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尼和罗宾最甜的一集:“罗尔斯教授的学术精神”导写与演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29:09

新材料作文“罗尔斯教授的学术精神”导写与演练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哈佛大学罗尔斯教授,15年不发表任何文章,一直琢磨他的《正义论》。他讲课非常认真,当他讲完一学期的课向大家告别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起立鼓掌。他已经离开教室很远,学生还在鼓掌——为他的学术精神而鼓掌。有在场的中国学生问,你们要鼓到什么时候?他们回答,要让罗尔斯教授在很远的地方仍然能听到掌声。现在《正义论》成了经典,全球研究它的专门论著有五千余部。

    【写作点拨】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的核心内容是赞美罗尔斯教授的学术精神,当然,我们也可以对材料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首先,从罗尔斯教授的角度理解:罗尔斯教授“15年不发表任何文章,一直琢磨他的《正义论》”,“现在《正义论》这本书成了经典”,而且“他讲课非常认真”。我们可以选取“严谨治学”“人生价值追求”“坚守学术精神与学术浮躁”“专注学问、淡泊名利”“人格魅力”“学术态度”“榜样力量”“真正的经典”等话题进行写作。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当他讲完一学期的课向大家告别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起立鼓掌。”这是被罗尔斯教授的学术精神打动的表现,更是对罗尔斯教授的尊重。我们可以选取“尊重”“价值取向”“表达尊重的方式”等话题进行写作。
    最后,从中国学生的角度理解:“有在场的中国学生问,你们要鼓到什么时候?他们回答,要让罗尔斯教授在很远的地方仍然能听到掌声。”外国学生由衷地敬佩罗尔斯教授的精神,要将自己的尊重和赞美表达得最为热烈;而中国学生似乎不能理解这“遥远的掌声”,也许他们并没有理解为什么要鼓掌,只是“盲从”,更显示了与外国学生的差距。我们可以选取“距离”等话题进行写作。
    新材料作文题,倡导多元解读与多角度立意,这是一则叙事性材料,可以从材料中不同人物的角度切入,进行多角度思考。写作时要注意,议论文的观点要来源于材料;文体要符合议论文的写作要求(议论性的文字比例不得低于二分之一)。

    【佳作展示Ⅰ】
    ■比喻论证,亦庄亦谐
“面包”与“包子”的学问
朱慧慧
    面包膨松,外表美观而内无馅;包子结实,外表普通而馅料丰富。二者区别之一在于使用了多少酵母,区别之二在于有无馅料及馅料的材质。这就好比“无良学者”和“有良学者”取得的学术成果的区别,一个“虚胖浮肿”,一个“厚实筋道”。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复旦大学105周年校庆前夕,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中国高校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的问题时,提出“中国高校‘精神虚脱’”的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学术界的现状——中国不出大师是因为缺少为学术而学术的人。学者们坐不住冷板凳,开始一味地追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以便评上职称甚至谋得一官半职;高校耐不住寂寞了,开始在各项指标上做表面文章,“争创一流”以便到处找钱。中国教育界及文化界普遍的“精神虚脱”状态,令人担忧,世人眼中一直以来最不易腐朽、堕落的教育界和文化界沉沦了。而一旦这两块净土完全被污染,那我们就彻底成了“腐败,从娃娃抓起”。
    反观西方社会,教育界和文化界似乎要神圣得多。特别是在德国,教授们一生以学术为信仰,严谨治学,所以社会地位极高。这样的学术精神及学术传统大概可以追溯到康德那个时代。康德的生活极有规律,每天定时从学术研究中解脱出来去散步,当地人将他当成一只精准的钟表。而唯一的一次不准时,是因为他看卢梭的《爱弥儿》太入神了,以至于忘了时间,忘了自己。像康德这样以学术为生命的人,在德国还有很多。再比如哈佛大学的罗尔斯教授,15年潜心琢磨《正义论》,其“坐功”着实了得!
