秋满怀喜悦,重返舞台,一举轰动北平。次年,再震浦江。此时的程砚秋,艺术水平已至巅峰。

 

  新中国成立后,程砚秋等老一辈艺术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周总理亲自登门看望他。19571011日,由周恩来、贺龙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建国后,程砚秋曾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此后,他虽很少演出,却撰写发表了大量论文,把自己的一生艺术经验都献给了中国的戏剧事业。论著编有《程砚秋文集》,常演剧目编入《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

 

  195839日,准备率团赴法国参加国际戏剧节的程砚秋,由于工作劳累,心肌梗塞突发,抢救无效而逝世,享年54岁。

     

 

文学家尹湛纳希

 

  尹湛纳希(18371892),乳名哈斯朝鲁,汉姓宝,名衡山,字润亭。蒙古族,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翼旗(今辽宁北票县)人。爱国将领旺钦巴勒第七子,故称“七哥儿”。

 

  尹湛纳希出身贵族世家,自幼聪慧好学,跟从塾师学习蒙、汉、藏、满语文,攻读经史典籍,对《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很感兴趣,蒙汉古典文学和历史造诣很深。少年时还写诗作画,多才多艺。

 

  尹湛纳希曾游历内蒙古部分盟旗和国内的许多名胜古迹,了解民风民情,丰富了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经验。自同治九年(1870)起,他继承父亲遗志,撰著父亲未完成的《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历时二十余载。该书为史论体著作,叙述成吉思汗建国以来的历史故事。他还用蒙文写有《一层楼》、《泣红亭》和《红云泪》等长篇小说,开蒙古族长篇小说的先河。

 

  《青史演义》是尹湛纳希的代表作,也是19世纪蒙古文学的最重要作品。他利用大量的蒙汉文史料和民间传说,同时也寄寓了他个人对社会问题的见解和理想。在这部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巨著中,尹湛纳希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塑造蒙古族伟大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的高大形象,将成吉思汗写成神人,将其理想化,把当时的蒙古军队写成无敌的军队。其目的是想让蒙古人民记住自己祖宗的丰功伟业。该书情节生动,语言精炼隽永又清新通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由于题材方面的历史宏阔性,加上尹湛纳希的艺术才华,使该书成为蒙古文学史上一部气魄宏伟的史诗性文学巨著。

 

  《一层楼》、《泣红亭》的艺术成就很高,语言丰富多彩,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情节曲折多变,结构庞大细密。这两部作品通过对蒙古封建贵族家庭生活形象生动、细致入微的刻画和描写,大胆揭露和无情抨击了封建王朝的暴政和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真实深刻地描绘了中国封建社会走向崩溃的情景,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反封建民主主义思想的追求,表达了他对祖国和蒙古民族的赤诚热爱。

 

  尹湛纳希还创作了很多诗歌、杂文。他将汉文古典诗歌的形式运用到蒙文诗歌的创作中去,写出了清新流利、生动感人的蒙文五言和七言绝句。现存的《早年诗稿》是尹湛纳希最早的诗作。他还进行杂文创作,如《石枕的批评》、《龙文鞭影》、《释者的虚伪》、《勿忘祖先》等著名杂文。其杂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评论古人、结合现实,揭露黑暗社会;讽刺不读史书不懂历史的王公贵族,强调蒙古人应学习民族史的重要性;揭露一切伪君子的虚伪;评论三教九流各种思想。

 

  尹湛纳希不仅写了多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的诗歌杂文,还曾将《资治通鉴纲目》、《中庸》、《红楼梦》等汉族古典作品译成蒙文。译文流畅,语言生动,丰富和发展了蒙古族的文学语言。

 

  尹湛纳希的书画也很有功力,他擅长山水花鸟,有《雀梅图》等存世。

 

  尹湛纳希的作品继承和发扬了蒙古族文化艺术传统,同时,又吸收了汉族古典文学的精髓,在蒙古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一代文学大师。尹湛纳希的著作不仅有汉译本、蒙文本,还有英文、俄文等译本在国外发行。

     

人民艺术家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老舍是他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的笔名。他的笔名还有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1918年老舍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夏,赴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这标志着老舍文学创作道路的开端。接着,又发表了《赵子曰》、《二马》,从而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929年,老舍取道新加坡回国。在新加坡写了中篇小说《小坡的生日》,这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描写了生活在新加坡的华侨少年与各被压迫民族的小伙伴一起,反对强权奴役的故事,体现了团结奋斗、强国救民的思想境界。

 

