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衔滟根:释迦牟尼佛告诉弟子如何辨别正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17:34


 

佛教《增支部第四集第一九三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位名叫跋提的离车族人,到毘舍离城的重阁讲堂拜访释迦牟尼佛,讨论一个求道者应该如何辨别度人的正法。释迦牟尼佛便告诉他:不要只因为那是多数人的主流观点,就信以为真;不要只因为那是来自古老口传的吠陀(婆罗门教经典),就信以为真;不要只因为那是来自有完整传承者的教说,就信以为真;不要只因为那是来自经典,就信以为真;不要只基于合乎逻辑,就信以为真;不要只基于合乎推理,就信以为真;不要只基于合乎理性思惟,就信以为真;不要只基于合乎深思所成的观点,就信以为真;不要只凭着教说者的权威与好口碑,就对他所说的信以为真;不要只因为这位出家沙门是我的老师,就对他所说的信以为真。一件事只要做了以后,会有不善的、有罪过的、智慧者所谴责的结果,或者会有所执著,因而引发出无益之苦的,那就是应当舍离断除的。

 

然后释迦牟尼佛又举实例来说明:人的心中如果起了贪,起了瞋,你们认为是有益呢?还是无益呢?跋提自然回答道:那是无益的。释迦牟尼佛接着说:因为心中起了贪念、愤怒的人,会被贪、怒所蒙蔽而起执著,这样,杀人、抢夺、淫乱、欺诳等恶行,就都做的出来。不但自己做了,还会教唆别人一起做。这样的人,是不是像陷于漫漫黑夜,一直受着无益之苦呢?这样,你们认为贪与瞋,是善还是不善呢?是有罪过还是无罪过呢?有智慧的人都会谴责还是称赞呢?跋提也赞同到:贪念、愤怒是不善的;是罪过的;有智慧的人都会谴责的。释迦牟尼佛继续接着说:心中不起贪、不起瞋的人,就不会被贪、怒所蒙蔽,不起执著,而能远离杀人、盗夺、邪淫、欺诳等恶行。不但自己远离,也会劝别人远离,这样的人,是不是常在安乐中受益呢?这样,你们认为无贪、无瞋,是善还是不善呢?是有罪过还是无罪过呢?有智慧的人都会谴责还是称赞呢?

跋提继续赞同道:不起贪、不起瞋是善的;是无罪过的;有智慧的人都会称赞的。释迦牟尼佛接着说道:世界上的寂静善士,都是这样教导弟子的:应当调伏贪、瞋、痴、激愤而安住,贪、瞋、痴、激愤调伏了,身、语、意就不会因贪、瞋、痴、激愤而造业。跋提听了这一番教导,大为折伏,因而终生皈依佛陀,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在家弟子。


故事中,释迦牟尼佛告诉世人,对一个法辨别其是否为正法,不要仅凭着传言、过去的宗教经典、过去宗教中人所说,权威所说,或自己过去的老师所说,乃至自己自以为是的观点、逻辑推理就做出判断。辨别一个法其是否为正法,一定要以实际上行为的善恶表现,是否教人去掉贪、瞋等执著心来進行判断。


人在迷中,传言往往是不可靠的,真理很有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但释迦牟尼佛要人们对过去宗教留下的经典,过去宗教中人所说,以致自己的观点、逻辑推理都持保留态度很多人就比较难理解了。


其实,人类历史上很多觉者在世时因为文化不够发达,生产力较低等众多原因没有留下文字,宗教经典都是在传法的觉者离世之后,才由弟子们回忆整理出来的。就拿佛教来说,释迦牟尼佛离开人间后不久,他的弟子们虽然就对他的法進行了回忆,但用文字系统的把弟子们的回忆记录下来那已经是在约五百年以后的事了!大家想一想在五百年的时间里,一代一代的口传背诵,会出现多少的差异、谬误啊,而且流传中一些弟子们也有意无意的把自己的东西,自己的理解,自己下的定义加了進去。你看佛经中对同一个事情的描述往往有不同的版本,有的差异相当的大。这样说来宗教经典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而且宗教中人哪怕他是权威,也不一定是解脱的圣人,他一样也会犯错误。


自己的观点往往是在后天形成的,并不是先天的本性,而人的逻辑推理也往往是以自己的观念为基础的。古人说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讲的道德不好者用他的逻辑推理衡量不了道德高尚者的意思。据说现在也有个某某专家用他的逻辑推理说:大禹治水之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大禹在外面有情妇。人自认为的多么好的逻辑推理很有可能什么都不是。如果人的逻辑推理能衡量正法的话,那也不需要觉者下世了,也不需要释迦牟尼佛传法了,人自己去研究逻辑推理不就得了。那么根本上判断一个法是否为正法,还是要如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根本上要以其是否教人行善,是否教人去掉贪、瞋等执著心来進行判断。释迦牟尼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也曾说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我的理解就是目犍连在告诉别人:众佛的法虽有不同,但都是教人行善止恶,教人去掉执著净化人心的。


如果,按着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这个标准且你能不带成见,不带后天形成的各种观念去看,你就会发现什么是正法,那一定是真的是教人行善积德,教人不做坏事,教人在常人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魔炼心性,去掉贪、瞋、痴等一切执著心的法才称其为伟大的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