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石头的母亲答案:鸭蛋山:车水马龙旧时景 浙江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0:13:58

鸭蛋山:
车水马龙旧时景

  记者 王益敏 通讯员 沈珈羽

  鸭蛋山,位于舟山市定海区南侧,距宁波北仑白峰8.6海里,沿线两侧众多岛屿形成天然屏障,其间海域浪潮平缓。1983年,这里开始筹建舟山本岛通往大陆的车渡码头。从此,鸭白线成为舟山和大陆之间第一条“蓝色公路”。

  29年来,鸭白线曾从黯淡走向辉煌,最终因舟山跨海大桥的全线贯通,而逐渐淡出海上交通的舞台。然而,至今仍守候在此的轮渡人,不啻五味杂陈。

  老韩和他的水手兄弟

  “我刚来那会,对面的小山真能看到野鸭……不过,现在早没了。”年逾半百的老韩在鸭蛋山码头工作了17年,每天的工作就是等渡轮靠岸后,填写一张“开航通知单”。通知单一式两份,给渡轮送去一份,在公司留一份。

  跟老韩一起工作的人,走了一批又一批,像他坚持了这么多年的,并不多。

  老韩说,大桥开通后,来坐渡轮的人一天比一天少,工作也越来越轻松了。只是对老韩而言,清闲并不是好事。“工资要比两年前还要少一点呢。”老韩有些无奈。

  老韩的值班室离岸只有十多米远,渡轮靠岸前,老韩就和码头上的水手聊天。水手王中华在码头工作了20年,黝黑的皮肤下,印刻着深深的皱纹。他说,在这里工作的人,常年吹着海风,相貌显老。

  下午2时50分,“舟渡16号”渡轮准时靠岸,老韩和他的水手兄弟们小跑着过去。水手们拉住粗缆绳,拴住岸边的铁锚;老韩则登上船,清点人车数量。

  “以前人多,要争分夺秒地干,不然就会误了班次。现在人少了,时间宽裕多了,但一直以来的节奏,大家却早已习惯了。”老韩和他的水手兄弟们说,能让船上的人早一点登岸,上了船的人早一点离岸,他们就觉得踏实了。

  小袁和她的乘务姐妹

  27岁的小袁长得清秀,笑起来很甜,工作6年来,一直是渡轮上的乘务人员。

  “最忙的时候,一天只睡了4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漂在海上。”小袁说,大桥开通以前,一艘渡轮上基本配备了八九个人,除了乘务员,还有服务员。

  “现在乘客少了,身边一起工作的姐妹也少了。”如今,和小袁同船工作的,只有4个人。“以前,乘务员只负责服务旅客和解答咨询,服务员则负责售卖小吃零食。而现在,我们几个姐妹既要做乘务员,又要做服务员。”小袁说,不管多忙她们都会尽心做好。

  如今,乘务人员还要负责一间休闲茶室的服务。相比船舱大厅的塑料座椅,茶室里都是柔软的单人沙发。整个茶室有30多个座位,乘客只要花上10元钱左右,就能喝上一杯现磨的咖啡,或是一杯用上好茶叶泡制的茶水。

  按小袁的话说,如今选择坐渡轮的人,不仅仅因为渡轮有价格优势,更多是想体验一种轻松、舒适的“跨海感受”。因此,一个更好的渡轮环境,自然受到他们的青睐。

  在追求速度和快捷的时代,老渡轮的韵味恐怕也就在于此了吧。
  渡轮靠岸,乘客们飞奔下船。 王益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