  19301936年,老舍先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此间,他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肆意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行径,创作了长篇小说《大明湖》,为济南人民以及所有蒙受侵略之苦的祖国人民抒发愤慨。在这部小说里,他第一次描写了共产党人的形象。此后四年,他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还出版了包括《黑白李》、《微神》等15部短篇小说在内的短篇小说集《赶集》以及幽默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1936年老舍辞职,从事专业写作。在青岛工作和生活的这段时期,是他一生中创作的旺盛期之一。他先后编了两个短篇集《樱海集》、《蛤藻集》,收入中短篇小说17篇。创作了《选民》(后改题为《文博士》)、《我这一辈子》、《老牛破车》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杰作《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坠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老舍别妻抛子,只身前往武汉,投入到文艺界的抗日洪流之中。在1938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老舍担任负责人――总务部主任。之后,又转到重庆,“文协”在艰难困苦中顽强坚持七年时间,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老舍以满腔热情和耐心细致的工作,团结各个方面的文艺家,共同致力于推动抗战的文艺活动。并以笔为武器,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创作。长诗《剑北篇》用大鼓体写成,《王家镇》、《忠烈图》用京剧形式写成,《残雾》、《归去来兮》、《面子问题》用话剧形式写成。先后出版了短篇集《火车集》、《贫血集》,长篇小说《火葬》,完成了长篇巨著《四世同堂》的前两部《偷生》和《惶惑》。同时,还撰写了大量杂文、散文、诗歌。

 

  抗战胜利后,1946年,老舍和曹禺作为我国民间第一批文化人应邀赴美国访问和讲学。在美国,做了多次公开演讲,为增强大洋彼岸的人们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在此写成《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和另一部长篇小说《鼓书艺人》。还协助美国友人翻译他的一些作品。《四世同堂》是老舍完成的规模最宏大的作品,约一百万字。以北平一叫“小羊圈”胡同里多种人物,特别是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展开错综复杂的画面与情节的描写,表现了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经历,以及他们在幻想破灭后,终于觉醒,坚决抗战的过程。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汉奸的无耻,也写出了知识分子的善良、懦弱和苦闷,以及下层市民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决心。包含着老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留下了一座伟岸的纪念碑。

 

  194910月,老舍回到祖国。创作话剧《方珍珠》。1951年,又创作了歌颂人民政府为普通市民办实事的《龙须沟》。该剧上演后,老舍获得了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之后,他还创作了歌剧《消灭细菌》、《大家评理》,话剧《生日》、《春华秋实》等。

 

  建国后,老舍政治热情十分高涨,他先后担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文联主席,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主席团成员,全国政协三届会议常务委员等职。自1950年至1955年,老舍创作了大量的话剧、京剧、儿童剧。其中话剧《茶馆》把老舍的话剧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我国戏剧艺术殿堂的一颗璀璨明珠。

 

  1961年至1962年,老舍创作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遗憾的是未完成,就被迫停笔。

 

  文革中,同许多老一辈爱国文艺家一样,老舍遭到了恶毒攻击和迫害。1966年,他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享年67岁。

     

 

著名藏族学者根敦群培

  根敦群培(19051951),原名阿勒克?吉扎,藏族,青海省同仁县人。近代藏族著名的学者、诗人、翻译家、画家、历史学家、旅行家、散文作家。他的学术成就在藏族文化史上,独树一帜,享誉海内外。

 

  根敦群培天资聪颖,4岁时就跟父亲学习藏文的拼读,9岁即能赋诗作文。因被认定为多扎活佛的转世,便出家为僧。13岁时,他写了一首诗“贡桑柯落”,意为普善之轮,该诗无论从何处开头,或正或反均可念通,而且都有意义,至今仍被视为佳作。

 

  1918年,根敦群培正式剃度为僧,开始了僧侣生涯。15岁时,在青海化隆支杂扎西曲登寺,勤学佛学。19岁时著《缘起颂释》,受到众人称赞。随后入甘肃夏河拉卜楞寺,学习《释量论》等学科。他很聪明,有极高的悟性,且能言善辩,在拉卜楞寺辩败过许多高手。因他敢于提出与该寺寺主嘉木样之教本不同的观点,遭到保守派的排挤。

 

  1927年,根敦群培离开拉卜楞寺,到西藏入著名的哲蚌寺郭莽学院,跟从著名的佛学大师喜饶嘉措学习。他刻苦学习,深入钻研,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常令喜饶嘉措应接不暇。在哲蚌寺的七年里,他对佛教经意有了明确的理解,并能融会贯通,成为当时引人注目的学者。

 