    然而,我们的教授难道只是因为“坐功”不如人才坐不住的吗?其实,他们坐不住的根源在于“浮躁”,在于“精神虚脱”,所以,他们才无限制地“撒酵母”,抄袭、拼凑,让自己的学术成果虚假地膨胀。他们做馅的技术太差,又不潜心向学,终将自己推入学术上无德、人格上无良的境地。选择研究一门学问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然要爱这门学问、敬重这门学问,而撰写或出版与这门学问相关的论文、书籍就应该是严谨的、科学的,而绝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出名和赚钱的工具。出版论著比翻黄历的速度还要快,这不是一种繁荣,而是一种危机。
    我以为,要摆脱“精神虚脱”的状态,蒸出“皮薄馅大”的包子,除了安于平淡、“术业有专攻”之外,还应该继承中国近现代学者的风范。譬如西南联大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汇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的学风。他们,一有深厚的学问和教书育人的热情;二有自己的治学理念,最有名的当然是陈寅恪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三是肯吃苦,西南联大条件艰苦,粗衣敝食,炮火连天,可是,他们仍坚持研究并乐此不疲。当代的学者,在开口说教之前,恐怕还要先上一门思想品德修养课,学学先辈大师是如何做学问的,学学怎么少用“酵母”而蒸出好吃又耐看的“包子”。
    学术成果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加速器,一定要有过硬的质量。光吃“面包”,会让整个社会营养不良,“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而包子虽皮薄,但馅料饱含精华,味美且营养全面。希望专家学者、大学教授能自觉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们的社会补充营养,而不是总想着从社会中捞取金钱和名利。
    【教练点评】本文将比喻论证运用到了极致,作者分别用“面包”和“包子”比喻“无良学者”和“有良学者”的学术成果,形象地指出两者各自的特点:一个“虚胖浮肿”,一个“厚实筋道”。接着,以东西方的学者作对比,表明自己的观点:做学问要扎实、要严谨。在此基础上,作者依次解决了两个问题:学者们为什么坐不住冷板凳?怎样才能“蒸出‘皮薄馅大’的包子”?文章思路清晰,一气呵成,读来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佳作展示Ⅱ】
    ■瞄准现实,言辞恳切
师 说
陈 洁
    教师,当不误人子弟,不苟于浊流。
    寥寥十数字,想来理解和执行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环视当今教育界,秉持此等职业操守的教师却日渐减少,堪称“稀世珍宝”。
    这几年教育界的“花边新闻”层出不穷,教授让博士生代笔写论文可谓司空见惯,抄袭者挂“院士”头衔已不算是新闻。导师改称“老板”,更有网友戏称教授为“叫兽”。这样的称呼可能有点偏激且过于戏谑,但是追根究底起来,人们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何曾经在学生心目中与巍巍大山比肩的灵魂工程师,现下却成了众人鄙夷取笑的对象呢?答案只有四个字:学术腐败。
    初看这四个字,我愣是没有反应过来,“学术”和“腐败”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竟然如此堂而皇之地“和谐”在一起了!试想,执掌人类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学术都能腐败了,这世上还有什么不能腐败的?
