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海阳光房价:欲知养生 须先明“道”(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9:59:40
引用 引用引用 欲知养生 须先明“道”(上)
养生保健 2010-02-27 11:18:18 阅读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引用
东北雄鹰 的引用引用 欲知养生 须先明“道”(上)
引用
dongjiao3519 的欲知养生 须先明“道”(上)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于铁成

于铁成教授侃侃而谈,阐述养生理念。本报记者 肖怿国 摄
 
编者按: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升,为读者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已成为各媒体热捧的板块。但目前医药保健类宣传,大多以具体的防病治病方法为主,忽视了对读者思想观念上的引导,使读者面对层出不穷的健康知识,有一种应接不暇、无所适从的感觉。为了让读者在养生保健时,有一个良好的健康观念,做到有“道”可循,以“道”驭“术”,本报特邀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铁成教授为大家阐述“养生之道”的重要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的健康,尤其是进入中老年以后,更是把养生提到生活的重要日程。于是各种有关养生经验、方法介绍的文章纷沓而至,而各种养生的保健品也随着广告的推荐,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品。
可是,很多朋友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把各种有关养生的文章读多了以后,不由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比方说,有些文章推荐“喝粥养生”,认为“粥为天下第一补品”,粥不但软硬适口,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多具有健脾养胃、生津润燥的效果,对老人益寿延年有益。可是有些糖尿病人喝粥,尤其是喝米粥以后,却发现血糖骤然升高,收到了事与愿违的效果;再如人参是公认的养生补品,可是有些人吃了以后,口干舌燥,喉咙疼痛,甚至流鼻血,这也是很多人都曾有过的体验。甚至还有这样的笑谈:“看了各种养生食品的介绍以后,简直就不知道鸡蛋该不该吃了。”究其原因,报刊媒体上介绍养生,大都偏重于方法,或是名人养生的经验谈,或是各地民间一些流传的养生习俗谈。恰恰忽略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方法是不是可以针对每一个人都适合的普遍方法。其实,养生的关键就是要强调“因人施养”,在群体中不能强求统一性,因为我们很难从一些行之有效的个案中,找出既可以推而广之,又对自己的体质有效用的方法。例如,甲需要重点形体养护;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则需要着重调摄精神等,如果我们对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求他们加强形体锻炼,或一律改变某种饮食结构,或一律静坐练习气功,就不一定符合每个人的养生需要了。当然,“因人施养”,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对大众养生的指导,我们强调的是,个体养生也要有一个指导思想,在正确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也就是说,用“养生之道”,来驾驭“养生之术”,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一、“养生之道”和“养生之术”
保健防病、寿享遐龄,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当人们的温饱问题满足以后,就开始想尽各种方法,以期实现长寿的理想。当然,这些方法的产生离不开当时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也深受不同时代人们对人生寿命不同理解的影响。经过历代人们对长寿的追求,尝试了各种养生长寿方法的实践以后,先哲们终于悟出了养生须有“常理”作为指导,只有在这种“常理”指导下衍生的方法,才是正确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养生之道”。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是道家提出的,后被各家学说所接受,虽各有不同理解,但已成为宇宙本原、普遍规律性的代名词。它对于提高理论思维水平,探究事物的本原和规律性,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养生来说,也有“养生之道”和“养生之术”的区别。“道”是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指导思想,而“术”则是指各种具体的养生方法。在生活中,不少人都将养生之道等同于养生之术,而在现今有关养生的推荐中,大多偏重于术,其实首先明“道”才是最重要的。
而这个“道”的形成,也是经过了历代人的苦苦求索。在古代,追求长寿,从百岁到千岁、万岁甚至不死,为达目的,很多人,尤其是那些不愁衣食的上层贵族,更是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对长寿甚至不死的追求,初始阶段都是从“术”开始的。当然,这些“术”,也就是方法,离不开当时日常生活的经验。
二、古代养生术一瞥