  1934年,根敦群培被推举参加藏历新年时在传召法会上举行的拉然巴格西学位的考试。在西藏,僧侣们考取格西学位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但他淡泊名利,放弃了考试机会。随印度学者拉胡勒?桑克洛维那一同去了印度。在印度,他参观博物馆,游览各地,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努力学习英语。后来,他和俄国学者罗列赫合作,将藏文的《释量论疏》和《青史》翻译成了英文。

 

  1937年,根敦群培到斯里兰卡,学习巴利文,取得优异的成绩,并将巴利文经典《法句经》等翻译成藏文。同时,他游览参观、并记述了斯里兰卡的历史、宗教、风俗等。1938年,他同拉胡勒?桑克洛维那返回西藏,到萨迦、夏鲁一带的寺院考察。同年再次去印度,在那里居住了十多年。这期间,他曾在孟加拉皇家亚细亚学会工作过,翻译和整理藏文资料,还给班智达桑克拉提亚当过研究助手。在印度的生活,是他生命历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一方面,他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一方面,积极进行创作和研究工作,同时,他还接受许多新鲜的理论和知识,仅语言就学会了12种。

 

  1945年,根敦群培返回西藏,正准备著书立说时,却遭到了西藏地方政府的监视。19464月(另一说是194778月),西藏地方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了根敦群培。三年的牢狱生活没有动摇他的信念,却使他的身体因监禁而受摧残,出狱后的第二年,便在拉萨去世,享年四十九岁。

 

  根敦群培虽英年早逝,但他的超人智慧,使他成为具有佛学、历史、语言、艺术、地理等多方面有才华的学者,并为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历史方面:他著有《白史》(未完稿),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他利用在印度抄录的有关敦煌、新疆出土的吐蕃文献,并结合古代碑文史料、汉文史料,对吐蕃历史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考释。比较公正地记述了松赞干布等人的历史。翻译方面:有《法句经》、《沙恭达罗》、《那波之歌》、《军事操典》等名篇。哲学类著述有《唯识宗论》、《智论》、《中观论?龙树密意》等。另外,他的散文、游记、诗歌作品也很多。如《从拉萨到大吉岭间的游记》、《印度八大圣地志》、《喜玛拉雅论》、《欲望论》等。他的著作或译文,或有新解,或有创意,或是填补空白,或是纠正传统之错误,都非常珍贵,在当代藏族社会拥有广泛的读者,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根敦群培的文风朴实,文笔清新、优美、流畅,对藏族文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声大师侯宝林

  侯宝林(19171993),满族,1917年出生于天津。因家境贫寒,4岁时舅父将他带到北京,过继给侯姓的满族人。不过,新的生活并未给他带来多少幸福和快乐,贫困伴随他度过了童年时光。

 

  12岁时,侯宝林开始学艺,先是学京剧,后来由于对相声的酷爱,改学了相声。先后拜常宝臣、朱阔泉为师,曾在北京天桥、鼓楼一带“摆地”演出,说单口相声,与许许多多旧社会的民间艺人一样,以此挣钱谋生,养家糊口。

 

  抗日战争期间,侯宝林与郭启儒合作,在京津一带演出,艺术日臻成熟,声名大震。而且,他一改当时相声粗俗的风气,以高雅的情趣与格调的质朴、正派的台风赢得了广泛赞誉。

 

  新中国成立后,侯宝林更焕发了艺术青春,很快就成为妇孺皆知、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此后,他立志相声改革,一面对一些传统相声进行修改、加工,一面又创作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如《婚姻与迷信》、《一道贯》等。

 

  1959年,侯宝林加入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此后几十年间,他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大量的相声段子,同时在海内外舞台上大显身手,深受观众欢迎,被誉为“相声艺术大师”、“瑰丽国宝”。此外,他还历任中国文联常务委员、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辽宁大学兼职教授等职。

 

  晚年,侯宝林主要从事曲艺理论研究。与人合著有《曲艺概论》、《相声溯源》、《相声艺术论集》等。相声集有《侯宝林、郭启儒表演相声选》、《再生集》、《侯宝林相声选》等,其中收录了诸如《戏剧杂谈》、《夜行记》、《关公战秦琼》等脍炙人口的相声精品。另外,他还主演过《游园惊梦》、《笑》等喜剧电影。

 

  侯宝林善于模仿各种方言、市声、戏剧表演。他说相声,语言清晰,动作自然,神态洒脱,寓庄于谐,化雅为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注重相声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评论性,对相声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199324日,侯宝林不幸与世长辞,享年77岁。他是人民的艺术家。他毕生都以“把笑声和欢乐带给人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也因此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与喜爱。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出塞和亲的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女,封为昭君,晋因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君或明妃。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兴山)人。