    其实,这也并不全是教师的过错。在我们身边,绝大多数教师还是忠诚于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的。但是,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社会环境会引诱千万教师同样身为凡人的心灵,压弯他们在世俗欲望中还没来得及挺直的腰杆。高中教师脑袋上顶着“高考指标”,也只能无奈地将教学变成戴着镣铐的舞蹈。大学教授显然比高中老师更有压力,什么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与评职称搭桥,什么职称与工资待遇、奖金、生活层次挂钩……这些直接导致了大批教授年年发表文章,而真正的学术研究却拿不出手的现象的出现。与人交往,名片一出手便是这个协会会长、那个学会顾问,“教授”两字金光闪闪;若论起真才实学,便心虚得大气都不敢多喘一口。
    虽说目前社会上一些不好的风气已流入校园,但我认为只要教师们能够坚定立场,诚信务实,守住校园这片净土,让自己的人格和职业操守坚如铜墙铁壁,不被糖衣炮弹腐蚀,就能无所畏惧。所以说,教师们内心的坚守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育是民生大计,关乎民族的未来。教师是高挺脊梁还是卑躬屈膝,是精神清明还是私欲横流,都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多么希望,中国能有更多的罗尔斯教授,为浮躁的校园泄一泄腐败的浊流;多么希望,中国的教师能够觉醒,不再追逐于名利的虚幻满足,端正做人,踏实做学问。
    之前看何兆武的《上学记》,西南联大里自由而热烈的学术氛围让我向往不已。真正的师者就应该是这样,视学术如生命,不允许任何污浊的东西来玷污它。在具备学术研究能力的同时,也要拥有与之相匹配的人格,“不误人子弟,不苟于浊流。”
    【教练点评】这是一篇抨击教育界“学术腐败”的议论文,文章针对现实生活中不良的学术现象,提出中心论点——学术腐败,并进一步分析了学术腐败的外因和内因,最后提出殷切的期望。虽然作者只是一位高中生,但对教师的尴尬处境似乎十分了解,所以分析得也比较透彻。本文观点鲜明,夹叙夹议,始终联系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针对性,给为人师者上了生动的一课。
   
    【佳作展示Ⅲ】
    ■事例鲜活,重点突出
拒绝浮躁
端 敏
    西汉时期,司马迁忍受奇耻大辱,潜心写作,只为心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梦想;“文革”期间,汪曾祺被划成右派,仍淡定从容,是因他心中有信仰;现在,哈佛大学的罗尔斯教授15年不发表任何文章,只琢磨自己的学说,是因为他心中有严谨的治学精神。他们淡泊名利、安于学问的练达,令人敬佩。
    然而,现在的中国,严谨的为学术而学术的精神着实不多见了,浮躁的伪学术已泛滥成灾。
    英国《卫报》的记者曾写到,和某些中国人谈问题,他们往往自命不凡,你若深究下去,他们便摆摆手,以“你不懂中国”作结,这便是中国学术界的浮躁——人浮于事,又自以为大国泱泱,不肯虚心向学。
    这种心态固然跟个人品德和个人的人文素养有关,但深入挖掘起来,中国现今的教育制度又何尝不是这一现状的主力推手?现在的中国大学里,教授更多的是在用论文的数量而不是质量来保住位子或继续升职,中国知识分子千百年来的“仕”的情结使其对与官位等级挂钩的事格外看重和敏感。或是出于自身对名利的追求,或是迫于家人的压力,只有发表了足够多的论文,才能松口气,才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有了根本的保障。在这种强制性的论文政策下,肯“十年磨一剑”、潜心钻研学术的人自然越来越少,“抄袭门”也层出不穷。若在中国,估计罗尔斯教授早就被供职的大学开除了,又怎能有经典传世?
    浮躁不仅存在于学术界,也存在于公众的日常生活中,且渗透得更深、更彻底。
    近几日看了李少红版的《红楼梦》,惊讶于我心中神圣的文学经典竟被糟蹋成这般模样,毫无美感的铜钱头、阴森的场景、诡异的配乐、肥黛玉瘦宝钗、如妖的侯门太太小姐、强大的旁白哥……令人心生寒意!想那87版《红楼梦》,有周汝昌这样的红学大家和曹禺这样的剧作家为顾问,有沈从文这样的古代服饰研究大师作服装指导;演员在剧组里待了整整两年,尽心揣摩,只求将红楼梦中人表现得尽善尽美。最终,87版《红楼梦》成了几代人难舍的记忆,成了让人回味无穷的经典剧作。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人人乐享快餐文化,直接触发“文化”的批量“生产”,“文化”数量剧增,可观可玩,质量却无从保证。
    任何事物要想经得住时间的淘洗,在人们心中留下永久的记忆,成为独一无二的经典,就要拒绝浮躁。那么,应该怎样拒绝浮躁呢?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固守寂寞的勇气和开拓进取的恒心。
    在人生路上奔波的朋友,放下浮躁,静下心来吧!卸下心灵的包袱,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更美,人生可以如此怡然自得。
【教练点评】本文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议论的重点是:“为什么要拒绝浮躁?”为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作者由批判学术界浮躁的治学态度,过渡到抨击生活中的“快餐文化”,这样就让论证更具有说服力。本文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在具体的事例中,又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事例鲜活生动,使议论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