“民以食为天”,追寻长寿的方法,总不会离开“吃”。吃什么,怎样吃才能长寿?据史料记载,我国周代时期宫廷就设有“食医”,掌管王族的饮食调理,当时已经知道了“五谷”“五菜”“五果”“五畜”的合理搭配,通过“五味”的搭配调制,达到最佳的营养效果。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非常讲究营养。从“茹毛饮血”到讲求营养,人的寿命确实得到了延长。先人的这些做法无疑为今天的“食疗”提供了可贵的经验。但是在饮食选择和调理的做法成为普遍的经验和方法以后,人们已经不再满足,进一步期冀通过饮食,从健康活命,发展到追求“不死”,同样还是从“吃”上寻找途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民间流传一种“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吃肝补肝”、“吃肾补肾”。假如有一个人得了肾亏的毛病,那么不用说猪肾、羊肾、狗肾之类就是补肾的最佳吃物。按照这种思维进行推理,石头千年不烂,真金不怕火炼,都是最坚固之物,所以吃什么不如直接吃金、石。如果吃一些金子、石头,自己的肉身会不会有朝一日像金、石一样永远不朽?古人还真的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先是吃云母、紫石英,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在士人贵族中风靡的五石散。五石散的主要成分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等五种矿物。这种散剂据说是张仲景发明的,他的这个药方主要用于伤寒病人,因为这种散剂药性燥热,对伤寒病人有一些壮阳补益作用。作为“补益药”服用五石散的始作俑者是曹操的女婿何晏,这位何晏天生一张小白脸,还喜欢在脸上抹粉,人称“傅粉何郎”,走起路来时常照照镜子,颇有点自恋。何晏虽为驸马,依旧不肯本分做人,四处拈花惹草,本是一个好色之徒,无奈其素体羸弱,恣情纵欲多少有些力不从心。何晏用了五石散以后,即刻体力转强,精神开朗,多年的烦恼一下子解决了。再者五石散有类似“摇头丸”的作用,服用以后精神恍惚忘我,有点超凡脱俗的感觉。驸马爷现身说法一下子轰动了京城,大家争相服用,就像现时的“伟哥”,本是治疗心脏病的药,偶然被发现有壮阳之用,给了大家一个惊喜,马上销量狂增。在养生求仙之风的劲吹之下,五石散被赋予了它不应有的用途,一些人企图用五石散实现虚幻的神仙梦,造成的危害是很严重的。由魏晋至唐,为害时间历五六百年之久,服者众多,中毒死亡者亦多。很多服用五石散的人最后成为“魂不守舍,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五石散在深受其害人的眼中,成为不折不扣的“六朝毒品”。
当人们还没有完全从五石散的梦魇中醒过来的时候,又有人幻想把生的矿物经过火的锻炼,变成“熟”的是不是更好?于是“炼丹术”应运而生。中国炼丹术的发明源自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长生不老的观念。如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便飞奔到月宫,成为月中仙子。那时炼丹的主要原料是朱砂,又称为“丹砂”。丹是象形字,外面框框像矿井形状,里边的一点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现在我们知道,朱砂的成分是硫化汞,把红色的朱砂放在火里烧炼,硫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硫以后升华,就变成了银白色的汞;如果把白色的汞和硫磺放在密闭的丹炉里炼烧,硫磺脱去了氧,与汞结合就形成了红色的朱砂。这种由红变白,由白变红的轮回,使古人惊奇不已,他们认为人只要吃了这种丹药,就可以几经轮回而不变,就可以长生不老。这种认识今日看来虽然无稽,然而自秦汉至隋唐之间的炼丹家却深信不疑,一代一代的炼丹家们乐此不疲,他们最终用生命的代价宣告了炼丹术的失败。
在此过程中,也有一些人在思考,如果把人的身体当作丹炉,把自身的精气作为药物,以神为运用,在自己身中烧炼,使精、气、神不散而成“丹药”,是不是也可以长生不老呢?有这样的想法就有这样的做法,于是一种以人身做炉鼎,以精、气为药物,神为驭能,经一定的炼养步骤,使精、气、神在体内凝聚不散,致某种有形之物结于丹田而成内丹。之所以称为“内丹”是为了与烧炼朱砂等矿物的“外丹”相区别,唐《通幽诀》说:“气能存生,内丹也;药能固形,外丹也。”这种方术经道教的提倡大为流行,至宋元时期大为盛行,成为道教练养功夫的核心,并形成了我国古代气功史上最重要与最有价值的流派,影响深远。长期的实践证明,与“外丹”不同,炼内丹只要得法,的确有健身的作用。
此外,还有从性生活中衍化出来的“房中术”;模仿动物的动作衍生的“五禽戏”等等,追求“长生”的方术,可谓是五花八门,亦真亦幻,丰富多彩。
如果把上述的这些都看作是养生之术的话,那么其中有可借鉴的方法,也有很多失败的教训,甚至有些被蒙上了迷信的灰尘。在当今大量对“养生之术”的普及宣传中,不乏有将糟粕当作宝物的说法,对于前人用生命换取的教训,我们不能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作者简介:于铁成,汉族,医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学工作30年。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黄帝内经》的教学与研究,尤专长于中医药人文科学的研究,同时对《周易》及中国古代哲学亦有独到见解。多次赴日本、韩国、美国等国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主编学术著作两部,参编学术著作两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得国家专利一项。
欲知养生 须先明“道”(下)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于铁成

于铁成教授在查阅资料
 
三、《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总结了在此之前的种种养生之术,囊括了医药、饮食、宗教、民俗、体育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概括为中医的养生之道,成为中医养生的基本指导思想。在养生的“理”与“法”之间,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法无常法,因人而异;理有常理,顺应自然。”
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更重要的是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正所谓“审因施养”和“辨证施养”。但是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最关键的还是要遵循“养生之道”,《黄帝内经》强调,欲养生必须首先知“道”,通过知“道”,进一步得道。只有得道,才能真正掌握养生的要领,随心所欲。
那么,《黄帝内经》所讲的养生之道都包含哪些内容呢?
