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新桥为什么不通:百家讲坛---《三字经》观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0:35:34
在《百家讲坛》收听收看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讲解《三字经》,缘与我的同事,他每每看后,周一到单位不忙时,会谈一些听后的感受和体会。在不知不觉中,引起了我的兴致。后跑到优酷网找来网址,一一做成视频,收藏与QQ空间(私密日志中)。在工作不忙时,闲暇之余,收听钱教授讲解《三字经》成了我的最爱。使我真正成了一艘“潜艇”,真正成为钱文忠教授讲《三字经》的忠实粉丝。
43集《三字经》已讲完,今天再次收集到张越解读钱文忠“为何要讲《三字经》”的访谈,钱教授还是一如既往的妙语连珠,让人如醉如痴又身心舒爽。我都是四十有五,将近“奔五”的人了还粉丝、还潜艇?嘿嘿,实际自己很少用现时网络中那些时尚字眼,只是觉得他讲得好,值得我们学习的意思,时尚的说法就是粉丝潜艇,我也只是偶尔借用一下罢了。
一部《三字经》,始三百多字,后续一千一百四十五字。看上去简单、通俗、容易记忆,仔细研读发现确是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了自然、社会、历史等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前半部分把如何做人做事、仁义礼智信的道理讲透了。后半部分看懂后就基本了解了华夏3000年文明史,过去小孩上私塾是必读教材,可现在有谁在学?养不教父之过、融4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多么通俗易懂,可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我们应该背几句。收听收看了这么久,我还没记住,更不能背诵下来。钱教授说了,是个中国人,基本都能记住前面两句,“人之初,性本善。”有点知识的,不过也就能多记住两句,“性相近,习相远”。再往下也许只有10%的人能记住了,能背20句以上的那就凤毛麟角,屈指可数了。 在国学热的大潮之中,钱文忠教授表示出一种深深的担忧。担忧什么呢?我们去恢复这个传统文化,要付出的力量,付出的心血,花出的代价,比我们当年,曾经很疯狂,很愚蠢,甚至很罪恶地去践踏自己的传统文化要大十倍,一百倍。
文化有什么用啊?我生活在山区,我们属于矿业大县,曾识得一位朋友的朋友,一个小学没毕业不识几字的人,在铁矿价位高居不下时,发迹成为全村首富。朋友在和我谈论他时,总会露出艳羡的目光,他没什么文化但却是亿万富翁!今天再次收看收听到钱教授的回答,深得我心:文化有什么用?我可真不知道,但是没有文化,什么都没用,这个我可知道。多形象!曾经让我朋友眼红不已的首富,前年跑到澳门去豪赌,一夜输掉1.3亿,输得倾家荡产。大家叹惋之余只能说一句,没文化就是没文化,富得了一时富不了一世!
记得以前,和异性朋友见面,一般自我介绍时大多都会说一句,我这人很传统的。传统?大家习以为常又迷惑不解,想来也就是儒家思想占上风吧,正如我们日常俗语中说这么一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扁担挑着走,所谓出嫁从夫,最好还要生个儿子,孔子不是说了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传统在我们日常行为习惯中,就是这么回事,好像大家都心知肚明无需解释。
就我们现时生活的周围,以及自己的身边看看,什么传统什么文化,似乎都是过时的腐朽不堪的概念了,什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全是封建垃圾!也是,夫为妻纲早已换位了,其他不是虚无缥缈就是早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现时谁还讲究什么站不倚门笑不露齿呢?
所以正如钱教授所说,对一些传统的观念我们还是要以一种扬弃的精神去对待,对于有用的“仁义礼智信”等等,还是要坚持,要学习。而对于那些无用的、过时的糟粕,就让它们永远沉入历史的长河,偶尔拿来娱乐一下,说说笑笑,也就可以了。
百家讲坛 张越解读钱文忠 为何要讲三字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