  元帝(公元前49-前33年在位),王昭君以“良家子”被选入宫。她相貌出众,品格高贵。可“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正当此时,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请求和亲,昭君自愿请求嫁于匈奴。得到同意,她嫁到匈奴,被单于封为“宁胡阏氏”。生育有一男孩,名伊屠智牙师,后为右日逐王。成帝建始二年(前31)呼韩邪死,成帝命她遵从匈奴风俗,昭君继为复株累若鞮单于阏氏。又生二女,长女名云,为须卜居次,次女为当于居次。

  昭君死后,匈奴为其建宫立碑。它就是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城南10公里的“青冢”,即昭君墓。墓总高33米,占地约1.5公顷。上有青松翠柏,繁花环绕。墓前有凉亭。墓园内姹紫嫣红,花团锦簇之中,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的塑像巍然屹立,威武雄健,又不乏温情。秭归县城也立有“汉昭君王嫱故里”的石碑。

  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之间结束战争,安定边陲,对加强汉与匈奴和好关系,使呼韩邪后裔长期亲汉作出了重要贡献。

  她的故事成为后来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其实,早在杜甫之前,对王昭君身世的悲叹,就已经成为不少诗歌乐曲的主题。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卷五十九“琴曲歌辞”有托名“汉王嫱”的《昭君怨》一首。卷二十九“相和歌辞”更收有以《王明君》、《王昭君》、《明君词》、《昭君叹》等为题的多首吟叹曲。唐李白、白居易,宋苏轼、王安石等诗人均有吟咏昭君的诗作。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创了的著名的杂剧《汉宫秋》。

  但也有很多诗词是歌颂昭君出塞的。如董必武参观昭君墓后,作诗赞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剧作家曹禺剧本《王昭君》中,表现了昭君义无反顾地担当民族友好使者的重任,歌颂了她高尚的情怀。史学家翦伯赞也在《游昭君墓》的长诗中,赞美昭君的功绩,指出“和亲政策”的重要意义。自她出塞后的六十多年内,汉匈相安无事,长城内外出现了“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的祥和景象。

    汉藏友好的使者——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680),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汉族。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礼,并信仰佛教。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他统一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贞观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5000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太宗许嫁宗女文成公主。

  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玛多县)亲自迎接,谒见道宗,行子婿之礼。之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

  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给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永徽元年(650),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她曾设计和协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

  永隆元年(680),文成公主逝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至今拉萨仍保存藏人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1300多年历史。

  青海省玉树县也建有文成公主庙。庙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于狮子莲花座上,身高8米,形象生动,雕刻精细。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酥油灯昼夜长明,前来朝拜的藏汉群众络绎不绝。相传文成公主前往拉萨途中,曾在此地停留很长时间,受到当地藏族首领和群众的隆重欢迎,她深受感动,便决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群众耕作、纺织技术。现文成公主庙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协助红军北上的果基小约丹

  果基小约丹(18941942),彝族。原西康(今四川)冕宁县人,系当地黑彝果基家支头人。“果基”为彝语音译,又作沽基、沽鸡。“小约丹”又译作“小叶丹”。

  1935520日,刘伯承、聂荣臻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先遣部队占领了冕宁城,部队须经过冕宁彝族地区,赶往安顺场,抢渡大渡河。因当时果基家族的彝民和汉族隔阂很深,十分仇视兵匪一家的汉人军队。再加上彝族内部不团结,果基家支和罗洪家支经常发生械斗。所以,红军先遣部队要通过时,遇到了阻碍。红军将士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热情宣传党的民族平等政策。

  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感召下,小约丹十分感动,但他希望与刘伯承司令员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刘伯承愉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在海子边举行了结盟仪式。双方还进行了诚挚的交谈,并说明中国共产党将来一定帮助彝族同胞解除一切压迫和剥削,让彝族同胞过上幸福的生活。当晚刘伯承留下小约丹,还邀请罗洪家支的头人罗洪作和当地的汉人领袖陈志喜,一起喝鸡血酒,进一步宣传民族平等的道理,解除了两家支之间的械斗,两家支和好了。小约丹非常感动,并决心建立一支像红军一样的军队。

  小约丹请四叔为红军作向导,协助红军顺利通过凉山彝族地区。红军将绣有“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支队”的红旗赠与小约丹的武装队伍。在完成护送红军过境后,小约丹领导沽鸡支队,联合罗洪家支、倮伍家支的武装力量,组成游击队,与国民党地方军阀进行长期斗争。并在扯羊村、野鸡洞,打了两个大胜仗。恼羞成怒的军阀邓秀廷使用反间计,使罗洪家支和倮伍家支脱离联盟。

  1942年,小约丹被黑彝罗洪家支头人杀害。但他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