一是养生追求的目的。是追求长生不死,还是尽其天年?随着无数帝王与天地齐寿的万岁梦破灭,人们终于认识到,人最终是要死的,这是自然规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征服天下以后,也想求得长生不死,后来访知著名道士丘处机有保长生之术,于是请他来寻不死之药。谁知这位丘处机却说:“山野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不死药。”成吉思汗听了以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重用了他。成吉思汗虽未得到长生之药,却得到了丘处机的“养生之道”,并令手下人记录下来,“使勿泄于外”。
中医养生的追求是“尽其天年”,所谓“天年”是指人的自然寿命。《尚书》说人的“天年”应该是120岁。西方科学家也从细胞的分裂次数中得出结论,认为各种动物胚胎细胞成长的分裂次数是有规律的,分裂到了一定的次数就会出现衰老和死亡,细胞分裂次数与分裂周期的乘积就是自然寿命。如鸡的细胞分裂次数是25次,平均每次分裂周期为1.2年,其寿命为30年。人类的细胞分裂次数是50次,平均每次分裂周期是2.4年,所以人类的自然寿命应是120岁。
但是为什么多数人却不能享尽天年呢?《黄帝内经》说:“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指出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养生保健的知识,尤其是沉缅于物欲的“享受”,采用自认为“享受人生”的生活方式。如:事事工于心机,以权谋私,以致整天承受精神与肉体的压力,危及健康,缩短寿命;沉迷声色,耽于逸乐,追求感官与物欲的享受,自我戕害;暴饮暴食,酒肉征逐,摄取过多动物性蛋白质与脂肪以及化学加工食品,导致各种慢性病;抽烟、酗酒、饮用过多刺激性饮料,甚至滥用药物与毒品,无异自掘坟墓。反之,如果我们能够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不因各种情欲、物欲去戗伐自己的精神和肉体,也是照样可以尽其天年的。
二是顺应自然。人生活在自然界天地之中,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风雨寒暑的变换,无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而人体自身一生也有生、长、壮、老、死的过程,对于这些,“未有能逆而行之者,唯有顺而行之”,人体养生只有顺应这些自然变化规律,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因此《黄帝内经》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基于这种思想提出的。
春夏阳气升发,人的生活就要顺应这样的升发之气,不避户外的活动,焕发身体的阳气;秋冬阳气闭藏,人的生活就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过度耗散阳气。例如有人提倡冬泳,数九寒天破冰游泳,如果说这是人体的极限挑战,还可以说得过去;如果说这是养生的有效方法,则不敢苟同,因为并没有可靠的统计数据说明这种方法可以使人得到保健长寿,也不是可以提倡的人人都可以采用的方法。再如妇女到了更年期,是因为雌激素的分泌减少,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身体会出现很多不可名状的症状,甚至有的人可能表现很严重,如果能够认识到这是人体在衰老过程中的一个自然变化的生理过程,我们就知道应该如何应对了。按照中医的顺应思想,我们应该运用对症的方法减轻症状,帮助其顺利度过这个过程才是正确的选择。而有些做法,比如给更年期的妇女服用雌激素,增加其体内减少的激素,短期可能有不错的效果,可是远期的后果就很难预料了,因为这种做法是逆着人生的自然规律而行。人类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因为背逆自然规律所得的教训还少吗?
