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奇侠传三外传诗句:有关“干扰素”的疑点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3:41:46
高中生物选修教材(人教版)对干扰素的作用表述如下:淋巴因子大多是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的。可见这是一个十分典型模糊性语句,下面笔者将根据文献资料对干扰素的有关知识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说明。  
(1)干扰素是如何发现的?  
        1957年Isaaes和Linbenmann在细胞上清液和动物身上发现一种能阻止病毒复制的活性物质他们就把它称为干扰素,并于1957年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病毒干扰。值得注意的是:干扰素刚被发现时,科学家们认为抗病毒活性是其唯一特性,但随研究的不断深人,发现干扰素除具有抗病毒活性外,还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等生物学功能。  
(2)干扰素是如何产生的?  
       干扰素是人和动物细胞受到病毒感染,或者受核酸、细菌内毒素、促细胞分裂素等作用后由受体细胞分泌的一种微量的具有高度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干扰素的产生受细胞核基因组中的干扰素基因控制,不过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干扰素产生。这是因为细胞中干扰素基因抑制物与干扰素基因结合,抑制复制酶系统,所以一般情况下干扰素基因处于抑制状态。只有当诱导剂作用于细胞膜后,使干扰素基因脱抑制,干扰素操纵子开始转录,并合mRNA,mRNA迅速转移至细胞质基质中,在核糖体上翻译成干扰素前体,切除信号肽后,成熟的干扰素分泌到细胞外。  
(3)干扰素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是如何产生的?  
       干扰素具有多方面的生物作用,例如抗病毒、对裂殖细胞的抗增殖、对某些细胞的直接溶解、免疫调节、巨噬细胞的激活、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性增强、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增强等等。大多教师应该都熟知,干扰素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作用,它可以调节T、B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但却不太清楚干扰素也可对肿瘤细胞起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在体内外干扰素都能够控制肿瘤生长,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许多癌症的发生与癌基因的表达有关系,而干扰素可对癌基因进行调控,以抑制细胞的恶性转化。另外干扰素对体内和体外肿瘤细胞的分裂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尚不明确,但科学界普遍认同这样一个假说:干扰素通过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特殊受体,刺激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第二信使环磷腺苷酸水平,从而抑制DNA合成和细胞分裂,最终起到抑制肿瘤的作用;或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抑制肿瘤的增生;或通过调节免疫活性细胞功能,使T、B淋巴细胞功能增强,增强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导致肿瘤细胞迅速被破坏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