四、养生之道的中国文化基因
从文化的角度说,养生是一种文化,各种养生方法的产生,也是在一种文化思想指导下的产物,换句话说,不同的文化背景就会产生不同的养生方法。比如产妇坐月子,也可以说是妇女产褥期养生。在中国,产妇坐月子可是一件大事,民间讲究很多,各地还有不少习俗,比方说,不能洗头洗澡,不然将来头痛,身体痛;不能刷牙,梳头发,不然将来牙齿松头皮痛;不能吃蔬菜水果,不然伤身;不能外出见风;不能哭,不然将来眼睛不好;哭的时候眼泪不能掉到小孩的身上;不能吃硬的东西,如馒头,干饭等,以免消化不好;不能老坐着,要经常躺着,等等。可是到了美国,就没有女人坐月子的说法,生完孩子最多休息3天就恢复正常工作生活了,有些人甚至第二天就去上班。她们认为生孩子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件事,就如来月经般自然,不值得大惊小怪的,生孩子后康复的时间长短只是一个观念问题,只要在心理上战胜自己,就会让生育变得简单而轻松。她们在产后反而比正常时洗澡更勤,她们认为这时身体虚,抵抗力差,更需要干净。她们的孩子都是自己带,不喜欢让别人代劳。她们把这个视为是自己的权利。两个国家两种观念和方法,完全是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很难判定孰是孰非,也更难说哪种方式是最佳的产妇养生方式。而现实中,一些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妇女,按照那里的方式不坐月子,不但感到不适,而且有的还落下不少的病痛。所以现在有人撰写文章批评中国妇女坐月子有迷信成分,不科学等等,其实大可不必。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养生的方法源自不同文化背景对养生的理解,即使在中国,由于南北地域的差异,民族的不同,对养生的理解也不同,所以对某些养生经验和方法必须因人而异,切不可将某种方法统统拿来,更不可追赶潮流。人的体质不同,生活习惯不同,需要用什么方法养生必须根据自己具体的情况来决定。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养生热,往往有追风的潮流,这是不正确的,搞不好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中医历来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法则,治疗疾病要根据个人的体质、 性别、 年龄等不同,以及所处季节、环境来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这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治疗上的体现,养生也同样如此。
人类是大自然之子,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理和病理现象都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中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天人相应观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诞生了相应的特殊医学——中医养生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中国的这种文化环境,便无从谈起中医养生。
五、用哲理指导养生 是养生最高层次
中医养生理论,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有人将其归纳出三个层次,称之为“三理”。第一层是生理养生。生理养生注重四法,一是动养之法,二是静养之法,三是食养之法,四是居养之法。第二层是心理养生。一是调摄情志,二要修养德行。第三层是哲理养生。所谓“哲理”养生,主要以“道”养生,通过对养生哲理的感悟来指导养生的实践。
生理养生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容易做的。所谓动养与静养,实际上是讲形神养生,形要动,神要静。形与神的调养,显示出了一种动静并重、综合调理的多元趋势。静态养生方法尤重治理心神。《黄帝内经》着重提醒人们,保生须知护养心神,才能却病延年。与静态养生重心神的特点相对应,动态养生则重视导引法。所谓“导引”,实际上是一种以“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为特点的主动呼吸运动与躯体运动相结合的医疗体育保健法。它起源于战国时代,与气功、按摩共同构成了我国动态养生方法的三大支柱。华佗的“五禽戏”,是最早的动养方法,“凡人身体不安,作此禽兽之戏,汗出,疾即愈矣”,点明了导引方法的保健养生作用。现代人们钟爱的“太极拳”,就很好地把动养与静养结合起来,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所谓“食养”,就是饮食养生,介绍这方面的书刊很多,就不赘述了。但其应该遵循的原则,则需反复强调,那就是“饮食有节制,五味不偏食”。粗茶淡饭并非不能养生,膏粱厚味也非养生良品。用补药养生,也往往是人们所追求的,但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体质合理选择,且不可盲目使用。
现在人们已经很关注心理养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胜过很多补药。
至于哲理养生,则是养生的关键。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特别提醒人们:“养生是一种智慧,非医学知识所能囊括。”当人们明白了人必须努力与大自然保持和谐,保持动态的平衡这个道理之后,就应该努力去了解和掌握大自然的运动规律,即天人合一。和谐养生具有无限生机,简言之,就是悟透了人生的道理,悟透了世界的道理,如果再掌握一点保健的常识,那么就可以选择出能够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了。